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公元223年的刘备罗马直播间危在旦夕,生命垂危

请问刘备时代早还是刘切皇帝早_百度知道
请问刘备时代早还是刘切皇帝早
刘彻早。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汉武帝,西汉的第7位皇帝。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西汉完了东汉,东汉完了才是三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刘备处于三国时期,晚于刘切。
刘彻是西汉皇帝,(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刘备: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刘彻,也就是汉武帝,他是在西汉时期在位,公元前的人,刘备,三国时期的任务,公元200多年后的人物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
汉武帝是西汉,西汉之后东汉,然后才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更何况西汉,当然刘彻早。。
刘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刘备的生平是什么?他真的仁德吗?诸葛亮为什么跟随他?_百度知道
刘备的生平是什么?他真的仁德吗?诸葛亮为什么跟随他?
提问者采纳
推荐楼主看本书《说说三国》,里面用很符合现代的观点解析三国,其中刘备从小就有雄图大志,只不过能力比不过曹操、孙坚,实力不比袁绍等人,讨伐黄巾贼时“为贼所破”,错过了起家的最好机会。后来在中原混战时各方面比不过曹操,被赶到荆州,在那里遇到诸葛,知道这人能力不错,于是收为幕僚。赤壁之后刘备率军打益州,灭刘璋(没诸葛什么事,他当时在荆州)。后夷陵战败,薨。刘备绝对不是仁德之人,历来有雄才大略的都是心狠手辣的主,只不过他的棱角被磨得差不多了,显得温和些。至于诸葛亮,应该是知遇之恩,楼主要知道,诸葛历史上并非演义中神一样的人,只是一个正常人,主公的赏识足够他追随一辈子。 纯手打,望采纳,谢谢!楼主如果还有关于三国方面的想法,欢迎随时和我交流!(我也是三国迷^_^)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刘备(公元161-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相传刘备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据三国志记载,其父刘弘为东郡范令,但在刘备少时已逝。刘备便与母亲卖草鞋、草席为生。175年(15岁),其母便叫他外出求学,与同宗刘德然加入东汉末大儒卢植门下求学,与公孙瓒同门、并与其结为好友。刘德然父刘元起常资助刘备。刘元起妻骂:“各是一家,怎可时常帮助他呢!”元起答:“我们宗族中有此孩儿,不是普通人啊。”但刘备不喜欢读书,只喜欢穿...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史料记载他:“数有战功”、“有武勇”。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其军事集团的正规武装力量,任职东汉王朝的平原相(县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吕布攻占后改任豫州牧。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大军阀曹操、袁绍、刘表之下。但刘备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
刘备卖草鞋的,由于他出身比较低贱,尽管他姓刘,但是到了他这支已经没落了,所以他关心百姓。后来听过手下人说诸葛亮奇才,所以三顾茅庐,诸葛亮也为之感动,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来刘备白帝城托孤也是这个原因。刘备相对于孙权跟曹操是较为任德的,譬如曹操攻打他的领地,刘备逃跑也带着百姓一起走。
见仁见智。这谁能下定论?若说他仁德,那么《厚黑学》之厚却是以他为榜样。这种话题不是在这儿交流的,在这儿也说不清个事儿。不过,能有此好与众交流倒也算是件上进乐事。祝你愉快!
破落的王族血统,史书中说他仁德,不过是因为三分天下时他师出有名,为兴复汉室罢了。孔明跟随他,一是因为他有诚心,二是因为他的皇族血统。
诸葛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国演义》刘备资料_百度知道
《三国演义》刘备资料
》刘备资料《
物简介   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公元二零八年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公元二一九年七月自立为汉中王。公元二二一年,时曹丕已于去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帝位,时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于是于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年号章武。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公元二二三年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后人尊称称刘备为先主。杜甫作诗: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蜀先主庙》   作者: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刘备生平 刘备(161—223),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弘之子。早年丧父,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十五岁时从师于当世大儒同郡卢植,并结识了公孙瓒。汉灵帝末年爆发黄巾起义,刘备因镇压起义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尉,以鞭督邮故弃官亡命。其后曾任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之职。后为贼所破,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敌冀州牧袁绍,累次有功而试守平原县令,后领平原相,期间曾派三千兵解孔融被黄巾围困之危。   公元一九四年,曹操借口为父报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刘备以本部千余人从田楷往救之,也被曹操击败。恰好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使屯于小沛。 次年陶谦病故,遗命将徐州交与刘备。刘备又得到糜竺陈登孔融等人拥戴,遂领徐州。公元一九六年,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为刘备收留的吕布偷袭了下邳。刘备回军,中途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得从事东海麋竺以家财助军。于是向吕布求和,吕布让刘备驻军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领步骑三万攻小沛,吕布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用“辕门射戟”使两家罢兵。不久,刘备再度召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恶之,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只能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又益其兵,并给与粮草,让刘备屯沛地。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公元一九八年,与曹操共同攻灭吕布。   公元一九九年,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与刘备密谋诛杀曹操。时曹操正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遂与董承等人同谋。恰逢当时曹操派刘备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途中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还小沛。东海昌豨以及诸郡县多从刘备,刘备遂有兵数万,于是北连袁绍。曹操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被刘备打退。   公元二零零年春,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攻击刘备。刘备军败,北奔袁绍。秋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判归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助之,不久为曹仁打败。刘备回到袁绍处,以连结刘表为由,带兵复到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斩杀曹操派来平乱的将领蔡阳。   公元二零一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屯于新野。   202年,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到叶这个地方,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军抵挡。刘备伪退,设下伏兵,李典觉得有诈,劝谏,夏侯惇不听,被刘备打败,幸好李典及时赶来,刘备军力过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于是退军。刘备在荆州数年,自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遂有“髀肉之叹”。   公元二零七年末,徐庶往见刘备,刘备颇为器重他。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   208年,刘表病死,曹操此时亲率大军南下,次子刘琮投降曹操,长子刘琦联合刘备。刘备从新野撤往江夏,路经襄阳时,很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有人劝说刘备抛弃他们,轻骑前进,但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到当阳时,竟有十余万众,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乃大败于当阳之长坂,此时恰好遇上前来打探情报的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刘备于是转从汉津港去往夏口,派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军率军三万,与刘备并力,在赤壁大破曹军,追到江陵。刘备迅速夺取荆南四郡,又与周瑜围攻曹仁于江陵。此时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投奔刘备,大大增加了刘备的实力。   公元二零九年,刘琦卒。群下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孙权稍畏刘备之势,将其妹嫁给刘备。次年态度强硬的周瑜病逝于巴丘,孙权欲使刘备为自己挡住曹军,于是在鲁肃的建议下借南郡给刘备。   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因劝刘备图取益州。刘备遂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期间张松法正庞统皆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事情太过仓猝,恐失人心拒绝。于是北到葭萌,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建安十七年,公元二一二年,张松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反目。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在涪阻击刘备,都被刘备打败,吴懿投降。刘璋又派李严费观统帅绵竹诸军,此二人亦降。刘备军力益强,乃分遣手下平定各个属县,同时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刘备进军雒城,庞统在攻城时意外中箭身亡,年仅36岁。雒城近一年才被攻克,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时刘备建宁督邮李恢刚好说降马超。马超于是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说降了刘璋,领益州牧,启用诸多人才。是岁建安十九年。   建安二十年,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南四郡,刘备率军五万下公安,与孙权连和,割江夏、长沙、桂阳给孙权。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起兵攻汉中,采纳法正的计谋,夜袭夏侯渊。夏侯渊被黄忠斩杀。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亲自攻打汉中,刘备仗汉中天险,谨守壁垒不战。曹操进不能进,运粮困难,无奈退军。但此战对蜀中压力也相当大,一度打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青壮男子从军作战,妇女后勤运输)的地步,兵力疲敝不堪,且曹操虽退军到长安,犹虎视汉中,汉中压力依然不减。此时群下上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起兵围襄阳,水淹七军,抓住于禁,斩杀庞德,围困曹仁于樊城,自许都以南纷纷响应关羽,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不久曹、孙联合,先是徐晃率众击退关羽,羽退回汉水以南,以水军隔绝汉水,襄阳仍然被困。接着吕蒙白衣渡江,劝降南郡守将糜芳、公安守将士仁,兵不血刃占据荆州地界。关羽后方突失,走投无路,最后在临沮被俘惨遭杀害。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薨,享年66岁。次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朝,称魏文帝。当时盛传献帝已经遇害,甚至魏国边境大臣苏则也不知详情,误信流言为献帝发丧。次年,刘备乃于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称昭烈帝,蜀汉国政权正式建立。   次年,为夺回荆州,出兵攻打东吴(兵力不详,通常认为在5~10万之间)。其先,蜀军士气旺盛,势如破竹,先后击破陆逊部将李异、刘阿等。陆逊坚守不战。时过一年,蜀军士气低落。陆逊趁蜀军战意已无之时用火攻,蜀军大败,刘备逃至白帝城,在此驻扎。孙权为持续孙刘联盟,遣使求和。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情恶化,从成都招来丞相诸葛亮,以后事、刘禅、江山托之。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故于白帝城,享年63岁。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刘备年表 161年(1岁):出生于涿郡,以卖草鞋为生。   184年(24岁):应征入伍,讨伐黄巾起义军。   194年(34岁):徐州牧陶谦病逝,刘备受托接任徐州牧。   195年(35岁):与吕布议和,驻扎小沛。   196年(36岁):吕布派兵进攻,战败投靠曹操。   199年(39岁):借兵灭袁术、占徐州、反曹操。   200年(40岁):投靠袁绍,后逃亡。   201年(41岁):投靠刘表,但不为信任。   207年(47岁):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48岁):结盟孙权,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209年(49岁):任荆州牧,与孙权联姻。   211年(51岁):自与副军师庞统等入川。   214年(54岁):劝降刘璋,夺取益州,领益州牧。   215年(55岁):孙权派兵攻打荆州,后刘、孙议和,分占荆州。   219年(59岁):攻陷汉中,进位汉中王。   221年(61岁):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2年(62岁):为夺回荆州,兴兵伐吴,兵败。   223年(63岁):崩于白帝城永安宫。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刘备家庭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此项从演义,事实上刘备宗谱史书上历来有争议,且由于刘胜有120多个儿子,这项考证极其困难。)    祖父  * 刘雄,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父  * 刘弘,东汉末年官吏。    妻  * 昭烈皇后,又称甘夫人,沛人,刘备的爱妾,贤内助,刘禅的生母。也是蜀中有名的美人。曾于长坂坡被困,幸得赵云解救。后病死,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   * 糜夫人,糜竺的妹妹,刘备在徐州落难时,糜竺将她嫁给刘备。   * 孙夫人,孙权的妹妹,曾与刘备结成政治婚姻。刘备入蜀后两人离异,孙权接她回到东吴。(演义记为孙仁,汉晋春秋记为孙仁献,甘露寺记作孙尚香,均不可信)   * 穆皇后,名吴苋,吴懿的妹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住长乐宫。延熙八年病死,与刘备合葬。    子  * 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他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 刘禅,刘备长子,甘夫人所生,后登上皇位。蜀灭亡后,成为魏的俘虏。   * 刘永,刘备次子。穆皇后所生。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 刘理,刘备三子。穆皇后所生。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    孙  * 刘璿,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 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 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 刘瓒,刘禅四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 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被刘禅逐出宫,蜀亡后自杀。   * 刘恂,刘禅六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 刘璩,刘禅七子,蜀亡后投降。死因同刘璿。   * 刘胤,刘理长子,封为哀王。十九岁卒。   * 刘辑,刘理次子,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曾孙  * 刘承,刘备曾孙,刘理之孙,刘胤之子,封为殇王,二十岁卒   * 刘玄,刘永之孙,蜀亡后投降,避过永嘉之乱,居于四川成都。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人物评价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上表刘禅)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孙彦军饰)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上表刘禅)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刘备琐事 1.《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   这件事一方面显示了刘备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刘备的急中生智和临危不惧,想想看,若是刘备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与贼兵拼命,或是慌张被杀,还会有日后的昭烈皇帝吗?   2.《三国志》: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书》曰: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3.《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几人有如此气概?   4.《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   刘备在这种危急的境况下,仍然能保持镇静,不怒气冲冲,可见此时的刘备经过了岁月的洗练,不再是当年怒鞭督邮的年轻人了。   5.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势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见,刘备不仅不是窝囊废,而且十分勇敢好战,而法正与刘备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称道的。   6.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须臾,客入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   这件事后人认为其疑点重重,破绽多多,但无论如何,只通过谈话就了解了一个人的能力,这都显示了刘备极强的知人识人能力之强。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关于刘备的成语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刘备画像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 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为汉中王。   魏黄初二年(221年),时曹丕已于去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遂于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年号章武。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   章武三年(223年)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后人称刘备为皇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备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