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班学习心得有什么用

服务热线:400-
您当前位置:
> 福建农林大学第十期青马班素质拓展
福建农林大学第十期青马班素质拓展
09:49点击数()
  日,福建农林大学第十期青马班第一次素质拓展在校多功能厅举办,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郭卫明老师为大家授课。  郭老师和大家问好,用他的方式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放下心里的一丝丝小紧张和小拘束,“好!很好!非常好!yeah~~~”  首先,我们进行了分组,抽到扑克牌相同花色的分在了一组,他们分别是:神龙超越队!绿光1+1!小马家族!向上少年队!  组建团队,当然少不了带领全队的leader啦,在大家相互不认识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听自己心底的那个声音。  每个团队在十分钟的时间里,用最简单的纸和笔描绘出自己团队的风采,简单加简单不等于简简单单,我们都是小小艺术家~  每个团队用独一无二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团队的风采和勇争第一的决心。郭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探讨一个问题:如何建设好一个团队?  实践出真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游戏的方式去领会其中的含义。  “数字密码”:地面上摆了13张扑克牌,队员根据排队顺序逐个出发跑向扑克牌前翻开其中一张,返回告知队友牌面信息,按顺序成功翻开A—K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线外取水&:在矿泉水的一米二以外设立界线,团队在线外取水,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触碰到线内区域,否则没收一瓶水。  郭老师告诉我们沟通很重要。大家听老师指令折纸和撕纸,每个人最后的纸张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团队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郭老师准备了标有1到30数字的卡片,对手在地面的任意位置随机摆放。各队挑选好作战场地,每个团队选一个同学在中间按数字顺序拾起卡片,队友在线外指导,用时最短者获胜!  最后一个环节,四支队伍两两合作,大家只能用食指接触“齐眉棍”,并将其从眉毛高度一直下降至食指点地。历经了种种失败,大家不曾放弃,即便输了比赛,也一定要努力完成。  玩了这么多游戏,也分出了名次。名次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每个队员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每个队员都在游戏中得到了成长,大家感情更加深厚。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和大家共勉。我们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要是和集体脱离,那就是末路的开始。另外,我们要做一个善于谈话和致意倾听的人。作为大学生骨干,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懂得忍耐,沟通不浮躁,踏踏实实完成每一件事!感谢郭老师!
下一篇:没有了
阅读排行榜
合肥东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号-3青马班调研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青马班调研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青马班学习心得
下载积分:280
内容提示:[精品]青马班学习心得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39: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青马班学习心得
官方公共微信诗歌有什么魅力?
按投票排序
读诗不是令人痛快的事情。最起码,我看过的现代诗,很少是宁静而祥和的赞美诗。他们的句子都急促有力,血液里蛰伏着暴烈的灵魂。愤怒,滚烫,血脉贲张。你可以想想,用刀猛地砍掉自己中毒的肢体。那种剔除自己身体上有毒的部分可以带来的爽快与痛苦。猛烈地写,不停地写,都是因为,不甘于这个速朽的躯壳,这种混沌的日子。虽然,死亡诗社里说我们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是因为我们充满热情。但不止于此。它只说了一半,为什么要因为写诗自杀呢?因为诗歌其实一点也不坚强,它什么都改变不了,什么都刺穿不了。诗不硬,人也不硬,他们一碰就碎。生活本身就很残忍。所以诗极易死去。只欠一声枪响。你知道诗,浪漫,美,爱是我们生存的原因。但你是否知道,尸体,死亡,丑陋,下流是我们居住的世界?波德莱尔写巴黎的垃圾堆,下水道,小巷;写肿胀的尸体,妓女的大腿。他被憎恶,被传颂,被缅怀。这又是为什么呢?再也不是承诺中那个尽善尽美的世界,那只是少数人的天堂。你看到这个世界,满目疮痍,遍地流毒。人,孤零零地住在那里。他激动;他欢呼;他诚实;他依然热爱着这个世界。这就是波德莱尔讲的现时性的英雄主义。你发现这个世界没有救赎,但是生机勃勃。你发现这个世界多灾多难,但是充满理想。你发现这个世界丑陋着,你却爱着它。你应当读过这句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在末日你能做什么呢?什么又体现了人的坚韧?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微不足道,但不会欺骗,不会妥协。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虽然智慧的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因为他们的话没有迸发出闪电,他们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善良的人,当最后一浪过去,高呼他们脆弱的善行可能曾会多么光辉地在绿色的海湾里舞蹈,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狂暴的人抓住并歌唱过翱翔的太阳,懂得,但为时太晚,他们使太阳在途中悲伤,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严肃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视觉看出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样闪耀欢欣,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您啊,我的父亲。在那悲哀的高处。现在用您的热泪诅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作者 / 狄兰·托马斯翻译 / 巫宁坤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Dylan Thomas 你很久前邀请我的那道题,末日来临,艺术家能做什么?我写在这里。
我就说说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喜欢上诗歌并创作的过程。--咳咳,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我眼中,诗歌范围实在广泛,诗词和歌词,音律性 的短句都可以入列。老实说,我对古代中国诗歌并不感冒,小时候买的唐诗几百首,没有觉得有怎么打动我,那时童话倒是看的兴趣盎然。初中时的课本,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了我现代诗歌的启蒙。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当时只是浅浅的喜欢这种体裁,因为文字很亲切,格式很优美。而且可以摘抄作为作文名人名言咳咳,真是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从那后,有意识的收集,什么经典现代诗歌一百首之类的,但鉴赏力有未逮,唯独喜欢泰戈尔的一些诗集。天空没有痕迹 但鸟儿已经飞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那时确实触动了我,是那种文字怎么可以那么美,言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一句话,反复吟读,每一遍感触就更深一层。后来,到高中,读了一些大诗人的诗歌,《再别康桥》,《雨巷》之类尽管无论是意象,语言都很美,但反倒不如泰戈尔的诗打动我心底。应该说是对美的解读不同,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很难真的体会原诗中一层层的美的展开。同时语文老师上中国诗歌时分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等讲解,当时我那个头大。。。结果,暂时中断了对大诗人诗歌的涉猎。同时重心转到那些优美 的歌词上。网上那么多”那些歌词打动你“的帖子,都很好体现歌词这个载体的巨大影响。一句话,就触目惊心,一句话,灵魂共鸣。《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难入喉你走之后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就这样到了大学,搜寻歌词,无意间找到张雨生歌词赏析的帖子。一下子被那些洋溢着的诗人气息所捕获。在感情的棋局里,我们都是过河的兵。------《说得再多你也不了解》没有你等的清晨我扫着心房堆积如山的灰尘没有你搀的漫步我走着一条离家最遥远的路----《那么》沉默之沙 任人千踏万踏只让浪花抚平或深或浅的伤只让阳光慢慢烫一夜寂寞的冰凉我是沉默之沙 任人千铲万剐总要悠悠岁月还我本来容颜总在灵魂深处 藏了一些喜悲---《沉默之沙》-由此又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去搜寻一些喜欢的诗歌,进而找到原作者。从而结识了顾城,北岛,叶芝,等诗人。-----人生真的很有趣,转了一圈,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但感受力不同了,也明白了自己喜欢的诗歌到底是什么。所谓诗歌的魅力,我想就像阳光一样。他照射的地方,万物各自映照着自己的美丽。万物可入诗,万景可入诗,万般思绪可入诗。只要人们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并不吝将之诉诸于口,投之于笔。诗歌便永远存在。就像阳光一样。下面附上自己写的一首诗歌,
失重如果我失去体重会不会从小桌前陡然一跃进入你的梦乡如果我失去体重会不会变成一颗流星在天宇内没有羁绊的游荡如果我失去体重会不会承载不了喜悲一滴眼泪就能让我坠入人海-----by 夏浩歌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北岛有一段时间,我忘记了诗歌。甚至轻视诗歌,觉得诗歌就是一个屁。有一天,发现曾随身带在身边的诗集早已不见,许久,那些熟悉的诗句早已忘的干干净净。有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已经死了。灵魂已不再。那些繁华终究还是浮躁,那些诱惑终究让人无法自拔在夜深人静时,你发现自己越来越无力,罪孽深重无关乎对与错,你只想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可是到最后还是不知道选择的过程和结果,注定孤独。诗歌,是一面镜子,无论残忍还是美好,你起码知道自己坚持什么那些温暖或者敏感的词语,让你知道自己还有梦让你想起十六七岁的那一年,你那明亮的眼睛,你那迫切的心情你急于想了解这个世界,从而远去了诗歌然后无比的怀念。
让你觉得活着,除了等死,还能再做一些什么。
“你终于闪耀着了么,我旅途的终点。”这是诗是艺术,而人生的实际是什么都不闪耀,乃为终点。——木心
这是《Contact》里的一个场面。女主角穿越虫洞后来到了一个新的星系。(忽略右上角的暂停中(/ω\))于是她被震撼地说快不出话了,只能说beautiful,so beautiful
看到了么,都把她美哭(???????????)了。于是她又说,应该派个诗人来的喔!记得我们西哲老师说,诗歌是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还有美术。古代西方不乏吟游诗人,中国古代也是诗骚并举!接着才是哲学、政治等思维的游戏。诗是人类用来描述自己处境的优美表达。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来自语言却优于直白的语言。
诗歌有韵律,这是节奏和音乐的美感;诗歌有修辞,这是辞藻之美。然而,写的最好的诗歌是对修辞的批评,它是语言的最高状态。
动人。你遇到喜欢的诗歌时自然就知道了。比如我喜欢的这首:在古代 ——翟永明在古代,我只能这样给你写信
并不知道我们下一次会在哪里见面现在
我往你的邮箱灌满了群星
它们都是五笔字形它们站起来
为你奔跑它们停泊在天上的某处我并不关心在古代
青山严格地存在当绿水醉倒在他的脚下我们只不过抱一抱拳
彼此就知道后会有期现在,你在天上飞来飞去群星满天跑
碰到你就象碰到疼处它们象无数的补丁
去堵截一个蓝色屏幕
它们并不歇斯底里在古代
人们要写多少首诗?才能变成崂山道士
穿过墙穿过空气
再穿过一杯竹叶青抓住你
更多的时候他们头破血流
倒地不起现在
你正拨一个手机号码它发送上万种味道它灌入了某个人的体香当某个部位颤抖
全世界都颤抖在古代
我们并不这样我们只是并肩策马
走几十里地当耳环叮当作响
你微微一笑低头间
我们又走了几十里地
(当然,你有权利拉到最后。暂时,我想不到读一首诗的坏处。读诗,使我温柔,梦迤逦,文缱绻,情深切,思绪变轻,想象无边。「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诗意的世界我们姑且不论,世界的诗意,在哪?这世界有部分诗意,来自于诗本身。诗短、轻松、温和。一首首躺在书页里,不占太多位置,只等你抽出三分钟去读它。诗,是精神的零食。在我眼里,诗是善良随意的。它们静卧着,我有时候跳读着它们,它们也组合出新奇的姿态。没有障碍、没有规则、没有繁琐,它们是安静散落的小颗糖果。你可以随时抓一把放进嘴里。正是因为它的轻松、娇小,余秀华选择了它:而在所有文体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是的,诗歌是容易驾驭的,善良的。无论就读者或是作者而言,诗都是轻松的存在。诗的好处是显然易见的,它们微小却蕴含了倾盆感情与无尽想象。顾城的诗集序中写道:自幼易被感动,一滴露水,一只蚂蚁的搬运,一声老人的叹息;也为宏大的事物震撼,闪电,很多人的叫喊,无尽的夜空。对世界充满期待,也充满疑问;不时沉浸在全身心的思考里,眼光注视着终极,也闪耀在所有细小的事物中。生活中有太多转瞬即逝的美好,从身边略过,幸好有诗人,将明灭的美好锁住,寥寥几行,重现比当时更无边无界的一个世界。就着诗,随意想象。诗,是一瞬心绪的记录,是灵光乍现的实体,是波涛汹涌的浓缩,还是百无聊赖的玩弄。记下一些情绪,又撩动起新的,反反复复,不问得失、意义地优雅着。余秀华自问自答道: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态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而它们即可是诗人行走人间的拐杖,亦是读者借以感受世界的五官。我们可能太忙了,没有时间去细读谁的一生,去读浩瀚的史诗,去品味谁的回忆录。但去读一首诗的时间,我们终究还是有的。总而言之,诗:短小,轻松。不占太多时间,是它温柔之处;浓缩美好;激荡想象;传递情感,当初诗人的喜怒哀乐,穿越时空来到你的心间。至于诗的坏处,我想不到了。睡前去读一首诗吧。
见心明性看到美。
虽然读了很多现代诗,但我至今还不太能够欣赏现代诗,究其原因在于我一直沉静在古诗古赋的美中,我喜欢古代汉语的美。我已经习惯了用古代汉语来表达感受。每一个人感受的美不一样,跟这个人的经历有关。具体关于诗的经历,可以看我在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这个人拥有强烈的所谓的“魏晋风骨”,音乐和诗性,是我对大自然的感触。当我接触到这种美,便强烈的被它吸引,进而学习,进而愈加发现这种美,美轮美奂。简单说说我对古诗的感受:1.
它相对现代诗,更像是一种艺术品,它难懂,精妙,整齐,韵声传古,有时,你会发出感叹,这才叫诗,这才是中文诗的极具魅力的所在。2.
类似于演讲艺术,辞赋诗歌更是气势磅礴,我第一次感受到还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亦或是李密的《陈情表》,当然这也许不是诗,但这是古诗的基础,激发了一种情感。3.
无论是对于古诗,还是现代诗的美学,都是一种人对于情感的强烈抒发,无论是婉约还是豪放,都是最强音。这是一种需要精炼的文字,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诗,这种语言结构的美,让人能感受到一种超越平凡的美。所谓:形象使人八卦,抽象使人向往纯粹,高尚。要说,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此,让人发现自己内心对于一部分所能感受的美的韵声。
诗歌将原本熟悉的字词或形象陌生化,深挖其内涵或赋予新意。玩味文字和世间万物者,不可不读诗,不可不试作诗。诗歌赋予字词新生,也使读者耳目一新。
每个人都有艺术创作的潜在欲望,诗歌创作的意义是把普通人的这种潜能激发出来。帮助普通人在心里创作比毕加索达芬奇更好的画,更触探内心的旋律,更新奇搞怪有感染力的气味和味道,梦境里才能体验的温度、压力、撞击与抚摸,以及不枯燥的理学或哲学问题。好的诗,会让人如痴如醉。不少人误解诗歌。现代人如此,古人也是如此,都觉得诗歌是不接地气的东西,是与俗物对立的雅物件儿。古代很多人认定诗的地位尊贵,只能用讽喻来讲大道理,如果说俗事、表私情,就只能用词、曲、小说、戏剧,这真是最恶劣的捧杀。这种观念,越到后世越严重。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好在,在今人看来,无论传统的诗,还是词、曲、乐府,乃至部分韵文,都已经算作诗歌。这对诗歌来说本是好事,可是,也不知道是时代的原因还是我们中国人变俗了,现在连这个广义的诗歌,也通通被敬而远之起来,真是遗憾。放眼世间爱诗的族群,多在古代文明区的边缘。诗歌有什么根本特征,又是干什么用的呢?私认为,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必须在音韵和格律上加以整饬,使之富于语音上的美感。部分自称新体诗的,放荡自流、格律全无,是不配称诗的,你哪怕每两句押个韵也好啊。就如打羽毛球,两个菜鸟可以随便玩玩,但没啥意思;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则,才能玩出趣味、打出精彩的比赛来。除了形式的这一特征外,诗歌就是纯粹的个人表达工具了。但一定要有所郁积而发泄,有所感而生情,有所见闻而心动,即使叙事也不可过于上帝视角,必有作者的褒贬,这才是诗。诗歌是思想与感情的表达,不能没有情境,不能没有生活,不能没有「我」。诗歌不是为时而作,不是为事而作,但又离不开时、事、人、物。所以任何脱离诗歌背景去赏诗,或者为作诗而作诗,都是一件很不讨好的事情。与其说脱离情境而赏诗,不如说部分诗歌的气场太过强大,读者想不被其强行带入也难。前人有某方面的出色诗作,自己并没有同样的感触,却去贸然模仿,这种做法只能存在于学习和练手的阶段,所写的,不应拿出来称诗。对诗歌有敬畏情绪的读者,如何撩开诗歌这位女神身上的衣服?看诗集可以吗?可以啊,中国诗集不少,西方很多著作本身就是诗,像神曲、浮士德等,只要有毅力看下去,沉浸进去,自然是坠好的。蛋四,中西方文化差异太大,译作很难传神,学语言成本又太高。。。然而,与学习语言一样,赏诗也有捷径。作为中国人,我建议拿源氏物语这样的作品试试,这部作品,在美到醉人的生活情境里,有数不尽的诗,可以让人时时刻刻被触动。源氏物语产生于与宋朝同期的日本,虽然后者的生活水准无法与宋朝相比,但相对当时汉文明烂熟近朽的状态,日本的汉风文化正处于青春勃发期,魅力四射;类似源氏物语中那种诗歌赠答的曼妙情景,在中国恐怕只有先秦才能找到了。通过它来学诗,你不会失望。
建议看下《死亡诗社》: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romance, 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 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 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 ... 我希望活得深刻 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 把非生命的一切全都击溃 ... 以免在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 诗者,吟咏性情也。
——宋·严羽《沧浪诗话》抒情诗诗歌的最根本特征,也是最大魅力之所在。1.好诗有真情
满足人们对情感的抒发和共鸣2.好诗有妙笔
满足人们对文学审美的喜好3.好诗有乐性
满足人们对节奏韵律的喜好
.1大于2,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说到底还是语言。诗歌是简短语言的魅力,是浓缩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此外,都不是诗歌。
纯个人感觉,讨论的对象主要是中文诗歌,欢迎批评指正。 诗歌能传递大量的信息。对比其他语言,中文本身就言简意赅(不知可否归为信息熵高?)。而中文古诗,比如唐诗宋词,又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进一步浓缩。所以,寥寥几个词就能让人回到古代,一个字的变化就能够改变意境(比如「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 个人觉的有类似与统计学上的线性回归,列出几个关键点,让读诗者自己去求得/勾勒出回归曲线,从而感受到诗人看过的花,踩倒的草,赏过的月,把玩过的姑娘小伙,用过的体位...当然最重要的是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诗歌具有优美的音乐性。音节,韵脚,声调,可以制造出语言上的节奏,且不提本来中文古诗词曲就是需要配乐演唱。至于英语诗歌,冯唐在他的博文「文字趣味」里提过一个例子:还记得一首西文小诗,讲"雾"。最后一句:"Then, it moves on."M-O-V-ES-O-N,你慢些读,在浓重的鼻音中,可以触摸到雾的缓缓移动。via
当然,我对英语诗歌不太了解,相信会有更好的例子。 诗歌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验,也是想象力的试验场。各种意向、情景、典故的排列组合,经常能创造出的新的意境、感受。往俗了说比如李白的各种夸张比喻,国内科幻作家刘慈欣还以李白为主题写过一个短篇叫做「诗云」,还有个人至爱科幻小说《海伯利安诗篇》,约翰 · 济慈的长诗《Hyperion》就是作者丹 · 西蒙斯的灵感来源之一,济慈的克隆体/复制体也作为一个重要配角在·《海伯利安诗篇》的前两卷里出现。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辛波丝卡
正是语言沉浸于语言自身的那个特质,才不为人所知。这就是为何语言是一个奇妙而硕果累累的秘密。——诺瓦利斯   理性带来的伤痛,靠诗歌来愈合。    “诗歌的意义和预言十分相似,一般来说,和先知的直觉差不多。诗人——预言家通过有魔力的词句和形象使人得以触及一个陌生而神奇的世界的奥秘。”——诺瓦利斯     “当我给卑鄙物一种崇高的意义,给寻常物一副神秘的模样,给已知物以未知物的庄重,给有限物一种无限的表象,我就将它们浪漫化了。”——诺瓦利斯     想象中的一些事件往往与真实事件并行,他们很少重合。人与环境总是去改动想象中的事件,这就是使其看上去并不完美,因而导致的结果也不完美。——诺瓦利斯《精神论》     诗人必须有一种宁静而专注的心境,使他远离俗务和琐事的想法或癖好,无忧无虑的处境,很多旅行,结识三教九流,大量的观察,闲散,回忆,能言善道,不必只盯住一个对象,不需要太多的激情,而需对一切保持敏感。——诺瓦利斯   诗,是生活的外形.个体生活在整体之中,整体生活在个体之中。通过诗,最高的同情与活力,即有限与无限的最紧密的统一,才得以形成。     “突变与含混最富诗意”。——诺瓦利斯     “灵魂的座席位于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交汇处。”——诺瓦利斯    “每一种病, 都是音乐的问题; 每一种治愈, 都是音乐的疗方。” ——诺瓦利斯   “心灵是世界和生命的钥匙。”   “心灵的宝殿是建立在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相通处。它在这两个世界重叠的每一点。”   “这条神秘的路通向内心。永恒连同其世界——过去和未来——要么就在我们身内,要么就不在任何地方。外在世界是个影子世界。”   为人是一种艺术。   命运和性情是一种概念的两个名字。——诺瓦利斯   梦是人们躲避单调乏味生活的一个避难所,它们使想象挣脱枷锁,从而使每天存在的所有景象混淆起来,并以童趣般的快乐打破了成年人经久保持的庄严。   “成为人是一门艺术。画廊是未来世界的卧室。未来世界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以这里为家——他在此造就自己,并为这个世界而活着。”   “教育不是指对某一个体品格的教育,而是指对人类的教育,精确地说:使人类形成对自然的认识。相信在自然的背后发现'另一个故乡’或者'未知的主宰'......”。   有儿童的地方就有黄金时代;而有童心的人就有天堂。   没有什么比所谓平凡的世界和命运更浪漫。——我们生活在一部波澜壮阔的小说中。观察我们周围发生的事件。给人生以浪漫的定向、评判和处置。   诺瓦利斯的《夜之赞歌》:“她的眼睛里栖息着永恒/我握住她的手,眼泪流成割不断的闪光的飘带,千年的韶光坠入远方,像暴风雨一样......”。   “夜在我们身上打开千百只眼睛,我们觉得比那些灿烂的群星更加神圣”。   一个极其忧郁而忠贞的孩子,/ 被逐入一个陌生的国度,/ 他从来厌弃华丽的新东西,/ 只对古老的事物感兴趣。 经过许多艰苦的跋涉,/ 长久的寻找,长久的等候,/ 他在一座荒芜的花园里/ 找到了一本金闪闪的古书。 ——诺瓦利斯《致蒂克》
前文艺青年来装X啦~闻一多说过,诗歌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他说的建筑美,主要指新诗的排版形式,个人认同前2个,第三个不如改为意境/情绪类的——顺便,我说的诗歌,主要指中国古诗词和部分新诗。国外诗歌什么的,我老土,从来不看。音乐美:非中文专业,没学过音韵学,但我知道,古诗词的句式、字数,以及每个字的声调、韵脚、节奏、重音、语调,都是有讲究的——这种讲究,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比如说,押韵,构成了音韵的回环,平仄让诗歌铿锵有力,对仗整齐悦耳,声调高低波澜。其实我个人更喜欢叠字、重复这种,让诗歌绵软柔美。我也说不好,举个例子吧~著名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却是旧时相识。
怎一个、愁字了得!
好吧,举了例子更不会说。我本身就对音乐没感觉,但你们不觉得他读起来特别美吗?先说前面的7个叠字,有没有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这句诗也非常棒啊)然后乍暖还寒时候一句,前面紧张快速,后面舒缓,节奏的舒张特别明显。之后的押韵,不押韵,节奏婉转又分明。中间我不喜欢的部分,去掉了,但最后,“这次第”,三个字一字一顿,然后“怎一个愁字了得”流泻而出,婉转错落。整个诗节奏婉转分明,太让人喜欢啦!好吧,我知道我说的不好,那是因为①我不会说;②音乐美这种东西,本来就应该考个人感受吧?说一个我不喜欢的宋词音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很多人喜欢这首词,但我不喜欢,就是因为不喜欢他的音律。整个都是ang韵,还特别短,就显得急。越来越紧,越来越急,整个诗都在赶着,太铿锵了,作为喜欢柔美的妹子,不喜欢这样的。绘画美:说诗歌的绘画美,第一印象是《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学诗,香菱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王维的诗一直被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这句“长河大漠”,更被各方推崇。但我不如香菱,一直没体会出其中的奥妙。可能因为我没去过沙漠,没见过长河,不知道实景,没想象出来吧。我最喜欢的,是这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里我特指的,是后两句。我奶奶家在北京的农村,四面环山,山上都是松树,松树底下就是青苔——滑滑的,湿湿的,绿绿的,仿佛随时能滴出水来。到了夏天的傍晚,太阳六七点钟还没落山,但照到了北面的山阴,穿透了浓密的松林,晒在了终年不见阳光的青苔上,青苔上的阳光斑驳,树林中还可能有丁达尔现象。简直美极了。上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讲《鹿柴》的前两句,我甚至都不知道后两句是什么。后来才知道后两句,一读到后两句,我就想到了那个画面,惊为天人。情绪/意境美:诗歌可以营造一种情绪/意境。这种情绪/意境,其实是作者的描写,因为了你对于情感或经历的回忆,和你产生了一种共鸣。其实这种情绪或意境,不一定非得你经历过,可能是你见过,想象过,感受过。如我乃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就营造了一种桀骜孤高的形象;还有我最喜欢的,都忘记出处的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太美了啊,江南的春色直接醉死人啦。其实都不用诗,汉语本身就有这样的魅力。如“杏花,烟雨,江南”这三个词不代表什么,但就能直接勾画出让人迷醉的江南啊!再说个现代诗,我最爱的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我觉得这首诗,音乐美、绘画美、情绪美,三者兼具,堪为典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大学青马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