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近代化的探索中国人投怀西方探索的特点

概括1919年以前先进中国人近代化探索的特点_百度知道
概括1919年以前先进中国人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促进了思想解放:师夷长技以制夷,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杨深秀。戊戌变法、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然后到政治(戊戌变法.一次比一次彻底,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提倡科学文化、陈独秀.洋务运动,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谭嗣同,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口号由器物(经济),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工,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又称自救运动,发展农,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运动开始。由于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求富”运动,改革政治,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钱玄同。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林旭,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教育制度、日本。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维新派的康有为、康广仁、自强运动,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又称百日维新,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反孔教、辛亥革命)最后是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鲁迅、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归于需要“反”的行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近代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三部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三部曲
上传于||文档简介
&&近​代​史​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知识点梳理
背景:1.社会危机严重①民族危机(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②统治危机:财政危机激化政治危机。2.社会基础:19世纪末,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包括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及90年代康梁维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的论战。4.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政治团体的形成。变法过程:第一阶段——康、梁等维新思想的传播(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第二阶段——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活动(1895年——揭开序幕;论战、创办报纸、设立学会、学堂、施纲。)第三阶段——百日维新(1898)(高潮)戊戌变法的内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方面: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文化教育方面: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扩建海军。戊戌变法的意义: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提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具有爱国性。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性。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具有启蒙性。结果:失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①客观上:反动势力强大。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②主观上:A.维新派缺乏坚强领导核心; B.脱离群众,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
C.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D.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相似的试题还有: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2)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与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事件说明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的发展?与此相关的革命运动叫什么?&&&(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后的感受。&&&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粱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1)结合材料二中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的分期,将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填入下表。(2)图四中的历史人物领导了一场伟大的运动,这场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_百度知道
(16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1)思想主张: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2分)二者联系:后者是对前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质都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二者区别: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不同(前者:抵御侵略,后者:自强求富);前者重理论介绍,后者重社会实践。(2分)(2)主要观点:经济上;振兴工商业,文化上:兴办近代学校,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改良政治);(3分)康有为思想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1分)不同之处:材料一代表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二代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或材料一学习西方技术,材料二学习西方制度);原因:二者代表阶级利益不同(材料一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材料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2分)(3)主要观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旧礼教、旧政治、旧文学;民主科学是中国摆脱一切黑暗的唯一武器;(2分)评价:积极: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局限:但是对待中西文化上具有绝对肯定与决定否定的片面性。(2分)(4)演变过程: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或由器物层次(技术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2分)
本大题是对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历程的考查。⑴考查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的主张及异同点,相同点从阶级属性找,不同点从目的和实践与否思考。⑵郑观应的观点注意与材料的结合,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地主阶级的不同可从目的和阶级属性找。⑶注意与材料的结合,评价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考虑。⑷注意对三则材料的综合即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