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文中作者在追忆往事时记叙了有关先帝的哪几件事?作者为何要提起这几件事?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③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④低微而鄙俗;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⑤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⑦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⑧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新教材完全解读 九年级语文 (下册) (配江苏版新课标) 配江苏版新课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他反复陈说的是哪一条?
2.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的意图是什么?
3.诸葛亮在出师前在内政、军政上所做的安排可谓煞费苦心,其目的是什么?
4.文中引用先帝痛恨恒、灵二帝的事,意在说明什么?
5.作者自述本志的作用是什么?
6.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________。
7.文中“深追先帝遗诏”与前文哪句话照应?
8.你认为“后值倾覆……二十有一年矣”有什么作用?
9.写出第六段中的一组对偶句。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黑龙江省鸡西市实验中学2010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粗字: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2、翻译下列句子: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在横线下续写句子________,第一段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是________
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6、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诚宜开张圣听”、“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哪些做人的道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出师表》的6—7段,回答下列问题。1.选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哪些故事?(至少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出师表》的6—7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6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出师表资料带答案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2出师表资料带答案
《出师表》资料;一、1-5段:分析形势,提出建议(一)原文回答;1.诸葛亮在分析形势时,认为蜀国危急存亡的原因是;2.诸葛亮在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条件是:先帝创业;3.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开张圣听;陟罚;4.在广开言路的建议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不宜妄;5.揭示先汉兴盛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7.你认为愿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是――宫中之
《出师表》资料一、1-5段: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一)原文回答1.诸葛亮在分析形势时,认为蜀国危急存亡的原因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诸葛亮在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有利条件是: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3.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其中最重要的是:亲贤臣,远小人。4.在广开言路的建议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5.揭示先汉兴盛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6.揭示后汉衰败的原因的句子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7.你认为愿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二)简答1.诸葛亮为什么从分析形势入手写《出师表》?(因为从分析有利形势和不利形势入手,可以引起后主 的震动。激发后主继承先帝遗志。)2.三条建议中,为什么“亲贤远佞”最重要?(因为后主懦弱,他只有做到了亲贤远佞,忠谏之路才能通畅,平明之理才能显扬,汉室之隆才指日可待,并且桓、灵二帝就是因为亲小远贤才误国误民的。)3.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亲贤远佞?(为了汉室之隆;为了解除自己出师伐魏的后顾之忧。) 二、6、7段:回忆往事 (一)按原文填空1.表现诸葛亮淡泊名利,志趣高远,胸怀豁达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用文中的话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3.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临崩寄大事的&大事&可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5.诸葛亮北伐的战略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6.由是感激中的“是”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7.诸葛亮认为出师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8.形容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9.用来赞美那些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的句子(或者俗语说的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受命以来的心情的句子――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行动是――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11.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2.第1段中“盖追先帝之殊遇,以报之于陛下也”的“殊遇”指第6段哪句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3.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用文中的6个字概括――报先帝,忠陛下。 14.诸葛亮一切行动的感情基础是――报先帝,忠陛下。15.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6.“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最能体现诸葛亮“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简答1.作者在追述往事时,回忆了对自己人生重大影响的哪几件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三件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目的是感念先帝创业的艰辛,激励后主,抒发作者报先帝忠陛下之情。)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说明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几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创业历史。目的是说明先帝创业艰难,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之情。)3.从诸葛亮回顾的三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刘备各具有怎样的品格? 诸葛亮:淡泊名利、志趣高远、忠心耿耿、鞠躬尽瘁――贤臣良相 刘备:思贤若渴、知人善任、礼贤下士、气度宽宏――明君 刘禅: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亲小远贤 ―――昏君 三、总结全文1.主题:表文中诸葛亮借出师之事,抒发了他“报先帝忠陛下”之情,表达了他兴复汉室的决心。2.概括诸葛亮的主要事迹: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隆重对策 3.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抒情、记叙4.本文写法:1--5段寓情于议;6--7段寓情于事 5.和诸葛亮有关的诗歌、对联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武侯祠对联1.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2.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3.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4.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5.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6.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32出师表资料带答案等内容。
 出师表试题及答案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出师表试题及答案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出师表》中考题和答案(2009――2013)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出师表》中考题和答案(2009――2013) (一)2011 年铜仁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  出师表复习测试题(含答案)_初三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出师表》复习测试...《出师表》测试题及答案 5页 1下载券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 7页 1下载券 出师...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出师表》练习 (一) 、 1...人 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  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在执法...  《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出师表》阅读专题练习一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  《出师表》练习及答案 教学
08:02:47 阅读 3812 评论 3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出师表》练习 (一) 、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涉罚臧 ...  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 出师表 班级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13页 1下载券 出师表复习题(资料) 7页 1下载券 《出师表...  《出师表》练习及答案 教学
08:02:47 阅读 3812 评论 3 字号:...___ (2)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___ 5.作者强调自己本来志趣的作用是什么...《出师表》课后练习答案_百度知道
《出师表》课后练习答案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1、全对: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解释: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东和:(东和孙权)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蛮:(平定南方叛乱) 用火攻:(指赤壁之战) 3、收二川(东川与西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排八阵(著名的八阵图啊,夷陵之战,诸葛亮料定刘备必败,就设下石兵八阵,差点把陆逊困死其中,多亏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佩服,发誓永不造反),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战于五丈原,自知身体不好不久于人世,就设下四是九盏明灯的法阵,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闯入,四是九盏灯被风吹灭,不久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一心只为酬三顾 (三顾茅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出师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出师表》练习
&&&&&&&&&&&&&&&&&&&&&&&&&&&&&&&
《出师表》练习
一、基础实记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崩殂(  )&&&&&&&&
以塞(&& )忠谏&
&&&&&&&&&&&&陟(  )罚臧否(  )(  )
)陛下&&&&&
)补阙(&&
)漏&&&&&&
于桓(&&& )
)&&&&&&&&&&&
二 十 有一年矣(&&&
&&&&&&&&驽(&&&
斟酌(  )(  )&&&
2、解释加点的词。
以光先帝遗德&&&&&&&&&&&
&&&引喻失义
&&&&&&&&&&&&&&&&&此皆良实&&&&&&&&&&&&&&&&&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
故五月渡泸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察纳雅言
&&&&&&&&&&&
3、本文中有一些古今异义词,试在例句中找出并加以辨析。
(1)臣本布衣。
古义:&&&&&&&&&&&&&&&&&&&&&&&&
&&今义:&&&&&&&&&&&&&&&&&&&&&&&&
(2)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义:&&&&&&&&&&&&&&&&&&&&&&&&
4、辨析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
A.以光先帝遗德&&&&&&&&&&&&&&&&
&&&②所以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以塞忠谏之路&&&&&&&&&&&&&&&&
&&&&&&&&&&B.所以动心忍性&&&&&&&&&&&&&&&&&&&
C.悉以咨之&&&&&&&&&&&&&&&&&&&&
D.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效&&
A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E.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不效则治臣之罪&&&&&&&&&&&&&&&&&
5、找出下面句子中停顿有误的一项(&&&&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期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
D亲/贤臣,远/小人
6、表,是古代&&&&&&&&&&&&&&
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
和&&&&&&&&&&&&&
。表文的一般内容不外乎&&&
和&&&&&&&&&
,也往往带有&&&&&&&&&&&&&&&
色彩。《出师表》这篇表文以&&&&&&&&&&&&&&
为主,兼用&&&&&&&&&&&
和&&&&&&&&&&&&&
二、整体感悟
1、根据文章信息,将所缺部分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
,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
&&&&&&&&&&&&&。
2、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
A.表明自己忠于汉室后主。
B.希望后主实行法治,做到赏罚公平。
C.希望后主广开言路,采纳合理意见。
D.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3、用课文填空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4)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5)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
(6)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4、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
&&&&&&&&&&&&&&&&&&&&&&&&&&&&&&&&&&&&&&&&&&&&&
&&&&&&&&&&&&&&&&&&&&&&&&&&&&&&&&&&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2、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无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下面加点的内容不能连读的一项是(&&&&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凤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祥、允之任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由是感激&&&&&&&&&
&&&尔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一项是(&& )
A.躬耕于南阳达于汉阴&&&&&
&&&&&&&&&&&&&
B.受任于败军之际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苟全性命于乱世奉命于危难之间
3、(1)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写出文中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通“&&&&&&&&&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5、(1)选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2)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
&&&&&&&&&&&&&&&&&&&&&&&&&&&&&&&&&&&&&&&&&&&&&&&&&&&&&&&&&&&&&&
(3)、出师之前作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用原文回答)
&&&&&&&&&&&&&&&&&&&&&&&&&&&&&&&&&&&&&&&&&&&&&&&&&&&&&&&&&&&&&&&&&&&&&&&&&&&&&&&
(4)、出师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
6、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
7、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
&&&&&&&&&&&&&&&&&&&&&&&&&&&&&&&&&&&&&&&&&&&&&&&&&&&&&&&&&&&&&&&&&&&&&&&&&&&&&&&
8、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
&&&&&&&&&&&&&&&&&&&&&&&&&&&&&&&&&&&&&&&&&&&&&&&&&&&&&&&&&&&&&&&&&&&&&&&&&&&&&&&
&&&&&&&&&&&&&&&&&&&&&&&&&&&&&&&&&&&&&&&&&&&&&
&&&&&&&&&&&&&&&&&&&&&&&&&&&&&&&&&&
四、创新提高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袁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忽视)。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选自《左传》)
1、第1段有一个成语是&&&&&&&&&
2、第1段用这个成语的作用是什么?
&&&&&&&&&&&&&&&&&&&&&&&&&&&&&&&&&&&&&&&&&&&&&&&&&&&&&&&&&&&&&&&&&&&&&&&&
3、第三段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4、第4段说明了什么?
&&&&&&&&&&&&&&&&&&&&&&&&&&&&&&&&&&&&&&&&&&&&&&&&&&&&&&&&&&&&&&&&&&&&&&&&&&&&
5、第3段的议论是针对文中的哪句话而发的?
&&&&&&&&&&&&&&&&&&&&&&&&&&&&&&&&&&&&&&
&&&&&&&&&&&&&&&&&&&&&&&&&&&&&&&&&&&&&&&&&&
24、《出师表》答案
一、基础识记 1、c&&
s&& zh& zāng& pǐ
w&i& b& quē& m&&
hu&n& wěi& y&u&
s&& n&& zhēn
zhu&& zōu
&&2、发扬光大&
适宜,恰当& 善良,诚实的人&
善& 感动,激动& 奔走效劳&
所以& 不长草的地方& 正&
3、(1)布衣&
古义:贫民百姓。今义:布的衣服。(2)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4、①A.来B.以致C.拿D.认为E.因为②A.……原因B.用来……③A.大业重任B.取得效果,取得成功
&&&5、C&&&
&6、①奏议;请求;愿望;议论;叙事;抒情;议论;记叙;抒情
二、整体感悟 1、1-5 6-7追忆往事 8-9表明决心2、D
&3、(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 不宜妄自菲薄 (3)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
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6)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有三条建议。分别是(1)开张圣听;(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三、课内阅读& (一)1、C 2、D
(二)1、探望,拜访&&
3、(1)①三次到茅屋来探望我②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 (2)、“有”同“又”
4、记叙中有抒情&
5、(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
(3)“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安抚夷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安定了后方,做好战备。(4)“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指出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说明“出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这是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本分。&&&&&
&8、(1)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伟、董允等。(2)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3)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四、迁移提高
1、唇亡齿寒&
2、说虢、虞之间的关系紧密&&
3、引出论点&&&&&
4、说明宫之奇分析完全正确&&
5、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师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