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活着的谁中国最贵的紫砂壶壶贵

您的位置:
&收购紫砂壶现在贵吗
收购紫砂壶现在贵吗
&上海箐雅艺术品有限公司
&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南证大厦15楼
&日(距今451天)
收购紫砂壶现在贵吗
藏品需要鉴定?藏品需要评估价格?与买家见面洽购?帮助您全速出手&&您的问题上海箐雅艺术品有限公司吴媛媛( )一站式服务!
************************************************************
紫砂壶是中国一种传统品茗工具,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因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好茶者认为,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双气孔结构,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因此茶壶使用越久,泡出来的茶越香越醇。因紫砂壶吸色吸味的特点,有&一壶不侍二茶&之说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坯的干燥、烧成收缩率小。为丰富紫砂隐的外观色泽,满足工艺变化和制作设计的要求,工艺师们大胆地进行技术创新,把几种泥料以不同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适度的金属氧化物着色剂,控制好窑内的温度和气氛,产品烧成 后,五光十色,或紫而不姹,或红而不嫣,或绿而不嫩,或黄而不娇,或灰而不暗,或黑而不墨
***********************************************************
瓷器咨询&&&&&&&&& 高古玉咨询&&&&&&&&&& 鼻烟壶咨询&&&&&&&&&& 青铜器咨询
拍卖市场成交记录
拍品名称------------------估价(万------成交价(万)
梅段紫砂壶3,600,000--3,600,000 3,800,000
清康熙 陈鸣远制廉斋铭乌---300-500万-----989万
顾景舟 高线三足套壶 300.00-500.00万&&& 1,288.00万
清邵景南 朱泥留佩莲& 75-150万&
清&祯祥制青灰砂泥绘山水诗文壶&成交价为168万元,
**********************************************************
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必须具备二大基本要素:
(1)经济基础:自2009年后,中国艺术品市场以其迅猛的上升势头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目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之列,艺术品投资作为全球投资焦点,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投资艺术品就是储蓄未来。
投资古玩艺术品,作为社会金融资本另类投资的渠道,受到了社会高净值人士的普遍欢迎,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艺术品投资的发展趋势十分看好,上海作为中国的艺术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经济实力雄厚,随着艺术品资本化和投资化的进程加快,有大量的投资资金拥进上海艺术品行业。
(2)文化底蕴:&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上海是一座国际艺术金融中心的大都市,浓缩了各国的优秀文化,自从上海自由贸易区开放之后,国际艺术金融不断从上海涌入国内,上海作为国际艺术金融中转站,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上海有200多家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从全国来讲上海是从事古玩、古董生意的商人最多的大都市,一直以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强势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从而得出上海是一直引领中国最高端的艺术品金融市场。
上海箐雅艺术品有限公司在上海最高端商务区南京西路,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办公场所。公司现拥有员工近100多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均为具有丰富的国际艺术品经营拍卖经验的专业人士,公司设有专业的网络运营团队,邀请国内外著名艺术品鉴定专家,以及高素质、年轻化的销售经营团队等,从而保障公司业务安全、高效、有序地开展。此外,香港青雅长期致力于与国内外的收藏圈和艺术品经营群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香港青雅稳步、快速发展的保障。
&&&&&&&&&&&&&&&&&&&&&&&&&&
联系公司:箐雅艺术品有限公司
征集部总监:吴总
收购咨询电话: &&&&
QQ& :& && ( 微 信 )
公司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南证大厦15楼
路线:做地铁1、2、8号线到人民广场下,9、10、11号任意出口出来,沿着地铁口走大概5分钟到公司。
&&&&&&&&&&&&&&&&&&&&&&&&&&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关键字:&&&&&&
给我留言,我会立即联系您,谢谢!
(格式:区号-号码(分机) 如 010-8))
(强烈建议填写,可跟踪信息!)
(1000字内)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Copyright &
志趣网 版权所有请问一下紫砂壶怎么鉴别?现在市场很混乱,谁知道大概的市场价格?名家壶的排名?谢谢!_百度知道
请问一下紫砂壶怎么鉴别?现在市场很混乱,谁知道大概的市场价格?名家壶的排名?谢谢!
提问者采纳
市场上的紫砂壶林林总总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写些我个人在挑选紫砂壶时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吧。请大家记住,紫砂壶的感觉是养出来的,往往比较养眼的壶比较容易迷惑人。  1、颜色特别鲜亮、鲜艳的壶不看!(基本化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斓鲜艳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里没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壶体重。 (假料,当然一些薄胎壶比较轻的,但我一般宁愿错杀!主要是觉得薄胎壶使用要非常小心,易碰坏)  3、绿色的、颜色怪异的壶不看!
(绿色、铜绿、非常红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壶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养过的壶,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这种壶尽量不要!  一种情况是泥细,浆泥。壶表面浆厚,看壶的颗粒都被表面一层浆裹着,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颗粒,这样的“泥壶”不要,因为透气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壶应注重“砂”感。  二种情况是泥料里含有化料,炼泥的时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壶水色好看,壶颜色均匀。  5、看壶的原矿颗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壶,化料将颗粒包裹着的,颗粒看着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镜看).这方面建议大家看一看“重霄堂”牌子的紫砂壶,知道什么事颗粒清晰而均匀,心中就会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  6、原矿壶是有杂质的,而且杂质还不少呢,这些杂质不光是铁质。这些杂质通常表现为黑色颗粒,在壶表分布不均匀,所以很多真正原矿壶出窑时是比较难看的,看上去过分干净和均匀的壶需要小心。  7、紫砂壶就要有颗粒感,原矿壶颗粒是比较清晰、干净的。原矿颗粒看上去分布是不均匀的,比较自然,和调砂不同的。调砂颗粒一般是“浮”在壶表面的,或者这些砂内外渗透,但颗粒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有人为操纵的感觉。原矿颗粒在泥料里比较“和谐”,调砂颗粒就显得比较“生硬“一些。  8、敲击壶听声音,紫砂壶的声音应该是比较“闷”的那种陶罐声,如果敲击听到的是“叮叮”的瓷器声,这样的壶不碰。听声是为了辨别一下壶的烧制温度,“叮叮”的声音是壶瓷化的声音,一般是浆壶或者是假壶(化料)。  9、透气性不能做为检验原矿紫砂壶的充分条件,一些化料壶也是有透气性的。  市场上一把真正的紫砂壶价格在二三百到几十万都有的。  当代的紫砂壶泰斗级的顾景舟壶价最贵,朱可心、何道洪、蒋蓉、谭泉海、 蒋蓉、汪寅仙、徐秀棠、 鲍志强、周桂珍、李昌鸿 、顾绍培等等的壶也都是很有价值的。由于大师每年制作紫砂壶的数量及其有限,假货较多,消费者自己走眼买到假货大师是不会认可假壶的,所以建议消费者买紫砂壶的时候要注重品牌。比如“重霄堂”品牌,他后面有大公司支撑,产品原料来源渠道正,生产工艺有流程,货物出厂有质检,层层把关才有质量的保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热门搜索: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年代 艺术类别 表现形式 品相 内容 品牌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年代 玉料及产地 表现形式 有无证书 品相 形状 品牌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年代 款式 品相 内容 用途 尺寸 品牌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年代 品相 流通 品牌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年代 表现形式 品牌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年代 品相 品牌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品相 性别 用途 定位 品牌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款式 有无证书 性别 年龄 表现形式 镶嵌 品牌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年代 品相 品牌 全部分类二级分类 年代 品相 表现形式 性别 年龄 用途 品牌
本山绿泥紫砂壶,钱益萍是谁啊?
ID编号:JD462806 ┊ 日期: 11:13:00 ┊ 藏友:
您是本贴第8993个阅读者
各位老师帮看看是钱益萍亲自做的吗?
【评论回复区】 (*本网对确有鉴赏水平的会员不拘一格给予提升)
【版主评论回复区】 (*本网对确有鉴赏水平的会员不拘一格给予提升)【星级会员评论区】 (红星会员)【中级会员评论区】 (四绿星、五绿星会员)中1楼 &IP:114.99.145.*Time: 11:48:49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3833654)' id='tp
我想问一下你:
如的确是钱益萍自己早年做的,但他现在水平高了,身份也高了,,不承认这是亲手做的,怎么办????
所以:是不是它本人亲做的不重要,自己喜欢就好
中2楼 &IP:114.99.145.*Time: 11:50:07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3833668)' id='tp
个人感觉此壶不错
中3楼 &IP:118.119.219.*Time: 21:56:39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3837252)' id='tp欣赏了!漂亮【初级会员评论区】 (三绿星及三绿星级以下会员)普1楼 &IP:116.235.209.*Time: 12:09:12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3833829)' id='tp欣赏学习,谢谢楼主上传。普2楼 &IP:110.212.181.*Time: 12:16:23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3833881)' id='tp藏品不错,喜欢就好,可藏普3楼 &IP:114.89.43.*Time: 23:38:36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3837923)' id='tp。。。怕刺激你。。真不是钱益萍做的。因为。。因为。。我见过三,四把一摸一样的。呵呵普4楼 &IP:124.64.202.*Time: 17:10:10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3842981)' id='tp。。。怕刺激你。。真不是钱益萍做的。因为。。因为。。我见过三,四把一摸一样的。一个人只做一件啊,那就太珍贵了普5楼 &IP:60.215.80.*Time: 10:03:03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3847354)' id='tp感觉还不错。。。。。。。。。。。。。。。。。。。。。。。。普6楼 &IP:60.215.80.*Time: 10:03:19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3847355)' id='tp东西看老-------------不错-----------谢谢上传! 。。。/。。。。。。。。。。。。。。。。。。。普7楼 &IP:60.*.182.*Time: 10:28:35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4447340)' id='tp个人感觉此壶不错。。。。。。。
普8楼 &IP:60.4.225.*Time: 16:34:39 <span class='sp7' onclick='toupiao(5982906)' id='tp个人感觉此壶不错。。。。。。。
【华夏最新专题】
发表评论 >>
估价报价 >> 大概在: 元左右 [填写数字必须是大于0的整数] [目前最高估价报价为:0元]
文明上网,适当评论,请不要发广告链接或刷藏币!
每个帖子前三条回复评论可以依次获得10、8、6个藏币奖励
[*交流评论对物不对人]
请您注意:
?为了鼓励广大藏友对鉴定估价帖进行评论回复,以及提高评论回复质量;对字数大于50的评论,奖励6藏币;对字数大于10的评论,奖励4藏币;同时若经网站发现有人通过评论恶意赚取藏币,网站会在删除此评论的同时双倍扣除藏币;请大家积极发布更多有意义的评论,提高估价区评论回复的整体质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回复中的任意内容
?违反本网其他相关规定的,本网有权删除评论,严重者封闭帐号甚至封闭IP地址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近期浏览记录
Copyright ,版权所有&&收藏热线:5&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文物天地2012、7〉:紫砂壶的鉴赏与收藏
紫砂壶的收藏与鉴赏
——宋双才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的是宋双才先生给我们做紫砂文化的讲座。宋先生是紫砂文化研究学者,在圈内非常著名,被称为“北京老壶”。下面请宋先生开讲。
宋双才:很高兴给我这样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也谈不上讲,就是把我这十来年研究紫砂壶文化的一些心得归纳一下。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在座的方家朋友们给我批评指正。
我从2002年开始研究、收藏紫砂壶,但买壶很早,第一把壶是在1975年,那时候我在清华读书,到宜兴附近去实习,花了两块一买了三把壶,一把壶五毛钱,有两把壶是每把八毛钱,一共两块一。用行李卷打了包就背回来了,主要是给老人喝茶用,老人当时嘱咐了,要是到宜兴附近就背两把紫砂壶回来,喝茶好,隔夜不馊。那是第一次跟紫砂壶亲密接触,是1975年。
我研究紫砂壶是2002年开始的,也就十年左右的时间,经常会在网络上、媒体上说一些自己独立的看法,也招来不少人非议,但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今天讲我的心得一定会有跟大家不一样的地方,或者跟宜兴人说的不一样的地方,或者在报纸或者其他媒体上看到的不一样的地方,没关系,我们会留下时间来讨论。
紫砂壶从嘉德第一次专场拍卖开始,北京这边就算真正热起来了。在2008年、2009年宜兴范家壶庄范伟群先生跟我一起参加一个拍卖会,当时他就感觉到很热,价钱跟他们想象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说还不算热,紫砂壶拍卖到一千万一把就算热了,他说这得哪年,我说多则三年,少则一年吧,结果第二年春拍嘉德那把石瓢就拍了1232万,比我想的还快,说明紫砂壶真的热了。这种热有很多人说是媒体炒作忽悠出来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紫砂壶的热是顺理成章的,有很多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紫砂壶确确实实招人喜欢。
我举个例子,我认识一对老年夫妇,都是70多岁了,也不看报纸,也不听忽悠,但是跟我聊的时候讲,他们家三把壶,每天老头在里屋泡茶,倒到杯子里端出来,问老太太,拿哪把壶泡的,老太太说仿古壶,对了。又回去又泡,再端出来说哪把壶泡的,老太太说石瓢,这次又对了。换过来老太太泡,老头猜。人家就这么喜欢壶。
这样的例子很多,有一次我在一个拍卖公司给他们公开征集活动帮忙,一个快90岁的老人,从通县那边坐公交车提了一兜壶让我看,当然那些壶都不入眼,但90多岁了,喜欢壶几十年,你说他还听忽悠吗。还要跟我约,第二天一定拿一把时大彬的给你看,我不敢看,我第二天没敢去,我怕我说它不对,老头受打击太大。但是人家不管真假,就是喜欢壶,也不看报纸。紫砂壶跟人确确实实有这样一种值得喜欢的因素在里面,不纯粹是因为炒作。
要了解紫砂壶被人喜欢,必须&
首先要清楚,壶究竟跟人是什么关系?通过瞎琢磨我琢磨出来了。“壶”太大了,《易经》里讲“天地未分,谓之壶”,壶能把一切都装里,“壶”真的是太大了。紫砂壶被人喜欢,首先是因为“壶”这个概念、这个器皿很重要。我还在想人类创作的第一件器物是什么?想了半天,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物体的被人利用,真正创作出来的是陶,第一件陶器是干什么用的?那些狩猎来的飞禽走兽不需要器皿,放在一个石板上、挂在树上都可以,人居住一般都会离水比较远,但人离开水又不能活,所以要想创造的第一件东西,我推论可能就是一个盛水的东西。盛水的东西叫什么?就叫壶,所以我认为壶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件器皿,所以可以看出壶有多重要。
接着我还想了,“壶”这个名字很怪,我们如果了解紫砂文化,会看到有诗上说到宜兴买罐,不叫紫砂壶,为什么名字不一样。后来我翻书发现皇上用的才叫“壶”,老百姓、文人用的叫“瓶”、叫“罐”。“壶”这个名字还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有王家的地位。更关键的是人离不开三样东西,阳光、空气、水,阳光是没法装起来的,空气也没法装起来,水是可以装起来的,用什么装?就用壶装。所以“壶”这个概念在我们大点范围说是人类,小点范围说是我们中华民族须臾不可离开的,所以它跟人有很亲的亲切感。它上到皇家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喜欢,不足为奇了。据说黄山那边有一个村,家家户户门口挂一把壶,“壶”、“福”同音,藏壶藏福,有很深的文化概念。
接着再说紫砂壶,紫砂壶是怎么回事呢?中国的陶瓷分三类,第一类叫陶,第二类叫瓷,中间还有一类叫炻器。陶是又透气又透水的东西,瓷是既不透气也不透水的东西,炻器是只透气不透水。最先有的是陶,陶一般我们看到的八千年、六千年、四千年,做的特别好的蛋壳陶,很薄,器型也很漂亮,有一些博物馆有陈列。但是陶有一个局限性,一般情况下都只是做圆形的,不管是高还是扁都是圆形的。为什么后来有瓷?为什么后来有了紫砂壶?我就想原因,人的创作欲望是无止境的,因为陶这个材料只能做圆的,很少做方的和更多形状,满足不了人们的创作欲望。以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草木灰烧陶的燃料溅到了陶器上面,形成了一个耀斑,人们既然在器型上不能做创作欲望的满足,就在装饰上满足自己,于是里外施釉,所以就有了瓷,有了单色瓷,有了青花瓷,有了彩色瓷,就在装饰上部分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中间恰恰是因为紫砂材料的发现,才使人们最原始的创作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为紫砂的泥料可塑性极好,做成什么样都行,可以做成方的,也可以做成圆的,它的变化像天文数字一样,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两把相同的壶。
紫砂壶在陶瓷发展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喝茶的东西,如果说陶瓷是我们中国的象征,“China”就是陶瓷的意思,紫砂壶就不纯粹是一个窑口的问题,也不纯粹是一个喝茶的器皿,在陶瓷发展史上,在中华文明的组成方面都会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把紫砂壶由什么组成的呢?主体就是一个身筒,附件是壶盖、壶钮、壶把、壶嘴、壶足,一个主体,五个附件,总共加在一起是六个部分,就这么简单的六个部分构成了伟大的造型艺术宝库,世界上再没有任何器皿有它这样丰富的变化,我们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找不到有这么丰富变化的器形,所以它很伟大。
紫砂壶的伟大来源于它的原料——紫砂,紫砂有多神奇呢?我们也许玩壶不太去注意,但是陶瓷界对它非常崇拜。有位大师跟我聊天讲到,到日本去访问,人家那边弄一块泥料又掺这个又掺那个,折腾来折腾去,去做陶瓷,我们就把那个泥料倒点水,和一和,捶捶、捏捏就能做出来东西了,日本人很钦佩、很崇拜,说中国竟然有这种东西,什么都不加就可以做东西,其他的陶、瓷都要添加东西才能成型,只有紫砂可以独立成型,所以在陶瓷界他们非常羡慕中国宜兴的紫砂艺人,有这么好的材料可以利用。
紫砂是什么东西呢?在宜兴那边的丁蜀镇,有黄龙山、青龙山,紫砂蕴涵其中,它是一种岩中岩,泥中泥。有人经常跟我讨论,说为什么又叫泥又叫砂?砂的显著特征是它的颗粒状,倒点水砂可以攥成团,板结,但是你踩两脚又恢复原来的颗粒状。泥就不是这样,泥要是和成团,再掰开就掰不成原来的状态,一定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特征,砂是可以恢复到原来的颗粒状态。紫砂为什么又叫砂又叫泥呢?是因为它又像泥又像砂,当然我指的是没烧的,烧的当然是另外一回事。原料是泥中泥,岩中岩。它是块状的,经过陈腐、风化,才能够利用起来,做成器皿,做成壶,紫砂有很独特的成型能力。
紫砂有非常强的质感表现力,什么叫质感表现力?质感大家都很熟悉,铁的就是铁的,木头就是木头的,织物就是织物,它有给你感官上的印象。用另外一种东西来表现这种质感,我把它叫做质感表现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西方的油画,看他们用油彩画木头就是木头,我在美术馆看一个展览的时候,有一张纸在墙上用按钉按着,小学生作文,翘起一个角来,我伸手就想给它抚平,再一看是一幅画,油画也很强的质感表现力。但是离近了看,把油画凑在眼前看,一寸、两寸去看,全是笔触,什么都不是,所以油画的质感表现是通过光的折射呈现出来的。紫砂就不是,紫砂的质感表现力,用紫砂做一个瓜子,扔在瓜子盆里面,挑不出来哪个是假的。看徐秀棠大师做的鲶鱼、螃蟹,都跟真的一样,看的就像软体的东西。所以紫砂有非常强的质感表现,这是独一无二。
紫砂的亲和力很强,我们每天捧着一把壶,其实就跟抚摸自己的皮肤一样,它有很强的亲和力,没有异物感,你拿玻璃杯、菜刀、拿剪刀,你都知道手里拿着个东西,但是捧着紫砂壶,就像摸着自己的皮肤。做的特别好的壶,邵大亨的,被形容成像小孩的屁股、婴儿的肌肤这种触感,所以紫砂的亲和力很强。&&&
我刚才讲了关于壶的概念,紫砂在陶瓷史中的地位,还有紫砂的特殊性。
再讲一下紫砂壶的判断标准,经常有人会问为什么有一把壶能卖十几万、几百万、上千万,为什么有的壶十块、八块,什么是好壶?我从2002年研究紫砂文化,就一直在网上、论坛上,宜兴政府的紫砂门户网站,我是它的论坛创办人,一天到晚十几个小时在上面泡,天天跟他们交流,到现在还会有人问什么是好壶。标准90年代的时候顾老就定下了,五个字也好,四个字也好,六个字也好,反正就那么几个字,“泥型工款”,但是到现在还弄不清楚。原因何在?原因就是宜兴是小地方,文化覆盖面太窄,没有总结出标准。
有一次我主持潘持平作品研讨会,我说潘大师咱们到底有没有标准,他说没有标准,他不承认有标准。我说不弄出个标准来,让人家怎么玩,他说你说怎么弄这个标准。我就不信怎么就弄不出标准来,没有标准怎么玩,一直在研究标准。首先我否定这几个字,“泥型工款”不是标准,为什么?泥,什么叫好、什么叫坏,标准是什么。型,什么叫好,什么叫坏,也没有标准。标准是个尺子,一定拿着这个尺子,谁量都是一尺,不能说张三拿这个尺子量是一尺,李四量变成一尺一寸了,标准是固定的,你给我的是模糊概念。工也是一样,什么叫好,什么叫坏。这不是标准,只是给我们一个判断的方面,看一把壶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判断,要先看泥好不好,型好不好,工怎么样,给了一个判断的元素,并没有给一个判断的标准。所以一直在争,什么样的泥好,什么样的泥不好,什么型好什么型不好,嘴长嘴短,把高把低,一直在争。你说朱泥好,有人就喜欢紫泥,怎么叫好呢?红泥朱泥也有不好的,怎么去说一个泥的好坏呢?你挖的泥是最好的,但是成型的时候,泥的处理工艺不好,烧的不好,也不能叫好,所以很模糊,一直争到现在。你否定人家的,就得给出自己的判断标准,怎么去判断一把壶是好是坏,我总结了几点。
第一条,好的紫砂壶壶体致密度一定高,我藏了600多把壶,到现在才琢磨出来,凡是好的紫砂壶,壶体致密度一定高。不好的壶,一般的情况下都松,一看胎都比较松。这个事很奇怪,这个世界上的物质,凡是致密度高的都是好东西,比如金子,比重很高,其次是银。和田玉,籽料就比山料致密度高,硬木就比柴木强,咱们穿的衣服,240织纱的一定特漂亮,据说山东有一个纺织集团,
一米面料能卖到一万美金,为什么?就是因为高织。密度高的东西都好,紫砂壶也是一样,一把好的紫砂壶,我认为起码壶体致密性特别好,看展览的时候,那些好的壶、卖的贵的壶,致密度一定是高。
第二条,好的紫砂壶颜色一定自然,比如像纯棉、纯毛,它的颜色不一定是我们经验当中遇到过的,但是它看起来一定是不浮艳的,是自然的。我也费了很多心思,怎么去琢磨它的自然,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工作的时候,我给他们做会员刊物的编辑,跟印刷厂打交道,知道什么叫网印,就看三原色怎么构成其他色,拿放大镜看,红蓝黄三个眼色,哪个多一点就变一个颜色,我就琢磨紫砂是不是也这样。如果它自然就说明它每一个单独的元素都非常纯净,所以它搁在一起也就自然。它不自然一般都是添加东西,氧化锰、氧化铁,就跟原先自然的矿物不一样,加入三原色以外的东西了,就像使用过的油墨又重新使是一样的,它脏了,这时候出来的颜色就跟原矿不一样了。
所以我认为好的紫砂壶,第一条壶体致密度一定要高,越高越好。第二条,颜色一定要自然,看着很舒服。这是关于泥料的,判断一个壶的泥料好与坏,可以肯定的讲,好的泥料做成的壶一般都是壶体致密度高,颜色非常自然。
第三条,壶体舒展、和谐,什么叫和谐呢?基本上符合黄金分割法,像书法,先求平正,才求险峻,高手才去求险峻,一般来讲就是平正,平正就是符合黄金分割法。什么叫舒展?这壶嘴、壶把看上去不萎靡,不像中风似的,要能伸展出来。形体上一定要舒展,结构上要符合黄金分割法。
还有一条更重要,也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为什么说自己琢磨出来的?公开的场合没听别人讲。线条一定要有弹性,每一根你能看到的轮廓线或者实线要有弹性。什么叫弹性?拿一个竹枝一弯,那个线条是有弹性的,拿一个棉线或者毛线在桌上一放,弄成一个弧线出来,一定是没有弹性的。现在好多好多壶不管卖多少钱,我们真的看不到这样有弹性的线条,很难。一个壶从拍打成型,然后再刮明针,再去修,要修出一个有弹性的线条来,真的很难。所以看一个壶,好的壶的线条,不管是看得见的实线,还是看不见的轮廓线,一定是有弹性的。再有一条,壶体要有膨胀感,像气球一样,有膨胀感。我们现在看到的壶基本都是死的,铁疙瘩,铁球,没有膨胀感。
形体上一个是舒展,一个是符合黄金分割法,要和谐。再有线条要有弹性。壶体要有膨胀感。这是关于形体方面的。
更深一层的,好的壶细节很重要,一把好的紫砂壶看不见的地方比你看得见的地方做得还漂亮。举个例子,我拿一把壶到宜兴,到范家壶庄,找到范伟群,说这个壶很好,能不能做一批,我在论坛上给积极分子们优惠优惠。他拿那把壶,先把盖揭开了,翻开盖一看,说这商品壶有什么好做的。人家一翻开盖,就知道是商品壶,为什么?我不懂,现在懂了,他也不告诉我。说你翻开盖看那个气孔,商品壶的气孔边缘一定是跟狗啃的似的,不圆整。但是作品壶一翻开盖来,气孔做得都很漂亮,尤其邵大亨的,气孔做得非常漂亮。还有盖里面的内面,我告诉大家一个诀窍,希望大家记住,顾老的壶在宜兴,要所有的徒弟都签字才能认为是真的。我就纳闷儿,自己师傅的壶还要集体签字才能认是真的,那明代、清代的壶离得那么远,他一眼就能看出是真的来,我很奇怪这个事情,弄不懂。但是顾老的壶我看得很多,有经验了,壶盖的内面跟壶表的明针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像绸缎一样,尤其是拿湿布擦着看。不好的壶,盖内一般粗糙,像水刷石似的,但顾老的壶,盖内面每一把都像绸缎一样,翻开来看,壶盖的内面都做明针。更显著的是壶的口,我拿出一把壶来跟大家讲,可能更直观。这把壶是顾绍培大师给我做的。我说的口就是壶径里边这条线,好的壶这条线做得很漂亮,不好的壶这条线就跟狗啃的似的。这是一个诀窍,如果你买壶,看到这条线做得不好,不管多少钱都别要,说明他一定不认真做,一定是骗钱的壶。当然我这么说比较绝对,有不爱听的。
其实它也符合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看不见的线条做得很漂亮,细节,人家看不见你就可以做坏事吗?细节很重要。里边要做得比外面还好看,这才是好的壶。
我再重复一下,壶体致密度,像岩石一样。颜色自然,形体上一定要舒展、和谐,线条要有弹性。壶体要膨胀,像气球,细节很重要。
更深一层的就是要符合壶理,我们现在看到的壶符合壶理的不多。有的人已经很牛了,噌噌的价格往上涨,超过了很多大师的价格,一把壶几十万,但是一看那个壶没法要,为什么呢?不符合壶理。有时候你们碰见宜兴人也可以问问他们,什么叫壶理。宜兴做壶的四万多人,据说会全手工的百分之一,就是四百多人,这里边懂壶理的太少了。所谓壶理就是要有变化,一把壶上总可以看到刚和柔、直和曲、方和圆,要有变化。不能抬杠,要拿一个蒋蓉的壶来问我,我就不好说了,因为是花货,更多时候是象形的,一般光货或者筋纹器表现得比较突出。所谓理就是道,道就是悬而又悬,我说的东西一定是抽象的东西才能表现出来,具象的东西是比较难表现的壶理。
这种变化特别体现在壶把,很多壶的壶把粗细没有变化,这就不对,不符合壶理。看历史上的壶,把都是从粗到细有变化的。壶嘴也是一样,甚至有的时候人家做那个嘴,上面是直的,底下还带点弯,充分展示了这种变化,而且谁把这种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谁就一定是高手,所以我们在壶上一定要去寻找这种变化。看它一把圆的壶什么地方表现的方,看它在所有曲线当中什么地方表现的直,看它在很阳刚当中什么地方有女人的美,这就是壶理。
&我在家里用了一把喝茶的壶,本来想拿过来。壶钮做了一个圆柱型,我不理解,现在想想就是壶理,那个柱型的轮廓就代表了硬、刚、方,身筒都是圆的,用这个来跟它对应。变化、对应,这就是壶理。还有阳关三叠,重复,重复,一条线一条线的往上重复,就像阳关三叠一样,这都是壶理。当然还有更深的道理在里面。这是第五点,要符合壶理。
第六点,要有主题,很好的表现了一个思想、一个情感,这样的壶一定很好。范伟群曾经给我做了一把壶,壶钮壶盖像一个水滴滴下来溅成涟漪,壶身形成一个大的水滴,起名叫“恩泉”,为什么叫“恩泉”呢?因为他刚开始创办范家壶庄的时候跟我交流怎么发展、怎么做,在他的壶庄发展过程当中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他就想创作一把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送给朋友,送给帮助过他的人。从这点上看,这个壶就有了思想、有了意境,他想表达的内容跟他的壶型完全一致,这就是好壶。
我总结的判断壶的标准就以上这六条。
我再给大家讲讲应该收藏什么样的壶。2004年我写过一个文章,“喝茶的壶没有收藏价值”,后来我到马连道人人喊打,认识我的人都跟我吵起来了,你怎么能说喝茶的壶就不能收藏呢?我还不改,我又写了一篇文章,“收藏的壶是不能喝茶用的”,又跟我打,茶壶不能喝茶,还要它干什么。我说那1232万的壶你还喝茶用吗,有人抬杠,说我用,我说那是你没有,到你手里就不喝了,碰残一点十万就没了,在这一问题上纠结了很长时间,找了很多例子跟他们讲。
中国有一个跟国外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艺术品基本上都是从实用器发展起来的,这很奇怪,但是要把这事说清楚,真的绞尽脑汁,我举了很多例子。你说那1232万的壶你还用来喝茶,我同意你大方、你奢侈,我给你一张1980年八分的猴票你贴到信封上,寄出去,你干吗?再也不干了。现在都知道那八分的猴票卖一万多块钱,现在贴上一封信还寄不出去,现在邮资都涨钱了。昨天给我寄来的宜兴杂志,上面贴的邮票一块二了,得贴十几枚八分的邮票。我就想这个道理,为什么?那个猴票一开始印就不是想贴信用的,要收藏的紫砂壶在一开始就不是为喝茶做的,一定不是。因为喝茶的壶不漏水就行,拿着方便就行,用不着在上面装饰很多东西。紫砂壶这些年我基本上是逢人便讲要分类。
我这将近十年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把紫砂原料好坏跟紫砂壶好坏区别开来,第二件事是我把紫砂壶做了分类,这个分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被接受,特别是宜兴人,因为我看到他们介绍壶的时候没有坚持这种分类,他们还在讲壶都是喝茶用的,他们还在讲光货、花货、筋纹器这样的分类,他们还在讲泥型工款。我说紫砂壶如果不分类,喝茶的壶我看款干什么使,不漏水就行了,我非得看这个喝茶的壶的款是谁做的,所以强调这个款,在喝茶的壶上标准就高了。可是你要是对这个作品用这几个字看,它又低了,因为我们要求这壶有意境,这几个字没包括意境在里面,没有思想在里面,你把这个壶说成艺术品,又没表达个人的情感,怎么能叫艺术品呢?艺术的定义就是一个人的情感宣泄同时得到共鸣,这是艺术的定义。如果你自己的情感宣泄在屋里面哭跟笑一样,没有问题,因为你不需要共鸣,可是在舞台上你哭跟笑似的,就麻烦了,全场都得不到渲染的效果,所以作为艺术的表现必须要产生共鸣。那几个字就不包括艺术的评判标准,所以继续坚持几个字去评价紫砂壶,就说明没有进行紫砂壶的分类,如果分类就必须建立不同的标准。
我把紫砂壶分成三类,第一类叫实用器,就是喝茶的壶。很多时候很苦恼,有朋友拿实用器来问我这东西怎么样,我真是没得说,喝茶的壶还问我怎么样,喜欢就行。实用器价格就不一定了,三百五百也是它,十块八块也是它,因为实用的东西根据自己的身价去选。如果你用50万装修了一个房子,桌上摆了一个30块钱的壶,我真的不会去喝茶。这就是行头,做着十几个亿的生意,开着桑塔纳可能就有点麻烦。实用器的价格也在变化,价格的变化并不说明它的收藏价值,它的变化是跟经济发展有关,跟通货膨胀有关。原来做一把壶可能30块钱,现在可能300块钱,为什么?物价在变,这是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带来的价值的变化,跟收藏价值的变化不是一回事。
第二类是很特殊的我们中国的特色,叫做工艺品,这种工艺品产生于出口换汇的年代,出口用的,稍微比实用器做得精致一些,但是数量比实用器少很多。出口用的东西也挺怪,紫砂门事件的时候,对紫砂添加剂有过争论,添加的东西就是化学壶不能使,后来宜兴人就解释,我们添加化学剂是为了出口,因为作为工艺品出口,要做一百把壶颜色必须一致,如果颜色有深有浅,人家就认为不合格,就拿不回美元来。所以为了烧出来的东西一致,就必须添加一个调色剂在里面,这样烧出来的壶就都一个颜色了,人家检测还很合格,外国人的命比我们值钱,人家用这个壶喝茶都没事,怎么我们中国添点东西就受不了呢。这是紫砂门的事件的时候炒了这个事。但是工艺品是很特殊的,就是我们当时出口的东西,有一些回流,像外销瓷,不是艺术品,但是它又比实用器好一些,这样的东西比较多。
第三类就是收藏级别的壶,收藏级别的壶细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民国以前的名家作品,第二种是现代艺人的创作作品,这是属于收藏的壶。工艺品和实用器都没有很大的收藏价值,我不敢把话说满,说满了挨骂。我爷爷给我留一把壶,你说怎么没有收藏价值啊,这是情感收藏,跟我们讲的不是一回事。你说朱德的扁担有没有收藏价值,那是文物价值。为什么民国之前的名人壶和现在的作品是收藏品呢?因为它们一开始就不是纯粹为喝茶做的。民国以前的名人壶有实用功能,但并不是纯粹为了喝茶,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情感,为了表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争强好胜。这样的东西都可以当作作品,但那时候不叫作品,就叫文人壶、名人壶,是这样的一些概念。这是值得收藏的。当代艺人的作品也是值得收藏的,当代艺人的作品有什么特征呢?首先一定要有自己的名字,“高风亮节”顾绍培做的,“上新桥”顾景舟做的,原创,有名字。这种名字表达了一种情感,或者是人文的情感,或者是个人的情感。比如吕尧臣大师做的“容天”,就问我容天怎么理解,那个容天上面还做了一个弥勒佛,我一朋友在旁边说“笑口常开”,我说不对,“肚大能容”,容什么?容天下难容之事。我发现吕大师的壶有一个特征,每一把壶都有他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我曾经总结过,宜兴大部分人都用艺术来装点紫砂,唯独吕大师是用紫砂来表现艺术,是情感宣泄,从而产生共鸣。
紫砂壶毕竟跟茶文化有关,跟品茶有关,有的时候界限会有些模糊,无所谓了,还有冬虫夏草呢,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两头中间还有过渡。现在艺人做一个石瓢,难道就不是作品吗?也是作品。怎么去看呢?去看他做的有没有突破,或者跟他想临摹的东西是不是特别特别像,如出一辙,以假乱真,都可以,这样的东西都可以收藏。要不就是有突破,要不就是做得维妙维肖,这都可以。只要对经典器型的临摹做到一定的水平,也是有收藏价值的。因为紫砂壶大部分的情况下是符合我说的这个分类,中间的过渡大家自己怎么领会怎么算,我也没法讲得太清楚。
关于紫砂壶的分类一定是要这样去分,只有这样去分,才知道钱花在什么地方,才有投资的收益,1232万这把壶,03年的时候在荣宝拍出去的,当时那个人花的钱连手续费不到30万,到了08、09年,五六年的时间,1232万,这才叫艺术价值,没法跟通货膨胀比,那个价格的变化是看得见的,撑死了涨十倍、十五倍,还能到哪儿。但是艺术价值就不同了,它产生共鸣了,共鸣的人有钱,李嘉诚要举牌去了,他敢举一个亿,不管那个壶值不值那么多钱,起码投资价值冲上去了。艺术价值就看跟谁产生共鸣。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价值上,艺术是无价的,关键看跟谁产生共鸣,首先收藏的是艺术品,才有无价的机会,如果收藏的是实用器,就跟窝头涨价没什么区别。
紫砂壶的真假怎么判断,还有代工,这都是一些问题,还有泥料怎么选择?以前一直在讲好壶一定用好泥,不好的壶可能用的也是好泥,但是不好的泥一定做不出好壶来,这有点像绕口令。为什么呢?泥料如果想做成一把好壶,在手里来回折腾,不听话的话就会出问题。有一次顾婷在百盛表演,我就坐旁边看,她修壶嘴的泥,补完了右边,左边又裂了,因为北京干燥,那个泥就不听话。判断一把壶好坏的时候,泥就不会有问题。但是你如果不会判断一把壶的好坏,即使泥好又有什么用呢,你买的是壶又不是泥。
紫砂,什么叫好?那个矿特别好,很纯很纯,可是还要风化,还要陈腐,还要捶打,还要烧成,这些元素都跟最后的表现有关系。你看到的是烧成的壶,如果泥好,没烧好,看到的状况一定不好。泥好,捶打的不好,做出的东西也一定不好。汉棠大师捶一块泥,我也捶一块泥,跟他换,他一定不换,因为用我捶的泥做不成壶,我用他的泥也没用。这跟自个儿对泥的泥性的把握、跟经验很有关系。通俗点讲,兰州人给他一斤白面,揉揉能扯多少条丝出来,咱们自己揉也拉,拉不到一尺就断了,还是一团白面,为什么效果不一样?处理的工艺不一样。所以好泥或是不好的泥,占的比例不是绝对的,还要看谁来处理它。当一个做壶生意的人,或者转让壶的,老跟你强调泥好的时候,你别听,没有关系,就看壶好不好。
紫砂值钱不值钱也是个问题,我写过一篇文章,叫“紫砂自古不值钱”,宜兴人跟我打架,我说紫砂自古是不花钱买的,谁都可以到山上去挖,它值什么钱。他们说现在很值钱,现在壶卖得很贵。我说紫砂是紫砂,壶是壶,他说我们宜兴人把紫砂跟壶是搁在一起说的,说紫砂就是说壶,说壶就是说紫砂,我说没问题,你就在你们宜兴说,大家都理解。紫砂就是紫砂,是原料,紫砂壶就是紫砂壶,紫砂虽然价格在涨,但是它永远跟壶艺术的发现价值不一样,跟收藏价值不一样,1200多万的壶泥料一定不是跟金子一样贵。明代书里面也这样写过,当时举例子就说,当时的锡壶跟紫砂壶价值都很高,可是锡壶的原料很贵,紫砂不花钱,到山上挖就行。可是用紫砂做成壶,跟用锡做成锡的器皿,居然在市场上卖相同的价格,就很奇怪,砂不值钱,怎么做成壶就值钱了呢。紫砂不值钱,只有做成壶才值钱了。所以又说什么稀缺,这些东西都是噱头,想清楚了就很简单了。做壶的人死绝了,那砂还有用吗?值钱的是工艺,值钱的是壶。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工艺,不是原料。宜兴人那时候老把泥料说得那么贵,所以人家用一般的东西做个锅,叫紫砂煲,就可以卖五千,如果不叫紫砂煲,就卖五百,那不是宜兴人自己做的孽吗,你老说紫砂这么贵,他们就借用了这个概念,不是紫砂也叫紫砂了。紫砂做茶壶是好的,喝茶好,炖肉就不见得好,也没法检测它好。这都是概念上模糊,如果只强调工艺,强调壶,别人就钻不了这空子了。
还有代工问题,老有人说壶代工很严重,我就反对,我说到现在为止我没见到一把代工壶,为什么?谁的壶也不敢说是代工的。我买一把壶告诉你我这是代工的,绝对不这么说,都知道有代工壶,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自己的壶是代工的。代工是怎么传出来的?我做壶,我找张中山代工,我一定不会告诉你们我的壶是张中山代工的。但是张中山会告诉人家,我给宋大师代工,他的壶就卖得值钱了,给人家代工的人才这么讲。
我也确确实实看到过,有的人两三年满屋子的新款式,创作能有那么强吗?不会。到乡下去看,就盖自己一个款,当自己做的,这种代工有。祖宗就这么干,时大彬的徒弟做一把壶,时大彬看着好,底下就刻下时大彬。从紫砂壶创作就开始有这种现象,但是经典器型没办法代工。经典器型很难代工,除非蒙你,除非骗你,你不了解,那没办法,只要你看过真的是什么样,你去看别人做那个,只能叫假的,不能叫代工。但是别人做的好壶盖自己的戳有这个现象,这种代工现象是有的。
&提问:听了宋老师的讲座很受启发,我问两个问题。第一,刚才讲了当代紫砂名家做的壶,要开一个收藏证,宋老师怎么看这个证行不行?
第二,您养壶吗?包括一些名家壶不是用来喝茶,如果养的话,您自己养是怎么看待的?
宋双才:现在名家的作品只要是活着的人,你要去收藏他的壶,一定要写证书,必须要写,这是一个传承有序的问题。但是光有证书不够,证书可以做假,怎么办呢?要让他拿着壶跟你站在一起拍几张照片,必须这样,不拍就不交钱,为什么呢?因为你在变现的时候,拿出这个照片来,拍卖公司就要了,你没这个东西,这个事就很麻烦。所以不仅要有证书,还要跟他拿着这个壶合影,再绝点,让他拿着壶,你拿着把,多照几张,因为第二次变现对这个要求非常重要。
关于养壶问题,我也写过文章,好壶不是养出来的,但是壶可以越养越好,哪怕最次的壶只要你用都会变得比刚买的时候好,但是不能养成好壶,好壶是胎里带,芙蓉姐姐穿什么都是芙蓉姐姐,不是后天的变化会让他变得美了,好壶是做出来的。
关于养壶,最早的养壶是养茶山,养的是喝茶经历,潮汕那边比茶山的厚薄,谁的壶茶山越厚,喝茶经历越长,越是老大,比的是这个东西。但是紫砂壶确确实实有说法,通过养,供春壶用十年,真的是会变比开始出窑的时候好很多很多,因为它就有这个特性,在使的过程当中确实有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感情的,是一种观感的,不是收藏价值的变化,一把壶不管你养还是不养,从现在看价值影响不大。顾老那把壶,我没有看出来他买回来一直用,但是一下从20多万变成1200多万,还是一种艺术价值的发现。但是你养会有感情,会有光泽,会让人看着非常漂亮。但是你买两把一样的壶,一把锁保险柜里,一把壶一直养,然后同时送到拍卖公司,价钱不会差太多。
我养壶,我几乎一个礼拜十几把壶换着使,我愿意体验这种乐趣。珍贵的壶用还是要用的,但是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就尽量少用,尽量稳妥一点,因为磕碰了,价值损失非常大。用壶的时候,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如刷壶,水池里边一定要放一个塑料盆,里面放上水再刷,掉下来掉水里边也摔不坏。另外,壶里的水千万别甩,要滴干,甩就很悬,这都是一些不好的习惯。好的壶千万别拴绳,拴绳了以后,刷的时候磕碰也会出问题。所以养壶是可以的,要有一个好的习惯,同时也愉悦自己的心情。喝茶是一个雅文化,不纯粹是生理保健,是精神和生理方面共同的需要,精神需要就跟赏析有关,用一把好壶喝茶比坐奔驰宝马带来的愉悦感还强,所以养壶是没有问题的。
提问:新壶和老壶没有区别吗?有没有包浆的这些变化,我说的是它本身自然的变化,比如瓷器有衰老期,120年以后瓷器会有一个衰老期,紫砂壶有没有这个变化?
宋双才:应该有,只要是暴露在空气当中都会氧化,一定会有,新的壶很明显,在五年到八年之间,恐怕火气都很难消掉,即使你经常用,都很难退掉。但是我们看到的文革前的东西,基本上二三十年火气就很淡了,不用也会有氧化。我有一次在绍培大师家,他做了一个壶,当时是顾老那把壶在博物馆被偷了,当时要做展览,顾老不愿意再做,就让他做,底下的款给我显摆,说你看写的顾老监制,景舟监制的壶到现在就这一把,大师说从来没用这个壶,珍藏在保险柜,也有包浆,确实有氧化层,薄厚的问题会有。至于说到退化,好像不是那么明显,如果是致密度很强的东西,这种退化不是很明显,因为我看到北京工商大学出土的明代壶,在首博展览的时候还是那么好,致密度很高,看起来跟新的差不多,非常漂亮。
提问:宋老师您好,因为我们在紫砂壶市场上有很多搀了颜色的壶,有没有办法区分出来?
宋双才:我刚才介绍过这个问题,紫砂壶加调和剂或者加陶瓷添加剂不是问题,关键看加的量是多少,或者烧成温度是多高,如果添加的是千分之五之内,如果是高温烧成,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大影响,远远低于空气污染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但是这个壶的颜色一般出现两种情况,一个是作品里面的花货,需要一些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比如牡丹壶、芒果壶可能需要一些调色,我知道泥色是很难配出来的,那种墨绿色很难配,一定是要加色剂才能做出来。
第二种情况就是低档实用器上出现的,它是用甲泥,不是紫砂,用一些白泥,为了冒充紫砂,调色,一般都是商品壶、低档壶,这类东西就不要去买了,是低端的东西,这种东西就不用去考虑了。
提问:正经的紫砂是不是就是紫色?
宋双才:有一次我和张学明先生一块讨论,他说紫砂壶不应该叫紫砂壶,应该叫砂壶,因为紫砂壶并不纯粹是紫的颜色。紫砂是个大概念,指的是宜兴的具有相同元素、相同特征的泥料,都叫紫砂,紫砂又分紫泥、段泥、红泥,这三个单一矿,还有底槽清,底槽清指的是什么呢?紫泥里边含有段泥颗粒,段泥是本山绿泥里含有紫泥颗粒,这叫混生矿,这么五种。这里面还有好多泥的名称,其实无非都是这五种里面的变化。
比如说段泥里面紫泥多一些,可能颜色就不是灰的了,可能就变成橙红色。如果紫泥里面含有段泥颗粒多一些,又变成另外一些东西,又会起个名字。还有大红袍,实际上就是红泥,红泥最好的烧出来朱砂色的就是朱泥,单纯有没有朱泥原矿,从科学角度讲是没有的,只是说大家愿意这么叫。烧出朱砂色就叫朱泥,烧出其他颜色就叫红泥。有人说朱泥就是黄龙山里边紫泥里边含有的东西叫大红泥,也叫朱泥,其他地方出的不是在紫泥里面挑出来的,就叫小红泥,就不能叫朱泥。很复杂,我觉得弄不弄得清楚没有太大的必要,关键还是看壶,如果喜欢就了解得清楚一点,正常情况下名字不是很重要。
提问:我是一个初学者,能不能给提点建议,怎样学习、怎样鉴赏?我是对外经贸大学的老师,我主教艺术品收藏与管理。
宋双才:初学紫砂壶的人,我给你提三条建议。
第一条,脏壶一定别买,因为你刚接触,你看到壶很脏,千万别买,为什么呢?因为脏的壶大部分都不好,在一百把脏壶里挑出一把好的,连我都很困难,别说是大家。好壶一定干净,别说是不是喝茶用,起码有喝茶的功能,一定要选干净的。
第二条,有比较才有鉴别,你拿着一把壶说它好坏很难,尤其你到壶店里去,挑五把、十把壶摆一桌,在这里面挑你最喜欢的就比较容易了,有比较才有鉴别。
第三条,尽量别听别人讲的,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日常当中对美的判断去选择壶,选自己喜欢的,别听别的人讲,不是说一点不听,听了以后琢磨琢磨,不要囫囵吞枣,这样的事情不要说一般的人,连专家都犯过错误。王立军,南京的,第一次买紫砂壶,小孩骗他,我这壶是真的,拿火柴一划,就着了,把壶买回去了。紫砂壶喝茶,又不是火柴盒,划着了有什么好的。现在还有人问我,真紫砂壶是不是能拿火柴一划就着,我说有可能,你把民国火柴拿过来我试试,现在的火柴我都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候的火柴,怎么划。不要听别人忽悠。还有把壶翻过来,让人踩上去,踩不碎,说你看这是不是真的,那有什么关系。还有坚持我说的分类,你要达到什么目的。还有三点一线,三山齐,这些东西都是标准,是评判茶壶的标准,而不是评判收藏品的标准,收藏品的标准是另外一回事。
提问:怎么来判断什么是脏壶?
宋双才:那太清楚了,只要那个壶上面有斑斑驳驳的东西都是脏的,干净的壶就是原来的颜色都很透亮。
提问:现在紫砂壶的价格很高,特别是工艺大师的价格,是不是有一些炒作?现在的这些大师,像徐汉棠、顾绍培他们的壶都卖到几百万一把,但是老的壶,一般来讲都卖十几万,这是怎么回事?
宋双才:这里边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价格高有鸡犬升天的嫌疑,真正好的东西价格还没到呢,但是鸡犬升天的现象很普遍,水涨船高,所以大家在选择上注意一下。
第二,宜兴紫砂壶的价格高,受当地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德化窑的东西就卖不上价来,景德镇的也卖不上价来,为什么?当地其他产业不发达。但宜兴不一样,宜兴的电网、水处理等等很多产业都发展得很好,老板都要壶,所以这个价格跟供需失衡有关系,价钱就会上来。
至于老壶的价格为什么上不来呢?鉴定问题,如果你从博物馆拿出一把壶,价格一定高,市场上流传的壶卖得很高,因为流传有序,就会被认可,有附加值在上面。但市场上的东西或者一般人收藏的东西,因为认可度低、公认度低,大家就不敢举牌,怕买了以后吃亏。但以后随着鉴定水平的提高,随着标准器的增多,价格还是会恢复,还是会比现代的壶贵,因为它毕竟是类似于古董的东西,资源性很少,而且确实比现在的壶好看、好玩。
提问:紫砂矿光是宜兴有,好像云南也有。
宋双才:这个问题我也讨论过,也研究过,紫砂是个文化概念,不是个科学概念,也就是说只有宜兴的叫紫砂,其他地方有类似的矿,但不能叫紫砂,可以叫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矿,这是科学名词,它不能叫紫砂,紫砂只有宜兴才能有,其他地方类似的矿起别的名字可以,叫紫砂不对。但是为了卖钱叫了,也没法打官司,因为紫砂也不是专利,也不是著作权,别人叫了也没辙。但是你用了别的地方的紫砂,用紫砂壶的工艺做成的壶能不能叫紫砂壶呢?严格讲不叫,但是宽泛的讲是叫的,也无所谓。但拉坯就不对,就不能叫紫砂,工艺就不对。延安也有,好多地方都有,但是跟宜兴紫砂比,还是不一样,这有点像和田玉、青海玉一样,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一个人用别的地方的泥料和宜兴的泥料做两把壶,找一个人去看,因为有人说宜兴紫砂好,他不相信。这人说这把壶一定是我们宜兴的,这个壶做的好,然后他说不对,这是外地的泥料做的,然后就拿这个来否定。你要让顾景舟看,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能作为标准。如果用那个做十把,方的、圆的都做,看哪个做得好,还是宜兴的做得好。就说一个细节,可能那个泥料表现很好。其实这样没多大意义,因为作为收藏品是艺术创作,主要是考虑这个层面的问题,那些东西都是低端的,没有多大意义。
主持人:谢谢宋老师。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紫砂壶为什么那么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