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战国时期的燕国燕国是一块

当年燕国强盛于燕昭王时,这时已经战国末期了,为何燕国最终还是完了_百度知道
当年燕国强盛于燕昭王时,这时已经战国末期了,为何燕国最终还是完了
乐毅逃了。所以昭王死了燕国只是短暂强大,而不是国力的强大。君明臣贤的虚假强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战国时期燕国有什么城市?是古代那时候的名字_百度知道
战国时期燕国有什么城市?是古代那时候的名字
希望采纳为答案,也是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商朝时被封于燕,又称北燕国;西汉,历史上为与蓟地燕国相区别。 古代主要是蓟州、西燕,称作南燕;后又有前燕、魏,前222年被秦国消灭,燕国曾作为一级地方政区郡!、国并行、南燕、大燕、后燕、北燕、五代燕及明封国,相当于现在河北一带;黄帝的后代中有个叫伯儵的,但多指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晋时期,建立燕国历史上有很多燕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铁血聚合阅读 &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战国时期 相关信息
战国时期 热门文章
<dl class='dl01'《史记》中的燕国历史
《史记》中的燕国历史
中华燕氏网 日 燕志平燕昭山
&&&&&&&&&&&&&&&&&&&&&&&&&&&&&&&&&&&&&&&&&&&&&&&&&&&《史记》中的燕国历史&
&&&&&&&&&&&&&&&&&&&&&&&&&&&&&&&&&&&&&&【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赵叔 译注
&&&&&& 【说明】这篇传记本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的宗旨,记叙了西周开国功臣召公](sh&,世)所受封的燕国的八百余年的历史。文中通过民众爱戴燕召公,并突出记叙他听讼甘棠之下,后人思召公之政而作《甘棠》诗歌颂他的典型事例,高度赞扬了燕召公仁德爱民的思想和行为,并把这归结为弱小的燕国国运长久的重要原因,充分体现了作者主张德治的政治理想。
&&&&&&& 这篇传记在材料取舍上是颇具匠心的。在诸多史料中,作者主要选取了这样两个方面的史实:燕王哙违背历史规律,盲目追求帝尧禅让的美名,把国家让给权臣子之,以致给百姓带来灾难,造成国破身亡;燕昭王谦恭下士,招来乐毅等四方贤材,与百姓同甘共苦,富国强兵,收复失地。作者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史实,浓墨重笔,对比着进行生动的描述,褒贬锋芒,犀利而鲜明。
&&&&&&& 在记述燕国衰世之秋时,作者又着重列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史实:燕惠王挟持私怨,迫走名将乐毅;燕王喜不听苦谏,袭击盟邦赵国,后又误用骄将剧辛;燕太子丹谋刺秦王等。通过记述这些史实,阐明了燕国衰亡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原因。
&&&&&&& 为了突出主旨,要言不繁,对另有传记详载的乐毅破齐奔赵及荆轲刺秦王等事的始末,篇中不再复述,只是提纲挈领,进行简笔勾勒,做到轮廓清楚,使读者可观大略。
&&&&&&& 这篇传记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作者往往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和行动,三言两语,生动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比如:苏代为齐使燕的一番对话,透露着他十足的狡狯;鹿毛寿劝说让国的一段说辞,隐藏着他的叵测居心,而昏庸无能的燕王哙则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神态堪称唯妙唯肖。再如:郭隗劝燕昭王招引贤士,理直气壮地大言&先从隗始&,于是燕昭王&改筑宫而师事之&;将渠劝燕王喜不去伐赵,以至&引燕王绶止之&,哭泣陈词,而&王蹴之以足&,这些场面也使读者如闻如见。
&&&&&&& 召公]和周王族同姓,姓姬。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以后,把召公封在北燕。
&&&&&&& 在周成王的时候,召公位居三公:自陕地以西,由召公主管;自陕地以东,由周公主管。当时成王还很幼小,周公代他主持朝政,执掌国家大权,俨然同天子一样。召公怀疑周公的作为,周公就写了《君]》一文进行表白。召公仍然对周公很不满。周公于是称扬殷商时的有关史实说:&商汤时有伊尹,功德感通了上天;在太戊时,就有像伊陟、臣扈那样的人,功德感通了上帝,并有巫咸治理朝政;在祖乙时,就有像巫贤那样的人;在武丁时,就有像甘般那样的人:这些大臣都有辅佐君王主持施政的功业,殷朝得到了治理和安定。&召公听了这番话,这才高兴起来。
&&&&&&& 召公治理西部一带,很受广大民众的拥戴。召公到乡村城镇去巡察,附近有一棵棠梨树,他就在树下判断官司,处理政事。从侯爵、伯爵到平民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没有失业的。召公去世后,民众思念他的政绩,怀念着那棵棠梨树,不舍得砍伐,并且歌咏着它,作了名为《甘棠》的诗篇。
&&&&&&&& 从召公以后,经过九代传到惠侯。燕惠侯在位正值周厉王逃跑到彘(zh&,至),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政的时候。
&&&&&&& 惠侯去世,他儿子侯即位。这一年,周宣王刚刚即位。侯二十一年(前806),郑桓公方始被封于郑。三十六年(前791),侯去世,他儿子顷侯即位。
&&&&&&& 顷侯二十年(前771),周幽王淫乱,被犬戎所杀。秦国这时开始被列为诸侯。
&&&&&&& 二十四年(前767),顷侯去世,他儿子哀侯即位。哀侯二年(前765)去世,他儿子郑侯即位。郑侯三十六年(前729)去世,他儿子缪侯即位。
&&&&&&& 缪侯七年(前722年),正是鲁隐公元年。缪侯十八年(前711)去世,他儿子宣侯即位。宣侯十三年(前698)去世,他儿子桓侯即位。桓侯七年(前691)去世,他儿子庄公即位。
&&&&&&& 庄公十二年(前679),齐桓公开始称霸。十六年(前675),庄公和宋国、卫国一起攻打周惠王,惠王逃奔到温,他们拥立惠王的弟弟颓(tu&颓)做周王。十七年(前674),郑国拘捕了燕仲父,并把惠王接回到京城。二十七年(前664),山戎侵犯燕国,齐桓公去救援燕国,于是率兵北上讨伐山戎,然后回国。燕庄公欢送齐桓公出了国境,齐桓公就把燕庄公所到的地方割让给了燕国,让燕庄公和诸侯一道向天子进贡,像周成王时的燕召公那样尽职;又让燕庄公重新修明燕召公时候实行的法度。三十三年(前658),庄公去世,他儿子襄公即位。
&&&&&&& 襄公二十六年(前632),晋文公召集诸侯在践上盟会,并成为各国的盟主。三十一年(前267),秦国军队在ィǎ&o淆)山被晋军打败。三十七年(前621),秦穆公去世。四十年(前618),襄公去世,桓公即位。&
&&&&&&&&桓公十六年(前602)去世,宣公即位。宣公十五年(前587)去世,昭公即位。昭公十三年(前574)去世,武公即位。这一年,晋国诛灭了三S(x&细)大夫。
&&&&&&& 武公十九年(前555)去世,文公即位。文公六年(前549)去世,懿公即位。懿公元年(前548),齐国崔杼(zh&柱)杀死了他的国君庄公。四年(前545)懿公去世,他儿子惠公即位。
&&&&&&&& 惠公元年(前544),齐国高止逃亡,前来投奔燕国。六年(前539),惠公有许多宠爱的小臣,他打算废黜大夫们任用宠臣宋,大夫们一起诛杀了宠臣宋。惠公害怕了,逃奔到齐国。他到齐国的第四年,齐国派高偃去到晋国,请求联合讨伐燕国,送燕惠公回国为君。晋平公答应了,和齐国一起讨伐燕国,把燕惠公送回了燕国。惠公刚到燕国就死去了。燕国人拥立了悼公。
&&&&&&& 悼公七年(前529)去世,共公即位。共公五年(前524)去世,平公即位。这时候晋国的君权衰弱了,范、中行、智、赵、韩、魏等六个家族的力量开始强大起来。平公十八年(前506),吴王阖闾(h& lǘ,合驴)攻破楚国,进入郢都。十九年(前505),平公去世,简公即位。简公十二年(前493)去世,献公即位。晋国赵鞅把范氏、中行氏围困在朝歌。献公十二年(前481),齐国田常杀死了他的国君简公。十四年(前479),孔子去世。二十八年(前465),献公去世,孝公即位。
&&&&&&& 孝公十二年(前453),韩、魏、赵三家灭掉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封地,这三家逐渐强大起来。
&&&&&&& 十五年(前450),孝公去世,成公即位。成公十六年(前434)去世,」次弧」荒辏ㄇ403)去世,公即位。这一年,韩、赵、魏三国被列为诸侯。
&&&&&&& 公三十年(前373),燕国在林营征伐并打败了齐国。公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十一年(前362)去世,文公即位。这一年,秦献公去世,秦国更加强大了。
&&&&&&&& 文公十九年(前343),齐威王去世。二十八年(前334),苏秦初次来燕国拜见,对文公进行游说。文公赠给他车辆、马匹、黄金和绢帛,让他到赵国去,赵肃侯重用了他。苏秦于是与六国结成抗秦联盟,他成了联盟的领导者。这时候,秦惠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燕国太子做妻子。
&&&&&&& 二十九年(前333),文公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易王。&
&&&&&&&&易王刚刚即位,齐宣王就趁着给文公办丧事的机会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苏秦到齐国游说,说服齐王把十座城池又归还了燕国。十年(前323),燕国国君才正式称王。苏秦和燕文公的夫人通奸,害怕被杀掉,于是就游说易王派他出使齐国去搞反间,借以扰乱齐国。易王十二年(前321)去世,他儿子燕王哙即位。&
&&&&&&&&燕王哙即位以后,齐国人杀掉了苏秦。苏秦在燕国的时候,和国相子之结成了儿女亲家,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等到苏秦死后,齐宣王又任用了苏代。燕王哙三年(前318),燕国联合楚国及韩、赵、魏三国去攻打秦国,没有取胜就回国了。当时子之做燕国的国相,位尊权重,主决国家大事。苏代做为齐国的使臣出使到燕国,燕王问他说:&齐王这个人怎么样?&苏代回答说:&肯定不能称霸。&燕王问:&为什么呢?&回答说:&不信任他的大臣。&苏代是想用这些话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于是燕王十分信任子之。子之因此赠给苏代一百镒黄金,任凭他使用。
&&&&&&& 鹿毛寿对燕王说:&您不如把国家让给国相子之。人们之所以称道尧为君贤圣,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了许由,许由没有接受,因此尧有了让天下的美名而实际上并没有失去天下。如果现在您把国家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就表明您和尧有同样的高尚品德。&燕王于是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其尊贵起来。有人对燕王说:&大禹举荐了伯益,却任用启的臣子当官吏。等到大禹年老时,又认为启不足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传给了伯益。不久,启就和他的同党攻打伯益,夺走了君位。天下人都说大禹名义上是把天下传给了伯益,而实际上接着又让启自己夺了回去。现在大王说是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但官吏却没有一个不是太子的臣子,这正是名义上把国家托付给子之,实际上还是由太子执政啊。&燕王于是把俸禄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来,交给了子之。子之就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国王的权力;燕王哙年老不再处理政务,反而成为了臣子,国家一切政务都由子之裁决。
&&&&&&& 子之当国三年,燕国大乱,百官人人恐惧。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谋划,准备攻打子之。齐国众将对齐⊥跛担&趁这个机会出兵奔赴燕国,一定能把燕国打垮。&齐王于是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主持正义,将要废私立公,整顿君臣的伦理,明确父子的地位。我的国家很小,不足以做为您的辅翼。即使这样,我们也愿意听从太子的差遣。&太子平于是邀集同党聚合徒众,将军市被包围了王宫,攻打子之,没有攻克。将军市被和百官又翻过头来攻打太子平。结果将军市被战死,被陈尸示众。这样,国内造成了几个月的祸乱。死去了好几万人,民众非常恐惧,百官离心离德。孟轲对齐王说:&现在去讨伐燕国,这正是周文王、武王伐纣那样的好时机,千万不能失掉啊。&齐王于是命令章子率领五都的军队,并且偕同北方边境的士卒,一起讨伐燕国。燕国的士兵不迎战,城门也不关闭,燕君哙死,齐军大胜。燕子之死后两年,燕国人共同拥立太子平,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是在燕国被攻破之后即位的,他以自身的谦恭和丰厚的礼物来招揽贤才。他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的国内混乱没有防备,攻破了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家小、力量弱,不足以报仇。可是如果得到贤士一起来治理国家,雪洗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啊。先生看到有这样合适的人才,我会亲自侍奉他的。&郭隗说:&假若大王一定要招致贤士,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至于那些比我更贤能的人,难道还会以千里为远而不来吗?&昭王于是给郭隗改建了华美的住宅,并像对待老师那样用最高层次的待士礼节服侍他。这时乐毅从魏国到来,邹衍从齐国到来,剧辛从赵国到来,贤士们争着奔赴燕国。燕王吊祭死者,慰问孤儿,和臣下们同甘共苦。
&&&&&&& 二十八年(前284),燕国殷实富足了,士兵都乐于出击,不惧怕战事。燕王于是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以及赵、魏、韩等国共同谋划,发兵征讨齐国。齐军战败,齐⊥跆拥酵獾亍Q嗑ザ雷坊靼芴拥钠刖ト肫攵剂僮停崛×似牍械谋ξ铮偕樟似牍淖诿砉摇F牍浅孛挥斜还ハ碌模挥辛摹④旌图茨Γ溆喽剂ナ粲谘喙锪曛谩
&&&&&&& 昭王三十三年(前279)去世,他儿子惠王即位。
&&&&&&& 惠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和乐毅有嫌隙;等到即位以后,他不信任乐毅,让骑劫代替乐毅做将军。乐毅逃跑到赵国。齐国田单凭借即墨一城的兵力,打败了燕国军队,骑劫战死,燕军后退到本国,齐国又全部收复了其原有的城池。齐⊥踉谲焖廊ィ谑瞧牍擞盗⑺亩游逋酢&
&&&&&&&&惠王七年(前272)去世,韩、魏、楚三国联合攻打燕国。燕武成王即位。
&&&&&&& 武成王七年(前265),齐国田单征伐燕国,攻占了中阳。十三年(前259),秦国在长平打败了赵国四十多万军队。十四年(前258),武成王去世,他儿子孝王即位。
&&&&&& 孝王元年(前257),秦国围邯郸的军队解除包围,离开了赵国。孝王三年(前255)去世,他儿子燕王喜即位。
&&&&&&& 燕王喜四年(前251),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国相栗腹和赵国订立友好盟约,送上五百镒黄金给赵王置酒祝寿。栗腹回国报告燕王说:&赵王国内年轻力壮的人都战死在长平了,他们的孩子还没有长大,可以进攻赵国。&燕王叫来昌国君乐间询问这事情。乐间回答说:&赵国是个四面受敌、经常抗战的国家,他的百姓熟悉军事,不可以进攻。&燕王说:&我们是以五个人攻打他们一个人。&乐间仍然回答说:&不可以。&燕王很生气,这时群臣都认为可以进攻。燕国终于派出两路军队,兵车二千辆,栗腹率领一路攻打z(h&o浩),卿秦率领一路攻打代。只有大夫将渠对燕王说:&和人家互通关卡,制订了盟约,拿出五百镒黄金给人家的君王祝酒,使者回来一报告就反过来进攻人家,这不吉祥,作战不会成功。&燕王听不进去,自己率领侧翼部队随军出发。将渠拉住燕王腰间系印的带子阻止他说:&大王一定不要亲自前去,去了是不会成功的!&燕王用脚把他踢开了。将渠哭着说:&我不是为了自己,为的是大王啊!&燕军到达宋子,赵国派廉颇率兵,在z打败了栗腹。乐乘也在代打败了卿秦。乐间逃奔到赵国。廉颇追赶燕国,追出五百多里,包围了燕国的都城。燕国人请求议和,赵国人不答应,一定要让将渠出面主持议和。燕国便任命将渠为国相,前去主持议和。赵国听了将渠的调处,解除了对燕国的包围。
&&&&&&&& 燕王喜六年(前249),秦国灭掉东周,设置了三川郡。七年(前248),秦国攻占了赵国榆林等三十七城,设置了太原郡。九年(前246),秦王赢政开始即位。十年(前245),赵国派廉颇率兵攻打魏国的繁阳,占领了它。这时,赵孝成王去世,悼襄王即位。悼襄王派乐乘接替廉颇统兵,廉颇不听命令,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也逃奔到魏都大梁。十二年(前243),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夺取了武遂和方城。剧辛从前住在赵国时,和庞(xuān,宣)很要好,后来逃跑到燕国。燕王看到赵国屡次被秦兵围困,而且廉颇又离开了赵国,这时正让庞领兵作战,就想要趁赵国疲惫的机会去进攻它。燕王这时询问剧辛,剧辛说:&庞很容易对付。&燕王就派剧辛领兵攻打赵国,赵国派庞迎战,俘获了燕军两万人,杀掉了剧辛。这时秦国攻取了魏国的二十座城池,设置了东郡。十九年(前236),秦国攻取了赵国的邺等九座城池。赵悼襄王去世。二十三年(前232),燕太子丹被送到秦国去做人质,后逃回燕国。二十五年(前230),秦国俘虏了韩王安,灭掉了韩国,设置了颍川郡。二十七年(前228),秦国俘虏了赵王迁,灭掉了赵国。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燕国君臣看到秦国即将灭掉六国,秦军已经到达易水,祸患将要降临燕国了。燕太子丹暗地里供养着二十名壮士,这时他派荆轲把督亢(gāng冈)地图献给秦王,乘机突然向秦王行刺。秦王发觉了,杀死了荆轲,派将军王翦进攻燕国。二十九年(前226),秦军攻取了燕国都城蓟,燕王逃走了,后来迁居辽东,杀掉了太子丹,把他的头献给了秦国。三十年(前225),秦国灭掉了魏国。
&&&&&&& 三十三年(前222),秦军攻取了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终于灭掉了燕国。这一年,秦将王贲也俘虏了代王嘉。
&&&&&&& 太史公说:召公]可以称得上有仁德的人了!那棵棠梨树,尚且被民众思念,何况召公本人呢?燕国迫近蛮貉等域外部族,疆土又和齐、晋等国交错着,艰难地生存在强国之间,最为弱小,有许多次几乎被灭掉。然而国家延续了八、九百年之久,在姬姓的封国中只有它最后灭亡,这难道不是召公的功业吗?&
&&&&&&&&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①。
①北燕:即燕国。因其南尚有姓的燕国,故史书又分别称&北燕&、&南燕&以为区别。
&&&&&&& 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①: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②,召公疑之,作《君]》③。君]不说周公④。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⑤;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⑥;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⑦,保V有殷⑧。&于是召公乃说。
①三公:周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当时召公为太保。 ②当国:执政,主持国事。 祚:同&阼&,王位前的台阶。践祚,登上皇位。这里指以天子的身份处理国事。 ③《君]》:《尚书》篇名,相传为周公所作。 ④说:同&悦&。 ⑤假(g&,格):通&格&,感通。 ⑥王家:王室。指朝廷。⑦率:句首语气词。 维:语助词。 兹:此。指以上大臣们。 陈:布陈。指调理国事,实施政令。 ⑧保V(y&,义):治理,安定。
&&&&&&&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①。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事其下②,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③,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④,作《甘棠》之诗⑤。
①兆民:民众。在古代,对天子而言称作&兆民&,对诸侯而言称作&万民&。这里指周天子的民众。 ②决狱:断案。 政事:处理政事。 ③侯伯:这里泛指有爵位的贵族。 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 ④哥:通&歌&。 ⑤《甘棠》:《诗经&国风&召南》中的一篇。
&&&&&&& 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①。燕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②。
&&&&&&& 惠侯卒,子侯立。是岁,周宣王初即位③。侯二十一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三十六年,侯卒,子顷侯立。
&&&&&& 顷侯二十年,周幽王淫乱,为犬戎所弑④。秦始列为诸侯⑤。
&&&&&& 二十四年,顷侯卒,子哀侯立。哀侯二年卒,子郑侯立。郑侯三十六年卒,子缪侯立。
①已:通&以&。 ②共和:公元前841年,都城内奴隶和自由民大暴动,周厉王逃跑到彘(zh&至),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政,称作&共和&,共十四年。 ③据《十二诸侯年表》及《卫世家》,周宣王即位在燕侯即位的前一年,与此不同。 ④弑:古代把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叫做&弑&。幽王淫乱被犬戎攻杀的事,详见《周本纪》。 ⑤前此秦仅为大夫,并未列为诸侯。公元前771年,西戎伐周,秦襄公救周有功,又将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到这时才被封为诸侯。详见《秦本纪》。&
&&&&&&&&缪侯七年,而鲁隐公元年也。十八年卒,子宣侯立。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桓侯七年卒,子庄公立①。
&&&&&&& 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始霸。十六年,与宋、卫共伐周惠王,惠王出奔温,立惠王弟为周王②。十七年,郑执燕仲父而内惠王于周③。二十七年,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④,使燕共贡天子,如成周时职⑤;使燕复修召公之法。三十三年卒,子襄公立。
&&&&&&& 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为践土之会,称伯⑥。三十一年,秦师败于.三十七年,秦穆公卒。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
①燕君自此始称为&公&。&公&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②:同&颓&。 公元前675年,周惠王强占大臣的花园和住宅,引起叛乱,并召致燕、卫等国伐周,惠王出逃。详见《周本纪》及《左传&庄公十九年》。 ③执:捉拿,拘捕。内:同&纳&,接纳。 ④《括地志》记载,燕君送齐桓公所至的地点在今河北沧州东北,后人在那里筑了燕留城。 ⑤成周:周成王时,周公营建东都洛邑,称为成周。&成周时&即指此时。 职:指做臣子的向君王进贡的职份。 ⑥伯:通&霸&。
&&&&&&& 桓公十六年卒,宣公立。宣公十五年卒,昭公立。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是岁晋灭三S大夫①。
&&&&&& 武公十九年卒,文公立。文公六年卒,懿公立。懿公元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四年卒,子惠公立。
&&&&&& 惠公元年,齐高止来奔②。六年,惠公多宠姬③,公欲去诸大夫而立宠姬宋④,大夫共诛姬宋,惠公惧,奔齐⑤。四年⑥,齐高偃如晋,请共伐燕,入其君。晋平公许,与齐伐燕,入惠公。惠公至燕而死。燕立悼公。&
&&&&&&&悼公七年卒,共公立⑦。共公五年卒,平公立。晋公室卑⑧,六卿始强大⑨。平公十八年,吴王阖闾破楚入郢。十九年卒,简公立。简公十二年卒,献公立。晋赵鞅围范、中行于朝歌⑩。献公十二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十四年,孔子卒。二十八年,献公卒,孝公立。
①S:姓。 公元前573年,晋厉公命人袭杀大夫S、S摺⑧S至、紧接着又被大夫栾书、中行偃所囚杀。详见《晋世家》及《左传&成公十七年》。 ②齐大夫高止因为好兴事,并以其事为己功,被放逐出国,投奔到燕。详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③姬:当作&臣&。《十二诸侯年表》:公欲杀公卿而立幸臣,公卿诛幸臣,公恐,出奔齐。&《左传&昭公三年》:&公多嬖宠,欲去诸大夫而立其宠人。冬,燕大夫比以杀公之外嬖。公惧,奔齐。&注云:&外嬖谓宠臣。&下文两&姬&字亦应作&臣&。 ④宋:当为宠臣为首者之名。 ⑤&奔齐&之事,《左传》作&简公&。简公较惠公晚五代,与《史记》所载不同。 ⑥齐、晋伐燕,事在惠公九年,此云&四年&,当是惠公出奔的第四年。 ⑦共:通&恭&。 ⑧公室:诸侯的家族,也用以指诸侯的政权。 ⑨六卿:这里指晋国的范、中行、智、赵、韩、魏六大家族。因他们世代都为晋卿,称作&六卿&。 ⑩范、中行:指晋大夫范吉射和中行寅。赵鞅围朝歌的事,《十二诸侯年表》作&燕简公十二年&,前于此二年,《左传》作&鲁哀公元年&。
&&&&&&& 孝公十二年,韩、魏、赵灭知伯①,分其地,三晋强②。
&&&&&&& 十五年,孝公卒,成公立。成公十六年卒,」」荒曜洌公立。是岁,三晋列为诸侯。
&&&&&& 公三十年,伐败齐于林营。公卒,桓公立。桓公十一年卒,文公立。是岁,秦献公卒。秦益强。
&&&&&& 文公十九年,齐威王卒。二十八年,苏秦始来见,说文公③。文公予车马金帛以至赵,赵肃侯用之。因约六国,为从长④。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
&&&&&&&&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为易王。
&&&&&&& 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我,取十城;苏秦说齐,使复归燕十城⑤。十年,燕君为王⑥。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⑦,欲以乱齐。易王立十二年卒,子燕哙立。
①知:同&智&。 《索隐》云:&按《纪年》,智伯灭在成公二年也&。 ②三晋:公元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三家各立为国,史称&三晋&。 ③说:劝说说服,此指劝说君王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 公元前334年,苏秦首次到燕国,劝说燕君亲善赵国,形成&合纵&,被采纳。详见《苏秦列传》及《战国策&燕策》。 ④从:同&纵&,即合纵。战国时六国结成的抗秦联盟。 长:首领,领导人。 苏秦接连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各国君主,结成六国联盟的事,详见《苏秦列传》。 ⑤公元前333年,齐国趁燕国的丧事攻取了燕国十城。苏秦劝说齐王,指出燕王是秦王的女婿,归还十城可以交好秦、燕两国。于是齐王归还了燕国城池。详见《苏秦列传》及《战国策&燕策》。 ⑥燕君为王:文公太子即位十年,才正式称王。前文所说的&易王&,是写史者对燕君的追谥。 ⑦反间:深入敌方内部,使其落入我方圈套而取胜。 燕王听信了苏秦的假话,果真放他出使齐国。详见《苏秦列传》。
&&&&&&& 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①,而苏代与子之交②。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③,主断④。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⑤?&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⑥,而听其所使。
①为婚:结为亲家。 ②交:结交,友好。 ③贵重:位尊任重。 ④主断:主持并决断国家大事。 ⑤奚:何。奚如,怎么样。 ⑥遗(w&i谓):给予,赠送。 金:古代黄金计量单位。秦以前以一镒(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金。
&&&&&&&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①,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②。&燕王因属国于子之③,子之大重④。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⑤。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⑥,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⑦,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⑧。&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⑨。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⑩,国事皆决于子之。
①传说尧让君位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逃到箕山下,农耕而食。 ②行(x&ng,杏):品行,品德。 ③属(zhǔ嘱):委托,交付。 ④大重:极其尊贵。 ⑤已而:不久。 人:臣。 启人:启的亲信臣子。 ⑥句中的&人&字是衍文。《战国策&燕策》及《韩非子》中,此句均无&人&字 。 ⑦交党:同党,同伙的人。 ⑧用事:执政,当权。 ⑨印:印信,为官的凭证。 三百石:指官吏俸禄的数量。 效:呈献,交给。 ⑩顾:反而,却。
&&&&&&&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①。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踉虎冢&因而赴之③,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④,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⑤,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⑥。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⑦,将军市被 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殉⑧。因k难数月⑨,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⑩,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11)。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12)。
①百姓:百官。 恫恐:恐惧。 ②齐⊥酰骸睹献印贰墩焦&燕策》均作&齐宣王&,当以&齐宣王&为是。考辨详见《史记会注考证》。 ③赴:奔赴,这里指驱兵去进攻。 ④寡人:古代君主自谦的称谓。 ⑤饬:整顿,修治。 ⑥先后:即&左右&。辅翼的意思。 ⑦要:通&邀&,招集。 ⑧徇:示众。 ⑨k:同&构&。k难,造成祸乱。⑩五都:战国时齐国设置的五个政区。 (11)北地:齐国北部边境地带。 (12)这里关于燕昭王的记载,与《六国年表》及《赵世家》有矛盾之处。或说燕昭王为公子职;或说燕昭王名平,字职,说见陈直《史记新证》。
&&&&&&&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①。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②,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③,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④,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⑤。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⑥。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①卑身:使自身卑下,即待人非常谦恭的意思。 币:币帛。古人用束帛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物,后来泛指车、马、玉、帛等各种礼物。厚币,即丰厚的礼物。关于燕昭王广招贤士的事,详见《战国策&燕策》。 ②共国:共同治理国家。 ③致:招致,引来。 ④况:若,至于。 ⑤宫:宫室,这里指华美的住宅。 师事之:用对待&士&的最高层次礼节来对待他。战国时期,贤明的君主尊重&士&阶层形成风气,他们与&士&的关系,大体分为&师、友、臣&三种类型。即如《战国策&燕策》所云:&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 ⑥趋:奔赴。&
&&&&&&&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①,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醭鐾鲇谕狻Q啾雷繁雹冢胫亮僮停∪∑氡Γ掌涔易诿怼F氤遣幌抡撸牢摹④臁⒓茨郏溆嘟允粞啵辍
&&&&&& 昭王三十三年卒,子惠王立。
&&&&&& 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有隙④;及即位,疑毅⑤,使骑劫代将。乐毅亡走赵。齐田单以即墨击败燕军⑥,骑劫死,燕兵引归,齐悉复得其故城。⊥跛烙谲欤肆⑵渥游逋酢
&&&&&& 惠王七年卒。韩、魏、楚共伐燕⑦。燕武成王立。
①轶:突,袭击。乐轶,乐于出击。 轻战:轻视作战,实指不怕打仗。②北:败逃。追北,追击败逃的敌人。 ③《乐毅列传》、《田单列传》、《战国策&燕策》及《齐策》均无&聊&字,梁玉绳以为&聊字衍&,是正确的。 ④隙:裂痕。借指嫌隙、嫌怨。 ⑤《战国策&燕策》记载,惠王怀疑乐毅,是因为受了齐人的反间。 ⑥田单在即墨纵火牛击败燕军,详见《田单列传》。 ⑦《战国策&燕策》作:&齐、韩、魏共伐燕。&
&&&&&&&& 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阳①。十三年,秦败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十四年,武成王卒,子孝王立。
&&&&&&& 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②。三年卒,子今王喜立。
①拔:攻取,占领。 中阳:据梁玉绳《史记志疑》考证:&中阳&当作&中人&。 ②解:指解除包围。
&&&&&&& 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①,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②,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间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③,其民习兵,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为可。卒起二军,车二千乘④,栗腹将而攻z,卿秦攻代。唯独大夫将渠谓燕王曰:&与人通关约交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燕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⑥。将渠引燕王绶止之曰⑦:&王必无自住,往无成功。&王蹴之以足。将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燕军至宋子,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于z。〔乐乘〕破卿秦(乐乘)于代。乐间奔赵。廉颇逐之五百余里,围其国⑧。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⑨。燕相将渠以处和⑩。赵听将渠,解燕国。
①约:订立盟约。 欢:合作友好的意思。约欢,订立友好盟约。 ②王:《战国策&燕策》作&民&,《赵世家》作&氏&。作&民&文意畅达;作&氏&、&王&,亦通。 ③四战之国:意指四境皆邻强敌,但能拒战的国家。 盖赵东邻燕国,西接秦境,南错韩、魏,北连胡,故云&四战&。 ④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为一乘。 ⑤通关约交:互通关卡,制定盟约。 ⑥偏军:在侧翼配合主力军作战的部队。 ⑦绶:用来系印的绸带。 ⑧国:国都,都城。 ⑨处和:参与并主持议和。 ⑩相:这里是任命为国相的意思。
&&&&&&& 六年,秦灭东(西)周,置三川郡。七年,秦拔赵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大原郡①。九年,秦王政初即位。十年,赵使廉颇将攻繁阳,拔之。赵孝成王卒,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不听,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奔大梁。十二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剧辛故居赵②,与庞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将也,欲因赵攻之③。问剧辛,辛曰:&庞易与耳④。&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秦拔魏二十城,置东郡。十九年,秦拔赵之邺九城。赵悼襄王卒。二十三年,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燕。二十五年,秦虏灭韩王安,置颍川郡。二十七年,秦虏赵王迁,灭赵。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①大原郡:即&太原郡&。秦置太原郡应在燕王喜八年,见《秦本纪》及《六国年表》。 ②故:从前,过去。 ③:通&弊&。困顿,疲惫。 ④易与:容易对付。 ⑤虏灭:指俘虏韩王,灭掉韩国。《六国年表》:&秦虏王安,秦灭韩。&
&&&&&&& 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①,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②。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燕。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三十年,秦灭魏。
&&&&&& 三十三年,秦拔辽东,虏燕王喜,卒灭燕。是岁,秦将王贲亦虏代王嘉。
①阴:暗中,暗地里。 ②袭刺:乘其不备而刺杀。荆轲刺秦王事,详见《刺客列传》及《战国策&燕策》。
&&&&&&& 太史公曰:召公]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北)〔外〕迫蛮貉①,内措齐,晋②,崎岖强国之间③,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④,于姬姓独后亡⑤,岂非召公之烈邪⑥!
① 蛮貉:又作&蛮貊&。古代对我国东北部少数民族的蔑称。 迫:迫近,逼近。 ②措:通:&错&。交错、夹杂。 ③崎岖:道路险阻不平。这里用来比喻处境困难艰险。 ④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社稷便成为国家的代称。 血食:指享受祭祀。古代杀牲取血用来祭祀,称为&血食&。 ⑤关于燕国&于姬姓独后亡&,《史记会注考证》引了两种说法。其一:梁玉绳曰:&姬姓之国,卫最后绝,燕先灭矣。何云后亡?&其二:中井积德曰:&燕独后亡者,以其在边陲最远也。且以此颂召公,则将置周公于何地也?太史公之论未得当。&泷川资言只认为这两种说法&失于凿&(即不确凿),并未说明原因。按:燕、卫都是姬姓国。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为庶人,看来卫之亡后于燕。但是,在公元前353年,卫君就由公自贬为侯,公元前320年,又自贬为君,仅仅有濮阳一县之地。至公元前242年,秦国将濮阳并为东郡,而把卫君徙往野王。这时的卫君,已在秦国掌握之中,卫国已经名存实亡了。因而《史记》关于燕国&于姬姓独后亡&的说法,是符合实际的。⑥烈:事业,功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国时期燕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