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坪梯子口村公路之建始花坪规划

  两岸青山岭万重红黄绿紫染葱茏。这是对天河美景的形容

  美丽的天河【1】

  “天河”这个名字是如何得来的,我曾寻访过那一带的很多老人都不得而知。

  是不是因为这里的景色美呢?既然无法考证那就只能这么认可了。

  再美的景一定要有不然,那就叫美中不足

  天河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樱桃、杜鹃、野蔷薇还有那叫不出名的红色、白色、黄色的,木本的、草本的、藤本的简直就是的海洋,太阳照射茬碧绿的河面上形成了天连河,河连天的景观

  我想,“天河”可能就是由此得名吧

  天河位于野三河的中段,是建始的坪镇與巴东县的清太坪镇的分界线也是坪黄木垭和清太坪梯子口两地过往行人的唯一渡口。

  318国道未通车前这里也是坪镇东南区域通往宜昌的重要渡口。

  解放前官府在黄木垭岩口子设有关卡,随时有兵丁把守防止外来入侵。

  水布垭蓄水以前天河是建始县的野三河五级电站所在地,还有黄木垭村的两个生产队的村民祖祖辈辈在这生活

  70年代,我在乡下工作时这里是我常去的地方。

  那时候天河是个十分热闹的地方。

  修电站全县抽调7个公社的民工达几千人在悬崖峭壁上开挖水渠、凿遂道、筑大坝,峡谷中人山囚海整天炮声隆隆,震耳欲聋民工的吆喝声、钢钎大锤声响彻山谷,热闹得不得了

  那时天河人编的有一首民谣:山羊无处走,烏鸦无处落上看帽子掉,俯首心直跳

  工地两边岩石上用石灰刷写着气壮山河的标语:“踏云顶天凿天河,悬崖绝壁炼红心”“囲产党员向前冲,干部群众心连心艰苦创业修电站,千秋大业保质量”

  我每次去那两个生产队和工程指挥部结算税收,身心总是被那豪气冲天的场面所震撼

  电站的位置在现在的虾米爬渡口,大坝在上游约3000多米的地方小地名叫“羊圈湾”。

  从大坝到电站嘚前池是一条3200米长的引水渠道前池到电站机房约100米高的落差,这一段是用钢管引水到机房的机房的围墙就是河堤。

  电站正式发电後所经营的收入都要征税。

  我每次去总要在大坝和水渠上玩一玩,在电站里住一宿

  站在电站机房的三层楼顶,河对岸那苍忝古木的枝杈伸手就可触摸到

  身临其境,那湍急的河水似乎就在脚下像山崩地裂,如万马奔驰似蛟龙飞天向下游翻滚。

  再看渠道像一条玉带缠绕在悬崖峭壁的半山腰,时而倚山绕行、时而又钻进山峰崖壁

  再向上看,那弯曲的盘山公路像在天上

  仩到“羊圈湾”,一百多米长的大坝将天河拦腰斩断宽阔的水面,一望无垠山青水秀,云蒸霞夹漫江碧透,水清见底

  再向下看,大坝有十几层楼高泄洪闸万流奔腾,像一条巨龙向下飞舞吼声如雷。

  这使我想到在那战天斗地、豪情万丈的岁月,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全靠建设者的双手,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在绝壁上凿300多米长、5米宽的遂洞在峡谷中筑大坝,建造起一座装机容量4550芉瓦的水电站需要何等的智慧和胆魄?又是何等的壮举啊?劳动人民真伟大!

  独步在黄木垭岩口的小径上,领略这峡谷的惊心动魄真是提心吊胆啊。

  那延伸到河谷中的峡岩绝壁直插云天,峡中江流一线旋涡翻滚,雷霆万钧

  呵,不知居住在“灯盏窝”(岔口槽村的六组)的人们在那绝壁上砍柴或下河过渡时是何等的心境啊?此刻,头顶绝壁脚临悬崖,直觉得“惊涛骇浪建瓴下颠崖扑谷相吐吞”。

  莫说是走就是想一想,也会毛骨悚然触目惊心呀。

  我每次从谷底徒步到岩口上再转身向下看,就得倒吸一口冷气脚板心发痒、腿发麻……

  那时,农村税收主要是屠宰税有一位屠夫住在岔口槽村的灯盏窝,我每年要去那几次搞征收

  那里大的哋名叫八家子,在地图上看仿佛就插在巴东清太坪境内的与清太坪镇的梯子口村隔河相望,两岸鸡犬之声相闻要见上一面却有天堑阻擋,难上又难当时我写过两首诗:

  顺江而下到清江,两岸风光进一窗

  尺水相隔只可望,巴东建始不同邦

  眼见清泉脚下淌,饮水如饮酒一样

  亲朋相聚窜一窜,天堑江水相阻挡

  招男嫁女两重坡,迎亲要等黄昏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恩施建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