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图,你有何感想?

初二历史第四课重点知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初二历史第四课重点知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材料一 1895年,有人题对联于京师城门上:“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二 1_百度知道
材料一 1895年,有人题对联于京师城门上:“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二 1
材料一 1895年,有人题对联于京师城门上:“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材料二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台湾》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燃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回来”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中对联的含义。请说明材料一个材料二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分析材料一中对联的含义:“万寿无疆,普天同庆”是指慈禧太后的 60 岁的万寿庆典;无疆暗指清政府失去大片土地。“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结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等大片领土让给了日本。此对联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不争事实。材料一个材料二反映的共同问题是: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台湾被日本占领
共同问题什么?
材料一讽刺慈喜太后
你只有一个问题啊
不好意思那个是第二问题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答案:慈禧太后作威作福,普天之下只为她过寿,甲午海战,惨败而归,致使割台湾岛给日本人求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甲午中日战争。(2分)(2)中日《马关条约》。(2分)(3)①主要内容是: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4分)②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和民族危机。(2分)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联系材料中“年”等关键信息,可以推断出材料中的“三军败绩”的战争指的是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第(2)问,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马关条约》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第(3)问,主要考查《马关条约》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的内容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第(4)问,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影响的相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和民族危机。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4年甲午战争:救亡图存的起点近代自美国的佩里利用武力敲开日本的国门之后,日本人得以重新认识世界,对西方文明的拜服,促使其决心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上全面学习西方。……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让日本“赌*博式”的侵华计划得以奏效,沉重的割地、赔款条约成全了日本的快速崛起,也成为压垮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此为节点的60年,“驱逐日寇、抵抗侵略”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主旋律。日本取代欧美列强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侵略者后,其对中国的奴役和压迫,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残杀,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材料二&&& 1954年再逢甲午:走向复兴的开端1954年甲午年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走向复兴的真正开端。……这部由毛泽东亲自挂帅、参加讨论人数达1.5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的宪法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等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的基本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法治国的开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材料三&&& 2014年又逢甲午:由富到强的节点2014年又逢甲午年。因为特殊的年份和敏感的钓鱼岛争端,日本不可避免地仍然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对象。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和自我“刮骨疗伤”的改革勇气,已经注定了我们的使命任务不能也不会再局限于“战胜日本”。然而,随着美国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右翼势力迅速抬头、在扩军修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又让我们不得不时刻“警惕日本”。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义甲午年,怎样规划好今后60年的建设蓝图,需要我们对自身的根本利益和发展目标、对日斗争方针和国际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上均摘自孟祥青《三个甲午年&&中国命运的三大转折》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日本“全面学习西方”是指什么改革?举例说明日本“对中国的奴役和压迫,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和残杀,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这部宪法的地位和意义。(2分)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我国的历史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4)根据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中日关系。(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日本轮船驶入下关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这些内容应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下列这样一组图片。请你说说第一张图片上的人是谁?第二章图片中的情景发生在什么战役中?(&&&)A.林则徐鸦片战争B.关天培虎门战役C.左宗棠收复新疆D.邓世昌黄海战役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改错题
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6分)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2分)为什么?(4分)(2)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4分)(3)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4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中国现代化的尝试。日本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中国丢失了土地,赔尽了国库里的白银(两万万两)……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陆军部深恐中国发展起来重新强盛,于是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摘自《中国崛起策》(1)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尝试开始于哪一运动?其口号是什么?(6分)(2)1894年日本发动的哪一战争活生生地扼杀了上述运动?(2分)(3)为打断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日本再次挑衅中国,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4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年台湾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题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所写,哀悼的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寿庆典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