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林木不可胜用也反映一种什么主张?对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当前位置: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请回答:(1)这句话说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请回答:(1)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它表明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它表明了孟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2)我们要学习孟子的这种思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请回答:(1)这句话说的..”主要考查你对&&百家争鸣&&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别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层或者本集团的利益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的特征:“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学说对当时统治者最有用的原因: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历史发展的,其学说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百家争鸣中主要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
发现相似题
与““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请回答:(1)这句话说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5597156927328161444727857078000“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核心思想这一观点有何现实意义?_百度作业帮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核心思想这一观点有何现实意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核心思想这一观点有何现实意义?
是指:就是砍伐树木要分时节,要是滥砍就少了,要是砍伐得当,反而会生生不息 实现这个观点的意义在于:保护环境是人类环境的重大课题.古人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哲学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自然,和谐社会……“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此话是什么时期那一学派的人物所说?有什么现实意义?_百度作业帮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此话是什么时期那一学派的人物所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此话是什么时期那一学派的人物所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战国时期: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反对滥砍滥伐 今天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题库
本试题来自:(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A.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
  B.这段话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C.这里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正确答案:A.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 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B.这……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简答题:()已知某水准测量中15km的测量中误差为±45mm,求5km测量的中误差。答案:有,简答题:()如题30图,已知AB的方位角为160°,求BC、CD、DE、EF、FG的方位角。
答案: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最新试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热门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