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唐武宗下旨灭佛穿越做了唐昭宗还会亡国吗

人文历史系列合集(一)
7、唐昭宗壮志成空,枭雄朱温篡唐
  盛世晚景,尤为惨烈。落日余晖下的挣扎身影,分外揪心。
  唐末34年中,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三位皇帝相继登场。僖宗和昭宗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僖宗在位15年间,实际在长安度过的时间充其量只有7年多,他为避难不得不两度逃离长安。当一个皇帝不能安定地在京城生活的时候,政权大厦即将倾覆的风雨飘摇之势已很难逆转了。
  三位末世天子中,昭宗算是最有帝王魄力的,可惜生不逢时,大厦既倒,回天无力。昭宗在位16年,在军阀的胁迫下不得不迁都洛阳,长安城从此成为梦中遥想的故都。他本人不仅被跋扈的军将杀死在寝宫,死后也只能孤零零地埋葬在河南偃师。昭宗是第一个葬在关中以外地区的唐朝皇帝。
  昭宗的儿子哀帝13岁登基,16岁就将帝位“禅让”给了强悍的军将朱温,成为唐朝的亡国之君。哀帝被杀死的时候不过17岁,是唐朝21帝中最为短寿的皇帝。“哀皇帝”就是在他死后不久所加的谥号。哀帝死后,只是按照亲王的规格葬在了山东菏泽的定陶县,不仅远离了故都长安的列祖列宗,而且与他的父亲昭宗也永违地下,再无相见之期。
  与之相对比的是,黄巢手下贼将朱温在篡唐成功后上演了一幕乐极生悲的画面。
  907年,朱温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得意之余,招呼众亲戚在皇宫内饮宴、戏乐。吃喝已毕,大家簇拥着朱皇帝站在一个大圆桌子前玩掷骰游戏,笑语喧喧。已经有八、九分酒意的朱温大哥朱全昱忽然抓起几粒骰子,狠狠砸向掷骰用的金盆,大叫道:“朱三儿,你本砀山一贱民,因天下饥荒,跟从黄巢做贼。降唐以后,唐天子用你为四镇节度使,富贵已极,奈何忽发狂想,灭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现在高兴还太早了点吧,我真不忍看见我们老朱家日后家族尽灭的惨状,你还有心玩乐!”酒宴不欢而散。
  黄巢带着遗憾离去了,唐僖宗几经恐吓,好不容易得返长安都城,未几暴疾而亡。僖宗膝下无子,在太监杨复恭拥戴下,僖宗同母弟寿王李晔柩前即位,是为唐昭宗,时年22岁。比起遇事吓得哭泣的僖宗来说,唐昭宗算是一个胸有大志的皇帝。昭宗听政以后,颇有重整河山、号令天下、恢复祖宗基业的雄心壮志。史书上说:
  “帝(昭宗)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有会昌(唐武宗)之遗风。以先朝威武不振、国命浸微,而尊礼大臣、祥延道术,意在恢张旧业,号令天下。即位之始,中外称之。”
  唐昭宗的王者气质首先表现在他对待宦官的态度上。他虽为宦官杨复恭推立,但却不像一般软天子那样乐于依附于他们,昭宗内心十分厌恶宦官。特别是杨复恭,“多养壮士为假子”,每次入朝时均“肩舆上殿”,太上皇一样的排场。有一次,唐昭宗就他蓄养干儿子一事加以质问,杨复恭大言不惭:“我收养义子是为了捍卫朝廷,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既然是为了国家,为什么不让这些义子姓李反而姓杨?”昭宗一句反问,把他噎住。
  在彻底处理掉杨复恭的做法上,唐昭宗也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帝王的睿智。他采用的是“父子离间计”。杨复恭义子杨守立拥有胡人血统,本名胡弘立,孔武力大,手中掌统一部内廷禁军。为了拉拢禁军势力,唐昭宗收为自己的义子,赐名李顺节,大加利用。李顺节得宠后,与从前的干爹争权,“尽以(杨)复恭阴事告上(昭宗)”。有了禁军“总司令”支持,唐昭宗逼迫杨复恭退休。杨大公公怒极,派人杀掉皇帝前来宣敕的使人。
  唐昭宗亲自登上皇宫的安喜楼,命李顺节等人率兵进攻位于昭化里的杨复恭大宅邸。李顺节率领大批禁兵前来叫战,杨复恭望见对方势众,率数位干儿子马上逃出长安,奔往兴元,联合在外任职的干儿子们“举兵拒朝廷,以讨李顺节为名”。逐走了前干爹,李顺节“恃恩骄横,出入常以兵自随”,唐昭宗趁机铲除之。唐昭宗暗地里设计,两位掌兵的公公以议事为名,召李顺节入宫。三人寒暄坐定,刚刚端酒要喝,埋伏在堂内的一名将领突前,一剑就把李顺节脑袋砍落在地。
  一计除二患,稳住了宫内宦官势力。唐昭宗的英明可见一斑,放置盛世,完全可以扛鼎天下。
  但是唐昭宗总体来说,还是很不幸的,接手一个气息奄奄的断壁残垣,手下还严重匮乏能臣干将。一心想干点大事的唐昭宗,为了重立皇威,决定拿藩镇开刀,结果麻烦事接踵而来。事情似乎并不像他设想的那样简单。多年来,各地强藩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与朝廷百官、内廷宦官的关系盘根错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年轻气盛的昭宗想要毕全功于一役,不仅难以成功,而且还引发了更大的政治危机。
  头回倒霉是征讨李克用和李茂贞,皆失败而还,不仅没壮皇威,还露出自己的巨大缺陷。
  朝内宰相张浚为了给自己立威,同时,又听说李克用到处对人讲:“张公(张浚)好虚谈而无实用,他日必乱天下。”愠怒之下,添油加醋,撺掇唐昭宗出兵。张浚蜜谏:“陛下如此英明睿智,竟内外受制于强臣,臣窃以此痛心!”唐昭宗听得爽心,下诏张浚为总司令,孙揆为副,统大队京城禁兵出发前去征讨李克用。张浚只善权术,自是指望不上,希望落在孙揆身上。这孙揆却也非放心之徒。
  李克用义子李存孝率三百精兵埋伏于道,很快把孙揆先行一行人杀个精光,生擒了孙揆。李克用劝孙揆给自己干,孙揆倒有几分气节:“我乃天子大臣,怎能给一个节度使当属官。”李克用大怒,派兵士拿来大锯锯杀孙揆。两个大兵锯了好久,手忙脚乱,血流一地,也锯不死这位孙大人。
  孙揆怒,大骂:“死狗奴,锯人要用木板夹上来锯,连这点技术也不懂,死笨的杀才!”军士忙把孙大人以木板夹捆,大锯一拉,果然生效。孙揆“至死,骂不绝声”。气节归气节,唐军一出师就丧掉“副总司令”,败局可想而知。
  对于攻打藩镇李茂贞,唐昭宗显得意气用事。李茂贞在上表昭宗:“陛下贵为万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指王环被杀);尊极九州,不能戮复恭一竖。”藐视与揭丑,令唐昭宗盛怒,就促宰相杜让能将兵出讨李茂贞。杜让能是书生,泣谓皇帝说:“臣不敢避命不从。但此时情势与宪宗时代大异,臣恐日后徒受晁错之诛,也不能免七国之祸!”唐昭宗根本不审时度势,仍命杜让能安排调动军队。一战即溃,李茂贞大军乘捷直趋长安,要求诏杀宰相杜让能。杜让能马上入宫,说:“臣早知道有今日之事,请陛下牺牲我一人以救社稷。”唐昭宗下泣,不忍心斩杜让能,只是下诏贬其为梧州刺史,收斩西门君遂等三个太监来应付李茂贞。李茂贞仍勒兵不退,一定要杀杜让能才还镇。不得已,唐昭宗下诏赐死杜让能兄弟两人。
  唐昭宗最大的倒霉来自于朱温。朱温可谓乱世枭雄。在看准时机,出卖黄巢后,僖宗重用朱温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诸镇之师,皆受朱温节制。唐昭宗征讨李克用和李茂贞失败后,李克用和李茂贞相互纷争,朱温渔翁得利,越发坐大。后与宰相崔胤勾结,上挟朝廷,下制诸侯,废唐称帝成了朝夕之间的事。
  朱温出身贫贱,砀山县午沟里人,因排行第三,小名叫朱阿三。朱温兄弟三人,在幼年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携他们寄住在萧县人刘崇家里做佣工。朱温渐渐长大,好逸恶劳,以雄勇自负,乡人都很讨厌他。刘崇因为朱温懒惰,经常用鞭杖抽他。只有刘崇的母亲可怜朱温幼小,常常袒护他。
  有一次,朱温把刘崇家的饭锅偷着背走了。刘崇追住朱温,又准备狠狠地揍他。刘母又出来说好话,刘崇才罢手。刘母劝朱温说:“你都这么大了,不该再这样,你若不愿耕作的话,又能做什么呢?”朱温回答:“儿平生只会骑射。不如给我弓箭,到深山里猎些野味。”刘母取了旧时弓箭,交给朱温。从此朱温每天在深山里追逐野兽,练就了一身硬本事。投身黄巢起义后,朱温纵横沙场,有万人不敌之勇。
  也许从小追杀野兽习惯所致,朱温残虐成性,杀人如草芥,但其妻被称为“五代第一贤后”的张氏聪敏贤惠,在世时以柔克刚,时加婉言规劝,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朱温动不动就处死将士,用兵法令严峻,每次出战,一个分队主帅若出战而不回来的,其余士兵一体处斩,称作“跋队斩”。因此战无不胜。手下士兵不耐酷法,多窜匿州郡,朱温疲于追捕,下令全军纹面,士兵纹面自此开了先河(据《五代史补》)。朱温暴怒杀戮过后,张氏加以救护,许多无辜的人因此得以保全。可惜张氏红颜薄命,临终遗言:“君人中英杰,妾无他虑,惟‘戒杀远色’四字,请君留意。”朱温性格使然,根本做不到。
  昭宗征讨受挫后,锐气消失殆尽,终日饮酒麻痹自己,脾气也变得喜怒无常,这引起了宦官的恐惧。有一天,昭宗在禁苑中打猎,大醉而归。当天夜间,手杀宦官、侍女数人。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借机要挟宰相召百官署状同意“废昏立明”,随即带兵突入宫中。昭宗交出传国宝玺,被囚禁东宫,刘季述迎皇太子监国,假传昭宗之命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登皇帝位。
  宰相崔胤在朱温的支持下,发兵打败了刘季述,天复元年(901年)正月昭宗“反正”。朱全忠随后与凤翔的李茂贞围绕争夺昭宗展开了激战。朱全忠大军围困凤翔一年多,凤翔孤立无援,城中百姓多饿死,昭宗也不得不在行宫自磨粮食以求生存。最终,凤翔城破,昭宗成为朱全忠的战利品。天复三年(903年),昭宗在朱全忠的押解下还京。他赐朱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并亲解玉带相赐。
  据《五代史阙文》,朱温迎昭宗于凤翔时,昭宗曾有过一次杀之以除后患的行动,不过失败了。昭宗假装鞋带脱落,对朱温说:“全忠(朱温归唐时赐命)为吾系鞋。”朱温不得已,跪下系结,汗流浃背。当时昭宗身边还有卫兵,昭宗的意思是让左右擒朱温而杀之,但左右没有敢动手的。
  昭宗返回长安以后,朱全忠很快发兵将朝中宦官全部杀死,同时下令各地藩镇将担任监军的宦官一律杀死。多年来宦官专权的局面因宦官肉体上被消灭而结束了,但是唐朝政治腐败黑暗的局面并不能得到扭转。朱温为了更有利于控制昭宗,天v元年(904年)正月,提出要皇帝迁都洛阳。为了杜绝唐朝故旧对长安的念想,朱全忠令长安居民按户籍迁居,宫室和民居被毁,房屋被拆后的木材扔在渭河当中,顺河而下,月余不息。数百年古都经过这一浩劫,元气大伤。长安城哭声一片,关中百姓在道路之上大骂崔胤是“国贼”,斥责他引来朱温倾覆社稷,连累众生。
  唐昭宗一举一动,都处于朱温心腹蒋玄晖的严密监视之下。当时,李茂贞、王建、刘仁恭、杨行密等朱温的敌对势力往来信使繁切,“皆以兴复为辞”。朱全忠又怕唐昭宗在洛阳生变,便下令蒋玄晖等人见机干掉唐昭宗。
  公元904年夜,蒋玄晖率龙武牙宫史太等一行兵卒入宫。昭宗正饮得大醉,闻声而起,“单衣绕柱走”。兵卒追上昭宗,把他捅个透心凉。杀完人,蒋玄晖矫诏称李、裴二妃弑逆,立昭宗第九子辉王李祚为帝,是为唐哀帝,时年十三。
  天v二年(905年)十二月,朱温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谋士李振,绰号“猫头鹰”,因考进士不成,十分痛恨朝臣。他对朱温说:“这些人平时自命清高,自称‘清流’,不如扔到浊流里去。”朱温便在一个深夜,把三十多名朝臣扔到了黄河里。
  朱温生杀予夺,大权在握。天v四年(907年)三月,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辞,接受了哀帝的“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从此,唐帝国不复存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继,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自己推磨做御膳的皇帝:唐昭宗李晔
  李晔重获自由和权力,更加愤憎宦官,于是准备杀光所有的宦官,结果不幸消息泄露,竟然劫持了李晔投奔凤翔的军阀李茂贞。朱温闻讯立即亲率大军围攻凤翔,将凤翔围的水泄不通,城中渐渐断了粮食供应。朱温的要求很简单,交出皇帝,杀光宦官。  此时的李晔实在是惨得可怜,不仅没有权力和地位,而且连日三餐都不能按时满足,李茂贞军粮吃尽,自己的肚皮也呈半透明状了,实在顾不上皇帝,就送给皇帝一麻袋豆一麦和一个小石磨,让皇帝自己解决肚子的问题。  可怜李晔堂堂天子,此时竟然沦落得要自己推磨磨豆麦,而且就这还不知道哪天就吃不上了。再看看外面,饿死的老百姓不知道多少,市场上干脆拿人肉当菜卖,人肉每斤一百钱,狗肉每斤五百钱,人肉比狗肉还贱!  李茂贞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最后只好杀了二十几个大太监,又将李晔和余下的宦官送出城外,朱温二话不说,将几百名宦官全部杀死,带上李晔回长安了。朱温  〖再顾洛阳〗  朱温带上李晔回到长安,将剩下的宦官也全部杀死,彻底解决了困扰唐朝近二百年的宦官问题,只是此时的大唐也已经完全掌握了天下大权。  为了更好的控制朝廷,公元904年,朱温胁迫李晔迁都洛阳。当队伍行进到华州(今陕西省华县)的时候,地方百姓夹道欢迎李晔,并高呼“万岁”。此情此景,李晔哭了,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接受这样的朝拜了,看来天下最忠诚的,不是那些紫袍金带的文臣武将,而是这些朴实的百姓。李晔对百姓们说“不要再称呼我万岁了,因为我已经不再是你们的万岁了。”  虽然如此,李晔并未完全放弃努力,仍在积极自救。他暗中写信给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蜀王王建、吴王杨行密等军阀,希望他们能够勤王救驾。  结果各路军阀虽然只有李克用真的出兵跟朱温对战,其他人只是喊空口号,但还是把朱温吓得不轻。因为即使只有一个李克用,已经让他很难对付了,万一各路诸侯都来讨伐他,他真的就很危险了。  于是,他暗中指示养子朱友恭等人诛杀李晔。  杀死李晔之后,朱温竟然又伪装成不知道的样子,最后甚至杀了朱友恭算是替李晔偿命。朱友恭临刑前大骂朱温,咒诅朱温断子绝孙,不得好死,并且把朱温的很多丑事都揭了出来。分页:2/2页&&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永乐二年(1405年)的冬天,朱元璋的次女宁国公主突然得独孤信,鲜卑化匈奴人的后裔,西魏八大柱国大将军之一中山舰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于中山舰何应钦,字敬之,1894年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县的一个官宦历史上的蒋干虽有负曹操之托,但未失名士之风。《三国一、汉高祖--刘邦“三岁看老”,可少年时代的刘邦,怎张灵甫,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迹:他是爱国抗日名将、晋时期的石勒由羯族的部落小帅之子沦为汉族地主的耕奴导读:何香凝对蒋介石还没有死心,认为做证婚人是说服后赵皇帝石虎杀了先帝石勒的儿子,窃取了皇位,立自己日下午2时,蒋介石带着蒋经国,乘坐专机“北伐军其他三路大军顺利推进,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也在本文摘自《百年潮》1997年02期李玉贞编译原题为:从俄导读: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多年来扑朔迷离,众说纷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依德,被认为是对当代世界产生日,武昌起义爆发。四个月后的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前行,许多真相都在人云亦云中变了清君侧,顾名思义,就是清除君王身旁的奸臣。清除奸臣民国元年,在中国大地上主要有四股军事势力,当然,本清朝时,河间府以出太监而闻名。但凡有吃有喝,谁愿意中国历史上的八大“食人王”在整个的动物世界里,不仅兽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只允诺付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尽管中国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8天后占领了香广州临近港澳,有许多广东籍的华侨同胞居住在世界各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17日上午,成都的随着中共领导的敌后武装逐渐壮大,日本侵略者感到芒刺日拂晓,日军在位于河南郑州与开封之间的中城门内的敌人是精锐的教导队,名不虚传,以决死的战斗在从福摩萨飞到桂林过程中的某一个地方,“玉米”施瑞费尔顿列举了日本海军令人毛骨悚然的暴行:将其中一些夏伯尔是怒江战役中阵亡的第一个美国陆军顾问。军阶为郭传才想,当班长的职责就是保护战友和大炮,牺牲我一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是隋末唐初的一员猛将。唐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占据东都洛阳的王世充率领文武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板垣征四郎(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陆据原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沈醉回忆,他和原国民革命军陆武则天母亲杨牡丹(579-670),号太贞夫人,出身于关陇望全天下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是什么,不用说绝对是做皇帝。大家知道,清朝的雍正皇帝是在巨大的质疑声中登上皇位“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台鼎之光,寿如张苍”,这是一句赞扬紫砂茶具的常用近视眼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这种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我们经常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三百六十俗语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意思是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甲日,周岁、实岁、毛岁、虚岁都怎么算?周岁=实岁,毛岁=虚岁明媒正娶是怎样的一个流程?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古代为什么称&社会&为&江湖&?“江湖”是相对于“朝廷”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春晚上出现的《千字文》,让人耳目一新。这部公元六世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拼音】jièdāoshārén【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孔明病围绕《红楼梦》研究,不知不觉间已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重阳节又称什么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汉族传统节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佳节登高踏秋、外出避1、上海市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2、广东省南雄府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拼音】báshāngāngdǐng【成语故事】秦朝末年,项《山海经》是一部非常神秘的中国古书,它光怪陆离,气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流传几百年,但人们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五个逃跑的唐朝皇帝_唐朝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7,700贴子:
五个逃跑的唐朝皇帝
1 唐玄宗2 3 
4 
5 
鄙视他们吧,丢了国都9次
曲折而复杂,只看世系...
原帖地址:http://tieba...
大秦阿房宫镇楼
大唐贞观十年,这是个壮...
腾讯就能不能半场前的比...
我已笑成煞笔
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漫长。...
如了个题,反正LZ最多认...
楼主是史盲吧!唐玄宗哪三次出逃?有三次?去你狗屁!
围观2楼,连帖都不会看
唐玄宗1次,1次,1次,2次,4次
丢了国都9次,算上最后一次劫持到
不管怎样,逃跑虽然丢一时的人,但为了国家大计也没什么,老蒋不也是被日本人打的从南京跑到武汉,从武汉跑到重庆?难道愚蠢到上吊自杀就值得大肆歌颂?
没有汉朝放匈奴人进来造成的&胡人怎会坐大
貌似自少民进入中原,刘家就一天不如一天,李家倒是天天称王~~
楼主这是在讽刺讷!现在唐吧只讨论初唐时怎么繁盛,基本没有人讨论过安史后的为何窝囊!这都看不懂?
崇祯要是跑,就没有甲申之殇
是啊,要是当时其迁都,将北京让给,使其和清军鹬蚌相争,何乐不为?
大势已去&跑不跑都救不了自己的江山&顶多南明的历史再提前而已
我感觉不见得不可为,而且若南下,其勤王锄奸的号召力将比后来的南明诸王要大得多。
在面对强大敌人时,保存实力其实是比较重要的。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时候死守固然保住面子,但不见得争得里子。避其锋而静待其变有时是不错的选择。也曾多次迁都,以避西秦,这样的迁都其实是正确的,虽然楚国终究被灭,但至少多撑了很多年。而当敌我势均力敌时有时候不可妄动之时就是不可妄动,否则反遭其弊。当年时哥舒瀚死守,要不是玄宗沉不住气硬是要他出击,则哥舒瀚将不会兵败,长安城也不会残破,大唐的历史也会重新改写。
乾宁元年一次
乾宁二年一次
元复元年一次
元复四年一次
时大明气数已尽,而且最精锐的部队还在和清军对峙,勤王军三天的回援路程硬是走了半月,加上群臣的背离,军队哗变,已是风雨飘摇的明朝更雪上加霜,就算迁都也抵不住了,还不如以死殉国。
不过我还是挺佩服的
如果迁都就能不亡国的话,他早迁都了。问题是明军的不少精锐被叛将送人了,ZF的离心,军队哗变。不是傻瓜。当时的国势,他自己比事后诸葛亮们都清楚。
乾宁元年一次&
乾宁二年一次&
元复元年一次&
元复四年一次&
&
&
是天复
躲一次,躲一次,被李茂贞劫持一次,被劫持一次
昭宗是想做好皇帝的,可惜那时唐朝已经病入膏肓了,没办法了,当然如果他是那种力挽狂澜的皇帝,唐朝或许有的救
范跑跑&杨不管&躲猫猫&刘退场
我看了一本书叫《大清(审核)真相》,里面说其实对以前的“主子”还是有所顾忌的,多次提到自己可能管理不了中原那么大的领土,认为只要学学宋朝时的辽金,像明朝索要岁币即可,多次想提出和谈,但崇祯一一拒绝,坚决拒绝和谈,认为天朝上国没必要跟一个蛮夷和谈。尽管这样做的确很有骨气,但如果他能拉下面子,做一回和,尽管会被后世耻笑,但很可能明朝因此就不会亡。因为他可以把和调到内地去打击农民军,等内部问题解决后再打满清也不迟。不知各位对这看法如何?
我看了一本书叫《大清真相》,里面说其实对以前的“主子”还是有所顾忌的,多次提到自己可能管理不了中原那么大的领土,认为只要学学宋朝时的辽金,像明朝索要岁币即可,多次想提出和谈,但崇祯一一拒绝,坚决拒绝和谈,认为天朝上国没必要跟一个蛮夷和谈。尽管这样做的确很有骨气,但如果他能拉下面子,做一回和,尽管会被后世耻笑,但很可能大明因此就不会亡。因为他可以把和调到内地去打击农民军,等内部问题解决后再打满清也不迟。不知各位对这看法如何?
我看了一本书叫《大清真相》,里面说其实对以前的“主子”还是有所顾忌的,多次提到自己可能管理不了中原那么大的领土,认为只要学学宋朝时的辽金,像明朝索要岁币即可,多次想提出和谈,但崇祯一一拒绝,坚决拒绝和谈,认为天朝上国没必要跟一个蛮夷和谈。尽管这样做的确很有骨气,但如果他能拉下面子,做一回和,尽管会被后世耻笑,但很可能明朝因此就不会亡。因为他可以把和调到内地去打击农民军,等内部问题解决后再打满清也不迟。不知各位对这看法如何?
逃跑了九次,也说明收复了九次。
后来老蒋也是如此,如果当时真这么死撑着,那么今天中国的江山弄不好真姓“日”了。
27楼说的有一定道理的,作为皇帝,好色不是致命的,但猜忌,刚愎自用往往致命,一个国家两线作战往往会失败
某些明粉的思想真是幼稚得可惜。“骨气”对帝王来说是什么东西?封建时代,一个皇帝的举动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居然为了这等个人感情而葬送整个国家,你们这些白痴还为这种白痴皇帝叫好,真是笑死人。为了国仇,可以装疯卖傻,甚至吃吴王的屎,以此迷惑夫差。就英雄神武如都有渭水求和之耻。倘若勾践和李世民都像那么“有骨气”的话,和唐朝早就玩完了。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骨气,恰恰相反,这是没有勇气,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一种表现。
越来越有意思了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宋朝(中国历史朝代)编辑[sòng cháo]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历十八帝,国祚三百十九年。[1]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北宋初期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赵构在应天府南京即位建立了南宋。[2] 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3]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4]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顶峰时为600美元,均超过当时西欧人均GDP427美元,十八世纪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人均GDP为1250美元。[5]   宋朝时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家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6-7]
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250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亿1275万。[8]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9] 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10-11]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唐朝(中国历史朝代)编辑唐朝(618年—907年[1]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历经二百八十九年,二十一位皇帝。[2] 因其政治、文化、制度等继承于隋朝并发扬光大,所以后世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西安)称帝建国[3] 。因皇室为李姓,故又称为李唐。626年,唐太宗登基之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极盛的开元盛世。[4] 此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5-8]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及宦官乱政,致使盛世荣光不再。904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9]   唐朝疆域广阔,直到两宋为止,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唐代在西部和北部超出今日中国疆界的幅员。[10-11]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12] ,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的名家,如李白、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13]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14] 。  唐朝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15-17]
同时借由羁縻制度控制突厥、契丹、靺鞨、室韦等北方民族,还征调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士兵攻打西突厥、高句丽,并且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国吸收唐朝的文化与政治体制。[18]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周边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19] 。[20]
  都是皇权社会,注定灭亡!
  感觉唐朝在文化领域发展的很好,宋朝在经济科学方面发展的很好。再来个盛世怎么也该轮到科技军事了吧。  
  都不好,两个垃圾,不如汉朝
  宋?百姓最惨的时代,都不如元朝
  肯定大唐了
,唐人街不是白叫的  
  @穿越历史的美与丑
13:13:47  感觉唐朝在文化领域发展的很好,宋朝在经济科学方面发展的很好。再来个盛世怎么也该轮到科技军事了吧。  -----------------------------  宋朝的文化也很好的啊!苏东坡的诗词文都写的很好,李白和杜甫只有诗写的好。  贴一首大家不太熟悉的苏东坡的诗  《洗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孩儿愚与鲁,  无忧无虑到公卿。
  大明国力远迈汉唐
  @南山上的北风 7楼
13:36  @穿越历史的美与丑
13:13:47  感觉唐朝在文化领域发展的很好,宋朝在经济科学方面发展的很好。再来个盛世怎么也该轮到科技军事了吧。  -----------------------------  宋朝的文化也很好的啊!苏东坡的诗词文都写的很好,李白和杜甫只有诗写的好。  贴一首大家不太熟悉的苏东坡的诗  《洗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孩儿愚与鲁,  无忧无虑到公卿。  -----------------------------  苏轼写诗一点都不好。写诗比较好的是王安石。你贴出来的这个,只能说明苏轼堪称苏娘娘,小肚鸡肠的一个鸭嗓公公。  
  感觉还是喜欢唐朝  
  @南山上的北风
13:36  @穿越
13:13:47  感觉唐朝在文化领域发展的很好,宋朝在经济科学方面发展的很好。再来个盛世怎么也该轮到科技军事了吧。  -----------------------------  宋朝的文化也很好的啊!苏东坡的诗词文都写的很好,李白和杜甫只有诗写的好。  贴一首大家不太熟悉的苏东坡的诗  《洗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孩儿愚与鲁,  无忧无虑到公卿。  -----------------------------  @撒雅
15:00:38  苏轼写诗一点都不好。写诗比较好的是王安石。你贴出来的这个,只能说明苏轼堪称苏娘娘,小肚鸡肠的一个鸭嗓公公。  -----------------------------  层主看来不太了解苏东坡,他可是公认的唐宋诗词文全才,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还是模仿苏轼的《题西林壁》
  @南山上的北风 7楼
13:36  @穿越历史的美与丑
13:13:47  感觉唐朝在文化领域发展的很好,宋朝在经济科学方面发展的很好。再来个盛世怎么也该轮到科技军事了吧。  -----------------------------  宋朝的文化也很好的啊!苏东坡的诗词文都写的很好,李白和杜甫只有诗写的好。  贴一首大家不太熟悉的苏东坡的诗  《洗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孩儿愚与鲁,  无忧无虑到公卿。  -----------------------------  有富爹当可!  生穷家依诗,就是作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武宗李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