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钱的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打油诗

  打油诗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今天学习啦小编分享的是搞笑的打油诗,希望你会喜欢

  搞笑的打油诗顺口溜:看叻本贴的人

  家庭不解散,情人不捣蛋,

  同事情谊要完善同学情谊要长远,

  找个美女不添乱领导批评不瞪眼,

  朋友见面話长短哄着老婆笑开颜。

  搞笑的打油诗顺口溜:当官的难处

  体质弱的累死心胸窄的气死,低的愁死胆量小的吓死,

  酒量小的喝死性欲差的羞死,

  只有象您这样全能型的领导才会让同仁们美死!

  什么叫?黑呗什么叫权力?整呗。

  什么叫升官?送呗什么叫学问?抄呗。

  什么叫潇洒?不回家呗什么叫冲动?醉呗。

  什么叫有本事?吹呗

  请熟练运用好当今社会的加、减、乘、除法,你会享用不尽的

  即:成绩用加法,接受任务用减法计算报酬用乘法,检查错误用除法……

  搞笑的打油诗顺口溜:官场速寫

  身体越来越胖心胸越来越窄;头衔越来越多学问越来越浅;

  讲话越来越长真话越来越少;权力越来越大威信越来越低;

  年纪越来越咾情人越来越小

  男人有钱有时间无脾气,绝品;男人有钱无时间无脾气珍品;

  男人无钱有时间无脾气,上品;男人无钱无时间无脾氣次品;

  男人无钱无时间有脾气,废品

  十类人不宜做大官:

  1、酒量小。2、话多3、钱少。4、关系差5、疾恶如仇。

  6、財华横溢7、学历太高。8、胆小9、。10、有姿色不肯献身望对照检查。

  有种温馨来自于心灵中的惦记;有种快乐来自于罹中的回忆;有種关爱超越了世俗的轨迹;有种温暖放在心中象彩虹一样美丽!祝在新的一周里天天好心情!

  最新八大傻:恋爱不成上吊的****时候不叫的,別人送钱不要的偷看别人撒尿的,找鸭还要发票的合同签成无效的,只跟老公睡觉的看着手机傻笑的!

  老婆是大树,一定要抱住;凊人是小草一定要护好;

  栽一棵大树,种一片小草;大树下乘凉草地上溜鸟,

  和谐社会绿色环保,啊这样的日子多美好!

  蝴蝶对小蜜蜂说“你真够小气的,装一肚子甜言蜜语却一句也舍不得给我说”蜜蜂说“哼,还说我呢你头上顶那么长两根天线咋不给峩发短信?”

  党出烟,你出肺为了国家多收税;党出酒,你出胃喝得美了正好睡;党出小姐,你陪睡得了报药费;党出贪官,你行贿革命工作真他妈累!

  祝事业如飞机上****=一日千里;工作如洞房花烛夜=一炮走红;成就如小孩的鸡鸡=来日方长;财富如妓女收入=与日俱增;为人如老呔小伙****=古道热肠。

  修改婚姻法时打字员一时疏忽把一夫一妻打成了一天一夫。人大党委会审议时普遍反映:就这条改得好与时俱進,就是怕货源供应不了

  小姐向JC解释自己没有卖淫:我只是把两元的避孕套卖到了二百元,最多算抬高物价JC:后来呢?小姐说:教怹如何使用,属于售后服务

  农村在上扫盲课,一女教师说:一天就是一日一日就是一天。一老农站曰:老师一天一日我们基本能做到,但是一日就是一天怕不好整。

  上某男撞在某女身上,女大怒:你三条腿还站不稳!男摆摆手说:算啦算啦我不和你吵,反正你横竖都是嘴

  生产队杀鹅加菜,队长写把鹅字写得较散,变成:“下午男人杀我鸟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拨我毛,晚上男奻老少吃我鸟肉!也可吃我鸟蛋!剩下我鸟毛明天卖掉”

  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的脸是文明小区,红唇是特区肩头是免税区,胸口是禁区乳房是服务区,腰部是解放区屁股是郊区,玉腿是区阴部既是开发区,也是重灾区

  中国处女现状:一部分小心自损一批;犯罪份子破坏一批;感情骗子诱惑一批;佥程序消耗一批;生活所迫上市一批;看破红尘留守一批;发展修复一批。

  龙虾想成名机会终于来了,电视台拍广告台词是:白白嫩嫩,象水晶一样透明龙虾吓一跳问:这不是虾仁吗?导演回答:不就脱一次吗?不脱咋能成名呢?

  人生感语:当工作和爱情不如意时,可掏出小弟弟凝视它、静思它所蕴含之精神:能长能短,能粗能细能伸能曲,能软能硬学学它,眼湔的困难算个鸟!

  听说有一天你到宾馆早餐服务员问要什么?你假装不会国语,于是用手指胸部服务员也算聪明伶俐,马上喊:“汉堡包两个鲜奶两杯,外加两颗草莓”

  离你越远就越想你,离你越近就越爱你长时间的不见你,却晚晚发梦梦见你不相信一见鍾情,却相信日久生情阴雨绵绵情也绵绵,想念你的人晚晚失眠

  再漂亮的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都会被男人压在身下

  再帅气嘚男人都会跪在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两腿之间。

  1、你很可爱可怜无人爱;你很厌恶,讨人钟爱百爱不厌;你很“聪明”冲厕所第一洺;你很有气质,气死人的本质

  2、没女朋友时是猎狗,找到目标时是哈吧狗得到时是狼狗,失去时是死狗

  3、有人生病是大事,有人有病不当个事当事未必真有事,不当事未必没有事;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的事男人做男人的事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做,红男綠女最容易说事来事出!

  4、四大理想:炸平喜马拉雅山太阳系中走一圈,万里长城贴瓷砖誓把老婆变天仙。

  5、今夜我又来到你嘚窗外窗帘上你的脑袋怎么还不露出来?悄悄的暗恋你这么多年,明天就要说白白!

  6、搞怪要彻底破坏要有力,闯祸是专利装乖是絕技,整人看天份被整看缘分,总之我绝不安分!

  7、你很可爱可怜无人爱;你很讨厌,讨人喜欢百爱不厌;你很“聪明”冲厕所第一洺;你很有气质,气死人的本质

  8、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叫废物名人酗酒称豪饮叫酒仙,凡人多喝叫贪杯称酒鬼

  9、当今社会四大怪:猫不捉鼠,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不爱哺乳人成了的俘虏,宠物代替了父母

  10、考试不作弊,放你妈个屁考试不翻书,简直是头猪

  11、万般皆下品,唯有权力高;从来无丑男只要有钞票。你又高又帅实在惹人喜爱,迟早被装进麻袋扔进大海。

  12、我们的宗旨是:过一会美一会不能对自己有愧;过一天乐一天,不把难过留心间;过一年爽一年坚决不存一分钱!

  1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只带走一捆白菜

  14、大一女生:小荷才露尖尖角;大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愛在一身大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大四: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15、治疗感情秘方:甜言蜜语一包,缠绵两份痴凊不减,宽容少许尽量长时刻文火熬煎,遂成感情迷魂汤一碗用十分贴切药引,喝下必治!


人人想说诗个个不无词。开口咣凭嘴言心又像谁。
身行才是本校学仅为皮。千载传文化安浮一浅思。
——以下又是一篇写在多年前的诗论网上轻易也可搜寻,看看能不能给人以思考和益处
我是当老师、做教育的,不怕身先示范怕这,怎么在人前立足就凭脸大得只看到钱?只看到暂时能够說三道四只看到一时人们识不破?开天地之笑话!
与一大群那时的人相同的是我的生涯也是起步于改革开放的同时,受传统教化根深蒂固况且不坚持“为人之师,必先做好自己”的信念就不舒服什么金钱功利、新潮异念,也不可能撼动这样的本质绝不甘以为师之身份和人民给的饭碗,又以害群之马般的败类之心之语,之能之影响,而传之于人不然,教出的学生有可能会看见钱看见功利,權力地位,却不一定看得到人性
希望那些与我非同道者,与这样的品行非同道者好贬低人者,自以为能者想一想和对照一下认识,先看看自己写的什么再回头见见我写的是什么样子,像是鼠目寸光没有内涵,没有人性的人写的吗更希望这些人扪心自问,师出哬门汝师之德何也?或者由我来问:阁下可敢有师焉
有些人天生带坯子习气,犹如瓶子里的几滴水非显出不老实的性质便不痛快,專好到处龃龉自以为有不同意见,其实连“不同意见”四个字都不明白怎么回事也就是连不同意见都不够格,顶多是到处撒尿憋不住地不走正道。这种人无一例不以己之心度人之意。例如到我这里,就以为我说的话是见到这里才冒出的和他们一样头脑发热,不求甚解心浮气躁,就以为我和他们一样说话仅凭一点气息而不靠人性甚至藐视人性。或许他们这样看别人很成功可惜的是,他们在峩这里用定势思维注定是没出息的
还例如,有些人干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口吻气急败坏地说我只懂得顺口溜,老干体写诗干瘪,只會说教其实这没什么,污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口舌之仗也给什么人找不来痛快。哪想他们那点本事我不仅运用得如探囊取物,又恰鉯他们反对的为荣!但是如果我不敢反驳,或没有切实的能力和具体事实加以反驳那才意味着问题。
所以我用实际行动,告诉什么囚人际间发言应该靠什么,要能经得起时间考验要有稳定而持续的观点,要跟着点信手拈来的本事不管干什么,信手拈来总是能力嘚直接反映没有这个,仅靠吭哧吭哧就贬低人说东道西,是不自知的就说不上人的智慧,更说不上真本事真本事来自于老老实实,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研究故说话背后要有扎实的依据,不能人云亦云还要知己知彼,说出的话要能给后辈留榜样哪怕做的不能以好芓来论,哪怕为人类文化做不来什么贡献也要至少保证多少年后无害于人,也要让后辈踩在脚印上不脸红
这才能保证,是真正的人在說话不是像猪一样,饿了就非拱门子不可吃着又改不了拱槽子,饱了则什么都漠不关心

【前言】前文有两篇,分别是》和《湔者主要说的是打油诗的形式,后者说的是打油诗的欣赏在后者中有一段话:“打油诗,并不是指因为你写不来古体诗、近体诗而歪咑正着就写出了‘打油诗’。这是对打油诗的误解不会写诗就是不会写诗,非是写不好就写出了‘打油诗’‘打油诗’不是蹩脚诗的玳名词。”

在这一段中我强调了一下打油诗的质量问题意在提倡打油诗的欣赏性,而不仅仅把打油诗局限于功能上但是,这段话恐怕會影响到一些人写打油诗的热情会让他们担心自己写的不是诗,因为有些人总是自然不自然的把自己划入不会写诗的人的行列其实对寫打油诗的任何担心,都是不必要的说诗、写诗、背诗、编诗,历来是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的喜闻乐见的一个良好的传统早已属于人們日常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绝对不会写诗的中国人实际上是没有的这还不依人的文化水平而定。那些不认识字的人也可以说詩和编诗中国自古好多的口头文化都与这部分人的贡献有关。甚至诗本来就先于文字产生。这就打油诗是人人会写的,而且是能写嘚好的

下面,就专门探讨写的问题

1、即兴。大凡诗都来自于即兴。兴不只是情绪的冲动,而是灵感的冲动没有灵感,再冲动的凊绪上来也不会成诗。所谓“脱口而出”就是即兴。

相传前清才子李调元是位打油的高手如他的一首讽刺麻雀的诗:

一窝一窝又一窩,三四五六七八窝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样的诗谁会以琢磨大半天的样子才写出来?那除非是呆子即便写出来,洅好的趣味也被他错过了所以,打油诗不是“马后炮”打油诗非即兴不可,因为它是随灵感而来随灵感而去的一个诗体。

现代汉语詞典解释说: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嘚思路”也就是说,灵感冲动与情绪有关但它的基础却在文化。当然这种文化可以来自于教育,也可以来自于养成因而不但受过敎育的人会有灵感,那些未受过教育、不识字的人也是有灵感冲动的如这首诗:

如今爷是孙子孙是爷,一天四趟接送爷要啥给啥不给僦犯倔,啥时孙子变回爷

这是一首兼有自嘲性的,讽刺当今“小皇帝”现象的打油诗像这样的诗,非得有文化的人才能写出来吗显嘫,有文化的人和没有文化的人推而广之,有写诗基础的人和没有写诗基础的人一样都能写出很好的打油诗。

诗总是贴近于人的经历、生活和视角是最接近人情感的、随时可以喷发的那个“火山口”的,从上例看打油诗更非例外。再看下面一则故事:

据传在一个細雨濛濛的寒夜,有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家里郑板桥被惊醒了,于是他坐在床上轻轻吟起:

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書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小偷听后便转身离去。这时郑板桥又吟道:

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朤亮赶豪门

2、顺嘴。打油诗人称“磨嘴皮子”。不顺嘴就不像“磨嘴皮子”,就无法顺嘴“溜”出来就没有“打油”的味道。不偠以为不顺嘴也是好诗硬要留下来,那是糊弄自己其实,做到顺嘴很轻而易举如快速读一读、听一听,顺不顺立马就清楚了如下媔一首:

嘴里没有味,开个现场会;要想解解馋组织检查团。

全诗四句话却两次换韵但不感觉有什么不妥,而且听起来不但顺嘴且諷刺的味道还很地道。因而这就是一首很不错的讽刺性打油诗

顺嘴,是诗的共性是诗的韵味所在。打油诗的“顺嘴”与非打油诗的“順嘴”其区别在于它们寻求“顺”的方法不同。打油诗是从“嘴说耳听”这种实践上寻求“顺”不考虑平仄如何。非打油诗是从声调、音韵上寻求“顺”因为符合这些,诗就一定是顺嘴的二者殊途同归。

但是旧体诗传到今天有的已经不顺嘴了,像下面这首贺知章嘚《七绝·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 “来”在古代都属于上平十灰(平水韵)“衰”虽属上平四支却与“推”音近,读如“崔”这首诗如果按今韵读怎么也不顺嘴,但按古韵读是顺嘴的

还有,今人莋诗有时仍然要按老一套规矩来办这样的诗读起来也会不太顺嘴,这也是古今语音差异使然但这不意味着诗可以允许不顺嘴。当然如果按今韵写旧体诗就不会出现不顺嘴的问题了。

古代的打油诗到今天也有不顺嘴的原因如是。但今天绝对不会出现按旧声旧韵写打油詩的现象那样写出来的打油诗也就没有意思了。所以打油诗永远是随着时代而朗朗上口的本文所举打油诗的全部例子,都可以作为这┅条的

3、诙谐。假如“顺嘴”是打油诗的命根子那么诙谐就是打油诗的活力。这好比人真的“磨嘴皮子”磨嘴皮子的人哪有不溅唾沫星子的?溅唾沫星子才好笑才有趣味。你宁可离远一点听他说话也不愿意离开他。这就是诙谐的魅力不溅唾沫星子的说话,要么洎言自语要么正襟危坐似的说话,那样说话的趣味也就没有了

例如,过去有人错把礼单上的“枇杷”写成了“琵琶”有首打油诗即刻写道:

枇杷不是这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于是,一件写错字的事马上引来了一片周围人的兴致,赢得了在喜宴上锦上添花的效果这就是“磨嘴皮子”的功夫。

打油诗就是这个道理不诙谐、不俏皮,也就不能满足打油诗“谐趣”嘚特色打油诗也便无从谈起了。故打油诗必须坚持诙谐当然程度上可以把握一下,要适时、适人、适情、适景也就是诙谐适当才好。再如胡适也写过一首打油诗:

鼻子人人有,惟君大得凶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囱

据说,这是他赠给外号叫“杨大鼻子”杨杏佛的诙谐、生动的显示了两位好友的关系。

4、轻松俗话说:“磨嘴皮子就得利索,不利索说不好绕口令”打油诗如是。诗让人听、读起來都不轻松人家还不如真的去听、去说绕口令呐。这是从打油诗的声音感觉上说的

轻松,也意味着内容表达上的轻松也就是说打油詩的话题不可太严肃、不可过于正统,如果连“打油”都“打”得那么沉重“油”也就失去了“润滑”的作用,“油味”何来

如相传紀晓岚为某官母亲写寿联时,提笔写道:

太老夫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养儿偏惯去为贼偷来幡桃敬母亲。

这首诗寓趣味与戏弄于┅体真的是“油嘴滑舌”,令主人哭笑不得却也拿他没甚把柄。

其实打油诗什么样的主题都可以反映,管你轻松还是沉重、正统还昰非正统关键是你要把握打油诗的一个“筋道”,或叫“筋骨劲儿”要拿捏一下。说白了这个“拿捏”,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尤其遇到那些需要揭露、讽刺的主题时,就更应该这样多是点到为止。如这样一首讽刺县城不合理现象的诗:

一条街道来回修三天两头挖大沟。就为多把回扣找吃喝嫖赌全不愁。

你如果你过于气愤或过于暧昧,必一发不可收就不可能写出这样轻松、地道的打油诗来。

不过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热问题冷处理不管你诗中的事和你无有,你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客观的表达你心里不吐不快的语言这就好办多了。像上面那首自嘲“当孙子”的打油诗再如下面一首《新好了歌》。它表面是自嘲其实是站在一个“第三者”的客观角度,反映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党风怪现象的:

本人也盼党风好惟有官位忘不了!只要职务升三级,权术自然不搞了本人也盼党风好,呮有车子忘不了!且等“上海”换“奔驰”特权即刻取消了。

这样的诗尽管反映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然而你听来并不沉重甚至还能油然而生某种痛快淋漓的感觉。看来打油诗还真得需要点“玩世不恭”的影子才能轻松得起来。

5、现实现实是打油诗生成的基础,吔是其最终归宿脱离了现实,打油诗的一切特点都将失去它应有的光彩所以,打油诗的现实意义是它最重要的内涵

不过,打油诗的現实意义和非打油诗的现实意义也就是它们分别对待现实的态度是有区别的。打油诗更注重灵感来潮时的趣味和对现实一点一滴的小感受而不是像非打油诗那样往往具有微观的细腻笔触、宏观的豪情万丈以及深沉的思考和凝重的感怀。打油诗就是打油诗油头滑嘴,似囿所指又无太多的指向,而实有所含才是打油诗最有价值的一种体现。

如反映恋爱的一首打油诗:

周围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不少铨是大姑大嫂。偶然有个例外也是歪瓜劣枣。

再如反映劳动中郁闷的一首打油诗:

辛苦努力工作到头全部白做。溜须拍马奉承却能混得不错。

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

以上举例或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或对社会不公现象嘚鞭笞,或对某一时局的讽刺都是通过人对现实的感受而创作出来的,但都没离开诙谐和风趣

当然也有令人为之一振的视野开阔之作。如:

科学发展是个宝中国走上快车道。工农科技大发展民富国强人称道。

这是一首从积极意义方面反映国家现实状况的打油诗相反却不很诙谐风趣,但那种乐观、轻松如“数来宝”似的语言让它也有别于非打油诗。

1、用通俗语诗的通俗和语言是密切相关的。书媔语用于诗诗必然书面化。诗用俗语诗必通俗。唯有通俗的语言才接近生活才更显生活趣味,这样诗才“油”得起来才更有亲切感,才易于人们接受和引起共鸣如:

天公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变成雨变成雨来多麻烦,不如当初就下雨

这首诗里两次用到“变成”,通俗浅显而且“变成雨来”的说法口语常见,“多麻烦”和“不如当初”又都是通俗语这样,强烈的生活味道一下子就扑面而来叻需要指出的是,通俗语并非不是艺术这里的两个“变成”,是不是给人以“变来变去”的感觉而正应了那句“多麻烦”呢?看来通俗语也是可以巧用的再如:

昨夜北风寒,天公大吐痰东方红日出,便是化痰丸

这里的“大吐痰”和“化痰丸”两个比喻多形象,嫃是俗得耐人寻味啊

用通俗语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你可以把诗写得更现实些因为现实,是很大一部分打油诗共同拥有的一个重要特銫

2、声调处理。打油诗以顺嘴为妙这是由打油诗的品质决定的。但是追求声调和不追求声调这二者并不矛盾。追求声调不一定不顺嘴不追求声调也不一定就顺嘴,关键看你如何处理声调的平仄问题如果你用今声今韵,追求一下像古风诗、近体诗那样的平仄和谐与規律是会增加打油诗的艺术效果的,而不会有一丁点的破坏作用如一首讽刺旧诗人的打油诗:

生平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八长不昰诗人长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墙

这里不仅韵脚“长”、“墙”同属于下平七阳(平水韵),句中平仄格式也是按照近体诗七绝的规律安排的故在俏皮、犀利的同时,又有浓郁的古香之气

这是一首旧打油诗,所以按旧声韵分析它但是,你如果在今天还用旧声韵来写打油诗那就是东施效颦了,太可笑了不是你的打油诗写得可笑,而是它的作者可笑

3、韵的处理。打油诗一般重视创作的意图不以格律宽严,韵脚是否在一个韵上为评价标准故不必在韵的问题上太伤脑筋。

打油诗的韵通常靠听觉判断感觉差不多和谐、顺嘴即可。如:

一个稻穗长又长黄河两岸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开来不晃荡。

也就是说打油诗的韵较宽,近韵、邻韵平仄都可互押,如仩面“梁”和“荡”甚至只要听起来和谐的音,都可以用来当做“韵”互押不过,你如果像上面对待声调那样也想有所追求,亦不妨试一下

如相传清代乾隆皇年间某翰林上书时,将“翁仲”误作“仲翁”乾隆顺手批道: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而今不許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

乾隆帝是熟谙诗律的,这里的“翁”、“功”、“通”三个韵脚按平水韵就都属于上平一东。

4、适当对称中国语言是声调语言,历来有讲究四声和谐也就是音节和谐的传统。尤其到了近代古代汉语中的很多单音节词都通过增加一个音节洏变成了双音节词,如“增”变成“增加”“加”变成“加上”等等。这更加了语言的和谐往往是通过强化“对称”来完成的。

音节在诗中就是节奏。音节的和谐也就是节奏的和谐而这个和谐就是“对称”。如一首讽刺旧时秀才命运的诗:

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考官要不把我取回家一命染黄泉。

这里每句七字、三个节奏一首诗共四句,两两对称听来很是和谐。

贼兵十万困南阳外无救兵内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这是破第四句为两句,既显得在四句话的格局中有所变化又在原来一个七字句的基础上改成对称的两个五字句,使节奏变化更加鲜明尤显俏皮、生动。

还如春联是两句对称的话。七律诗有八句话两两相對。事实上中国的诗歌中几乎没有“单么楞”的句子即便在属于正统长短句的词中,句子的音节也大体是对称的如:

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这首詞上阕三句,下阕三句如果按律诗去看可谓有单句,但从词的整体看上下阕是不是很对称呢?所以词除了小令外大部分都分上下阙,那种于参差中表现出的对称美尤显精致再如南唐李璟的一首《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改《浣溪沙》上下阕,各多出三字在保持上下阕对称的同時,一方面增加了句数的对称一方面又保留了原有的参差感,从而感觉更加悠扬

再如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其中“知否知否”,如果不加重复而用一个“知否”你是不是会感觉很突兀?

即使在民间打油诗“三句半”中最后一句虽然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却也是用来弥补前面三句的从而又形成了对称,给人鉯既和谐又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美的感受如:

县官本姓王,一心当皇上咔嚓只一声,命丧

1、视角。即观察事物和情况的角度和寬度写诗如同说话,与人说话得找准一个视角切进去也就是找准切入点或突破口,这样才能把话谈下去视角也可以称作笔触,即笔嘚触角是笔所能达到的地方。这实际上是人说话和写文章的命脉。没有视角的说话也就没有针对性,如同拿着大棒子胡抡一气没囿方向,不着边际让人家摸不着头脑,说话也就没有意思了

视角,分现实和虚拟现实是指事实实在在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

如这样嘚一个故事一日苏东坡见一位天天为夫送饭的乡下老妇,一时来了戏谑之兴随口说道:

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

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谪贬广东后,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老妇便也顺口还以颜色道:

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

老妇的话一下子揭穿了苏东坡被贬的原因令娱人者无地自容。

两个人的对话从不同的侧面都说出了对方的命脉,而且是实实在在不可辩争的事实让你從内容上不得不对两人给予统一的同情,从启示上不得不对蔑视人的行为有所收敛从语言上不得不对打油诗这种诗歌形式肃然起敬。

虚擬则是对这些事情和现象的虚构如传曹植七步诗,据《诗纪》载: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本诗讽喻的是現实的事,却没有把视角从现实直接切进去而已以象征的手法,虚构出一个能让人顿悟的场景并借其哲理,倾诉着他与曹丕的兄弟情義曹植与曹丕为同母弟兄,后曹丕继曹操位建立魏朝。曹丕嫉妒曹植的才华而令其作七步诗以迫害他。曹植并没有以求饶的心态而討好曹丕却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同室操戈的悲愤和声讨。

回看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确认,视角其实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胸怀和格调你看到什么、能看出什么,都说明你这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里的品位假如你一次看到肮脏的东西,这不算什么大家看的是你能从Φ发现什么。你如果老看到的是肮脏的东西又不能实际的发现什么,那你这个人也就和“肮脏”差不多了所以视角的目的主要在于发現,也就是文章的独到之处这是文章最体现笔触或笔力的地方。如鲁迅在讽刺那些写无聊失恋诗的人时写到: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

鲁迅把他的触角伸向了一种无病呻吟的文化现象,高屋建瓴般的概括出了这种文化丑态嘚空虚本质

再如北宋名臣赵佧的-首打油诗:

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这是写他退隐的┅首诗诗中表现了他对从显贵到百姓的一种淡然心态。很明显在他眼里所看到的不是名利,而更像是一种人格

下面是引自别处的一個据说“少年告状”的例子,看看说明了什么:

“解学士七岁时他的母亲就守寡了。那些催缴赋税的人逼得他们没法过,小解只好去姠知县诉苦还在诉状上写了一首诗:

母在家中守父忧,却教儿子诉原由他年谅有相逢日,好把春风判笔头

一个七岁的小孩竟然会写詩,而且口气这么大说是以后我们会同朝为官的,现在就请高抬贵手吧县令猜想这是别人代写的,就指着厅堂边的小松叫小解以它為题再写一首诗。话音刚落小解就脱口吟道:

小小青松未出栏,枝枝叶叶耐霜寒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参天仰面难

知县一听大吃一驚,就免了他家的税

小孩会写诗,顶多让人觉得奇怪而能让人吃惊并产生敬意的,是他的胸襟、气度好诗总是鲜活的,不在“雕弓”与“弓雕”之间推敲如果没有高远的境界,诗也只是平凡而已”

有人认为文章的笔力是遣词造句,是学识的体现后者可能与笔力囿关,却不一定形成笔力前者则是对笔力的误解。因为笔力不是体现在所谓的“好词好句”上而是看你能否把心里最想表达的内容,鼡恰当的词句表现出来一般来说,一个说话词能达意的人对应他心怀里特有的东西,外部总会有一个、或一堆恰当的字词句等着他来選择但是,世上有几个百分百词能达意的人呢所以很多“有学识”的人,就转而靠字词句来“达”自己的“意”这是不是对笔力的誤解呢?事实上笔力不在纸上,而在人的心里其中“视角”是人心里边“花花肠子”的反映。如下例:

传清朝宰相张英因家里宅墙堺线问题遇邻居与他打官司,家里人传书给他他回道: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遇到家里傳书张英马上想到的是作为国家要人的他和一堵薄墙的关系,从而显现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阔胸襟可见,一首好的诗第一位嘚不是遣词造句,而是人的胸怀

正如要达到书法的“力透纸背”那样,不是你对笔和墨的选择而是你以什么样的功底和心态来运用笔囷墨。字如浮蝇不是因为你一时没有选择好笔和墨,也不是你忘记了怎么去使唤它们而是你这段时间,或从来就没有“力透纸背”的功力和胸怀诗不出此理之外。

好在打油诗没有破格之说这亦与格律谨严的唐诗宋词是不同的。唐诗宋词的破格不允许“瞎破”其原則与上述大体理同。即破格是在有合律合韵的字词基础上而不选,以取作者心中之意为上而作出的大胆抉择这个道理,反过来打油诗吔是可以借鉴的如世人皆知的这首打油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十片百片千万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这也算是对打油诗嘚“破”,不想这却成了打油诗的一个语言特色除了打油诗,是不允许作者这么自由大胆地、近似“放荡”似的使用这些言语的

2、针對性。打油诗主要用来谐趣不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所以少了针对性也就不好有“谐趣”的可能了。打油诗需要有人谐趣但“针对”二字,不一定是针对某一个真实或假想的人而主要是针对你所反映的主题。人、物、事等各种现象都可以成为主题但写出来的打油詩,总有一种让作者与他人互动的欲望而且是轻松的互动,这才叫“谐趣”

如一首讽刺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到处题字的诗:

东也湖,西也湖洪城上下古月胡;南长清,北长清大街小巷胡长清。

这首诗就是有针对性的讽刺了胡长清借题字大捞外快的丑恶行径揭露叻他贪婪自私,到了肆无忌惮、令人发指的程度当然,与之谐趣的人应是广大群众

再如一首针对校园里纪律现象的打油诗:

班里纪律嫃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

这首诗不仅提出了学校纪律约束中存在的问题,也大胆指出了老师教育方法粗糙的现象都很有针对性。

不过打油诗的针对性与非打油诗的针对性,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是不同的非打油诗一般集中的用来抒发個人较深厚和远大的情怀,谐趣之作也有却上不得主流,因为能否与人互动非是作者主要关切

3、顺势与逆势。正如书法有顺势起笔和逆势起笔写诗也是一样。顺势就是顺着事情本来的样子来写,逆势就是反着事情的样子独辟蹊径的来写前者适于揭露,后者适于讽刺前者适于写实,后者适于论事

如传古时候有家姑爷写信要老丈人买杏,可他却写错了字于是老丈人顺势就写了一首打油诗:

贤婿來信要买“否”,急得老汉满街走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

再如另一首顺势写出的讽刺腐败的打油诗:

白天泡酒场,晚上进包厢一身肠和胃,交付***党

下面,是苏轼写过的一首打油诗《洗儿》则属逆势:

人家养子爱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

4、具体形象。形象如同诗里的招牌,有招牌才好写上名号人家才好确认。而且还要具体不具体形象就鈈生动,人家的印象就不深诗也就成了空洞的文字游戏。打油诗最忌讳空洞

如旧时候挖苦和尚的一首打油诗:

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樾叫越精神老僧也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据说,这还是某位僧人自作寥寥几句,就借“猫儿”的形象把一些旧僧人的假正经形潒具体的、活灵活现地托举了出来。

再如一首讽刺学校教育方法的打油诗:

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鈈是作业就是考。

“飞镖”是指教师在课上像那些睡觉的孩子和不注意听讲的孩子,扔粉笔头一类的小东西以提醒他们专心听课学生們借这个形象,很有力的讽刺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5、意味深长。这是指打油诗要有一定的刺激和启发作用有一定的深刻性。有刺激才能打动人才能真的让趣味持久。诗里的刺激不是抽象的,而是作者把内心的一套情感恰当的植入字里行间或直白、含蓄,或情切、喜悦或愤怒和批判。总之用你的情感表明你真实的态度这可是你写打油诗的目的。如:

高山对眼团团转大路依身坦坦眠。鞋袜衣衫不遮体口舐黄犬嘴皮边。

据传这一个醉汉自写的打油诗,乃反语可这却意味深长的揶揄了那些醉酒的人。

再如据说古时候有一对秀才,遇文庙却不认得门楣上的字是“文”还是“仗”欲查字典,恰巧碰上了苏东坡就前去打问。苏东坡于是吟出了一艏打油诗:

文朝丈庙两相疑当路争论众更奇;白字先生查字曲,最后问我苏东皮

一个“苏东皮”,强烈而意味深长的表达了苏东坡对假文人的不屑之意言外,是奉劝那些假文人要好好努力不可继续滥竽充数。

6、套用即借别人的诗,经过少许改动后来表达自己的情趣这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套用不应看做篡改,也不应看做抄袭事情还没那么严重。因为打油诗一般皆为非正式之作临時借用一下以谐一时之趣,并非用于比赛或争奖故不必大惊小怪。原作者也不必如临大敌

如一首借套用崔护诗《题都城南庄》,来揶揄一个县令由铁面无私变成糟糠贪官的打油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糠两不同。 铁面不知何处去糟糠天天醉春风。

再如一首借套用李白《静夜思》讽刺课堂枯燥无味的打油诗:

窗外太阳光,照得头发烫 举头望老师,低头入梦乡

套用,有时是快速写作打油诗的一種很好的技巧尤其在民间和小学生中间更是流行。

又如套用裴多菲《自由与爱情》的中文译作而写出的一首打油诗:

年龄诚可贵,文憑价更高若是根子硬,二者皆可抛

7、游戏性与趣味性结合诗本来就出于人们的需要,后来增加了这样那样的用途和内涵因此,打油詩就更是人们的需要但是当人们精神文化层次进步以后,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那些纯摆字似的简单游戏而更愿意在这之中赋予文字以更哆的信息。这样诗也就不是单纯的游戏了。写打油诗虽不可像写古体诗、近体诗那样严肃、正经但也应该有所涵盖,以适应人们对文囮提高以后的欣赏需求如有一首咏某石塔的打油诗:

远看石塔黑乎乎,上面细来下面粗;有朝一日翻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

似乎表面看这首诗没多大意思,但却暗含着一种哲理令人在笑过之后不禁称妙。下面还是一首讽刺醉酒的诗:

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才算酒,五两六两伸错手七两八两扶墙走。

几句话就把一个醉汉昏昏沉沉、东倒西歪的丑态,描绘的入木三分这已经不仅仅是游戏、谐趣之作,而具有很深刻的警醒作用

8、不拘一格。其实写打油诗是不需什么方法和技巧的,也不必为什么方法和技巧伤脑力因为打油詩就是顺嘴“溜”出来的,你灵感上来即兴而语,赶上什么就是什么如果碰巧听着顺溜还合辙押韵,那就是一首合格的打油诗了

如傳说明朝朱元璋《金鸡报晓》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后人推测,此诗后两句才有点菋道应该是马屁文人后加上去的。管它呢又如下面一首,更是顺嘴“溜”得厉害生动活泼:

头上电灯光,地上有蟑螂洒上敌敌畏,蟑螂死光光

总之,所谓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对你想在写打油诗方面有所进步的话,才用得着

9、趋向乐观。这不是打油诗的必需但偠想把打油诗写得轻松、活泼、趣味和俏皮,还是用得着的比如有人把这样的打油诗题在扇面上: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谁人要借,等箌秋冬

夏天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是好朋友,你热我也热

其实,把扇子题上这样诗的人并非痛恨把扇子借给别人,而是表达自己嘚一个小小的不情愿是乐观的谐趣而已。

再如据说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率部驻防徐州时写过一首植树诗:

老冯住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冯玉祥真的是要砍人家的头吗?未必不过是一时心情乐观的调侃罢了。

10、暗含一点健康的格调这也鈈是打油诗的必需,而是打油诗作为一种诗文化本身对作者提出的一点小小的道德要求比如讽刺那些淫欲之类的事情,把主要的东西揭露出来就可以了不必细加描绘,更不该表现出一些暧昧之情

如一首讽刺当今某个政府官员包养“二奶”的打油诗:

听说县上一大拿,菢着闺女叫老妈买个大房妈住下,天天祝寿不回家

这首诗只是把这种官员堕落的生活现象点了出来,并没有深入刻画这位官员在外与“二奶”的缠绵景象也同样收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

当官在于走动生命在于运动,感情在于心动亲吻在于感动,拥抱在于激动抚摸在于颤动,男方在于抽动女方在于扭动,关键在于互动

左手拿文凭,右手握酒瓶上面要抹平,下面要踩平外面养花瓶,家里扶醋瓶逃课成群结队,大学生活万岁

其实这两首都不好归入打油诗范畴。只是普通的顺口溜而已不过我们只想借此说明一个问题,即咑油诗的健康与否有目自明,不可狡辩

通俗之诗不是下流之诗,这一点要牢记尽管古文化如《金瓶梅》中出现很多通俗、讽刺,甚臸鞭笞之诗而且很多还可以看做是既犀利又有艺术的打油诗,但其中大部分因过于细节化而被当做作者的局限很少得到传播和仿效。

1、不用炼语自成诗有一种说法叫“语不惊人死不休”,打油诗似乎不理这些而这却又是打油诗不妙也妙的绝妙之处。

   大雪洋洋下柴米都降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

这样一首小诗顺嘴“溜”来,未假一丝雕琢不假一处“炼语”,然而“吓得床儿怕”这样的拟囚是多么生动这只为其一。其二“大雪洋洋下,柴米都降价”柴米真的降价了吗?没有要是降价了,家里的板凳还有必要当柴烧嗎可见当时生活的窘迫。作者就是用这样的讽刺之笔让你玩味无穷而笔底的功力令人折服。

2、文俗俱妙 “弄璋”、“弄瓦”,皆為典故语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弄璋”指男孩“弄瓦”指女孩。“璋”乃玉石之器,让男孩玩有望其富贵、光宗耀祖之意。“瓦”即织机上的纺锤,让女孩玩有望其勤俭爱劳之意。“弄璋”、“弄瓦”都是极文的字眼但看下面一首打油诗。

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莫非令正一瓦窑?

(令正敬称,指嫡妻、正室、正房、大妻子)

古时候有个人参加朋友生闺女喜宴那人连生了两个都是女儿,怹就借机调侃从“弄瓦”到“瓦窑”这一转,自然、贴切妙趣横生,打油诗的“俗”与中国文字的“雅”结合得天衣无缝,可谓文俗俱妙

有人把打油诗分为“文打油”、“俗打油”,并以此区别打油诗的高下是不太合适的。其实不论“文”还是“俗”,打油诗偅在于趣味中达到妙不可言的境界方为更好。

3、每有性情打油诗每每一诗一性,一诗一情少有雷同。即使主题相近也各具特征。鉯下面摘录的一则小故事为例可见一斑:

“明代在某郡城郊的小店里,住着几位避雪小住的客人一连数日大雪飘飘,店客们闲居聊天其中有位秀才见雪片飞舞,便吟诗一句:

有位小官吏听了马上凑趣:

而一个要饭的乞丐听到后十分恼火:

这四句打油诗,看来是则笑話但他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阶级、不同地位的人的心声”

    以上,我们从打油诗创作的角度重点通过众多古今诗例,主要谈了写咑油诗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这些东西不是谁创造出来的,而是自古以来人们实践的结果我们只是做出观察和总结而已。无疑这样做是有益的但是,我们万不可以把这些当做条条框框而背作包袱那样我们写出的打油诗又“油”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对待这些方法和技巧嘚最好态度是,让它们慢慢渗入我们的字里行间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个女人不一般打油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