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围大的人穿短装还是狼图腾加长版装好看

南京云锦--金陵图书馆
长江流域服饰巡礼
&&&&第一节 争芳斗艳的地域特色
&&&&(五彩缤纷西南地、浪漫轻丽湘鄂赣、水乡情调皖苏浙)
&&&&??长江流域民间服饰之所以千姿百态,奇艳芬芳,一个重要因素,是与祖祖辈辈休养生息在该地区各民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所采取的生活方式有关。地理、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各地各民族的服饰。长江流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服饰奇葩竞放。
&&&&?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高海拔、高辐射,低气压、低气温,空气稀薄,温差极大,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会使一般人很难适应。然而,藏、羌、门巴、珞巴等民族却世世 代代在 这里居处。那散发着稣油味的皮袍厚毡内,隐藏着一种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文化,甚或会让世界惊愕而迷茫。
&&&&? 云南、贵州,人称“秘境”之地。素有“亚洲大陆水塔”美喻的云贵高原,许多著名的河流都以这里为中心,呈放射状流向四方。它们将五色土劈开、分割,大山横断,沟壑密布 ,在河流从海拔6740米高峰向海拔仅76米的河谷跌落的梯级上,高低悬殊,寒热各异,幻化出形态各异的自然奇观。正所谓“一年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而居处生活在这山林河谷中的民族又很多,故衣着妆扮迥异而多姿。又因为“十里不同天”,所以“一山不同族”,其服饰也就常常是隔山而不相同了。
&&&&? 被列为中国四大盆地之冠的四川盆地,又称“天府之国”。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冬暖夏热,适宜种植多种植物,自古农桑发达,纺织、丝绸业兴旺,所以,古代蜀锦“其价如金”,而蜀地则“女工之业,覆衣天下”。
&&&&? 荆楚大地,环境独特,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沼、河流,自古就兼收南稻北粟之利,熔夷夏文化于一炉,其服饰风格浸润了楚骚文化的浪漫气息。
&&&&? 吴越地处三江五湖,是富饶的江南水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人们对吴越地 区的最好赞语。该地区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和蚕桑业历来很发达,长江之水滋养了这里的丝绸、染织和刺绣,使服饰清新自然,充满了水乡情调。
&&&&? 生活在长江流域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各民族,在数千年的生息、开发、迁徙、流变中,创 造了让人们惊叹不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服饰上莫不如是,真是说不尽,道不完。
&&&&一、五彩缤纷西南地
&&&&? 西南地区(或可称为大西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汇聚着约30个民族。各个民族有各自的服饰风格,有各自的服饰特色。要想把这种跨民族、超时空的带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服饰特色概括出来,实非易事。我们所能做到的,是从那纷繁多姿、万紫千红的西南服饰大花园中,采撷几瓣花朵,供读者诸君欣赏,并从中领略五彩缤纷的西南服饰特色。
&&&&?(一)富有情趣的青海藏区服饰
&&&&? 青海藏区的服装具有渊源久远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藏服的形成和发展,受着地理气候、生产方式、文化背景、审美情趣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式样,形成了青海藏区的地方特色。
&&&&?藏袍是藏族最普遍的服装,基本结构是宽、长、大。穿上这种大襟的袍服,行路时怀中可揣入许多随身物件,夜间解开腰带和衣而眠,裹盖全身可当被褥。青海藏区有句俗话:“汉民的铺盖在炕上,藏民的铺盖在身上。”说出了这种服装的基本特征。青海藏区的袍服的最大特色是
&&&&非常讲究边饰。一般都要在衣边和袖口处用橙、黄、绿、蓝、靛五色氆氇镶成一寸宽的花边。这种依次递增的竖立色块,宛如天上彩虹降落人间,给人以一种跳跃的感觉,构成了明快而和谐的美的效果。有的袍服则用豹皮作边饰。据传,这是吐蕃王朝的军旅习俗,为奖励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勇士,军队首领将虎豹皮斜披于肩上,作为战功的标志,其后便演化为服饰的装饰部分而代代流传。也有用水獭皮作边饰的。镶边的水獭皮有一、两寸宽的,也有五、六寸宽的,水獭皮色以灰褐为贵。在隆重的集会上,能穿上一件宽边水獭的袍服,无疑会增添光彩,令人刮
&&&&目相看。
&&&&? 以宽、长、大为基本特征的袍服,行走很不方便,因而紧身束袍的腰带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腰佩之物。青海藏区把束腰带当作是件极庄重的事情,特别是一种给新郎扎腰带的典礼,更是别有情趣:当某个小伙子到姑娘家入赘,在婚礼上,岳丈大人要在众宾客面前为新郎举行一个扎腰带的仪式,并亲手为女婿把腰带扎好。在这项仪式中,还必须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司仪朗诵一首古老的诗:
&&&&?啊!像青天似的岳丈,
&&&&?给蛟龙般的女婿,
&&&&?系条彩虹般的腰带。 ?
&&&&?啊!心胸宽于青海湖的岳丈,
&&&&?给鲤鱼般的女婿,
&&&&?系条清流般的腰带。
&&&&?啊!情意长于黄河的岳丈,
&&&&?给孔雀般的女婿,
&&&&?系条锦屏般的腰带。
&&&&?啊!像劲松般的岳丈,
&&&&?给猛虎般的女婿,
&&&&?系条檀香般的腰带。
&&&&?啊!像巍巍青岩般的岳丈,
&&&&?给野牛般的女婿,
&&&&?系条白雪般的腰带。
&&&&? 这首诗其实就是一段祝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告诉在座的亲朋好友:招来的女婿,任凭是飞天的蛟龙,是潜水的鲤鱼,是展翅的孔雀,是出山的猛虎,还是那放荡不羁的野牛,岳丈大人已经用一条具有神力的腰带把它牢牢系住啦!小伙子,从今以后,你就同爱妻在岳丈门下过着安稳而甜蜜的日子吧!
&&&&? 青海藏区的帽和靴实用美观。帽的品种多样,形态互异,男女都戴。对藏区的牧民来讲,帽子不仅用于御寒,还起着礼仪作用。像路遇贵客,摘下头上的帽子,用右手托在胸前,是谦逊 恭敬的表示;在帐房里给宾客端茶敬酒,必须戴着帽子,否则被视为失礼行为。
&&&&? 青海藏区的牧民最喜欢穿传统的牛皮藏靴。这种靴长及膝盖,夏天可以防雨,冬天能够踏雪,骑在马上便于踩蹬,很适应牧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及游牧生活方式的特点。靴的种类、形制也越来越多,如新式长筒马靴和高革幼皮鞋,也逐渐为青年男女们的喜爱。特别是有一种被称为“格洛”的花藏靴,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种靴的底和帮是用牛皮做的,靴筒则用彩色氆氇,鞋尖向上高高翘起。靴筒装饰风格各异:有的以强烈的对比色条相配置,具有粗犷明快的格调;有的以纤细的相关色组成,流露出娴雅温柔的情致。在这些彩条中,又夹杂着十字纹作的装饰,用各种色条把它们分成单元,构成一组组美丽的图案,给人以雅丽、明媚、娴适、柔和的快感。这种花藏靴既是实用价值的装备,又是精美的技艺杰作,是青海藏区牧民们尤其是妇女们的心爱之物。
&&&&?(二)花袖烂漫飞彩虹
&&&&? 青海互助等地土族人民的服饰,最有特色的是青壮年妇女的花袖衫。这是一种小领斜襟长袍,双袖是由红、蓝、黄、绿、紫五色彩布或彩圈逐段镶接而成。以彩虹的色调为模式设计的花袖,五彩缤纷,色调和谐,穿在身上,美观大方。特别是走路双手摆动时,两只花袖恰似彩虹流动,十分耀眼夺目。据说这几种颜色带有象征意义:蓝色表示天空,红色象征太阳,绿色代表大地,等等,表达了土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妇女们穿着彩袖长袍时,一般还会在这种外衣之上再套上黑色或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腰部系上宽而长的绫绸彩带,彩带两头有长方形的带头花卉刺绣,或盘线扎成的各种吉祥图案,下穿镶有白边的绯红褶裙。裤子的膝盖以下部分,套着蓝色或黑色的一节套裤,土族称之为“
&&&&帖弯”。脚上穿的花鞋,各式各样,有刺绣花,有拉缨花,有盘线花……,真是五光十色,应有尽有。正如一首民歌赞美的那样:
&&&&?虹绕袖口生彩光,
&&&&?帽上金边映朝阳。
&&&&?百褶裙前绫绸舞,
&&&&?疑是仙女下天堂。
&&&&? 在青海地区服饰文化的大观园中,土族妇女的服饰自成特色,尤其是彩袖衫,可谓一枝独秀。
&&&&?(三)上门隅的小牛皮披
&&&&? 在我国西藏喜马拉雅山的东南坡,有一块山水相连,层峦迭障的地方,西靠不丹,南邻印度,东接珞瑜,北依藏区,地势低洼,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把这里称作“门隅”,意思是“低洼之地”,又叫作“白隅”,含有“隐藏着的幸福之地”的意思。这里是门巴族生活的地方。
&&&&? 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养育出了门巴人淳朴和善的性情,他们在接受藏文化影响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点。门巴人十分重视自己服饰的美,在衣着打扮上,显现出丰富充实的内心世界、生活热情、民族活力和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在绚丽多姿的门巴服饰中,有一种很独特的披饰——小牛皮披。
&&&&? 这种特殊的装束流行于上门隅一带。在上门隅,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妇,还是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背后都要披一张完完整整的小牛犊皮。小牛皮的毛向内而皮板朝外,小牛皮的头部向上直抵颈项,牛尾巴朝下,四肢向两侧伸展着。每逢节日、集会、婚礼,或迎客会友,门巴妇女必定换披一张新牛皮,就像换上新装一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披小牛皮是上门隅门巴妇女的美饰。门巴有句谚语说:“‘多’藏在数目中,‘美’藏在装饰中。”她们为什么以披小牛皮为美呢?这可能与其世代相传的生活经历、生产方式有关。上
&&&&门隅的门巴妇女自古以来就从事牧业生产,是牧业生产的主体,在牧业生产中享有特殊的荣誉。而男子主要从事狩猎。所以,上门隅的妇女披小牛皮,既反映了对牛的原始崇拜,同时又记录了妇女在牧业生产中所取得的历史性功绩。在上门隅,人们都把头戴门巴小帽和身披小牛皮看作是美的标示。如若你不信,就请听听门巴情歌:
&&&&?头戴小帽俊美,
&&&&?因插孔雀花翎;
&&&&?身披上好牛皮,
&&&&?容貌更加动情。
&&&&?(四)黔东南的革家蜡染
&&&&?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着七八万革家人,算是苗族里独特的一个分支。这里的蜡染世代相传,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服饰材料。?亻革家人民风淳朴,习俗奇异,服饰文化别有情韵。特别是蜡染艺术,更为服饰文化增加了光彩。贵州是中国著名的蜡染之乡,而亻革家妇女又素有蜡染的传统。平时,村姑农妇三三两两,或聚坐在厅堂里,或围于树荫和瓜棚豆架下,俯身蜡染布板上,专心致志地做蜡染。她们用铜片制成的蜡刀,从温在灰炉中的瓷碗里沾上蜡液,描画在白布上。蜡液落布即干。画毕,便将 蜡布放进蓝靛缸里浸染。由于用蜡液描过的地方染不上色,所以,待煮沸脱蜡和漂洗晒干后 ,就可以显出蓝底白花的各种花纹图案来。
&&&&?革家蜡染,布局对称,图案美丽,显示出革家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各种各样的图案,都有特定的寓意:或记述着优美的传说,或记录了革家的历史,或寄托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预示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例如,古代革家人为躲避战乱而潜入深山,先民曾在蝙蝠栖息的山洞居住过,于是便对蝙蝠有了特殊的感情。又如,铜鼓不仅是节日欢舞时的伴奏乐器,更是财富、权力和神圣的象征。再有就是猎犬是山民出猎时的忠实助手和朋友,游鱼、飞鸟象征夫妻恩爱,家庭幸福,于是,它们便都成了革家蜡染图案主要内容。
&&&&? 在革家村寨,关于蜡染图案、纹样的传说很多。比如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每天都有七个日头同时出来,晒焦了大地和万物。为了不让日头晒烤,一位善射的革家英雄,张弓搭箭射向日头,一连射掉了六个,剩下一个日头慌忙躲了起来,再也不敢出山。这样一来,世界成了一片漆黑。怎么办呢?后来,幸得公鸡高声啼唤,好不容易才把那个吓得躲起来的太阳公公请了出来。从此,天下恢复了光明,并孕育出宇宙万物。于是,人们为了不忘公鸡的功劳和太阳的恩赐,就用公鸡、太阳纹样来装饰自己的衣裳。
&&&&? 蜡染被广泛用于革家人的人生礼俗之中:如处于热恋阶段的姑娘,依习俗要以自己制作的蜡染布帕、雨伞袋和腰带,作为爱情的信物赠送给心上人;新娘出阁时,依例要穿上自己染制的头帕、衣裙,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可见,蜡染是黔东南革家人服饰文化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五)蜀乡人爱包白头帕
&&&&? 从前,四川人有爱包白头帕的习惯,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不论男女,都用白帕缠头,甚至到如今,一些边远山区仍习俗如故。
&&&&? 关于包白头帕习俗的形成,在四川民间流传有多种传说:
&&&&? 一种传说是与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有关。明朝末年,家贫年幼的张献忠帮马贩子赶马到 四川。一次,马群路过财主家门口拉了粪,张献忠赶紧打扫干净,还用水冲洗地面,可财主仍不肯放过他,硬逼他用衣服擦干地上的水迹才让离开。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只穿了一件破烂衣服的张献忠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有个年轻人走到跟前,解下自己头上包的白头帕,递给张献忠,让他去擦干水迹。
&&&&? 后来,张献忠造反当了八大王,进入四川,想起了当年替自己解了围的年轻人,感到有恩未报,心中很不好受。他想了一个报恩的主意:下达军令,部下官兵见了包白头帕的人不准为难 。这消息被老百姓知道后,就纷纷在头上缠起了白帕子。久而久之,这种临时为避难护生的装扮,成为一种习俗在四川保留了下来。
&&&&? 另一种说法是在四川居住的羌族人民为了纪念羌族英雄黑虎将军,渐渐形成了包白头帕习俗。(后面有一个故事叙述,此处略)。
&&&&? 流传得最广的说法,是来源于为诸葛亮吊孝。三国时期,诸葛亮辅助刘备,在四川成都建立起蜀汉政权。后又辅佐后主,鞠躬尽瘁。他在任
&&&&丞相期间,奖励农耕,抑制豪强,公正无私,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繁荣作出了贡献,而留给子孙的仅仅是“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赢得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诸葛亮逝世后,老百
&&&&姓十分悲痛,纷纷自发地为之披麻戴孝,寄托哀思。当时习俗,服孝要3年,人们身后拖着长长的孝布劳动,很不方便。于是,大家干脆把孝布缠裹在头顶,这样既可为诸葛亮戴孝,又不耽误活路。久而久之,这一装束形成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服饰习俗。
&&&&? 传说不可全信,但白帕包头确有妙处,既能防风御寒,又起装饰作用,还有一般帽子所不具有的用途:爱抽烟的男子,可以把烟竿插在头帕内;一些妇女则把针头、棉线卷在帕内,随时备用;出门在外,不需带包,就可用又长又宽的帕子包东西;抬重物或干力气活时,则可把头帕解下来,扎在腰上,作护腰之物;上陡山,下悬崖,如果忘了带绳子,还可用头帕当绳索应急呢!
&&&&? 以往,四川一些地方还时兴用头帕作礼物,每逢红白喜事,互相赠送。用白帕裹头还有一些讲究,式样很多,如“缠三转”、“顶羊角”、
&&&&“卷盘盘”等,各有韵味。
&&&&?(六)滇地头饰花样多
&&&&? 云南洱源一些地方的白族妇女,喜爱一种名为“登机”的头饰。在白族话中,“登”即“顶”、“戴”之意,“机”是“吉利”的意思。“登机”上面,条形的银饰连接成方格图形,醒目大方,毫无细碎之感;那镶嵌在边沿的圆形银纽扣,线条分明,又富有立体感。一件“登机”往往是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因此,当女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一般都会亲手精心缝制一顶“登机”,作为心爱之物。每逢会客、赶集、探亲访友,或参加盛大的民族节日活动,或去和情人幽会,都必定会戴上它,以展示自身的才艺和风采。
&&&&? 在南涧彝族自治县,女子的头饰又别具一格。常常可看到一些青年女子后脑包头上高高崛起三枝鲜花,这就是彝族女子十分喜爱的“遮包花”。它用红、绿等色丝绸制作而成,看上去鲜艳夺目。用这些花色配在缠好的包头上,每副遮包花在规则摆开的横枝上伸出三枝,每枝的顶端又有三朵盛开的鲜花,以中间的一枝较高,花朵较大。这种头饰一般是已定婚或结婚的年轻女子戴。所以,在彝族习俗中,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中,一定要有一副漂亮的遮包花。而女方得了遮包花之后,无论是参加“打歌”或者“朝山”等活动,总要戴上它。这样,一来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二来也使小伙子不致找错恋人。
&&&&? 西双版纳地区哈尼族青年的头饰因年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姑娘们从步入青年阶段到结婚,一般要更换四次装束。从15岁开始,系上围裙和染红牙齿。一个村寨的同龄姑娘,相约同时在腰部围起由两片围襟组成的“纠章”,并染红牙齿,表示已步入青年阶段。间隔一、二年之后,到十六、七岁,摘掉少女的圆帽“欧厚”,改戴缀有银牌的“欧丘”,表明姑娘可以接受青年男子的求爱。进入18岁,则又改戴“欧丘”为“欧昌”,并在“欧昌”后部缀有银泡。戴上“欧昌”表明已到结婚阶段,男子可以前往娶或“偷”。至于男子到15岁以后,也要染牙齿,摘掉少年戴的圆帽“吴厚”,改包头布“吴普”。有的地方,成年男子还包着艳丽的红布包头,结婚后才改用黑色包头布。
&&&&? 滇南哈尼族叶车(哈尼族支系)女子的安角头饰更是特别。叶车女孩凡到10岁左右都要梳发编辫,其式样是将长发往后分作三等分,再用三条二指粗厚的黑布条分别相互交错编辫,直到末梢。辫梢结有若干股长约1米的线绳,绳头系一大把蓬松的蓝线缨穗,下垂及肩。婚后,开始当家或生育的女子,必须除去辫子,安上一支奇特的独角,独角是用黑蓝布条卷裹成圆筒状,粗约二厘米,长约四、五厘米,正对鼻梁安于额顶。
&&&&弃辫安角是叶车女子人生中的重大转折,它标志着青春年华的逝去。因生育而安角的女子,心情是复杂的,有高兴也有叹息,当然还是喜大于哀。但凡不属生育而除辫安角的女子,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开始安角时,总要痛哭一场,为姑娘生活的消逝而悲伤,为无忧无虑的美妙时光离去而叹息。不愿在夫家的女子甚至要进行竭力反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左邻右舍的婶娘们就象是完成一桩重大使命似的,“群拥而攻之”,众起而助之,按住媳妇手脚,强行安上独角。独角一经安上,再顽强的女子也会规规矩矩,不再哭闹反抗了,据说安到头上的独角是抛弃不得的。
&&&&?(七)话说蜀锦
&&&&? 我国是世界上养蚕、缫丝、织绸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精美的丝织品就远销国外,有“东方丝国”的美誉。而四川则是中国的一大蚕桑丝织基地,且历史悠久,特别是蜀锦, 是享誉海内外。
&&&&? 古代称四川为“蜀”,据说是因为种桑养蚕业发达。因为“蜀”就是“虫蜀”(野蚕)的象形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说“蜀”是“葵中蚕”;而“葵”在《尔雅音义》中解释为“桑”,说明“蜀”和“桑”的密切关系。所以,从黄帝时代以野蚕“蜀”命名的蜀山氏,到后来第一个蜀王朝蚕丛氏时代,正是由“蜀”到“蚕”即从拾取野蚕(蜀)的茧到驯化野蚕、人工饲养蚕的时代。而丝绸的发明,显然是在原始织造业发达的基础上开始的。古氐人以善织闻名于世,巴蜀正是古氐人诸部中文明鼎盛的 代表。先秦以来,巴人以“布”著称,纳贡于王朝。而蜀人的“蜀布”更是名播遐迩。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见到的就是商人们不远万里经滇历缅、跨越古印度贩去的蜀布、邛杖。
&&&&? 蜀锦是汉至三国时蜀都(今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所产特色锦的通称。在成都附近,有古锦官城,是闻名全国的蜀锦生产中心。汉代扬雄《蜀都赋》中曾有“自造奇锦”的句子,以赞美蜀锦。三国时,织锦生产是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相当发达。当时,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对蜀地经济的开发,尤其是蜀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他一面动员民众整修水利 ,扩大灌溉系统;一面奖励种桑养蚕,设立锦官,专管蜀锦生产。以至后世多少年来,流传着许多有关诸葛亮与蜀锦的传说、故事,其中以《丝绣笔记》里记述的一则传说尤为生动感人: 当年,诸葛亮率领众将士到达大小铜仁江(今贵州江口县西北)交汇处,这里梵净山屹立于渡口,地势险要。将士们刚刚驻扎下来,就有部下来报:当地正流行瘟疫,许多人相继犯病,无论男女老幼,个个东倒西歪。诸葛亮一向爱民悯民,听到这种情况,忧心如焚。他一方面亲身前往察看,探明原因;另一方面火速派人携带大量丝绸深入苗族人民之中,给病人做衣服、被褥,用来防止病毒感染。这一招果然灵验,不久,人们很快恢复了健康。于是,蜀国就与当地苗族建立了友好关系。后来,诸葛亮又推行了汉苗共治,共同开发和建设边区,发展农桑,促进蜀锦生产,为西南部丰富的服饰文化增添了风采。“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西南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诸葛亮的功绩和不忘他的恩德,把自己织的锦命名为“诸葛锦”、“武侯锦”。
&&&&? 及至唐和五代,蜀锦之盛更逾前朝,“新样锦”、“十样锦”等花色品种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有宜男、宝天地、方胜、团狮、斗羊、对雉等。唐代大诗人杜甫咏蜀锦诗句有“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唐末的陆龟蒙《记锦裙》亦云:“有若驳雨残红,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浓淡霏拂,香霭冥密。”唐中宗时,安乐公主出阁,成都献一条单丝碧罗裙,其上“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这类众多精致的蜀锦进入皇家,除供宫廷享用之外,也是皇家赏赐外臣的重要物品。
&&&&? 自古以来,蜀地织锦业的发达和其花色品种的繁多,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本地区的服饰文化,同时也为中华服饰文化史页增色加彩。
&&&&?(八)民间挑花与蜀绣
&&&&? 四川民间挑花是手工艺苑中一朵土生土长的奇葩,它历史久远,问世于商周时代,数千年来经久不衰,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 在现代印染技术传入中国之前,土法所产之布大多只有单色。人们为了增加服饰的美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用线在单色的土布上挑绣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如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树木果粮等,大多与人们的生活相关。而且造型能力高超,极精确把握住了原型结构,像人的各种动态如挑担、扛锄、放马、狩猎、舞蹈等,每个动作都能抓住最富于特征的瞬间。对动物的表现更是准确、自如:鹅的回颈探视,鸟的低头觅食,狗的伸首狂吠,鹿的奔腾跳跃,大角的牛,飞行的鸟等等,千姿百态。人们凭借丰富的想象,自由发挥:用花、果、粮等图案象征农业丰收;用双鱼图形表示吉庆有余;用水、荷花、鱼的图形表示和谐;用佛手和桃子的图形象征福 (佛)寿(桃)满堂。
&&&&?从前,四川姑娘从小开始学挑花,上十岁便能在围腰、枕套上挑出秀美的图案。人们往往把会不会挑花作为衡量女子是否能干的标准,“谁家女儿巧,要看挑绣好”,挑花技艺好的姑娘会获得人们的称赞,受到小伙子的青睐。
&&&&? 四川郫县素有“挑花故乡”之美称,许多妇女都以挑花、刺绣为业,出现了一批能工巧匠。四川的许多少数民族也喜爱挑花,如藏族、羌族、苗族的挑花技艺都很高超,并在各自的民族服饰里广泛地运用。
&&&&? 挑花是刺绣的一种特殊形式,四川民间挑花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为蜀绣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它与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秀、广东的粤绣齐名。蜀绣以细腻严谨的针法、清秀淡雅的色彩、流畅优美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构成了丝缕分明的艺术风格。早在东晋时,蜀绣便被誉为“蜀中之宝”,至清道光年间,形成了专门的蜀绣行业,当时成都科甲巷、九龙巷便有蜀绣作坊近百家。
&&&&? 人们运用独特的绣技,用彩丝在软缎上刺绣而成的蜀绣,品种多,用途广:既可用于日用品,如被面、床单、枕套、靠垫,也可用于陈设品,如屏风、壁挂,又可用于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同时,亦大量用于衣服装饰上。那鲜明的图案,美丽的颜色,高超的技艺,无不令人叫绝。可以说,蜀绣是西南服饰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二、浪漫轻丽湘鄂赣
&&&&湖南、湖北及江西部分地区均属楚国故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楚人,在开拓疆土时,奉行广采博纳的文化政策,广泛吸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的精华,熔夷夏文化于一炉而冶之,铸造楚文化多元性的“大一统”之辉煌。楚地服饰文化就是在这种环境和氛围里不断发展起来。楚人在服饰文化上充分发挥了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创新,刻意追求服饰的华美和新奇;楚人洒脱浪漫的气质也深注到服饰文化中。这样,从总体上来说,楚地服饰文化表现出色彩斑斓、浪漫轻丽的地方特色,且千百年来本色无改。
&&&&?(一)芙蓉国里耀眼的银饰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苗、瑶、侗、彝、土家、布依等少数民族都酷爱银饰,特别是苗族、瑶族、侗族人民爱好银饰的历史十分悠久,诚如文献所言:“喜饰银器”,“自成风气”。
&&&&?湘南瑶族妇女特别喜爱银饰,在她们心目中,银子象征光明、正气、富贵;身上佩戴银饰,据说邪鬼见了也怕三分。而且银器还有特殊的实用价值,即可识别毒气。对于山区民众来说,如上山捡菌子(采集野生植物),只要用头上戴的银针一试,就可知道菌子是否有毒,决定食用与否。正因为银饰的多种功能,所以瑶族妇女从头到脚,都有银器装饰。盛装时,全身佩戴的银饰竟达60种之多。银饰的类属有银冠、银花、银钗、银梳、银铃、银链、头簪、别针、耳环、项圈、胸饰、腰链、手镯、脚圈,等等。其中尤以头饰种类最多,花色最为繁丽。一顶女子结婚
&&&&时戴的凤冠,要用白银八两到一斤,上面绘有七凤、七龙,由130多个零件组成。一个工匠要花三五个月方能制作完成,可以想见它的精细、别致、贵重。
&&&&? 湘西苗寨人们的银饰更是种类繁复,从其大类言之,有银帽、银衣、银披肩、银项圈、银胸饰、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等,其中的银帽、银衣、银花等最富特色。纷繁多姿的苗族银饰,都是苗寨银匠手工操作制成,其上多有花纹图案,造型生动,制作精巧,在我国金银镶嵌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一种俗称“雀儿窠”(苗语叫“纠”)的银帽,需银子30至50两,费数十个手工方能制成,实乃非富有者不能制。其造型,恰似汉族之凤冠。制作方法较为复杂,先用厚块布壳制成帽坯,上钉9块银薄片。后用银制虫、鱼、鸟、兽以及牡丹、芍药、菊、桂等花卉,系于银丝上端,连缀成一朵朵银花,满植于帽上,摇动如生,势若欲走欲飞之状。银片有的镀金,有的着彩,闪灼辉煌,赏心悦目。帽顶上
&&&&面,植银制长羽一对,亦有插一枝伞状的银花束。帽沿有二龙戏珠或其它花纹。帽前边吊以飞蝶花苞,再用水银泡子联成网状,约4寸长,适齐眉额。银帽后面也是由鸟、兽、虫、鱼、花、藤各项,层层连缀,长约2尺有余,吊齐衣边。如此富丽纷繁的银帽,一般只有富家女子在出嫁或接龙盛会时戴。所以,这种银帽又谓“接龙帽”。尽管这样的银帽不多有,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种精美的民间服饰物品,怎能不叫观赏者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 湘黔桂边界的侗族银饰种类虽不及苗族多,但亦不算少,且很别致。特色最为突出的是儿童的银帽。银帽的纹样图案,从天上到人间,从禽兽到花草,五彩缤纷,银光闪耀。尤其是帽沿的装饰,分上下两层,上层嵌着十八罗汉,下层十八朵梅花并列,排列整齐有序。它们的含义和象征是:十八罗汉护身,鬼神不敢近;花开富贵,吉祥如意。不过,在腥风血雨般漫长而黑暗的岁月里,这种象征和吉兆,仅仅是侗家人对孩子们的一种善良美好的祝愿罢了。银帽靠两鬓各饰一个银制月亮,“月亮”正中有的嵌双龙戏珠,丹凤朝阳;有的嵌吴刚伐桂,嫦娥奔月。“月亮”周围以水波浪和彩云绕边,两个“月亮”下各镶一头雄狮,狮子脚踏银球,仰头望月。造型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在银球中间,穿上一条银链,佩带两鬓旁,以护其帽,银链可松可紧。帽顶绣花草,上嵌精翠银珠。帽后围有七至十一根银浪,尾端镶老鹰爪、葫芦、金鱼、仄子、四方印、响铃等装饰,当小孩子走动或摆头时,银浪就会互相碰击发出悦耳的响声。
&&&&? 以上所举几个少数民族酷爱银饰,有两个突出的特色:一是以多为美,以重为贵。湘西新晃侗族姑娘身上的银饰重量少则几两,多达数斤。
&&&&侗乡有一首歌谣是这样唱的:“孔雀展翅美中美,妹戴银饰花上花。银装越多花越美,朵朵红花映彩霞。”再是南方广大少数民族喜爱银饰,是建立在特定的物质基础和民族心理基础之上的。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金、银矿产丰富,冶铸历史悠久。《苗族古歌》中的《运金运银》、《妹榜妹留》等部分,对上古时期苗蛮集团(部族)妇女的银饰就有生动的描述。春秋战国时期,金、银已运用到兵器、车器、食具、服饰等物品方面。屈原的《招魂》等作品,对楚宫的珠光宝气、艳饰姝丽有很多的描述,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湘、鄂、川、黔、滇、桂边界许多少数民族均深受楚文化浸染,因此,喜爱银饰乃是这些少数民族共同的心理。
&&&&?(二)楚地服饰尚红色
&&&&? 从先秦时期的有关文献资料来看,楚地先民自上古以来就有独特的尚赤风俗。他们相信自己是太阳(日神)的后裔,为火神(祝融)的嫡嗣。屈原《离骚》开篇四句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推庚寅吾以降”(古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啊,我伟大的先父叫做伯庸。太岁在寅、正在孟春正月啊,这是庚寅的日子我就降生),即开宗明义地表明诗中主人公的先祖、歌主生辰(寅年寅月寅日)均与太阳有关联,因而为太阳嫡系后裔无疑。缘于日(太阳)中有火,火为赤色(红色),所以楚地先民酷爱红色。楚俗尚赤,自然也会体现在服饰方面。
&&&&? 关于楚人服色尚赤,先秦典籍里多有载述。《墨子·公孟篇》曾载:“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其治国,其国治。”其中说的“绛衣”,就是赤(红)色的衣服。国王爱穿红色衣服,臣民必然效法。《论语·乡党·乡人傩》注疏中记述,笃信巫鬼的楚地驱逐疠疫之鬼的巫师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执戈扬盾,衣朱裳……”也是说巫师穿红衣惊驱鬼疫。
&&&&? 千百年来,相因成习,楚国故地尚赤的服饰风格一直保持下来,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妇女,在衣着上尤其喜爱穿红尚赤。红色鲜艳,红色热烈,红色吉祥,红色浪漫,这种风尚的渊源,自然是与楚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在湘南、湘西的许多地方,尚赤的风尚尤甚。清道光湘西《凤凰厅(县)志》卷十一“服饰”条云:“苗人……短衣跣足,以红布搭包系腰,著青蓝布衫,衣边裤脚,间有刺绣禾花……其妇女银簪、项圈、手钏,行滕皆如男子,惟两耳皆贯银环三四圈不等,衣服较男子略长。斜领直下,用锡片红绒,或绣花卉为饰……以布为裙,而青红间道,亦有钉锡铃绣花者,两三幅不等,与男子异……”在这别具一格的苗族服饰中,不论男女都保存着“尚赤”的特色,妇女的衣着打扮尤为明显。直至如今,在湘西泸溪、沅陵县一带的瓦乡人(自称“果雄”,苗族支系之一)中,仍十分流行穿红尚赤之风。瓦乡人特别喜爱制作和穿着精致的红衣、红裤、红鞋与红百褶裙。在过去,“闹沙”(巫师)的法衣也是紫红色的。瓦乡人姑娘的嫁衣及老年妇女的寿衣,必然有一件是红棉衣。这种红棉衣的面料,是由蚕抽丝制绢、朱砂染红的蚕绢。对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红棉衣,妇女们十分珍惜,新娘出嫁后穿上一段时间就脱下收藏起来,只有在十冬腊月走亲、赶场、喜庆节日才翻出来穿一穿,并以拥有一件这样的红棉衣为荣耀;老年妇女一般满了“花甲”以后,总要想方设法再做一件红棉衣,作为寿衣。对红色之酷爱由此可见。如若有人问她们:为什么喜好红色,为什么要穿红棉衣?她们定会不约而同地告诉你:这是“果雄”祖上兴起的风俗。
&&&&?(三)湘鄂边境的服饰风采
&&&&? 在湘西、鄂西一带富饶的土地上,分布着近600万土家族人。秀丽的山水,温和的气候,润育出土家人特有的气质,培植了土家族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
&&&&? 湘鄂边境的土家族清朝以前男女服饰差异不大,几乎都是穿着对襟上衣和绣有花边的裙。稍有区别的是:男子的裙服较短,少花边;女子的裙服较长,多花边。男女均以布缠头为饰。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因官方禁止穿裙,土家族男女均改穿裤。女子喜欢穿青、蓝、绿等颜色的裤,上有一圈白色裤腰,裤脚一般为蓝底加青边,或青底加蓝边,后边再贴以三条宽度不同的梅花条。这一着装,显示出南方山区妇女特有的风姿。
&&&&? 土家族人能歌善舞,特别是摆手舞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而摆手舞的着装更有特色:参与跳舞的各寨青壮年人一律穿黑衣黑裤,左襟下一排银扣把衣扣得紧紧扎扎的,各人手执弓刀枪矛,和着单纯而又响亮的鼓锣节奏起舞。这些黑衣战士们的背上,大都披有各色的“西兰卡普”(土家织锦,也称土花铺盖),以象征甲胄,这又给舞队增添了一份鲜亮的风景。
&&&&? 说到西兰卡普,就更值得一书。它那阳刚中带有几分妩媚的风格,因其在国内外独树一帜而为人所称道。早在2000多年前,湘西、鄂西一带就有了西兰卡普。土家族妇女用自己生产出来的家机布(古代称为“赛布”)编织出质地结实、美观耐用的西兰卡普。这种土家锦织工精细,图案丰富,色彩绚丽。据不完全统计,西兰卡普的纹样图案多达二三百种,其内容极为广泛,有花类如梭罗花、藤藤花、韭菜花、岩墙花、大白梅、小白梅、大莲逢、小莲蓬、荷叶花、牡丹花、绣球花、梨子花等,有家具类如桌子、椅子、摸盘等,有禽兽类如猪脚迹、牛脚迹、猴子、燕子、鱼、蛇皮、狮子、虎皮等。此外,还有一种十分别致的“回笔花”(“回笔”土家语意为“野兽”),是由猴脚、虎纹、马花、狼子头四种动物图形组成的。
&&&&? 西兰卡普主要用于衣服、被褥,如新娘出嫁做盖头,赶歌场作披风,还有围裙等,都是很别致的。西兰卡普是土家妇女最喜爱的服饰之一,它凝结着编织者的心血和艺术才能,也陪伴着编织者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土生土长、土色土香的西兰卡普是湘鄂边境传统编织艺术和服饰文化的奇葩,永远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独特的魅力。
&&&&?(四)楚地挑花和刺绣
&&&&? 自古以来,楚地植麻、种棉及桑蚕业一直很兴盛,进而促进了缫丝、纺纱、织造、染整、刺绣等一整套纺织生产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楚地服饰文化。
&&&&? 湖北民间广泛流传挑花工艺,挑花制品也大量用于头巾、围腰、兜肚、衣裤等服饰上,甚至袜底、布草鞋上都有挑花装饰。挑花尤以黄梅乡下百里棉区的蔡山、胡世柏、新开口等处最为精美,其花样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历数百年而不衰。黄梅挑花的纹样图案内容丰富,一般取材于现实生活,且大多与地方民风民俗相关联,以象征性手法寄托人们的企盼和理想,像“五谷丰登”、“夫妻和好”、“闹元宵”、“龙舟竞渡”等。还有如“鲤鱼闹莲”、“双凤朝阳”等,则是用吉祥纹样来表达对幸福的希望。图案严谨而活泼,多以团花为主体,再用角花、小盆花、边缘花加以充填,显得繁而不杂。一般挑花绣在藏青色土布上,以白线为主,五彩丝线加以点缀,色彩鲜明夺目,且艳而不俗。
&&&&? 楚地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已达到惊人水平。1983年在湖北江陵出土一批战国时代的刺绣制品,其绣工之精湛,令人惊叹。此后历代绣工,在楚绣的基础上,逐渐吸收、融汇各地各派刺绣技艺之长,形成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新秀法——汉绣。由楚绣发展而来的汉绣极盛于明清,且多绣制服装,如官服、戏装等。由于当年刺绣业发达,形成一定规模,以致有些地方以刺绣命名,如洪湖有“绣花堤”、汉口有“绣花街”,昔日盛况由此不难想见。
&&&&? 汉绣针法有别于四大名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用色鲜艳,采用块面式分层破色,对比十分强烈,层次分明,绣品浑厚,图案性强。
&&&&汉绣制品很受人们青睐,如原来的武汉戏剧服装厂集中了武汉的汉绣老艺人,大宗生产戏剧服装,行销全国各地;湖北省内一些县市办起的绣衣厂,生产的绣衣款式新颖,绣工精细,很受中外顾客欢迎。外销的绣衣多为真丝绸、麻布、丝棉纺的睡衣、连衣裙、衬衣、套装等,富有民族特色。
&&&&? 说到楚地刺绣,更应该谈谈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它的渊源亦可追溯到楚绣。湘绣主要盛行于湖南长沙、湘潭一带,色彩明媚秀丽,制作精巧逼真。同苏绣相比,湘绣的绣法使图案色调变换柔和生动,阴阳浓淡色彩流转自如。特别是湘绣劈丝细若毫发,绣面花纹有绒毛质感(故又称“羊毛绒绣”)。在绘画、构图方面,以花鸟山水条屏为主要传统作品,并逐渐形成了以荷、梅、松、竹、菊等花卉表现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深邃寓意的突出特色。湘绣逼真的构图、独特的针法,给人较强的立体感。湘绣无疑为楚地服饰文化增加了异彩。
&&&&? (五)奇特的木屐今犹在
&&&&? 提到木屐,现今的城里人的确不知为何物。可是,但凡在湖北农村生活过的人们,对它却不会陌生。特别是湖乡,这种防滑鞋具几乎家家都有。
&&&&? 木屐的形制是木制底板,板底钉有寸把长的粗钉,板面前半都钉有皮子。每当下雨后,地面泥泞或潮湿时,人们脚穿布鞋,外套木屐以防滑防潮。更为奇物的是,鄂东南地区,有的农民朋友就地取材,常以竹节制成木屐状雨鞋,颇为实用。在农村,木屐是必备之物,主要为方便在走家串户时即穿即脱,十分便利,但不宜穿着走远路。
&&&&? 木屐的历史十分悠久。据传孔子穿的木屐,长达一尺四寸,或许是这双与众不同的圣人之屐太引人注目了,一次,他到蔡国去,晚上睡觉时,木屐竟被人偷走了。
&&&&? 最初的木屐,男屐方头,女屐圆头,“圆者顺之意”,表示女子依从男子。至南朝时期,穿木屐十分普遍,上至天子,下至庶民,莫不穿屐,但不用于正式场合,多为家居的便装和登山游玩的鞋具。木屐底部配有三齿,前二后一。上山拔去前齿,下山拔去后齿,便于人体的平衡。到了宋代,南方穿木屐已很普遍。
&&&&? 历来有关木屐的故事很多,最为动人的是关于介子推抱树被焚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2600多年前的晋国,由于宫廷斗争的险恶,使晋文公流亡他乡达19年之久。公元前636年,他登位执政后,赏赐患难与共的臣属时,把忠心耿耿的介子推给忘了。不愿争功邀禄的介子推,背着母亲隐入绵山。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前往绵山求访,介子推却避而不见。怎么办呢?无可奈何的晋文公叫人放火烧山,想以此把他逼下山来。结果怎样呢?三天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和他母亲抱着大柳树烧死了。晋文公痛惜之余,砍下柳树做屐。他天天望屐叹息:“悲乎,足下! ”相传,“足下”这一尊称,就是由此而来。
&&&&? 史籍和古诗文记下了许多有关木屐的其他轶闻。《晋书·谢安传》载述:公元383年,淝水之战,谢玄等大败苻坚,消息传来,当时身为宰相的谢安正在与客人下围棋。他急忙起身进屋,过门槛时,由于跑得太快,被门槛一绊,把屐齿折断了,其时只顾高兴,竟丝毫不觉。
&&&&?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是谢安的侄孙,他大概是吸取了祖辈的教训,因喜好登山越岭,便穿着特制的木屐去游玩,上山时取下前齿,下山则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
&&&&? 正因为木屐常用于登山涉水,在泥泞粗砺的道路上使用,所以人们制造它时,充分考虑了其坚固耐磨的性能。只是现今的木屐,不再用于登山越岭,人们远游使用的是时髦的旅游鞋。而下雨天乡村的泥土路,下雪天农家的房前屋后打滑,最适宜的行走工具非木屐莫属。笔者儿时常在雨、雪天穿木屐走东家串西家地约伙伴们玩耍。虽然离乡进城二十余载,但年年春节回老家与父母团聚,每遇雨雪天气,老母亲总是专门为我预备好一双木屐,一双棉鞋。棉鞋穿在脚上适宜屋内活动,凡要进出走动,只需往木屐里一套,十分方便。
&&&&? 在湖乡广大农村,无论雨天雪天,只见乡村小道泥泞不堪,房前屋后泥浆一片,而家家厅堂却洁清干爽,不见拖泥带水,这都应是木屐的功劳。
&&&&?(六)湖北的穿着打扮也精彩
&&&&? 湖北地处荆楚大地,是古代楚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追本溯源,湖北服饰习俗传承了古代楚国的服饰文化。比如古楚人尚赤,千百年来,湖北地区民众也一直是喜爱红色。直至当代,许多地方的人们仍是不弃对红色的喜好,穿红衣、居朱室、漆红色的家具,这在江汉平原尤为突出。
&&&&荆楚服饰文化传统,在湖北地区代代相因,可以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其变化甚微。即使到了近现代,因社会政治与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长足发展,文化交融日渐频繁,各地生活习俗相互影响,致使湖北服饰习俗不断受到冲击而产生某些变异,但湖北服饰仍更多的受本省地理、气候、物产及人们传统习俗的影响,仍有独特的荆楚风味。仅从下面叙述的清末以后湖北的民间衣着打扮,我们便不难看出其特点,诸如衣分男女,时分冬夏;因地制宜,因性别、年龄而异;崇尚款式,追求时尚;等等。
&&&&? 先说头部打扮,包括帽子、发型、饰物等。清末、民国年间,流行的男帽有瓜皮帽、毡帽、礼帽、博士帽、风帽、三夸帽、包头。瓜皮帽分平顶、尖顶两种,老年人喜平顶,中、青年好尖顶。毡帽一般为老者冬季所用。博士帽多为文人学士、名流专家在夏季服用。礼帽为文人、绅士、商家、职员所爱好。风帽、三夸帽是下层人士冬季用品。包头在鄂西南颇为盛行。此外,草帽在广大农村流行,每到夏日,不分男女老幼,均可使用。女帽有额子、勒子、夹耳帽、平绒帽、搭头袱子、包头。童帽品种尤其多,以颜色分有红、绿、蓝、黑、花;以形状论有虎、狮、猫、兔、狗、猪等动物头形及观音坐莲、遮阳帽等;从结构式样看,有圆顶、尖顶、空顶及斗篷、披风、扎花凉帽等。
&&&&? 至于发型,民国前男子一律蓄留辫。稍为不同的是官绅士商以长辫垂于脑后,农工劳动者多盘辫于头顶。女子以长辫为美,少女多梳单辫或叉角辫,中老年则以长发盘于头后作发髻。民国年间,农村男子多剪发剃成光头,而城镇商学界及公职人员有蓄短发者,如西装头、东洋头、披发等。女子发型变化多样,农家少女多独辫、双辫,婚后剪短辫,更多的是剪辫挽髻。中年女子多剪齐耳短发,再用发卡卡牢,到老年时又将发挽起,以发网兜着套住。大城镇兴烫发之风。小儿多光头,也有剃成“锅铲头”、“狗尾巴”、“马桶盖”、“三搭头”、“沙撮”之类发型的,不一而足,视地域不同而有差异。
&&&&? 饰物多为女子、儿童所拥有,大致有头簪、发拢、发勒、发网、插花、耳环、耳坠、项链、项圈等。在鄂西兴山一带,还流行女子额头烙痣。其痣圆而位正,大小如豆。据说这种习俗源自汉代,当时昭君出塞之前倍受煎熬,于是,故里女子害怕再入宫廷,便纷纷烙痣破相以避之。此举相沿成习,流传下来。
&&&&? 再看衣着装束。清末、民国时期,男子上衣流行的款式有短褂、汗衫、棉袄、背心、马褂等。清末民间的上衣多为大襟,即自右前胸至左腋下开扣,民国年间多改为对襟。女子上衣种类与男装略同,但款式有别,且颜色更为花梢,质料更加多样,做工更为讲究。男女下裳式样比较单调,单裤、棉裤、套裤等,男女老少皆可服用,一般都比较宽大,穿用时,腰部打折,外系布腰带。短裤多为夏季中、老年男子服装,裤长过膝,且肥大宽松,穿之凉爽透风。
&&&&? 除上衣下裳外,衫袍亦为旧时湖北地区主要服装。男子多穿长袍,有单、夹、棉、皮之分,因季节而异。长袍多在乡绅、商贩及知识界人士中流行。女子有旗袍、披风、围裙。儿童有抱裙,冬季服用,主要是保护儿童的臀部、腰及腿不受凉。
&&&&? 清末民初,人们的服装穿着依身份不同而异:中上层男子多为大襟长袍,外套马褂;一般男子着灰色长衫,农村男子多于长衫之外扎一布腰巾。比较普遍的是:上穿短褂、短袄,下穿折腰单裤、棉裤、套裤、短裤。农村年轻女子偏爱花布衣,或大红、大绿衣服;城镇女子时兴琵琶襟和旗袍,西洋裙亦偶有所见。但遇有喜庆日子,着筒裙、百褶裙、绣花裙者大有人在。至民国中、后期,中山服、西服在城镇中、上层人士中开始流行,而青年学生喜穿制服、列宁服。童装形制花样更多,依地域、季节等具体情况而各有变化。
&&&&? 至于鞋子,大致是布鞋、棉鞋、草鞋、雨鞋之类。雨鞋有油鞋、木屐之分。布鞋的式样五花八门,大体上有浅口、深口、窄口、宽口、方口、圆口、有带及无带之分。
&&&&?(七)赣州的木拖板和景德镇的白围裙
&&&&? 历史上,江西被人们称之为“楚头吴尾”。清同治《饶州府志》卷三。自古以来,在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夹缝中,江西文化得“左右逢源”之便,受到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前后夹击”
&&&&,其影响是强烈的。所以,早在先秦时期,生活于这一地区的先民就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如斜织机的很早出现和古代纺织印花技术的熟练掌握,就是江西先民对长江流域服饰文化的重大贡献。千百年来,江西地区的服饰文化也自成特色,这里不妨略举一二。
&&&&? 先说赣州的木拖板,很是有趣。所谓木拖板,顾名思义,是用木板做成,在古代又称“木屐”(与前面所述“奇特的木屐今犹在”中的“木屐”名同形异),是一种古老的拖鞋。这种拖鞋适宜于夏天穿着,既简洁轻便,又凉爽舒适。无论身份贵贱,不管年龄大小,甚至没有男女性别的区分,人皆喜爱。一直到现代,赣州人都保持着穿木拖板的习俗。每到夏日,吃过晚饭,人们洗完澡,换上洁净的衣裳,再穿上木拖板,纳凉消闲,好不痛快自在。
&&&&? 关于木拖板,在赣州还流传着一个妇孺皆知的古老故事。那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厉兵秣马,倾全国之力,与越王勾践所率领的兵马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大战一场,结果是越王勾践一败涂地,成为阶下囚。在灵岩山中,勾践夫妇被去其衣冠,蓬首垢面,干着养马的苦差事,他们忍辱负重,被拘禁整整三年。
&&&&? 勾践六年(公元前491年),夫差被勾践装做臣服的假像所迷惑,亲自送勾践登上回国的马车。勾践回到越国,牢牢记住亡国之痛,石室之辱,为了不让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意志,他撤下了锦绣被,铺上了柴草褥,卧起、餐饮时都先尝一口悬在床头的苦胆,给后人留下了“卧薪尝胆”的箴言。他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一心想雪亡国之耻。他知道吴王夫差沉缅酒色,便让范蠡在若耶溪畔访得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以进一步迷惑对方。西施天生丽质,她本是一个农家女,父母以砍柴、耕种、养蚕为生。相传,她的母亲在溪畔浣纱时,把一颗圆溜溜的大珍珠吞入腹中,由此怀孕,生下一女,似月宫明珠,光华美艳,取名西施。她从小喜爱穿木拖板在溪畔石浣纱,到了吴国,吴王夫差为了讨得绝色美女的欢心,便在灵岩山上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馆娃宫,整日与西施逍遥作乐。夫差得知西施爱穿木拖板,为取悦西施,投其所好,于是便召来匠人,用名贵的梗梓木,在馆娃宫中造了一条“响屐廊”,让西施和宫女们穿上木拖板在廊中来回走动,以聆听那木琴般的美妙音响。吴王夫差就是这样天天沉缅于酒色欢娱之中,最后,吴国终于被越国打败了,夫差自刎而死。西施没有辜负故国的期望,实现了蛊惑吴王心志消耗吴国实力的目标,为越国报仇雪耻、灭亡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就在越国打败吴国的那场战争刚一结束,西施也神秘地失踪了,留给
&&&&人们的是一个千古之谜。
&&&&? 现在,赣州市民爱穿木拖板的风习仍然很浓,特别是入夜以后,人们行走在那为数不多的鹅卵石路面上,或漫步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木拖板发出有节奏的“嘀哒、嘀哒”声,为喧闹一整天的城市的夜晚增添了几分韵律。
&&&&? 景德镇的白围裙也是江西一大服饰特色。这种白围裙,只是茭草工人(即包装瓷器者)干活时才穿。茭草工人在包装瓷器时,身上必定要围上一条白围裙,并且都恪守一条不成文的戒律,白围裙只能好端端地围扎在身上,不能随意取摘下来,更不能用来垫坐,据说这种风俗是从清朝沿袭下来的。
&&&&? 清朝嘉庆年间,景德镇的茭草工人因不堪窑老板的压榨剥削,曾进行了一次规模不小的“打派头”(即罢工)运动,提出了“增加工钱、改善伙食”的正当要求。可是,黑心的窑老板不但不答应茭草工人的条件,并用钱买通官府,将打派头的领头人郑子木捉进衙门关押起来。郑子木受尽了严刑拷打,始终不屈服,他暗暗告诫自己,窑老板若不答应工友们的要求,自己死也不带头复工。歹毒的官老爷便使用最狠的一招:叫人抬来一盆炭火,把一顶铁帽和一双铁靴放进去烧得通红,对郑子木说,你再不答应复工,就要你戴上这铁帽子,穿上这铁靴子。郑子木很清楚,这是要命的毒刑,一穿戴上就没命了,可他宁死不屈。气急败坏的官老爷把手一挥,声嘶力竭地大叫一声:“给他穿靴戴帽”。郑子木就这样惨烈地倒在了官府。
&&&&? 郑子木为了工友们的利益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更加坚定了茭草工人们罢工的决心。最后,终于取得了打派头的胜利,窑老板不得不答应了工人的要求。全镇的茭草工人念念不忘郑子木的壮举,纷纷议论着要用一种理想的方式来纪念他。最后,采纳了一个工友的提议,用白布做成围裙,每天围在身上,既能时时刻刻都不会忘却郑子木,又便利劳作。从此,这种方式成为习俗,至今仍很流行。
&&&&三、水乡情调皖苏浙
&&&&? 今天的江苏、浙江、上海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属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吴越之地。这里地处长江下游,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河网纵横,雨量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为该地区的物质文化创造,提供了理想的舞台。自古以来,吴越地区盛产麻、葛,纺织业十分发达,衣料生产水平独领风骚。由于该地区桑蚕业的发展,又使丝织品也成为人们制衣的重要原料。这都为吴越地区服饰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越之地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极其丰富,水稻种植十分普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春种八谷,夏长而
&&&&养,秋成而聚,冬畜而藏”,可见早在先秦时期的稻谷品种已是多样。这种江南水乡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劳作方式,既对人们的服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为相应服饰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江南水乡的劳动服饰
&&&&? “江南”一般指江浙一带,是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江南水乡的劳动服饰主要是指江浙一带广大农村的传统服饰。种田的农民,长衫大褂式的穿着是不适宜的,必须穿短装,才便于田间地头劳作。江南水乡一般都上穿短衫,下穿裤、裙。短衫又分对襟和大襟:男子多穿对襟,衣身为平面型结构,正领,横钉一字扣,五或七颗,以黑、灰颜色为主。女子多穿大襟,斜襟至腋下,领下一横形布扣,肩部大襟上一直形布扣,腋下三只横形布扣。颜色依不同年龄阶段而变化,艳色为未婚女子所喜好,婚后则多穿白、浅蓝、蓝色等素雅色彩,老年妇女则以蓝、灰色为
&&&&? 大腰裤是过去江南水乡人们最流行的式样。这种裤腰围特别大,腰部打折以后用布带束腰。大腰裤裤裆宽大,便于起蹲等动作。在浙江绍兴等地还有一种灯笼裤,裤腰裤管特大,因形似灯笼而得名。
&&&&? 裙子是江南水乡妇女最普遍的下装。过去苏州的习俗,妇女不穿裙而见客,哪怕是穿着长裤,也会被看作是大不敬。尤其是农村女子,无论老幼,几乎一年四季都离不了裙子。《句容县志》曾记述,当地“土民”,“妇女旧皆着腰裙,不着者即被人指责”。有一种较普通的裙子,“作裙”,取时常穿着它在农田劳作之意。这种裙子制作比较简单,只用前后两幅布,缝边,上腰,钉上带子,即成。因其下摆大,穿在身上行动方便。腰带一束,将上衣收紧,冬天可起御寒保暖作用;夏天在作裙内穿条短裤,既雅观大方,又轻便风凉,还可保护皮肤,免遭烈日曝
&&&&晒、稻叶划伤。如在野外劳动偶遇骤雨,还可将它兜在头上,暂且当作雨具使用。
&&&&? 江南水乡的鞋子很有特色。遇下雨天,稻农们一般穿水草鞋、箬壳草鞋。还有一种“钉靴”,一般以布做成,用桐油反复涂抹,使它不浸透水,也有用牛皮来制作的。钉靴底下钉上一些塔钉,使其变得耐磨耐穿。绍兴有“三月初三晴,钉靴挂断绳;三月初三雨,钉靴磨断底” 的农谚,这说明钉靴是江南水乡较普遍服用的雨靴。苏州也有类似习俗,苏州人以为农历九月十三是钉靴生日,要祭钉靴。这一天如果天晴,就有利于稻谷收获,如谚语有“九月十三晴,钉靴挂断绳”、“九月十三晴,不用盖稻亭”等。吴县等地还有一种“耕田鞋”,它是用厚实的粗布
&&&&制成,鞋帮不但高而且还用细密的针脚缝过,上面连着袜子,一直到膝盖。这主要是预防耕田时蛇虫的叮咬,也可防止脚底被锐物划破。
&&&&? 江南水乡的农民,夏天戴草帽,冬天戴毡帽,雨天戴箬笠。其中以绍兴的乌毡帽最有特色。这种帽子是用羊毛为原料,制作工艺比较复杂:
&&&&羊在剪毛前几天就要梳洗干净,羊毛剪下后,要将它分类、弹松,摊开压平,经过反复锤炼、上浆、洗置,再制成帽子。这种帽子功用大,既能遮阳避雨,防止潮湿;又能隔热保暖,抵御风寒,且牢固耐磨。除了炎天酷暑外,一年四季都能戴。当地有一句顺口溜称道:“冬天戴了热,夏天戴了凉。又可当草帽,又可当笠帽。”人们在田间劳作休息时,还将它用来当坐垫,有时又可将它翻过来盛东西,当包使用。
&&&&? 江南水乡妇女为适应稻作生产的需要,时兴戴“勒子”或包头巾。这样,在田间劳动,头发不会被风吹乱。苏州地区称“勒子”为“鬓角兜”,是由两片状如半月的黑色帽片连结成。帽片多由黑缎或黑平绒等作面子,红绒布作里子,内夹薄棉絮。勒子戴在头上,前额压住发际,两侧护住耳朵、双鬓,干净利索。
&&&&?(二)前戴村女子服饰一瞥
&&&&? 在苏州吴县有个前戴村,这里女子服饰至今保持着江南水乡特有的传统服饰风貌:梳盘盘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裤,束(一说作)裙,裹卷膀,着绣花鞋,映衬出水乡女子艳而不俗的迷人风韵。她们世代承传,相沿成习,具有显著的江南水乡特色。
&&&&? 盘盘头,即是将头发挽成椭圆形发髻的一种发式。包头巾,是罩在头发上的小巾,最初为长方形的单色布巾,后来发展为多色镶拼的三角包头巾。拼接衫、裤,就是在制作新衣裤时,肩部、袖子、衣身、裤裆、裤腰等处用不同颜色的布料拼制而成。裙,一般是两幅布前后迭压做成,裙腰两侧多褶裥,缝制裙裥的针法灵活迂回,花费的针工也最多。裹卷膀,就是小腿上用布包裹,上下用带扎紧,如同绑腿一样。绣花鞋,是指在鞋帮的底部四周扎纳各种巧妙的几何图案,在鞋面上绣有剪纸型图案。
&&&&? 前戴村女子的服饰随季节、年龄和礼仪需要的不同而变化多端。如春秋季节,大致是:贴身穿短衫,多用月白布或白布缝制,内着肚兜。外面穿罩衫,均为大襟。青年女子的罩衫多用花布,中年则多用深浅士林布。一般是用两种以上花色布拼接缝制。裤子大多用蓝地白印花布或白地蓝印花布,裤裆至裤脚用蓝或黑色士林布拼接,脚管较小,里面用花布或浅色布贴边。
&&&&? 腰部的装束最具特色,分裙、腰头和穿腰三部分。裙束在罩衫外面,裙周边用浅色布或花布在正面滚边,背面贴边,可以两面穿着。系裙的腰带很长,在腰间绕一周后,至腰部挽结。腰头用两种颜色的布分三块拼成,两边用纽扣与穿腰相联接。它是束在裙外面的围裙。穿腰是与腰头相联的腰带,上面绣有各种图案花纹,更增加了服饰的美感。
&&&&? 夏季衣服质料以棉布和夏布为主,都穿肚兜,中青年用花布做,用红绒线和银链条将肚兜系在颈上,垂于胸前。气候炎热时在家劳动休息和纳凉,上身只穿肚兜。肚兜又称“胸褡”,形似单面背心,实际只是一块棱形料子,棱形上端两角连接上红绒线或银链子,系在颈上,垂于胸前,腋下两端腰带,结于背后,起到遮胸露背的作用。心灵手巧的姑娘还常在肚兜上镶嵌上各种美丽的花边。在那封建道学家将女性的身体予以神秘化的时代,女子裸露除双乳以外的上身大部分身躯,这固然是为了适应酷暑季节的自然气候,但亦足见她们思想的开明程度及其对封建礼教的蔑视。肚兜的作用主要在于护胸,它使乳房紧贴胸部,减少了乳房的摆动,使妇女在劳作时感到利索轻快。它还类似现代女子普遍使用的胸衣,有着完美体形的妙用。
&&&&? 前戴村女子结婚时的服装打扮又别有一番风韵:女子在新婚期间,一般有三套必须穿着的服装。
&&&&? 第一套,是棉袄、夹裤,俗称“贴肉棉袄夹裤”,是男方迎亲时送给新娘穿的。新娘头扎黑绸面绒布里的“大兜”,正中镶宝石,两侧镶银饰件。上身穿翠兰绸大襟棉袄或夹袄,下身穿蓝绸夹裤,腰缠黑绸长裙和杏黄绸汗巾,也有用水红、粉红绸汗巾的。小腿裹织锦缎夹卷膀,足穿桔黄色纱袜,着“扳趾头”绣花鞋。
&&&&? 第二套,是行婚礼时的服装。通常是和花轿一起租来,仅供坐在轿内和举行婚礼时穿着。主要是一副珠冠和一件粉红色绣凤穿牡丹纹样的花衣、花裙。
&&&&? 第三套,是婚后一段时间日常穿着的服装,全用土布缝制。包头巾和罩衫都用靛青色土布。下身穿白印花土布裤,裤裆不拼接。腰束靛青色土布长裙,折裥简单,不绣花,不用穿腰。小腿裹桃红色土布卷膀,穿蓝印花土布袜,着“扳趾头”绣花鞋。浑身上下颜色显得较为深沉,式样简单。这种与众不同的装束打扮,使人一望便知是新婚妇女。
&&&&? 前戴村女子的服饰,具有典型的水乡特色,与她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方式密切相关。江南水乡主要从事水稻生产,脚陷泥桨,手沾泥水,且大多是弯腰农活,如果头发蓬乱,劳动时散乱的头发往下垂,就会遮住眼睛的视线,而且会使脸上奇痒难忍,这时手上又沾满泥水,欲掠不能。为了防止在稻作生产时头发散落下来,农妇们就将头发在头顶挽成了结,这就出现了盘盘头。盘盘头梳扎紧密,纹丝不乱,弯腰劳作时省去了很多麻烦。勤劳的农妇,包一块头巾,夏天遮阳防晒,冬天挡风御寒,还可防尘保洁。她们穿上紧身窄袖的大襟罩衫,干起活来,很是利索。到了割麦和收打稻谷时,麦穗、稻粒也不会落入身上,免遭稻麦芒刺之苦。
&&&&? 至于围裙,用场就更多了。在田间地头休息时,可以取下来垫在屁股下面;采摘蚕头等植物时,又可以将它当兜袋使用。平时操持家务,烧菜做饭,洗涮清理,有了围裙作外护,便不会把衣服弄脏了。裤子的裆特别容易坏,用较深色布料拼接,这样在田间劳动时,即使田埂上坐坐,既耐磨也不易见脏,还特别符合青年妇女的生理特点。
&&&&? 前戴村女子的服饰既保护身体,以利于生活和劳动,又注重美观耐看。她们代代相传,为了俏丽而在“显现”上做足了文章。充分利用服饰上的有限空间,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采取衬托、烘托、交错等手法,使原来单一的服饰色彩,一变为深中间淡,淡里有俏,俏中有艳,艳而不俗,既别致又美丽。尤其是“白色”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白色本是雅洁的色彩,前戴村妇女把它用在衣服的领子、胸襟和袖子上,与蓝士林布拼接起来,对比鲜明,另具一格。黑色包头巾上白色、月白色、淡绿及粉红色等系带的自然飘落,以黑衬淡,以白破黑,使其色深而不闷,且变化有致。
&&&&? 前戴村女子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识,她们把海裳、梅花、八结等纹样图案绣在包头巾的拼角上,绣在肚兜的胸颈部滚的宽边上;把藕、鱼、寿字等纹样图案绣在穿腰上。服饰上的滚边和绣花,既表现出水乡女子的心灵手巧,又表达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理解。
&&&&? 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水乡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服饰风貌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前戴村年轻一代身上,已渐渐看不到上述整套服饰的完整风貌,但那代代相承的水乡情调仍依稀可见。或许不久的将来,一些习俗亦有可能被淡化乃至淘汰,但这一富于水乡情调的服饰特色必定会在长江流域服饰文化史册上留下引人注目的一页。
&&&&?(三)种类繁多的金华童帽
&&&&? 浙江金华的童帽,很久以前就以做工精巧、种类繁多而出名,且很有地方特色。据《浙江风俗简志》记载,在民国时期,金华的男女童帽多达十数种,现分述如下:
&&&&? 男童帽有:紫金冠帽,是仿古装戏剧中的紫金冠,用银打制成,多为有钱人家摆阔所制做。
&&&&? 公子帽,又叫荷花公子帽,前面饰有荷花,后头饰上荷叶,帽前钉有银铸八仙,帽后是五个荷叶图案,每张荷叶上挂一个用细银链串成的铃,戴在头上叮〖HT5,7〗口〖KG -?3 〗〖HT5,6”〗当作响,俗谓戴了公子帽,长大以后可象公子那样文质彬彬,知书达理,求得功名。
&&&&? 方中帽,底用青色的缎做成,前后用丝线绣上兰花、竹叶等,后面有两条飘带。
&&&&? 狮子帽,帽前中间钉有一个银铸狮子头或“福”字,边上饰有花卉,帽上用金线花片做成狮子毛。
&&&&? 狗头帽,帽两边饰有狗耳朵,帽前有的钉八仙,有的钉“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等字。这种帽子女孩也可戴,民间习俗以为戴此帽如家犬那样易于养育。说起这狗头帽,在江浙一带还曾流传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传说,大意是一对夫妻老来得一贵子,被狠心的弟媳抛于野外,后幸得家犬照料才死里逃生活了下来。为了感激家犬的救命之恩,夫妻俩给小孩做了一顶类似狗的形象的帽子,让小孩戴上,其中也含有福大命大之意。久而久之,也就流传下来。
&&&&? 女童帽有:月亮帽,此帽盖顶留有一圈孔,象征月亮,帽圈上钉了各种花片,帽盖上绣有牡丹等花卉图案,两边各饰一只花线绣成的寿桃,并用绿缎做桃叶相衬。
&&&&? 船帽,帽的式样前大后小酷似船形,帽盖上绣梅花、桃花、石榴花等,帽围用一束束线挂起。
&&&&? 荷花帽,帽圈前面正中有一朵荷花蕊,花蕊两边是花瓣,对称排列,相传女孩戴此帽能像荷花一样清秀美丽。
&&&&? 鱼帽,帽圈前面有两个鲤鱼头相对,鱼尾巴顺帽圈编在后面,鱼用红缎做成,鱼鳞用金线绣成。
&&&&? 石榴帽,帽圈前面饰一个石榴,石榴尖顶向下,两边是对称的石榴叶。
&&&&?(四)江浙的传统佩饰
&&&&? 过去,苏州一带男子结婚时,帽子上常见一颗宝石。平时穿的马褂,纽扣多用珊瑚制作。城镇大商人常于胸前挂着金链或翡翠表坠等,乡下妇女富裕者戴金银戒指。
&&&&? 旧时,宁波地区的青年男女为了美观,时兴镶金银牙齿,主要有大包金、嵌金、银牙和嵌银等。女子多戴手镯、戒指、项链及耳环。手镯为玉制、金制或银制。戒指品种很多,有金制、银制,有镶各种翡翠、玉珠的。式样各异,有方型、泥鳅式等,还有一种在戒指上刻有名字的,称之为“名字戒”。孩童多戴银制手镯、脚镯,脖子上挂长命锁,或银制项圈。也有戴 海贝壳的,俗称“海宝贝”,有的腰间还佩戴“宝玉”。
&&&&? 民国时期,浙江台州一带的佩饰也很特别。小孩出生7天以后,家中长辈就用一根红线系在新生儿的手腕上,认为这样可以避邪。有的人家还在红线上系银质小铃铛和棒状奶吮,让小孩吸吮,认为这样可以解胎毒。等到小孩满120天后,要抱到外婆家“过门”。初到外婆家要佩以银或铜制的小宝剑,外婆家要为外孙置办银制的小手镯和脚镯。沿海一带的乡民则在小孩手腕上或手镯上系子安贝,这是一种如同虎斑宝贝的小形贝壳,大小形状类似杨梅核,也有的用于帽坠,认为可以使小孩胆子大并可避鬼邪。
&&&&? 一般人家以银项链或彩线系一个长命锁挂在小孩脖上。长命锁的两面分别镌以“长命百岁”或“福禄骈阗”以及“麒麟呈祥”之类的图案。
&&&&有的人家对调皮或不乖巧的男孩给戴上丁香形耳坠,认为可以避邪。但只限于左耳挂一只,佩戴到“上丁”为止,也有一直佩戴到娶亲前夕的。女孩子要等到长大有人提亲,许配给他人后才戴耳坠,耳坠被认作定亲信物。耳坠的质料为金、银或镀金,形状亦如丁香花型,故民间统称各种形态的耳坠为“金丁香”。女子一般要到中年以后才换戴耳环。已婚女子如遇丈夫死亡,均要用苎丝作成丁香花形耳坠佩戴,等到过了“七七”或“大祥”才取下。
&&&&? 玉环海口的女子到了出嫁之日开始佩戴玉镯,并一直佩戴到死。如果玉镯断裂损坏,必须请工匠用银丝或铜丝缕络修复。平时脱下收藏的,要在死时重新戴上并带入棺中作为随葬品。佩戴玉镯的新娘在出嫁的路上如遇到官员,可以不回避。而所遇的官员一般都要下马出轿,拱手肃立,给新娘让路。
&&&&?(五)苏州女子爱簪花
&&&&? 人说“苏杭出美女”,的确名不虚传。不过,这美女之美,除了天生丽质外,她们绫罗裹身,鲜花饰头,注重服饰的鲜艳,自然就更多了几分俏丽。苏州女子的打扮,若要用花团锦簇来形容不会过分。她们那喜爱簪花的风俗,也为自身平添了几许风采。
&&&&? 苏州女子戴花十分讲究,一是不同的季节戴不同的花,因季节的转换而变化;二是十分挑剔,花的形状要漂亮,花的色彩要鲜艳,花的名称要动听,应带有美好、吉祥的寓意。一般是春天戴玫瑰、木香;夏天戴茉莉、珠兰;秋天戴凤仙、桔花;冬天戴山茶、腊梅。其中尤以玫瑰、茉莉、珠兰最受人们喜爱,价格不菲,都是以朵论价。特别是年轻女子,人人簪花,有的贫家之女,甚至宁可食无肉,不可头无花。从前,苏州的优伶、歌妓、游舫船娘和深阁闺秀,更是一日不可无花,每天都有专人送上带露的鲜花供她们晨妆。这样,花价则是以月计算,俗称“包花”。
&&&&? 最受女人们青睐的是茉莉花。苏州茉莉花洁白如玉,香气高雅浓郁,一年有三季盛开,可供簪戴的时间最长,因此,在苏州,女人们以戴茉莉花为时尚,有一首著名的苏州民歌就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姑娘们索性将茉莉花成串地插在钢夹上,别在鬓角旁,黑白相映,秀美典雅;已婚的女子往往在胸前戴上茉莉花球,人俏花香,妩媚顿生。当你走进大街小巷的人流中,闻到那随风飘散的阵阵馨香,不禁心旷神怡。
&&&&由于苏州女子喜爱簪花,所以苏州文人把女子簪花称作“鬓边香”,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 (六)宋锦、云锦和苏绣
&&&&? 论及吴越之地的服饰,不能不提到宋锦、云锦和苏绣,它们均为长江流域服饰文化增辉添色。
&&&&? 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韧。它与四川蜀锦、南京云锦一起,被誉为我国三大名锦。
&&&&? 唐代时,苏州就有土贡八蚕丝绯绫。到了五代,农业生产又有所发展,在苏州丝织品中出现了五彩灿烂的织锦。在虎丘塔、瑞光塔出土文物中就有很多织锦残片,类属云方如意锦。
&&&&? 宋朝南渡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当时苏州的地位仅次于临安(今杭州),成了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因而丝织业更为发达。宋代每年给官吏分七个等级发给“臣僚袄子锦”以作官服。宋锦还大量用于装裱书画,其种类达四十余种,这些古老而美丽的织锦大多与书画同时被保存下来,使后世人们得以一饱眼福。
&&&&? 与宋锦齐名的南京云锦始于元代,盛于明清,是最具南京地方特色的传统丝织工艺品。它以真丝线、真金线为原料,在长5.6米、宽1.4米、高4米的木制大花楼提花机上, 运用传统的织选工艺,靠手工织就丝织锦缎。南京云锦因其锦缎色泽瑰丽、美若天上云霞而得名,被称为“中华一绝”。
&&&&? 苏州素称刺绣之乡。这里绣制的衣裳、鞋面等服饰以及被面、枕套等日用品和供观赏的艺术品,绣面平贴,色泽艳丽,浓淡相宜,针脚整齐,疏密有致,圆转自如,不露针迹,富有精细典雅之特色,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苏州绣制的和服,深受日本欢迎。不过,其程序之繁,工期之长,也是罕见的。如要绣一件有凤凰、白鹤、青松图案的女式和服,即使是绣花的佼佼者,也得不停地绣上一年、两年乃至三、四年。
&&&&? 精细典雅的苏绣,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历史相当久远,据说文身古俗,还是刺绣的发端呢!又相传三国时东吴丞相赵逵之妹赵夫人擅长刺绣,能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和行阵,当时曾有“针绝”之誉。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苏绣实物。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吴王(指孙权)赵夫人,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采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
&&&&? 宋以后,苏州刺绣十分兴盛,乡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不仅贫家女子以刺绣为生计,而且富家闺秀也往往以刺绣来陶冶情性,或以此消遣时日,所谓“民间绣”、“闺阁绣”、“宫廷绣”的名称也由此而来。自明代以后,苏绣渐渐有了“精、细、雅、洁”的佳评。明代为大量制作戏剧服装,开始出现刺绣加工的场所,苏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至清代,苏绣更是盛况空前,苏州被称为“绣市”而扬名四海。特别是宫廷的大量需求,豪华富丽的绣品层出不穷。清末民初,著名的苏绣大师沈寿在传统苏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绣制品更加细致、生动、美观。沈寿对苏绣最大的贡献之一,是通过《雪宦绣谱》把散于民间的各种针法技巧、丝理色彩等归集一处,上升为理论,并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沈寿的绣艺不仅是近代江苏的新绣,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新绣。
&&&&? 苏绣以精细典雅著称于世,具有图案秀丽,色彩雅观,线条分明,针法活跃的风格,其工艺技术水平高超。清代的丁佩所著《绣谱》一书,在论述到苏绣的工艺时,将其概括为平、光、齐、匀、和、顺、细、密八字。平,是指绣面平服,熨贴如画;光,是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齐,是指针脚齐整,轮廓清晰;匀,是指皮头均匀,疏密一致;和,是指色彩调和,浓淡合度;顺,是指丝缕合理,圆转自如;细,是指用针纤巧,绣线细致;密,是指排列紧凑,不露针迹。苏绣之名贵,由此可见一斑。
&&&&? 过去苏绣应用于服饰方面的多为官服行头、绣凤冠霞帔及剧装绣衣等,平民百姓很难享有。解放后,人们群众越来越多地服用刺绣服装、饰物,且苏绣日用品也日渐增多,如被面、床罩、枕套、靠垫、台毯、手帕等,其中儿童用品尤其多。作为艺术欣赏的刺绣工艺品,更是行销海内外,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
&&&&?(七)杭州丝绸甲天下
&&&&? 丝绸被称为“纤维皇后”,它光彩夺目,飘逸轻柔,绮丽华贵,穿着舒适,素来享有“第二皮肤”之美称。
&&&&?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中国的丝绸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极为重大的,其意义庶几可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媲美,因而丝绸又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说。
&&&&? 说起丝绸,自然使人想到杭州,因为杭州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南疆杭州吴山,即已有蚕丝生产。当时,吴楚两国还曾为了采桑发生过战争呢。《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了这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在吴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人们都大兴养蚕。一次,吴国的女子和楚国的女子为了争夺桑叶发生了冲突,此事越闹越大,以至惊动了双方最高统治者。楚平王恼羞成怒,立即兴兵动武,与吴国开战。吴国派公子光伐楚,战胜了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钟离和居巢。时至两汉,杭州已经有了自己的丝织品。隋、唐时期,杭州的丝绸生产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吴绫、白编绫、纹纱等都是贡品,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曰:“红袖织绫夸柿蒂”,夸奖的就是当时杭州产的一种织有柿蒂花纹的绫。后来经过吴越时期钱王采取“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闭关而修蚕织“治国方针的大力发展,江南丝绸业一跃成为全国之冠。
&&&&钱王在杭州城内设置官府织绫,仅西府就有锦绫工300余人,可见当时丝织业之繁荣。北宋灭亡后,宋皇室南迁杭州(当时称临安),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大批南逃,因而将中原先进的织造技术带到了杭州,增强了杭州的织造技术力量,更加促进了杭州的丝织业全面发展。杭州设立的织造府和织染局,专门管理丝织、印染。与此同时,民间私营丝绸作坊也大量涌现,使丝织业成为当时百业生产之首,一派“都民市女,罗绮如云”的繁华景象。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还是产品的质量和风格上,都有较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官府在江宁(南京)、苏州、杭州设有规模巨大
&&&&的丝织工场,即著名的“江南三织造”(皇家在地方的负责丝绸生产、转运的专设机构) ,其中杭州的织造府署和织造局,专门为宫廷制造各种丝织品,其生产规模曾超过南京、苏州。而且,民间私营丝绸作坊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经世报》所载,到光绪年间,“就城内言之,织机不下7000张,织工约2800人。”真可谓“机杼之声,比户相闻”。
&&&&? 随着丝织生产的发展和扩大,练染坊也逐渐增多了。当时官府有个法令,规定杭州城外的机户,所织生丝绫绢,照例要进城练熟然后卖出,纳税载运。官府为了保证税收,不许在城外开练坊,这样,自然使城内练坊生产更加紧张而繁忙,且不得不扩大练坊生产规模。不过,由于丝绸商品化生产的扩大,城外练染坊也大为增加,这曾使当时的官员们大为恼火。
&&&&? 由于杭州有着丝绸织造的悠久历史,因而多少年来形成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民间习俗,进蚕香就是一例。据清代范祖述的《杭俗遗风》记载:“乡下者,下至苏州一省,以及杭嘉湖三府属各乡村民男女,坐航船而来杭州进香……准于看蚕返棹,延有月余之久……其进香,城内则城隍山各庙;城外则天竺及四大丛林。惟行大蜡烛,则天竺一处;城隍庙间有焉。其法:造数十斤 大烛,用架装住,两人扛抬,余人和以锣鼓,到庙将大烛燃点即熄,带回以作照蚕之用。”春天的杭州,正是桃红柳绿、百花争艳的时节,远近的蚕农正可以利用这一空闲时间,进城借佛游春,祈求蚕花丰收。茅盾的散文《陌生人》中还描写了这样一种现象:杭州岳坟前跪着秦桧和王氏的铁像。上杭州去烧香的乡下人一定要到“岳老爷坟上”去一趟,却并不为瞻仰忠魂,而为的要去摸一摸跪在那里的王氏的铁奶;据说只要一摸,蚕花便能够茂盛。这真是一种奇怪的习俗。
&&&&? 作为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丝绸之府,杭州还流散着许多有关丝绸业的传说和遗迹。在杭州市中心有一条浣纱路,许多年前曾是一条水清如碧的河流。它从涌金桥流出,经开元路拐北,通往武林门入运河。它名为〖HT5,7〗纟〖KG-?3〗〖HT5,6”〗完纱河,相传是西施当年曾在此浣纱,这条河流因此而得名。旧时杭州的机神庙,是丝织工的神殿。机神庙内供奉着丝织业的始祖轩辕氏黄帝,以及黄帝时发明机杼制作衣裳的伯余和杭州丝绸业的鼻祖褚遂良之孙褚载。相传,丝织工把自己丝织技艺的提高、买卖生意的兴隆以及自身的生活保障都寄托在机神身上。所以,每逢春秋两季都要祭祀礼拜。晚上则同行聚餐,演出敬神戏。
&&&&? 杭州丝绸绮丽轻柔,质量精美,且品种多样,达10多个大类,几千个品种,真可谓绸、缎、绫、罗、锦、纺、绒、绉应有尽有。像柔软的立绒、轻盈的烂花乔其、色彩鲜丽的交织花软缎、光滑如镜的素色双丝软缎,都是丝绸家族中的珍品。特别是缎类织物堪称中国古代丝织工人在利用丝的光泽方面最成功的创造。这种织锦缎,是用金黄、淡红、墨绿、天蓝等彩色丝线作纬线,在10—20根经线中变换交织成种种花卉图案、山水景色的锦缎,被人们称赞为美丽的“东方艺术之花”。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波翻浪卷,传统的技艺更加焕发出诱人的魅力,许许多多传
&&&&统的真丝手绘工艺品普遍受到人们的青睐,设计新颖、做工精细的头巾、被面、服装以及大量的衣料、裙料深受百姓欢迎。如今,每逢春天或夏日,人们都喜爱穿着舒适华丽的丝绸服装。那些在过去曾经作为贡品,或者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享用的“奢侈品”,现在已普遍的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八)自成特色的安徽服饰
&&&&? 安徽地处长江下游,为华东腹地,江淮流经省内大部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自古至今,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安徽文化。作为安徽文化组成部分的安徽服饰文化同样有着浓郁的“徽味”。
&&&&? 安徽是建立纺织业最早的省份之一,至清朝光绪年间,芜湖的棉纺业已十分发达,最盛时曾有一千多家机坊,其行业之大,花色品种之多,销路之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谓手屈一指。合肥挑花、卢阳花布、芜湖蓝印花布等极富地方特色,形成了粗犷与细腻相结合、重色与轻色相结合的风格。
&&&&? 由于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服饰或多或少受到“京味”、“海味”、楚地风格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吸收了江、浙风味。不过,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徽味”。安徽的气候多雨,到梅雨期经常是连阴雨天气,道路泥泞难行,这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人们穿衣的习惯。如山区沿江的居民,常常是上衣穿得比较讲究,得体,而下装则随便些,且趋向于短,以适应泥泞的道路。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打扮。虽然时代变化了,经济发展了,各方面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这种由来已久的习惯却成为一种服饰风格。
&&&&? 安徽人服饰崇尚朴素大方,喜欢粗犷、大块,方圆分明。如常常在袖口、裤脚镶上比较宽的色块,正好与圆的袖口、裤脚形成鲜明的对比。
&&&&色彩上也多运用轻重对比的颜色。这种对比都是靠着巧妙的搭配表现出来,像一件贴身、长至腰际小花丝绸浅色的上衣,下面却穿一条拖地、宽松的深色大花的棉布裙,很明显地突出了大与小、粗与细、宽与窄、深与浅的鲜烈对比。再比如一些地方,常常可以看到穿着白底小蓝花上衣,又在领子、袖中、袖口、底襟等处镶着宽宽的蓝边,与底白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 安徽人善于吸取东西南北各地不同的服饰格调,但又不生搬硬套,而是要进行再创造,以形成本地特色。比如有人把外地细长、短小的吸腰款式上衣,进行改良,把袖子改成超宽的七分袖,再加上本地风土味极浓的裙子,穿在身上,既有现代感,又不乏传统的徽装气息。再来看“马甲”,这是中国各地许多人都喜欢的服装,安徽人也不例外,可是徽味马甲却是另一种风情:有的人把马甲常常穿在有宽宽的袖子、衣长至膝的上衣外面;还有一种把马甲的袖笼夸张得很大,穿在短上衣外面,看上去既潇洒又有徽味。
&&&&?(九)上海服饰显风流
&&&&? 如果说“徽味”服饰为长江下游服饰文化增添了光彩的一页,那么,上海的服饰风尚更是长江下游服饰文化史页上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组成篇章。特别是现代的上海服饰,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观念之新,更是令人震惊。真可谓“穿在上海”。上海服饰不仅成为长江流域服饰的龙头,而且领导着中国服饰发展新潮流。
&&&&? 上海本是一座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从上海古遗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已可见端倪。古老的上海,同样有着悠久的服饰文化传统。比如佩饰,考古工作者曾从青浦福泉山遗址发现了玉珠、玉球、玉锥、绿松石饰片、坠珠、锥珠、玉项链、玉佩、玉带钩等饰物,其质量之精,工艺之高,在上海考古史上是破天荒的。有不少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珍品,其中有一串完整的玉坠珠项链,有绿松石珠、鸡骨白玉珠、兽面纹玉管和凹面弧边玉管,中间荡一麻茹形玉坠,绿白相间,光洁秀丽。即使在今天,这条项链如果挂在姑娘们的颈脖子上,也会熠熠生辉,增添许多光彩。这说明古代的上海先民也早已开始了对服饰美的执着追求。
&&&&? 古代上海的纺织业建立较早,特别是自从元代黄道婆由海南岛学得先进的纺织技艺,回到家乡改革纺织技术以后,历经元、明、清三朝,上海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苏州河以南的松江府,“绫布二物,衣被天下”;苏州河以北,不属于松江府的今喜定、宝山地区,棉纺织同样十分发达。产于松江的“三棱布”(或称“三纱布”),纺织细密,质地优良,很受人们的青睐,连明代弘治以前皇帝所穿的贴身内衣,都是用三棱布制成的。又有以创始人松江女子丁氏命名的“丁娘子布”(一称“飞花布”),也是很有名气,清初著名文人朱彝尊称它“晒却浑如飞瀑悬,看来只讶神云活”。这种布纱细、工良、光洁、细软,成为人们制作服装 的上好衣料。除此以外,还有如“精线绫”、“药斑布”、“紫花布”、“兼丝布”、“斜纹布” 、“棋花布”、“云布”、“红纱官布”等,都以其精美无比而称绝于一时,为远近所争相购买。
&&&&? 顾绣是古代上海对于长江流域服饰文化的另一贡献。明朝嘉靖时期,上海顾名世一家擅长刺绣,其技法和风格独特,尤其是顾名世的孙媳,善画工绣,摹绣古今名画,尤为传神。顾氏后代,继承家传绣法,并收徒传艺,使其发扬光大,传播开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顾绣”。又因顾氏家族居住上海九亩地的“露香园”,故亦名之为“露香园绣”。顾绣成品有“用线细,行针密,色彩丰富,不留针痕迹”之誉,所绣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一时“震溢天下”,为人称绝。
&&&&? 古代的上海,在衣料生产和刺绣上捷足先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入近代以后,上海人在穿着打扮上又独领风骚。特别是现当代,上海的服饰文化更是飞速发展,领导着中国服饰潮流。
&&&&? 众所周知,西装、中山装、新式旗袍,它们应算是本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服装,而它们恰好又都始于上海。
&&&&? 当年,随着大批西方人的来华和留学生的海外归来,西服热在上海逐渐兴起。最初,外国商人在东百老汇路和南京路外滩一带开设西服店,随即上海的裁缝师傅学会了西服缝纫方法,开始制做西服,并因此而产生一支以精于制作西服而闻名的“红帮”裁缝队伍。说起这“红帮”裁缝的来历,民间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和解释,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是,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居住着一大批来自欧美的外国人,这些蓝眼睛、红头发的外国人,被人戏谑地称为“红毛人”,而那些专门为红毛人做时装的裁缝就被称为“红帮裁缝”。又据说当时上海为外国人制作西装的以浙江奉化人居多,曾有资料表明,旧时上海大马路(今南京路)开设的8家西服店中,就有5家为奉化人所独开,以后发展到近50家,形成了奉帮裁缝独占十里洋场的强大势头,红帮裁缝的“罗派”服装(即俄国式西装),素以工艺精湛著称,具有“奶胸舒展、肩头平服、束腰得体”穿着壮美的效果。由于旧时上海洋行买办众多,一些就职人员、富豪子弟以着西装为时尚,使西装很快在民众中流行起来,并流传开去,从而改变了中式衫裤、长袍马褂一统天下的局面。
&&&&? 第一套中山装是在上海诞生的。1911年底辛亥革命胜利,孙中山回国,曾在位于南京东路西藏路口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定制过几套西服,很是满意。有一次,他带来一套日本陆军士官服,要求以此为衣样,依照他的意图,做一套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袋盖做成倒山字形笔架式,称为笔架盖,并系5颗钮扣,象征五权宪法。孙中山试穿后,认为该服装简朴庄重,大加赞赏,并以此定型。后来,这种式样的服装称为中山装。
&&&&?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产生了新式旗袍。最先只是一批青年女学生穿,紧接着其他女子争相仿效,进而一时风行,并影响全国,尔后还流传到国外。
&&&&? 50年代初,人们在新政权的感召下,追求朴素而富有生气的服饰,布制的人民装、列宁装、俄罗斯裙时髦起来。1956年春,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的倡导下,为了丰富和美化人民的衣着打扮,上海服装行业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服装设计,举办展销活动,服装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穿着丰富多样。夏季有各种款式的短裙、连衣裙,有多种花色的衬衣 、旗袍,有秀丽的刺绣服装;春秋有青年装、两用衫、茄克衫、西装;冬天有中西缎子布棉袄、长毛绒大衣、皮猎装、派克风雪大衣等,新款、新式不断出现,各色品牌不一而足,显得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
&&&&? “文革”十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上海的服饰文化同样难免封杀,人们的服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单调和沉闷:“老三色”(蓝、白、黑),“老三装”(中山装、青年装、军便 装)一统天下,其他花色款式统统被贬为“奇装异服”,都是“封、资、修”。
&&&&? 人为的禁锢哪能长久!改革开放的春风一经吹起,人们思想上的牢笼迅速被冲决,上海的服饰文化再度大放异彩:西服热、茄克热、羊毛衫热、牛仔服热、羽绒服热……热潮一个连着一个;与此同时,烫发热、美容热、首饰热、绣品热、时装表演热也相继涌现。近些年来,人们在服饰方面又越来越注重表现自我,尽量地体现出个性。到如今,“穿什么由自己决定”成了人们共同的理念。
对以上内容发表你的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速腾雅士银好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