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哪种丑陋的中国社会现象象它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说明了什么

答案:略解析:
(1)现象:图一反映出农产品的商品化;图二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地区兴起众多工商业城市;图三反映了清朝前期城市的繁华。联系: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的封闭落后。
(3)启示:闭关锁国阻碍经济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产品商品化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 图 一& “通途”&&&&&&&&&&&&&&&&&&&& 图二& 雅典居民比例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的人。
(1)假如你是生活在(前461~前429)雅典的公民,经常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演说和辩论。从中你可以体会到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4分,答任意两点即可)
(2)请写出材料一漫画中交通禁行的标志的具体含义?结合材料一的图一、图二及所学,说一说对“雅典民主政治世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这句话的理解。
(3)材料二中作者言论担心的是雅典民主的什么缺陷?
(4)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20年的雅典公民,占统治地位的政权是什么?这个政权为后世留下的影响最深远的文明遗产是什么?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辽宁省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自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
图四《蒙娜丽莎》&&&&&&&&&图五孟德斯鸠
(2)图四与图五代表的运动,其斗争对象有什么不同?(2分)
(3)图二与图四反映的事件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态度如何?(2分)胡适曾将图二代表的运动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对此你怎样理解?(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具有重大影响的三次变革。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帝下诏:“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令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图一&舌战群臣&&&&&&&&&&&&&&&&&&&&图二&皇太后的哭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重要内容?(1分)
(2)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有哪些?其作用分别如何?(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的作用从总体上概括回答)(9分)
(3)材料二的两张图片反映出什么共同问题?孝文帝改革中也曾遇到类似情形,其哪一改革措施突出反映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聪明才智?从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启示?(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题型:综合题
(18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 材料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 材料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工业成就取得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所说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主要指什么?(2分)毛泽东的论述反映出我党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做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战略决策的必要性。(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60分)长江流域历史悠久,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汉、唐、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
我国汉、唐、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4、8、28、40
材料二 ……工厂内迁前后历时3年多,到1940年基本结束。其迁移的先后顺序,首为“国防上即可利用者”,次为“现在民生必需者”,再次为“不属以上两种而可藉培植工业中心者”,最后是“保全资源免资敌用者”。,到1940年底,经国民政府促助内迁的厂矿共约450家,机件共约重12万吨,随厂矿人口约10万余人,其中技术工人1.2万多人。内迁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迭1214家,国民政府也加强了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建设,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农业方面,通过建立农业金融网,推广农业改良、督促垦荒、兴修水利等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一李沛成《云贵川工农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说明长江流域人口密度变化情况及呈现出的经济发展趋势。(1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促助内迁”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8分)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1)①土地改革运动。②新解放区。③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①农业大跃进中的浮夸风。
②学生从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等角度回答即可给分。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5届甘肃嘉峪关市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图二 嘉兴南湖游船
(1)图一反映的是发生在何时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引发此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请说出此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
(2)图二中的“游船”因为何时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2分)请写出两位参加这次会议代表的名字。(2分)这次大会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0108
题型:读图题
请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1)观察后,请想一想:明清时期我国边疆遭到了哪些国家的侵略?&&&&&&&&&&&&&&&&&&&&&&&&&&&&&&&&&&&&&&&&&&&&&&&&&&&&&&&&&&&&&&&&&&&&&&&&&&&&&&&&&&&&&&&&&&&&&&&&&&&&&&&&&&&&&&&&&&&&&&&&&&&&&&&&&&&&&&&&&&&&&&&&&&&&&&&&&&&&&&&(2)图一、图二中的两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并取得胜利,都可以获得什么称号? &&&&&&&&&&&&&&&&&&&&&&&&&&&&&&&&&&&&&&&&&&&&&&&&&&&&&&&&&&&&&&&&&&&&&&&&&&&&&&&&&&&&&&&&&&&&&&&&&&&&&&&&&&&&&&&&&&&&&&&&&&&&&&&&&&&&&&&&&&&&&&&&&&&&&&&&&&&&& (3)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请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戚继光
图二 郑成功
图三 雅克萨之战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1)观察后,请想一想:明清时期我国边疆遭到了哪些国家的侵略?
(2)图一、图二中的两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并取得胜利,都可以获得什么称号?
(3)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图二 嘉兴南湖游船
(1)图一反映的是发生在何时的什么历史事件?引发此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请说出此事件的历史意义。
(2)图二中的“游船”因为何时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请写出两位参加这次会议代表的名字。这次大会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1)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2)措施: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采用汉姓、学说汉语、改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等。(3)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三维全程助学历史  九年级·上
材料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理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下文出自一位在奴隶贸易后期入主非洲内地的殖民者的记述: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田种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四:法国的革命事件和在圣多明各由杜桑·卢维杜尔领导的美洲的奴隶的斗争震撼了整个奴隶占有制。各国的奴隶贩子及其拥护者对法国大革命及整个自由思想惊恐万状。非洲人(贩卖到美洲的黑奴)在西印度群岛发动着日益频繁的骚动,更使他们成了惊弓之鸟。在这情况下,继续公开大规模输入奴隶是危险的。
阿勃拉莫娃《非洲:四百年的奴隶贸易》
材料五: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杨人便《非洲通史简编》
(1)“三角贸易”兴起的原因。
(2)图中的“出程”是欧洲奴隶贩子的运奴船装着枪支、杂物等从欧洲港口出发,到达________________。“中程”是在非洲________________,然后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归程”是在美洲把人卖作奴隶,把财富运回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可知,“三角贸易”后来衰落的原因有:
(4)简答“三角贸易”的后果及你对“三角贸易”的认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道: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材料二 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请回答:(1)材料中提到的“夏宫”是指哪座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中“两个强盗”分别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中的事件发生于哪次战争期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场战争爆发期间是哪两个国家帮助和纵容了文中的强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正当阿古柏在新疆大肆扩张、俄国占领伊犁地区、西北局势紧张之时,日本侵略我国台湾,东南海防也日趋紧张。清政府内部,要求加强海防的呼声也随之高涨,直隶总督李鸿章认为“既要加强海防又要收复新疆,很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说“不收复新疆不会伤中国元气”。陕甘总督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认为如果自行撤退,那么“我退一寸,侵略者要进一尺”,所以必须全力西征,这样,俄国侵略野心就不会得逞,主张“欲挫败俄国人的阴谋,必定回部(南疆);欲收伊犁,必先攻克乌鲁木齐”,然后向俄国人表明我国对伊犁寸土不让的决心。清政府一面加强海防,一面也接受了左宗棠的主张,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兵收复新疆。&&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李鸿章、左宗棠关于新疆问题的观点及理由。&&&&&&&&&&&&&&&&&&&&&&&&&&&&&&&&&&&&&&&&&&&&&&&&&&&&&&&&&&&&&&&&&&&&&&&&&&&(2)清政府的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3)举例说明左宗棠为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作出的重要贡献。&&&&&&&&&&&&&&&&&&&&&&&&&&&&&&&&&&&&&&&&&&&&&&&&&&&&&&&&&&&&&&&&&&&&&&&&&&&&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3月20日,在瑞士沃德州从艾格尔到雷恩的火车上,记者碰见两个女学生,一个来自广东,一个来自重庆。她们在国内读完高中,到附近二所相当于大专的美国学校读书已经3年,明年将要毕业。每年回两次家,学费加零用一年要花30多万元,3年下来,两人都花了100多万元。问到留学的收获,她们都很茫然。材料二:来自上海的小万今年24岁,他认为自己出国一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这钱花得值。小万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现在瑞士格里昂学院就读酒店管理。刚刚一年,已经是学院一个餐厅的主管,吃住除外,每月给他开1300瑞郎,这是瑞士法定的最低工资。小万说,不在乎钱,大老远来就是要学到东西。看看国内的五星级酒店,上层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外国人,中国人大都是搞底层服务。为什么?我国在酒店管理方面落后。瑞士的酒店管理历史悠久,驰名世界。格里昂学院是该领域著名的五所学院之一。他选择这里,目的是把最先进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国。材料三:从法兰克福到北京,公务舱的价钱约为经济舱的两倍,达8000多元人民币。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同学在靠窗的公务舱坐席上坐着,眯着眼,听着耳机。等他们醒来,记者问:“两位同学是回国吧?”“是,回去考托福。”男同学回答。“这边不是考雅思吗?”“是,但雅思太难考了,回去考托福,明年去澳大利亚。”“你们在哪里留学?兰,跟农村一样。”“在欧洲这一年花了多少钱?”“学费17万元人民币,班里有来自孟加拉国的,巴西的,日本的,还有几个荷兰的,学几天就走几个,又来几个,我们算学得最长的了。”“你们在欧洲一年,都有哪些收获?”“英语口语有长进,跑了11个国家,坐汽车,乘火车,花的钱也不多…… 请回答:(1)目前低龄学生出国留学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一股风气,你认为自费出国留学花几十万值不值?低龄学生有无必要出国?如果是你,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者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湖南省中考真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分析“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讨“三角贸易”时,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三角贸易”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综合评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解析:
(1)现象:图一反映出农产品的商品化;图二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地区兴起众多工商业城市;图三反映了清朝前期城市的繁华。联系: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的封闭落后。
(3)启示:闭关锁国阻碍经济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产品商品化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 图 一& “通途”&&&&&&&&&&&&&&&&&&&& 图二& 雅典居民比例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的人。
(1)假如你是生活在(前461~前429)雅典的公民,经常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演说和辩论。从中你可以体会到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4分,答任意两点即可)
(2)请写出材料一漫画中交通禁行的标志的具体含义?结合材料一的图一、图二及所学,说一说对“雅典民主政治世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这句话的理解。
(3)材料二中作者言论担心的是雅典民主的什么缺陷?
(4)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20年的雅典公民,占统治地位的政权是什么?这个政权为后世留下的影响最深远的文明遗产是什么?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辽宁省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自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
图四《蒙娜丽莎》&&&&&&&&&图五孟德斯鸠
(2)图四与图五代表的运动,其斗争对象有什么不同?(2分)
(3)图二与图四反映的事件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态度如何?(2分)胡适曾将图二代表的运动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对此你怎样理解?(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具有重大影响的三次变革。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帝下诏:“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令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图一&舌战群臣&&&&&&&&&&&&&&&&&&&&图二&皇太后的哭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重要内容?(1分)
(2)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有哪些?其作用分别如何?(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的作用从总体上概括回答)(9分)
(3)材料二的两张图片反映出什么共同问题?孝文帝改革中也曾遇到类似情形,其哪一改革措施突出反映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聪明才智?从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启示?(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题型:综合题
(18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 材料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 材料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工业成就取得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所说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主要指什么?(2分)毛泽东的论述反映出我党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做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战略决策的必要性。(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60分)长江流域历史悠久,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汉、唐、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
我国汉、唐、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4、8、28、40
材料二 ……工厂内迁前后历时3年多,到1940年基本结束。其迁移的先后顺序,首为“国防上即可利用者”,次为“现在民生必需者”,再次为“不属以上两种而可藉培植工业中心者”,最后是“保全资源免资敌用者”。,到1940年底,经国民政府促助内迁的厂矿共约450家,机件共约重12万吨,随厂矿人口约10万余人,其中技术工人1.2万多人。内迁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迭1214家,国民政府也加强了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建设,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农业方面,通过建立农业金融网,推广农业改良、督促垦荒、兴修水利等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一李沛成《云贵川工农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说明长江流域人口密度变化情况及呈现出的经济发展趋势。(1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促助内迁”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8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映社会现象的漫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