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无扰情幽静"幽静是什么意思思

1.第一处,以各种各样的路和林阴路作对比,突出林阴路“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特点,奠定全文的写作主旨和情感基调。第二处,以城市的越来越繁华与林阴路的被忽略被破坏作对比,既承接上文,再一次突出林阴路的特点,又引出下文关于达尔文、卢梭的林阴路的故事,深化林阴路的象征意义。
2.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风景宜人、空气清新;弥漫着童话的色彩;给心灵以安慰,令人沉思绵绵、遐想悠悠;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感觉。(每点1分,回答出4点即可。
3.相同点:清新宜人,适宜于散步和思考,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不同点:前者重在突出林阴路的童话色彩,后者重在表现心灵的慰藉和思考。
从全文看,林阴路象征了日渐消失的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象征了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
4.答题要点:① 在城市建设中,注意保护或兴建林阴路。② 追求内心的和谐宁静。③ 关爱自然,珍爱生命。④ 善于思考,善于发现。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真题精选每周一练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
答:________
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春天看树:________
夏天看树:________
秋天看树:________
冬天看树:________
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答:________
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述树的特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方法。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前面写树转到后面写人。
文中提到树“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委婉地传达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文章最后一段中哲人的话,把树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看树&&&&& 高林瑜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18.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3分)
  19.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8分)
  春天看树: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20.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五、(18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绿色的林阴路
  &&&&&&&&&& &&&&&&&&&&&&&&&肖复兴
世上的路有许多。平坦的大道、花开的小路、鹅卵石铺就的曲径、霓虹灯闪烁的商
街……但都无法与林阴路相比。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一个过于奢侈的梦。
  林阴路,阳光被树叶滤过是绿色的;月光被树叶吹拂是摇曳的;风吹进来,夹有树木和泥土的清新;而且,还会有鸟鸣,啁啾的歌唱,和林子一起遮挡住人世的喧嚣和纷扰。
  林阴路,是大自然为繁华却也嘈杂的城市专门创造的清洗带。
  常想起林阴路。因为我们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立交桥建得越来越豪华,却越来越忽略建设或有意无意破坏这样的林阴路。
  林阴路,便越发让人向往。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一个过于奢侈的梦。
  达尔文晚年居住的汤恩家旁,有一条林阴路,两边长满茂密的印章树、桦树、黄杨和橡树,浓阴匝地,清新宜人。这条林阴路,被达尔文自己称之为“散步道”,他每日都要走上好几个来回,背后跟着他那条叫波里的忠实的狗。这时的达尔文充满童趣,他要在林阴路上堆起一堆石子,每走一次踢走一块石子,一直到走累为止。如果孩子在时(达尔文曾有6男4女10个孩子),他会和孩子一起玩耍,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林阴路上飘散着欢快的笑声。如果是他独自一人,他通常要观察这里的鸟和小动物,小松鼠会毫不犹豫地跳到他的身上,急得树上的母松鼠吱吱乱叫。有时候,达尔文还能看见狐狸依在树下打盹,林阴路上弥漫着童话的色彩。
  卢梭晚年虽然孤独凄清,巴黎郊外的林阴路却曾陪伴他8年的时间,他经常在林阴路上散步。罗曼·罗兰说他是“像一只衰老的、悲鸣的夜莺在寂寥的林中发出低低的奏唱”。林阴路,给他安慰,让他缅怀,令他沉思绵绵、遐想悠悠。如果没有林阴路上的散步,他不会写下那本有名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思》,他悲鸣的奏唱也变不成深邃的文字。
  林阴路,给了卢梭人们所不能给予他的欢乐,还在于他能够在林阴路上,或通过林阴路到附近的田野和树林采集到他晚年钟爱的标本。这样植物标本的采集,这样林阴路与生命的追随,一直到卢梭逝世为止。在上述的那本书中,他曾这样写道:“日星期四,午饭后,我沿着林阴路径直走到谢曼韦街……”他意外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开着黄花的毛莲莱、镰叶柴胡和开着白花的水生卷耳草,他竟独自一人“在那儿乐了好一阵子”。还是在这本书中,他写道:“我只有在忘掉自己时才更韵味无穷地进行默思和遐想,并感到那莫可名状的欣悦和陶醉,可以说,我融化到万物的体系之中,与整个大自然浑然一体了。”
  如今,还能够找到达尔文和卢梭这样美妙的林阴路吗?还能够看得到小松鼠和红狐狸吗?还能够看得到毛莲莱和卷耳草吗?还能够找到那种弥漫的童话的色彩吗?还能够找到那种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感觉吗?
  那一年春天在青岛八大关,一条林阴路上樱花如雪盛开,一对披戴婚纱的新郎新娘,正向林阴深处走去,突然,新郎一把抱起新娘,林阴路送他们一树树花影缤纷。路的尽头就是大海,当时,心想世界上还有这样漂亮的林阴路吗?
14.“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一个过于奢侈的梦。”文章重复出现的这个句子,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
&&&&&&&&&&&&&&&&&&&&&&&&&&&&&&&&&&&&&&&&&&&&&&&&&&&&&&&&& &&&&&&&&&&&&&&&&&&&&
&&&&&&&&&&&&&&&&&&&&&&&&&&&&&&&&&&&&&&&&&&&&&&&&&&&&&&&&&&&&&&&&&&&&&&&&&&&&& &&
&&&&&&&&&&&&&&&&&&&&&&&&&&&&&&&&&&&&&&&&&&&&&&&&&&&&&&&&&&&&&&&&&&&&&&&&&& 。
&&&&&&&&&&&&&&&&&&&&&&&&&&&&&&&&&&&&&&&&&&& &&&&&&&&&&&&&&&&&&&&&&&&&&&&
15.阅读全文,说一说林阴路“越发让人神往”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
&&&&&&&&&&&&&&&&&&&&&&&&&&&&&&&&&&&&&&&&&&&&&&&&&&&&&&&&&&&&&&&&&&&&&&&&&&&&&
&&&&&&&&&&&&&&&&&&&&&&&&&&&&&&&&&&&&&&&&&&&&&&&&&&&&&&&&&&&&&&&&&&&&&&&&&&& 。
16.达尔文的林阴路和卢梭的林阴路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从全文看,林阴路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7分)
答:&&&&&&&&&&&&&&&&&&&&&&&&&&&&&&&&&&&&&&&&&&&&&&&&&&&&&&&&&&&&&&&&&&&&&&&&&
&&&&&&&&&&&&&&&&&&&&&&&&&&&&&&&&&&&&&&& &&&&&&&&&&&&&&&&&&&&&&&&&&&&&&&&&&&&。
17.“如今,还能够找到达尔文和卢梭这样美妙的林阴路吗?”你觉得,要找回这样的林
阴路,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6分)
答: &&&&&&&&&&&&&&&&&&&&&&&&&&&&&&&&&&&&&&&&&&&&&&&&&&&&&&&&&&&&&&&&&&&&&&&&&&
&&&&&&&&&&&&&&&&&&&&&&&&&&&&&&&&&&&&&&&&&&&&&&&&&&&&&&&&&&&&&&&&&&&&&&&&&&& 。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绿色的林阴路肖复兴世上的路有许多。平坦的大道、花开的小路、鹅卵石铺就的曲径、霓虹灯闪烁的商街……但都无法与林阴路相比。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一个过于奢侈的梦。 林阴路,阳光被树叶滤过是绿色的;月光被树叶吹拂是摇曳的;风吹进来,夹有树木和泥土的清新;而且,还会有鸟鸣,啁啾的歌唱,和林子一起遮挡住人世的喧嚣和纷扰。 林阴路,是大自然为繁华却也嘈杂的城市专门创造的清洗带。   常想起林阴路。因为我们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立交桥建得越来越豪华,却越来越忽略建设或有意无意破坏这样的林阴路。   林阴路,便越发让人向往。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一个过于奢侈的梦。   达尔文晚年居住的汤恩家旁,有一条林阴路,两边长满茂密的印章树、桦树、黄杨和橡树,浓阴匝地,清新宜人。这条林阴路,被达尔文自己称之为“散步道”,他每日都要走上好几个来回,背后跟着他那条叫波里的忠实的狗。这时的达尔文充满童趣,他要在林阴路上堆起一堆石子,每走一次踢走一块石子,一直到走累为止。如果孩子在时(达尔文曾有6男4女10个孩子),他会和孩子一起玩耍,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林阴路上飘散着欢快的笑声。如果是他独自一人,他通常要观察这里的鸟和小动物,小松鼠会毫不犹豫地跳到他的身上,急得树上的母松鼠吱吱乱叫。有时候,达尔文还能看见狐狸依在树下打盹,林阴路上弥漫着童话的色彩。   卢梭晚年虽然孤独凄清,巴黎郊外的林阴路却曾陪伴他8年的时间,他经常在林阴路上散步。罗曼?罗兰说他是“像一只衰老的、悲鸣的夜莺在寂寥的林中发出低低的奏唱”。林阴路,给他安慰,让他缅怀,令他沉思绵绵、遐想悠悠。如果没有林阴路上的散步,他不会写下那本有名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思》,他悲鸣的奏唱也变不成深邃的文字。   林阴路,给了卢梭人们所不能给予他的欢乐,还在于他能够在林阴路上,或通过林阴路到附近的田野和树林采集到他晚年钟爱的标本。这样植物标本的采集,这样林阴路与生命的追随,一直到卢梭逝世为止。在上述的那本书中,他曾这样写道:“日星期四,午饭后,我沿着林阴路径直走到谢曼韦街……”他意外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开着黄花的毛莲莱、镰叶柴胡和开着白花的水生卷耳草,他竟独自一人“在那儿乐了好一阵子”。还是在这本书中,他写道:“我只有在忘掉自己时才更韵味无穷地进行默思和遐想,并感到那莫可名状的欣悦和陶醉,可以说,我融化到万物的体系之中,与整个大自然浑然一体了。”   如今,还能够找到达尔文和卢梭这样美妙的林阴路吗?还能够看得到小松鼠和红狐狸吗?还能够看得到毛莲莱和卷耳草吗?还能够找到那种弥漫的童话的色彩吗?还能够找到那种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感觉吗?   那一年春天在青岛八大关,一条林阴路上樱花如雪盛开,一对披戴婚纱的新郎新娘,正向林阴深处走去,突然,新郎一把抱起新娘,林阴路送他们一树树花影缤纷。路的尽头就是大海,当时,心想世界上还有这样漂亮的林阴路吗?11.“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一个过于奢侈的梦。”这句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2.林阴路“越发让人神往”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5分)&13.达尔文的林阴路和卢梭的林阴路各自侧重表现什么?从全文看,林阴路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6分)&14.“如今,还能够找到达尔文和卢梭这样美妙的林阴路吗?”你认为,导致城市林荫路缺失的原因有哪些?(6分)&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三)
& & & &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对悲欢离合已麻木,任凭阶前雨声点点滴滴响到天明。 &【出典】 &南宋 &蒋捷 &《虞美人·听雨》 & 注: & 1、 《虞美人》 &蒋捷 &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2、注释: & &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 & 断雁:失群的孤雁。  & & 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 & 无情:无动于衷。 & 3、译文1: & &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 &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 & &译文2: & & &青春年少时,在歌楼上细听雨声,烛昏罗帐,尽情欢乐,蜜意柔情。人到中年时,在客船里细听雨声,断雁西风,江阔云低,开阔深沉的情怀啊!离群的孤雁,悲鸣在西风之中。 & & &晚年的今天,在僧房内细听雨声,头发花白,历尽沧桑,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落到天明。 & & 译文3: & & 年少的时候在歌楼上听雨,红烛摇曳,昏暗了罗帐。中年在异乡的小舟上听雨,广阔的江面上白云低垂,一只离群的大雁在细风中哀鸣。 & & 而今在僧庐下听雨,两鬓已经斑白。感叹悲欢离合总是那么无情,任由阶前雨滴滴到天明。 & & 译文4: & &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孤雁阵阵哀鸣。 & &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回想起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还是让小雨下到天明吧。 & & 译文5: & & 少年时在华贵的歌楼上听雨,红烛的微光笼罩着罗帐,一片温馨景象。壮年时在飘摇的客船上听雨,江阔云低西风中传来孤雁叫,令人凄凉惆怅。 & & 如今在清寂的僧房里,已是两鬓添霜。对悲欢离合已麻木,任凭阶前雨声点点滴滴响。 & & 4、蒋捷(约后),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 清代文学评论家刘熙载在他的著作《艺概》中说:“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史达祖)较贞,视梦窗(吴文英)较清。刘文房(刘长卿)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城欤!”蒋捷的词作,被古人认为是填词的法度和标准。 许多词作,都表现出作者怀念故国的心情,抒发了丧失山河之恸。如:“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贺新郎·甚矣君狂》、《一剪梅·舟过吴江》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有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故后人又称其为“樱桃进士”。 & &5、南宋蒋捷有一首广为流传的短词《虞美人 听雨 》,全词很短,但意蕴深邃。 &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 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中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蒋捷《虞美人 听雨 》,就揭示了一个人心态的变化。 & & 心,投射到的客观事物,有近有远。心的射线,长短不一。有时无限长,长到“心事浩茫连广宇”;有时无穷短,短的接近零。心的射线长短的变化,是心力的表现。心力强劲,投射出的射线自然很长。 心线长短的变化,是心力的表现,但是也并不完全是取决于心力之强弱。到了暮年,自然规律使一个人的心力逐步衰弱。大多数人都是抗拒不了衰弱的,可是也有很多例外。老骥伏枥,象陆放翁那样象辛弃疾那样,心的射线还是那么长,心的射线仍然投射于千万里者,实在令后人钦佩。 & & 心的射线,我们不仿简称为 心线。 显然,除了自然规律之外,除了心力之外,决定人类心线长短的因素,还有。那就是信念的变化。 看来,决定心线长短的因素,起码有两个了。决定心线长短的,既有生理因素(自然因素),也有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 & 社会成员的心线长,于国有利,于民族有利。社会成员心线短促,尤其读书人,都“求田问舍”去了,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活力不强的表现。 & & 蒋捷的《听雨》,通过时空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 雨”画面,将一生的悲欢渗透其中。“少年听雨”,是“不识愁滋味”。“壮年听雨”,在“客舟”风雨飘摇中。“而今听雨”,刻意凸现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 限枨触,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 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彻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暮年蒋捷,控制了心线的投射!他的这首词,既反映了晚年心境的冷寂,也凸现了南宋社会的风雨飘摇。 & &6、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蒋捷&&虞美人·听雨 &&  ??   ?看王老先生的&&人间词话&&,说圣与的词不如文天祥的词.其&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 圣与、叔夏、公瑾诸公之上&.  ?于是,就想起的竹山先生的这首&&虞美人&&。  ?话说,王国维有人生三大境界.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里也就不提了.  ?却说,看完竹山这首词,我似乎也揣摩到了有关于他的&人生三大境界&!  ?圣与是进士出身,也曾有过几年的官宦生涯.然而,不幸的是,他生在了南宋--这个无奈的时代.  ?宋朝很快的灭亡后,圣与开始了他无尽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于是,当他颓然的立于僧炉之下时,回忆自己的一生,终于感慨出了关于&听雨&的三大境界...  ?三个时期,三种心情.读起来,未免让人顿觉凄凉`!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红烛之下,水晶帘里,翩翩身姿,起舞弄清影`!这只是一时一地的片刻情景,少年进士,难免多一些书生意气`!  ?看着眼前的窈窕倩影,那翘起的俏皮嘴角,竟是如此动人!情迷意乱的书生,又怎能体会&愁&滋味!  ?于是,就连听雨也要找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有着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在悠闲与得意中,会为了春花与秋月而不由发出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立之年,风雨飘摇中的南宋再也无力支撑起&国家&这两个字的意义!  ?落魄的进士,孤单的坐在渔家的客舟中,看着岸边,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疲惫的神态,不堪的面庞,饥黄的皮肤还有一声声喊着&饿&的稚声,心痛的,不只是他!  ?悲戚的老天和着悲戚的人们一同落泪`!  ?遥望天际,深沉的阴云压的人直不起腰来`!   更那堪,断燕悲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夜雨阑珊.  ?而今的我,已是年近古稀,两鬓斑白.  ?蹒跚着来到寄身的僧炉下,听着淅沥的雨声,眼前的情景早已物是人非`!  ?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  ??  ?回忆往事,才知,原来'悲欢离合总无情'!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离人不知安在,秋情更已无声!  ?罢了!  ?此生既已如此,那么就&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吧!  ??   ?竹山先生的三大人生,其中大起大落,悲多喜少.  ?至于遗下的文字,后人的评论亦是好坏掺半!好在终是落了个&宋末四大家&的虚名,没有没了他一身才学.  ??  ?至此,回望自己的过去,只愿:自己的&听雨&情节还是来的多多温柔些吧! & &7、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人。在南宋有过几年的官宦生涯。几年后,南宋覆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悲痛。著有《竹山词》。下选一首《虞美人·听雨》,稍作赏析。全词如下 :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岁月倥偬 ,太匆匆。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问苍天何及?苍穹渺渺,谁人与共?千秋岁月,苦寒人世,不若把酒问月,一昔乘风归去!这世间,最耐不住的是时间。多少往事,涌向心头,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 &我没有生在乱世,我不知道那种国破家亡,羁旅他乡的孤苦。我承认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偶然的际遇,翻开《宋词三百首》,看到了一个叫蒋捷的人。他不是杜甫亦非李白,他只不过是压缩在薄薄纸卷上并不太出名的南宋词人。 & &一阕《听雨》,泛起点点离愁。 这样说,会不会有点矫情?身处江南,于江南的烟雨别有一番体会。灯火黄昏的时候,立在高处,倚窗而望。雨中的树叶格外的青翠,凝滞的绿,带给视觉奇妙的享受。伸开手掌,雨丝落在掌心,泛起丝丝凉意。晚风送爽,夹杂着远山的木叶清香。雾霭蒙蒙,袅袅升起,好一副江南烟雨水墨图! & &即使不是书中的丁香女子,我依然喜欢乘着伞,雨中悠然的走着。即使不娉婷,也应该多了一份女子的温婉吧。 & &蒋捷的《虞美人》,适合在落雨的季节,慢慢的欣赏,一字一字的读出来。落在心底。 & & 我没有经历太多的人生曲折,也许我的理解是偏颇的,是站在一个后人,一个女子的角度去解读一个人用尽一生的时间感受到的东西。请原谅我的浅薄! & & 《虞美人》的大概意思如下:
& &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 &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多么旖旎的风光,自古才子多有佳人在侧,红袖添香夜读书,多么美好的岁月啊。少年的心,是轻狂不羁的,豪情壮志在我怀。这世间任我游走。竹山,少年时代是一位贵公子。每日想必是和知音好友饮酒赋诗。桂花同载酒的岁月里,有良朋,有佳人在侧,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闲适与得意中,蹉跎了岁月,留春不住。我抓不住岁月,我挡不住风雨飘摇即将倾倒的南宋王朝! & &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 & & 不正是和作者遥遥相对吗?。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以往的闲适岁月一去不复还。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这样的一副江景图,描绘了天涯倦旅的孤苦心事。前尘往事不堪回首,独坐西风独自凉!这乱世,何以安生立命?何以一家团圆?家里的老妻稚子安在否? &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这世间除了情爱,时光一样磨人。不使人间见白头,美人有迟暮之悲。男子亦耐不住时间的悲凉。江淹曾道:“黯然销魂,惟别而已矣”。这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无非是生离死别。我私下里认为生离之苦,比死别更甚。死后,往事俱休,起码一个人是解脱的。旷达如苏子者,也发出过:“尘满面,鬓如霜”。的感慨。昔日俊美少年,今日耄耋老翁,白发萧然,刺伤的又岂是你我之眼!僧庐里的老人,道出了红尘中的多少凄凉。“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都道人生经历的事情多了,什么都会看淡。这悲欢离合一生中感受的太多了,而今终于转为薄情,它们不再那么牵扯我的神经了。 & & 这种淡,究竟是经历多少事实的轮回,才可以做得到? & &8、不安的秋雨唤醒了我不安的心,我的梦伴着夜雨的声音远去。一支脱离港湾的小船,三百多天的漂泊,近万个小时的探索。这一路走来,才知道风景有何等蹉跎。 & & 窗外的雨渐渐兴奋,不住地拍打着玻璃,偶尔还有雷声为它摇旗助威。那首耳熟能详的诗词又一次在脑海中划过: & & 虞美人 &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 短短的56个字,寥寥的三幅画面,却深谙一生的变故,环境、生活、心境面面俱到。 &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少年的心,总是那么放荡不羁。年少的我们,不知何为愁苦,就算听雨也都幻想有一个浪漫的地方,想象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年少的我们,没有经历过人生的风雨,胸怀初生牛犊的豪情与壮志,即使忧愁,也显得如此的淡雅与悠然,莫过于改改状态、写写日志罢了;或在悠闲与得意中,为了春花与秋月而不由发出一句感叹: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 & 此刻,再回首。步入社会之前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曾经,我一直信奉“阳光与快乐”的信条,认为阳光快乐才是真,而如今,“阳光与快乐”却蜕变成了不成熟的代名词,“稳重与果敢”逐渐在信仰的高堂上正襟危坐。 & & 此刻,再回首。当腿脚越来越沉重的时候,停步寻找可以休憩的地方,回头看看,看到的不只是一段段走过的路,在这一段段路上全是蜕变与成长的图像,闪闪地晃动在那三百多天的阳光下。 & & 这一路走来,风景却如此蹉跎。在这蹉跎中有辛酸,有烦恼,有忧愁,当然也有快乐。当我们用时间这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时候,它便成了一条金钱无法企及的项链,我给这条项链取名叫成长…… & &9、初夏的雨,或许是春的尾奏吧,轻柔,缠绵,湿润如酥,有些忧郁,有些未褪尽的寒意。这雨,这潦草的旧梦,让醒来的我有一阵阵的隐痛,丝雨不相识,何事入眼底。雨漫不经心地飘着,似乎已这样伤感了许多个世纪。如此蹉跎的岁月,让人不得不感叹人活着也有很多的愁眉不展呀!总是渴望日子里有一份平淡而宁静的港口,累了,困了,可以靠岸栖息一下,可是人总是不能彻底地解释自己,也不能诠释自己的心境,在渴望中压抑,又在压抑中渴望,久而久之平淡的日子也会增添几份彷徨的无奈。我把手伸出窗外。带回来的是一掌心的泪水,捧在眼前细看,似是缠绵着的忧伤,更多的却又是缱绻着的温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着那么多的感怀,在某一个地方,某一时刻,甚至是一刹那,那种感伤就会如水一样悄然漫过内心,被亲切爱抚着的往事就会被细细地收拾起来,小心翼翼地在记忆的窗台上伸展开来,点点滴滴都会有着心灵的震颤。很美,那种美,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雨还要下多久,我不知道。正如我不知道我的思绪还要飘多久一样。。。。。 & & 《虞美人?听雨 》
& & &少年听雨歌楼上,
& & & 红烛昏罗帐。
& & 壮年听雨客舟中,
& &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 而今听雨僧庐下,
& & 鬓已星星也。
& & 悲欢离合总无情,
& &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10、心如止水。 & &这简单的四个字。却不知道有多无奈。 & &真正的心如止水,就是蒋捷的那首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即使看透了人世所有的悲欢离合,即使能够全盘接受。总免不了还会生出悲凉的心境。那个时候,仅仅能用一首诗,或一首词就能表达出来吗? & &除了叹息,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做不了。用宿命的话说,就是“这都是命”啊。 & &以前的一些好友,可能我会怀念你们,但时间不会太长。因为生活在继续。我还要走我的路。你记得我,我也会馈赠于你。你忘记我,那么我们后会无期。 &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见过一段话。 & &世间最浪漫的两种感情,一种是相濡以沫,另一种是相忘于江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与我而言,没有最爱和次爱。如果硬要分出个深浅。那,无疑,世间最爱我的便是我的父母。除此之外再无他人。 & &我们得学会随缘。缘来缘去缘如水。 & &爱因斯坦说,时间是静止的,过去,现在,未来,它们都在一个点上。 & &时间静止,缘分却是流动的。 & &而人生又是一个圈,所有生命被地心引力约束,无法逃离。 & &因缘际会。终有再见的时候。 & &缘分,是整个世间最公平的东西。 &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 &11、想起宋人蒋捷的词: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 以前曾和不少朋友谈及这些词句,其中深意,当时只是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来理解,在这个起风下雨的日子,比起以前脆弱的刚强,现在却竟有了刚强的脆弱。有时候想,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识尽愁滋味”后,在那个天凉如秋的夜晚还会不会有“欲说还休”的感叹。不过现在看来,对于日后的想法,可以无需预测找寻了。 & & 关于个体生命时间的流逝,我们经常以悲剧般的沉郁与豪旷来书写性灵伸张的一面。也许对成都来讲,雨夜太多,层层低垂雨幕,便可以托举阵阵凉风,炎热夏季的雨夜会不失时机的带来特有的清凉。有句话,不是这样说么,“身住清凉世界,心归自在乾坤”。清凉世界里,清凉的可未必是都是温度,清凉与舒远必须联袂而来,从此住在心间,不会远去。 & & 雨夜似乎是不太适合高谈阔论的,豪情壮志的年少轻扬在这时就必须宛转为三两人煮酒听雨,闲话人生。难得闲愁浮白,有了,就要珍惜。抓紧机会,操着酣熟的酒令高歌几曲。然后迈着微醉的脚步,踉踉跄跄上床,祝福自己在今夜的雨声中让鼾声能在现实中恣意飞扬。 & &时常有这样的感受,雨夜的键盘轻抚,会不经意间流连于记忆,难得充分展望一下未来。所以,每逢雨夜开笔,老是让记忆牵连流泻的笔端。有时候宁愿燃一束烟,透过烟雾,抛却一时的激情豪华,默默地听听雨,然后带着细碎的雨声静静地入眠。 & &12、日子重复着唰唰过去,迅疾得让人无法对时间留下印象。远山就逐渐分了层次,叶落、秋至。 & & 连日都是秋雨绵绵,天总是阴沉沉的,潇潇秋雨洒落,网住了一片秋的世界。独自走在街头,细雨轻寒,一丝含着缕缕秋凉气息的微风,如薄烟一样,萦绕着淡淡的花香,氤氲着静幽的清芬,也牵动了心中的万千思绪。想来生活总是明媚中有忧伤,烦恼中有欢喜。即使是自认为岁月静好,尘世无忧,也还是会有忧伤的情绪突兀而至。 & & 公园里的树木经过雨的洗涤,呈现出浴后的新意。无意中发现,在一处隐蔽的角落里,有一支被遗忘的素菊正静静绽放。娇嫩洁白的花瓣舒展着,俯首轻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这秋雨,没有打乱它的阵脚。在这无人打扰的红尘边,它清浅绽放,仿佛沉静诉说心语。以淡然安静的姿势,把秋天过滤得干净清晰。这沐雨盈盈而立的素菊,点燃了我内心的一点光芒。或许这是我停留的一个美丽的驿站,我该用从容细腻的心来欣赏,然后也如这素菊般,在时间深处微笑淡然。 & & 夜,漆黑如墨。只有秋雨敲打窗棂的声音,犹如一支平仄有序的曲子,悄然婉转在耳边。常常会在半夜醒来,静静躺在床上,听秋雨洒落的点滴情怀。想起蒋捷写的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心中也有凄凉意。生命无常,岁月沧桑。人生是一趟疾驰的列车,途中有人来,有人去。看多了聚散离合,不再执着于地久天长。为心墙筑了一道藩篱,安然在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 & 或许我应该只守着内心的寂静,不再想身外可能存在的故事。如那株无人知晓的素菊,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一颗心,向一个方向,求一份安静和从容。那株菊告诉我,生命其实很简单,只是一个静静绽放、悄然凋零的过程。我们要想的只是以一种怎样让自己舒服的姿势而已。 & & 盘膝坐在床上,这是我最喜欢的姿势,瑜伽里叫莲花坐。听幽雅的古筝声声在房间里缓缓流淌,生命宛若一朵洁净的莲花,在心田静静地绽放,吐露芳香。这段繁忙的日子,常常这样让自己自在安然。我喜欢在浮躁的时候,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离开喧嚣后把本真的自己慢慢找寻。 & & 生活似乎与以往一样,按部就班。却希望人生的风景时刻有变化,步步有境界。一直喜欢秋天,因为这是历尽千帆的通透,是阅尽繁华的淡然,也是对季节轮回的渴望。漫步街头,除了道路两旁飘飞的梧桐叶,似乎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瑟。随着年龄慢慢增长,学会了以另一种眼光看待生活,注重的也是果实而不是花朵。看落叶在生命的尽头翩然起舞,不再为离别而伤感,在秋天的深处,以安静的眼神望秋叶的静美,任温暖一点一点渗入。 & &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以文字叙流年的女子,以深深浅浅的文字记起起落落的心情已被我遗忘了很久。现在的自己,更喜欢静静地看,默默地想,专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听优美的旋律从自己的指尖流泻,看复杂的图案从自己手下绣出,闻茶叶的清香在自己冲泡下缭绕,专心熨平衬衣上的痕迹,仿佛抹去时光的印记,这样的安宁其实也是一种奢侈,所以更需要珍惜。时光把美好的回忆雕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当不经意想起,心中总会有柔软的痕迹。 & &在逼仄的空间呆久了,有时候会想着逃离。看多了青山绿水,臆想着苏东坡“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生活。仿佛自己真在山水围绕之处,房前种菜、屋后种花;晨听鸟鸣,夜沐月色。以静止的状态守着四季轮回,朝夕更迭。那样的日子缓慢安宁。可是想完这些,我还是循规蹈矩安静生活的人,因为只是平常的女子,贪恋着红尘中的温暖,放不下尘世的情感。所以只能想想而已。 & &光阴静静流淌,远离疲惫的红尘飞扬。我只想驻足此岸,幸福着自己的幸福。任岁月荏苒,兜兜转转间,用心细看两旁风景。有时候刹那即是永恒,生命的实质是虚空的,可串起这虚空的却是这一个个有感有悟的刹那。也许一刹存于心,我们才真正的活过。努力做一株淡然无争的素菊吧,素心如简,菊香飘溢。花香无言说,尽在无语中。 & &13、雨下了一整夜,听着窗外的雨声我怎么也睡不着。童年时特别喜欢雨天,那时候总喜欢穿着凉鞋打着雨伞跑到外面去淌水。少年时也爱雨天,总觉着绵绵细雨为生活增添不少浪漫,那时候喜欢骑着自行车不披雨衣淋着雨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 & 可现在总不喜欢雨天,每次下雨都使我心烦意乱,每次下雨都让我想起许多往事。我是个念旧的人,而雨天那潮湿的空气、低低的气压总会唤起我许多尘封已久的记忆。 &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想起这首词不觉让我想起当年的李煜,他又该如何去面对这失去国家的悲痛?我想他在有生之年都难以摆脱去国的悲伤。 & & “存在”不可能永远,好多人都用佛家的“缘分说”来化解失去的悲伤,可失去的东西难道就仿佛真的没有存在过?我以前相信生命中存在一种圆舞,它总会把你心爱的人送到你的面前,可面对这如此变化莫测的世界,人们怎么可能知道这次圆舞跳完,下次还能否出现另一支圆舞的曲子? & &悲欢离合总无情,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滴还在敲打着地面和屋檐,我相信无情的悲欢离合之中总与一丝真情存在。 & &14、 时下已是秋季,南国的雨,潇洒而豪放。从傍晚时分,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几乎都是这么下着。只是到了天明时分,才滴答作声。但在城市里,到处都是铁皮屋檐,就算是这滴答之声,也被夸张放大,那种激越动人的蓝调,让人觉得,听雨,便成了欣赏金属音乐演奏会一般。 不过,我还是想体验从前在乡下,听雨的感觉,那是一种纯天籁的声音。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的委婉婀娜之声;洒在屋檐下,听来似村语不停的呢喃;雨撒在迷蒙的田野里,山坡上,有如听一群牛犊咀嚼青草的声音,在这样的雨声中,才能感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灵也被层层滋润起来。
& & 听雨,对于中国人历来都是一件雅事。而唐宋的诗魂词魄,都是沉浸在湿漉漉的雨中。杜甫笔下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确实是听雨的最高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而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映照出来的心鉴,是中国文人于萧疏落寞中,聊以自慰的精神松弛。更有宋朝蒋捷的一曲《虞美人》,把听雨和人生紧密结合在一起,此曲一出,便不再有人写听雨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千百年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声分明已是无尽的人生幽叹, 悲欢离合皆在其中。据说,在佛界中是没有雨的,而雨声也只有在尘世才能听到。因此,如果你超脱了,就看不到这纷纷扬扬的雨景,也听不到令人感叹的雨声了,为何?我想,也许是因为雨,往往能唤起一种莫名的伤感,心底也常涌起亲情的缱绻,怀有一份不为人见的隐秘、思恋或是辛酸,总是让人六根不清净的缘故吧。 听着潇潇的秋雨声,也许会想起,有哪一位相知曾告诉你说,她最爱听雨,爱雨天的幽静和忧伤,爱雨的绵绵诗意和蕴含的思念。从那时起,每有雨声,就会怅想她雨中的背影,雨中的伞,还有深深的巷道。便想起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着枕函声的情景;在雨夜迷离、灯影虚幌之间,便有一丝恬谧悠然而生,或一翦伤心之色袭来。所以,人生的绝境之一,就是听雨而思佳人。 即使是英雄豪杰,也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时候,又能经得起人生多少次雨季呢?少年听雨,有如金声玉振、黄钟大吕,有如舞者霹雳、百鸟争鸣;而到了老年,却又如素琴伤心、黄叶风中,有如哀声凝滞,梦里落泪,以至悲欢离合总无情。我辈虽不是英雄豪杰,但也无法躲过风雨的摧折,滴漏穿心而过。 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听雨,不但让人感思人生,而且,也往往与苍生有牵连。因此,才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由风雨声,而推广到家国春秋的感言。季羡林由听雨,想到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想到北方的农民,我对此是很有共鸣的。 他说,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我虽身在南国,却能深深感受他这种忧烦、焦虑,就是一个北方农民对雨的朴素向往。 据报道,近来好多地方都因为缺水,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甚至在南方,也因为缺水而要高价买水用。我更想到,在西北一些地方,由于缺水,人们无法生存,而被迫迁徙。如果我身边这场豪雨,能给那些缺水的人们解渴、灌溉或洗浴,那该多好啊。 & & 听雨,在我的心头,淤积了重重忧虑,因为我知道,在北方很多地方,听雨,几乎成为人们一辈子难以企求的奢想。 待到天明时,雨仍在下,而雨声也早就夹杂着人境的噪声。我也无法坐在窗前,去听雨的吟咏了,只有收起一份闲心,撑起一把旧伞,走入雨中。 & & 15、窗外一阵淅淅沥沥,打在草地上的雨声是轻柔的。打在窗上的雨,则如溪般流淌着。只有打在那些宽大的巴蕉叶上,那雨声却变的低沉而厚重。这种厚重,使本应诗意缤纷的秋雨,透出一种独有的感伤。??芭蕉从植物的角度,也只是一种寻常物。有古人是这样描述芭蕉的:“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也许就是因为其似木非木,似花非花的特质。才使人们对它,拥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人们以其色泽碧绿,称其为“绿天”,又以其形似扇,而尊为“扇仙”。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西游记》的作者,才会将铁扇公主手中,那把法力无穷的扇子,也称为:“芭蕉扇”。于是,不管是旧时代的大家子,还是现代的大富豪,都会在自己的庭院里,或墙角,或窗外,种上一、二株芭蕉。无雨时,赏其绿而悦目,有雨时,听雨声而悦心。??因此,自故以来,人们不但对芭蕉情有独钟,并总是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了一起:“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才子佳人借物言情,将自己的种种心境,与芭蕉和雨声,有机地揉合在一起,从中去休味那些与平常不一样的情调,品尝那一些与众不同的味道。而这种情调与味道,就如一种因子,能一下子激活,那流淌已渐趋缓慢的血液。让人振奋起精神,全心身地凝望着窗外,看那密密斜织着的雨线,听那纯朴厚重的雨声。在心中,就编织出了遐想片片,就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这种美感触动了乐者的灵魂,他将雨声化成一段美妙的音符,于是,广东音乐中的上佳之作《雨打芭蕉》就问世了。那流畅明快的旋律,虽然表现的是人们盼雨的欣喜之情。但,因了那雨在蕉叶上弹奏时,或疾或徐,或轻或重,那种独有的厚重之声,就让人牵引出,无数悠远绵长的思絮,一脉脉温情,一份份呵护,一丛丛相思的情感来。??雨打芭蕉,除有其跳跃之欢乐外,更有一些哀怨,几分苍凉,几分孤独。窗外的雨,一滴一滴敲击在翠绿欲滴的芭蕉叶上,让人感觉到无限的寂寥和冗长。雨打芭蕉是一个千古未变的咒语,当雨打在宽大的芭蕉叶上,发出一声叹息,留下一横清泪,如果那是一个可期盼的咒语,谁又能参得透这其中的滋味呢?于是,雨打芭蕉,依然重复着已经唱了千百年的单调旋律。??雨,还是一样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将捷听雨,能听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现如今的我,也是“鬓已星星”听这窗外雨打芭蕉,又能达到什么样的彻悟之境呢???尽管是青山不改,雨声依旧,我还是愿意捧起一片雨中落叶,从泛黄的叶脉中,去探寻它那曾经的生命历程。 & &16、窗外的雨轻叩半掩的幽窗,窗内的我渐渐消褪了淡淡的清愁,静默凝神这雨落轻痕,静静折射着昨夜的梦境。“滴答”“滴答”的檐雨,透过雾一般的夜幕,絮絮低语。那“一声声、一更更”的雨滴,如一曲散落的古筝,若有若无地滴落成了“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的旋律,把窗内那盏残留着岁月印痕的孤灯,熏染成“窗外芭蕉窗里灯”的梦,而嶙峋的额头上,弥漫着“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飘零”的微澜。我在似睡似醒的梦中,突然想起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而有多少人能够读懂,读懂“罗衾不耐五更寒”?又有多少人在“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梦中惊醒?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窗内的灯,忽暗忽明。一位不知名的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听自然的声音,可以从中听出人类自身的生命共感来。”我轻轻打开“雨打芭蕉”音乐,想听一听幽窗夜雨落轻痕的声音,只觉袖底轻风,耳边浅唱低吟,浅唱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婉转,低吟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我关掉音响,翻开了唐诗宋词的古典,想在这幽窗夜雨中,寻找“人类自身的生命共感”,蒋捷告诉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不需再问了,也不需再找了,虽然不知道晓窗起处,花落有多少?也不知道杏花深巷,可有卖花人?但我知道,只有抖落一身“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悱恻,抖落一身“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的悲绝,抖落一身“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凄怆,才能拈起一缕和风,跃动一指清韵,让傲岸不群、摧之不垮、折之不弯的灵魂,随着敲窗的雨珠,盈盈地游走在雨夜的空灵中。 & & 17、雨夜归来,我为自己梳理梦魂中的雨珠,滴滴答答,分不清是雨声还是心音。 & &我曾经这样认为,西方人长于虚幻的听觉,中国人长于自然的听觉。中国人最能从蟀叫蛙鸣、花开花落,尤其是滴答的雨声中听出无尽的意思来。因此汉语中才会有那么多关于“雨”的词汇,读唐诗宋词稍不留神就会踏入“雨”的世界。 & &数尽听雨的前贤,我最佩服的是唐人。他们的才、情、气与创造力将任何生活都能诗化,听雨自然不在例外。在他们之前,南朝的诗人们还只顾追花逐月,不会甚至不懂听雨,即使有人听,也只是空阶听雨,远不及唐人那般有花样:梧桐听雨、芭蕉听雨、槐叶听雨、枯荷听雨、漏间听雨、竹风听雨、夜船听雨、池荷听雨、隔窗听雨、小楼听雨、丛篁听雨、棋边听雨、对烛听雨……读过一遍《全唐诗》,即使三月无雨,灵魂也会湿漉漉的。 & &听雨应有听雨的环境与意境,最好当在厢房里,窗外飘着绵密的细雨,丝丝缕缕,淅淅沥沥,雨点洒在瓦楞上,叮咚作响。汇成涓涓细流,顺檐而下。敲打在树叶上,沙沙轻吟。滴落在小巷里,淙淙有声。如果窗外有一丛绿竹、芭蕉或是一棵梧桐,那更属偏得,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意境。那一刻,对香炉金兽,饮明前绿茶,摊数卷古书,不管天地间怎样的凄清无奈,一厢索然,自管听小雨或密洒修竹,或频点新蕉,或轻敲疏梧,或斜打枯荷,定会陶然自若,忘乎所以。“自移一榻蕉窗下,更近丛篁听雨声”,此时才明白为什么前人会有那么多“喜雨亭”“苦雨斋”“听雨轩”“梦雨厢”的讲究。 & & 然而,听雨也应有所间歇。如果细雨是偶然的一两天,也很写意,如果太缠绵,诸如梅雨天气,难免使人心乱,再没了听雨的心境。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里,有个小镇马孔多,据说连下了四年十一个月又三天的雨,镇上的人没事就站在院里望天,盼着老天放晴。真要是那样,不知该多焦心。那一年我在庐山参加笔会,八天里下了七天雨,梦里都长出了青苔,白天想翻晒都寻不到干处,湿得昏天漫地,连眉毛都能拧出水来,让人很害怕,唯心地认为是否人们过于有违天意,有违佛意了。 & & 我曾扣问典籍,查询诸佛诸菩萨的净土是否也有雨。按说那里该不会有雨,有的只是满空的阳光明媚,永远的花香随着花瓣飘落。雨该是人类居住的红尘世界、佛家所说的娑婆世界的独有,忧纷世间的象征,菩萨悲心的感召。因此,雨天往往能唤起一种莫名的伤感,心底也常涌起亲情的缱绻。而那听雨的人,抑或雨中行人,少不了都怀有一份不为人见的隐秘、思恋或是辛酸。 & & 佛天花雨般的世界不是凡人所能亲近的,脱不开红尘的人总会有雨夜的怅想。如何超脱自己? & & 排遣雨的寂寞,最好该是读点书。 & & 没有红袖添香,灯光也不必太明亮,读禁书更好,不是禁书亦可。但应有选择,最好不去读那悱恻的诗和娇媚的词,尤其不可读那“宓妃留枕”的曹子建、“二十四桥”的杜牧之、“锦瑟无端”的李商隐、“花明月暗”的李后主、“梦后楼台”的晏几道和“苔枝缀玉”的姜白石。应去读善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和潇洒疏淡的晚明小品一类,以化解雨意带来的思念或是缠绵,不致深陷夜雨秋池之中。 & & 对雨读书之时,倘有恋人相伴,那情境似乎更应珍惜。天地间,冥冥中,只有你们二人,雨夜潇潇,雨声伴着心音,梦回江南或是塞北,都可堪慰平生。 & &记得有位相知曾对我说,她最爱雨,爱雨天的幽静和忧伤,爱雨天的诗意和思念。从那时起,每有雨声,我就怅想摩娑她的裙裾。雨中一夜,举世情怀,一杯新茗,几缕茶烟,垂帘晏坐檐花落处,美人怅卧江南般的恬然,倒也真的醉了红尘一生。 & &人生奢侈得有些辉煌,包括那部被绿茶浸润过的《全唐诗》。谁会想到,雨梦唐音,随时都会幻化出红叶花魂。感知雨夜,我忘不了一把伞下,我忘不了二人从城市的这一头弯到那一头的情景。伞的世界小得很可爱,一只红苹果是午夜的美餐,夹克衫的大袋里自然握着她的柔柔纤手。 & & 听雨思往事忆恋情,正属自然之性。雨夜迷离,灯影虚幌之间,梦回鸳瓦疏疏,点滴中微闻其声,微觉花香,触其鬓发,抚其肌肤,想其娇媚之态,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雨辰月夕,倚枕凭栏,“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着枕函声”,渐渐,或一丝甜美之情潜滋,或一脉伤心之色袭来…… & & 天地间,可以用来象征美的极致的,就是这般听雨而想佳人。 & & 大可不必讳言,古人论词有“豪放”“婉约”之说,这又何尝不是人生两种境界之称呢?我很欣赏一位女才子的话:豪放是气,婉约是情。气未必尽属男儿,情也未必专属女儿。女儿有点倜傥之气,男儿有点儿女之情,方为人生。由此你说碌碌尘世,一个人总应葆此一片柔肠,得存至情一境,才不会虚妄一世。至若雨无那、愁无那、泪无那、恨无那,情之所钟,毕竟如何,随着时间雨境,终会得到各自的归宿,不是吗? & & 想我自己,许多事终归淡然。当年,我从那片大山中走出来,那里有着我后来才知晓的巫山十二峰样的群山,有着不染星星红尘的雨丝。虽然浅浅地知道李白、杜甫,还有苏东坡、陆游,但我还是不懂杏花春雨江南;似乎刚刚知道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妙处,但还解释不了这跟明朝深巷卖杏花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是那村姑婉转的卖花声唤来了春天,还是大都市人看惯了包厢电影,抑或听腻了美声情唱?然而,当我什么都明白的时候,这个世界多少已变得有些无奈。细雨过剑门不必再骑驴了;去天竺寻找佛踪也用不着再经阳关;喝酒吗?杏花村旁早已不见了遥指的牧童;远去巴山,夜雨再深,也难想起共剪红烛的甜蜜。没有伤感,没有回忆,芭蕉移作了银蕨草,梧桐也换成了凤尾竹,枯荷没人留得,昔日恋人也更名浮海,乘槎而去,“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此,还会有心情再听那雨霖铃,再赋那临江仙或是无题诗吗? & & 也许到头来,只有一个人守望着一份孤独,一份寂寞,一份初衷不改,一份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的固执,有滋有味去听那秋来的雨声。古人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听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声满蕴着人生的诠释,少年无忧,早已成为过去;暮年尚未到来,难以体会;中年临届,该会攥住些什么?想象不出,等到地老天荒的时候,独自一个灯下白头人,捡点珍藏的那一片红枫叶或是一粒红豆,面对雨中黄叶树的时候,还会听雨吗?还会想起雨伞之下的小世界里、夹克衫的大袋里那只纤纤玉手吗? & & 不得而知。大自然不会苍老,雨夜檐声,细数芭蕉梧桐丛篁,依然叮叮地响着,给趁雨相生的旧梦拍着柔和的节奏,固执的人正像在江南的乌篷船中。“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逢此时,韦庄的词句又自然地浮上脑际,“婉约派”宋词的韵律难以拒绝地趁机送人到京都紫竹林中或是小城若耶溪的舟船里。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前尘隔世,往事迷离,归帆正不知何处! &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 &蒋捷词中名句: & & &蒋捷 & 《虞美人》 &
&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 &
&蒋捷 & 《虞美人》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福建晋江一个爱国敬业的小人物。
傍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巨人有古今大家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李煜、林清玄等等。本博目的是普及古诗词,弘扬国学。本博非论文,并非所有的都是原创,不少资料来自网络。欢迎引用和转载。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扰度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