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尽山寺桃花开始盛开的中的尽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_努力学
◆ 碎题组卷:>>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答案与解析: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摄氏度,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山要低近10摄氏度,因此,山上的花要比山下的迟开。
课题:气象物候&&&&
科目:语文
学段:初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版本:苏教版&&题型:问答题
上传者:努力学习&&浏览:
&&上传时间:&&&
◆ 相关碎题&&&&
1. 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释义。(1)揠苗助长:(  )_________________(2)淅沥:(  )_________________(3)涸辙:(  )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1)揠(yà),拔。(2)淅沥(xī lì),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3)涸(hé),水干,枯竭。 3. 简述《秋夜》的时代背景。答案与解析:《秋夜》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五四”退潮后的苦闷彷徨期。鲁迅的苦闷彷徨是他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在进取搏击途中难于避免的,他以求索而产生的苦闷,战斗而引来的彷徨酿就了《野草》。《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证明封建军阀统治着的黑暗年代,仍然有生命存在,这顽强的生命之花不是为着粉饰鬼蜮世界,而是为着“与黑暗捣乱。”《秋夜》作为《野草》的开卷之作,即表现了顽强开放于地狱边沿的生命之花的精神品格。 4.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万物之逆旅也(逆旅:_________________)⑵阳春召我以烟景(烟景:_________________)⑶叙天伦之乐事(叙:_________________)⑷开琼筵以坐花(坐花:_________________)⑸飞羽觞而醉月(醉月: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 ⑴客舍⑵指朦胧的春景⑶叙谈⑷坐在花丛中⑸醉于月光下 5. 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  )A.只有我   B.只剩   C.只有(2)惟余莽莽(  )A.景色迷茫  B.草木茂盛 C.无边无际(3)顿失滔滔(  ) A.立刻    B.停顿   C.安顿(4)须晴日(  )A.必须    B.须要   C.等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A.弯腰    B.折服   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6)稍逊风骚(  )A.文学才华  B.妇女举止轻佻  C.指“国风”《离骚》答案与解析:(1)B 点拨:根据语境,“余”在词中应理解为“剩下,剩余”。(2)C
(4)C (5)C
(6)A 点拨:“风骚”的本义是国风、《离骚》,本文章中特指文学才华。
◆ 相关套题图文并茂 一个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爱情童话 ,献给热爱生活的人们点击显示图片爱的伊甸园人间四月秋锋恋——一个星月雨荷荷花仙子和梅影春雪的爱情童话作者:星星雨荷~淡淡荷香前言(男女合读) 如水的女子 雨夜;一扇窗;一盏灯;一杯茶;一曲葬花吟!一个星月雨荷 荷花仙子 和 梅影春雪的爱情童话一个童话就是浪花一朵,一个童话就是一首欢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的诞生就是为了我的灿烂!千年等一回,万年永不变!等你五千年,爱你亿万年!谨以此文献给天上人间,献给人间的四月爱生活的人们!男女朗诵文章,配乐《千年等一回》《无悔》《荷塘月色》!点击显示图片点击显示图片器材:时间:-04-15 10:38:58快门:1/400光圈:F/6.4焦距:7毫米感光度:50点击显示图片点击显示图片器材:时间:-04-15 14:38:43快门:1/160光圈:F/6.4焦距:7毫米感光度:50点击显示图片点击显示图片器材:时间:-04-15 14:38:26快门:1/100光圈:F/6.4焦距:7毫米感光度:5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时间:-04-15 10:21:41快门:1/40光圈:F/2.8焦距:7毫米感光度:5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时间:-04-15 10:21:03快门:1/40光圈:F/2.8焦距:7毫米感光度:5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09:59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4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52:34快门:1/640光圈:F/3.2焦距:8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8:00:18快门:1/200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8:00:51快门:1/200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10:10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4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7:59:55快门:1/50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1:41:00快门:1/1600光圈:F/4.0焦距:15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06:57:21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2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06:58:47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5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06:59:05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5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7:26:30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0毫米感光度:1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51:24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4毫米感光度:2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51:53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16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54:41快门:1/250光圈:F/5.6焦距:68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56:24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184毫米感光度:25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58:11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32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59:39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4毫米感光度:2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1:07:19快门:1/500光圈:F/5.6焦距:93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1:07:29快门:1/32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32:19快门:1/800光圈:F/4.0焦距:17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1:08:54快门:1/640光圈:F/5.6焦距:83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1:23:53快门:1/500光圈:F/3.5焦距:10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1:24:10快门:1/2000光圈:F/3.2焦距:4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3:51:19快门:1/250光圈:F/6.3焦距:215毫米感光度:125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4:07:08快门:1/1250光圈:F/5.0焦距:63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5:07:11快门:1/640光圈:F/4.0焦距:15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2:29:05快门:1/400光圈:F/5.0焦距:51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1:58:42快门:1/1250光圈:F/3.5焦距:13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0:52:34快门:1/640光圈:F/3.2焦距:8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DSC-HX300时间: 11:07:19快门:1/500光圈:F/5.6焦距:93毫米感光度:8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时间:-04-15 10:38:58快门:1/400光圈:F/6.4焦距:7毫米感光度:50(一)(男吟)秋,看着你娇媚的容颜,轻轻吟诵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诗句,听着《新白娘传奇》的音乐,仿佛进入空灵的境界,细雨微风凭栏,思绪如水蔓延,伊人独立窗前,淡妆浓抹容颜;这里可以闻到淡淡荷香,淡淡的香气淡淡的心情淡淡的回味淡淡的感觉;这里没有忧愁,没有悲伤,只有喜乐和平安!和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挚爱!(女读)锋,看着你的文章,听着你的朗诵,我的心在飞扬!我曾在哪听到过你的声音也许是接触过你们那的人吧带着蓬莱的口音呵呵 以后有时间唱歌给你听认识我的人都会很投入的听我唱歌 你写的的确很好你朗诵很有感觉不过就是带着你们那么的口音 上学时我就是播音员 !你英俊潇洒,天真浪漫,才华横溢,名震江南,在上海五十多所大学考特约记者,以第一名的成绩独占鳌头,让复旦大学的才子们都感到惊讶!他们做梦也不会相信,你竟然是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你的文笔也和鲁迅一样是那样的桀骜锋利。你喜欢在水中,在风中,和日月一起吟咏诗句——“我只是岸边的一支芦苇——终生向往大树的年轮!我只是海边的一朵浪花——日夜向往大漠的博大”! 秋,你说,你前世是王母娘娘后花园的仙子!三世的情换一生的缘只为今生能够重新和我面对面!琴声如往昔委婉,夜已深了,水仙花的气味还在渐渐蔓延。。。我清晰的记得夜晚,你说,你天生就喜欢荷花,喜欢她的出淤泥而不染喜欢她的粉里透白的颜色,纯洁、高贵、不可侵犯的感觉!你说:人有很多轮回每一世都不同,今世的你喜欢穿上军装的感觉!其实你是黄海的女儿,我是渤海的儿子,我们都是神的儿女!多少次我持钢枪站在黄渤海分界线祈祷上苍!是神在冥冥之中为我们做了安排!锋,你前世是佛家,为什么喜欢偏偏喜欢大漠的空旷!我们都不属于这个时代,你说,你活在1000年前的大漠!大漠——是你前世的模样 那时的你是一位佩剑少年 英俊潇洒 气宇轩昂 武艺高强 铁石心肠 义肝狭胆 却又孤傲轻狂 为了收复万里海疆 离开了江南温州美丽的水乡,还有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 在大漠一方依着胡杨泪眼茫茫 她那美丽的衣裙飘荡,那是前世的我在诗经的茫茫白雾里飞扬 带着风的优雅 带着水的空灵倜傥 大漠里的浩浩烟波渺渺茫茫 那是我对你的情谊绵又长!
秋:看完你100多张美丽的倩影,我的心在激荡,原来你是一朵艳丽的青莲,原来你才是是我今世真正的仙女!看荷花孤独的开放在鱼池的中央,晨雾中朦胧的粉红 晨风里点头的微笑 露珠沿花瓣落于荷叶 像是不愿落下的泪珠;我们都是神的儿女,从小就喜欢荷花的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长大后喜欢菡萏的……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原来我们都喜欢西湖,我曾多次在西湖边留恋往返,只是为了留住荷花的娇艳!我曾有个心愿,将来和相爱的人来这里定居,日夜与荷花相伴!答案:解析:
根据物候知识,可能是高下原因,深山里气候比较寒冷。“人间”(这里应当是“平原”的意思)、“山寺”,透露出是“高下”的差异。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7~10题。(13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7.选文运用了“       ”的结构,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8.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
&&&&&&&&&&&&&&&&&&&&&&&&&&&&&&&&&&&&&&&&&&&&&&&&&
&&&&&&&&&&&&&&&&&&
&&&&&&&&&&&&&&&&&&&&&&&&&&&&&&&&&&&&&&&&&&&&&&&&&&&&&&&&&&&&&&&&&&&&
9.第④段中“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的“常”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4分)
答:&&&&&&&&&&&&&&&&&&&&&&&&&&&&&&&&&&&&&&&&&&&&&&&&&&&&&&&&&&&&&&&&
&&&&&&&&&&&&&&&&&&&&&&&&&&&&&&&&&&&&&&&&&&&&&&&&&&&&&&&
&&&&&&&&&&&&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对其中的物候现象做简要概括,并联系上文指出诗中这种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3分)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塞下曲六首(其一)(节选)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大林寺桃花》:&&&&&&&&&&&&&&&&&&&&&&&&&&&&&&&&&&&&&&&&&&&&&&&&&
&&&&&&&&&&&&&&&&&&&&&&&&&&&&&&&&&&&&&&&&&
&&&&&&&&&&&&&&&&&&&&&&&&&&
(2)《塞下曲》:&&&&&&&&&&&&&&&&&&&&&&&&&&&&&&&&&&&&&&&&&&
&&&&&&&&&&&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小题1】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选文中加点的“前者”、“后者”各指文中的什么内容?(2分)&&&&&&&&&&&&&&&&&&&&&&&&&&&&&&&&&&&&&&&&&&&&&&&&&&&&&&&&&&&&&&&&&&&&&&【小题5】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至少说出2种)?并各举一列。(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云南省景洪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加点的“前者”、“后者”各指文中的什么内容?(2分)
&&&&&&&&&&&&&&&&&&&&&&&&&&&&&&&&&&&&&&&&&&&&&&&&&&&&&&&&&&&&&&&&&&&&&&
5.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至少说出2种)?并各举一列。(3分)
&&&&&&&&&&&&&&&&&&&&&&&&&&&&&&&&&&&&&&&&&&&&&&&&&&&&&&&&&&&&&&&&&&&&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3.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第(&& &)首,我的发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试题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所以选择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在地表面,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约降低0.6℃。
造成我国耕地利用类型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和地势的差异
B.科技水平的差异
C.气候条件的不同
D.耕作制度的不同
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B.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产三河马、三河牛闻名。
C.我家在福建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D.我家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仅发展有一些绿洲农业。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较为干旱的是_____,冬冷夏凉的是_____,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是_______,平原面积较广的是_____(以上均填序号)。(2)①、③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_,②、④两区域中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_。(以上均填序号)(3)根据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来判断,四大地理区域中,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_____,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_____(以上均填序号)(4)图中的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纬度较高的是_____。(5)区域①与②的分界线是C,该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和_________。(6)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区域④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来划分的。(7)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__________地区(填序号)。(8)③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④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9)③地区的植被变化,由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间四月芳菲尽全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