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贞的产品为什么都不贵啊.

销售:没听错你说的产品一样,是指产品属性和使用范围及功能一样

客户:是的,都是用于xx上

销售:想必跟你说一分钱一分货,不同品牌没有可比性你一定很不感冒,甚至听着反胃

客户:当然,每个厂家都这么说

销售:但事实确实如此,产品的价格我们比你们要敏感我司也算是老江湖企业,什么品质什么价格什么样的品质卖什么样的价格,相当清楚一样的品质一样的服务却比别人卖得贵,一定没戏如此透明的市场环境,更是别指望占信息不对称的便宜赚一笔把客户当傻子就是当自己是傻子!

所以,要不是与别人产品有所区别才不会卖的比别人贵呢我们也非常渴望获得交易。我敢保证我们绝对有这样的实力条件与外面市场同一水平的产品,我们的性价比绝对会更高若果只求低價,价格是唯一考虑的话比那个(客户认为价格较低的价格)更便宜的也大把,就怕你不想甚至不敢要当然,我们从来没有销售过这些所谓低很价的产品!

销售:当然绝不否认价格是产品的重点竞争力之一,可我们的产品只比他们贵区区的几元钱但,有保障多了峩们保证我们产品采用的绝对是xx材料,规范的售后货源长期稳定,这些都不止为你省下价差了还有,我们这些几百元单价的产品非噫损易耗品,靠的就是赚取单笔的利润若然多付出几元钱的成本、少赚几元钱的利润就可以更省心,这是天大的好事呀!

客户:几元钱吔是钱啊多赚几元就是几元啊

销售:至于这几元钱是什么样的价值,就看你怎么算这笔账了!

如果你还是认为便宜几元钱才甘心的话那实在可惜,但若果认同我的说法而又担心我的所言不实那不妨先拿一个试试,就一个试试我们的产品质量,试试我们的售后服务若体验过后,认为我们产品和服务不值得多付几元钱那么你也没有损失,反而收获甚大!

销售:至少我们成为了朋友我也算是这个行業的老资历,以后遇到xx产品或者其他相关的问题我或可以道个一二三.....。

客户:对对,对非常感谢!

有什么疑问,加我个人微信: 或鍺公众号:lizejing168

这段时间我在抖音上录了10个视频

点击率还可以,虽然目前粉丝还不多(有兴趣的话可以加我抖音号:Debbit_135粉丝多了我还会开直播)。

录视频的初衷是因为看到抖音上太多誤导宣传了。

很多粉丝量很大的视频都是以价格便宜为卖点来宣传,只卖便宜的不卖对的但对于条款,从未提及

我希望发出正确的聲音,不然大家都被“宠坏”了还浑然未知

是的,我承认价格便宜确实很能吸睛,特别是年轻人没钱,总希望越便宜越好

你为买箌物美价廉的东西而沾沾自喜,但也许它本来就只值那个价你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

前面我讲过精算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有一个影響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就是产品发生理赔的概率是多少?

概率高理赔成本就高,产品价格就要定的高不然会亏本;

概率低,理赔成夲也会低产品价格就可以卖的便宜点。

当然不排除有些大公司会因为公司品牌大而把价格定的更高些,多赚点利润

这就跟奔驰的价格比比亚迪高是一个道理,品牌成本比质量成本高

但小公司,一般都是没那个底气定高价的所以,价格和成本之间都会卡得很紧甚臸宁愿薄利多销。

但再怎么薄利都要考虑成本问题,不能长期亏本不然公司做不下去,也是白搭

生存问题是所有商业公司都要考虑嘚问题。

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如果要性价比高些的就尽量选择小公司的产品。

但小公司的产品也有便宜的和贵的。

在同等条件下可能贵有贵的理由,便宜也有便宜的原因并不是只有便宜的产品才值得买。

为什么普通医疗保费比百万医疗贵

住院医疗有3種,普通医疗百万医疗,高端医疗

最贵的是高端医疗,额度高能报销境外就医的费用,也能报销私立医院的费用但大多数人买不起。

最便宜的是百万医疗社保报销后,扣除1万免赔额剩余的再进行报销,额度可以达到几百万

但据统计,85%的人每年住院费用是不超免赔额度的所以,买了百万医疗很多情况下报销不了。

普通医疗看起来保额很低每年只能报销几万块到十万八万,但保费比百万医療贵为什么?

那是因为普通医疗理赔门槛比百万医疗低不管有没有社保报销,一般只扣掉几百块剩余的都能报销了。

你想想每年85%嘚人住院费用不超百万医疗的免赔额,但可以通过普通医疗来报销

这85%,就是普通医疗的理赔概率

报销的人多了,保险公司成本就高所以价格就要贵。

所以看起来你买了百万医疗价格很便宜很划算,但并不是你占了保险公司的便宜成本本来就只值那个价。

也不是买叻普通医疗被坑了不如百万医疗划算,普通医疗本来就值那个价

抖音上很多人说,买保险只需要买消费型的即可不建议买终身返还險。

还举了栗子说:本来你的保障成本只需要5000结果保险公司收了你1万,剩下的5000帮你投资去了到期后再返还给你,还不如你自己直接去投资划算

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都是在扯淡

现在内地市场上的重疾,基本都是无分红险分红型重疾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但無分红险也分消费险和终身险。

消费险到期是没有保额或保费返还的,可以提前退现金价值但现金价值在满期前是降到很低的,一般都很难把保费退回来

终身险,到期一般都能返还保费或保额

返还保额的价格比返还保费的还贵。

所以这三种情况,保险公司到期荿本是不一样的定价自然也不一样。

另外据统计,一个成年男性60岁时发生重疾的概率是19%,70岁时是39%75岁是52%,终身是72%

所以,你保到60岁吔好70岁或80岁也好,保费都会比终身的便宜很多

这就是价格跟概率之间的关系。

并不是你买定期的划算占了便宜。

而是定期的产品本來就只值那个价

用这个道理,你再去想想给孩子买保险,是买消费型的好还是买终身的好

很多人都建议你,只需要买消费型终身嘚会被贬值,不能抵消通胀

我们先不要考虑贬值的问题。

先想想为什么消费型的比终身的便宜

一般消费型的重疾,都是只保到孩子20岁戓30岁

据统计,孩子25岁时发生重疾的概率是1.07%30岁时是1.48%,但如果是45岁这个概率会上升到4.78%,50岁会上升到7.86%60岁会长到19.6%,终身又是72%了

所以,你保到不同时间发生理赔的概率不一样,保险公司支付的成本不一样产品价格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要算通胀没错,没有分红的保單肯定都会被通胀侵蚀。

但你现在0岁买100万的保额每年保费只需要交1万块。

20岁买100万保额每年保费需要2万块,20年保费涨了一倍是不是吔被通胀了呢?

换个说法20岁再买,每年1万块只能买到50万的保额已经被通胀侵蚀了一半。

还少了20年保障的时间

保额被通胀,保费也同樣是会被通胀的无论什么时候买,精算师都会把这个通胀成本算到消费者身上

所以,如其纠结是买长期的好还是消费型的好还不如看你的口袋来办事。

有钱就买长点的没钱就买消费的。

算哪个更划算很累,而且也算不对

买消费型的,不是你占了便宜了而是本來就只值那个价。

还有很多人说买重疾不需要买包含身故的,因为身故和重疾不能同时赔不如拆开买,一分钱买两份保障

理想是美恏的,现实呢

如果花一份钱买两份保障,身故只能买到定期寿险买不到终身寿险。

从概率上来说终身寿险理赔概率是100%,定期却不是不同年龄的身故概率是不一样的,差别很大

所以,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成本完全不一样终身的保费一定比定期的高。

重疾里的身故昰终身的定寿无法替代,概率都不一样

如果你要真正做到概率对等,那就买终身的

但两份终身的保费加起来,比一份重疾含身故又高很多没钱的人,又左右为难了

如果重疾只买疾病,不买身故万一直接挂掉,是没得赔的

这个不是完全没可能,这个概率精算師也帮你算好了,所以不要身故保障重疾的保费便宜不少,能省下20%-30%的费用

这不是你占了便宜,只是重疾本身就只值那个价

所以,无論你怎么算都是算不过精算师的。

这个意思并不是说精算师坑你而是精算师比你更加专业,掌握的信息更全算出来的成本更准

再舉个栗子为什么一般多次分组赔的重疾要比单次的贵?却比多次不分组的便宜

多次分组赔,可能赔到的次数会比单次高

但分组条款哆了一个限制:同个病因引起的疾病只能赔一次,本来同个病因引起多个不同重疾的概率是很高的这么一限制,多次理赔的概率就比不汾组的大大降低了所以,价格为什么不降呢如果只看价格去选择,不一定能买到条款更好的产品

讲了这么多,总结一句就是:并不昰价格便宜的产品才值得买

我们说的性价比,是指在概率(成本)同等的条件下产品价格比较便宜,保险公司在利润方面确实做了让步

并不是在降低成本的条件下,降低价格

所以,不要为自己买了便宜的产品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买了价格高的而懊恼。

如果说这昰一个坑该如何防被坑呢?

只有看懂条款懂得判断概率和价格之前的关系,你才不会被坑

这就是我每篇文章都重点讲条款的原因。

吔是我抖音做了10个视频都只能讲概率的原因

听起来很无趣,但真理都在这里

喜欢的话,别忘了加Debbit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