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如何认识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当前位置: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包括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包括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③杀害义和团团员
A.①②B.②③C.①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湖北省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包括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主要考查你对&&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面积领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面积领土
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签订后,1859年6月,英、法、美公使接换约之际,带兵悍然闯入大沽,清军取得了大沽保卫战的胜利。英法大为恼火,遂于1860年分别派额尔金和葛罗来华率军扩大战争。咸丰皇帝出逃热河。10月6日,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入西北郊的圆明园。他们抢去了园中的金银财宝,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为了掩盖罪行,额尔金命令纵火,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评价:圆明园是我国皇家园林艺术的瑰宝,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残忍行径不仅损毁了中国的建筑艺术和文化,也是世界文化与艺术的损失。圆明园遗址:雨果怒斥英法联军的暴行: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写信痛斥联军是强盗,谴责他们毁灭东方文化的罪恶行径。1861年,参加过火烧圆明园的英国上尉巴特勒给雨果写信,希望知道雨果对这次胜利赞赏到什么程度。雨果在11月25日答复的长信中写道:先生,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你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你如此重视我的想法,真是太客气了。在你看来,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你希望知道我认为可在多大程度上对英法的这一胜利表示赞同。既然你想知道,那么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纪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巴黛农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人民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巴黛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做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白鹮和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这就是圆明园。它是靠两代人的长期辛劳才问世的。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伏尔泰现在还提起它。人常说,希腊有巴黛农,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巴黎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巴黛农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埃尔金的名字。  当初在巴黛农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口袋,另一个装满了钱柜,然后勾肩搭臂,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但我要抗议,而且我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强盗,但人民永远也不会。  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在此之前,我谨作证: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从文中可以看到雨果将圆明园称为成了世界奇迹,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文明,公开揭露毁灭这个文明的英法联军为“强盗”,表示强烈的不满和谴责。俄国侵占我国大面积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原因: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不具备商品输出的能力,无力开拓中国市场。2、目的:为了满足领土扩张的野心。3、过程:从19世纪50年代末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包括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5983220135784371374115442060您的当前位置: &&
&& 资料信息
电话:010-57
中学学科网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信中怒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信中怒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C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当前位置:>>>>>>>>>>>>
1.基础知识: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能力培养: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历史情境创意法、互动探究法、媒体展示法。
1.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询相关资料、图片,并制作卡片。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识别地图,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方法,以及全面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制作、卡片
1.导入新课
教师:1856年10月,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再次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五千年文明古国再次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四万万中国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强侵华罪行昭然若揭。
(教师出示: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2.师生对白,演绎历史
学生:“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
教师:这座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为人间奇迹的宫殿就是北京的圆明园。
(教师出示圆明园盛时局部图。)
学生: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历经六代150年的营建。它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开凿湖泊,堆积土山,再点缀些亭台楼榭,形成许多秀丽的景点。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类似庐山飞流直下的瀑布,类似杭州西湖的波光水色,也可以领略神话传说中仙人出没的海岛宫阙。能工巧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祖国的锦绣河山集中到一座园林里来。这是园林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学生:这还不算,能工巧匠们大胆吸收了外国建筑艺术,建造了海晏堂、远瀛观等一组带中国风格的西洋楼。
教师:这幅图片就是海晏堂。它虽为欧洲式的建筑物,但装饰的花纹却是中国传统的样式。海晏堂前有十二生肖喷泉。
学生:喷泉饰物十二生肖是用铜制作的,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遗失。近年,中国有关方面花费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从国际文物拍卖市场买回其中的牛头、猴头和虎头三件国宝。
教师:但这些都已被英法联军毁坏。日,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惨痛的一天。英军第一师接到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的命令,决定给中国皇帝一个永久的‘教训’实现了‘万达里斯姆式的罪行’(意指毁坏文化艺术的行为),咆哮:‘全园余物将立即予以荡平!’下令火烧圆明园。
学生:140多年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将圆明园由一个人间奇迹变成了一片瓦砾。你们听听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报道:
(教师出示: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远瀛观残迹。)
(旁白): “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 3 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
(旁白):“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教师: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学生: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等还屹立在那里。
教师: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师生: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3.互动探究
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是火烧一座圆明园,它使我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而且使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被沙俄以趁火打劫、强取豪夺的方式占领。
教师出示:《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示意图》。
学生:利用多媒体演示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割占的领土
教师指导记忆:岭(外兴安岭)南江(黑龙江)北;江(乌苏里江)东一岛(库页岛);湖(巴尔喀什湖)东南。
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在中国抢占大片领土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因此“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中国强盛时期领土的1/9。
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教师: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最有影响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它首义在什么地方?
学生: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教师:在什么地方正式建立政权?
学生: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教师:太平军是怎样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
学生:1860年,太平军逼近上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在青浦战役,李秀成率军把洋枪队打得落花流水。华尔也身中数弹。1862年的慈溪战斗中,太平军击毙华尔。
教师: 1864年,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却被镇压下去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正如列宁所说,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学生: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学生: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斗争和分裂,极大地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石达开率部出走四川大渡河就是例证。
学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教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是深刻的,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
教师: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学生: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学生: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学生: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侵略力量扩大。
学生: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侵略时间增长。
学生:第一次主要在沿海部分地区;第二次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侵略区域扩大。
学生: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学生:综上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更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4.师生共同小结内容,然后出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
5.实践创新
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为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请你作为一名记者,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一百多年前的今天,将你见到的这幅交织着腥风血雨,凝聚着亲仇爱恨的历史画卷告诉世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请用你的这正义之笔,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把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法联军圆明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