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的故事关于杨子荣的小故事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简介,杨子荣的故事
  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形象通过《林海雪原》的小说、电影、特别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为人们所熟悉。不过,大家认识的是小说、电影和舞台上塑造的形象,对现实生活中的杨子荣&&当年在东北剿匪战斗中屡建奇功的特级侦察英雄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让我们这段历史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历史上的杨子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他牺牲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很多人都想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
  一、杨子荣是山东牟平人,曾在东北闯荡生活了14年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现烟台市牟平区)城南一个叫峡河的小山村。父亲杨世恩是个泥瓦匠,母亲宋学芝是个刚强的农村妇女。杨子荣4岁那年,父母曾带着一家老少去东北安东(今辽宁丹东)谋生。但父母一天到晚拼死拼活地干,也难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没办法,除了父亲和姐姐外,母亲又领着其他孩子回了老家。在老家,母亲省吃俭用地供杨子荣上了几年私塾。
  1929年,胶东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2岁的杨子荣在母亲的安排下,去安东投靠父亲。开始父亲让他去上学。两年后,杨子荣到姐姐做工的缫丝厂干活,以挣钱补贴家用。但是好景不长。杨子荣三年学徒期刚满,厂子裁人,杨子荣被赶出工厂大门。无奈之下,杨子荣就到码头搬木头、扛大包,到鸭绿江江边放木排、当船工。1938年底,他在鞍山千山采矿区找了一份当采矿工的活儿。矿区的活儿也不是好干的,不仅有生命危险,还要常常忍受日本监工的打骂。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看到日本监工毒打自己的工友。一次,他实在是看不下去,夺过监工的皮鞭,为自己的工友出了气,但他自己也无法在矿山呆下去了,在工友的帮助下,杨子荣逃离了矿山,回到了老家牟平。这一年是1943年春,杨子荣26岁。
  从12岁离家算起,杨子荣在东北整整闯荡了14年。这14年,对杨子荣来说,可谓是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体会了生活的艰难辛劳。但也使他熟悉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山情地貌,结交了一大帮穷苦朋友,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段经历,在他后来参加的剿匪斗争中,可谓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在家乡报名参军,随后开赴东北剿匪
  杨子荣回家后,正是家乡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他毅然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组织,积极配合正规部队,打击日伪军。
  母亲也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媳妇是邵家沟一位叫许万亮的姑娘。婚后不久,女儿出世了。女儿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乐,而半年后,女儿的夭折,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忧伤和痛苦。
  1945年9月,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为应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中共中央决定采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命令山东立即派主力部队开赴东北,解放被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了十几年的东三省。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杨子荣所在的胶东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参军活动,每个县、乡、村都有参军任务,杨子荣的村也不例外。
  杨子荣小时候最爱看的书,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他对书里的英雄人物十分敬佩,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英雄。当他得知村里组织报名参军的消息后,没等跟家里人商量,就报上了名。不过报名时没用&杨宗贵&,而是用的&杨子荣&的名字。
  参军后,杨子荣被编在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因为岁数大,被安排到炊事班当了一名炊事员。杨子荣虽说不是太情愿,但既然当了兵,就得听从领导的安排。
  根据上级指示,杨子荣所在部队经过短暂集训后,于11月下旬开赴龙口。接着从龙口港坐船,开赴东北。部队在辽宁庄河登陆,改番号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辽南三纵队二支队,随后,继续向北挺进。一路上,一边行军,一边打仗,先后解放了吉北哈南一带的乌拉街、朝阳、舒兰、榆树、五常等城镇,于1946年2月初到达黑龙江省东部的牡丹江地区,驻扎在牡丹江市西边的海林镇。
  在进军途中,杨子荣还积极响应部队的号召,每到一个地方,就利用向老乡筹粮、借锅灶等机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人民军队的性质,发动青年参军参战。一路上,杨子荣一人就动员了30多人参军,被部队评为&扩军模范&。
  1946年1月,杨子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他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三、在杏树底剿匪战斗中,一人劝降400土匪
  根据上级指示,杨子荣所在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牡丹江地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土匪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解放战争。部队进驻海林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剿匪战斗。第一阶段,采取集中兵力、分路清剿的办法,先后歼灭了势力最强、威胁最大的郑云峰、马喜山、谢文东等部大股土匪。
  看着战友们在前线与敌人拼杀,把杨子荣急坏了,只要有机会,他就趁着往阵地送饭的时候,也拿起枪与战友们一起参加战斗,有时还帮着出出主意、支支招儿。在一次战斗中,一班长负了重伤,不能继续参加战斗。一班是连里的尖刀班,没有个好班长可不行。正当连长为班长的人选犯愁时,指导员一句&你看杨子荣怎么样&,把连长给提醒了。就这样,杨子荣众望所归,当上了一班班长,也遂了自己的心愿。
  担任一班班长的杨子荣,如鱼得水,在随后的剿匪战斗中,表现得异常机智勇敢,特别是在杏树底剿匪战斗中,孤身一人,闯入敌阵,硬是把400多土匪给劝降了,堪称剿匪战斗的一个奇迹。
  杏树底村是位于牡丹江北部的一个山村,这里集结了从各处逃窜来的土匪400多人,他们凭借村子的有利地形和村周围高大的土墙、坚固的工事,与我剿匪部队对峙,企图负隅顽抗。3月22日,攻打杏树底残匪的战斗打响,杨子荣带领尖刀班冲在最前面。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组织了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减少部队伤亡,指挥部命令炮火支援。几炮打过去,敌方阵地和村子里立刻浓烟滚滚,也隐约听到村子里妇女小孩的哭喊。如果再打下去,虽然能把土匪消灭掉,但村里的老百姓也将遭受更大的损失。在炮击的间隙,杨子荣一个箭步从沟里钻出来,就挥舞着白毛巾,直奔村里,去劝降土匪。
  在杨子荣的宣传鼓动下,许多土匪开始动摇,村里的群众也纷纷劝说土匪赶快投降,别让乡亲们也跟着遭殃。这时,几个土匪头目出来了。为首的分别是从青背村、北甸子逃来的残匪许大虎、王洪宾,和家住本村的郭春富、康祥斌。许、王二人色厉内荏,叫嚣着谁投降就枪毙谁;郭、康二人因家在本村,不能不顾村里乡亲们的死活,经杨子荣和乡亲们的一番劝说,有了投降的意思。双方为此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最终,还是郭、康人多势众,占了上峰。杨子荣乘机做工作,土匪们纷纷把枪扔到杨子荣的身边。许、王看看大势已去,也垂头丧气地把枪扔到了地上。就这样,一场血战被杨子荣的勇敢举动化解了。
  杨子荣一人劝降400土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部队首长决定让杨子荣到团里做侦察工作,并担任团侦察班班长,杨子荣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此后,在每次的剿匪战斗中,都是先由杨子荣率领侦察员,乔装打扮,深入侦察,待摸清敌人的详细情况后,再由大部队进行围剿。
  随着剿匪斗争的节节胜利,剿匪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杨子荣也由侦察班长升任侦察排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四、智擒&座山雕&的经过
  经过近一年的剿匪战斗,大股土匪已基本被消灭,但二三十人一伙的小股土匪仍有不少,而且更加隐蔽,更加狡猾,外号叫&座山雕&的土匪就是其中之一。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当年,张作霖和日军都曾想消灭他,但都没成。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我剿匪部队进驻牡丹江地区后,曾对这股土匪进行多次围剿,消灭了他的大部分人马,只剩下身边二三十个亲信死党,隐蔽在深山老林里,一心等着国民党大军到来。并时常出没山林,抢掠百姓,杀我干部,继续作恶。
  按照以往的经验,对这种小股土匪,用大部队围剿是行不通的。团里决定,由杨子荣带领5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扮成土匪模样,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并待机剿灭。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
  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一行6人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开拔。
  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里住着十几个人,样子像是伐木工人。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开始没人搭理,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去一个地方。他先从屋里拿出一把锯、一把斧子、一把小铁锹和一个盛着半桶苞米面的小铁桶,交给杨子荣等人,然后,把他们带到了20里外的一个空木棚子,交待了几句后就走了。
  杨子荣他们在工棚里一连等了两三天,也不见孟工头的影儿,仅有的一点儿苞米面也吃完了,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担心情况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正在着急的时候,孟工头回来了,这回他把杨子荣一个人领到了附近的一个屯子,并在屯长家里见了两个人。两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话试探,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实身份。一位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称为连长,两人表示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并说要下山办些酒肉,准备在山上过元宵节,等禀报&三爷&后,再来接他们上山入伙。
  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杨子荣让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假意解释说:现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说。两个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也没太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确实真够狡猾的,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当初要是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也一块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做&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命令三个战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带领另外两个战士冲进棚子,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7个土匪,其中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杨子荣命令战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几个土匪一起绑了。
  这次剿匪可谓大获全胜,没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13人。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海林镇,当地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东北日报》以《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为题,进行了报道,称这次剿匪战斗&以少胜多创造范例&。团里也召开庆功大会,给杨子荣记功,给其他战士也分别记了功。
  五、血洒海林,英雄罹难
  消灭了&座山雕&,剿匪工作并没有结束。2月20日,也就是活捉&座山雕&的第13天,杨子荣又领了新的任务,踏上了新的剿匪征程,这次是负责清剿在海林北部梨树沟一带活动的漏网残匪。为保险起见,团里决定,由副政委曲波带领30人的小分队,随杨子荣一起进山。
  经过几天的侦察,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在一个叫闹枝沟的地方,发现了土匪窝藏的地点&&一座冒着炊烟的&马架房子&。为了不惊动土匪,在离窝棚三四百米的地方,杨子荣命令侦察员们匍匐前进,慢慢向窝棚靠近。在确定土匪没有发现以后,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一齐向房内猛扑过去,大喊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慌乱中有土匪开始操枪,杨子荣立即扣动匣枪扳机,可能是天气太冷,枪针受冻,枪没有打响,其他战士也立即向屋内射击,也没有打响。这时,从屋里射出一颗子弹,正好打中杨子荣的胸膛,杨子荣晃了几晃,便倒了下去。
  听到枪声,随后赶到的小分队,在曲波的指挥下,立即向土匪的窝棚猛烈扫射。土匪在房内也拼命顽抗,向外射击。曲波命令战士爬上房顶,向屋内扔手榴弹,终于把这股顽匪全部消灭。
  土匪消灭了,但英雄杨子荣却倒下了,小分队的同志为失去这位英雄的排长、昔日的战友而失声痛哭,纷纷脱帽向英雄致敬。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是日。
  杨子荣牺牲时年仅30岁,参军只有一年多时间。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战斗模范。
  为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位英雄,学习这位英雄,3月17日,杨子荣所在部队在海林镇朝鲜族小学操场上,为杨子荣和其他几位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授予杨子荣&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将杨子荣生前所在排命名为&杨子荣侦察排&。
  六、英雄的身后事
  杨子荣参军后,就随部队去东北参加了紧张的剿匪战斗,一直没时间给家里写信。家里只知道杨子荣参加了八路军,也不知道到哪去打仗了,更不知道他在部队成了战斗英雄,并且光荣牺牲了,也不知道他用了杨子荣的名字。相反,杨子荣在东北经常化装侦察,扮成土匪的模样,倒给家里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原来,村里一个从东北回来的人,说在牡丹江看到过杨子荣,说他一身土匪打扮,八成是当了土匪了。村里为此取消了杨子荣家的军属待遇,也不再给他家代耕了。杨子荣的母亲宋学芝听说后,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就找村里干部评理。村干部说,人家都看见了还能有假?宋学芝不服,就背上干粮,到区上、到县上、到地区找,终于在1957年1月等来了一张&失踪军人通知书&。通知书上写着:&经审查确认杨宗贵同志为失踪军人,家属仍享受革命军人家属的优待&。1958年11月,政府又根据有关规定,给杨子荣家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看着证书,宋学芝失声痛哭,她哭自己失去的儿子,哭自己终于为儿子洗去了不白之冤。
  1966年,宋学芝去世。老人到死也不知道,她天天看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的英雄杨子荣就是她的亲生儿子。而杨子荣在老家的媳妇许万亮,因为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又背上土匪家属的黑锅,再加上婚后孩子夭折的痛苦,忧思成疾,在1952年秋天,就带着说不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在海林,海林人民也在为寻找英雄的家乡而奔走。杨子荣是哪里人,烈士纪念碑上没有刻上,《林海雪原》的小说里也没有记载,只知道他是胶东人。《智取威虎山》的样板戏上演后,杨子荣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英雄,海林人民觉得不把英雄的家乡找到,不仅愧对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也愧对全国人民。1966年,海林县委组织成立杨子荣情况专门调查小组,赴胶东调查寻找杨子荣的家乡。调查组经过三个多月的走访调查,翻阅了3000多份失踪军人档案,都没有发现与杨子荣相符的人员。第一次调查无功而返。1969年,海林县委与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了又一次更大规模的调查。在当时的烟台地委和文登、荣成、牟平、乳山、海阳县委的大力协助下,经过半年多艰苦细致的调查走访,终于有了结果。最后确认,牟平县峡河村的失踪军人杨宗贵,就是杨子荣。1974年,当一张杨子荣在东北剿匪被评为战斗模范的照片,送到杨子荣的哥哥杨宗福手里时,老人不禁泪流满面,百感交集,失踪多年的弟弟总算有了着落。
  杨子荣家乡的干部群众,也为出了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而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1991年,中共牟平县委、牟平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位智勇双全的战斗英雄,在县城中心位置建起了&杨子荣广场&,在城南原烈士参军集合的雷神庙西侧,建起了&杨子荣烈士纪念馆&,让烈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激励全县人民永远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相关文章推荐:
你可能还喜欢...
故事一:五块银元 1904年邓小平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的一农民家庭。父亲邓文...
1.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
热门历史人物故事  目前正在上演的3D电影《智取威虎山》,是根据曲波著名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主角杨子荣的故事,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可谓家喻户晓。
  杨子荣豹纹内衬,狐皮大氅的样板戏形象深入人心,加上扮演者童祥苓浓眉大眼,正气凛然的模样,放到今天,那也是个时尚的帅小伙,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样子荣是怎样地呢?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城南一个叫峡河的小山村。父亲杨世恩是个泥瓦匠,母亲宋学芝是个刚强的农村妇女。杨子荣4岁那年,父母曾带着一家老少去东北安东(今辽宁丹东)谋生。除了父亲和姐姐外,母亲又领着其他孩子回了老家。在老家,母亲省吃俭用地供杨子荣上了几年私塾。
  1929年,胶东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2岁的杨子荣在母亲的安排下,去安东投靠父亲。开始父亲让他去上学。两年后,杨子荣到姐姐做工的缫丝厂干活,以挣钱补贴家用。但是好景不长。杨子荣三年学徒期刚满,厂子裁人,杨子荣被裁。后来杨子荣就到码头搬木头、扛大包,到鸭绿江江边放木排、当船工。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
  1938年底,他在鞍山千山采矿区当矿工。矿区不仅危险还要受日本监工的打骂,在一次看到日本监工打自己的工友时,夺过监工的皮鞭,为自己的工友出了气,这样他就无法在矿山呆下去了。1943年,在工友的帮助下,杨子荣逃离了矿山,回到了老家牟平。
  1945年8月,他参加八路军解放牟平城的战斗。同年秋,29岁的杨子荣报名参加八路军,编入胶东海军支队。10月下旬,胶东海军支队赴牡丹江地区剿匪,11月,杨子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改编后,杨子荣编在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首长见他是个“年龄不轻,军龄不长”的老兵,便分配他到伙房当炊事员。
  牡丹江地区匪患严重。首长派杨子荣等30多人,化装成便衣,先行到达海林镇。杨子荣进入有百余人枪的地主武装孙江司令部,敦促其放下武器,拒降者,就地缴械。日,海林镇解放。
  大股匪徒歼灭后,小股残匪流窜于深山老林中。部队首长组建武装侦察小分队(团侦查排),消灭残匪。小分队负责人由既熟悉当地情况,又有独立指挥作战能力的杨子荣担任.小分队组建后,首先生擒了所谓许家四虎(许福、许禄、许祯、许祥),消灭了“九彪”李发林、马希山等惯匪,其后杨子荣带领四名战士,化妆成敌人,深入林海雪原,摸清敌情。日晚,他只身打入虎穴,里应外合,活捉国民党保安旅长、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东北军区司令部给杨子荣记了三等功,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  20世纪60年代,曲波的名著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问世后一下子便家喻户晓了。当时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侦察英雄杨子荣装扮土匪去见座山雕那段黑话。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蘑菇,溜哪格,想吃奶就来了奶奶。  想娘家人,小孩他舅舅来啦。  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  地上有的是米,呜呀有根底。
  “文革”中,周恩来陪同美国艺术团团长詹姆斯观看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詹姆斯提出“杨子荣这个人物是你们样板戏塑造的呢,还是真实的?”  总理回答说是真的。  “那我们能不能见一下他的亲属后代?”  总理问身边的文化部部长于会泳:“杨子荣的亲属找到没有?”  当听到“压根儿没找过”的回答,总理心中深深悲切,但依然微笑地表示:“我们一定满足你们的要求。”
  此后黑龙江军分区及海林县掀起了寻觅杨子荣老家和亲属的热潮,之后找到杨子荣的老家牟平,却发现当地流传杨宗贵当了土匪,因而其母亲及亲属收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当看到杨宗贵立功戴红花的照片,知道杨宗贵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子荣时,家乡沸腾了。其九旬老母此时才知,儿子早就牺牲了,不禁老泪纵横。  关于智取威虎山。真实的记载是日的《东北日报》写的《以少胜多创造范例,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  “牡丹江分区某团战斗模范杨子荣等六位同志,本月二日奉命赴蛤蟆塘一带便装侦察匪情,不辞劳苦,以机智巧妙方法,日夜搜索侦察,当布置周密后,遂于二月七日,勇敢深入匪巢,一举将蒋记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以下二十五名全部活捉,创造以少胜多歼灭雕匪的战斗范例。战斗中摧毁敌匪窝棚,并缴获步枪六支,子弹六百四十发,粮食千余斤。”,
  那么,杨子荣到底是怎么牺牲的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代文学》杂志专门派人到杨子荣牺牲的梨树沟进行了采访。采访文章如下: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杨子荣”牺牲真相  梨树沟从前叫梨树屯,当年杨子荣牺牲后,据说是一位叫郗玉才的用爬犁将英雄的尸体拉下了山,然后第二天又用爬犁将英雄送到黑牛背剿匪部的总部,而且,那位抬杨子荣尸体的大爷至今还活着,他姓郑,如今已快80岁了,我决定立刻去见他。  大爷家在村子的最南头,木头房、木头院墙和木头门。我们一敲门,郑大爷出来了。进了屋,我们上了炕,就唠起了从前。  80岁大爷披露杨子荣牺牲真相
  提起杨子荣遇害的经过,大爷告诉我们,犁树沟现在叫阳光一队,从前也叫“仰脸沟”,老名叫养老沟。他见到的杨子荣个头不高,穿着黄大衣。
  当年,郑大爷的父亲在这个屯子当屯长,土匪谢文东他们一来就抢男霸女,各家的小鸡都让土匪给抓没了。
  当时,郑大爷三间房,南北大炕,他和母亲住在西屋。
  他小时候也经常干土匪。一进院就喊:“小嘎子!压连子!”(遛马去。)然后就杀鸡。
1949年,郑大爷20几岁,土匪和解放军交叉着进屯了。
  记得有一回,谢文东的队伍进了阳关一队,让小孩杀鸡,正杀着,毛还没退完,听说“老二团”(杨子荣带领的人马)要来,吓得赶紧逃了。这时老二团进了村。  杨子荣问:“你们杀鸡干什么?”  老乡:“自己吃。”不敢说详细了。  又说,小鸡有毛病,扔了白瞎了。  杨子荣问:“谢文东来过吗?”  许多人都不敢说。
  郑大爷家的认识杨子荣,于是说:“黑牛背有个人给送信,说你们来,让他快躲一躲。”  “什么时候?”  “天刚亮时,大概7点多钟。”  “奔哪个方向?”  “养老沟西。”  “一个也没住下?”  “没了。”  他说:“老乡,别害怕。你们摘你们的鸡。我们就是老二团!”说完,他领着人就奔了西山。那时,谢文东部有1200多人,杨子荣的部队一百多人,终于把谢匪给打“花达”(散)了。
  这是郑大爷直接和杨子荣见面的一次。另一回,就是杨子荣牺牲。  那是1949年的正月二十九,天嘎嘎冷,没到二月二。这一带许多散逃的土匪在山里和村里乱窜,解放军小分队也化整为零地追击散匪。  这天天刚亮,外头狗咬,村口走来两个头戴狗皮帽子的拿枪的人。村里的老耿头出去捡粪,那两个人说:“老大爷,站下,别害怕,我们是黑牛背的!胡子和土匪打你们没有?”  老耿头说:“打了……”  “往哪个方向去了?”  老耿头一指沟北的方向。于是,那两个人就走了,后来才知道,那其中一个就是杨子荣。
  他们上了梨树沟的后坡,一进林子,二人就分开了。走着走着,杨子荣发现了一个窝棚,他推开门,见一个戴狗皮帽子的人背对着门坐着。  杨子荣问他是老乡还是土匪,那个人不说话,回头就一枪,中弹的杨子荣赶紧拉枪栓,可是天太冷,枪栓拉不开,杨子荣就这样倒下了……  当天,郑大爷和一些乡亲上了山,把杨子荣抬下山,放在村里一宿。第二天又套爬犁送往黑牛背解放军总部。  大爷说:“如果当时杨子荣不是怕伤着猎手或百姓,他绝不会死在一个散匪之手!”
  缅怀就是为了纪念 赞一个
  赞赞赞!!!  
  已经看了,还不错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杨子荣:战斗英雄
杨子荣生前惟一一张照片
&&& 人物简介:
&&&&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宁海镇丰岛哟迦恕C窆34年(1945)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
&&&&民国18年(1929),杨子荣一家因生活所迫,迁往安东谋生。12岁的杨子荣,在安东一家私营缫丝厂当童工。“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安东地区,杨子荣的父亲染病身亡。母亲领着两个妹妹回山东老家,留他在安东继续谋生。四年后,他和老乡结伙到鸭绿江上当船工,顺水放排,逆水拉纤。后来,他被日军抓当劳工,流放深山采矿,过着牛马生活。他饱尝了人间的疾苦和亡国奴的滋味,结识了不少患难与共的朋友。民国32年(1943),他不忍洋人的欺凌,带头打了为洋人服务的工头,从东北跑回山东家乡。
&&&&他回家以后,秘密加入民兵组织,积极参加抗日斗争。民国34年(1945)8月,他参加八路军解放牟平城的战斗。同年秋,29岁的杨子荣报名参加八路军,编入胶东海军支队。10月下旬,胶东海军支队赴牡丹江地区剿匪,11月,杨子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改编后,杨子荣编在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首长见他是个“年龄不轻,军龄不长”的老兵,便分配他到伙房当炊事员。他经常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热饭送到前线,帮助抢救伤员,关键时刻还给排长、连长出主意、当参谋,博得指战员的称赞和爱戴。
&&&&牡丹江地区匪患严重。杨子荣所在部队,担负着剿匪、保卫土改的重任。首长派杨子荣等30多人,化装成便衣,先行到达海林镇。杨子荣进入有百余人枪的地主武装孙江司令部,敦促其放下武器,拒降者,就地缴械。民国35年(日,海林镇解放。
&&&&一次夜行军,拂晓前在密林中跟绰号“姜左撇子”的惯匪遭遇。杨子荣巧逼姜的副官喊话,智擒“姜左撇子”及姜部百余人。民国35年(日早晨,三营在杏树沟追击李开江部李匪据险顽抗,杨子荣与营长交换了作战意见,部队正面佯攻,进行火力侦察。杨子荣带领一班人迂回到敌人阵地侧后,他示意副班长和战士隐蔽好,独自一人跃出掩体,巍然挺立在敌群中,威逼400余名敌人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李开江、张德振投降。杨子荣被评为团战斗模范。大股匪徒歼灭后,小股残匪流窜于深山老林中。部队首长组建武装侦察小分队(团侦查排),消灭残匪。小分队负责人由既熟悉当地情况,又有独立指挥作战能力的杨子荣担任.小分队组建后,首先生擒了所谓许家四虎(许福、许禄、许祯、许祥),消灭了九彪李发林、马希山等惯匪,其后杨子荣带领四名战士,化妆成敌人,深入林海雪原,摸清敌情。民国36年(日晚,他只身打入虎穴,里应外合,活捉国民党保安旅长、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东北军区司令部给杨子荣记了三等功,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
&&&&同年2月23日,杨子荣在追歼顽匪郑三炮、刘焕章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1岁。杨子荣生前所领导的侦查排,命名为“杨子荣排”。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海林县烈士陵园,1981年4月,海林县建起了杨子荣纪念馆。
&&&& 人物故事:
&&&&& 杨子荣的真人真事
&&&&杨子荣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形象通过《林海雪原》的小说、电影、特别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为人们所熟悉。不过,大家认识的杨子荣是小说、电影和舞台上塑造的形象,对现实生活中的杨子荣――当年在东北剿匪战斗中屡建奇功的特级侦察英雄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而最近上演的有关杨子荣的电视剧,对杨子荣的形象更作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虚构,不仅损害了英雄的形象,也为大多数观众所不能接受。杨子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他牺牲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很多人都想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
&&& & 一、杨子荣是山东牟平人,曾在东北闯荡生活了14年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现烟台市牟平区)城南一个叫峡河的小山村。父亲杨世恩是个泥瓦匠,母亲宋学芝是个刚强的农村妇女。杨子荣4岁那年,父母曾带着一家老少去东北安东(今辽宁丹东)谋生。但父母一天到晚拼死拼活地干,也难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没办法,除了父亲和姐姐外,母亲又领着其他孩子回了老家。在老家,母亲省吃俭用地供杨子荣上了几年私塾。
&&&&1929年,胶东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2岁的杨子荣在母亲的安排下,去安东投靠父亲。开始父亲让他去上学。两年后,杨子荣到姐姐做工的缫丝厂干活,以挣钱补贴家用。但是好景不长。杨子荣三年学徒期刚满,厂子裁人,杨子荣被赶出工厂大门。无奈之下,杨子荣就到码头搬木头、扛大包,到鸭绿江江边放木排、当船工。1938年底,他在鞍山千山采矿区找了一份当采矿工的活儿。矿区的活儿也不是好干的,不仅有生命危险,还要常常忍受日本监工的打骂。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看到日本监工毒打自己的工友。一次,他实在是看不下去,夺过监工的皮鞭,为自己的工友出了气,但他自己也无法在矿山呆下去了,在工友的帮助下,杨子荣逃离了矿山,回到了老家牟平。这一年是1943年春,杨子荣26岁。
&&&&从12岁离家算起,杨子荣在东北整整闯荡了14年。这14年,对杨子荣来说,可谓是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体会了生活的艰难辛劳。但也使他熟悉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山情地貌,结交了一大帮穷苦朋友,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段经历,在他后来参加的剿匪斗争中,可谓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 & 二、在家乡报名参军,随后开赴东北剿匪
&&&&杨子荣回家后,正是家乡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他毅然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组织,积极配合正规部队,打击日伪军。
&&&&母亲也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媳妇是邵家沟一位叫许万亮的姑娘。婚后不久,女儿出世了。女儿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乐,而半年后,女儿的夭折,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忧伤和痛苦。
&&&&1945年9月,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为应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中共中央决定采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命令山东立即派主力部队开赴东北,解放被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了十几年的东三省。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杨子荣所在的胶东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参军活动,每个县、乡、村都有参军任务,杨子荣的村也不例外。
&&&&杨子荣小时候最爱看的书,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他对书里的英雄人物十分敬佩,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英雄。当他得知村里组织报名参军的消息后,没等跟家里人商量,就报上了名。不过报名时没用“杨宗贵”,而是用的“杨子荣”的名字。
&&&&参军后,杨子荣被编在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因为岁数大,被安排到炊事班当了一名炊事员。杨子荣虽说不是太情愿,但既然当了兵,就得听从领导的安排。
&&&&根据上级指示,杨子荣所在部队经过短暂集训后,于11月下旬开赴龙口。接着从龙口港坐船,开赴东北。部队在辽宁庄河登陆,改番号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辽南三纵队二支队,随后,继续向北挺进。一路上,一边行军,一边打仗,先后解放了吉北哈南一带的乌拉街、朝阳、舒兰、榆树、五常等城镇,于1946年2月初到达黑龙江省东部的牡丹江地区,驻扎在牡丹江市西边的海林镇。
&&&&在进军途中,杨子荣还积极响应部队的号召,每到一个地方,就利用向老乡筹粮、借锅灶等机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人民军队的性质,发动青年参军参战。一路上,杨子荣一人就动员了30多人参军,被部队评为“扩军模范”。
&&&&1946年1月,杨子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党旗下庄严地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 & 三、在杏树底剿匪战斗中,一人劝降400土匪
&&&&根据上级指示,杨子荣所在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牡丹江地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土匪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解放战争。部队进驻海林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剿匪战斗。第一阶段,采取集中兵力、分路清剿的办法,先后歼灭了势力最强、威胁最大的郑云峰、马喜山、谢文东等部大股土匪。
&&&&看着战友们在前线与敌人拼杀,把杨子荣急坏了,只要有机会,他就趁着往阵地送饭的时候,也拿起枪与战友们一起参加战斗,有时还帮着出出主意、支支招儿。在一次战斗中,一班长负了重伤,不能继续参加战斗。一班是连里的尖刀班,没有个好班长可不行。正当连长为班长的人选犯愁时,指导员一句“你看杨子荣怎么样”,把连长给提醒了。就这样,杨子荣众望所归,当上了一班班长,也遂了自己的心愿。
&&&&担任一班班长的杨子荣,如鱼得水,在随后的剿匪战斗中,表现得异常机智勇敢,特别是在杏树底剿匪战斗中,孤身一人,闯入敌阵,硬是把400多土匪给劝降了,堪称剿匪战斗的一个奇迹。
&&&&杏树底村是位于牡丹江北部的一个山村,这里集结了从各处逃窜来的土匪400多人,他们凭借村子的有利地形和村周围高大的土墙、坚固的工事,与我剿匪部队对峙,企图负隅顽抗。3月22日,攻打杏树底残匪的战斗打响,杨子荣带领尖刀班冲在最前面。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组织了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减少部队伤亡,指挥部命令炮火支援。几炮打过去,敌方阵地和村子里立刻浓烟滚滚,也隐约听到村子里妇女小孩的哭喊。如果再打下去,虽然能把土匪消灭掉,但村里的老百姓也将遭受更大的损失。在炮击的间隙,杨子荣一个箭步从沟里钻出来,就挥舞着白毛巾,直奔村里,去劝降土匪。
&&&&在杨子荣的宣传鼓动下,许多土匪开始动摇,村里的群众也纷纷劝说土匪赶快投降,别让乡亲们也跟着遭殃。这时,几个土匪头目出来了。为首的分别是从青背村、北甸子逃来的残匪许大虎、王洪宾,和家住本村的郭春富、康祥斌。许、王二人色厉内荏,叫嚣着谁投降就枪毙谁;郭、康二人因家在本村,不能不顾村里乡亲们的死活,经杨子荣和乡亲们的一番劝说,有了投降的意思。双方为此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最终,还是郭、康人多势众,占了上峰。杨子荣乘机做工作,土匪们纷纷把枪扔到杨子荣的身边。许、王看看大势已去,也垂头丧气地把枪扔到了地上。就这样,一场血战被杨子荣的勇敢举动化解了。
&&&&杨子荣一人劝降400土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部队首长决定让杨子荣到团里做侦察工作,并担任团侦察班班长,杨子荣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此后,在每次的剿匪战斗中,都是先由杨子荣率领侦察员,乔装打扮,深入侦察,待摸清敌人的详细情况后,再由大部队进行围剿。
&&&&随着剿匪斗争的节节胜利,剿匪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杨子荣也由侦察班长升任侦察排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 & 四、智擒“座山雕”的经过
&&&&经过近一年的剿匪战斗,大股土匪已基本被消灭,但二三十人一伙的小股土匪仍有不少,而且更加隐蔽,更加狡猾,外号叫“座山雕”的土匪就是其中之一。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当年,张作霖和日军都曾想消灭他,但都没成。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我剿匪部队进驻牡丹江地区后,曾对这股土匪进行多次围剿,消灭了他的大部分人马,只剩下身边二三十个亲信死党,隐蔽在深山老林里,一心等着国民党大军到来。并时常出没山林,抢掠百姓,杀我干部,继续作恶。
&&&&按照以往的经验,对这种小股土匪,用大部队围剿是行不通的。团里决定,由杨子荣带领5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扮成土匪模样,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并待机剿灭。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
&&&&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一行6人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开拔。
&&&&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里住着十几个人,样子像是伐木工人。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开始没人搭理,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去一个地方。他先从屋里拿出一把锯、一把斧子、一把小铁锹和一个盛着半桶苞米面的小铁桶,交给杨子荣等人,然后,把他们带到了20里外的一个空木棚子,交待了几句后就走了。
&&&&杨子荣他们在工棚里一连等了两三天,也不见孟工头的影儿,仅有的一点儿苞米面也吃完了,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担心情况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正在着急的时候,孟工头回来了,这回他把杨子荣一个人领到了附近的一个屯子,并在屯长家里见了两个人。两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话试探,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实身份。一位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称为连长,两人表示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并说要下山办些酒肉,准备在山上过元宵节,等禀报“三爷”后,再来接他们上山入伙。
&&&&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杨子荣让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假意解释说:现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说。两个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也没太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确实真够狡猾的,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当初要是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也一块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做“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命令三个战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带领另外两个战士冲进棚子,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7个土匪,其中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杨子荣命令战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几个土匪一起绑了。
&&&&这次剿匪可谓大获全胜,没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13人。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海林镇,当地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东北日报》以《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为题,进行了报道,称这次剿匪战斗
&&&&“以少胜多创造范例”。团里也召开庆功大会,给杨子荣记功,给其他战士也分别记了功。
&&& & 五、血洒海林,英雄罹难
&&&&消灭了“座山雕”,剿匪工作并没有结束。2月20日,也就是活捉“座山雕”的第13天,杨子荣又领了新的任务,踏上了新的剿匪征程,这次是负责清剿在海林北部梨树沟一带活动的漏网残匪。为保险起见,团里决定,由副政委曲波带领30人的小分队,随杨子荣一起进山。
&&&&经过几天的侦察,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在一个叫闹枝沟的地方,发现了土匪窝藏的地点――一座冒着炊烟的“马架房子”。为了不惊动土匪,在离窝棚三四百米的地方,杨子荣命令侦察员们匍匐前进,慢慢向窝棚靠近。在确定土匪没有发现以后,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一齐向房内猛扑过去,大喊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慌乱中有土匪开始操枪,杨子荣立即扣动匣枪扳机,可能是天气太冷,枪针受冻,枪没有打响,其他战士也立即向屋内射击,也没有打响。这时,从屋里射出一颗子弹,正好打中杨子荣的胸膛,杨子荣晃了几晃,便倒了下去。
&&&&听到枪声,随后赶到的小分队,在曲波的指挥下,立即向土匪的窝棚猛烈扫射。土匪在房内也拼命顽抗,向外射击。曲波命令战士爬上房顶,向屋内扔手榴弹,终于把这股顽匪全部消灭。
&&&&土匪消灭了,但英雄杨子荣却倒下了,小分队的同志为失去这位英雄的排长、昔日的战友而失声痛哭,纷纷脱帽向英雄致敬。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是日。
&&&&杨子荣牺牲时年仅30岁,参军只有一年多时间。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战斗模范。
&&&&为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位英雄,学习这位英雄,3月17日,杨子荣所在部队在海林镇朝鲜族小学操场上,为杨子荣和其他几位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授予杨子荣“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将杨子荣生前所在排命名为“杨子荣侦察排”。
(王荣卫)
&&& 人物身后事:
&&& & 英雄杨子荣“失踪”之谜
&&&&&英雄已逝
&&&&日,在如今的黑龙江省东南部一个叫作海林镇的地方,举行了一场极不平常的葬礼。清晨,数以千计的军民抬着花圈,胸佩白花,带着纸烛,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城西的朝鲜族小学操场,来为一位人民英雄送行。英雄的名字叫杨子荣,是牡丹江军区2团的侦察排长。22天前,也就是2月23日,他牺牲在完达山脉深处的一个叫闹枝沟的地方。敌我交战中,他和剿匪小分队消灭了牡丹江地区的最后几个土匪头目,其中最有名气的一个匪首叫郑三炮,而他自己也倒在了血泊中。
&&&&英雄的遗体被安葬在海林镇的东山坡上。数以千计的人肃立着,注视着工作人员将一块木质纪念碑竖到烈士的墓前。此时,人们多少有一些遗憾,纪念碑上没有写英雄的籍贯,也没法去写。因为,就连成天领着杨子荣出入林海雪原之中的王敬之团长、曲波副政委也没能和杨子荣在一起唠唠家常,也说不出他的故乡在何方。
&&&&就在这一年的7月,牡丹江2团奉命开上了前线,补进了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杨子荣侦察排”走在这个队伍的最前面,一直走到了今天。
&&& & 英名蒙尘
&&&&几乎在杨子荣牺牲、被授予侦察英雄称号的同时,在胶东半岛东部的一个小山村里,回来了一个闯关东的汉子。他的回来改变了村西宋学芝一家人的命运。
&&&&这一天晚上,61岁的宋学芝和小儿媳妇许万亮先后被叫到村公所,受一番盘问后被告知,有人在东北下城子看见她的小儿子杨宗贵从八路里开了小差,当了土匪,“穿个黑棉袄子,戴着个貂皮帽子,又抢又杀的”。
&&&&开春了,村里停止了对她家的代耕。宋学芝不服,一次次地上区、上县、上地区去说理,凭什么听一面之词就把她当八路的儿子说成土匪,停止了对她家的代耕。说理的地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仗正打得紧,枪声离这一带就几百公里地,谁能把一个可能的土匪家属放在心上呢?
&&&&1952年秋天,儿媳妇许万亮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终点。弥留之际,仍不相信杨宗贵会当土匪。
&&&&宋学芝继续奔走。她要向政府,向一切可以还她儿子的地方去要儿子。她现在已经不哭也不闹,到了哪里都只是一句话:“我儿子被你们打发当兵了,是死是活,你们给我个实信。”这要求虽不高,可谁又能做得到呢?
&&&&直到日,按照国家政策,宋学芝拿到了一张由政府发给的儿子杨宗贵被确认“为失踪军人,家属仍享受革命军人家属的优待”的“失踪军人通知书”。日,也是按照政策,宋学芝又拿到了一张“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宋学芝当然不知道,全中国的凡查无实据叛变投敌的下落不明的我军军人,其家属都得到了和宋学芝同样的一张“失踪军人通知书”和随后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并不是只有她才有。&&&
& 魂归故里
&&&&1957年9月,原牡丹江2团副政委曲波饱蘸深情创作的“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一问世,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后来,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电影和某些章节改编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相继问世,差不多在全国的每一个城镇和乡村上演、放映。杨子荣的名字真正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遗憾的是,无论英雄所在部队,还是英雄牺牲地海林县的人民,仍然不知道英雄的故乡为何处。这是无论如何也对不起长眠在林海雪原里的英雄的。部队和海林县派出人员,一次次地到胶东大地上去寻找,一次次失望地回来。
&&&&时间到了1968年,英雄生前所在部队和海林县有关人员再次组成联合调查组来到胶东。他们将杨子荣参军的时间、背景及外貌特征等打印成文,发往牟平、荣成、文登、海阳4县的50多个公社,请当地民政部门协助查找。连续几个月的奔波,收效几乎等于零。
&&&&有一天,事情忽然有了转机。山东牟平县宁海镇的一位民政干部提供了一条线索:好多好多年前,废亢哟逵懈隼咸侠床樗拥北氖拢伤邓醒钭诠蟀 6遥硬尉笠恢泵桓依锿ㄐ拧:罄创邓〔畹绷送练耍謇锓现沽怂业拇途舸觥@咸环恢赖缴厦嬲伊思赴倩亍:罄凑衔钭诠蟆翱〔睢泵挥懈荩阋谰葜醒胗泄毓娑ǎ1957年作为失踪军人处理,恢复军属待遇,1958年又依据有关规定,认定为革命牺牲军人。
&&&&杨宗贵,杨子荣,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调查组的人即刻赶到废亢哟澹掖謇锏睦细刹俊⒗系吃焙脱钭诠蟮慕址蛔浮K嵌既衔钭诠笥氲鞑樽橐业难钭尤倌炅洹⑼饷病⒉尉奔洹⒓彝デ榭龆疾畈欢啵芸赡苎钭尤俸脱钭诠缶褪且桓鋈恕
&&&&调查组把情况向在北京的曲波等同志作了汇报,在进一步了解了杨子荣的特征后,又到废亢哟遄鹘徊阶负耸怠4謇锏脑┚然岢に锍徐魉担骸澳且荒辏俏伊煅钭诠蠛秃死ケ寮斓摹!毖钭诠笤诩沂钡暮门笥押死担骸拔液脱钭诠笠黄鸨尉谕醮幼觳樯硖濉K樯狭耍矣猩逞鄄∶谎樯稀1螅饰遥骸惚ㄊ裁疵俊宜担骸死隆!矣治仕骸ㄊ裁疵俊担骸颐槐ㄕ婷!硗猓1945年的2月,我曾看到过杨宗贵有个手章,上面刻有‘杨子荣印’。”杨宗贵的哥哥杨宗福说:“我家兄弟3人。我排行老大,三弟幼年死亡,宗贵是老二。为取吉利,老人请先生给我起名宗福,字子禄,二弟叫宗贵,字子荣,连在一起就是福、贵、禄、荣。宗贵在东北千山当劳工时,就是用‘杨子荣’的手章领工钱的。”
&&&&调查组又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取证,确定废亢哟宄鋈サ北难钭诠缶褪撬且檎业难钭尤佟K且宰执钡谋2慷硬恢浪诩业拿纸醒钭诠螅蚁缫膊恢浪诓慷拥拿纸醒钭尤伲庖彩嵌嗄昀囱钭尤偌词姑锼暮A耍裁挥邪蜒钭诠蟆⒀钭尤俜旁谝黄鹆氲脑颉#ü劝旎ㄍ辏
新华网山东频道&&&&& 责任编辑&
吕放&&&&& 来源:综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海雪原杨子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