乌兰夫纪念馆是纯蒙古族么

乌兰夫_百度百科
乌兰夫(日~日),曾用名、云时雨,化名。内蒙古塔布村人,。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军衔。曾任副主席、副委员长,副主席,中共中央部长等职。乌兰夫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战士、党和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为民族团结复兴和统一繁荣建立了卓越的,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日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塔卜村。
1923年12月在北平蒙藏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10月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毕业后留校做翻译工作。
1929年回国,任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书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1931年起兼做兵运工作。
1936年2月,策动在百灵庙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保安队,举行抗日武装暴动,打击日军利用蒙奸西进的部署。
1937年春,为建立和发展蒙古族抗日武装力量,决定利用国民党军番号,组建蒙旗保安总队(后改编为蒙旗独立旅、新编第三师),他任政治部代主任,并在该部队任中共党委书记。同年9月,带领所部在归绥(今呼和浩特)黑河一带阻击日军进犯。后率部转移到陕北神(木)府(谷),通过八路军第一二O师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奉命进驻伊克昭盟。
1941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
1942年入中共中央党校第一部学习。
1943年起负责中共西北中央局统战部的蒙古族工作。
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内蒙古地区从事革命工作。同年8月任蒙绥政府主席、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同年10月解散以蒙奸博英达赉为首的“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并组成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任主席兼军事部长。
1946年4月领导召开解决内蒙古东、西部自治运动统一问题的会议。后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军政大学校长。
1947年5月领导组建内蒙古自治政府,被选为主席。
1948年1月所部改称内蒙古人民解放军,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部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歼灭封建王公贵族的武装,解放整个内蒙古地区。同时派部队参加辽沈、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中央民族学院院长。曾任中共中央蒙绥分局书记、绥远人民政府主席。
1954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并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第二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等职。
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并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第四、第五和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乌兰夫还曾被选为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
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1]
乌兰夫日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今)塔布村一个蒙古族家庭。
受的影响,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热情投身革命事业,成为“早期觉醒的蒙古族青年”的杰出代表,积极参加反帝学生运动。
民国12年(1923年)夏,从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土默特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今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在、赵世炎、等人的影响和引导下,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认真学习理论。同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民国13年(1924年)4月,与多松年、等人主持创办了内地区第一个蒙古族革命刊物《内蒙古农民》。
民国14年(1925年)6月,同吉雅泰一起领导了归绥地区声援上海“五卅”惨案的反帝爱国运动。同年9月,经介绍加入。10月,以驻京蒙古族学生代表资格,赴参加内蒙古(即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被中共北方区委选派去苏联莫斯科深造。
民国17年(1928年)初,毕业后留在、中山大学进行教学翻译。同年6月,参与中共六大会议文件的翻译工作。
民国18年(1929年)6月,在他坚决要求回国工作的请求下,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办公大楼会见他和佛鼎、朋斯克、等人,并作了派遣回国的,随后,他与佛鼎、朋斯克、特木尔巴根等人回国。7月,在接受培训的奎璧等人与之会合后一同回国。回国途中,他参加组建了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先后担任工委组织委员、书记,并在内蒙古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地下革命斗争。
民国20年(1931年)秋,在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的领导下,继续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从事党务、军运、情报和民族工作,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民国25年(1936年)2月21日,通过等人秘密策动蒙古政务委员会举行“百灵庙暴动”,打响了蒙古民族抗日的第一枪。
民国26年(1937年)初,乌兰夫利用组建蒙旗保安总队的机会,在保安总队内建立共产党地下委员会,担任,秘密开展工作,以保证这支蒙古族武装执行团结抗日的政治路线。
爆发后,蒙旗总队改编为蒙旗独立旅,乌兰夫担任该旅的政治部代理副主任,并担任共产党地下党委书记,坚决贯彻,为这支军队成为当时蒙古族中最大的抗日武装起到重要作用。
民国27年(1938年)初,蒙旗独立旅开赴。5月,蒙旗独立旅改为新编第三师,乌兰夫担任政治部代理主任,共产党地下党委书记,并按八路军建制在部队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开展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地方群众工作,使这支部队在极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的抗日斗争。
民国28年(1939年)春至民国30年(1941年)夏,配合第三师白海风指挥部队,多次击退对伊克昭盟(今)的进攻,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
民国30年(1941年)8月,按照决定,调赴延安工作,乌兰夫先后担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各民族团结抗战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
民国34年(1945年)4月,在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7月,担任新成立的绥蒙政府。
胜利后,乌兰夫曾任中共中央局委员、主席兼军事部长 、内蒙古军政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学院院长等职,主要致力于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工作。
民国34年(1945年)10月,带领工作组赴,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民族自治政策,揭露少数人企图搞分裂的,团结广大爱国青年,迅速解决了“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的问题。
民国35年(1946年)初,亲率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代表团与东蒙古自治政府代表团谈判解决内蒙古地区东西部统一问题,成功地召开了在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四·三”会议,撤销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为建立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奠定了基础。
民国36年(1947年)4~5月,成功地召开“五·一”大会,胜利地宣告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乌兰夫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民族自治政策,坚持国家的统一,经过艰苦的工作,使内蒙古出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统一的新局面。
民国36年至民国38年(年),先后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书记、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兼,领导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党组织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完成了农村的和牧区的民主改革任务。在对牧区的民主改革中,提出了符合牧区特点的“三不两利”(即“对蒙古族一般大牧主的牲畜、财产一律不斗不分,中农财产坚决不动;牧区实行保护牧民群众、保护牧场,放牧自由,在牧民与牧主两利的情况下,有步骤地改善牧民生活,发展畜牧业”)政策,广泛地团结了各民族和蒙古族各阶层,使牧区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在此期间,他组织各民族群众努力生产、踊跃支前,还指挥内蒙古部队消灭了内蒙古地区的和反动地方武装,参加辽沈战役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民国38年(1949年)9月21~30日,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作了《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的发言,被选为委员和委员。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乌兰夫参加开国大典。10月9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0月19日,被推举为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绥蒙分局书记,主席。在此期间,乌兰夫按照中共中央的既定方针,为内蒙古全区域统一自治而努力工作。
在恢复的这段时间里,乌兰夫领导着内蒙古各民族人民,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运动、“”运动。
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后,乌兰夫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党组书记、主任委员,中央民族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校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1955年,被授予军衔。乌兰夫还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
“”期间,乌兰夫受到残酷迫害,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半生的工作岗位。面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表现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和的大无畏。
后,乌兰夫曾担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还当选为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
1981年至1984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国家副主席任内,乌兰夫倾注心血主持起草《》,为这部基本法律的起草和颁布作出了特殊贡献。乌兰夫同志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加强国防建设和政权建设,为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日,作为中央代表团团长,率中央代表团抵达呼和浩特市,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活动,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庆典后,乌兰夫留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15天的视察工作,就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指示。
在内蒙古自治区,许多他生活与战斗的地方,都建有。在呼和浩特,还成立有乌兰夫研究会、乌兰夫基金会。以此来缅怀他的,研究他的思想,教育和激励着后来人。[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兰夫深深懂得:革命战争、自治运动需要大批民族干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需要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
1950年,在国家经济恢复时期,他强调要继续办好内蒙古,并作出规划,使县团级以上干部轮流分期分批到党校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并决定开办内蒙古行政干部学校、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系统地提高战争时期培养和提拔起来的蒙汉各族工农干部和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水平和业务知识。为适应有计划的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他又及时把培养干部的重点转移到有计划地创办各类高等学校和方面,以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在他的亲切关怀下,1952年,在建立内蒙古师范学院(1954年,迁驻呼和浩特,与内蒙古师专合并);同年,创办了(后改为);1956年,创办;1958年,创办;1959年,创办内蒙古工学院、建筑学院、财经学院。
在创办这些大学的过程种,乌兰夫都亲自过问,并亲自到国家教育部和其他有关部委申请经费,选调师资、争取兄弟院校的援助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1957年10月,在乌兰夫的直接领导下,经过紧张的筹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府—正式开学,这是内蒙古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它的创办是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文化的重大成就。
1954年,全国重点工程之一的钢铁公司开始建设。建设初期,乌兰夫就给予高度重视,不断为包头钢铁公司建设工程排忧解难。
1958年4月,包钢建设工程进入关键时期,包钢一号高炉和包钢焦化厂破土动工,乌兰夫作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亲自参加剪彩并亲手浇灌第一车混凝土。之后,又多次陪同国家领导人到包头钢铁公司视察。同年11月28日~12月10日,乌兰夫就包头钢铁公司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向中共中央作汇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表示,要想办法为包头钢铁公司解决问题。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此专门详细询问包头钢铁公司的困难。
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作出《关于加强包钢建设的领导和支援工作的决定》。为加强对包钢建设的支援工作,决定成立自治区支援包钢,并责成经济计划部门,把组织支援包钢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每季度检查一次支援包钢建设工作。10月15日,他陪同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乘专机由抵包头,专程参加庆祝一号高炉提前出铁盛典。并题词祝贺。
乌兰夫同志的一生,是为祖国的解放和统一不断奋斗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奉献的一生,是为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不断追求的一生。乌兰夫的名字,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纪念乌兰夫同志,缅怀他的不朽,就是要促进和推动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事业,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崇高思想和精神。
我们要学习乌兰夫同志勇于坚持真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始终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探索创新,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乌兰夫同志自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一生就再也没有动摇过。乌兰夫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革命斗争问题、政权建设问题,特别是民族解放和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导下,他深入研究和思考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发展的道路、方向问题。乌兰夫强调,由于百余年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势力的压迫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内蒙古人民的命运和国内各民族的命运密切结合在一起。面对着共同的,需要有统一的领导和团结一致的革命力量。而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的坚强领导,使各民族人民的革命力量完全结合起来,这就造成了一种政治形势,内蒙古不仅在区域上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蒙古革命运动也是中国革命的一部分。没有全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没有内蒙古人民革命的胜利。
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解放和发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取得胜利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乌兰夫同志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其他各项政策,努力把、毛泽东思想和与内蒙古的实际和全国的实际相结合,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乌兰夫同志成为我们党内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要学习乌兰夫同志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乌兰夫同志主持内蒙古工作时期,注意结合内蒙古具体情况贯彻中央的方针,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制定符合内蒙古地区特点和的具体政策。土地改革中,内蒙古制定了调整民族关系、消除民族隔阂、加强各民族农民的团结、缩小对蒙古族的打击面等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特殊政策和,顺利完成了的变革。根据内蒙古牧区经济和阶级关系的特点,在牧区的民主改革中,乌兰夫同志要求工作“慎重稳进”,明确提出牧区民主改革要废除王公的封建特权,实行牧区归公、自由放牧等政策,使牧区经济得到保护,并很快恢复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富有特色的对待的和平改造方针。考虑到内蒙古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乌兰夫同志提出了“政策要稳,办法要宽,时间要长”的方针。在发展牧区经济中,他又提出了“千条万条发展畜牧第一条”的口号。这些做法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要学习乌兰夫同志始终把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求团结的大局,促统一的大义。乌兰夫同志始终站在中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度,思考和处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统一问题。他反复强调,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主题在内蒙古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他深刻指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不仅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各民族获得发展与繁荣的基本保证,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因此,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爱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如果有人企图把自己的民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或者反对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人民实行团结合作,就不仅破坏了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首先违背了本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1956年上,乌兰夫同志指出,建设,没有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对少数民族的帮助,没有少数民族的共同努力,都是不行的。乌兰夫同志把汉族和少数民族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的亲密团结的关系,概括为相互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为建立、维护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和充分的理论依据。
我们要学习乌兰夫同志自觉扎根于群众之中,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乌兰夫同志深深懂得,扎根于群众之中,同广大群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有力量、就有办法,就能够经受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最后胜利。乌兰夫同志的群众观,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在领导内蒙古自治运动中,乌兰夫同志明确指出,唤醒和组织群众,只有如此,我们的斗争才有力量,我们的解放才有希望。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后,正是因为广泛发动群众,尽一切努力解除群众,自治运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也正是在良好的群众基础上,解放战争爆发后,内蒙古西部很快建立起锡察盟草原根据地,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思想和组织准备。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乌兰夫同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围绕群众健康问题,在内蒙古自治区亲自展开调查研究。为了保障群众的基本食物需求,他指示不要购过头粮,既要保证城市居民的供应,又要给农民留足口粮。他关心的生活,亲自主持制定对高科技人员生活照顾的政策规定。朴实深厚的群众观念,也塑造了乌兰夫同志高尚的思想品德。他一生廉洁,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朴素,襟怀坦白,严于律己,宽厚待人。
乌兰夫同志把一切都献给了人民,人民也永远怀念他。[2]
.乌兰夫纪念馆蒙古族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草​原​文​化​网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align="center" class="mainbody">
江昊翰的博客
&&&&&&&&&&&&&&&&&&&&
江昊翰的博客
&&5&篇文章&&
公告:罗湖博客开发了基于手机浏览器的手机博客,广大博主可以用手机扫描下面的博客二维码,可以进入手机博客,登陆后,可用手机发表文章,强大的功能在持续开发中(此信息将保留一段时间)
&&博主说明:学生姓名:江昊翰学校:翠竹小学博客等级:现有积分:89距离下一等级:11分博客排名:学生类&第2405
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位于俄罗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蒙古族自称“”。“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和《》,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萌古”等。
  蒙古族是主要之一,也是的主体民族。除了外蒙古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自治区及临近省份以及。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境内,蒙古族为中国的大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为大元国,或称“大元大蒙古国”(Dai &On Yeke Mongghol Ulus),是为元朝的正式开始
蒙古人,蒙古大汗成为中国,后尊称。在中国元朝时,中国实现了历史上的唯一的最大范围的的大统一,结束了唐朝末期、、两宋以来的300多年的分裂,[1]成为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和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再次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的国家,版图空前辽阔,为清朝的再次统一和为中国国土范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蒙古族开创的创设了“行省”制度,行政制度--省的制度从800年前一直用到现在,“省”的名称也用到了现在。现在的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区,都在行省的管辖之下。把云南、四川、、东北广大地区纳入到中国中央政府的有力管辖下,设直接管理,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同时在云、贵、川、康等民族地区设,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辖。蒙古族人建立的中国元朝的大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结束了中国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中国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尤其是中国元朝首次实现了全上的唯一的最大范围的的大统一和把以前的王朝无法统一的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在多民族统一的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清朝时期漠南蒙古、蒙古大部、部分纳入中国版图。外蒙古喀尔喀受漠西蒙古准葛尔部进攻,外蒙三全面溃败,商量救亡策略。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投降俄国,二是归附中国。外蒙古库伦(喇嘛教,与信仰相同)作出了影响后世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决定,归附中国,而不是向俄罗斯投降。他说:“俄国不信,衣服奇形怪状。中国一片繁荣景象,又信佛教,有用不完的财宝,绫罗稠缎,依靠他们,生活一定愉快(显示了中国对外蒙巨大的吸引力。虽过去了数百年,至今身处漠寒之地的外蒙仍对南方美景与富庶有无限的向往),加之库伦活佛与玄晔私交实笃,外蒙最终主动归附,清庭出钱出力,派精锐协防,1696年,叛军在清军三路大军围剿下大败,次年葛尔丹自杀。自此180多万平方公里的漠北纳入中国版图。 漠西蒙古18世纪中期后不远万里冲破阻挠回归祖国中国。世界上超过一半的蒙古族人住在中国,新中国的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蒙古族人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别的民族共同繁荣,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在我国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其余散布于、、、和等地。(2万7千人)和(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265万人,),其中80%是。
  有大约90万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亚的(约40万人)、鄂温克族(在被认为是的一支)(约3万人在俄国)、(含17万和杜尔伯特人(D&rbed)),在原来为中国外蒙古唐奴乌梁海的1944年被俄罗斯吞并的共和国的图瓦人。
  另外,分布在、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万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其他民族的混血。
  其中云南有5000余人,聚居在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蒙古族从祖国西北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畔、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杞麓湖之滨、之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
  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喜爱。蒙古包和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蒙古族有自己的文字。蒙古语属,有内蒙古、、布利亚特.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云南的蒙古族会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是之一;《》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
  据《》记载,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他们被其他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旧唐书》记载: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在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赤罕。这里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实,苍狼和白鹿在蒙古语中分别读为:勃儿帖赤那和豁埃勒,只是汉译为苍狼和白鹿。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史记》记载:“在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4世纪中叶,的一支,自号“”,生活在潢水和流域一带。居于以西(今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始见于《》,作失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北史》卷94《室韦传》)。6世纪以后,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按从语系方面的推论,活动在蒙古地区的诸部分为蒙古语系和两大部分。在史料中,称室韦为“”()。公元732年在斡尔右岸建立的《阙特勒碑》文中,记有三十姓达怛。三十姓达怛可能是紧邻突厥的一个强大的室韦部落或的名称,用这一名字所有的室韦部落。
  后来,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因为“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伟大、强盛和充分受尊敬”“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鞑靼”(拉施特《》卷1第1册)。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
  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氏族支出,渐分布于今、克鲁伦河、土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其中较著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当时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周围的塔塔儿部,住在贝加尔湖东岸流域的蔑儿乞部,活动在贝加尔湖西区和上源的斡亦剌部。这3部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另外,还有三个信奉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其西的,和靠近地区的汪古部。
  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和后来迁入接受突厥影响,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留居森林地带,主要从事狩猎的诸部。
  1206年,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这个国家统辖的漠南、漠北地区,概称为蒙古地区,此地区各个部落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蒙古族这时从辽、金时期(916~1234)被统治的民族成为统治民族。
  在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察合台、钦察、伊儿。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其北至今西伯利亚,南至,东北至今下游、跨外兴安岭、里江以东,接鄂霍次克海和,西南包括云南、今北部、中部、东部;北部、老挝、西北部,都纳入元朝国家的行省建置。元朝对确立现代规模的中国版图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众被征调各地,因此,蒙古族的分布散及全国。元至正二十八年,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蒙古游牧于漠北和漠南,其首领为元室后裔,被视为蒙古的正统;游牧于漠西的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称为西蒙古,与东蒙古有姻亲关系。
  15世纪,蒙古南北被重新统一,分东部蒙古为、兀良哈、、土默特、、喀剌沁(永谢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与修好,发展贸易关系。俺达汗驻地库库和屯(今)修建城郭,商旅幅凑,成为漠南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了扫除后方的威胁,大举用兵,花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统一了蒙古各部,实施。加强了对蒙古族的统治,保证了蒙古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但清朝在蒙古地区推广,实行“蒙禁”。
  自以来,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日在领导下建立内蒙古,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县:
  (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日)
  (日)
  甘肃省北蒙古族自治县(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日)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豆腐和子等。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杯中,托在长长的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有些地区用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蒙古族的发展与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紧密相连,诗配以乐,歌含有诗,并存。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数量浩瀚,按地域可分为东蒙民歌和民歌,按歌种可分为长调、短调、潮日、叙事歌、酒令、儿歌、摇篮曲、歌曲“博”、歌舞曲“安代”、“浩都格沁”等。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问候: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其男子起名的特点有:
  一、按民族心理起名,如:、格斯儿、等;
  二、按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赛音(好运)、(喜悦)、&(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婴儿出生时,长辈的年龄起名,如:宾塔(五十) 、吉仁泰(六十)、 达楞(七十) 等;
  四、以勇猛的禽兽名称起名,如:少布(飞禽)、 巴拉(虎)、 赤那(狼)、 阿不尔斯郎(狮子) 、部日固德(鹰)等;
  五、按万物名称起名,如:(石头) 、(山)、&(河) 、塔拉()等;
  女子起名的特点有:
  一、以明亮的星辰为名,如:(太阳) 、萨仁(月亮)、 敖敦(星辰) 、(太阳般美丽) 、(月亮般美丽)等;
  二、以美丽的花草树木为名,如:萨日朗花(山丹花) 、(花儿) 、娜布其(叶子) 、海棠等;
  三、以珠宝玉器为名,如:(玉)、&(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丽) 等;
  四、以理想为名,如:斯琴(聪颖)、 乌云() 、高娃(美丽)、&(美丽聪颖)等。
  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还可以分出很多种。现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点是不带名字前缀,因而它只是名字,不应理解成姓名,有极个别带前缀的,那只是个别现象。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献哈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到了男方家后,由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shuus或者uuch)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送新娘家。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直到把新娘娶回家。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排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门了。
  新娘梳着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相近。新娘穿的一件小挂,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新娘上轿后要哭泣,表示不忍离开家,且要一路啼哭,直至进。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神纸,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停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红头巾,并供到中。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至此即告结束。
  婚后7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历史上,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却不能改嫁的习俗。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婚自愿,离婚自由已成新风,但蒙古族的离婚率是很低的。 (以上都是东部蒙古人的礼仪,内蒙古西部,新疆,俄罗斯,则是传统的婚礼)。
  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教、、萨满教等。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里的地位。但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
  16世纪下半叶,蒙古阿拉坦汗迎进了的藏传佛教。1578年阿拉坦汗和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会,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但萨满教在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幸存了下来。
  在清政府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绘制,铸造神像以及各种金属工艺随之发展起来,宗教气氛,风靡一时,喇嘛教在蒙古地区成了麻痹人民,驯服人民的力量。
  祭祀:
  蒙古语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命运”的意思。祭“”是蒙古族重要祭典之一。祭天分以传统奶制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红祭”两种祭法。近代东部盟旗的民间祭天活动,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进行。
  蒙古族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渥德噶赖汗·额赫”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腊月二十三举行,在长者的主持下将、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感谢火神爷的庇佑,祈祷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如不能向火中泼水,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乱捣,不能向火中吐痰等。
  祭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毛角的长杆。届时,供祭熟牛羊肉,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常举行赛马、射箭、等竞技活动。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活动。
  也叫教歌舞,由蒙古族萨满表演。使用圆形单鼓伴奏,鼓柄环上套有 铜钱等金属物,摇之沙沙作响。以鼓鞭敲击鼓面,按鼓点而舞。祭祀歌曲、歌曲等,则以吟诵及祝辞为主,成分较少。表演形式多为独舞,亦有集体歌舞,可吸收围观群众参加表演。
那达慕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地区的蒙古族,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翡翠、珊瑚、珍珠、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
蒙古族传统服装——蒙古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传统节日有“”、、、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也要包饺子、,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是云南省通海县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以示欢庆。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
  节日后,各村寨忙着收小麦、油菜籽,犁田插秧。干完这些农活后,又成群结队外出承包建筑。
奶豆腐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炉烤带皮整羊、、、、、、等。民间还有:,蒙古族常备奶制品;;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伊得”,意为“”。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奶酒扒肉』
马奶酒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用手抓食而得名。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穿蒙古族,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除此还有点灯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男儿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13世纪初,蒙古族创制了自己的文字。此后,各种形式的历史、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历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最为著名,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
  又称《》、《元秘史》,蒙古语为《忙豁它纽察脱卜察安》,作者不详。约成书于13世纪中叶,具体年代有戊子(1228年)、庚子(1240年)、壬子(1252年)、(1264年)之说,尚无定论。是蒙古民族第一部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和文学巨著。全书共282节,有12卷和15卷两种分法。这部编年体史书。根据古代蒙古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口头故事,生动地记述了十二世纪以前发生在蒙古草原,包括成吉思汗先世的动人传说在内的种种事件,同时如实地叙述了当时蒙古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阶级关系,以及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窝阔台时期的史实等。该书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伟大业绩,歌颂了新兴的蒙古汗国。是研究蒙古族早期历史、社会、、语言文学的宝贵资料,一直深受中外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亦译称《蒙古黄金史纲》、《阿勒坦·托卜赤》。为别于的《黄金史纲》,俗称《大黄金史》。蒙古族,蒙古族学者著,成书于明末清初,是一部承上启下较为完整的古代,书中记述了蒙古族从古代至明末清初的历史,书的前半部转录了《蒙古秘史》全书282节中的233节,补充了蒙古族兴起前后的一些历史和其他内容。后半部主要利用了无名氏的《黄金史纲》等书,对窝阔台之后至明末清初的蒙古史作了较为完备的记述和补充。由于作者笃信佛教,书中充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但仍不失为研究蒙古史,特别是蒙古史的重要著作。
  原名《哈敦·温教苏努·额尔德尼·托卜赤》,蒙古编年史。清元年(1662年)蒙古族学者萨囊彻辰用蒙文著成,四十一年(1776年)喀尔喀亲王成兖把家传手抄本进献,次年奉敕译成,后又由满文译成,定名为《钦定蒙古源流》,简称《蒙古源流》。全书共分8卷,第一二卷叙述、西藏佛教概况,第三至第八卷按时代顺序和蒙古世系记述蒙古的历史。该书是作者利用了《本义必用经》、《汗统记》《崇高至上转轮圣王敕修法门白史》、《古蒙古汗统大黄史》等7种蒙藏文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的。其内容广泛,从世界的形成、佛教的起源与传播,到蒙古族的起源、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等等均有涉猎,其中对达延汗和俺答汗的活动记述尤详。书中关于蒙古族的起源等内容虽有牵强附会之处,史事和纪年也有错乱,但仍是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学、宗教,特别是明清蒙古族历史的重要贡献。
马头琴演奏
  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擦弦类。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和拉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多为梯形,也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杆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用或木杆与马尾作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马头琴的演奏方法与其它拉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发音柔和、浑厚而低沉,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风味,因而有人形容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近几十年来,蒙古族民间乐器制作技师、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共鸣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弹性,用尼龙弦代替了马尾弦,使音量显著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马头琴原有的柔和、浑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
  即。蒙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和器乐曲。
  在明朝文人笔下,火不思有各种译写方法,诸如琥珀槌、词、虎拨思儿之类。元、明时代的蒙古人,上至可汗大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弹火不思唱歌舞蹈。正统十四年,“也先每宰马设宴,必先奉上皇()酒,自弹虎拨思儿,唱曲,命达区别子齐声合之。”火不思不仅在蒙古草原上流传,明代的中原地区也很盛行。不仅北人善弹火不思,内地汉族人民也对此喜闻乐见。
  亦称、口簧,铁制拨奏。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蒙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族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律。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按弦法,有指肚按弦与指甲顶弦两种,前者多用于高音四胡,后者多用于中、低音四胡。弓法技巧有全弓、分弓、快弓、抖弓、顿弓、击弓等;指法技巧有抿音、抹音、连滑、垫指音、打音等。艺术家、铁钢等人的四胡演奏技巧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水平。
  形状像一只酒壶,琴面上刻了一只酒杯。琴头上雕刻着牛头。
勒勒车蒙古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
  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正如蒙古族所说的那样:歌是翅膀,马是伴当。无论外出放牧、搬迁转场、还是传递信息、探亲访友,甚至婚嫁等等,都要骑马去完成。马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也因此与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他们十分爱马,甚至视马为珍宝。在他们的心目中,马是很神圣的动物。他们崇尚马,以马喻人,留下了许多赞美马的诗词名句、谚语等。给马的命名也充满了赞赏之辞,如追风马、流云马、白龙马、马、千里马等。由于爱马,草原上还形成了一些关于马的节日,如马奶节、打马鬃节等。
  骆驼,性情温顺,易驯服,耐饥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负重。既产乳、肉、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内蒙古骆驼很多,蒙古语称它为“特莫”,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可骑乘、可载货。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长,迈一步可达一米多远,能日行一二百华里。长途跋涉经久不衰,而且负重力相当大。能载二百公斤货物,相当于一匹骏马和两头犍牛的负重量。自古就有“之舟”的美誉,是沙漠地区的货运主力。今天,虽然有了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但骆驼仍不失它的特殊使命。在内蒙古西部的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地带,一队队骆驼常常在这里负重远行,阵阵驼铃不时从沙漠中传出。勘探队考查沙漠,治沙队绿化沙漠,旅游队遨游沙漠,只有那傲视沙漠的骆驼才是他们忠贞不渝的伙伴。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可载货五六百斤至千余斤。
  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的统称。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
  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解放后广大舞蹈工作者通过搜集、整理、改编、创新,使古老的安代发展为反映生活,表现时代的新的艺术形式。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在广场上自娱性的集体舞,一种是在舞台上表演性的。
  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灯、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子的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慢舞稳 重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场面轻松热烈。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流传于鄂尔多斯的一种舞蹈。每逢佳节、喜庆欢宴之际,人们在酒足食盛之时,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来,以表达喜悦之情。每一只手持两个盅子,击打出各种快、慢、碎、抖等声音,随着舞动的双手用盅子击打出各种节奏。
  流传在自治区以摔跋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跋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装,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跋姿式(抱腰状)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180度,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脚,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跃的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矿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豪放。
(Ghinggis Khan),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世界历史上的杰出、。公元,被为的,统一各部落。
  忽必烈(;1294),元世祖,元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成吉思汗之孙。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可谓雄才大略,文武全才。1271,改“大蒙古”国号为,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完成了其祖父成吉思汗一统江山的宏愿。
  (;1688),博尔济吉特氏,清太宗皇太极妃,谥号“孝庄文皇后”。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教导、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为清朝的兴盛做出了较大贡献。
  (;1765),字静庵,内蒙古盟正白旗人,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测绘学家。
  (;1892)蒙古族小说家。汉名宝衡山,字润亭。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人。其父是一位爱国将领和古籍收藏家、历史学者。著有《一层楼》、《》和《红运泪》(未完成),以及杂文、诗歌等。
  李四光(日-日),中国著名,湖北省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
  乌兰夫(年),男,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今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
  那达慕大会[2]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或以嘎查(村屯)、苏木(区乡)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位举行。无论何种民族与的人,均可报名参加。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相关文章分类――]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 页
共: 0 条记录
如果你不是罗湖网的用户,请使用这个窗口提交评论
访客身份快速设置:
输入验证码:
<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一次提交,计算机将保留身份
如果你是罗湖教育网用户,请先登录,然后下面的提交按钮可用:
用户名:&&&&&&&&&
用鼠标点此按钮
&&标题&&&&&&&&&&&&&
请输入标题
&&姓名&&&&&&&&&&&&&
&&我的博客&&&&&&&
输入验证码:
<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附件上传:
使用罗湖网账号发表有效评论3次,评论者可加一分,此博客的评论每增加5条评论可增加1分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文锦中路螺岭小学综合楼7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不满乌兰夫家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