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正德三年登进士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名一时名动京师的是谁

  水南村,位于三亚市崖城镇,是海南著名的第一文化古村,在这个古村里曾经生活过许多著名的大人物:宋末元初女纺织家黄道婆、唐高僧鉴真、宋宰相卢多逊、宋代爱国将相李光、赵鼎、胡铨,元代宰相王仕熙等等,一大批在中国史书占据相当位置的人。被誉为“岭南巨儒”的钟芳父子也出生在这里,“海南第一文化古村”也由此而来。  钟芳(),字仲实,号筠溪,明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他的祖先于宋代迁来琼州落籍,后迁万安州,曾祖父钟惠在明代洪武年间又迁至崖州。父钟明,因家道中落,过继给远亲养育,改名黄明。钟芳幼年时称黄芳,中进士后才奏复原姓钟。他自小聪明过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参加乡试,获第二名举人,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荣登二甲第三(第六名进士),“一时名动京师,盖谓丘文庄后又一南溟奇才”,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予编修,后官任漳州同知,知府,南京户部员外郎,吏部稽勋司郎中,浙江提学副使,广西布政司参政,江西布政使,南京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等职。他是一位在明代当过文官、武官、法官、学官和财官的著名人物。  钟芳才华出众,学识博而精,对律法、历史、医药、卜算等书籍,无不贯通,写出的文章“雄浑精深,气随理昌”。他在国子监讲学,“胄子莫不感动”。钟芳一生著述甚多,涉及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术、体育、军事等方面。他写的《春秋集要》、《学易疑义》被选为考生必修的书目。钟芳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知以导行,行以践知”的哲学观点。他的诗文作品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功力深厚,文采新奇,是海南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确是“上继文庄(丘浚),下启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他的著作还有《小学广义》、《皇极经世图》、《续古今纪要》、《崖州志略》、《养生纪要》、《筠溪先生诗文集》、《读书札记》等,被人们尊为“岭南巨儒”。   钟芳一生为官清廉,公正无私,宽政爱民。任宁国府推官时,他理清了许多民间冤案,深得民众赞扬。任广西参政时,他想尽各种办法平息了当地的虎患,百姓刻写石碑作纪念。任浙江学使时,他革除作了浙江学科举考试的弊端,同时向朝廷提出科举取士应以才德兼优者为上的建议,并亲自实施,使浙江的学风为之一新,生员“斐然向学”。任兵部左侍郎时,钟芳亲自带兵,多次到边境征讨外患,军功卓越。任户部右侍郎时,他竭尽才智为国管理财政,取得显著成绩。他廉洁自守,对贪赃枉法、行贿受贿行为尤为痛恨,一旦发现,立即严加惩处。钟芳晚年辞官居家10多年,有人曾求他代谋些私利,均遭回绝。他说:“我守志,犹如寡妇守身,岂可晚而失节!”  钟芳父子也是海南七父子进士中的一对,其子钟允谦,字汝益,嘉靖八年(1529年)登三甲进士第148名,历任浙江宁海知县、刑部主事、福州知府、莱州知府等职。父子先后考中进士,同为朝廷命官,被世代传为佳话。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钟芳在家中逝世,终年69岁。朝廷赠为右都御史。   据有关考察得知,现留于水南村的钟芳后代,全部集中在原水南大蛋的头塘自然村。    (下图为钟芳雕像)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水南村村口    
  水南村古宅
  钟芳可是三亚甚至海南南部出过最大的官了。:)
  是啊,什么官都当过了:))    补充:钟芳一家后来入籍琼山,定居于府城。
海南父子七进士分别是谁谁谁和谁?♀解药ㄌ
  让秋雨兄来答你吧。:)
  从宋代至清代,海南先后有七对父子中过进士,他们是:      郑美器与郑真辅郑美器,琼山人,南宋理宗皇帝在位时中进士,曾任南宁军儒学训导。其子郑真辅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登进士第,是该科进士中最年青俊秀者,被推选为探花使。      唐舟与唐亮唐舟,宇汝济,明代琼山东厢人(今属海口市振东区)。永乐三年(1404年)登三甲进士第85名,历任知县、州判官、监察御史、浙江巡按等职。其子唐亮从小跟唐舟在大陆任职地读书,在浙江参加乡试中举人,永乐十六年(1418年)登三甲进士第156名。      唐胄与唐穆唐胄,字平候,号西洲,明代琼山东厢人,与唐舟、唐亮同是唐震公的后裔。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唐胄登二甲进士第41名。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广西提学佥事、云南按察司副使、广西提学、云南右参政、云南右布政使、广西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东巡抚、南京户部右侍郎、北京户部左侍郎等职。其子唐穆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登二甲进士第21名,后官至礼部员外郎。      钟芳与钟允谦钟芳,字仲实,号筠溪,明代崖州人,后落籍琼山。明正德三年(1508年)登二甲进士第2名。历任翰林院编修、漳州知府、吏部考功司郎中、浙江提学副使、南京太常寺卿、南京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等要职。其子钟允谦,字汝益,嘉靖八年(1529年)登三甲进士第148名,历任浙江宁海知县、刑部主事、福州知府、莱州知府等职。      黄显与黄宏宇黄显,字仁叔,明代琼山县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二甲进士第67名,历任刑部主事、江西按察司副使、湖广副使等职。其子黄宏宇,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登二甲进士第7名,历任户部主事、四川副使、浙江参政等职。      张岳崧与张钟秀张岳崧,字子骏,号瀚山,定安县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登一甲进士第3名。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浙江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等职。其子张钟秀,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也登三甲进士第39名。      王映斗与王器成王映斗,定安县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登二甲进士第14名,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内阁侍读学士、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其子王器成,于光绪六年(1880年)登三甲进士第116名。
  原来海南还出了那么多进士呀!!  但怎么都是琼山的居多?郁闷~~
  要是现在有科举,我肯定去试一试。:)
我真的感到好骄傲哦!我的祖先是多么的出色,可惜我怎么那么苯啊?我的原名叫锺明德,曾用名:钟明 、钟贺。  
那里也就我的老家哦!我家也住在水南村。我早就看过钟芳的有关资料,只不过现在不知道是从哪里看到的了,好像也是从海南历史上看到的吧!我和我叔叔都很崇拜他们一家的,我们每年清明都去扫他们的墓,每一次都很留恋。  
我就要回去我的家了,我过几天就回去咯~~~~~~~~
别把你的名字说出来,小心被人家砍哦~~~~~~~~~~~~等你成名了以后再说嘛,那时候既没有人砍你,也可以为故乡增光。
不会吧?他去哪里找我啊?我又不惹了谁。我怕谁啊?
  如果现在有科举,春园兄一定是琼州二十一世纪唯一状元郎了!哈哈。。。  琼山是古代出名人最多的地方,可谓人杰地灵!  dege是水南村的啊?一定了也是龙孙虎子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海南名人系列]“岭南巨儒”——钟芳(附图)
  水南村,位于三亚市崖城镇,是海南著名的第一文化古村,在这个古村里曾经生活过许多著名的大人物:宋末元初女纺织家黄道婆、唐高僧鉴真、宋宰相卢多逊、宋代爱国将相李光、赵鼎、胡铨,元代宰相王仕熙等等,一大批在中国史书占据相当位置的人。被誉为“岭南巨儒”的钟芳父子也出生在这里,“海南第一文化古村”也由此而来。  钟芳(),字仲实,号筠溪,明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他的祖先于宋代迁来琼州落籍,后迁万安州,曾祖父钟惠在明代洪武年间又迁至崖州。父钟明,因家道中落,过继给远亲养育,改名黄明。钟芳幼年时称黄芳,中进士后才奏复原姓钟。他自小聪明过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参加乡试,获第二名举人,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荣登二甲第三(第六名进士),“一时名动京师,盖谓丘文庄后又一南溟奇才”,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予编修,后官任漳州同知,知府,南京户部员外郎,吏部稽勋司郎中,浙江提学副使,广西布政司参政,江西布政使,南京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等职。他是一位在明代当过文官、武官、法官、学官和财官的著名人物。  钟芳才华出众,学识博而精,对律法、历史、医药、卜算等书籍,无不贯通,写出的文章“雄浑精深,气随理昌”。他在国子监讲学,“胄子莫不感动”。钟芳一生著述甚多,涉及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术、体育、军事等方面。他写的《春秋集要》、《学易疑义》被选为考生必修的书目。钟芳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知以导行,行以践知”的哲学观点。他的诗文作品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功力深厚,文采新奇,是海南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确是“上继文庄(丘浚),下启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他的著作还有《小学广义》、《皇极经世图》、《续古今纪要》、《崖州志略》、《养生纪要》、《筠溪先生诗文集》、《读书札记》等,被人们尊为“岭南巨儒”。   钟芳一生为官清廉,公正无私,宽政爱民。任宁国府推官时,他理清了许多民间冤案,深得民众赞扬。任广西参政时,他想尽各种办法平息了当地的虎患,百姓刻写石碑作纪念。任浙江学使时,他革除作了浙江学科举考试的弊端,同时向朝廷提出科举取士应以才德兼优者为上的建议,并亲自实施,使浙江的学风为之一新,生员“斐然向学”。任兵部左侍郎时,钟芳亲自带兵,多次到边境征讨外患,军功卓越。任户部右侍郎时,他竭尽才智为国管理财政,取得显著成绩。他廉洁自守,对贪赃枉法、行贿受贿行为尤为痛恨,一旦发现,立即严加惩处。钟芳晚年辞官居家10多年,有人曾求他代谋些私利,均遭回绝。他说:“我守志,犹如寡妇守身,岂可晚而失节!”  钟芳父子也是海南七父子进士中的一对,其子钟允谦,字汝益,嘉靖八年(1529年)登三甲进士第148名,历任浙江宁海知县、刑部主事、福州知府、莱州知府等职。父子先后考中进士,同为朝廷命官,被世代传为佳话。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钟芳在家中逝世,终年69岁。朝廷赠为右都御史。   据有关考察得知,现留于水南村的钟芳后代,全部集中在原水南大蛋的头塘自然村。    (下图为钟芳雕像)
  水南村村口    
  水南村古宅
  钟芳可是三亚甚至海南南部出过最大的官了。:)
  是啊,什么官都当过了:))    补充:钟芳一家后来入籍琼山,定居于府城。
海南父子七进士分别是谁谁谁和谁?♀解药ㄌ
  让秋雨兄来答你吧。:)
  从宋代至清代,海南先后有七对父子中过进士,他们是:      郑美器与郑真辅郑美器,琼山人,南宋理宗皇帝在位时中进士,曾任南宁军儒学训导。其子郑真辅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登进士第,是该科进士中最年青俊秀者,被推选为探花使。      唐舟与唐亮唐舟,宇汝济,明代琼山东厢人(今属海口市振东区)。永乐三年(1404年)登三甲进士第85名,历任知县、州判官、监察御史、浙江巡按等职。其子唐亮从小跟唐舟在大陆任职地读书,在浙江参加乡试中举人,永乐十六年(1418年)登三甲进士第156名。      唐胄与唐穆唐胄,字平候,号西洲,明代琼山东厢人,与唐舟、唐亮同是唐震公的后裔。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唐胄登二甲进士第41名。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广西提学佥事、云南按察司副使、广西提学、云南右参政、云南右布政使、广西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东巡抚、南京户部右侍郎、北京户部左侍郎等职。其子唐穆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登二甲进士第21名,后官至礼部员外郎。      钟芳与钟允谦钟芳,字仲实,号筠溪,明代崖州人,后落籍琼山。明正德三年(1508年)登二甲进士第2名。历任翰林院编修、漳州知府、吏部考功司郎中、浙江提学副使、南京太常寺卿、南京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等要职。其子钟允谦,字汝益,嘉靖八年(1529年)登三甲进士第148名,历任浙江宁海知县、刑部主事、福州知府、莱州知府等职。      黄显与黄宏宇黄显,字仁叔,明代琼山县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二甲进士第67名,历任刑部主事、江西按察司副使、湖广副使等职。其子黄宏宇,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登二甲进士第7名,历任户部主事、四川副使、浙江参政等职。      张岳崧与张钟秀张岳崧,字子骏,号瀚山,定安县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登一甲进士第3名。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浙江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等职。其子张钟秀,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也登三甲进士第39名。      王映斗与王器成王映斗,定安县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登二甲进士第14名,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内阁侍读学士、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其子王器成,于光绪六年(1880年)登三甲进士第116名。
  原来海南还出了那么多进士呀!!  但怎么都是琼山的居多?郁闷~~
  要是现在有科举,我肯定去试一试。:)
我真的感到好骄傲哦!我的祖先是多么的出色,可惜我怎么那么苯啊?我的原名叫锺明德,曾用名:钟明 、钟贺。  
那里也就我的老家哦!我家也住在水南村。我早就看过钟芳的有关资料,只不过现在不知道是从哪里看到的了,好像也是从海南历史上看到的吧!我和我叔叔都很崇拜他们一家的,我们每年清明都去扫他们的墓,每一次都很留恋。  
我就要回去我的家了,我过几天就回去咯~~~~~~~~
别把你的名字说出来,小心被人家砍哦~~~~~~~~~~~~等你成名了以后再说嘛,那时候既没有人砍你,也可以为故乡增光。
不会吧?他去哪里找我啊?我又不惹了谁。我怕谁啊?
  如果现在有科举,春园兄一定是琼州二十一世纪唯一状元郎了!哈哈。。。  琼山是古代出名人最多的地方,可谓人杰地灵!  dege是水南村的啊?一定了也是龙孙虎子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海南旅游概览复习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正德青花瓷鉴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