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国中国最近授衔将军的将军共有多少人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来龙去脉
中国网 .cn  时间:
日,金秋时节的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在这里举行。从元帅到将军,从将军到士兵,被授予军衔,佩戴勋章,光荣与梦想,灿烂与辉煌,在这一瞬间绽放。
黄河出版社新近出版的《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披露了授衔前后的来龙去脉。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横空出世
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简称《军官服役条例》),标志着经过5年时间酝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横空出世。
同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授予朱德等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由国家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授予。9月27日,中央军委专门发出电报文稿,并通过国务院举行的将官授衔典礼大会,公布授予粟裕等103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以将官军衔的命令。其中包括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798名。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具有中国特色”?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制,在纵向上既与中国近代历史上实行的几次军衔制不同,在横向上也与世界军衔制中的“西方型”、“东方型”和“东亚型”等几种类型有所区别,可谓独树一帜。
军衔制的核心内容是军衔等级的设置,各国军衔制的区别首先就在于军衔等级设置的不同。我军的军衔制与其他军队军衔制的军衔等级设置比较如下:
与旧中国的几种军衔类型相比,多设“元帅”这一等这一级,在将、校、尉官中多设“大将”、“大校”、“大尉”这一级,虽然在理论上少设“准尉”这一等这一级,但在实际中却把“准尉”当作临时军衔来应用,兵则少设一级。
与世界其他几种军衔类型相比,尽管主要参照“东方型”的苏联军衔制,但元帅比他们少设“军兵种主帅”一级,校官比他们多设“大校”一级,军士比他们少设“大士”一级。
总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是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产物。我军设置“大校”军衔。考虑到师级干部较多,主要是解决师级干部军衔等级。设置“大尉”军衔,主要是解决副营级干部军衔等级。临时设置“准尉”这一级军衔,主要是解决大量副排级干部军衔等级。在解决这几个级别干部军衔等级的同时,我军军衔制的主要级别在外在形式上以“大、上、中、少”的顺序排列,也显得简明易懂,层次分明,便于记忆。
既然是全军首次授衔,而且又具中国特色,所以评衔的标准和条件掌握得就比较严格,按照《军官服役条例》规定:
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
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授予军官军衔,应以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中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为依据。
9月23日和9月27日,通过正规的法定程序,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授予的1048名将帅正式诞生。
当时10名元帅排序依次是: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10名大将排序依次是:粟裕 徐海东 黄克诚 陈赓 谭政 萧劲光 张云逸 罗瑞卿 王树声 许光达
毛泽东坚辞大元帅军衔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的军衔制,元帅军衔为第一等,分为两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是第一等第一级,为最高军衔。所以,对授予大元帅军衔人员的标准规定得非常严格。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九条的规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也就是说大元帅军衔只能授予一个人,那就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毛泽东当时是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既是党的领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而且,毛泽东是全国人民武装力量的创建者,在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进行20余年的革命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雄才大略,居功至伟。所以,按照《军官服役条例》规定的这个标准来衡量,只有毛泽东一人能够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这项殊荣。这也是众望所归。
我军酝酿军衔制时,也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日的命令:授予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人民委员斯大林以苏联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以表彰他在伟大卫国战争中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为苏维埃祖国建树的卓越功勋。
从1955年春天开始,彭德怀、罗荣桓就带着总干部部拟制的名单和几个方案,分别与中央军委的各位委员交谈,共同对每位将领的定衔磋商、定案。
在最初的授衔方案中,准备授予毛泽东大元帅军衔。元帅初拟13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大将14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并为他们授勋。
但毛泽东坚辞不授大元帅军衔,也不要勋章。人们向他讲述斯大林被授予大元帅衔的情况,毛泽东说:“苏联有的,我们不一定非要照搬。”
为了让毛泽东接受大元帅军衔,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由最高立法机构议决此事。主持会议的委员长刘少奇,知道毛泽东不愿授大元帅的态度,说他个人对此“不能作结论”。有位民主人士提出,“只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毛主席个人也不好不遵从决议”。但人们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毛泽东。
不久,总后勤部根据分工和最初拟定的授衔方案,组织军需生产部门参照苏联军队礼服和军装的样式,设计出了元帅、将、校、尉,乃至士兵的各种服装,并制出样装送中央军委审定,随即又被送进了中南海,放置在菊香书屋东面的勤政殿内,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们审看。
那套最精美的大元帅礼服,是总后勤部指定其所属天津军需工厂的女工们,用纯手工为毛泽东精心制作的。绣制出的大元帅肩章熠熠生辉,肩章由国徽图案和元帅星徽组成。与元帅肩章不同的是,大元帅肩章上的元帅星徽由一圈松枝环绕,肩章上的两个国徽是纯金的。肩章面板上那一层金黄是镀金的,用纯铜丝拉出丝来再镀金。帽徽、星徽、符号等等也都是用纯铜,用金的地方镀金,用银的地方镀银,再描漆。胸前缀着金黄色的绶带和流苏,袖口和衣领绣有金黄色的边饰,裤子的边线处,缀有金黄色和鲜红色的条纹,都用纯金的丝线绣缝。
后来,彭德怀、罗荣桓率总干部部副部长宋任穷、赖传珠,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汇报军衔评定方案和授予勋章工作的进展情况,听完汇报后毛泽东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也不方便。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好!”
毛泽东又转身,询问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刘少奇、周恩来:“你们的军衔还要不要评啊?”他们俩摆摆手:“不要评了。”被列入大将名单的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也纷纷表态:“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在后来实施军衔时,因毛泽东坚辞不授大元帅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空衔。
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一批中央领导同志主动提出不授军衔,使得评衔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得以顺利解决。
毛泽东对十大元帅曾经的独到点评
十大元帅授衔时不但级别很高,他们在党内和军内的职务也很高。
在1945年6月的中共七大和1956年9月的中共八大上,十大元帅均当选为中央委员。
十大元帅授衔时在中央人民政府的职务朱德元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其余9位元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罗荣桓还兼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十大元帅授衔时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副主席。
十大元帅授衔时在中央军委的级别都是中央军委委员以上。在历史上,十大元帅谁最早入选军委、谁入选军委的次数最多、谁在军委的职务最高,既是他们被评为元帅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最早参与军委工作的元帅是聂荣臻,1927年5月担任中央军事部参谋长。
入选军委最早的元帅是聂荣臻、刘伯承、叶剑英,1930年3月入选中央军委。
入选军委次数最多的元帅是叶剑英,从1930年3月成立的中央军委,直到授衔前的1954年9月再度成立的中央军委,历届都入选,十元帅十大将中仅他一人。
入选军委次数最少也是最晚的元帅是罗荣桓,1954年6月进入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并增补为军委副主席,当年9月第一次入选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中任职最高的元帅是朱德,1931年、1934年两届中革军委主席。
本应该作为开国大元帅的毛泽东,对十位开国元帅的考语、点评,眼光非常独到,赞誉也很特别:
称朱德是“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自从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就成为我军偶像级的人物,各个时期担任总司令,与毛泽东的配合相当默契。朱老总宽和忍让、纯朴谦逊、忠厚绵长,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
称彭德怀是“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老总性格刚烈,疾恶如仇,而且有些特立独行,但打仗绝对是勇夫和猛将。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是依仗彭德怀这样的大将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称林彪是“这个娃娃堪当大任”。朱毛在井冈山会师时,毛泽东看见一个娃娃样的军人在给部队讲话:“其实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一块天下。我们也有枪,也能坐天下!”毛泽东得知这个人是指挥部队在敖山庙、耒阳城打了胜仗的林彪营长,于是感慨道:一般的营长也只是领兵打仗,没什么政治头脑,而面前这个娃娃营长却满是“红色割据”的道理,与自己的主张完全一样,今后堪当大任。
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红军长征途中,前有金沙江天险,后有数十万追兵,许多人都担心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则风趣地称赞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肯定能让我们渡过天险长江”,对刘伯承的才干深信不疑。
称贺龙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曾以贺龙“两把菜刀起家闹革命”的例子鼓励起义军。到陕北后又称他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可见对贺老总的器重。
称陈毅“是个好同志”。“文革”中,一次红卫兵批斗陈毅,陈毅先发制人,掏出红宝书说,请翻到《毛主席语录》第某某页。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陈毅是个好同志。台下一片哗然,都在翻宝书但没有找到。在一旁的周总理作证说,确有此话。于是陈毅过关。1972年1月陈毅不幸逝世,极少参加党内同志追悼会的毛泽东亲自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这是毛泽东参加的最后一个追悼会。可见对昔日老战友的尊重和怀念。
称罗荣桓是“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罗荣桓是第一位逝世的元帅,毛泽东十分悲痛,并把悲痛化解成一首悼诗,以寄托对老部下的哀思。这既是对罗帅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广大政工干部的肯定。
称徐向前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西路军失败后,徐向前只身回到延安,毛泽东不但没有责怪,而且亲自接见,百般抚慰。毛泽东深知徐向前对党的忠诚,他记得徐向前在红军最困难的关键时刻说的“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那句话。因此,毛泽东在徐向前最困难的时刻,说出了暖人肺腑的安抚和鼓舞的话,这也是对广大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安抚,表现了一个领袖人物的胸襟。
称聂荣臻是“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抗战期间,聂帅创建了晋察冀根据地,并使之发展、建设成为模范根据地。对此,毛泽东甚感欣慰。解放战争中后期,毛泽东一直在晋察冀根据地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以对聂荣臻褒奖有加。
称叶剑英是“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借北宋重臣吕端的美誉来评价叶帅。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张国焘却野心勃勃,想加害于毛泽东,幸亏叶剑英及时报信,毛泽东才得以脱险,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对叶帅睿智和才干,毛泽东十分欣赏。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欧阳青 著 黄河出版社
文章来源: 文汇报
责任编辑: 雨悦
版权与免责声明我国55年授衔的将帅名单
共 10655 浏览 7 回帖&&
发帖: 0 篇
在线时长: 7 小时
我国55年授衔的将帅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 德 彭德怀 林 彪 刘伯承 贺 龙
陈 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将
粟 裕 黄克诚 谭 政 萧劲光 王树声
陈 赓 罗瑞卿 许光达 徐海东 张云逸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将
萧 克 李 达 张宗逊 李克农 王 震
许世友 邓 华 彭绍辉 张爱萍 杨成武
韩先楚 李 涛 傅秋涛 王 平 吕正操
傅 钟 萧 华 甘泗淇 宋任穷 赖传珠
洪学智 周士第 郭天民 周纯全 杨至诚
陈再道 陈奇涵 王宏坤 苏振华 刘亚楼
刘 震 陈锡联 韦国清 陈士 陈伯钧
锺期光 宋时轮 朱良□ 董其武 唐 亮
叶 飞 杨得志 王新亭 黄永胜 李天佑
陈明仁 贺炳炎 阎红彦 谢富治 陶峙岳
乌兰夫 周 桓 杨 勇 李志民 赵尔陆
王建安 李聚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徐立清 肖向荣 张经武 张 震 刘志坚 阎揆要 钟赤兵 唐天际
谭希林 莫文骅 刘道生 陶 勇 吴法宪 成 钧 程世□ 李天焕
廖汉生 郭化若 唐延杰 张南生 杜义德 王必成 王近山 万 毅
王 诤 孙 毅 朱 明 王宗槐 蔡顺礼 邱会作 张令彬 饶正锡
倪志亮 梁必业 李作鹏 赵启民 方 强 罗舜初 王秉璋 罗元发
聂风智 曹里怀 周赤萍 邱创成 匡裕民 向仲华 谭家述 李寿轩
崔田民 欧阳毅 冼恒汉 王恩茂 张国华 肖望东 丁秋生 赖 毅
旷任农 林维先 周贯五 刘先胜 刘培善 彭嘉庆 黄火星 刘兴元
文年生 詹□芳 梁兴初 吴克华 毕占云 陈正湘 彭明治 姚 哲
杜 平 甘渭汉 曾思玉 郑维山 聂鹤亭 王尚荣 苏 静 刘少文
刘西元 孔石泉 袁子钦 傅连璋 韩振纪 李 耀 邓逸凡 汤 平
馀秋里 陈庆先 刘 忠 孙继先 张 藩 徐斌洲 韦 杰 滕海清
庄 田 刘浩天 杨秀山 周希汉 顿星云 周仁杰 康志强 方正平
饶守坤 王辉球 常乾坤 曾国华 朱辉照 馀立金 吴富善 黄志勇
胡奇□ 周 彪 彭 林 刘昌毅 韩练成 张贤约 郭 鹏 刘金轩
张达志 赛福鼎 钟汉华 秦基伟 孔从周 范朝利 谭冠叁 李成芳
陈 康 张□千 张翼翔 覃 健 鲍先志 皮定钧 周志坚 张祖谅
廖容标 刘 飞 梁从学 钱 钧 张仁初 饶子健 陈仁麒 杨国夫
晏福生 吴瑞林 杨梅生 田维扬 欧阳文 张池明 刘转连 孔庆德
谭甫仁 何德全 徐深吉 韩 伟 袁升平 王道邦 王紫峰 赵 榕
肖新槐 吴信泉 周玉成 曾泽生 温玉成 曾绍山 陈先瑞 旷伏兆
李雪叁 谢有法 张天云 卢 胜 黄新庭 吴先恩
阿沛*阿旺晋美 朵噶*彭饶错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 少将
解 方 陈 沂 童陆生 詹化雨 刘其人 张 瑞 彭富九 李 信 曹广化
魏传统 孙仪之 傅家选 喻缦云 姜齐贤 钱信忠 贾若喻 王光华 王永浚
曹丹辉 李钟奇 叶楚屏 王文轩 叶运高 李兆炳 黄 远 吴 涛 马文波
陈外欧 刘显宜 张松平 范子瑜 严 俊 戴正华 官乃泉 黄曹龙 阎捷叁
殷希彭 曾育生 陈远波 黄新友 张平凯 吉 合 胡备文 钱 江 陈福初
陈铁君 王兰麟 洪 水 刘少卿 周 维 刘绍文 安 东 黄有凤 李 基
况玉纯 游胜华 王兆相 贺盛桂 王兴纲 车敏瞧 张逊之 何济林 潘世徵
罗亦经 徐光华 黎东汉 幸元林 汪东兴 周子祯 张文舟 何克希 徐文烈
戴润生 陶汉章 谢振华 谢立全 林 浩 刘居英 刘有龙 谢 良 雷绍康
罗若遐 方升普 刘永源 王绍南 袁 渊 谭知耕 馀克勤 仲曦东 谭佑铭
张驾伍 周志刚 刘子云 渖启贤 吴嘉民 李汛山 吴华夺 李开湘 李 治
张书祥 高存信 周世忠 陈海涵 刘清明 方 正 刘 昂 李光辉 钟明彪
唐 凯 唐 铎 胡正平 陈金钰 郑大林 张崇文 胡定千 曹光琳 李 真
李 毅 郭 奇 张日清 李良汉 钟发宗 徐其孝 林 遵 胡华居 金忠藩
贺振新 段苏权 谷文善 薛少卿 漆远渥 王集成 李中权 张廷发 何廷一
石忠汉 朱虚之 沙 克 黄炜华 杨焕民 吴林焕 何振亚 傅传作 王德贵
杨尚儒 刘锦平 李世安 粟在山 韦祖珍 裴志耕 刘 放 王平水 李 平
梁达叁 陈 钦 谢 斌 高厚良 关盛志 李 丰 邓东哲 蔡 永 肖 前
方子翼 李长日韦 朱云谦 吴宗先 刘懋功 王云霖 周 彬 李庆柳 馀 非
赵正洪 黄连秋 黄玉昆 张百春 李 勃 陈 浩 罗维道 刘福胜 馀 明
李振声 罗野岗 陈 熙 安志敏 朱火华 刘鹤孔 王学清 曾 征 黄仁庭
黄玉庭 袁学凯 兴 中 方 槐 张雍耿 乔信明 谢锡玉 曾克林 易耀彩
郑国仲 张学思 王政柱 袁也烈 彭德清 赵一萍 张汉丞 马 龙 曾 生
段德彰 卢仁灿 桂绍彬 雷永通 张 雄 高志荣 马忠全 蔡长风 肖学林
黄忠诚 刘华清 苏启胜 朱 军 刘中华 梅嘉生 何 辉 谢甫生 吴 西
魏天录 刘 义 黄忠学 丁世芳 王效明 傅继泽 张元培 齐 勇 邓龙翔
邱子明 宋景华 江勇为 胥治中 阙中一 邓兆祥 罗 斌 苏 进 陈锐霆
贾 陶 封永顺 张贻祥 涂锡道 管松涛 廖成美 王文介 朱 光 廖运周
颜东山 王振祥 罗 通 程世清 林 彬 邓家泰 宋庆生 王 胜 孙 叁
李迎希 徐德操 赵东寰 唐哲明 唐健伯 廖述云 陈华堂 王智涛 谷景生
张西叁 孙超群 林接彪 李赤然 潘寿□ 刘秉彦 樊哲祥 蔡爱卿 黄径琛
张希□ 曹传赞 李 贞 龙福□ 刘 鹏 黎化南 孔令甫 何辉燕 闵学胜
张吉厚 朱绍田 袁 光 郭维城 徐 斌 陈 力 邓少东 查国桢 罗华生
吴 烈 李逸民 熊伯涛 方国华 邹国厚 盛治华 罗文坊 王明贵 杜国平
陈 波 梁玉振 刘辉山 张廷桢 蔡炳臣 陈伯禄 白寿康 郭炳坤 张希钦
曾 涤 苏 □ 杨嘉瑞 程悦长 夏耀堂 王再兴 左 齐 李 铨 郭宝珊
史可全 闵鸿友 孙 光 马尔果甫.伊斯卡果夫 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
吴习智 徐国珍 朱声达 高朗亭 甘祖昌 罗 章 侯世奎 颜金生 张开基
祖农.太也甫夫 曹达诺夫.扎依尔 高维嵩 李建良 牛书申 钟生溢 孙润华
李书茂 熊 晃 李书全 曾光明 黄正清 慕生忠 李夫克 黄立清 鲁瑞林
金如柏 李文清 王启明 陈明义 查玉升 何维忠 郭林祥 杨尚高 胡荣贵
王贵德 石新安 范 明 王其梅 陈鹤桥 黎锡福 汪乃贵 熊 奎 何光宇
胥光义 张 和 吴荣正 肖新春 馀述生 刘振国 卢南樵 孔骏彪 周长庚
周学义 涂则生 金绍山 张 忠 何德庆 崔建功 吴 忠 汪家道 李 觉
张培荣 金世柏 丁荣昌 鲁加汉 马琮璜 何以祥 段焕竞 邱 蔚 朱绍清
廖海光 刘 涌 曾如清 廖政国 黎有章 刘永生 李继开 陈美藻 张震东
常玉清 胡大荣 赵 俊 肖永银 张秀龙 熊应堂 张 至 秀 詹大南 陈 宏
姚运良 李水清 周纯麟 谢胜坤 龙 潜 欧阳平 李世炎 刘文学 李耀文
汤光恢 谢云晖 王六生 何志远 张闯初 符确坚 何柱成 刘毓标 李景瑞
万振西 刘健挺 程业棠 谢 锐 宋 文 曾旭清 李 元 郭金林 王文模
李辉高 宋献章 严 光 童炎生 唐健如 贺光华 熊兆仁 周文在 李德生
黄朝天 王健青 陈士法 孙端夫 徐体山 邓仕俊 王诚汉 马 辉 陈 奇
傅绍甫 李 发 阮贤榜 匡 斌 尤太忠 王 直 秦化龙 杨汉林 资 凤
罗湘涛 喻新华 张文碧 李曼村 陈德先 汪少川 彭胜标 罗应怀 熊 飞
彭显伦 张潮夫 王若杰 王义勋 郭卓辛 邱相田 龙飞虎 朱耀华 陈忠梅
李国厚 馀光茂 谭友夫 张新华 张宗胜 熊 挺 张春森 曹思明 周明国
何敬之 姚醒吾 刘贤权 龙书金 韩东山 袁克服 潘振武 贺东生 张广□
钟 伟 吴自立 肖元礼 邓克明 卢绍武 叶长庚 刘子奇 李福泽 雷 震
马白山 黄一平 馀成斌 覃士冕 张国传 周发田 江燮元 李化民 欧致富
魏 镇 刘新权 方国安 王全国 叶 明 谢镗忠 廖冠贤 李丙令 陈 德
陈发洪 王振乾 李俭珠 孙克骥 胡继成 杨树根 郭成柱 吴诚忠 王远芬
田厚仪 罗仁全 祝世凤 叶健民 李道之 姜茂生 向守志 覃国翰 赵兰田
王东保 陈文彪 彭龙飞 刘玉堂 张汝光 陈挽澜 黄荣海 李士□ 胡登高
谭文帮 林忠照 钟文法 陈志彬 张太生 宋维轼 彭清云 方国南 兰 桥
魏洪亮 董洪国 傅春早 肖远久 何能彬 任昌辉 颜德明 杨大易 馀品轩
陈宗坤 邱国光 汤 池 高体乾 齐丁根 曾敬烦 丁武选 程儒珍 郑效峰
邹善芳 汪洪清 刘兴隆 倪南山 卜万科 罗 云 黄胜明 江腾蛟 黄德魁
甘思河 潘 峰 傅崇碧 肖思明 叶青山 王奇□ 龙道权 帅 荣 裴周玉
黄振棠 李人林 曾 美 石志东 孟庆山 杜文达 索立波 张世珍 成少甫
康健民 张正光 黄作珍 王之平 徐绍华 王耀南 於权伸 钟元辉 白志文
刘华95 赵文进 彭寿生 刘德海 林 伟 曾 威 刘 彬 方之中 马卫华
曾保堂 黄光霞 杨植亭 廷 懋 陈宜贵 钟炳昌 廖鼎琳 刘 昌 翁祥初
肖永正 王英高 范忠祥 蔡长元 钟辉琨 张英辉 郑叁生 杨根生 曹玉清
曾宪池 卢 克 马泽迎 杨永松 苏 鲁 陶国清 韩卫民 杨世明 王□贵
孔 飞 李佐玉 王 谦 贺晋年 罗成德 唐子安 江拥辉 张开荆 贺 健
贺庆积 谭友林 吴 岱 邱先通 钟人仿 刘 何 邹 衍 张竭诚 邓 岳
谢正荣 徐国夫 江 文 刘亨云 宋承志 赵 杰 王良太 王力生 赵承金
伍瑞卿 龙开富 李资平 张济民 曾祥煌 袁佩爵 李伯秋 曹文彬 李少元
陈美福 张海棠 陈信忠 罗坤山 孙文采 苏焕清 黄思沛 叶荫庭 邱会魁
唐青山 罗桂华 王 屏 姚国民 黄惠良 李荆璞 王蕴瑞 黄文明 张明远
胡炳云 肖应棠 肖文玖 潘 焱 丁 盛 钟国楚 陈仿仁 陈云开 谢 明
李呈瑞 梁仁芥 赵冠英 赵章成 谭善和 徐国贤 杨俊生 吴泳湘 周长胜
肖全福 曾雍雅 宋玉琳 贺大增 李 震 吴保山 何运洪 李致远 谢福林
丁莱夫 丁先国 董永清 况开田 刘禄长 汪克明 王明坤 张树芝 张云龙转
陈仁洪 李家益 赵国泰 吴瑞山 欧阳家祥 张万春 熊作坊 赖春风 蒋克诚
舒 行 廖鼎祥 范阳春 谢家祥 杨中行 张梓桢 彭 盛 严庆堤 吴融峰
李彬山 刘 春 馀积德 官宗礼 严 政 陈茂辉 张秀川 任 荣 唐金龙
吴子杰 游好扬 赖光勋 李木生 徐其海 黎 光 贺吉祥 张步峰 樊学文
汪 易 李布德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
上将的顺序是总部、军兵种(海军、空军)院校、12大军区、志愿军
中将的顺序是总部、院校、军兵种(海军、空军)、6大军区、志愿军
排了叁个轮次;
少将的顺序是总部、院校、军兵种(空军、海军)、6大军区、志愿军
有资料说,当时级别是
上将:正兵团级 33名,副兵团级 19名, 准兵团级 1名
无军队级别 2名(阎红彦、乌兰夫)
中将:正兵团级 1名, 副兵团级 22名,准兵团级 53名,
正军级 96名,无军队级别 3名(赛福鼎、阿沛、朵噶)
少将:副兵团级 1名,准兵团级 3名,正军级 107名,副军级 215名,
准军级 345名,正师级125名,无军队级别 2 名(汪东兴、黄正清)。
从中将的名单里看到按顺序排了叁轮,恰好是22位--53位--96位。(不计徐立清、聂鹤亭)
又,从变动工作职务的甘渭汉、钟赤兵,张池明、胡炳云等人在名单里的
位置来推测,中将、少将的名单在55年的年初就已经大体确定了。
如罗华生在55。5月由铁道公安部队司令员就任 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
(56。7改任防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员)在名单中仍然列在公安部队系统里。
没有参加长征的将帅
元帅 陈 毅
大将 粟 裕 许光达
叶 飞 傅秋涛 乌兰夫 阎红彦
吕正操 陈明仁 董其武 陶峙岳
刘培善 梁从学 黄火星 饶守坤 卢 胜 赵启民
林维先 崔田民 张达志 常乾坤 阎揆要 张 藩
万 毅 韩练成 孔从洲 曾泽生 赛福鼎
阿沛*阿旺晋美 朵噶*饶错旺杰
建国後55年没有参加授衔,88年获得一级红星勋章的首长
耿 伍修权 孔 原 舒 同
周文龙 贺 彪 王 彬
耿 1946年在北京军调部时曾任少将交通处长
伍修全 1945年赴东北时曾获少将军衔
孔 原 1945年赴东北时曾获八路军少将参议军衔
舒 同 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周文龙 建国後曾任 华北军区後勤部部长
贺 彪 曾任军委卫生部副部长
王 彬 曾任志愿军9兵团副参谋长
部分当时将军的职务:
(由於当时时期许多将军工作变动多,任职不尽准确见谅)
当时大将的职务
粟 裕 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
黄克诚 国防部副部长兼副总参谋长兼总後勤部长
谭 政 国防部副部长兼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
萧劲光 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司令[兼政委]
王树声 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军械部部长
陈 赓 副总参谋长兼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
罗瑞卿 公安军司令[兼政委]
许光达 装甲兵司令[兼政委]
徐海东 军委委员
张云逸 军委委员
当时上将的职务
萧 克 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 达 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宗逊 副总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克农 副总长兼外交部副部长
王 震 副总长兼铁道兵司令兼政委
许世友 副总长兼南京军区司令
邓 华 副总长兼渖阳军区司令
彭绍辉 副总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爱萍 副总长
杨成武 副总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兼防空军司令
韩先楚 副总长 [56年兼福建军区司令] 军事学院学员
李 涛 总参叁部部长
傅秋涛 总参队列部长
王 平 总参动员部长
吕正操 总参军事交通部长
傅 钟 总政副主任
萧 华 总政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
甘泗淇 总政副主任
宋任穷 总干部部副部长
赖传珠 总干部部副部长
洪学智 总後副部长
周士第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长
郭天民 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长
周纯全 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杨至诚 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陈再道 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兼湖北军区司令员
陈奇涵 军事法院院长
王宏坤 海军副司令
苏振华 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刘亚楼 空军司令
刘 震 空军副司令 军事学院学员
陈锡联 炮兵司令 军事学院学员
韦国清 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 公安军副司令
陈士 工程兵司令
陈伯钧 军事学院副院长
锺期光 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宋时轮 总高级步校校长
朱良□ 北京军区政委
董其武 69军军长[驻保定]
唐 亮 南京军区政委
叶 飞 南京军区副司令兼福建军区司令
杨得志 济南军区司令 军事学院学员
王新亭 济南军区政委 代司令员
黄永胜 广州军区司令
李天佑 广州军区副司令兼广西军区司令 军事学院学员
陈明仁 55军军长[驻湛江]
贺炳炎 成都军区司令
阎红彦 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
谢富治 昆明军区司令兼政委
陶峙岳 新疆建设兵团司令
乌兰夫 内蒙古军区司令兼政委
周 桓 渖阳军区政委
杨 勇 志愿军司令
李志民 志愿军政委
赵尔陆 二机部长
当时 中将的职务
徐立清 总干部部 副部长
肖向荣 军委办公厅兼国防部办公厅 主任
张经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主任(55。7就任)
张 震 总参谋部 作战部长 军事学院学员
刘志坚 总政治部 宣传部长
阎揆要 武装力量监察部 副部长
钟赤兵 总後勤部 营房管理部部长 贵州省军区司令员(55。4就任)
唐天际 总财务部 第一副部长
谭希林 训练总监部 副部长 军事学院学员
莫文骅 政治学院 筹建负责人 政治学院副院长(56。3成立就任)
刘道生 海军 副政委 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员
陶 勇 华东军区 海军司令员
吴法宪 空军 副政委
成 钧 防空军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程世□ 公安军 第一副司令员
李天焕 公安军 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廖汉生 西北军区副政委 军事学院学员
郭化若 南京军区 副司令员
唐延杰 军事学院 教育长
张南生 志愿军 政治部副政委
杜义德 志愿军 3兵团政委 旅大警备区政委(57。就任)军事学院学员
王必成 志愿军 9兵团副司令员 上海警备区司令员(55。8就任)
王近山 志愿军 3兵团代司令员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万 毅 总参谋部 装备计划部部长
王 诤 总参谋部 通信部部长
孙 毅 训练总监部 军外训练部副部长
朱 明 总政治部 组织部第一副部长
王宗槐 总政治部 青年部长兼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蔡顺礼 总政治部 保卫部副部长
邱会作 总後勤部 副部长兼副政委
张令彬 总後勤部 副部长
饶正锡 总後勤部 卫生部长兼政委
倪志亮 武装力量监察部 副部长
梁必业 中南军区副政委 政治学院教育长(56。3就任)
李作鹏 第四高级步兵学校 校长 军事学院学员
赵启民 中南军区 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方 强 海军 副司令员 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员
罗舜初 海军 副司令员
王秉璋 空军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罗元发 兰州军区 空军司令员 军事学院学员
聂凤智 南京军区 空军司令员
曹里怀 广州军区 空军司令员
周赤萍 渖阳军区 空军司令员
邱创成 炮兵 副司令员
匡裕民 炮兵 副司令员
向仲华 装甲兵 副政委
谭家述 防空军 副司令员兼高炮指挥部司令员
李寿轩 铁道兵 第一副司令员
崔田民 铁道兵 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欧阳毅 公安军 政治部主任
冼恒汉 兰州军区 政委
王恩茂 新疆军区 司令员兼政委
张国华 西藏军区 政委
肖望东 南京军区 政治部主任
丁秋生 南京军区 干部部部长
赖 毅 南京军区 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邝任农 民航总局 局长
林维先 浙江省军区 司令员
周贯五 浙江省军区 政委
刘先胜 江苏省军区 司令员
刘培善 福建省军区 政委
彭嘉庆 济南军区 副政委
黄火星 江苏省军区 第二政委 军事检察院检察长(55。9成立就任)
刘兴元 广州军区 副政委
文年生 广州军区 副司令员
詹□芳 广州军区 副司令员
梁兴初 广州军区 副司令员
吴克华 海南军区 司令员兼 43军军长 军事学院学员
毕占云 河南省军区 司令员
陈正湘 北京军区 副司令员
彭明治 河北省军区 司令员
姚 哲 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
杜 平 渖阳军区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甘渭汉 前渖阳军区副政委 总干部部副部长 (55。1就任)
曾思玉 志愿军 19兵团副司令员 军事学院学员
郑维山 志愿军 19兵团副司令员 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聂鹤亭 装甲兵副司令员
王尚荣 总参谋部 作战部代部长(56年任部长)
苏 静 总参谋部 军务部部长
刘少文 总参谋部 二部部长
刘西元 总政治部 青年部副部长
孔石泉 总政治部 干部管理部副部长
袁子钦 总干部部 组织统计部部长
傅连璋 总後勤部 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韩振纪 总後勤部 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 (55。5成立就任)
後任驻苏联大使馆武官
李 耀 总後勤部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邓逸凡 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副团长 政治学院副教育长(56。3就任)
汤 平 总财务部 副部长
馀秋里 总财务部 代部长、部长
陈庆先 军事学院 副教育长
刘 忠 军事学院 物资保障部部长
孙继先 军事学院 高级系主任
张 藩 军事学院 兵团教授会主任
徐斌洲 军事学院 干部部长
韦 杰 军事学院 函授系主任
滕海清 军事学院 高级系副主任
庄 田 总高级步兵学校 第二副校长兼教育长
刘浩天 总高级步兵学校 政治部主任
杨秀山 训练总监部 军校部副部长
周希汉 海军 参谋长
顿星云 海军 航空兵部司令员
周仁杰 中南军区 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军事学院学员
康志强 华东军区 海军副政委
方正平 中南军区 海军副政委
饶守坤 海军 沪基地司令员 军事学院学员
王辉球 空军 政治部主任
常乾坤 空军 副司令员兼军校部部长
曾国华 空3军军长 渖阳军区 空军副司令员
朱辉照 前军委民航总局局长
馀立金 南京军区 空军政委
吴富善 广州军区 空军政委 军事学院学员
黄志勇 工程兵 副政委
胡奇□ 工程兵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周 彪 渖阳军区 防空军政委
彭 林 旅顺基地 政委
刘昌毅 旅顺基地 副司令员
韩练成 兰州军区 第一副司令员
张贤约 兰州军区 後勤部部长 总後勤部车管部部长
(接任 韩振纪)
郭 鹏 新疆军区 副司令员
刘金轩 陆军 64军 军长
张达志 兰州军区 司令员兼甘肃省军区司令员
赛福鼎 新疆军区 副司令员
钟汉华 西南军区 政治部副主任 军事法院副院长(55。1就任)
秦基伟 昆明军区 副司令员 军事学院学员
孔从洲 西南军区 军械部部长 高级炮兵学校校长
范朝利 陆军 14军 军长
谭冠叁 西藏军区 政委
李成芳 西南军区副参谋长 军事学院学员
陈 康 陆军 13军 军长
张□千 南京军区 参谋长
张翼翔 南京军区 副参谋长 军事学院学员
覃 健 南京军区 副参谋长
鲍先志 南京军区 政治部副主任
皮定均 福建省军区 副司令员
周志坚 舟嵊要塞区司令员
张祖谅 前 陆军 60军 军长 军事学院学员
廖容标 安徽省军区 司令员
刘 飞 南京军区 公安军司令员
梁从学 前皖北军区司令员 军事学院学员
钱 钧 浙江省军区 副司令员
张仁初 前陆军 26军 军长 军事学院学员
饶子健 陆军 60军 军长
陈仁麒 广州军区 政治部主任
杨国夫 前中南军区文化速成中学校长 军事学院学员
晏福生 湖南省军区 政委
吴瑞林 海南军区 司令员兼 43军 军长(授衔和任命同时进行)
杨梅生 湖南省军区 司令员
田维扬 中南军区工程部队司令员
总後勤部 後方工程建筑部 部长 (55。9成立就任)
欧阳文 广州军区 公安军政委 解放军报总编辑(55。10到任)
张池明 中南军区 後勤部部长兼政委 总後勤部参谋长
刘转连 粤东军区司令员兼 41 军 军长 军事学院学员
孔庆德 武汉军区 副司令员
谭甫仁 武汉军区 副政委
何德全 湖南省军区 副司令员
徐深吉 北京军区 副司令员
韩 伟 北京军区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袁升平 北京军区 政治部主任
王道邦 陆军 65军 军长兼政委 军事学院学员
王紫峰 山西军区 司令员
赵 熔 北京军区後勤部副部长
肖新槐 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兼 66 军军长 军事学院学员
吴信泉 渖阳军区 参谋长
周玉成 渖阳军区 财务部长
曾泽生 陆军 50军军长
温玉成 前陆军 40军军长 军事学院学员
曾绍山 志愿军 3兵团副司令员 旅大警备区司令员
陈先瑞 志愿军 19兵团副政委
旷伏兆 志愿军 19兵团政治部主任
李雪叁 志愿军 後勤司令部政委
谢有法 志愿军 3兵团政治部主任 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张天云 志愿军 47军军长
卢 胜 志愿军 23军政委 军事学院学员
黄新廷 志愿军 1 军军长 军事学院学员
吴先恩 志愿军 後勤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
阿沛*阿旺晋美 西藏军区 副司令员
朵噶*彭错饶杰 西藏军区 副司令员
这份名单中的原国军军官:
上将中原国军将领有3个: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因各带过来相当於1个兵团的兵
力,故授予上将.根据1947年中央对於国军投诚将领安置的文件规定,全部按实际带
来的兵员数予以授级,故其中的陈明仁与共军曾泼命作战,仍比其他早就是共党的
叛将级别高.上将中原国军校级军官有1个:吕正操,东北讲武堂出身,抗战时率1团
脱离国军.後为共军将领坚持冀中平原.得以升到兵团级.中将中原国军将校有8□
1/万 毅,原东北军团长,地下党员,抗战时率军脱离国军阵营.进军东北时已是纵队
司令员,因林彪要给自己的爱将李天佑腾出位置,逼其让出司令位置.当了一段时间
政委後转炮纵.
2/韩练成,原西北军将领,地下党员,在莱芜战役关键时刻放弃指挥,致使国军大败
,以後起义带来的兵马勉强可算一军,□任命为军级.
3/孔从洲,原西北军将领,1946年起义,老军级,且与主席结亲.
4/曾泽生,原滇军将领,在东北率军起义,仍为军长.
5/毕占云,原湘军营长,井冈山时起义,经过长征.
6/孙 毅,原西北军尉官,参加宁都暴动,经长征.
7/孙继先,原西北军尉官,参加宁都暴动,经长征.
8/苏 静,原西北军尉官,参加宁都暴动,经长征.
这份名单中将以上者的籍贯
元帅:4个四川人,3个湖南人,1个湖北人,1个山西人,1个广东人,
大将:6个湖南人,2个湖北人,1个四川人,1个广东人.
上将:19个湖南人,14个湖北人,3个福建人,3个江西人,3个四川人,3个陕西人,2个
广西人,2个安徽人,2个山西人,2个辽宁人,馀下广东贵州河南内蒙各1人.中将
:45个湖南人,32个湖北人,37个江西人,12个安徽人,7个福建人,6个广东人,4个广
西人,5个陕西人,8个河南人,2个河北人,3个山东人,2个西藏人,馀下江苏新疆北
京宁夏辽宁各1人.
这份名单中中将以上者的起义出身统计:
南昌起义:元帅6人,大将2人,上将5人,中将5人
秋收起义: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5人,中将7人
广州起义:元帅2人
平江起义:元帅1人,上将4人,中将3人
湘南起义: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2人
黄麻起义:大将2人,上将4人,中将3人
百色起义:大将1人,上将2人,
宁都起义:上将1人,中将3人,
这份名单中中将以上者出身的军系:
红一方面军:元帅8人,大将7人,上将31人,中将91人,
红二方面军: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24人,
红四方面军:元帅1人,大将2人,上将14人,中将51人
陕甘红军:上将1人,中将3人
一野:元帅2人,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21人
二野:元帅1人,大将2人,上将7人,中将21人
叁野:元帅1人,大将3人,上将11人,中将38人
四野: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20人,中将56人
华野:元帅2人,上将7人,中将30人
这份名单中中将以上者的学历:
元帅:黄埔军校2人,云南讲武堂2人,湖南讲武堂1人,法国勤工俭学2人,武昌中山大
学1人,苏联东方大学2人大将:黄埔军校3人,苏列宁格勒军政学院1人
上将:黄埔军校8人,伏龙芝军校2人,苏中山大学2人,保定军校1人,
中将:黄埔军校9人,伏龙芝军校2人,苏红军步校炮校各1人
起义的将军有159名
有资料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的将军1400多名里有起义将领159名,占 10%多.
估计可能是包括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平江起义,宁都起义等.
‘国军’将军还有
王启明 32军 参谋长
白 天 93军 参谋长
张世珍 绥远 独立 7师 师长
魏 镇 湖南衡阳警备司令
原东北军老将军聚会了 24 名:
吕正操 万 毅 解 方 陈锐霆 贾 陶 沙 克 封永顺 赵东寰
於权伸 赵承金 高存信 李 觉 徐 明 宋学飞 金振钟 张志毅
杨有山 张加洛 罗 文 纪亭榭 管松涛 郭维城 王振乾 江 潮
还有 张学思
孔从周 阎揆要 张希钦 童陆生 何振亚 渖启贤 牛化东 廖运周
宁都起义还有
李 达 王秉璋 李雪叁 孙 毅
苏 进 谷广善 鲁瑞林 熊伯涛 张明远 徐国珍
确切说是来自旧军队的共有159人,其中元帅9人(只有罗荣桓不是),大将9人(
只有王树声不是),上将12人,中将34人,少将53人。这是因为中共直到1927年
8月□有自己领导下的军队,而在建党初期,很多党员都在旧军队中服役。此外
,有9人是受指派打入旧军队进行兵运工作的:
全是少将:王兴纲、王启明、王振乾、廖运周、牛化东、张加洛、张西鼎、李震
、范明。还有2人受中共策反,进行秘密工作。中将韩练成,少将白天。
真正起义投诚将领10人:
上将: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
中将:孔从洲、曾泽生
少将:邓兆祥、刘善本、张全珍、林遵、巍镇。
开国将帅的学历:
苏联留学的:
元帅4人:朱德(),刘伯承(),聂荣臻(),
叶剑英()大将3人:许光达(),陈赓(),肖
劲光(27-30)上将7人:
乌兰夫(),甘泗淇(),刘亚楼(),李天佑(
),杨至成(),阎红彦(),傅钟(
)中将9人,少将28人(略)
英国军校毕业2人:
少将邓兆祥(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少将林遵(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日本军校毕业2人:
少将解方(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少将唐哲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中国军校毕业:共57人,
黄埔军校毕业32人,
保定军官学校毕业3人,
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8人,
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2人,
其他军校毕业8人
太原军政训练班毕业4人,
扣除重复就读的,总共80人是受过军校(或留学)培训的,仅占全部1614名将帅
拜将之时,风华正茂:
最年轻的元帅:林彪(1906年生,49岁)
最年轻的大将:许光达(1908年生,47岁)
最年轻的上将:肖华(1916年生,39岁)
最年轻的中将:刘西元、谢有法(1917年生,38岁)
最年轻的少将:吴忠(1921年生,34岁)
在55□□65年授衔的所有1614名将帅中最年轻的是1964年晋升少将的王扶之(1923年生)
1955年授衔时,10名元帅平均年龄57.岁,朱德最大69岁,最小的林彪49岁;10名
大将平均年龄51.7岁,最大的张云逸63岁,最小的许光达47岁;上将平均年龄47
.7岁,最大的陶峙岳63岁,最小的肖华39岁;中将平均年龄45岁左右,最大的傅连璋61岁,最小的刘西元、张池岳38岁;少将平均年龄43岁左右,最大的史可全
63岁,最小的吴忠、徐斌34岁。
民族精英,桑梓荣耀:
少数民族将领:
壮族10人:上将韦国清,中将韦杰、冼恒汉、覃健,少将卢绍武、韦祖珍、吴西
、朱鹤云、黄惠良、覃士冕、覃国翰。藏族5人:中将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
措饶杰,少将桑颇.□旺仁增、凯墨.索南旺堆、黄正清。满族5人:中将万毅□ 丁秋生,少将赵承金、郭维城、白志文。
蒙古族5人:乌兰夫、少将吴涛、索立波、孔飞、廷懋。
维吾尔族4人:中将赛福鼎.艾则孜,少将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曹达诺夫.扎
伊尔、祖农.太也夫。土家族2人:中将廖汉生、少将彭飞。
回族2人:少将刘瑞方、刘世昌。
侗族1人:大将粟裕
塔吉克族1人: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
将帅原籍:
出元帅最多的省份:四川,4人。
出大将最多的省份:湖南,6人。
出上将最多的省份:湖南,22人。
在总共1614名将帅中原籍省份如下:
江西,325人,20.1%。
湖北,234人,14.5%。
湖南,199人,12.3%。
安徽,128人,7.9%。
河南,106人,6.6%。
四川,95人,5.9%。
山东,87人,5.4%。
福建,83人,5.1%。
河北,79人,4.9%。
陕西,63人,3.9%。
十大将军县:
湖北红安61人,安徽金寨55人,江西兴国54人,湖南平江52人,江西吉安46人,
江西永新41人,湖北大悟37人,河南新县35人,安徽六安34人,湖南浏阳30。
此外,福建上杭27人,湖北麻城26人。
归侨与外籍将帅:
元帅叶剑英,马来西亚归侨
上将叶飞,菲律宾归侨
中将庄田,新加坡归侨
中将卢胜,新加坡归侨
少将唐铎,苏联归侨
少将陈青山,马来西亚归侨
少将叶松盛,印度尼西亚归侨
少将曾生,澳大利亚归侨
外国人一人,即洪水少将,越南河内人,京族,曾任军委主办的《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等职,1956年回国。
弹创满身,血铸辉煌:(伤残将军13人)
独臂将军9人:
上将贺炳炎,1935年失去右臂。
上将彭绍辉,1932年失去左臂。
中将馀秋里,1936年失去右臂。
中将晏福生,1936年失去右臂。
少将左齐,1938年失去右臂。
少将苏鲁,1949年失去左臂。
少将陈波,1940年失去右臂。
少将彭云清,1938年失去右臂。
少将童炎生,1944年失去右臂。
短臂将军2人:
少将龙书金,1942年左臂残废。
少将罗应怀,1943年双臂残废。
独腿将军1人:
中将钟赤兵,1935年失去右腿(独腿参加长征)。
独脚将军1人:
少将谢良,1937年失去左脚。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发帖: 15 篇
在线时长: 25 小时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
有一个国家.战败以后.成为一个被驯养的美国奴才.对于强权满口唯唯诺诺.对于软弱的人它比一只狼还要凶残.他们整天最关心的事情就是看看邻国的军费开支增加了多少.其实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自卑.尽管自己的军费开支比邻国高了许多.
发帖: 12 篇
在线时长: 30 小时
【回复 老鼠吃猫 】:
发帖: 4 篇
在线时长: 25 小时
发帖: 1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顶起来!!!!!!!!!!!!
发帖: 1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少将里边怎么没有 李云龙
发帖: 0 篇
在线时长: 17 小时
发帖: 12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 小说人物还有人当真了, 不过可以找个相似的名字YY一下!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我眼中的似水流年作品征集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