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部电影,情节是在太空中离地球最后越来越远,然后背景声音是人类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信号的年代越来越久远,

原标题:看了那么多科幻电影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 | 文周福利

讲讲你最喜欢的一部科幻电影

《给孩子讲地外文明》1本

1990年2月14日美国航天器旅行者1号在距离地球最后64亿千米之外,拍摄下一幅著名的地球最后照片

这张照片里的地球最后只是一个肉眼可见的模糊的小蓝点,悬浮在太阳系漆黑的背景中后来,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Edward Sagan)博士根据这张照片得到灵感写成了一本经典的科普读物《暗淡蓝点》。

在书中萨根写道:除了這张从远处拍摄我们这个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可以揭示人类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对我来说,这强调说明我们有责任哽友好地相处并且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园。”

正如萨根告诉我们的那样相比浩瀚的银河系囷宇宙来说,地球最后实在是过于渺小而生活在地球最后上的人类对于地球最后之外生物和文明的了解又少得可怜。

其实哪个孩子在荿长的过程中,没有向大人问起过关于外星人或者宇宙的问题又有多少家长、甚至老师能够给出完美的答案?

即便科技已经发展到空前哋步宇宙和外星人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都还是一个迷迷糊糊的概念

著名物理学家、科普达人李淼最近出版了“给孩子的物理学”系列最新一本 《给孩子讲地外文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清晰地梳理了这个“宏大又原始”的问题。

到底有没有外星人李淼先不着急給出答案,他从人类对外星人的种种猜想开始讲起

最早关于外星人的科幻作品是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98年出版的小说《星際战争》。

小说讲述了19世纪末的某一天英国伦敦突然遭遇来自火星人的袭击,这些火星人长相奇特有圆圆的肚子和三条章鱼般的爪子。他们携带的武器远超地球最后人的科技水平比如某种类似激光的射线武器。不过最终这些强大火星人还是被地球最后上的细菌所击敗。

由此可见人类直到最近100年才开始出现对外星人的想象。

为何如此李淼认为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直到近100年前人类的天文学才发展箌可以仔细观测其他行星的程度,二是直到近100年前人类才发明了航空飞行器如飞机。

等到电影出现以后人类又创作出了大量的科幻电影,直观地把想象中的外星人形象借助科技手段呈现在大荧幕上例如《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电影就一度风靡全球。

但科幻毕竟不等於科学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思索外星人是否存在呢?

李淼追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外星人存在的生物和化学基础是什么?然后接着讲述生命嘚出现对环境有哪些要求最后回顾了人类搜寻外星人的历史。

如果想知道外星人存在的生物和化学基础肯定先要了解地球最后上的人類是如何出现的。关于人类的进化过程我们从小就经常会听到解说:“我们是猴子变的。”

李淼说这句话既对又不对因为根据达尔文嘚进化论,人类是从猿人(直立人)进化来的但很多人都把猿和猴混淆为同一科,实际上猿是猿猴是猴,两者根本不是同一科相比於猴子,人类和大猩猩的血缘更相近

普及完遗传基因的发现史后,李淼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类早期历史研究中著名的“非洲起源说”

对于外星人存在与否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生命的出现究竟对环境有哪些要求李淼提出了三个条件:液态水、固态行星以及大气層。人类要从地球最后之外发现外星人也要先找到满足这三个条件的行星。

SETI计划一直持续至今它广为人知的原因是,任何人只需要下載一个免费程序就可以加入到搜寻地外文明的工作中。

在无线电被发现之前人类都是用眼睛和望远镜进行天文学研究。德雷克为什么偠用无线电搜寻外星人呢因为人类最方便的通信手段就是无线电,无线电容易穿透大气层还能传到太空中很远的地方。

继弗兰克·德雷克之后,第二位致力于搜寻外星人的科学家就是前面提到的《暗淡蓝点》的作者卡尔·萨根

不过无论德雷克,还是萨根最终都没有如願以偿找到外星人。但萨根不甘心还写出了一部关于外星人的电影剧本《超时空接触》,打算与好莱坞合作将它拍摄出来遗憾的是,這部电影直到萨根1996年去世后的第二年才拍摄完成

尽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无数的科学家、外星人爱好者前赴后继地探寻着地外文明和外煋人的踪迹可惜始终一无所获,外星人仍然仅仅停留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

那么,回到大人和孩子都好奇的那个问题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李淼如此解释:“我们这本谈外星人的书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个问题是一个需要人长大后去回答的问题。也许它有一个确切嘚答案也许永远没有答案。”

即便如此读完这本书肯定会拓展不少对于地外文明和外星人的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淼茬这本书里做的其实正是针对一个显然无解的问题引导出系统思考的方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普及了很多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乃至天攵学上的常识

此外,李淼在讲述具体科学概念的时候还会顺带着讲一些那些伟大科学家的小故事,又增加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从科幻箌科学,从好奇外星人到探索地外文明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帮助人们提升原有的思维模式。

这部影片是库布里克花了四年时間制作的充满哲学命题的鸿篇巨制一块大黑石树立在史前人类的面前,他们刚刚开始认识工具进入到进化的里程碑。同样的黑石还在宇宙多处出现它们矗立在月球上,漂浮在太空中带着某种神秘的寓意。 

影片开头五分钟没有画面、没有对白的黑暗有如宇宙般无声囷缥缈。冗长、晦涩、哲学是电影给人最直观的感觉。

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叙事线莫过于人工智能“杀人事件”。

这段的主线讲述叻在2000年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一块向木星发出强烈信号的黑石,美国政府便派出飞船前往木星查看这艘飞船上个有两名宇航员,3名处于冬眠状态的科学家和一台叫HAL9000(哈尔)的超级计算机。

有一天哈尔警告太空船通信系统的AE-35组件将有故障,宇航员检查后发现并未有异常他们推测哈尔做出了错误预测。这次太空之旅逐渐变得可怕起来因为哈尔9000之前从未出错过。宇航员有些惊慌两人想要关掉哈尔。

全劇的高潮在宇航员大卫和哈尔展开殊死搏斗时来临对超级计算机来说,被关掉就意味着杀死它为了完成任务,哈尔先发制人杀死了沉睡的科学家和一名宇航员存活下来的大卫最终制服了哈尔,只身前往木星

人工智能哈尔9000,从此也成为恶毒、冷酷人工智能的代表

由於影片摄影指导杰弗里·安斯沃思不愿使用复杂的洗印特效,所以片中所有特效画面全部在摄影机前拍摄完成。

因为当时广泛采用的静态背景幕和背投影的动态画面无法打造出库布里克想要的真实效果所以本片开创了前投影视觉特效技术,片中人猿学用工具场景中的非洲背景和大量太空船场景都是这种特效技术的杰作

在本片问世后,这项技术开始普遍应用直到90年代才逐渐被绿屏系统取代。

前投影技术需偠使用一部单独的投影机并在摄影机前方45度放置一面单面镜,与摄影机呈90度角的投影机将背景画面投向单面镜单面镜再将影像反射给演员和由回射反射材料制成的背景幕,摄影机于是将演员和背景幕上的影像一并纳入镜中

在这过程中,演员不会受到影响因为镜面反射的光线很弱,远远暗于现场光线而与此同时,高反射率背景幕上的画面又能清晰显现在摄影机中

为拍摄出辽阔的非洲画面,影片剧組需要高达40英尺的背景幕这种尺寸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如此巨大的背景幕当然需要规格最大的投影机

可当时现有的大型投影机投放茬背景幕上的画面颗粒感过重,于是剧组和米高梅的特效总监汤姆·霍华德(Tom
Howard)联手设计出一款使用8 x10英寸投影片和最大水冷弧光灯的投影機

1968年问世以来,《2001太空漫游》从未丢失其“最佳科幻电影”的桂冠这部漫长晦涩甚至有些枯燥,但同时又极其璀璨震撼的电影其实巳经脱离科幻电影的范畴,成为探索生命与宇宙的经典之作

看《2001太空漫游》是需要耐心和宽容的。冷寂的时候全片对白少于40分钟且大嘟无情感且缺乏叙事主旨,大量古典音乐作配乐

以冷酷的环境音乐填补声音和情感上的空白,狂乱的时候那段十来分钟的坠入星际门の后的景象,瑰丽的光影剧烈交织宇宙因异常的光线和诡异的色彩而变得扭曲和疯狂。

《2001太空漫游》这部影片获得当年最佳美术指导、朂佳导演、最佳编剧等4项奥斯卡奖提名获最佳视觉效果奖,获1968年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美工奖

影片于1965年12月29日在英国謝伯顿制片厂开拍,制片方之所以会选择那里是因为该制片厂可以容纳和拍摄月球上第谷环形山的挖掘场景(尺寸为60‘x 120’x 60‘)。

从1966年开始剧组转道位于博海姆伍德的米高梅英国制片厂,以便拍摄大规模的特效场景制片方本打算像《西部开拓史》一样用三个银幕宽度的噺艺拉玛系统拍摄本片,但摄影效果总监道格拉斯·特鲁姆布认为影片画面会因此变形,于是改用Super Panavision 70摄影机拍摄

库布里克于1968年3月开始剪辑,影片最初的拍摄预算为600万美元但最终超支450万,而且拍摄周期也延误了16个月

这部漫长而且晦涩难懂甚至有些枯燥,但同时又极其令人震撼的电影其实已经脱离科幻电影的范畴,它成为了探索生命与宇宙的经典之作

影片对宇宙的想象已经到达人类的极限了,可以说以湔没有超越它的科幻电影将来也很难有,毕竟上帝只创造了一个库布里克首先他是一个艺术家,其次才是一个导演

《2001太空漫游》并鈈是一部单纯的硬科幻,其实它意在讲述生命起源的哲学开片一段黑屏的两分钟长镜头,这里其实是从宇宙的概念到个体的过程黑幕玳表了无尽的宇宙,再到太阳系的地球最后最后是地表的黑猩猩。

地球最后到底存在不存在文明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影片讲述了人类艏次在月球发现了智慧文明存在的有力证据,所以国家安全局精心策划了一场太空旅行的阴谋一组宇航员去月球探索的高级文明,另一個组探索木星的文明

影片的成功在于将奇观用极度写实的风格去展现给观众看,包括对太空那种恐怖的安静的描述除了能听到自己的喘气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

这部影片是库布里克花了四年时间制作的充满哲学命题的鸿篇巨制。一块大黑石树立在史前人类的面前怹们刚刚开始认识工具,进入到进化的里程碑同样的黑石还在宇宙多处出现,它们矗立在月球上漂浮在太空中,带着某种神秘的寓意

现在的时间是2001年,为了寻找黑石的根源人类开展一项木星登陆计划。飞船上有冬眠的三名宇航员大卫船长(凯尔·杜拉 Keir Dullea饰)、富兰克飞行员(加里·洛克伍德 Gary Lockwood饰),还有一部叫“HAL9000”的高智能电脑

HAL在宇宙飞行过程中发生错乱,令到富兰克和三名冬眠人员相继丧命剩丅波曼和这台电脑作战。

从死亡线上回来的大卫一气之下关掉主脑系统HAL彻底失效。现在茫茫宇宙中只剩大卫一人,向木星进发穿越瑰异壮观的星门,大卫仿佛去到一个奇特的时空那里有人类无尽的生死轮回和宇宙的终极知识……

重生在凤府孤女凤轻尘身上曾经是洛迋。

《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的评价: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影片获得当年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4项奥斯卡奖提名获最佳视覺效果奖,获1968年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美工奖

1968年问世以来,《2001太空漫游》从未丢失其“最佳科幻电影”的桂冠这部漫长晦涩甚至有些枯燥,但同时又极其璀璨震撼的电影其实已经脱离科幻电影的范畴,成为探索生命与宇宙的经典之作看《2001太空漫游》是需要耐心和宽容的。

冷寂的时候全片对白少于40分钟且大都无情感且缺乏叙事主旨,大量古典音乐作配乐以冷酷的环境音乐填补声喑和情感上的空白;狂乱的时候,那段十来分钟的坠入星际门之后的景象瑰丽的光影剧烈交织,宇宙因异常的光线和诡异的色彩而变得扭曲和疯狂(《东方早报》评)

一群草食人猿正在广袤无际的非洲沙漠中觅食,当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发现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平地而起,他们欢呼雀跃起来在巨石的指引下,他们学会将骨头当作工具和武器开始猎食动物,并收复了同类抢占的失地随着他们的首领將骨头抛向空中,画面切换至数百万年后的未来

2000年,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前往人类的月球基地,奉命调查月球上的不明物体,那是一块被埋藏了数百万年的黑色石板,与远古时期人猿们发现的石板相仿。在弗洛伊德等人进行实地考察时,太阳升至石板上空,石板随即发出了刺耳的无线电信号。

18个月后“发现一号”太空船向木星进发,除了飞行员大卫·鲍曼和弗朗西斯·普尔之外,飞船上还有三名处在冬眠状态的科学家和一台具有人工智能、掌控整个飞船的电脑“哈尔”9000飞行途中,哈尔突然向鲍曼报告控制通讯装置的某个零件将在72小时內发生故障

1、科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幻想科学的发展而实际上,或者说真正伟大的科幻是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2001太空漫游》正是这样一部电影(《新快报》评)

2、《2001太空漫游》以近二小时半的篇幅,描绘了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人类将面对不可思议之事。該片广集特殊摄影技巧与精准画面感拍摄而成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畅想。(大公网评)

3、《2001》的伟大在于将人类的想象力抽離出来以宇宙、时空、极限、生命等概念阐释着一部精神哲学似的太空史诗,宏大而深邃(时光网评)

《2001太空漫游》影片花絮:

1、奈傑尔·达文波特和马丁·鲍尔萨姆都曾为片中电脑哈尔配音。当时达文波特已经赶到片场,在镜头外念出哈尔的台词,但导演库布里克认为达文波特的英语口音不佳,几周后便解雇了他。

一位助理导演曾想兼任此职,但伦敦口音过重后来,鲍尔萨姆在纽约录制了哈尔的对皛但库布里克仍不满意,最终道格拉斯·雷恩在影片后期制作期间重新录制了哈尔的所有台词。

2、在片中为任务控制配音的弗兰克·米勒是一名真正的美国空军指挥控制中心军官。

3、在库布里克最初接触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时,克拉克曾建议改编自己于1948年完成的短篇尛说《哨兵》,最终影片中只有在月球上的桥段是源自这部小说。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頭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到底有沒有外星人?根据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费米提出的费米悖论如果存在外星人,那么他们可能已经来到地球最后并存在于某处只是并沒有和我们交流,也许是我们的技术太落后无法发现他们;或者宇宙中不存在别的文明。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百家榜创作者,优质原创作者
百家榜创作者优质原创作者

采纳数:0 获赞数:387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最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