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非常入迷。 如何形容看书入迷?比如目不转睛。

对成语很入迷
本文刊登在《创新作文小学版》&月刊上&&作者:
[] [原创幻想] 发表时间:
清晨的阳光照进房间,窗帘微微摇摆着。“你怎么还不起床?起床!”我被妈妈强制拉起来。“哎哟喂,等等!”我掰开老妈的手,喊道,“轻点,疼!”
“你快点起床!迟到了!七点半了!”老妈毫不客气地帮我穿衣服。“嗯!”我不耐烦地应道,“得啦得啦,我自己穿!”“你啊!不耐烦什么!你看你那个气急败坏、心烦气躁、搓手顿脚······的那个样!”老妈开始滔滔不绝地“评价”我。“哼!你看你坐立不安、 心急火燎、 心急如焚、 如坐针毡、 迫不及待、 寝食不安······的那个样!”我也“赞不绝口”地说,“词汇没我多吧?”我得意洋洋。“你给我三步并作两步起床!”妈妈恼羞成怒,“不起床就别怪我暴跳如雷、大发雷霆、火冒‘八’丈、怒发冲冠、怒火中烧、七窍生烟、义愤填膺、天怒人怨、切齿痛恨、金刚怒目、忿然作色、怒不可遏、怒目切齿、怒火冲天······快给我起床!”然后说:“怎么样!词汇比你多吧?哼!”说罢,便欢天喜地地去睡觉了。我咬牙切齿看着老妈离去的背影。
哎!终于准备齐东西了,我“不计前嫌”地去爸爸妈妈房间说:“我满怀信心地去上学啦,不要朝思暮想、恋恋不舍、依依不舍······我哦!”“不会的!去吧!”老妈也“不计前嫌”,“你不要惹是生非、寻衅滋事、无端生事、主动挑衅、带头闹事······不然回来我们就怒目圆瞪、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看你!”“老妈!我要迟到了!”我说,“拜拜!”我着急地走了。
诶呀妈呀!老妈拖了我十多分钟!不迟到都被老妈搞迟到了!“咦?那个不是霄吗?”我喜出望外地跑上去,“韦霄!霄!”我用近来向桃纸学习的河东狮吼朝韦霄猛烈地吼道。咦?不理我?我刚要再吼,韦霄猛着转头回来:“别吼了!丢死人了!”我一惊一乍地说:“韦······霄?这是你吗?你今天怎么······这么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这还是你吗?”我一口气说了五百多个词。“哎呀······好烦呀!去死去死!”韦霄推开我说,“别来烦我!”韦霄这是怎么了?她以前最愿意听我说话的呀······不会是我说的太多了吧?不会吧?我说的很少呀!不管了,先进学校再说!
为了试验我是不是说得太多惹韦霄烦了,我一进门就找了一群在聊天的同学当目标。“嗨!早上好呀!你们真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呀!”我滔滔不绝、赞不绝口地说道。没说完,她们就发表了“感言”:“啊!烦死啦!滚开啊······快走开走开!”“怎么会烦呢?吧啦吧啦吧啦······全班同学,你们说是吧!”“啊!受不了了!”全班同学爆发了,争先恐后地往办公室跑,办公室里都快爆炸了——“老师!我要退学!”“老师!我要转班!”······我呆若木鸡。
终于到了做操时间,我奋不顾身地去到升旗台,拿着话筒大吼:“嗨!大家好!你们真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呀!”“啊啊啊!”同学们个个都往校长室里跑,行政办公楼传来他们轰动的声音:“我要退学!”“我要转学!”我想:我自己都没说累,你们就听累了,你们有资格吗?
这个消息很快在全球传开了,大家都惊恐地搬到了火星住,只剩下我们一家。习近平主席深深地表扬了我:“因为有你,我们才发现火星是可以住人的!”可惜他也在火星。
咖啡们,你们还在地球吗?我该怎么办才好呀?你们愿意和我聊聊天吗?赞(10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平均:3.1分
(3分)评论时间:( 17:22:09) (5分)评论时间:( 00:52:36)(4分)评论时间:( 20:44:54)(4分)评论时间:( 08:44:23)(4分)评论时间:( 08:44:19)(4分)评论时间:( 08:28:41)(4分)评论时间:( 12:03:10)(4分)评论时间:( 11:53:24)(4分)评论时间:( 09:30:19)
很好 (5分)
发表评论并评分 
热门关键词:
o&&&o&&&o&&&o&&&o&&&不请自来。我们家孩子2岁的时候被一本有缘的绘本深深打动了,这引发了我的一些反思,绘本阅读也有高峰体验。于是我决定分享一下这份缘,以及这份难以形容的触动。要说这绘本阅读的高峰体验,不得不先回顾一下小路易的绘本阅读之旅。路易的绘本起步并不早,快2岁才开始关注故事性,才开始算是步入正轨。相对于安安静静待那看书,他更喜欢运动,相对于被动接受信息,他更喜欢主动控制局面,可以说,路易的绘本之旅是他自己走出来的,我们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最早的一套书是《小熊宝宝》,讲的全是小宝宝生活相关的事情,吃饭睡觉刷牙洗澡什么的,1岁左右小宝宝的生活就是围绕这些主题转的。路易对这套书接纳度很好,能专注地看和听,学会了翻书,也学会了自己拿书看。妈妈把这套书录了音,当背景音乐常常播放。至于路易的理解程度,他不太理解故事内容,也不太认识里面的小动物,很少指认,我觉得他更多地是在听语言。(这本书到现在起码有一年没看/听了,但里面的句子很多他还记得,比如收拾东西的时候,他会说:“收起来,嗨哟哟!”)再后来,他开始接触英文原版绘本,主要是一些韵律节奏方面的,没有什么故事性。小宝宝看书是重复精读的,妈妈只提供了Eric Carle的几本,不仅讲绘本,妈妈还录了音,和原版音频一起给他磨耳朵。插播一句,路易磨耳朵的材料远不止这些,如何磨耳朵参见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就这几本精读,路易还是有偏好的,他最喜欢的是《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因为这本画面最简单,每页就一个带有颜色的动物,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背景。这时候路易喜欢指认了,翻开一本书才不管你说什么,人家指指这个指指那个,完全打乱你的节奏,强调故事性是毫无竞争力的,只有妈妈嘴里流淌出的韵律才能降伏他。这样的时刻,只见他聚精会神地看着妈妈,留下一只停在半空中忘记指认的手指。看他对知识性兴致勃勃,我们改变了策略,找来收藏已久DK出版的幼儿百科全书《第一套头脑体操书——玩具》。这书很大一本,每页是一幅内容丰富的场景画面,旁边有一些从场景里挑出来的缩小版物品,让你到画面里找同样的物品。书里绝大部分物品路易都不认识,我们本不想这么早提供给他的。果然这书很符合路易的学习方式,看书的过程可不就是他指认、我们回答的过程,生活中他也是时时处处把我们当做“物品名称朗读机”。他会挑选画面里他认识的物品来问我们,也很擅长找到一旁的缩小版物品,同时指认表示这两个是一样的。这本书他看了大半年,有几个月几乎只看这一本。每次他从生活中认识了新物品,如果这本书里也有,他能发现并识别出来。这本书算是伴随着路易成长,见证了路易的知识面积累。我们并没有放弃继续尝试绘本,直到发现有一种绘本可以兼顾指认和讲故事,是那种每页都有一个重复元素,且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一眼就能看见的,比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本书是买来给他强调粑粑用的,没想到有意外惊喜。故事超级简单,一个鼹鼠从土里钻出来,正好一坨粑粑落在他的头上,他很生气,开始找这是谁的粑粑,找了好几种动物,他们都拉粑粑给鼹鼠看,证明鼹鼠头上的粑粑不是自己拉的,直到最后找到元凶,鼹鼠以牙还牙。敢情这故事就是由各种动物的粑粑串起来的,难怪每页的粑粑都画得那么明显,路易只见粑粑不见其他。他指着一个粑粑,妈妈正好边回答路易的问题,边就把故事讲完了,一箭双雕。有的粑粑画得那个传神,有半空中正下落的,还有拉一半正在拉的,路易敏锐地观察到这些细节。故事讲完,他还指指自己的屁股,表示自己也拉粑粑,哈哈,目的达到了。至于书里最后以牙还牙的部分,他还不能理解,我们也没有去强调。这本书有好几周占据路易选书排行榜第一名,每次他都先选这本,如果妈妈拿了别的书,他也要求讲这本先。于是,从这本书开始,选择读什么,什么顺序读,全权交给了小路易。还有一本类似的书叫《小黑鱼》,故事性也非常简单,每一页都有主角小黑鱼的身影,藏在不同的角落里。路易给自己定的任务,就是把每页的小黑鱼找出来,玩藏猫猫游戏,再指指画面中突出的大龙虾、怪鱼、海鳗等小黑鱼海底历险之所见,妈妈就一边回答一边把故事顺便讲完了。兴趣也是非常好的引导工具,路易最喜欢车,和交通工具相关的绘本自然不会放过,比如《小兔子去旅行》、《蜡笔小黑和神奇的朋友》。他不仅要指认交通工具,还要把交通工具各个部件也指认一遍,认真地欣赏。路易还对钟表很感兴趣,《小兔子的一天》也喜欢得不得了,在每页里找钟表。还有一类路易喜欢的是贴纸书。本来没打算让他玩贴纸,朋友推荐了一套《我爱贴纸》,每本有250个贴纸之多,内容也非常丰富,跟百科全书类似。我决定尝试,挑了其中4本路易比较熟悉的领域,果然很对胃口。不过,他显然不能贴到“正确”的位置,人家正处于乱贴的阶段,除了指认,练的就是贴这个动作而已。怎么把贴纸弄下来,怎么把粘在手上的贴纸贴到书上,这是需要精细手部运动能力的。到目前为止,路易对绘本的吸收在于,兼顾部分感兴趣的细节和部分故事情节。至于那些别的小朋友很感兴趣的经典绘本,那些离路易的生活和兴趣相对遥远的美丽故事,没有一个入得了路易的法眼,直到碰到这一本书。这是一套书叫《可爱的鼠小弟》,我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没看出来有什么特别,和其他花花绿绿的书比起来,它很朴素,简简单单的白纸铅笔画。它把各种动物的大小对比画得很明显,小老鼠就画得很小,一张大白纸上其他地方都空着,而大象就画得把整张纸都装满了,耳朵还装不下越出了纸的边界。我拿出了第一本《鼠小弟的小背心》给路易讲,整个画面里只有小背心是红色的,其他都是黑色铅笔画。故事很有趣,小老鼠的小背心本来很小,然后一个个体积更大的动物借去穿,小背心一次次被撑大,直到穿在大象身上几乎被拉长成线条那么细,小老鼠没法穿了,最后很幽默地,小背心挂在大象的鼻子上化身为秋千,小老鼠玩得很开心。没想到的是,路易第一次看就入迷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听妈妈绘声绘色外加演绎发挥地把故事讲完了(除了刚开始引入一本书,以后最好照着文字讲),他的手指竟然一动也没动。再讲一遍,还是如此,换同系列另一本讲,依然如此。路易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里,沉浸在这个和自己几乎不相关的故事里。妈妈明白了,不是路易不喜欢故事,是那些书画得太乱太复杂,他没看懂。妈妈开始反思,之前提供给路易的绘本还是太难了,那些专家们或妈妈们推荐的2岁之前、甚至1岁开始宝宝就能看的书,绝大部分都超出了路易的理解力,尤其对于一个对语言表达关注较晚(1岁10个月才开口说话)的宝宝来说。是的,宝宝能从一本书里看懂一些细节或部分故事,宝宝能对眼前这本书投入关注而不是跑开玩,就算是宝宝能看这本书了。但是,这种半懂不懂地看,和完全地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宝宝的体验是不同的。完全沉浸在故事中的那种专注,完全理解一本书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当你真正看到它们呈现在宝宝身上,你会多么地后悔,因为你的“急功近利”,过早地提供超过宝宝理解程度的书,而剥夺了宝宝的巅峰体验。其实大人也是一样的,一本半懂不懂的书,实在是令人很无趣很受挫。而一本书如果你不仅完全理解其内容,还看到作者的思想精华,和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辩论,还能看到作者的局限性,有选择地吸纳进自己的体系,你的阅读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同系列另一本《爱吃苹果的鼠小弟》是我和路易的最爱,这本书还有一个同系列别的书没有的特点,画面连续感很强,把每页快速翻过看几乎是一部电影,这无疑大大提高可理解性。我看过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作者是个很懂孩子的人,此书不仅提到画画,不可避免也提到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可以判断出作者的水平。一开始就给孩子提供简单的白纸和黑色铅笔,不要那么早提供颜色,不要那么早教他们写字,不要那么早教他们去模仿着画形象,他们根本没到那个阶段。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就是通过最简单的涂画来表达自己的,慢慢地才演变出象形文字,演变出文字,人类开始驾驭更复杂丰富的画面。孩子的成长就是一定要走过人类发展的历史,在不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阶段,用图画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人类的胚胎,其发育过程正是走过了生命的整个进化史。而绘本都是大人画的,包括经典的获奖作品,那些绚丽多彩的颜色,那些丰富唯美的画面,以及那些吸引宝宝的互动小机关,统统是大人的角度,它们能吸引宝宝的关注,但它们无法令宝宝专注,因为宝宝的图画世界压根不是这样的。当然,不是说那些绘本都不值得看,我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表达的,仅仅是宝宝也可以获得阅读的高峰体验,不是说不能完全理解的书就不能看,就没有收获。大人也不是每本书都有高峰体验,读书可以有很多种目的。这些国外引进的绘本,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这些作者是在真正为孩子做贡献,而不像国内的绘本充满了说教。要求每本绘本都达到让宝宝高峰体验是不现实的,最大程度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才是理性的选择。何况,哪本绘本好,哪本绘本适合你的宝宝,在怎样一个恰到好处的时刻,一本书怎样触动了你的灵魂,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路易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被这样一本书引入故事情节,除了这本书画得适合他的理解力,还有可能更重要的别的原因。这一两个月,路易进入了语言的爆发期,词汇量从最初的几个,猛增至现在的一两百个。当初那些天天指认的物品,如今全部变成了他的主动词汇。不仅仅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进入了他的体系,四个字的也会说了。这恐怕才是路易听懂故事的最关键因素,而鼠小弟只是一本出现在对的时刻的、对的书,包括我前面提到的所有书名,只是和路易有缘分的书,肯定不是别的宝宝都喜欢。2岁开始意识到自我的独立性,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在这之前,宝宝的关注力主要在自身,和生活相关、和自己有关系的元素,才是他们关心的。而有了独立自我,区分开自己和他人,他们开始感兴趣那些“别人的故事”。自鼠小弟之后,路易对故事性入门了,我给他讲其他的绘本,虽然画面复杂、故事情节不全明白,路易很明显比以前更能专注,更少地打断控制,妈妈很欣慰地看到路易成长了。孩子的成长从来都是阶梯式的,鼠小弟只是一个催化剂。---后来路易又看了很多绘本,有一些大名鼎鼎的绘本至今还不被接受,包括《我爸爸》、《大卫不可以》等,几乎所有表达情感类的都不是他的菜,比如《有一天》、《亲爱的小鱼》、《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之类。特别喜欢的(读了至少几十遍的)还有《小威利系列》、《米菲系列》、《蜡笔小黑》2本、《好脏的哈利》等4本、《小夜熊》、《红绿灯眨眼睛》、《彩虹色的花》、《five little monkeys系列》、《rosie's walk》、《抱抱》、《鸭子骑行记》、《坐电车出发》系列、《好饿的毛毛虫》、《点点点》、《爸爸,我要月亮》、《月亮的味道》、《第五个》、《晚安,工地上的车》、《睡觉去,小怪物》、《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月亮,你好么》、《我好害怕》(我的感觉系列7本之一)等等等等(我不是在推荐书单)。最后,贴几个后来我记录的绘本阅读中有趣的细节。八个月前(1岁10个月)才开口说话的小路易,如今(2岁6个月)已经能给别人讲故事(《红绿灯眨眼睛》):“街边的红绿灯迷迷糊糊的,只有黄灯一会儿亮,一会儿灭,好像在打瞌睡。东边的天空渐渐发白,黎明马上就要来了。” 听多了就会了,而且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绘本阅读的力量很强大。路易最近喜欢《米菲哭了》,讲到米菲找遍了所有地方、问遍了所有人,还是没有找到小泰迪,她伤心地哭了,路易摸摸米菲的脸,凑过头去亲亲米菲说:“米菲哭得好伤心,宝宝亲亲米菲,哭一会就不哭了。” 我们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就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讲了无数遍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今天路易发现一个妈妈从没注意到的小细节,指着一幅图说:“小老鼠受伤了。” 妈妈在路易的提示下一看,鼠小弟学犀牛撞树后,一屁股摔倒在地上,脸上还画了一个x表示受伤了(之前模仿小鸟猴子什么的都没有受伤),这才引出海狮来关心询问。原来妈妈没有完全看懂,孩子对细节很敏感。为了帮助路易处理情绪,平时给路易讲绘本的时候,路易妈妈比较强调讲解书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中的情绪,识别情绪是处理情绪的基础。比如有一本绘本叫《鸭子骑行记》,如果只讲谁做了什么这个层面,其实挺枯燥的,但如果细细品味每个动物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情绪状态、心理的想法、以及情绪变化的过程,就会发现这是本非常精彩的书。路易因为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没做好怒气冲天,眼看又要经历一场“大人疲惫孩子焦虑”的冲突。路易妈妈突然想到有一本绘本也许能和路易的情绪共情,这本绘本叫《生气的亚瑟》,之前给路易看他没感觉,现在正在气头上也许有共鸣呢。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生了很大很大的气,他的气变成了乌云、旋风、台风、地球的颤动,把家、街道、城市、地球全都毁灭了,最后还不解气,再来一场宇宙大爆炸,一切化为碎片,最后他在火星的碎片上想自己为什么生气呢,已经不记得了。妈妈绘声绘色地给路易讲这个故事,路易被深深吸引,随着他要求的一遍遍重复,他的怒气也化为了碎片。说实话家长看着也很解气,对孩子无理取闹的情绪也烟消云散了。孩子是如何对某个绘本感兴趣的?路易妈妈倒是可以提供一个例子。《星期二洗发日》是一本适合至少3岁以上孩子看的绘本,里面文字特别多,路易妈妈选择它确实是带点“目的性”的,希望能解决路易洗头难的问题,可是尝试过几次引人都不成功,太啰嗦了从来没讲完过。直到有一天路易妈妈引人了“躺地上头发脏了要洗头”的规则,路易遵守规则勇敢地配合洗头,自己主动表示“洗头不哭”,可洗起来还是害怕得哭了。洗完妈妈给他再讲《星期二洗发日》,路易就迷上了这个故事,太有共鸣了,前面一大篇冗长的文字化身为铺垫,称托起最后的高潮:“我就是要一直哭一直哭,哭到不哭了为止。” 从这以后,路易天天要看这本书,尤其是洗头后第一时间就找它,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物就这样产生了连接,生命可不就是不断邂逅不断连接的过程嘛。路易接受《菲菲生气了》,这个菲菲和路易一样,穿两只不同的袜子,就这样产生了连接。以路易的火爆急脾气,他更喜欢《生气的亚瑟》那种夸张发泄后的反思,《菲菲生气了》给出了另一种方式,“这个广大的世界安慰了她”,换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美美的环境,菲菲的坏情绪慢慢消散了。
分享下孩子从6个月到三岁的阅读经历。没有理论分析只有案例说明(鄙人说对阐述深刻的理论无能。。。。)&br&&br&&strong&一、为啥读绘本?
&/strong&分享下我给孩子读绘本的目的:&br&&br&&strong&4个月~1岁
:以视觉刺激为主&/strong&&br&&strong&1岁~2岁
:了解实践各种基本生活习惯&/strong&&strong&+基本&/strong&&strong&认知的培养&/strong&&br&&strong&2岁~至今
: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建立各种&/strong&&strong&规则+培养生活能力及学习习惯&/strong&&br&&br&我是个热爱阅读的同志。。。从小父母是不加任何限制的任我买我想看的书,美好的阅读的时光一直是我非常美好的童年记忆。。。。从儿子出生后,我开始折腾各种育儿心经(似乎起步有点晚了),我的第一本绘本理论入门书是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从此踏上绘本之路。&br&我介绍的绘本类,包含了各种接地气的图书,以及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绘本类。。。&br&&br&&strong&接下来,以倒序方式来介绍我的亲子阅读的绘本及方法:&/strong&&br&&br&&strong&二、2岁~3岁(至今)
:&/strong&&strong&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建立各种&/strong&&strong&规则+培养生活能力及学习习惯&/strong&&br&&img src=&/a46766aeae25a1e924f25_b.jp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孩子此阶段的的自我独立意思开始萌发,有自己的想法主意,和家长的“冲突”也会由于独立性的提升而开始增加。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我首先让他能够自理(衣食住行的基本自理能力OK),在此基础上注意建立一些规则,他可以在规则范围内自主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让他在情绪控制能力上有提升,在发生家长和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时,大家如何达成共识:)&br&兴趣的激发是基石,一切的无痕教育都是从他喜欢的事物出发,寓教于乐。&br&&br&&strong&《托马斯小火车》--情绪培养&/strong&&br&三岁的孩子,给我明显的感觉就脾气渐涨,不顺心意的时候,还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绪或者如何处理,喜欢通过大声喊叫来发泄不满。&br&由于儿子超喜欢火车类的玩具,家里的车子基本上都是托马斯、詹姆士、梅西、爱德华一类的托马斯小火车人物。所以我买了一套情绪培养类的托马斯书籍。比如,《托马斯不要坏脾气》。故事从托马斯怎么会有坏脾气开始,然后讲了坏脾气造成的后果。&br&最有意思的是,书后半部分时让小朋友找生活中自己也会发脾气的场景,以及发脾气时会有哪些做法,通过贴星星、贴红旗,剪火车面罩等游戏来帮助小朋友了解什么时候自己会发脾气,发脾气时应该怎么做。&br&&br&&strong&《贝贝熊系列》--各种情绪培养,生活习惯,规则遵守&/strong&&br&此套书是通过一家五口熊的各种生活场景来表达生活的方方面面。里面的每个熊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有点。比如,《谁的错》就通过花瓶砸碎后小熊互相争吵,而父亲来解决问题入手,告诉孩子解决问题要从行动开始。&br&&br&&strong&讲故事为了将来阅读打基础,而阅读是为了将来思维能力打基础。&/strong&&strong&所以在讲故事的时候,讲述的过程,引导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strong&&br&1、&strong&培养“听能力”:&/strong&在讲完某一句话之后,会让孩子对句子重复,或者让他讲故事给其他家长听。&br&2、&strong&锻炼思维能力:&/strong&提问-什么;为什么-;注重因果等逻辑关系的表达&br&3、&b&逆向思维:&/b&会适当提供”假如。。。。“,让孩子逆向思维一下&br&&br&前面的@-Y Wong的回答中提到一个的方法是”&b&情景表演&/b&“。&br&我的情景互动,就是通过宜家买一些小的手指玩偶或者手套玩偶,搞个小舞台,表演给小朋友看,或者让他一起参与表演。&br&待孩子对故事内容熟悉后,碰到一些对抗的场合,我就会提及绘本中的人物和他们的做法,给予儿子正面的提醒。(虽然也不是每次都有用。。。。教育是一项高压的运动,重复重复再重复,心平气和很重要:)&br&&br&&strong&《什么是什么》----&/strong&&strong&科普类的读物&/strong&&br&孩子到了喜欢问为什么的年纪。兰海有句话很深的我心,&b&当孩子问”是什么”的时候认真回答他,“为什么”的时候耐心解答,到了青少年时期,说“凭什么”的就会少很多。&/b&&br&所以,我希望他能保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而家长也能给予很好的回应。&br&儿子对车子很喜欢,对修车厂很感兴趣,所以我给他买了这套书,里面有各种适合低幼儿童的为什么的回答,主要以现象为主,还未到阐述机理的阶段。&br&现代的小孩,还是多培养一些科普常识。除了给他看书,参观修车厂以外,我也带他去火车博物馆一类的地方,多刺激刺激他的兴趣点。。。。&br&&br&&strong&《十二生肖的故事》,詹同的《蝈蝈和蚂蚁、狐狸和乌鸦、猪八戒吃西瓜》-----传统文化的了解&/strong&&br&现在阅读的很多绘本都是国外的,日本的美国的(不喜欢韩国的)等,我儿时的记忆都是中国的连环画,所以想让孩子也能接触点中国的绘本。所以有了这些和传统文化故事相关的中国绘本。&br&孩子还蛮喜欢蝈蝈和蚂蚁的故事。现在是秋天,他好几次在在散步的时候问我,蝈蝈是不是要饿死了,因为它夏天只在唱歌不像蚂蚁在夏天为冬天储备粮食。。。哈哈哈&br&&br&国内的一些出版社,我比较喜欢和英童书、蒲公英,还有个蒲蒲兰绘本馆。&br&&br&&b&还有一些书,比如:&/b&&br&&strong&《小威向前冲》--&/strong&-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的问题&br&&strong&五味太郎《数字在哪里》《三顶帽子几个人》&/strong&,数字类的,不过对孩子吸引力不大&br&&strong&《我爸爸》-&/strong&--爸爸的陪伴时间少,所以也想通过绘本来竖立父亲的伟大形象,似乎这个外国爸爸很难引起共鸣。。。&br&&strong&《甘伯伯去游河》---&/strong&画风很独特,但是孩子不喜欢。。。。&br&&strong&《月亮,晚安》&/strong&&br&&br&&strong&三、1岁~2岁半
&/strong&&strong&生活习惯及认知能力的培养&/strong&&br&&img src=&/f8229fcc4e2_b.jp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1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f8229fcc4e2_r.jpg&&&strong&《大卫不可以》----行为习惯的培养,个人超喜欢这套书&/strong&&br&大卫是一个有着土豆一样的脑袋,桀骜不驯的眼神,三角形的鼻子,尖尖的牙齿,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对什么都想尝试的活力小孩。把墙涂花,打破碗和花瓶,光屁股光脚乱跑,洗澡玩水战,将一切东西敲得叮当响,睡前发上了人来疯……&br&“不可以”是大卫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很多孩子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有着相同的体验,所以儿子看到大卫做这些”不可以“的事情时,会哈哈大笑,觉得很亲切,也很好玩儿,容易有共鸣。&br&其中的很多场景,父母可以引导着孩子思考为什么大卫会有这么多的”不可以“&b&,&/b&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什么。&br&&br&&strong&《噼里啪啦系列》--生活习惯培养&/strong&&br&这套系列是翻翻书。主要围绕生活习惯来讲述。通过三个正面形象河马、小猪、小老鼠 VS 反面形象小鳄鱼,来讲述故事的。&br&挺有趣的一套书,儿子有段时间非常沉迷。&br&拉粑粑以后怎么擦屁屁,刷牙要上下左右都刷刷,见面要说你好,如何洗澡等等。&br&&br&&strong&《小球听民乐》- 绘本+CD,语言能力的开启&/strong&&br&孩子从10个多月开始,我就给他循环听这个儿歌。 从孩子咿咿呀呀,到慢慢的每次踩着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发声,到一首儿歌顺顺溜溜的唱完,已经快到2岁了。&br&每次听的时候,都是和他一起唱,让他看着我的嘴巴一起说。有时候会把他唱的儿歌录下来给他听,他笑哈哈哈的觉得非常有趣。 孩子说话比较早,而且表达也很顺畅,我想听儿歌是一个有趣的陪伴过程。&br&这2个CD里面,一个部分是流传很广的儿歌,比如外婆桥,小白兔,小老鼠上灯台等等;一个部分是数字歌。通过老少的对话为开场白,加上中国传统乐器的表现,以及绘本的结合使用,感觉很好。&br&&br&&strong&五味太郎的书籍,比如《&/strong&&strong&&a href=&/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黄色的……是蝴蝶!&i class=&icon-external&&&/i&&/a&&/strong&&strong&》《&/strong&&strong&&a href=&/subject/706557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从窗外送来的礼物&i class=&icon-external&&&/i&&/a&&/strong&&strong&》----颜色的认知,好奇心培养&/strong&&br&五味太郎的书很有趣,以上的2本是洞洞书。&br&比如黄色的是蝴蝶,以小男孩抓蝴蝶为主线,每本书上有个蝴蝶形状的洞,洞内的下一页的颜色是黄色。但是每翻到下一页,才发现洞里面的黄色实际上是橘子、鸡蛋、小花、小母鸡等等。&br&每次讲这本书,我的问题还没问出来,儿子就会说“这个不是蝴蝶”。。。哈哈哈&br&&br&五味太郎有本书很有名气,《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大家对他更有了解了吧。&br&&br&&strong&《我的后面是谁呢》----方位的认知&/strong&&br&对于空间位置的讲解,这本书很到位。&br&每一页会有一个动物,动物的前后左右的其中一个方位会有另一个动物的局部身体出现。&br&孩子在猜动物的过程中,也会慢慢的知晓上下左右的概念。&br&&br&&strong&《汽车嘟嘟系列》---男孩对车子的狂热,科普介绍&/strong&&br&&br&&strong&四、4个月~1岁
&/strong&&strong&真果果视觉挂图全套&/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早教大卡片全&/strong&&strong&+布&/strong&&strong&书+小兔子米菲&/strong&&br&&img src=&/74c674abbb4a7a6ce2c3_b.jpg& data-rawwidth=&274& data-rawheight=&1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4&&&strong&《真果果视觉挂图全套》---婴儿视觉刺激&/strong&&br&&strong&黑白图片是新生儿视觉刺激的最佳选择,此时孩子眼里只有黑白的颜色,还没有发展出彩色系的感知。&/strong&&br&因此,以简单的图形进行视觉的刺激,棋盘、靶心、波浪,这些都是宝宝感兴趣的经典图片。&br&&br&&strong&《早教大卡片全》----认知+听觉刺激&/strong&&br&各种水果、动物等的大图展示,颜色鲜明,图片内容直观,还配了朗朗上口的儿歌。&br&&br&有过这段时间养孩子经验的人都了解,婴儿不喜欢躺着,喜欢被竖着抱。这样他们的视角会更宽广,移动的物体让他们有新奇感。但是他们的脊椎还未发展完善,最好还是横着抱。因此,我把卡片一块块穿起来,挂在客厅和卧室的墙壁上。&br&抱着孩子的时候,一侧手臂调高让他在视觉上可以看到这些图形。还有一种双赢状态,大人坐在沙发上让孩子躺在腿上,他在视觉上可以看到图形,家长就背诵卡片上的儿歌给他听。&br&&br&我到现在都能记得关于小企鹅卡片上的儿歌---“小企鹅住南极,黑礼服来白衬衫,一摇一摆真神气”。儿子去海洋馆,感兴趣鱼类生物没几个,小企鹅馆这里到时停留玩耍了很久,或许有潜意识的印象在脑海里。&br&&br&&strong&布书+《小兔子米菲》---步入绘本世界&/strong&&br&孩子可以坐起来之后就开始玩布书,撕不烂啊。。。。。&br&儿子属兔子,所以就从小兔子各种故事入手,和他讲爷爷奶奶,和星星玩耍,过生日等各种故事。&br&1岁之前的阶段基本上是&strong&各种抱孩子姿态 + 复读机一般的念叨&/strong&。让图形刺激他,多听听声音,多肢体的接触。&br&&br&&b&最后,总结一下,给孩子的书,不在于多,在于合适;方法花样不用很多,关键在于从一而终,能够将书里的内容渗透在生活里。。。&/b&&br&&br&&br&一个处女座妈妈的感言。&br&为了分享,也为了记录:)
分享下孩子从6个月到三岁的阅读经历。没有理论分析只有案例说明(鄙人说对阐述深刻的理论无能。。。。)一、为啥读绘本? 分享下我给孩子读绘本的目的:4个月~1岁 :以视觉刺激为主1岁~2岁 :了解实践各种基本生活习惯+基本认知的培养2岁~至今 :以激发孩子…
[&b&多图预警&/b&]手机用户注意,此答案图片较多较大。&br&[&b&绘本剧透预警&/b&]绘本爱好者注意,此答案涉及部分绘本关键情节,很可能会影响阅读绘本的兴致。&br&-------------------正文分割线-------------------&br&&a data-title=&@刘柯&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e37963dbb4dad2d20825fc4& data-hash=&e37963dbb4dad2d20825fc4& data-tip=&p$b$e37963dbb4dad2d20825fc4&&@刘柯&/a&
又是一个我很感兴趣但是很担心回答不好的题目....&br&首先要说 &a data-title=&@孔阳君&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312eaed2db3c0e9aefeb0e& data-hash=&f312eaed2db3c0e9aefeb0e& data-tip=&p$b$f312eaed2db3c0e9aefeb0e&&@孔阳君&/a& 的回答很赞~&br&我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br&&br&或许我们可以先研究下&b&绘本是个什么玩意&/b&?&br&如果你觉得,绘本仅仅是图画配上一个短故事的小人书、连环画,我必须得说这种观念实在是&b&太过时&/b&了。&br&这里先转载一些豆瓣上的绘本研究:&br&&img data-rawheight=&320& data-rawwidth=&600& src=&/49fcc4f2fdbe72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9fcc4f2fdbe72b_r.jpg&&&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not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外的绘本分分钟把国内的绘本虐成渣&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data-rawheight=&440& data-rawwidth=&440& src=&/f6a38fff6c8d0c3ebce02b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f6a38fff6c8d0c3ebce02bec_r.jpg&&&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not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极赞!一开始以为是小黄书,实际上是一本构思屌爆的书!&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data-rawheight=&440& data-rawwidth=&440& src=&/d2f2d9365cfee558ea8eb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d2f2d9365cfee558ea8eb4_r.jpg&&&img data-rawheight=&572& data-rawwidth=&450& src=&/27ea25ddd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27ea25ddd8_r.jpg&&&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not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电子书无法企及的美丽:聊聊纸书神奇立体插件&i class=&icon-external&&&/i&&/a&&br&&b&(以上内容来自豆瓣用户魔云兽的日志,图片已征得作者同意转载。作者主页:&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people/moshou/&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魔云兽&i class=&icon-external&&&/i&&/a&)&/b&&br&同样形式的还有像&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ubject/6858624/&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爸爸,我要月亮》 (豆瓣) &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data-rawheight=&537& data-rawwidth=&750& src=&/a16d2b79ad30d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a16d2b79ad30d5_r.jpg&&(找不到无水印的图,先将就下= =)&br&更为熟悉的是可能是电影《卑鄙的我》里面的那本:(故事在1小时3分开始)&br&&img data-rawheight=&553& data-rawwidth=&1024& src=&/2eec84872a4dcf4b34b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2eec84872a4dcf4b34b2_r.jpg&&&img data-rawheight=&576& data-rawwidth=&1024& src=&/b7ccdbbf0ddebfdbd79bc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7ccdbbf0ddebfdbd79bc9_r.jpg&&&img data-rawheight=&576& data-rawwidth=&1024& src=&/df7dd0f2e4ee938b5c65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f7dd0f2e4ee938b5c65e_r.jpg&&&img data-rawheight=&576& data-rawwidth=&1024& src=&/ad7e733d4da73c60ea8f3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d7e733d4da73c60ea8f3e_r.jpg&&&br&这些仅仅是优秀绘本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到绘本发展实际上已经去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而不仅仅是文字性的互动。&b&大量的信息被隐藏在了图画与书本结构当中&/b&,文字退居到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不占用过多的空间和注意力,专心为儿童的听觉服务。&br&&br&接下来谈具体的亲子阅读方法。&br&鉴于其多样性和良好的互动基础,绘本实际上可以用来干很多事情。&b&扔给孩子自己一个人看实在是一件很浪费的事&/b&。&br&阅读的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br&&ul&&li&&b&一起阅读绘本的基础方式&/b&&/li&&/ul&如同《&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ubject/6049984/&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绘本之力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上面提到的,“&b&由家长朗读文字部分,小孩阅读其他内容&/b&”的方式是很好的一种亲子阅读方法。其优点 &a data-title=&@孔阳君&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312eaed2db3c0e9aefeb0e& data-hash=&f312eaed2db3c0e9aefeb0e& data-tip=&p$b$f312eaed2db3c0e9aefeb0e&&@孔阳君&/a& 的答案已经讲了很多,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br&&ul&&li&&b&进阶一:角色扮演&/b&&/li&&/ul&&p&倘若遇到了孩子爱不释手的绘本,接下来就可以在重复讲的时候尝试一些新的方法。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只要家长愿意投入其中,效果是很好的。合适角色较少对白较多的绘本,比方说这本:&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subject/3876627/&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假如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data-rawheight=&788& data-rawwidth=&1070& src=&/076e447c52ba02f4d40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0& data-original=&/076e447c52ba02f4d403_r.jpg&&&br&&p&或者这本:&a href=&/subject/360787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别让鸽子开巴士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data-rawheight=&960& data-rawwidth=&1904& src=&/cbdea810f455a3b3706eb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04& data-original=&/cbdea810f455a3b3706ebd_r.jpg&&&br&&p&角色扮演的好处是小孩能够融入其中,&b&学习体验身为不同角色状态下的情感&/b&,有助于建立小孩换位思考与共情的能力。而好的绘本不单止能够对小孩有帮助,对家长本身也有意义。以《别让鸽子开巴士》为例,当身处读者位置的时候会感到鸽子的胡搅蛮缠,但当身处鸽子角色的时候,则能够深切体会到想要而不能的种种煎熬和痛苦。&/p&&ul&&li&&b&进阶二:绘画创作&/b&&/li&&/ul&&p&这是在跟小孩讲《&a href=&/subject/48221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洞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时候用到的方法。&/p&&img data-rawheight=&1940& data-rawwidth=&1356& src=&/f3a4a3850e3ecc83a95f7a9de40340d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6& data-original=&/f3a4a3850e3ecc83a95f7a9de40340d5_r.jpg&&&br&&p&这是一本很特别的绘本,在我看来里面的内容可以写几篇长长的心理分析。而故事、画面和文本却是非常简单的。尽管大家对这本故事书的评价差别非常大(很喜欢或者觉得很无聊),但小孩普遍对于拥有一个“洞”这件事情特别兴奋,很愿意和我探讨倘若自己拥有一个洞时自己的计划。于是我鼓励他们画下来。(鉴于中心保密原则,无法上传小孩们的画作)&/p&&p&当阅读过程中出现了对于孩子而言特别重要的人物或者意象,进行自己版本的创作是一件很好玩且富有意义的事。&/p&&ul&&li&&b&进阶三:故事再创作&/b&&/li&&/ul&&p&上面的内容其实已经涉及到让小孩创作的部分了,接下来可以进一步鼓励小孩对绘本进行再创作,比方说修改不喜欢的情节、续写故事的后续,这样的话小孩就会开始有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对儿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将带领儿童过渡到更后期的发展阶段。更为关键的是,&b&父母需要在这个世界里面拥有家长应有的位置&/b&,不然这个世界就太孤单了。&/p&&br&&p&最后,我想再强调一下,正如&b&亲子互动的方法有千百种&/b&,绘本的阅读方法也可以有千百种。身为家长一方面可以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切记不可僵化思维、贪图一劳永逸的最佳答案。一个人的人格是随着时间而流动变化的,儿童在成长期间变化尤甚。虽然这时常让家长筋疲力竭,却也是养育儿女有趣之处,希望各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能好好享受,与自家小孩共同成长~&/p&
[多图预警]手机用户注意,此答案图片较多较大。[绘本剧透预警]绘本爱好者注意,此答案涉及部分绘本关键情节,很可能会影响阅读绘本的兴致。-------------------正文分割线------------------- 又是一个我很感兴趣但是很担心回答不好的题目....首先要说
心理学 / 儿童教育 / 大数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看书入迷的段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