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吃的,穿的,用的东西被应用到祖国的四面山有哪些景点八方

“消逝的三线企业,重情的青铸职工”。&650多位原青海铸造厂职工,从四面八方赴洛阳风雨聚
650多位青铸人从全国各地聚集洛阳,参加一个不同寻常的聚会。一个倒闭了近二十年的大型国企的职工们,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相聚洛阳。有的抱病带疾被人搀扶,有的腿脚不便杵着拐棍,有的被几位亲人护送,有的抱着孙子孙女,有的三代老少齐聚洛阳郊外的阳光水世界,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这种凝聚力、这种铸友情、这种60年代建厂的大型国企职工破产后真情仍在的热烈场面,怎么能不让天地动容?让所有参加聚会人动情?
聚会全体人员合影时,最前而的这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正是青铸元老级的职工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已经驾鹤西去,还有一部分在家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来。他们曾经劳苦功高,可是他们的事业却化为烟云。他们曾经重任在肩,可是他们的成绩却化为空濛。回头,昨日辉煌、旧日表彰已成故事,唯见青铸废墟。可是,他们仍选择情系青铸,梦系洛拖。他们无怨无悔,青春无憾。这才是会议最感动人的亮点。
大巴山野美女作家毛竹: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参加的令人感动的会很多。可是有650位原青铸职工,从祖国四面八方赶到洛阳聚会是我印象中最特别的一次聚会:支边三代三线人同堂,上到杵拐棍耄耋老人,下到咿呀学语的小宝宝,好多是三十年才又见面,好多是觅遍会场已经不能相见,实在是令人撼动。
---据说有青铸厂职工,得知洛阳会将开,激动期盼准备,却在会前几天过世,实在是令人遗憾。
---据说早在两年前,洛阳聚会的日期初定,许多青铸人就已按捺不住,打问旧识、电话寻觅、奔走相告、计算会期,通告内容,提前安排行程及出行事宜,倒数着铸友们再聚会的日子,期待这一天早些到来。
(这是我,毛竹,生在大巴山野人部落,长在青藏原始部落,工作在石油酋长部落,故自称原始酋长部落野人。在我没有调中国石油作协之前,我在青海经济报任记者。这次,我做为青铸人的家属参加的这次会议让我有几多的感叹。)
& 记得当年我刚调到青海经济报时,有一次去青铸采访。我进厂办。那是一个大办,中有十几人。那个大办恍惚像个大厅通向多位领导的办公室。我自我介绍:我是记者,来贵厂采访。待我坐下,一抬头,却发现大办中的十几人全部瞬间消失。我被如此冷落!“干晒(甘塞)俄比亚”!这是我的采访经历中从没有过的呢。当时,我就觉得此企业的头们有难言之隐。果真,不长时间,青铸就开始拖欠职工工资,不几年,大约是1997年青铸已经资不抵债,大约是2000年青铸正式宣布破产。让我唏嘘不已。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天,我在铸造厂受到空前冷遇。我再进引胜沟,到锻造厂采访。厂办一听说我是省报记者,十分激动和重视。一会儿厂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等十几个人出现在我的面前。又是热情接待,又是高层座谈会,又是请我吃饭。这空前“热遇”与在青铸厂的空前“冷遇”形成鲜明对比。果不其然,锻造厂虽然也经历了几多风雨,现在仍存在。
青海铸造厂的破产和厂房渐成废墟,是青铸人心头的痛。他们这次相聚洛阳正是想释放这种心头的痛与骨子里的不甘吗?是的,当年三线企业建厂山沟是国家战备需要。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无情转变的大潮中,青铸厂仅需用的大量的砂子都需要从南方两千公里运来,仅这一项就增几多成本。从厂大事记中也看出,从建厂伊始到宣布破产,企业产值年年不少,可利润年年为负,正常亏损为负二三百万元,最多的一年居然负四百四十八万元。国家投入仅其中某一年就高达三千万。就算是青铸职工工作时多兢兢业业,干活时多全身心投入。有些甚至是“拼了身、豁了命”想甩去亏损帽子。可是这个帽子实在是太沉重了!工厂的选址实在是太不切合实际了!一大批三线企业的破产是也是国家需要,铸造厂破产这笔帐怎么也算不到青铸人头上。可是,没有人能真正理解青铸人对青铸的依恋与怀念。青铸不在了,青铸人的这种情怀便释放在对青铸人的依恋与怀念中?这便是这次洛阳聚会的“起因”吗?
&---据说此会决定召开到正式如期召开,已经有数位青铸人飘逝,再也不能来寻根寻梦,再也不能停驻在让他们魂系梦绕的地方。只能是魂来魄到,带给青铸人无限伤感。当然也让青铸人更珍惜见面的机会。
---我听到有好多青铸人深情地说道,咱们合个影吧,下一次再相聚不知道那年那月啊,我还在不在人世,还能不能再见到你们!
青铸厂是那个年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的典型代表,每个人的故事都是青铸厂历史的重彩一笔,每一个车间、科室、部门甚至是学校、托儿所、家属工厂、商场、邮局、银行、粮站都是不可或缺的历史真貌,从建起、发展、萎缩到倒闭诠释着当年诸多国企的经历和痛苦,这经历蕴含太多太多的深刻含义,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立体真实曲折动人,而这就是聚会感人至深的内涵所在。
可不是?从1966年在青海乐都引胜沟建厂,到起步后艰难行进,到改革开方后无奈破产,到职工四散奔波、八方求职,到位职工情系青铸,相聚洛阳。
特别是这些职工中的多数仅拿二千来元的工资,可是却肯破费几千元千里迢迢,赴这”相思情“”真痴爱“。他们甚至是想让我们感觉,无论他们的生活景况如何,他们痴心不改!无论他们的艰难几许,他们无悔无怨!他们自豪于自己曾是三线人,自己曾把生命融入中国那盘大大的棋局中。他们留恋那种“小我”融入“大我”时的悲壮感。自豪于自己的生命与中国的命运相连相系。
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企业虽然破产,可是他们的爱厂爱国的心仍紧紧凝聚,他们用他们”寻根洛阳“”觅根洛拖“的行动无声地向我们诠释这感人撼人的青铸情结。
(竹子特别申明:草稿正起,互动写作,欢迎参与,谢绝任何形式的推广与转载)
(早餐的青铸人,其中有原青铸孙长明厂长。一会儿,孙厂长将出现在主席台上。)
(青铸人于日早上从洛阳的几个宾馆集中到阳光水世界会场。
--因为来人比料想的多了很多很多,一个宾馆住不下,所以来参会的青铸人分住洛阳五个以上宾馆中。除了阳光水世界,更有格林豪太等宾馆都留下大批青铸人的身影。
现仅几位青铸人步入会场。一会儿,阳光水世界的路上的清冷会被空前的热闹代替。)(这是青铸厂原曹副厂长画的画,抬向会场,献给这次聚会。一路上引来无数青铸人的惊奇和赞叹)
(阳光水世界的大餐厅静悄悄,正屏息待650位从祖国四面八方来的青铸人。这是一帮非常不平凡的客人!这是一帮非常特殊的客人!如果餐厅有情,我相信它也会被今天这热烈的聚会而感动)
(成群结队的青铸人向会场走去。这位白头发的长者,步伐矫健,看起来好有风度,好有气势,好有气场。)
(早上才7点多钟,一批青铸人就已经到达阳光水世界的聚会点了。)
(转眼,美少女已经白头,下次见面我们的头发会更白吗?下次我们还能再见吗?)
(在我的眼中你还是你!)
(握手时,为何要举着自己的另一只手?因为想说的太多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紧紧的握手加上热情的拥抱才能表达我们曾经的友情)
(你怎么这么久没有音讯?你现在哪里工作嘛?身体好吗?一见面就有一串串的问候......)
(这些参会有许多的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青铸人。还有比这个女孩子更小的呢。)
(是你?如果在大街上相逢,我们可能认出对方吗?)
(合个影吧!能在一个车间工作就是我们今生的缘分!)
(铸友们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
(为了这次见面我昨晚激动很晚才睡着!姐姐与姐夫坐卧铺从上海出发,上火车时是七八个青铸人,到了无锡等地又上来好几个青铸人。大家相见分外亲热,真是好不热闹!让同车人好不羡慕!)
(当年青铸厂建厂的元老们还是那么精神矍铄,英姿焕发!
还记得吗?我们来选址的一拖人到青海时乐都县时,连车都没有,坐着马车代步四外奔波。我们被分散安排到县里的各个地方。冬天高原上河流结冰,这就断了饮水。冬天为了
取水喝,我们每天推着小车到河边,凿冰取水,或直接将冰块拉回去用汽油桶煮水喝。
  我们刚到青海引胜沟,吃的菜就是老三样,还要去兰州等地拉回来。吃的小麦面、青稞面什么的,都是芽面--乐都老乡收了庄稼打成捆放在地里,遇雨也不管,晨露也不移,芽都长出来了,才轮到上场打。那芽面做出的馍如现在的烫面呢!甜,但不好吃!吃进去还挖心返酸。我们想家呀!想的最多的是家乡好吃的馍。有谁能回老家,我们总想让他们带馍来解馋。还记得吗?我们住的干打垒宿舍到是新夯出的,夏天一股生土味儿,冬天一股冰雪味儿。还记得吗?那时冬天比现在冷,最冷时零下三十来度呢!我们宿舍里大冬天居然没炉子,当然更别说暖气什么的,平时屋里屋外都是冰,下雪屋里屋外都是雪,更悬乎的是,屋里墙壁居然可以像镜子一般结满冰凌花。被子冰得如同从冰雪地窖中取出的,我们穿着棉衣棉裤棉帽睡都捂不热那冰被子,当地人烧热炕铺毡毡白天都畏在床上被中取暖,我们不会烧热炕更没有铺毡毡更没有白天上床的习惯!宿舍太冷实在呆不住,我们有空就往车间跑。车间里有大铁炉子,炉火总是烧得旺旺的,师傅徒弟挤着烤,有言有论抢着发,真可谓热热乎乎,热闹非凡呢。我们常常加班加点后,还盼着加班加点........
宿舍里总不能总没有炉子取暖呀!为了战胜高原严寒。还记得吗?不久,我们宿舍里、职工家里终于有了炉子。每年5月,我们就开始都开始张罗当年冬天将用的煤。拉煤回一卡车煤要在小路上颠簸四五六个小时。煤终于拉回来了,大家山呼海啸地去分煤,弄成一个一个煤黑子样。煤分到各宿舍,分到各家,大家就开始动手打煤球或打蜂窝煤。大家都在广场上打煤。这宿舍打完帮那宿舍打。男职工宿舍帮助女职工宿舍打完再自己打。打完的人家帮没打完的人家,没打完的人家放下自家帮别家先打。徒弟们帮助师傅打完再回家打自己的。有几家合起来打的。那可真叫另一种的热火朝天。
......................)
(我们今天在洛阳合影,下次聚会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
(越来越多的青铸人陆续到达会场)
(从台阶上望下去,每个人的脸上都露着激动和喜悦,眼神里满是期盼和向往。终于找到朝思暮想老同事,青铸人眼里总有无法抑制的泪水。)
(聚会前,来会青铸佳宾要在这里签名报道。)
(越来越多的青铸人找到了当年的同学校、同车间、同科室老友。大伙儿在一起叽叽喳喳,阳光水世界餐厅前的空场上开始热闹起来,带出的恍惚是来自遥远天边的回声。这回声磁磁袅袅,这回音翁音阵阵,久久地回荡在青铸人的心里,恍惚通天宇接地心,让参会的青铸人都感觉到那一种接天宇连地心的微微颤动。那气场,仿佛当年三线建设的中国大气场。)
(老秘你好吗?你和杨春华开辟的“青铸厂99信箱”博客已经点击量近200万了,你为青铸厂建起了联系沟通的平台,我们青铸人谢谢你啊!为了这几次的聚会,你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你辛苦了!)
(找到熟人先合个影。青铸人都想留下这神圣的瞬间。因为这瞬间太难得了,从青铸破产,我们已经埋头“再生”挣扎了多少年?看呀!我们仍在,且一个一个还活着,且活得不错。我们青铸人走到哪里都是好样的!我们不能给青铸丢人呢!我们有青铸做我们的精神支柱呢!)
(当年我们那么年轻,现在我们已经白发苍苍。更可惜我们献了前半生的青铸厂已经不见了。好在,我们青铸人的精神仍在呢。这精神被我们青铸人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当年的你,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呢!对了,当年那件棘手事情的解决方案,我琢磨了这些年,我想应当是这样去解决........只可惜当年........)
(你说什么呢?请再说一遍!
几个老哥们儿又回忆起当年某件有趣的事情了,听的那么专注、笑的那么由衷。)
(老主任您好呀。多少年没见到您了?退休了现在哪里?)
(一双双寻寻觅觅的眼睛,一张张急急切切的面孔,一次次激动万分地握手,一次次充满感慨地拥抱。让我们感受着青铸人之间那不同凡响的青铸情吧!)
(啊!见到你我好激动!)
(摄影师傅,感人的镜头太多了,你忙不过来了吧?)
(你们几个人一起来?其他人在哪里?)
(你看那边那个人不那个.........)
(谁说我们三线青铸人留下的只是一场空,我的支边的精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财富”呢!再说,我们青铸的破产是国家政策的事情,不是我们青铸人的事情。)
(哈!我们又团聚了!)
(几多发已白,几多身已弯;不变是“青”情?不移是“青”愿?)
(请您给我们照个相!我们三个好不容易又见一次面!)
(你们别急着说话,让我先给你们来个“美声唱法”。)
(钟主任你好啊!上次聚会没有看到你,这次你终于来了。)
(企业破产后,饱尝生活艰辛的青铸人,历尽再创业磨难的青铸人,今日千里迢迢“相聚洛阳”,是想证明了青铸人现在挺好的?是想互相传递:青铸人是压不倒、摧不毁的吗?是想证明青铸人不仅无愧于家庭、社会、时代,更无愧于曾经在青海省响当当的青铸的吗?)
(握个手吧!虽然好像隔着悠悠时空,但我们的心始终是相连的。)
(你是谁?是不是青铸子弟学校的老师?青铸子弟学校的老师现在分布在中国各省。
我小时候经常去青铸厂,因为我的姐姐在青铸工作。姐姐高中毕业后下乡湟源。青海铸造厂去湟源招工,我姐来到了青铸--其它几位知青均走后门到了西宁的新华布鞋厂等工厂,我爸爸虽在大学工作,但清高不肯求人,我姐姐只好“落草”到了山沟沟。那一次青铸从西宁、湟中、乐都、互助等地招工424人。当时我对青海铸造认识不清,不明白这个厂到底是个什么厂,更不明白这个厂是干什么的。只是听说是八机部下面的什么保密厂,恍惚与战备有关,仿佛与拖拉机与坦克之类有关,仿佛与三线建设有关,寄信不能写地址而要写99信箱。洛阳来的专家、技术工人、老师傅就达千人以上,还有全国各大院校分配来的大学生近百人,还有西宁召来的知识青年400多人,还有本地招收的工人等好几百人。仅首批北京学生360人的这个数字就好像比在青海油田的北京学生肖复华等还多呢。
&我记得第一次去姐姐家。姐姐与肖护士两口子住一个单元。肖护士的丈夫的父亲当时是管青铸生产的副厂长。一套把头的的砖楼房,肖两口在外一间,我姐两口住在里头一长间。好在各有厨房。我记得,水泥地被姐姐涂了红漆。几件请人做的木制家具被蒙上好看的花布,家虽然非常简陋,但被姐姐收拾的干净温馨亮堂甚至显几分富贵。姐姐先是在铸钢车间工作。工种好像是翻砂工。刚去,姐姐在厂里没有亲人朋友,很是孤独,很是无助。有一次姐姐给我们带回她与师傅和工友们的照片,我发现姐姐成熟了,穿上工服,两条辫子垂在胸前,笑得由衷,眉毛弯弯,眼睛亮亮,牙齿白白,甜甜美美,实在是好看!特别是在那多青年女工中,姐姐显得尤其好看。后来姐姐到了学校工作,赵姐姐成了我姐姐的好朋友。赵姐姐是比我姐早几个月到学校的年轻新老师。赵姐姐聪明能干、性格泼辣,善良热情。赵姐姐和姐姐如影随行。从此我姐姐有了可以说心里话的好朋友了。姐姐先是上了721工人大学。后来,姐姐与赵姐姐一同读中央电大。她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患难与共,惺惺相惜。
姐姐上电大还没毕业,就怀了小宝宝,姐夫还在大柴旦青海石油局,姐姐只好回西宁家中待产。有一天早上我醒来,妈妈爸爸披着晨光从医院回来了,说是姐姐今天凌晨一点钟肚子疼,被他们送到青海省医院,天亮前生了一个小女孩,一个好漂亮的小女孩。姐姐出院回家,我进姐屋看小宝宝,我发现小宝宝实在太心疼了,那么小嘴边就有一个针尖大的小酒窝,若隐若现。太像泉水中出没的小漩涡,游走的小漩涡,神秘莫测,不知道何时出现一下,又不见了。小女孩的脸上的表情更是好看:微笑倏隐倏现,娇嗔若有若无。长长的睫毛还没有打开,点点针尖眼儿大的泪珠儿却如点点露珠在两排草中滚动。小女孩的眼睛忽然睁了一下,居然是双眼皮,两个眸子如黑葡萄,好漂亮的一双眼睛!但那小眼睛睁一下又闭上了。小脸上又浮现出现与人类有关的各种表情。我妈妈说,那是王母娘娘在教小宝宝喜怒哀乐呢。
我妹妹回来了,兴奋地说要看小宝宝。妹妹蹑手蹑足类似表演般顽皮地进了姐姐的“月子房”,却听妹妹一声惨叫,这可吓坏了我们,吓坏了小宝宝可怎么办?原来妹妹从没有见过这么小的宝宝,故而发出一声惨叫。弟弟回来了,也要去看看小宝宝。弟弟进“月子房”前,我们担心,忙给弟弟打了“预防针”。弟弟进“月子房”看小宝宝后出来,总算冷静,没有尖叫。弟弟一脸的诧异说:“这么小!怎么会这么小?我一生下来就有一米多!”弟弟一边说着,一边用双手比划着,一只手垫地一只手从地上往上拉,直到拉出个一米多,把我们笑都笑死了。因为我们女人的身高仅一米多,怎么可能生出一个一米多的婴儿?
姐姐在我父母家坐月子,姐夫又不在跟前,单独住一小间,被我暂称“月子房”。有一天半夜,姐姐抱着小宝宝出了“月子房”就昏倒在客厅的地上。原来邻居家的煤烟从烟道串到我家来了,姐姐与小宝宝差点被煤烟打死,多亏小宝宝哭闹不睡,才救了两人性命。那事儿想起来全家都后怕。
小宝宝渐渐长大,又可爱又好玩又闹人,多亏了我妈妈帮助,我姐姐才可能接着读书。姐姐真有幸!小宝宝有我妈妈帮助照顾。有一段时间小宝宝被我妈妈带到西宁,姐姐可安心读中央电大。小宝宝该上幼儿园了,姐姐把小宝宝接回青铸上幼儿园。赵姐姐有空儿也帮助姐姐照顾小宝宝。几年后,赵姐姐也有了小宝宝,姐妹两个互相照顾互相安慰,像亲姐妹一般,度过了她俩人生最最困难的时期。
姐夫原在青海石油局工作。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姐夫、姐姐想往西宁调。可是当时的青铸厂长认为姐姐是子弟学校外语组的珍贵人才,不放姐姐,并答应协调把姐夫调青铸财务。财务科原不想要姐夫,出了几大张卷子的题要考试,过了才能接收姐夫。姐夫业务水平过硬,几大张卷子不但没有难住他,反而通过提问赢得了财务科上下的佩服与尊敬。姐夫这才顺利调进了青铸财务科。
两口子忙,一个在财务科上班;一个是子弟学校教师。两口子全心身投入工作,常常顾不上小宝宝,小宝宝好几次有惊有险。一次是小宝宝坐上拖拉机驾驶楼玩,结果开动了拖拉机。拖拉机冲下斜坡,斜坡下是几米高的坎子,千钧一发时,多亏发现及时,拖拉机手机智灵活,在惊险关口,在惊呼声中,甩下手中正卖的菜与秤,一个鹞子翻身跳下去拉住了刹车,救了小宝宝一命。一次是小宝宝点燃了家中电线,结果是家中所有电线瞬间全部起火,差点酿成大祸。还有一次,小宝宝独自走上了一个只有半尺宽却有几米高的石墙,正逢我姐下课回来,看到,紧张到话都说不出来,却不敢表现,慢慢哄小宝宝慢慢鼓励小宝宝走过那几米长的石墙,姐姐这才抱住小宝宝泪如泉涌。
&90年代初,姐姐与姐夫工作调动,因为山沟中生活太不方便,父母上了年纪也需要照顾。回西宁没有住房。与老人挤一房,使得本来就小得房子更加拥挤。姐姐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每天早早起床收拾房子打扫卫生,做早饭,晚上只要一下班回家就开始干活,一直干到睡觉才停下来。因为太多不顺,姐姐一脸憔悴。有一年,从外地回到西宁的我看到姐姐一家的状态,我感觉实在是于心不忍。我就把姐姐一家的状态告诉了我的一个好朋友,他说可以帮助我姐姐。在他的协调之下在西宁艰难了两年的姐姐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虽然没有暖气,面积不大,地点相对偏远,环境相对乱差,但是姐姐一家就已经感到幸福和开心了。&
(老姐们呀!我可见到你啦!真是想死我啦!)
(想青铸宣布破产这些年,青铸职工艰难再生,我的脑海中就萦回着刘欢的歌《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来.........
可不是?这些聚集引利沟的热血人士,胸怀大志,志存高远,本想在这山沟沟中大干一番事业,建功立业。如大大小小的夸父逐日,日却倏忽消失了。青铸人纷纷落入黑暗。青铸人如蝙蝠在黑暗中摸索,在绝望中探索,在困境中思索。
好在迷离彷徨后,他们没有选择沉沦,而是选择了再次创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再次创业。他们中太多已经在新的领域再生。他们中不乏成功人士。他们中不少成其它企业或行业的精英。他们今天的精神状态仿佛正是想告诉我们再次创业给他们的另种激情?另种豪情?另种壮志?)
(这两天我们在一起,过两天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你们票定了吗?我们能不能都晚点走,结伴去洛阳景点玩玩?)
(你好!当年北京帅小伙头发也变成花白了。)
(那个人是......)
(我不是吹牛!当年我们........)
(哎!两老,请你们先别去握手“检阅”“授奖”呀!没看到我正在给他们照张相吗?)
(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当年深山大野“指挥生产”的威风!)
(噢!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培玉老师吧,当年你课讲得好,人又漂亮,我刚刚调到学校就听说你了..............)
(反向握手。就如当年我与青铸握手。青铸却在我的挚爱中与我相向而去,与我擦肩而过。且与我渐行渐远。难道三线人的历史终将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是的
1997年,当我们再次踏上那片黄土地,再次走进那山沟,厂子已经破产,车间已经凋零,办公楼已经破败,学校已经荒凉,宿舍楼已经斑驳,医院已经废弃,机器已成废铁。唯有几位身无收处的老工人师傅,在迷茫中晒太阳。真是满目凄迷,满心苍凉。禁不住顾影自怜:这就是我们战斗过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牵挂着的工厂?这就是我们梦中醒来的山沟?这就是我们快乐成长过的楼房?
我们微笑着。是的,没有人知道我们心里曾是满满的泪水。更没有人知道,我们现在活得滋润,是因为我们曾在最艰苦的引胜沟中活过。那沟沟里的日子都过过,还有什么困难能让我害怕?更有,我们青铸人遇到困难也不害怕,因为全国各地,我们有几千的青铸哥们姐们呢,他们会在我们最困难时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呢!)
(觅寻自己熟悉的人,打问没来青铸人的近况,场上一景。)
(真难得!你看起来还是那个老样子!)
(热情拥抱,热情寒暄,转过身来才问:她是谁?那么面熟可是我就是想不起来!她是不是某某车间或部门的某某?她真的像是变了一个人?这,居然成为大会独特一景。)
(她手里拿的什么?是塑料袋吗?是聚会前做了充分准备,准备拿此塑料袋接“相思泪”吗?)
(我们一瓜会说几句青海乐都话!因为那时我们年轻,语言接受能力强。有的还会唱几句青海花儿呢。)
(这位男士,曾是位老师,瘦瘦的,并不起眼,但一笑起来此人就显得太不一样了。好爽朗,好由衷,好舒展,好潇洒,让你忍不住跟他一起笑起来。不得不承认,他笑得有几分儿外交家乔冠华的风彩呢!此位男老师好像是当年青铸建厂时360位北京学生中的一位。
360位北京学生落草青海那么偏远的大山沟,离家背亲,从中国最大的都市落入山沟沟,且一待就是几十年,现在想起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实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新鲜事情。360位北京学生“落草”青铸,居然比肖复华等260来名北京学生落草青海油田的数据还要大呢!
而肖复华一帮北京学生在青海油田的地位无人群可能取代,肖复华的书《大漠之灵》《柴达木笔记》经周宏运作更是中国畅销。周宏是青海油田周局长的女儿,陕师大出版社著名编辑,是严歌苓《金陵十三钗》《杜拉拉升职记》《陆犯嫣识》等的首席运作。我曾多次采访过他与她。肖复华的哥哥是人民文学副社长肖复兴。肖复华英年早逝不仅感动了整个中国石油,更是撼动了整个中国文坛。北京学生的故事在青海油田的成长中如此多彩,难道仅因为青海油田现且仍是中国最大国企中石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吗?
而360位北京学生落草青铸,消逝的青铸,只要青铸北京学生中有一个类似肖复华的作家用笔记载,只要青铸人中也有一个类似周宏身份的善于运作出版推销,只要青铸班子也有一个类似青海油田的班子愿以财力支撑---这一点上距离拉开,因为让已经破产的青铸做这最后一点,实在是不现实也不忍心。我想青铸北京学生的故事不但不会因青铸消逝而消逝,更不比青海油田北京学生的故事逊色。相反,北京学生的青铸故事,反而会因最后的“一场空”,如《红楼梦》等大作的“一场空”一般,更具有凄美流芳的空灵大气场及苍凉大底韵。
北京学生中的人物可是不少!姐姐等青铸人多次向我提到网上的“青铸厂99信箱”,说想了解青铸历史,只需上去看看,就啥都有了。这几年,我也曾多次登录“青铸厂99信箱”博客,带着好奇。这次,更有青铸人对我说:如果没有“青铸厂99信箱”,就没有今天的洛阳集会。而在今天洛阳聚会上,大会主持还特意让创建“青铸厂99信箱”的秘增凯上台发言,并感谢秘增凯等北京学生倡议创办“青铸厂99信箱”。
聚会时,我了解到,秘增凯与杨春华等北京学生中,最少二十位是小学同学。1960年,他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别。更多的北京学生初中毕业,15、16岁,他们先落脚洛阳一拖两年甚至更多年。1966年以后,他们又坐火车西进。对于青海他们一无所知道。只知道那里是一个“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地方。只知道那是西路军全军覆灭的地方。只知道那里“一川石头大如斗,风吹石头走”。就连“青海的山上不长草,青海的丫头不洗澡”都是他们到了青海才听说的。他们更没有想到,他们到了青海还不够,还要钻进青海人都很少进去的山沟沟。
他们更没有想到,他们的血脉中从此有了引胜沟的溪水声,骨髓中从此融进青铸厂的喧哗声、肌体中从此录入青铸厂生产的轰鸣声,他们的心里从此装入青铸厂深夜值班才有的诡秘与野静与寂寥与恐怖。他们更没有想到那山沟沟成了他们这些白头翁魂牵梦绕的地方。
开焊补炉,师兄师弟争雄斗雌,热火朝天;玩老柴油机,桦树皮为纸写下第一封情书,情真意切;住干打垒,读《简爱》翻《安娜.卡列尼娜》阅《傲慢与偏见》等世界名著,不亦乐乎;搬砖楼房,搬进的还有金庸《书剑恩仇录》、琼瑶的《窗外》,风风火火;围大铁炉,学抽烟练喝酒,听师傅讲《三国演义》,听师兄侃《西游记》,热气腾腾;钻黄土大山,烤土豆、溜土豆、烤麻雀,兴高彩烈;野营拉练,吃青稞馒头、啃空锅馍馍、喝山溪水,兴趣盎然;遇十八难,左思量右钻营,惆怅苦闷;探访农家,学花儿唱拉伊,意犹未尽;青铸产房,亲眼见儿子出世,聆听儿子第一声哭喊,新鲜新奇;青铸学校,运动会热火朝天,看女儿跑第一,大喊加油........
他们在引胜沟看着儿女们一个一个长大,他们在引胜沟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一天一天白发增多,他们在青铸看老伴一天一天形态变老。
北京学生,最难释怀的是乡愁。想亲人念友人,盼回京想回京念回京思回京,多少次独自深夜泪流,多少次梦中蓦然惊梦。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真的“梦醒不知身在何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真是“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曾有青铸年轻人高延彥71年到兰州出差时,住火车站饭店,由于想家,梦中从宾馆窗中飞出,摔死。不论此人是不是北京学生,都是代表我们北京学生在难释、难化、难忍、难咽、难解、难消的思乡情中“起飞”呢。
我们北京学生,不仅曾给青海大山沟沟中的青铸带来了北京的“中国活力”,也曾给青铸引进了中国政治斗争的通天连地的悲凉大气场。日,由青海省委书记谭启龙亲自关照的,给青铸职工郑恩元等平反事件落到实处。郑恩元等因1967年在清华大学贴出辩论稿刚进青铸不久就被逮捕、判刑。平反大会在大山沟沟里的青铸引起的轰动,至今犹存,令我们终身难忘。
青铸人对我说起此事来仍是激动不已。
他们说:那个平反会真是盛况空前。连青海省委书记梁步庭,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革委会副主任、公安局局长郑校先等青海“大鱼”都驾到我们这个小山沟沟。驾到的还有“土地爷”乐都县各级领导。当然,参会的还有我们全体青铸职工。你想想2500人参加的平反大会,能不轰动这小小的山沟吗?会议隆重庄严地宣布:给郑恩元、吴几滨,及受牵连的曹庆善三职工彻底平反。并称他们是同林彪与四人帮英勇斗争而遭受了迫害。
我们青铸职工不简易吧!在那个年代,“千人诺诺”不如“几人谔谔”。救中国靠的当是这种力量?而他们忍受的委曲十一年终于得以长吐一口气。我们边远青铸职工中居然藏着敢于站出来与那几位野心家斗争的中国之先!这你绝对想都想不到。这种勇士,这种清醒者,这种承担者,这种真正的“以天下为己任者”,中国都不多呢!
我说我们青铸藏龙卧虎,现在你明白了吗?我们在厂里是有些牛,可能是碰痛过青海当地的一些职工,我们中个别甚至顶撞过洛阳老职工。但是,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吗?我们是从天子脚下来,不牛点是我们吗?因为我们中好多牛人呢!当然,这些年过去了,我们也在反思我们身上太多不当有的”牛“。都怪我们那时太年轻了!
青铸医院,多少春春生命生死拼搏,几多同仁不肯离去,留下几多遗憾几多感叹,到底有多少位北京学生把青春与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青海偏远的引胜沟?比如68年3月来自北大附中的贺铭宽,一米八的大男孩子,锅炉工,喜欢打篮球,来青铸仅半年,他的生命就永远定格在了实习的岗位上.........
&这些落草青铸的北京学生中许多“倦鸟归巢”现居北京。比如谷春林两口子---谷春林女士居然考上了很难考的会计师,现仍被京企争相聘用;丈夫牛先生居然竞争调入中国工人日报社,属正常退休。谷春林他们夫妻俩告诉我,他们曾在六铺炕人定湖中国工人日报宿舍居住多年。而我的报社初进京,也在那里,我在那里工作居然整整五年。难怪这次见到谷春林夫妻我感觉“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想起六七年前发生的一幕:在六铺炕折扣超市门口小街对面,有一个女人对她的狗大吉娃娃说:你就在树丛中坐着,等我出来,不许动,听话!那狗根本就没有栓。那狗好可爱,乖乖地坐在花丛中,两个小爪支撑地面一动不动,小只小眼望着超市的门切切巴巴,那样子好心疼好可爱好好玩。喜欢小狗的我被这一幕吸引。我感觉太新奇了!我不相信小狗大吉娃娃真能一动不动地等主人出来。我便上去用各种方式逗小狗大吉娃娃,想让它“食言”。可是小狗根本不动摇,一动不动地静等主人回来,小爪子始终放在身前,小睁睛始终盯着超市的门,对我的各种诱惑视而不见,对我的各种蛊惑嗤之以鼻。这,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映象。就是这次不见谷老师,我也常给朋友复述这好玩的一幕。
这次洛阳青铸聚会后,我跟姐姐见到谷春林两口,见到她与她家的小狗。我忽然觉得谷老师就是那天折扣超市门前的那个女人,这个大吉娃娃的小狗就是那天我见到的那只可爱的忠诚的好玩的让我一生难忘的小狗大吉娃娃。我想问,那天,那超市,那等主人的小狗,但我没有开口。我想有些细节,或许是不用问的。我想,有些回忆,或许是不需要核实的。我想,有些趣事,或许是不需要证实的。宇宙太神秘了!北京多大,三千多万人,真可谓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而那个与我萍水相逢的女人与小狗大吉娃娃,与今天眼前这个青铸的女人与狗大吉娃娃,好象真的是重合的呢。那一幕,曾怎样地引起我的注意?而北京这些年,能让我在户外记得这么清的事件并不多。我的心里充满着沧海桑田的凄美。世界老大!世界好小!难道是因为我身边有了青铸人,从此我在中国那里都会有青铸人的身影神秘隐现?我的心里充满太多的感叹。
胡老师,曾是青铸子弟学校的老师,曾与姐姐一起结伴去华山。我在青海时,姐姐就多次给我讲她与胡老师华山之行的故事。很有趣呢!胡老师在京办教育,类似新东方,只是没有新东方做得大。近几年,胡老师才当起了甩手掌柜。
胡老师说起回京找单位、觅租房、找住房、办调动、办迁移、办户口、办身份证、办孩子转学证、办公司营业执照、办教育类公司许可证........这这这证、那那那证的艰难,真是几多感叹,几多怨怅,几多自豪。
另有郭秀萍等。)
(这一对是青铸人是青海乐都当地人。他们是回族。他们这次参会吃饭还是问题呢--头天有清真席,二天只能吃干馍,可是开心不仅写在他们俩上,更是写在他们心里。他们准备会议结束后到北京玩玩。好不容易出一次门,要好好利用不多的积蓄呢。
当年,除了洛拖派来元老与技术工人,360位北京学生,几批招来的青海知青--其中一批就有400人,更有一大批的青海乐都本地人成了青铸人。他们做为本地人,更清晰地见证了这青铸梦一般的繁荣与梦一般地凋零。他们比其它人群感触更加深刻。他们比其它人群更准确地见证着青铸梦的存在。他们的存在,让重回故地的青铸人不太恍惚。
青铸破产后,多少青铸人劳燕纷飞,特别是内地的青铸人,西宁的青铸人。青铸人融进中国的滚滚红尘中,成为一股强劲的铁流一般,成为新时代一股上进的力量。乐都本地的青铸人多选择了乐都,也就是留在原地。他们是要坚持下来不近不远地守护青铸废墟吗?他们是要坚持下来不离不弃地呵护青铸旧梦吗?是的,其它青铸人,离开青铸后,眼不见心不烦,他们不行。他们必须正视青铸现实。他们必须眼看青铸破落。因为青铸不论怎么样,都永远在他们身边!他们必须把更大的希望装在心中,然后在青铸的废墟周边顽强再生。再一次让人们找到欣赏诗句”沉舟侧畔万木春“时的惊喜。
他们比青铸其它人群更期望青铸能成为“中国铸造博物馆”“三线遗址”“三线遗迹”“青海瞿塘峡‘顺景’”---这本是北京学生首先提出的愿景,可是更迫切希望愿景实现的却是乐都的青铸人。他们比其它青铸人更期望有实物留存,慰藉他们驿动的心灵,不甘的愿景,不死的青春,不灭的激情。)
(说起来话长,当年.........)
(当年,咱车间开生产会,头上规定戴啥帽就是啥帽。那叫整齐!现在,这几礼帽加回族白帽,这各种颜色的“头发帽”加我的亮顶“头皮帽”。这,证明咱青铸人已经进入21世纪?)
(这位老太太出现在会场,令更多的老太太唏嘘不已。)
(当年我们”排排坐,吃果果“时我们梳着长长短短的辫子。现在我们“排排坐,吃果果“时我们举着一头头”梨花“。那些美丽的辫子是我们”梨花蕊“中记忆的一部呢)
(仿佛有个“首长”--是阿良呢,来接见两位老姐加一个财务科要员。阿良大名叫徐国良,是青铸二代。我姐姐说:你想了解青铸历史,阿良可是深知青铸历史的大拿呢。再说阿良当年的工作,就是这一类。)
(他主持青铸人的洛聚仪式,我主持我俩的见面“仪式”,我们与他们”井水“与”河水“两不犯。)
(青铸职工郑学庆,为此次洛阳聚会激情赋诗。《情聚洛阳有感》中郑学庆写道:回辔古都错赏花,鬓衰蹒跚未忘家。岁月苦磨青春志,鏖战声远情无涯。)
(哈!聚会会场成了我俩的照相背景!)
(青铸人个个脸上洋溢“红光”)
(会场的活跃显示着当今中国的“民主”与“自由”,人人心里都有鲜花盛开,都可将自己心的鲜花向不同的方向转动。)
(这些参加聚会的人有从兰州来的、有从北京来的、有从太仓来的,还有从上海来的
(聚会会场居然也成了大伙儿合影留念的地方。真是稀奇!仿佛他们只要在一起,不论是什么地方,都可以。而这次风雨聚会也是,没有任何目的,甚至不是一起来玩,一起来唱歌,一起来跳舞,一起来商议,一起来探讨,而是,只要在一起,就可以了。只要见一下面,就可以了。这在内地滚滚人潮中,“熙熙只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去”。内地各种各样聚会大潮中,谁不把利益与目的、结交高人与展示地位、推出产品与签回合同放在首位?青铸的聚会真的太不一般了,真是太独特了。甚至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是,更可爱的在于:青铸人却浑然不觉。此时此刻,他们恍惚游离于经济大潮之外。)
(多少年再聚会,节目虽好,但心不在焉,因为我们朋友间有那么多的话还没说呢!于是聚会场成了一个一个又一个说话的小圈圈,吵声震天响,有时甚至压住了合唱团的歌声。大家通感受是,没功夫说话。好不容易找到旧日铸友,可是吃完饭就找不到人啦。
(噫!练了这么长时间,上台我还是有些紧张!怕忘词呢!)
(该我们上场了!)
(青铸人北京合唱团的事迹很是让人感叹。他们为了这次会,已经在北京练了很长时间。大约是二个月。每周两次。我在北京,深知北京交通是如何拥堵。做一点小事儿就是一整天。再近的距离来回大多都需要二三四五六个小时。他们这种练唱,在某些北京人眼里,不是发疯就是发痴,不是发癲甚至是发狂。而50人的合唱团集体来洛阳,这对正规的合唱团队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且是自费,这合唱团的事迹怎能不让人感叹?
可能好多的北京人都无法理解这些青铸大傻冒。可能好多北京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聚会过青海山沟沟的内地人,怎么就变得这么痴,这么傻,这么纯,这么真,这么无经济头脑,这么无任何目的。他们更不理解有情有义的青铸人居然仅仅会为了一个情结,不被任何利益驱动,会几个月风雨雷电雪寒无阻中练唱,更不明白这些青铸人会为了给从祖国的天南地北相聚在这里青铸人唱两首歌,就把家里大大小小人,大大小小事,全部放下,来到洛阳。
合唱团最后演唱的是《难忘今宵》--这是李谷一春晚的保留歌曲。我心想,改一个字《难忘今天》不是更好?因为,唱歌时,明明是白天,明明是下午,不是晚上。怎么能是《难忘今宵》?分明是《难忘今天》呢!
青铸集会回后,我莫名其妙中会唱起这首歌《难忘今宵》。我自做主张改“宵”为“天”:难忘今天,难忘今天,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告别今天告别今天,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我想,其它人群祝愿祖国好,远没有已经破产历经艰辛再创生路青铸650人共聚洛阳,神州万里同怀抱,齐声祝愿祖国好,这么让人怦然心动。)
(老师,您想不到吧!我们这些您的学生都已经为人母为人父啦!您更想不到吧,我们的孩子们大都大学毕业啦!您更更想不到吧,我们中的个别已经为人奶为人爷啦!哈!真是”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呀!)
(背着大包去拍照!这个人是不是从火车上下来就直接到了会场?为何不把大包放在宾馆?这几位合唱团的铸友,看起来人人身兼多职!现在他们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
(这位青铸人杵着拐棍都走不好路,需要多人搀扶,可是他的精神状态却是那样的好,让人感觉倍精神,倍爽。)
(你还记得吗..........)
(老师和学生。两代美女交相辉映,给聚会平添了几分儿明丽的色彩。自拍成了聚会独特一景。浓浓的现代化气息与淡淡的乡愁气息交融,使得相见更有味道!)
(当年的我们年纪少,意气风发心情好,虽然山大沟又深,跑路干活蹦蹦跳跳。今天我们年纪老,情牵意挂睡不着,虽然路平街又宽,走路蹭街弯弯绕绕。出山却把山来思,出沟仍把沟萦绕。企破原因在哪里?朝思暮想细推敲。二十多年只一梦,四十多年恍一觉)
(毛老师,说几句话吧!我录下来,给没有机会参加聚会的同学们听一听。)
(虽然我已经耄耋,仍有这么多的青铸人我不认识。这让我感觉很迷茫。很迷惑。谁来告诉我他们都来自哪里?曾是青铸的什么人?他们为何居然连我都不认识?这实在让我有点点失落呢!
这两个年轻人,看什么呢?这么兴奋?那手机里虚幻的东西有我心里”真实的东西“好看吗?)
(下楼梯两老青铸人都有说不完的话。当心脚下哟!)
(现在才知道,那时我们那个山沟沟里的学校比外面的学校一点不差呢!)
(青铸子弟学校的数学明星老师王德珠,课讲得好!这么多年仍被同事和学生们念念不忘。)
(我们是鲜花,来到了鲜花盛开的地方。牡丹花都洛阳是鲜花盛开的地方!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鲜花盛开的地方。)
(轰轰烈烈的餐厅。650多位青铸人在一个餐厅中聚会就餐,很是壮观!青铸人那天会见了多少位朋友,没有人能记清。他们只记得:第二天,很多到会青铸人的嗓子都哑了,有的甚至说不出话来了。他们激动呀!已过多少年,我们才好不容易又相会。)
(青铸真的人才济济!我所见到的绘画:曹厂长的绘画精美细腻、佚人书法挂屏颇见功夫、王存福的青海花儿乐都特色韵味十足、郑学庆的诗词功夫显现新颖意景。乐都王存福是我姐姐的师傅。王存福不亏是乐都花儿传人。王存福唱的花儿真的令我神往,仿佛我又回到了青海祁连山脑脑中,又回到了当年。许国英女士又主持又唱歌,又是青海花儿又是河南豫剧,尽展才华,好不惬意。(主持人之一许国英)
青铸人在聚会这短暂时刻抓紧时间找自己熟悉的青铸人。以至于好多人都拿着酒杯一桌一桌寻找,举着饮料一桌一桌觅寻。更多的人不好意思或是不太方便起身,便举着水杯一桌一桌眺望,举着筷子一桌一桌辨认,抬起皱纹一遍一遍追问,举着白发一次一次询问。
更有好玩事儿,有的两人见面了,感觉面熟,搂肩搭背,热乎半天,才问:你是谁呀?
更有好有趣的事儿,有的两人见面了,热烈拥抱,泪眼迷离,热乎半天,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对方走了,才问熟人:他(她)是谁呀?
且多是这样!都面熟,但多不认识。但是他们也绝对不会弄错。比如,我这个外来人,就没有被他们任何一个青铸人问:您是那个车间或那个部的。照相也绝不会把我这个外来人弄入充数。仅几位人问姐姐:她是谁?是你妹妹?
且他们通过直感,很快就识别成一个一个大的团队,把我们这些外来者“隔离”了出来。仿佛,你们外人只能欣赏他们,但是并不能加入他们。因为已经晚了,他们在几十年前,在引胜沟,“师徒”“哥们”“姐们”“师生”的结交仪式已经举行过了。
原来,哪些人是他们青铸人,他们心里很清楚,只是太多叫不上名字。
最后合影时,我本不想“滥竽充数”,但转念一想,如我加入,我就会得到一张650多人的大合影,这对我这青铸人的家属,太珍贵了!于是,我才自做主张加入合影。)
(姐们哥们怎么这么亲呢?因为在那山沟中你们就曾是我的亲人们呢。)
(虽然您变化大,可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你!)
(谁说我们已经苍老?我们的心里比年轻人还年轻呢!)
(让我们在青铸的“老根地”再次握手!)
(朋友一生一起走,遇到困难不低头。咱哥们当年在引胜沟就是这样携手共进呢!)
(他在拍什么?是自拍吗?是拍天气吗?是录声音吗?是想把三线建设时期就萦绕在青铸人心里那”接天宇、通地心“的海潮声”拍“下来吗?是想把近四十年三线大气场相通的历史风云际会声录下来吗?)
(牙还存有几个?尚可用自己的牙饭否?)
(我把镜头对准你们,你们为什么把目光对准别人的镜头?)
(搭上你的肩膀,昔日的感觉又回来了。)
(我们曾在一个厂工作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缘份呢!)
(我来是因为青铸给了我一个大家庭的感觉。虽然厂不在了,大家庭仍在。这样我走到哪里都有一个好心态。你们看出我在人群中特别的潇洒了吗?我就走在全国哪里,身上都有这份儿潇洒。)
(三位老姐加一个老哥。成一个梯子,祝我们的青铸二代后人、三代后人、甚至四代后人,更上层楼。)
(这么多的摄影师,我们当把脸转向哪一位呢?)
(转眼已经四十多年就过去了。我脑海中的你还是二十多岁的那个你呢。)
(拍照时让我也扭一扭,跳出一个有关青铸人的新时代“迪斯科”)
(这么多的摄影师,或同时开”攻“,或轮番上”马“,让你们统统“留下”。)
(合影前让我插一“曲”!
(这个背大包照相的长者,挺像一个专业投影师。不说有人还以为是在拍“电影”呢!)
(来,为了留下好的影像,大家一起说:一、二、三、茄-子-!)
(不明就里的外人,看这帮人这般喜气洋洋的,坐得这么有"范儿",还以为他们是回到当年,在青铸灯光球场等看露天电影呢?新片子上演,总也要等待西宁电影院新片子放完,连夜抢运到引胜沟青铸厂,经常一等就等到凌晨呢。放完了放映员还要天亮前把片子送回西宁电影院。看露天电影,夏天就像今天这么浪漫,像大家一起过大节一般,众情激奋。大冬天时看电影,那才叫带劲儿!冻得一个一个跟猴儿以的。虽然把所有能穿的都穿在身上,能披的都披在身上,能裹的都裹在身上。没有台词的空档,一个人跺脚,其它人跟着跺,跺脚声一片又一片。如同现在看足球,轮着站起来鼓掌起轰一般热闹而有趣。)
(先别拍!这虽然不是T形台,时装秀,但也让我先给大家走一个“拿凳子、举洋伞的‘青铸台步’”!)
一个车间来一张,老同学来一张,一个科室再来一张,铸钢车间来一张,球铁车间来一张!财务科我们来一张!一同进厂来一张,老乡来一张。650多人被归类成不少的小团队,合影热潮一个接着一个。“多中心””万花筒“,让每个人的脸上笑开了花。
(谁说我只会唱歌?我拍照水平不错呢!让我来给你们拍一个!)
(大家注意!看着我这里!说一说,你们谁最漂亮?!)
(一个摄像,八个“客”,照出来的使不得。多个指挥指手划脚,激动中全然忘了,某个指挥的手已经伸到老人眼前。老人家惊恐地抬望在眼前晃动的手或是瓶子,更搞笑的是年轻人居然浑然不觉。)
(一个小团队,多个摄影师。十八般摄像制备:手机、平板电脑、小相机、大相机、专业相机,十八“武器”一起上。
(650多人一张照片!企业破产近20年后还能从祖国的天南地北聚集这么多人来拍一张照片,让专业摄影师都惊叹不已呢。
留下这次聚会的大合影是青铸人心中挺重要的一件事情呢!
一位青铸中年女人大踏步向前,一个青铸年轻人跟在后面“邯郸学步”)
(姐姐刚进厂分配在铸钢车间。姐姐好像是翻砂工。这是铸钢车间的部分青铸职工在洛拖大门口合影留念。
洛拖门前主席立像依旧。母厂大门依旧。这让太多”最终迷失方向“的老青铸人找到了”北“。)
(这一帮青铸人,参观洛拖,就把靓丽永远留在了洛拖)
(一拖在墙上,在字幕里,打出的热烈欢迎“青铸职工”“各地铸友”的字幅,让青铸人倍感温暖。那真是一种回家的感觉!我们要和这些字幅留个影呢!)
(寻根洛阳.是青铸老职工的一种特别的怀旧情结。当他们来到阔别近五十年的母厂,发现一拖大门没变,毛主席立像仍旧矗立在广场,十分激动。一老人告诉我:没有搜寻着广场前的那条小河和河上的那座桥,那是我们40多年前每天都要走几遍的地方。我感觉十分遗憾!观光车进入一拖,我听到他们在说:厂房依旧呢!那是我们的老车间!这是我们的老办公室!觅寻间,他们感慨万千。
聚会之后,八旬青铸职工李荣宝更是在两对子女的陪伴下终于找到了当年的洛阳拖拉机厂及在洛阳的老住房。)&
从姐夫姐姐的经历,我不难想象,青铸破产后前前后后进出青铸的几千人都经历些什么。
更让我关心的是青铸的元老与洛拖当年派出的高级技术人员是退休还是失业。如果他们一腔热血又身无归外魂无依处,那是我最伤心的。好在,听几个青铸人说,他们年龄大都七八十,甚至有九十多岁的,大多是正常退休,这我才放下一点点心来。
真是沧海桑田!真是事态变迁!这个时代的风声雨声雷声雹声,恍惚都藏进青铸人的生命中一般,让我接近他们如同接近大大小小的海螺,只要我肯静下心来聆听,就能听到大海中的大潮声,忽隐忽现,神秘萦回。
更有感叹事,我刚出青海调中国石油报时,那时报纸不在北京而在河北涿州,而与姐姐一家在青铸住一套房子的肖护士夫妻俩居然也调河北涿州。我们几次相会都是姐姐来涿州的日子。非典期间,肖做为护士长冲在第一线,不仅立功受奖,且升为正高护士,后高调保定地区。而其夫更是该医院外科的的骨干..........
好几次我家人生病,我的朋友生病,多亏了肖护士长两口子伸手相助,让我这个漂泊的游子有一种亲人就在身边的感受。有一次天津朋友来我家作客--南开大学的肖博士,遇知音谈见解,肖博士激动流起鼻血,怎么都止不住。送到保定二康医院,几个医生轮上仍止不住。情急中,我们找到肖护长,肖两请医院技术强的人出马,才把朋友肖博士的鼻血止住。
我发现,虽然我没有在青铸工作过,但是青铸不仅与姐姐一家,更是与我父母一家人,与我个人一家人,今生今世,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奇特缘份。仿佛我这一辈子都走不出天南地北青铸人酿造的无形透明但博大复杂但根深叶茂的大气场。仿佛青铸人与我生命中的某些信息前生前世就已经有所相连一般。
仿佛今生今世,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能听见青铸人身上海螺一般隐藏的海潮声。
每当夜深人静,每当我想起姐姐,姐夫,想起青铸人,那神秘的海潮声,忽隐忽现,会带我到遥远的引胜沟,幽深的大柴旦,曾经荒凉的乐都县,依然清凉的湟水河,依旧清香的拳菜,依旧温暖的线手套,依然在目的《屈原》等露天电影,会让我想起我们一家人与青铸有关的许许多多的往事,会让想起大姐给我讲的许许多多青铸人的或凄美或悲凉或有趣或好玩或新奇或怪异或振奋或震惊或令人扼腕或耐人寻味或令人激动的故事。
好几次,在叹息姐夫不当离开青海油田之余,我与姐姐也在一起共同感叹。我说:多亏你当年下乡招工,不是如其它知青留在西宁,而是”落草“引胜沟,此生有了这么多优秀的青铸人做你一生的朋友。许多青铸人成了你两口一生的贵人。多亏你没有留在西宁,而是成了青铸人!
我当然看出,正是有了这些青铸朋友,正是有了这青铸大气场,姐姐、姐夫,就算是经历太多,就算是将经历更多,就算是失去太多,就算是他们还将失去什么,他们都无悔无怨。因为这在大帮从全国各地热血支边相聚引胜沟献身的青铸人真是太优秀了!因为成为这一大帮从全国各地热血支边、献身的青铸的人中的一员他们太自豪了!就算是他们做为青铸人已经经历了太多风雨雷雹!就算是他们做为青铸人将要经历了更风雨雷雹!
&(参观洛拖那天,天下小雨,可是这帮青铸人的出现,如同雨天美丽的彩虹。瞬间特别地照亮了洛拖)
参观洛拖,参观与洛拖关系密切的“农耕博物馆”,我才明白,青铸这盘棋不仅与中国的三线建设戚戚相关,与近代中国工业发展息息相系,更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切切相连。更与新中国特有的西北五省更多的,成百上千个劳改农场,神秘相关。不仅与中国的工人阶级气场想通,更是与中国的农民、农工、兵团战士、劳改犯、右派、小将、商人、无产阶级、军人、军车、前线、战争等气场相连。青铸气场不仅与西北五省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相关,更是与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相连。青铸气场不仅与中国的过去相连,更与中国的未来相连---现在的洛拖,在自己的领域,仍走在中国的前沿。
------中国洛拖又称一拖,奠基兴建的到今年国庆节正好是建厂六十周年。现在的一拖市场布局上大,除洛阳总部外,不仅在中国的黑龙江、吉林、新疆、江苏等省有生产基地,而且在非洲、欧洲、中亚有制造基地。今年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主席到白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专程考察了中白工业园项目。习主席见证中国一拖成为中白工业园首批六家入园企业之一。一拖将在那里建立面向欧洲市场的研发中心。从资本运营上,一拖也不落后,一拖是中国农机行业唯一一家拥有A+H资本平台的农机制造企业。从技术研发上,一拖拥有中国最先进的动力换挡拖拉机、电控柴油机等产品的研发及制造技术,全中国最先进的中试基地。这次聚会,一拖还送给青铸一台红色拖拉机的模型。后来,青铸人在一拖看到了这台巨大轮子的拖拉机实物。
----原来,这一帮青铸人,和中国的东方红拖拉机、红旗拖拉机,与中国十亿农民的“腾飞梦想”相连相系,与成百上千个农场、特别是劳改农场、建设兵团、人民公社相关相连。
我记得,洛拖的资料照片中,有影星刘晓庆开东方红拖拉机的照片。刘晓庆因演此片中的女拖拉机手,一度被称作中国最美拖拉机手---取代现实中的最美女拖拉机手。我记得爸爸毛高畴当年是青海农林厅的团委书记,曾带青年干部到青海湖农场劳动。爸爸告诉我:当年,青海的省长是高峰,高峰派人到全国宣传青海开发的大好前景,吸引了大批的山东知青、河南知青来青海搞开发。青海湖周边大开发更是轰轰烈烈。青海省买了好多台东方红拖拉机。没有播种机,就利用飞机飞播,没有爬犁,就把青海东部农业区少有的大树砍下来捆在拖拉机后面当爬犁。可是,年轻人激情万丈但经验不足,他们的激情并没有全部得到应有的回报。多少台东方红拖拉机被圄在青海湖边的泥泽中成一堆堆废铁。多少河南知青被饿死。青海湖边几多美丽的草场被开发毁坏成了沙漠。
更有不能忘记的:青海的门源劳改农场、青海格尔木建设兵团、新疆建设兵团、黑龙江建设兵团,等等。同样是利用东方红拖拉机与青铸铸件生产的红旗拖拉机开垦出大片的粮田。门源的油菜花海,到现在,仍年年吸引中国人去采芳,谁说不是与青铸有关的拖拉机的功劳?东北北大荒如果没有东方红拖拉机,到现在怎么仍被称作“北大仓”或是“中国的粮仓”?
还有中国,特别是西北五省的军队、军工、船舶、固定动力、发电用、农业机械、工矿生产动力、农业生产动力,除红旗外更多品牌拖拉机心脏,军用坦克,有几多是用青铸生产的“柴油机铸件”生产的柴油机?
更有,青海人谁不知道当年的青海湖牌汽车?这都与青铸有关。
原来,青铸虽然在大山沟沟中,可是我从小到大,都与青铸生产的这这这,那那那,相依相伴,且是伴我成长长大。直到离开青海,青铸人仍伴着我。
难怪我总感觉青铸的气场通天宇,接地心。原来青铸的气场真是气盈中华,气满华夏。
青铸人对我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为加强三线建设,从其他省市迁来了一大批企业,除了66年从洛拖“迁来”的青铸---青海农机铸造厂,还有青海光明厂、青海黎明化工厂、青拖,青海第一机床厂、青海第二机床厂、青海锻造厂、青海柴油机厂等。想当年,苏美是世界两个超级大国“巨无霸”,可是毛老人家的三线建设却是要带着仍贫穷的中国人,不仅是预防两“巨无霸”扔原子弹、氢弹等。毛老人家甚至想带着中国人与这两个“巨无霸”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呢。毛老人家甚至幻想“让天下人民都解放”。毛老人家甚至憧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那是与世界革命相连相系的地球大气场呢!其次才是带动大西北与大西南的工业。三线建设居然涵盖了中国13个省和自治区,投入资金高达2000多亿元,投入人力高达上千万--远不止这个数,仅我的大巴山,修襄渝铁路及伴行路中的一段---大巴山这以前没有公路,全靠水路与背脚子,投入铁道兵、民兵、民工就高达三十万,牺牲人数370位居然是同段青藏公路的六倍以上。仅三线学兵---三线学生就牺牲100多人。这是由于大巴山太险峻:因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众多峰丛、地下河、槽谷等。河谷深切,山谷高差800~1,200公尺,只有城口、万源等少数小型山间盆地。我的故乡紫阳县为了建一个几足球场大的广场,平了一个古城、利用多个商场与民房的顶、给几公路加顶,才造了那一个广场。大巴山的险峭程度显然是超过了青藏高原!我这样说,可能大家觉得不可思异,但实事就是如此。青藏高原是整体高,上了青藏高原,其上面的山丘却是相对平坦的开阔的。就算是、祁连、昆仑、喜马拉雅等山脉,也是大山大崖大岭大脉,也不会如大巴山陡与峭、险与峻结结实实挤在一起。就如李娜唱青藏高原:“哎--哎---哎”爬上五千米藏高原了,然后就平坦了,我说雅江大峡谷还没我大巴山随处可见的峡谷的险呢,可是人家整体海拔高。大巴山却是整体海拔不高,可是近千米高的山都挤在一起了,险与峻都压强在一起了。加上大巴山溪水发达,仅大溪河就有十几条,小溪河最少上百条,加上巴山夜雨泥石泥多。打隧道常遇地下河打穿、打桥洞常遇地形复杂塌方,加上泥石流多发,建铁路桥长腿易坠落,是牺牲多的部分原因。大巴深山从古到今没有公路,只有三线建设者们才创造了这中国奇迹。更有离我家乡近在咫尺的重庆绵阳的三线国防项目,现在那些深洞废弃了,但每每让参观者撼动不已。三线建设特别为大西南、大西北,构筑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门类齐全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和交通体系。为大西南、大西北培养了成千上万高素质人才。那一时期,国家对青海工业建设的投资额大幅度增长,一批地方企业也在三线建设企业的带动下先后建成,初步形成了青海省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更有三线企业可能飘逝,三线时期构建的交通体系,仍在中国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有空儿,请到我的大巴深山参观襄渝铁路:那铁路是中国隧道最多的铁路,火车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在高矗的隧道中钻。襄渝铁路桥长腿在大巴山险象环生中是何等壮观,最长的腿居然高达74米。那可比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壮观千倍,其宏伟程度,在大巴山段,看起来,甚至可能万里长城媲美。
悲壮吧?!此中国举动,举全国之力,落实到小小的青铸,落实到窄窄的引胜沟,连接着全国多少个大大小小的项目,足以撼天动地。弹响的当是历史这把古琴,吹响的仍当是未来这支长号。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市场经济大潮对青海工业开始“大洗牌”,青海省实施了国有企业重组及结构调整。一些服从国家大局,适应战备,应和国情,但不且合现今企业经营战略实际,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比如青铸宣布破产退出。青海省清除了亏损源,卸掉债务包袱和冗员负担,国有企业亏损额逐年下降。2000年青海省工业企业全面扭亏后,2001年国有企业实现整体扭亏。
令人欣喜的是:青铸的出现,伴随着青海工业体系的形成,伴随着国家预防力的增强,跟随着中国战斗力的强大。令人伤感的是:青铸的消失,却伴随着青海工业的“走向实际”“落向泥土”及“扭亏为盈”。
青铸可能消失,可是青铸人是永远不会消逝的!我们中国会有一代二代三代四代五代的青铸人,相信他们会把青铸的故事讲下去,永远讲下去,生生不息。
青铸可能成废墟,可是青铸人是永远不甘颓废的!相反的,青铸人正以强劲的底气,融进各个省各个行业各种建设中,只是没有人知道,他们这样底气无限的源泉在哪里?
三线建设终将成为历史,化为烟云;可是三线人的精神终将成为中国的隐形财富,中国的隐形精神财富!
这便是青铸洛阳聚会让我感觉到的强劲生命力的源头吗?这强劲的生命力已经中国的某个地方、某条河流、某条大路上忽隐忽现,虽然我们还来不及分辨,但是当我们鱼游浅底时,有这么一帮充满活力、充满了精气的鱼儿在我们身边竞游,是不是给我们平添了游泳的兴趣与撞击的趣味?是不是让我们的生活注入着鱼儿溅起的新鲜阳光与鱼儿激起的清亮的泉水,让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另一种活力?)
<img NAME="image_operate_61779"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middle/001mzTv8zy6SvVqYCzu90&690"
ALT="&消逝的三线企业,重情的青铸职工&。&650多位原青海铸造厂职工,从四面八方赴洛阳风雨聚"
TITLE="&消逝的三线企业,重情的青铸职工&。&650多位原青海铸造厂职工,从四面八方赴洛阳风雨聚" />&
66年6月16日首批来青海配合选厂筹备的郝进第、王占成、朱万成、苏启腾、温玉声、吕海亮、李海斌、张桂生等八位被称作青铸第一批元老。这前面几位有这八位中的哪位?谁能一一辨认?就算是曾是下级的,可否还能辨认元老模样?洛拖来的首批建厂骨干:杨大勋、陆雪冲、陈延东、王泰昌、桑坚才、李绍良、姬炎山、刘达东、郭三奎、蒋余松、吕其铨、侯吉祥、钱恩德、杨洪发等被称做第二批元老。谁能从镜头这一群人中辨认出几位?当年,一拖克服重重困难,抽调从工厂初步设计到为投产所需的工装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等骨干人才,共向青铸厂派送了270名干部、600名技术工人。也就是近千人!就算是一拖元老,又有谁能从这照片中一千人中到会的全部选出来?但是,沧海桑田,不改的是他们想为这个国家做英雄的本色。虽然这个英雄梦随青铸的破产,仿佛皆成空濛,皆似“笑谈”,但是,过程才是真正重要的。历史是写给真实发生过事情的。而不是写给结局的。我们在乎的是过程。可不是?这个过程中我投入着并痛快着,这个过程中我奉献着并惬意着,这个过程中我痛苦过我快乐过,这个过程中我输出过并畅快过,这就足也!再说我们青铸人的精神是三线建设大气场的一部分,正是这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整体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那个特定时期释放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抱团齐心的精神力量,让地球震撼。正是这多少精英宁肯忍受种种委曲仍痴心不改的精神力量,让宇宙动容。使中国终于不再被其它国家凌辱屠杀欺负,终于被其它国家尊敬看重敬仰,结束了中国在全球的近代屈辱,这才是我们心里最在意的。
(这样看过去,壮观吗?如同我在太行山参观嶂石岩、纸糊套、上大凡、下大凡景点时,看到的那个巨大的天然回音岩。
-----那个天然回音岩是“大凡”站立着的“底部”。又叫“纸糊套”的底。导游对我们说:进这个瓮状的“大凡”底就是那巨大的天然回音岩。进此景点,我们都不敢呼喊对方的名字。因为这天然回音岩含石英砂,可以录音。如果呼喊了谁的名字,在特定天气里,比如暴风骤雨时,比如夜深人静时,这大凡中就会传出呼唤此人的声音。且这声音波浪般起伏,波潮般传递,回荡在整个太行山中,如同魔鬼唤此人的灵魂一般。且这喊魂声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反反复复回响,来来回回激荡,长长久久起伏,直到收了这个人的灵魂。所以,进了大凡,你们互相间不要喊名字。如果一定要喊,你们可喊“哎----”“喂----”等!你们也可编号,相互喊号。这太行山原来是大海的底。那天然回音岩与真的回音壁一般,虽直径达几百米,但是从回音岩这边对岩说话那边听得清晰,如同打电话一般。但记着,不论在凡中行走,还是在回音岩两端“打电话”,千万别喊相互的名字,千万别喊你在乎亲朋好友的名字哟。当心喊后被这天然回音岩录下,反复呼唤,直到某天某月某年名字的主人被这神秘大凡收魂哟。
当年日本鬼子在此大凡中全军覆灭。战役就是在这回音岩打的。中国抗日部队埋伏在回音岩上几百丈高的悬崖上,日本人误闯进了大凡,像被灌了迷魂汤一般闯进了死亡大凡。结果是这边中国抗日部队把大凡口一封,那边中国抗日部队等日本人进到大凡底,便有手榴弹、炸药、滚石、子弹、茅子、飞刀从那回音岩上一起泄下,日本鬼子进入中国华北地区后,一路横行霸道,烧杀掠抢,无恶不作,节节胜利,却在这里裁了跟头。一支日本部队在这里全军覆灭。日本人迷信,战后,日本国派来善后的人,都不敢进大凡、更不敢到回音岩下收日本战死士兵的尸体。日本人只在凡口设点,租当地中国农民帮助他们进大凡回音岩下收日本侵略军的尸体,且就地掩埋,根本不敢立碑,然后在大凡的神秘瓮音声中仓惶逃走。
不知道为什么,记者毛竹在此想起这个多年前去过的有趣景点。可能是因为这650人照相的形状太像那太行山中的大凡底部那个神秘的天然回音岩了。)
650多人一张像--加上学生们、孩子们远不止这个数,专业摄影师都没照过这大场面的这么多人的照片呢。
专业摄影师喊了多遍:安静!大家安静!大家不要吵,大家不要动,都听我指挥,一个人动650多人的照片全部玩完,大家一定要听我指挥!.........可是会场上仍是吵声如雷,响声震天,淹没了这叫声。终于,大家都意识到不能这样吵下去了,专业摄影师的喊声这才清晰起来.................)
会议后我听好多青铸人在感叹:这次会议的难点是:约95%的青铸人都是从外地、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奔赴洛阳。组织工作如此庞大,工作如此繁杂,最老最小的年龄居然相差八十来岁,悬念如此之多,真是难为了青铸人,真是难为了仅有的多少位现在洛阳的青铸人。
而规模如此宏大、年龄如此悬殊的“高难聚会”的园满成功,更是让几千青铸人倍感欣慰。
据悉,会后的5月20日上午,洛阳筹备组几人:李德顺、王瑞虎、赵海明、刘重喜,前往洛阳引胜义齿有限公司,代表“2015年青铸人情系洛拖相聚洛阳”全体铸友,对公司向聚会的慷慨捐助及派车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公司赠送了纪念品。正我看到的那张开会前几人抬着的青铸人某某画的画。
原来,这个公司董事长许引胜之所以慷慨捐助,是因为也是“青铸人”。许引胜代表已故父母许圈夫妇和许黎春、许黎敏、许黎清、许黎君、许黎霞对会议圆满成功表示祝贺。许引胜还提起了在引胜沟那艰苦愉快的生活。
大巴山野美女作家毛竹特意提醒大家注意:捐助这次活动的其中一位董事长名叫许引胜,捐助这次活动的其中一公司叫引胜义齿有限公司。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出生,这个公司的出笼,都与我们青海铸造厂所在的青海省乐都县的引胜沟有关?那么这个活动,这个气场如此之大的活动,这个接天宇撼地球的活动,其气场,是不是也来自青海省乐都县引胜沟?引胜沟!那真是一条神秘的沟呢!那沟中犹如深藏着神秘的能量呢!
那条窄窄的引胜沟!那条溪水奔涌的引胜沟!那条曾容纳三个三线企业近万流动人口的引胜沟!那条能讲诉青铸人几多故事的引胜沟!那条曾留下青铸人多少辛酸苦辣的引胜沟!那条曾带给青铸人几多自豪与骄傲的引胜沟!那条曾带给青铸人几多失落与痛苦的引胜沟!那条曾寄托青铸人希望与憧憬的引胜沟!
最重要的是,那是一条能带给青铸人几多精神力量的引胜沟!
青铸人是知情知义的。青铸人是重情重义的。我在聚会会场上听大家发言,几乎乎人人都在感谢聚会的赞助者,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听到最后我都有点点不耐烦了,因为通常的会由一个代表感谢一次就够了。怎么会人人轮番上场。但这也让我深知,青铸人太在乎这次聚会了。青铸人太希望这种聚会能成功举办了。所以他们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想把祝福留给以许引胜人为代表的所有捐助人,留给以引胜义齿有限公司的公司为代表的所有捐助公司。之所以以此人此公司为代表?我想不为其它,只因为他与它,都叫“引胜”!
(特别申明:其中四张照:“合唱照片”“650人合影”“铸钢车间在洛拖门口合影”“李荣生洛阳老住房”,选自青铸厂九九博客,其它照片版权均属毛竹姐妹。互动写作修改过程中,没经博主同意照片与文字均不可转载。图片说明中的部分仅为毛竹主观臆断或是阳光幽默,请匆对“号”入“座”)
青铸洛阳聚会花絮
(大聚会不过瘾,我们再来个小聚会!让我们把我们的人生美丽的瞬间与一拖与青铸融在一起!)
(子弟中学的老师们这次来了不少,真是难得。)
(两哥哥坐船头,多妹妹“做船走”。)
(老师与学生们相聚洛阳)
姐姐说:我的学生们可能干了。他们中太多成功人士,他们现在是好多行业的骨干!)
(这些调皮的学生们集中在老师的身后,想聚成一条美丽开屏的凤尾吗?而他们真的是青铸人的希望,真的是青铸人美丽的开屏的凤尾呢!青铸人的希望在他们身上!)
(这一帮充满活力的学生们让老师好开心!)
(餐厅很大,这几位偏要挤在一起,弄成个“一小撮”。)
(哈!现在她们是“学生”我们是“老师”!老师们正襟危坐跟我们当年一样呢!
中间那位青铸男老师变化大到同事们都认不出他了。终于由他自己道出他是谁,大伙感叹不已。他忙给大家解释了自己变化大的原因。这是一个谜哟,不能说哟!)
(这里面好多位是青铸子弟学校的老师吗?)
(青铸子弟学校的老师们在一起,风彩仍不减当年哟!)
(看看这帮青铸美女们有多阵式!这是在洛阳附近的少林寺。)
(青铸人走到哪里,就把太阳一般温暖的微笑带到哪里。)
(太阳出来了!太阳,太阳,光芒万丈!)
(阿良走到那里,都有一幅“指挥员”的架式。此刻,阿良正在商量参观旅游的“方针问题”?“路线问题”?)
(充满了心气的青铸人,不论走到哪里,都给哪里带去阳光一般的笑容。)
(洛阳聚会后,许多青铸回到北京,许多青铸人到了北京。右一是现已经定居北京的李桂林,虽然坐在轮椅上,可是精神状态很好。李桂林的妻子叫赵芙蓉。李桂林原是青铸子弟学校的老师,后调西宁市经委与青海省办公厅。李桂林现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是不仅仍参与青海省重要的在京社交活动,甚至帮助青海省的企业在京攻关;不仅参与炒股赚钱不少,而且还以残疾人身份资助四位贫困大学生---仅这最后一点就中国稀奇。))
(李桂林受妻子赵芙蓉委托,在自家小区大门口等待青铸人驾到。)
(青铸人在好客的李桂林、赵芙蓉两口子家做客。)
(左二,北京学生胡老师,曾是青铸子弟学校的老师。后在京办教育,现当起了甩手掌柜。)
(右边这位青铸女人,头发越白,越有风度。如果让我毛竹评说,我觉得她的风度比著名女作家陈祖芬还“陈祖芬”呢!)
(这帮青铸人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青铸人享受李桂林赵芙蓉夫妻的盛情款待后,排队体验当年在青铸大食堂买饭的滋味?
(胜利属于我们!)
(你也参与进来呀?!)
(六帅哥相聚少林寺!)
(桥的畅想!)
(云台山留下青铸人的身影。)
(青铸子弟学校81岁高龄的樊振汉老师身体不好,虽家在洛阳,仍不能参加青铸洛阳聚会,可是没有关系呀,老师们可以上门看望樊老师呀。洛阳聚会,铸友们在洛阳停留四五天,有铸友们二次甚至三次上门看樊老师。樊老师居然还嫌同事们看他次数太少。一遍一遍念叨着,希望青铸人多去看他。因为看一遍就少一遍了。)
(青铸人笑得总是那么由衷。选自青铸厂九九信箱)
(笑脸如鲜花盛开在树丛中。选自青铸厂九九信箱)
(另一地点的另一种聚会:“2015年情系洛阳老同学聚会”。选自青铸厂九九信箱)
(毛老师等在北京郊区的青铸人之家)
(站起来,青铸人显得气宇不凡呢!见面时间太短,何时,我们还能再次相聚?还没分离已盼来年再相见"。真是:“雁‘难’飞,雁‘难’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青铸人个个多愁善感,仿佛均是“多情种”投身转世呢?)
(竹子申明:除标注三张,其它照片版权归毛竹姐妹。互动写作修改过程中,欢迎参与,没经博主同意照片与文字均不可转载。图片说明中的部分仅为毛竹主观臆断或是阳光幽默,请匆对“号”入“座”)
640多名援建青海的一拖“老三线”49年后再聚首
日08:44来源:洛阳网
  <img STYLE="MAx-WiDTH: 600px" NAME="image_operate_02435"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img8/wb/smccloud/recom//430605.JPEG"
ALT="&消逝的三线企业,重情的青铸职工&。&650多位原青海铸造厂职工,从四面八方赴洛阳风雨聚"
TITLE="&消逝的三线企业,重情的青铸职工&。&650多位原青海铸造厂职工,从四面八方赴洛阳风雨聚" />
  初到青海的一拖援建者合影 (资料图片)
  <img STYLE="MAx-WiDTH: 600px" NAME="image_operate_1797"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img8/wb/smccloud/recom//473805.JPEG"
ALT="&消逝的三线企业,重情的青铸职工&。&650多位原青海铸造厂职工,从四面八方赴洛阳风雨聚"
TITLE="&消逝的三线企业,重情的青铸职工&。&650多位原青海铸造厂职工,从四面八方赴洛阳风雨聚" />
  再聚首,泪难抑 (资料图片)
  49年前,一拖近千名干部和技术工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前往青海乐都县荒郊,包建起青海铸造厂,为改变青海机械工业长期落后的局面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成为青铸厂发展的中坚力量。“三线建设”,作为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已成为历史。那些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完成的故事,又有哪些“一拖人”的身影?
  近日,在中国一拖集团,640多名年过花甲的一拖“老三线”,从祖国各地赶来,像孩子们一样手挽手,叫着、喊着:“洛阳,我们回来啦!一拖,我们想念您!”
  1 响应号召,奔赴“三线”
  1966年5月,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流传着一个消息:全国马上要大搞“三线建设”,厂里要派人去西北。
  张选正1956年进厂工作,是中国一拖集团的第一代建设者,也是青铸厂的第一代建设者。他至今回忆当时的情景仍满怀激动:“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家热情高涨,纷纷到厂部打听,想报名去西北。当时厂里很重视这件事,援建人员要经过层层选拔,选出最优秀的人才代表一拖支援国家‘三线建设’。”
  当时青海机械工业基础很差,面临很多困难,人才缺乏则是首要困难,从工厂管理、设备操作到后勤保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而当时一拖正处于热火朝天的生产时期,专业人才对一拖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然而,为了支持国家“三线建设”,一拖克服重重困难,抽调从工厂初步设计到为投产所需的工装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等人才,共向青铸厂派送了270名干部、600名技术工人。他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和骨干。
  原青铸厂副厂长吕海亮是一拖派往青海的第一批干部。他说,当时根本不需要动员,大家第一天接到出发通知,第二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背着包袱奔赴青海。
  “第一批人出发的时间是日。”吕海亮说,回首往事,仍记忆犹新,“青铸厂从组织、建设到生产,始终与一拖血脉相连。”
  2 煮冰取水,战天斗地
  1966年,青海省乐都县引胜河东岸来了一群人,他们拿着仪器在一片乱石堆中一次次勘测,工厂就在这一片乱石堆中建起。
  吕海亮说,当时他们一行人到西宁汇报完工作后,马上奔赴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区调查走访,最后初步确定青海省乐都县引胜沟符合建厂条件。由于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第一批建设者从赶到青海时甚至没有住的地方,只靠一辆马车代步来到县城,被分散安排到县里的各个地方。
  原青铸厂会计师罗毓江回忆起那段岁月用一个词来形容——战天斗地。
  “初到高原,许多同志出现了高原反应。一位同事的妻子一到,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丈夫含泪把妻子送下高原,又马上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罗毓江说。
  张选正回忆说,冬天高原上河流结冰,这就断了饮水。为了取水喝,大家每天推着小车到河边,把冰层敲开,将冰块拉回去煮水喝,“当时有一个专门的屋子,我们每天在屋里生火,用汽油桶煮水”。
  除缺水外,冬天高原上的严寒也给建设者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每年5月,大家都开始张罗当年冬天要用的煤。天不亮,一群人坐着卡车出去拉煤,一来一回卡车要在高原上颠簸四五个小时。煤拉回来之后,一家一户分出去,需要每家自己动手打成煤球。
  “就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广场上打煤球,可热闹呢。”张选正越说越起劲,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当年。
  辛勤的汗水换来累累硕果。1970年2月,青铸厂浇铸出了第一个青海湖牌汽车缸体毛坯;1971年11月,这里成功浇铸出了11吨重的铸件…………
  时光荏苒,历尽波折的青铸厂,现在仍为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余热。
  近年,青海一家企业以青海铸造厂为基础进行重建,改造原厂环境污染大的设备,采用现代先进的树脂砂生产工艺,建设年产10万吨铸件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利税2.3亿元,为当地创造近1000人的劳动就业机会。老“一拖人”留下的工业遗产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3 时光如梭,温情依旧
  来到阔别49年的中国一拖集团,大门依旧,厂房依旧,毛主席像依旧矗立在广场上。一位老人极力搜寻着广场前的那条小河和河上的那座桥。“没有了,那是我们40多年前每天都要走的地方。”老人动情地说。
  “2015年青铸人情系一拖,相聚洛阳”欢迎仪式后,600多名老“一拖人”参观了三装厂大轮拖生产线和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在三装厂,大家纷纷与生产线上最先进的“东方红”动力换挡拖拉机合影留念。看着这些花甲老人激动的神情,又让人想起他们怀揣梦想来洛学习的青春岁月。
  20世纪60年代,洛阳涧西街头出现了这样一群青年人——来自北京,十六七岁,怀揣梦想、意气风发。他们在一拖学习了2年后,纷纷告别一拖,奔赴青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为青海铸造厂的中坚力量,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北京学生”。
  王卫国就是这样一名“北京学生”。说起自己在一拖的师傅李跃昌,他眼泪夺眶而出。
  “17岁离开北京,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洛阳,什么也不懂,一拖是我人生的第一站。师傅李跃昌边教我技术,边教我做人,把我当亲儿子一样看待,我看家的本领就是他教给我的。”谈起师傅,平时不喝酒的王卫国狠狠灌了一口白酒,眼睛有些湿润,“我一辈子忘不了一拖,忘不了师傅。”
  20世纪80年代,一拖曾派出“三线建设”慰问团,代表“娘家人”来看青铸厂的老“一拖人”。同时,一拖根据有关政策解决了部分老同志生活中的困难。“一拖没有忘记我们。如今,我们已各奔东西,生活在大江南北,但我们想回家看看。”吕海亮说。
  “我们是一拖培养出来的,大半辈子都在西北,都献给了青铸厂。”吕海亮激动万分,“我们没有辜负一拖的重托,更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洛阳日报记者张锐鑫通讯员庞瑞锋)
  相关链接
  何谓“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我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规模极大的工业迁移过程。
  “三线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高峰时投入人力400多万,共安排建设项目1100个。其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共和国建设史乃至整个世界工业建设史上堪称奇迹,也为我国西部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巴山野美毛竹光盘《驼峰之谜》封面。中国唱片总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祖国之最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