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束缚的诗句,表达爱意的诗句透不过气的那种

三十四首古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三十四首古诗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胡子博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在博客上写了篇文章,其中写到:某教授去他家做客,鼓励他写格律诗,理由是:桂林应该是一座诗歌之城啊!这理由似乎饱含深情,令人动容。我也的确动容了。我看了有点生气,心想:就算桂林应该是一座诗歌之城,那也应该是靠我们写新诗成为诗歌之城,怎么能靠格律诗呢?所以,我忍不住了,有点不客气地回复道:中国的大学里从来不缺这种误人子弟的所谓教授。朋友不解,说,这位教授人品、学问都不错,你是不是对他有什么误会?  我回答:作为大学教授,他不会不知道新文化运动,不会不知道胡适当初为什么倡导文学革命倡导写新诗吧?在当今这个时代,身为老师竟然还鼓动学生去写格律诗,就像让现在的男人去留一条清朝的辫子,就像让现在的女孩子,重新缠一双封建社会的小脚——所谓三寸金莲,这不是误人子弟不负责任这是什么?你就算再努力去写格律诗,就算你格律诗写得再好,也不过就是成为一个古典诗词的遗老遗少,难道你还能让古典诗词复辟吗?  前几年,有人甚至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文章,说新诗是一场延续百年的错误试验。这种观点非常浅薄,不值一驳。只说一点:如果让你硬把手机、平板电脑、pH值、宇宙飞船、心脏病、埃博拉病毒之类的新词塞到古诗中,你塞得进去吗?这些新内容就算硬塞进去了,那样的古诗还是我们印象中的古诗吗?还是我们喜欢的古诗吗?所以我们必须明白,新诗的诞生是天命所归、应运而生!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聪明的人不应该逆历史潮流而动!这历史潮流很清楚,就是:无论人类自身,还是艺术本身,都要不断追求解放,追求自由。  这么讲,并不是要彻底否定古典诗词。新诗相对于古诗,不是一个打倒另一个的关系,而是一个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我否定的也仅仅是在当下还一本正经、装模作样、似乎非常专业非常像那么回事地写古典诗歌这个行为本身。  我个人写新诗,其实我也很喜欢古诗。我的手机中存有《全唐诗》《全宋词》,没事的时候我就可以看两首。以前有段时间晚上睡觉前我会读《唐诗三百首》,每次都是读着读着就泪流满面。那些伟大的诗人离我们有一千年了,当我读他们的诗歌的时候,却仿佛正在跟他们面对面促膝交谈,我跟古代那些伟大的诗人之间似乎没有距离,我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的心跳,看到他们栩栩如生如在眼前的音容笑貌和体会到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和这些古代的诗人比较,我和父母兄弟、亲戚朋友之间的距离倒好像不止一千年。我们和亲人朋友之间反而很难有这种心灵的交流。我喜欢古诗,但我不会专门去写古诗。我相信,一千年后,也一定会有人读着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诗,像我一样泪流满面。  许多朋友会说,我看的懂古诗,但很多新诗我看不懂,新诗比古诗变化太大,差太多。  我作为一个新诗写作者,在我看来,现在的新诗和李白杜甫写的古诗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就好像一个女孩子,她喜欢化妆,喜欢描眉涂口红,喜欢穿能体现线条美的紧身衣服,有一天,她不化妆了,素面朝天,穿上了宽松的运动服,难道她就不是她了吗?她还是她,她的本质没有变,如果你觉得她变了,她不是那个你喜欢的她了,那只能说明你以貌取人,是你有问题,不是她有问题。诗歌同样如此,诗歌不再受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的束缚,就像女孩子脱去了紧身衣,换上了宽松的运动服;诗歌的审美观也变了,就像女孩子不再描眉涂口红,而是以更真实的面目去面对生活。女孩子依旧还是女孩子,诗歌也依旧还是诗歌,是一个肢体活动更自由灵魂也更自由的诗歌。所以,新诗和古诗在诗的本质上是一样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巨大的鸿沟。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走进新诗,欣赏新诗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新诗相对古诗,到底新在哪里?几年前,我在给广西师大采薇文学社的一篇稿子上谈过这个问题。  新诗相对于古诗,应该有三新:  第一,形式之新。古诗有严格的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的规定,新诗是自由体诗,形式上是绝对自由的。  第二,语言之新。胡适强调新诗要用白话、口语入诗,不避俗字俗语,这个和古诗也是不同的。  第三,意识之新。这是指新诗要具有现代意识,按胡适的话说就是: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我之所以在这里说是意识之新,不像胡适那样说是思想之新,是因为我担心“思想”这个词容易给人造成主题先行、过于强调理性的误会。而“意识”更强调的是诗人的现代意识要渗透到诗人使用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之中,效果要类似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刚才我说新诗相对于古诗,应该有三新,我为什么说“应该”,而不是说“必须”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诗,戴望舒的《雨巷》。    我们仔细分析这首诗歌。它的形式相对古诗,无疑是新的,属于自由体。它的语言相对于古诗也是新的。这些差异都很容易看到,但是,它体现的思想意识呢?是新的吗?这首诗具有现代意识吗?没有!没什么新意识!以至于有人说只用一句古典诗词就能概括这整首诗了,那就是“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么说,古诗一句顶新诗一首,新诗不是太差劲了吗?但这没有办法,这是新诗发展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雨巷》具有形式之新和语言之新,与古诗有别,1928年发表时让人耳目一新,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有它应有的地位,但是它缺乏意识之新,缺乏现代意识。所以,它是新诗,但不具备胡适要求的新内容新思想。  现在,诗人们对新诗的内涵做了重新界定,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自由体诗歌分为新诗和现代诗两种。具体如何区分,每个诗人的区分标准,和对区分标准的表述可能略有不同。我把不具备意识之新,但具有形式之新或语言之新的诗歌,叫新诗。我把同时具有形式之新、语言之新、意识之新的诗歌叫现代诗,也叫现代汉诗。我觉得我的这个区分标准,是最简单、明晰、准确的。  《雨巷》就是这种意义上的新诗,但它不是现代诗。  像《雨巷》这样的新诗,对大家不会构成任何阅读欣赏上的困难,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反映看不懂新诗呢?为什么我们喜欢《雨巷》这样的新诗却不喜欢其他的很多新诗呢?  通过前面的那些分析其实答案已经出来了。大家是能够欣赏读懂喜欢新诗的,大家读不懂不喜欢的不是新诗,而是现代诗!大家之所以能够读懂、欣赏、喜欢《雨巷》,原因无他,恰恰是因为《雨巷》缺乏意识之新,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胡适所说的新思想新内容。  这就像一个人,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壑,从小就受到农业文明和传统美学观的滋养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他在农村觉得生活的很自在很舒适。当某一天,他第一次来到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突然之间,他发现这个世界变得很陌生,自己路不会走了,方向辨不清楚了,要去的地方找不到了,周围车太多了,噪音大的不得了,女孩子穿衣服都很暴露,他感到非常不适应。这种不适,就是我们大家阅读现代诗时的感受。  而像《雨巷》这样缺乏现代意识的新诗,就像是这个人从城市回到农村后,把自己的老房子扒了,按照城市楼房的样子新建了一栋小洋楼,房子很好,住的很舒服,我们都很喜欢,但房子里面,摆的依旧是八仙桌,墙上挂的依旧是国画、对联,拜的依旧是财神爷土地爷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房子依旧处于农业文明和传统观念的包围影响之下。因此,欣赏《雨巷》这样的新诗和欣赏古诗基本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有相同的古典的灵魂,不会对我们的欣赏构成任何挑战、造成任何困难。 对我们的阅读、欣赏真正构成挑战、造成困难的是现代诗,这是因为现代诗具有让我们感到陌生的现代意识!也就是说,是因为读者缺乏现代意识。  所以,今天,我讲的题目原本是我们应该如何欣赏新诗,那么现在,这个题目就要改成,我们应该如何欣赏现代诗了。    既然我们之所以读不懂现代诗是因为我们缺乏现代意识,既然意识之新如此重要,那现代意识包括哪些内容呢?它包括19世纪中期以来涌现的现代哲学、现代美学,等等。例如:离现在比较近的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等思想,例如:审丑、震惊就是美,等等这些美学观。  有的读者可能就有意见了:我不过就是要阅读欣赏一首现代诗,难道我还必须提前去读那么多哲学书美学书吗?不是这样的,如果仅仅只是阅读欣赏现代诗,是不需要去读什么哲学书美学书的。我只是通过上面的分析,告诉大家不要用传统诗歌传统美学的尺子去衡量现代诗,告诉大家,你只需要放下心中对诗歌的那种传统成见,敞开心胸,不带偏见,就可以去阅读欣赏现代诗了。  我发现读者之所以读不懂、不喜欢现代诗,基本上都是因为心中有成见,很多时候都和审美观有关。很多人受传统美学观影响太深。与传统美学观不同的现代美学观,如审丑,震惊即是美,等等,这些观念在诗歌中还一时很难让读者接受。不过这个也要分情况,并不是说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接受不了。  例如,舞蹈,我很喜欢看中国好舞蹈,中美舞蹈对抗赛,美国的街舞很厉害,街舞所体现的美学观就和我们的民族舞完全不同。很多人很喜欢街舞,认为街舞很酷。什么叫酷?酷就是街舞的舞蹈动作让你感到震惊了,然后你觉得很帅你觉得很美你就很喜欢。如果按传统舞蹈的审美观,街舞一点都不美,根本就是瞎跳。摇滚乐也同样如此。大家可以接受街舞,接受摇滚乐,接受它们的震惊就是美,为什么不能接受诗歌的震惊就是美呢?为什么大家面对诗歌的时候思想就那么保守呢?为什么大家很难接受语言如街舞般的现代诗呢?那就只可能有一个原因,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太大太大了。  现代诗中的审丑美学,似乎也很难让读者接受,大家都比较喜欢唯美浪漫的诗歌,不能接受诗歌中出现丑陋的意象、不能接受诗歌中出现不符合传统道德观念的异端思想。但是,对于电影中的审丑,大家却又很乐于接受。例如葛优,著名的丑星,大家很喜欢看他演的电影。可是,如果有一首诗中出现像“葛优”一样丑的意象,就会引来非议。  唯美、浪漫,本质上是对现实的粉饰和美化,就像一个女孩子,喜欢通过化妆让自己显得更好看更“唯美”,这就是对自己真实容貌的一种粉饰和美化,有些女孩子卸妆后甚至让人完全不敢相认。因此,女孩子喜欢唯美、浪漫的诗歌可以说很正常,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因为她们每天干的就是这个。审丑的本质则是审真——真实的真!现代诗欣赏的是那种素面朝天不施脂粉的女孩子,她可能没有化妆后那么漂亮,但我们欣赏的是那种健康美、自然美、心灵美。  150年前,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就通过它的诗集《恶之花》,确立了审丑在诗歌中的意义。当然他那个时候的审丑和我们现在的审丑还是有所不同的。举例说:你的脸上长了个脓疮,又红又肿。因为脓疮是长在你的脸上不是长在我的脸上,所以我可以放心地欣赏它。我会说:这脓疮简直艳若桃花呀!150年前的波德莱尔就是这么干的,他是在审丑,但他必须把丑的“脓疮”比喻成唯美的“桃花”,他才能欣赏它。这说明波德莱尔虽然在审丑了,可是依旧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美学的影响。现在我们的审丑则不同。我们觉得这个脓疮好看,我们就直接欣赏它,不需要再把丑的事物转化成唯美的事物,我们直接就可以说“这个脓疮又红又肿真好看!”这是两种审丑的差别。还有一种情况,前面我说了,脓疮长在你的脸上,所以我才能放心地欣赏它,其实,即便脓疮长在你脸上,让你很不舒服很难过很痛,甚至让你毁了容,你仍然可以欣赏它,你仍然可以超脱对个人利害关系的计较,对着镜子说:这脓疮真是又红又好看,又肿又舒服啊!”这叫什么?这叫审丑,这也叫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也属于一种现代意识。    另外,艺术有艺术自己的道德,艺术道德和社会道德并不完全一致。  例如,我们看西方的油画,有很多是女人在公共场所的裸体画,有的裸体画的很美,有的我觉得肉滚滚的也不见得有多美,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欣赏它们。我们不会说这幅画是不道德的,这个画家是不道德的,这个画中的女子是不道德的。可是,如果有一个女人,如果她在大街上真的赤身裸体,哪怕她再漂亮身材再好,大家也会指责她不道德,有伤风化。这就说明,艺术道德和社会道德是有不同的标准的。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人还无法接受诗歌中的审丑,不能接受诗歌中出现不符合传统道德的异端思想,这应该同样是因为传统诗歌所承载的传统观念影响太大的缘故。当代诗歌所背负的传统包袱,比其他一切艺术形式背的包袱都要大的多,重的多,谁让我们在古代曾是一个伟大的诗歌的国度呢。  如果你能理解、接受以上我讲的那些内容,那么99%的现代诗你就是可以欣赏的了。还有1%的现代诗你可能还会感觉有欣赏的难度。这1%的现代诗主要是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先锋实验诗歌,我本人也写过这样的诗。这种诗是一种极端的语言实验,诗人把每一个字、词都当作一种音符,写诗就像在谱曲,把字、词按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在诗歌中随意排列组合。这样的诗就像是没有歌词的乐曲,你读了之后你说不清楚这首诗讲了什么确切的意思,但是它的语言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触动你,可能会给你一种阅读的愉悦和快感。因此你不妨抱着听一首乐曲的态度去阅读和欣赏这样的诗歌,在阅读中,你只需要留心欣赏语言之美,不需要去偏执地寻找什么固定的明确的意义。    如果大家还是觉得上面我讲的那些内容有点复杂不太好把握,那我可以再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易掌握的办法。  如果我们可以不用民族舞蹈的标准去要求街舞;如果我们可以不用民族歌曲的标准去要求摇滚乐,那么我们也可以不用传统诗歌传统美学的标准去要求现代诗。面对现代诗,我们不说这首诗很美、很浪漫、很感人。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标准,我们说:这首诗很酷!因此这是一首好诗,我很喜欢!我们可不可以试着用“酷”这个词来评价一首现代诗呢?  我知道,什么是好的现代诗现在并没有获得诗人和理论家普遍认可的统一标准。有的人可能会觉得“酷”这个标准太简单。我却觉得这个词——“酷”,不失为一把比较好的能够帮助读者打开现代诗之门欣赏现代诗的钥匙。因为,读者需要通过一个大家熟悉的、人人能接受的、不用查词典大家也能理解体会其意思的、时尚的、大众化的美学词汇来帮助自己摆脱对传统审美观的依赖。而“酷”这个字所代表的美学观,是从英文来的,正是传统美学观中没有的现代美学观。我认为,一首很酷的现代诗,即便也有可能还不是一首非常完美的现代诗——它可能还有这样那样一些技术上的小问题,但这样的酷诗带给读者的审美价值和体验,是值得重视的。如果一首现代诗,面貌平庸,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一点不酷,那么就算有很多人说它是好诗,我们也要在心里打个问号,那种好可能是诗人间的互相恭维,可能是读者的错认,可能是评论家的夸大,可能是低层次的、短暂的、无效的。  诗歌的酷与不酷,当然还是从前面我们讲的那三个方面来体现,即:形式、语言、意识。历史上有些诗人在诗歌形式上做过很极端的试验,形式很酷,例如,法国诗人阿波里奈有首诗叫《被杀的和平鸽》,他把这首诗歌的诗句排列成了一只没有头的鸽子的图案。很酷吧?当然,现在网络上有不少这样由文字排列组合而成的图案,但阿波里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那时候他就这么写诗了,你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看到这首诗歌时的表情。不过,这种极端的形式试验没有成为主流,因为过于强调形式对诗歌本身反而是一种严重的束缚。所以诗歌的酷与不酷,一般主要是体现在诗歌的语言和意识上。比如,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勒东的诗歌《自由组合》,“我的妻子有这个,我的妻子有那个……”诗人把一些似乎八杆子打不着的词语自由组合在了一起,让读者感到,诗人很爱他的妻子,迷恋他的妻子已经到了丧失理智、胡言乱语的狂热地步。这样的爱情诗是不是让人耳目一新?又比如:美国垮掉派诗人金斯堡的《嚎叫》,大段大段的汪洋恣肆的长句子,惊世骇俗的语言,再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初诗人赤身裸体在大庭广众下朗诵这首诗的情景,那股子酷劲儿,是不是比现在的什么摇滚歌星都厉害多了?我们中国的现代诗有很多也都很酷,我这里就不举例了。需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现代诗之酷有两种类型。有的酷属于风骚型,那是一种外表很张扬、让人一望即知的酷。有的酷属于闷骚型,是我们常说的“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那种酷,需要我们在阅读中细细体会。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们这个时代,却是一个人人只注重追逐物质利益的时代,我们的语言、情感、思想被政治、金钱、流行时尚、公共话语等所格式化,我们对我们的语言、情感、思想被格式化的处境心满意足或麻木不仁,大众只在意自己的物质生活质量,而不太关心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不过,也恰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让我觉得一个人坚持写诗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喜欢读诗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如果写的是很酷的诗读的也是很酷的诗,那就更是一件酷得不能再酷的事情了。
楼主发言:4次 发图:
  前排认真听讲
  胡先生好,已阅读,讨论几句吧。先从新诗开始吧,新诗的产生呢是因为新文化运动,这个大家都知道。到了近代,古诗词创作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的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一些进步学者初衷呢可能是好的,但不可否认新诗最后更多的服务于政治宣传。  现代诗更自由,更能准确表达当下人的情感,这固然是好事。但你会发现自现代诗开始到现在,精品乏善可陈,可能万里挑一,也可能十万里挑一,因为没有标准,没有条条框框,人人都觉得能写诗,你说他过于口水,他说这就是诗啊。。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皆是诗,一切废话都皆有禅意。  你的观点我是赞同的,应该鼓励写现代诗,说的简单点因为更合适。但是不是应该树立点标准,不要让一些自我感觉的良好的家伙随便意淫一下,就做诗一首。  诗应该是文学中的文学,是要给予人美,给予人思考启发的。之所以现在的人对诗不感冒是因为诗人的标准太低了,随便一些平时讲话都不太用得上的废话,加上回车键就成一首诗,还有些当做散文来读其实还好,当何必要强榜上诗的排列形式,搞出一些不知道该怎么断句的玩意?大部位人就算文化修养再低,但他们还是有脑子的好不,你指望他们为这些诗人和他的诗买账?  无论什么时代都是需要诗的,鼓吹古诗固然不可取,但老是写一些无病呻吟,不知所谓的现代诗口水梦话诗好像也就那么回事。有些人认为中国的现代诗已经是跟中医一样尴尬的产物,称诗歌已死。我当然没有这么消极。我认为当代人作诗,应该更自由,更随意一点,但前提是他们真的在作诗!!
  说来说去感觉还是说不到点子上,不过这种形式值得提倡,向作者的努力致敬。
  @huhaojie-26 10:36:56  胡先生好,已阅读,讨论几句吧。先从新诗开始吧,新诗的产生呢是因为新文化运动,这个大家都知道。到了近代,古诗词创作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的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一些进步学者初衷呢可能是好的,但不可否认新诗最后更多的服务于政治宣传。  现代诗更自由,更能准确表达当下人的情感,这固然......  -----------------------------  这是在纸的书店面对普通读者所作的诗歌知识点普及性讲座,所以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我在文中后半部分也在尝试为现代诗确立好诗的标准,并且这个标准要易于普通读者掌握,所以我提出现代诗要酷!不酷的现代诗不是好诗。
  @温去病
11:16:43  说来说去感觉还是说不到点子上,不过这种形式值得提倡,向作者的努力致敬。  -----------------------------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的确有些内容还可以做些补充扩展。但你说没讲到点子上,你说的是哪些点子?我没说到的点子你可以说嘛
  怎么说呢,格律诗翻译成白话文就变成新诗,新诗翻译成古文也可以变为格律诗,但格律诗翻译成白话诗难度低,新诗翻译成格律诗难度就大了。不说意境什么的,单说写作对诗人的要求,格律诗应该是比新诗高的。格律诗的规则可以说是束缚,也可以说是一种写作要求,他要求的诗人不仅需要有主题,也需要有极广的知识和对意境的高度提炼,你需要用一句话来表达新诗两三句话,然后表达深远的意境,不能随便被人理解。新诗则不然,他写得畅快,感情写得更加直白,更为容易被群众接受。至于关于时代的内容,我觉得格律诗和新诗都只是文体的区别,和能不能反映时代无关,甚至有些主题是永恒的,如爱情,家国等,埃博拉,艾滋你可以说病,平板,手机,电脑也可以新创一个雅称。总的来说格律诗高雅,新诗平白,格律诗若写得好,它的意境和艺术成就其实远比新诗高,关键问题是现代人写格律诗达不到前人的水平。
  书架好假,像无用的花瓶!
  @温去病
11:16:43  说来说去感觉还是说不到点子上,不过这种形式值得提倡,向作者的努力致敬。  -----------------------------  @胡子博
11:29:51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的确有些内容还可以做些补充扩展。但你说没讲到点子上,你说的是哪些点子?我没说到的点子你可以说嘛  -----------------------------  引用你一段“诗歌的酷与不酷,当然还是从前面我们讲的那三个方面来体现,即:形式、语言、意识。历史上有些诗人在诗歌形式上做过很极端的试验,形式很酷,例如,法国诗人阿波里奈有首诗叫《被杀的和平鸽》,他把这首诗歌的诗句排列成了一只没有头的鸽子的图案。很酷吧?当然,现在网络上有不少这样由文字排列组合而成的图案,但阿波里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那时候他就这么写诗了,你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看到这首诗歌时的表情。不过,这种极端的形式试验没有成为主流,因为过于强调形式对诗歌本身反而是一种严重的束缚。所以诗歌的酷与不酷,一般主要是体现在诗歌的语言和意识上。比如,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勒东的诗歌《自由组合》,“我的妻子有这个,我的妻子有那个……”诗人把一些似乎八杆子打不着的词语自由组合在了一起,让读者感到,诗人很爱他的妻子,迷恋他的妻子已经到了丧失理智、胡言乱语的狂热地步。这样的爱情诗是不是让人耳目一新?又比如:美国垮掉派诗人金斯堡的《嚎叫》,大段大段的汪洋恣肆的长句子,惊世骇俗的语言,再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初诗人赤身裸体在大庭广众下朗诵这首诗的情景,那股子酷劲儿,是不是比现在的什么摇滚歌星都厉害多了?我们中国的现代诗有很多也都很酷,我这里就不举例了。需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现代诗之酷有两种类型。有的酷属于风骚型,那是一种外表很张扬、让人一望即知的酷。有的酷属于闷骚型,是我们常说的“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那种酷,需要我们在阅读中细细体会。”  点评一下:在您眼里,是不是以为现代诗歌其实是一种行为艺术?若真论诗歌的行为艺术,现代人还真未必赶得上古人(例子我就不举了)。期待您所说的补充和扩展,但我更愿意看见您回到文本,回到现代诗歌的文本本身来说话。
  @温去病
11:16:43  说来说去感觉还是说不到点子上,不过这种形式值得提倡,向作者的努力致敬。  -----------------------------  @胡子博
11:29:51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的确有些内容还可以做些补充扩展。但你说没讲到点子上,你说的是哪些点子?我没说到的点子你可以说嘛  -----------------------------  @温去病
10:02:23  引用你一段“诗歌的酷与不酷,当然还是从前面我们讲的那三个方面来体现,即:形式、语言、意识。
上有些诗人在诗歌形式上做过很极端的试验,形式很酷,例如,法国诗人阿波里奈有首诗叫《被杀的和平鸽》,他把这首诗歌的诗句排列成了一只没有头的鸽子的图案。很酷吧?当然,现在网络上有不少这样由文字排列组合而成的图案,但阿波里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那时候他就这么写诗了,你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看到这......  -----------------------------  我怎么没回到文本啦,我不是举了3个外国诗歌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酷吗?你认为酷就只能是行为?语言就不能酷?诗歌的形式就不能酷?诗歌的意识就不能酷?如果你不能体会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识之酷,那我就跟你没什么好说的了
  学习,问好。  
  学习了
  学习,很好。每个时代总有自己的印记。古体诗只适合于它的朝代,如今已经没有那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古体诗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再诞生一个李白,一个杜甫。相较于纠结于格律诗和新诗的存续,我想更应该关注新诗在现今时代的创新和突破。新诗不创新只会流于形式,难于逾越众多新诗歌前辈的优秀作品。诗歌不能照着写了,要想着怎么作!这或许才是诗歌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让一个佛教徒听摇滚,或者让读四书五经的人看漫画就是诗意了么。是震撼了么。。。
17:05  书架好假,像无用的花瓶!  ------------------------------  的确哟!还引出了其他附庸。
  现代意识的基本点归纳下来仅一个词[平等]  问题来了,谁教过我们……不仅如此,反而强调[特色、特色、特色]  
  现代诗应该提倡,写得好不比古诗差.问题是如今有些现代诗像谜语,云遮雾罩,不知所云,让人看不懂(也许他自已也不知说些什么).这就不好说了.
  顶  
  其实古诗有它华美精彩之处。对于古代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古诗就是古代的精华呀!精华的,自然要得到传承。这怎能和那些三纲五常,女子裹足这些混为一谈?
  我不反对人写新诗,也不反对人写古诗。总之,我觉得这是个人爱好不同。我觉得写诗应是自由的,想写古诗,就写古诗。想写新诗,就写新诗。
  赞成“酷”,屈原酷,李白酷,陈先发、沪上敦腾酷,淡若春天酷,羊蹄人呆呆苦,我的瓯江也酷,不酷怎么称得上诗人?!!
  牛叉的诗人都酷!!
  好诗人想不酷都不行......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