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流,望,少,百,老,于,支,难,财,高,少,盲,看,道,登,命,独,芳,世,木,问,远,爱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盲人十排歌之一:“天元十脉” 第一诀:财源;一财是财,二财是妾;三财是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盲人十排歌之一:“天元十脉” 第一诀:财源;一财是财,二财是..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5|
上传日期: 12:25:4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盲人十排歌之一:“天元十脉” 第一诀:财源;一财是财,二财
官方公共微信  ===本文导读===          ===全文阅读===    在今年“全民炒股”的大热潮下,中学生也默默加入了炒股阵营。9岁开始“摸”股票、初二开账户进入股市、高二已有15万股票资产……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多所中学了解到,中学生也已开始玩转股票,且收益不匪。十一学校高二学生还自发成立了“证券社”,十多名同学一起学着炒股。对于中学生炒股,老师和专家不少表示支持,认为中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和培养投资理财能力,但是股市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更宜“小打小闹”,以学习和研究为主。  现状  中学生开“证券社”  十多人一个账户炒股  “最早是跟着我爸炒的,现在基本是我自己独立操控,也算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吧。”十一学校学生秦汉(化名)如是说。他从初三开始学炒股,如今已算学生界的“老股民”,由于收益不错,最高时每天炒股能挣200-300元,因此不少同学向他“取经”。就在两个月前,秦汉和十多个同学成立了“证券社”,秦汉作为炒股顾问,教大家一起炒股。  据秦汉介绍,他们证券社开了一个公共的股市账户,有意向的同学可以加入投资,过程中大家共同探讨和协商对每支股票的操作,“差不多每个人小几千元的投入,现在账户里总共有3万到4万元钱,入了2支股”。  秦汉是社员们的资深顾问,加入证券社的社员,都要签署一份风险协议书,“包括风险和利润怎么分担,这些都必须事先说明,包括声明不保证加入社团就可挣钱,还是以学习和兴趣为前提”。  十多个同学共开一个账户炒股,这在中学界可能并不多见,但是自己独立开账户炒股的学生却已一点都不罕见。北青报记者随机调查的几所中学,都有不同数量的中学生在炒股,最小的有初二入股的,而高二学生炒股则占多数。北青报记者随机调查的5位学生“股民”中,有4位都是高二学生,他们中有两年股龄的,也有一年股龄的,还有刚入市处于摸索阶段的。  调查  资金多来自压岁钱有学生已有十余万资产  “最开始投资的一万元,是我从小到大10年来攒下来的压岁钱。”八中分校初二学生乐同学说。与乐同学一样,不少同学炒股的本金都是自己的压岁钱。101中学已有一年股龄的高二学生厉同学同样表示,其用于股市的1.6万资本金,多来自压岁钱,另有部分来自父母和亲戚给的零花钱。  “就是觉得好玩。当时看《继承者们》的时候,看到李敏镐他们同学在拿着手机炒股,所以就这么愉快地去开户啦。”初二的乐同学回想起自己最早玩股票的心情。  中学生“股民”的收益如何?从随机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的股票收益尚可。“平时的起伏不大,最近情况有点不好,赔了3000多元。平时一天赚200多元,鼎盛时期一天赚600多元,做了两年,一万元已经赚回来,到现在还大约收益5000多元。”初二男生乐同学透露自己目前的收益情况。  与乐同学相比,不少中学生“股民”的收益则更为可观,101中学高二学生厉同学,最早的成本投入是1.6万元,现在账上已是4.5万元;而“证券社”顾问秦汉同学,个人账户已从三年前的3万元变成现在的15万元。  “我拿炒股挣来的钱交过学费,也买过手机。我爸还从我这边拿钱交过房租、还过房贷。我挣的钱也都是家里的钱,所以从我这里取点也无所谓。不过最近我不让他拿了,因为影响到我操作股票的思路。”秦汉表示。  股票操控影响情绪逢大考清仓  一天多少时间看股市?炒股是否影响学业?不少中学生“股民”表示,他们还是会以学业为重,一天一般花15分钟到半小时的时间看股票,而在假期的时候才会花较多的时间进行股市学习,“最早就是看K线,什么不懂都去网上查,因为是初三假期开始玩股票的,会看一些关于股票和财经的书,以及一些分析师的文章。”秦汉表示。  虽多数同学表示炒股并不占用过多的学习时间,但也有人承认,股票确实会占用一些精力,尤其是对情绪的影响,“赚的时候肯定会小开心一下,跌的时候会失落。但也不是什么大钱,就把炒股当成一种赚零用。”作为十一学校“证券社”顾问的秦汉表示,炒股最容易受影响的是情绪,所以最需要摆正心态、理性看待,“刚入市的同学,明显心态会比较差一些,每隔一秒就要看一次股盘,而且跌一点可能就会难过”。  根据“老股民”秦汉的经验,为不影响学习,他每逢大考时,如期末考或SAT考试,都会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就买比较稳妥的银行股,或者直接清仓,“因为大考时,没精力看股票了,即便割肉,也不想受股市的影响”。  观点  中学生能否炒股  专家看法不一  对于学生们而言,课标教材中唯一有涉及股票的,基本上就是政治课。对于学生们炒股的现象,采访中部分政治老师也偏向于支持,“中学生炒股可以让学生接触投资理财的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培养投资理财的观念与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逻辑。”八一学校政治老师王昆仑认为,中学生炒股无可厚非,“但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餐,要想收获就得付出,而且收益与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所以大家要先学会如何冒险与规避风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郭元婕则认为,中学生炒股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们在校的时间往往是股市开市的时间,而他们离校的时间往往是股市闭市的时间。上课时间炒股肯定是不可以的,所以这就要看大家怎么合理安排时间。郭元婕认为,初中生毕竟还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理财教育在我国还不是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于高中生而言,炒股有过程性的锻炼以及对理财能力的培养,但同样作为学生,还是需要注意对时间的合理分配。(来源:北京青年报)[PAGE@默认页1]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公交车里并不拥挤,冷气呼啸。面前的年轻人刚上车,双肩包,黑框眼镜,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我猜,他可能是要打发时间。但他没有打开游戏,没有打开视频,显然也不在看什么小说:红绿色的数字,心电图一样的线条,分明是款炒股的APP。此后再乘公交地铁时,我便格外留意,几乎每次都能看到上车的人迫不及待地打开炒股APP。“这几天大盘调整,明天会有报复性反弹,我们买进去稳赚。”一个二十多岁的男生对着女友这般说。  牛市里人人都是“股神”。上一轮牛市时发生的事,这一轮几乎重演了一遍:一夜暴富的传闻,刚刚入市却能头头是道的新股民,瞬间涌入的资金,养老的钱,借的钱,人生第一笔存款……  采访职业股民曾先生的时候,他善意提醒那些看着股市火热,也想辞职在家炒股的人:要做到牛市能赚钱,熊市也不怕,至少,每次赚钱的时候要知道是为什么,而不是靠蒙。  “炒股炒的是心态,和人生很相似,是一场修行”■6月7日,股民在上海“马路股市沙龙”交流信息和炒股心得。 新华社发■6月16日,股民在杭州一证券营业厅关注股市行情。新华社发  在股市的“战场”,并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股民老李和曾先生都强调心态的重要性  6月8日,大盘红盘开市,很快攀上5100多点,离5200点不过是遥遥几步。然后大盘迅速跳水,一度近5000点,但又快速回升,受大盘的影响,个股也纷纷小幅度震荡。按理说,这样的震荡比起前几天下午短短两小时大盘急剧跳水又急剧回升的狗血剧情而言,当日的震荡不过是小儿科,更不能和5月28日石破天惊的巨幅大跳水相比了,但这样小幅度的过山车,让股民老李有点心烦意乱。  几乎每到关键节点,他都是看空。他提醒身边的朋友减仓,“但每次我都是重仓。”老李笑着说。股市大盘自2014年至今一路高歌,“但从没有见到过一次像样的调整,这不正常。大盘要是继续这样走下去,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很糟糕的事。牛市恐怕也就会真的很快见顶。”  “人生能经历几场牛市呢?我看了两场,这场再不进入,我也就老了,不去不甘心啊”  资深股民老李从1996年开始关注股市,虽然那个时候他并没有炒股。2006年的牛市,他也没有参与。这轮牛市开始,他想进,但朋友劝他,做实业的人不要参与股票,因为风险过大。“可是人生能经历几场牛市呢?我看了两场,这场再不进入,我也就老了,不去不甘心啊。”  老李在这场牛市的第一桶金远比一般人来得早些。作为两场牛市和熊市的观察者,他对于牛市的判断似乎比其他人更要敏锐。“在2013年,大盘才只有2000多点,我那时并不知道牛市是不是真的来了,我只是直觉觉得安全边界比较高,大盘再跌,距上次熊市探底1600多点的基数,也不过是几百点,而往上则有几千点的空间。”老李果断入市。  这一轮牛市首先发力的创业板,2012年就有了起色,整个大盘在2014年年中开始明显上涨。  老李真正赚到股市第一桶金,源自2014年的四五月份,他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入某有色金属龙头股,半年之后抛掉。去年六七月份,他开始开通券商账户融资购买股票平台,今年一月至四月,短短三个月,老李获利一点五倍。这个基数并不算大,但是对于账户上千万的人而言,盈利数额就很惊人。但老李解释,“这不算什么,我朋友中,经过这一年多的牛市,很多人账户资产已经翻五六倍了”。  “判断一个人在股市上面的水平,并不是看他的理论有多高深,而是有一个可持续性”  不久前辞职的曾先生选择了在家中专职炒股,并帮一些客户管理股票账户。这份工作不仅自由,而且收益远远多于以前,目前他处于一个财务比较自由的状态。  借着这轮牛市,曾先生所管理的账户复合收益率已经超过了400%,相当于一万变五万。同样,曾先生也觉得,虽然财富翻了几倍,但这不值得骄傲,“这不算多,毕竟有两年时间。”  用曾先生的话说,自己已经在股市游刃有余,能够稳定并可持续地从股市中赚钱,但这个过程,他前后用了七年时间。  2004年,大学毕业后第二年,曾先生初入股市。他是四川人,在重庆读的大学,第一份工作却在湖南,一切都陌生得很。由于工作单位在券商营业部旁,偶然的机会,他走了进去。  那时他对股票完全不懂,买的第一只股票已经忘了是什么,但肯定是一个平时听过的大公司,“TCL那种。”用刚毕业的积蓄,他买了七千块钱,后来变成了五千。曾先生对股市第一感觉并不好。  他有两年多没碰了,直到2006年下半年,行情好了起来。那是中国股市的一个转折年,五年熊市过去,牛市终于来了。到处都是一夜致富的消息,曾先生按捺不住了,又进入了股市。  他买了马钢股份的股票,不料刚买就跌停了。但曾先生看到整体上扬的大盘,决心再等一会儿。果然,不多久,马钢股份涨了起来,他开始赚钱了。一万来块钱,不到两周,赚了几千块。  后来曾先生又关注了北辰实业,奥运概念股,十九连阳,普遍被看好。他赶紧买进去,却被套住。股票产生了波动,他没了主见,又卖了。事后他总结,如果心态放正,没有卖,还是能赚个百分之六七十的样子。  出于对股市的兴趣,曾先生开始看起了财报,并读了不少《K线分析》之类的理论书籍。他感觉自己对股市很懂了,但是一操作,还是赚不到钱。  2008年,他来到了广州读研,学习金融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边读边炒,并且去到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国企投资部实习,对投资理财理解更加深刻。  这表现在股市上,2011年以后,曾先生开始得心应手了。  他选择了做中短线投资,觉得可以较好地回避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一只股票经常是买了几天就卖出,甚至很多当天买入第二天就卖出。为了分散风险,这需要组合投资,别把所有的钱放在一只股上。  按照这种方法,他持有最长的一只股票也只有一个月,那是一只叫全通教育的股票,这轮牛市之前买入的,那时还是40块,此后一直在涨,一个月时间,涨到了60块。曾先生估计它再往上涨的空间有限,将它卖掉,最后,这只股票冲到了400块。这是他买过的最牛的一只股。  早几年,曾先生还没有自己对股市的认识,他在各种QQ群里与股民相互切磋,有人看好一只股票就能说出各种理由,但是赚不了钱。  “判断一个人在股市上面的水平,并不是看他的理论有多高深,而是有一个可持续性,不能赚了钱也不知道怎么赚的,亏了钱也不知道怎么亏的。”曾先生现在回头看,觉得那些讨论很滑稽,都是做无用功。  也不能波动太大,比如今天一百万,过两天成了八十万,再过两天又有一百多万了,然后又成八十万,这样就没意思了。  “曾先生说,要保持一个好心态, 我不会去抄底,因为我不知道底在哪里”  最近,老李的微信群里因为一则新闻被刷屏:长沙一位股民,用本金170万元加上四倍融资买了中国中车,但其后连续两个跌停,导致血本无归,最终跳楼自杀。  老李说,这件事无论真相如何,但至少用场外融资的方法,本身就比向场内券商融资更加高风险。他最近有些烦乱,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重金全仓,也因为他有点看不懂自己了。  老李的朋友圈里,在去年年中,还不是太多人谈论股票。不过,时至年底,开始有人陆陆续续每天谈论股票。至今年年初,每天谈论的几个朋友很自然地成立了一个股市朋友圈。他们中,不少经历过上个熊市以及2003年牛市的资深股民,当然也有一些新近杀进来的八零后以及七零后。他们大部分是老李的朋友或者后辈,其中有普通白领、有资深媒体人。  老李也会很习惯性地用“你对自己怎么样”来替代了过往的寒暄,这句话的隐义是“你的股票最近怎么样”。每天一早开盘,群友们开始谈论个股,探讨大盘走向。群中每天都有人调侃自己手中股票不争气,也有股友每天都会抓到涨停板股票。这一轮牛市中,有经历了几个牛市熊市的老股民。他们和老李一样,属于中产阶级,对于大盘和个股指数,有经验,也有理论和实战基础。  同样,每个交易日都紧盯股市的曾先生,也有着一套固定的工作流程。每天早起洗漱吃饭完毕,他打开电脑,先看看昨天买入的股票有没有最新消息,以及走势的最新情况,做出一个预先的判断,今天该怎么处理这只股票。“比如预判会亏的,亏到哪个位子卖;预判会赚的,到哪个点卖”。  开盘之后,曾先生会留意热点题材股的走势,筛选一下,看看有哪些可以买、哪个点买入。  关于选股,他有自己的原则:一定要保证它没有重大负面因素,包括没有被证监会调查、重要高管没有被刑事调查、没有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等。  现在,曾先生根据几年的经验,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炒股理论。  他第一个提到的是,要保持一个好心态,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心理不平衡。他说,还需要有执行力,何时该买,何时该卖。最后,控制风险也十分必要,风险高时不冒险,不去做能所谓的抄底,“我不会去抄底,因为我不知道底在哪里”。  “所以我经常和身边的朋友说,菜鸟股民第一课要上的是心态”  牛市里的新闻,总离不开一夜暴富的神话。曾先生并不羡慕那种,“赚自己该赚的钱”。  他完全不相信所谓的“内部消息”,一些重组的消息被他认为风险反而变大,是一般投资者承受不了的。  老李也对于所谓的内部消息不以为然,“不要太相信什么内部消息。作为普通散户,你能听到的都不叫消息了”。  他相信直觉,相信技术分析,但更相信股市和人生一样,是一场修行,贪念和恐惧都会影响直觉跟判断,“所以我也经常和身边的朋友说,菜鸟股民第一课要上的是心态。就我自己来说,上午和下午的市值可以相差160多万元,心理素质差点都不行”。  进入今年五六月份,大盘走向开始微妙。  5月28日股市大震荡的前夕,老李已经早早清掉手中的股票。不过,始于6月15日的股市大调整,老李没有清仓。大盘一路急剧下探,至6月19日,大盘已经下探到4500点左右。这和老李之前的预判非常准确,但有意思的是,虽然预判准确,但老李这次却没有及时清仓,被深套的他,依然相信牛市基本格局不会变。  “牛市中不怕调整,每次调整就是一次机会。相反,如果大盘在5000点之上一路上冲,反而不健康。我觉得现在才是健康市场该有的样子。或者也可以这么说,牛市第一轮结束,但是第二轮牛市将会获得更大的空间,远不止上一轮牛市的6000多点。”老李说。  为什么明知道风险就在身边,但是却依然重仓呢?他沉思了一下说道:“我想大约是人的天性贪念作怪吧!贪念会让人心绪混乱,进而影响对市场的判断。所以我经常和别人说,炒股,炒的是心态。我一个朋友说,股市是个见心明性的地方,我很认可。炒股和人生很相似,是一场修行。”  显然,以此为职业的曾先生面对股市更加理性,“市场不可能只涨不跌,它接近零和游戏,有人赚钱就一定会有人亏钱”。  就在记者采访他的6月16日当天,他手中的股票都已悉数卖出,“这两天波动太大”,曾先生选择暂时退出,作壁上观,不去冒这个风险。  (应被访者要求,文中采访人物均为化名)(来源:新快报)[PAGE@默认页2]    在股民对5·28暴跌还心有余悸的时候,昨日,两市再度暴跌,沪指连续跌破4600点和4500点整数关口,重挫6.42%。沪深两市近2200只个股下挫,1005只个股跌停。沪深两市总市值蒸发约4万亿。本周(6月15日至6月19日)五个交易日,沪指周跌幅高达13%,创下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后7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沪指遭遇“端午劫”暴跌6.42%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沪深两市延续周四的跌势再遭重挫。截至收盘,沪指报4478.36点,大跌306.99点,跌幅6.42%,深成指报15725.47点,下跌1009.37点,跌幅6.03%,创业板报3314.98点,下跌189.58点,跌幅5.41%。两市仅126只股票上涨,49只股票涨停,2198只股票下跌,1005股跌停。周五两市共成交1.29亿元,继续出现萎缩。  巨丰投顾认为,指数再次跳空下行,大跌迎接端午佳节,急速下跌本身就是牛市正常伎俩,下跌或一步到位。而随着打新资金的回笼以及控制资金杠杆风声过后,指数或将重拾升势。  而熊市里“吹牛”,牛市高点抛出“地球顶”观点的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通过昨日行情来看,证明了“地球顶”是真实存在的,泡沫已经开始爆破,钻石底是空头陷阱,地球顶是多头陷阱,要清楚明白,这并不是调整,是价值的回归,而且是不可逆的。  关于下周会不会出现技术性调整,李大霄称,结合整体来看,目前跌势过猛,下周可能会出现弱反弹,但并非是反转。  本周连日来的大跌,使得沪指跌去了687.99点,周跌幅达到13.32%,创下了七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小股民吓呆四成网友希望在远方   自今年5·28暴跌发生以后,时隔三周,昨日再次出现大盘单日暴跌6%以上的行情。一位小股民刘先生很无奈,他告诉《金证券》记者,他今年6月初携6万多元资金入市,入市后一个星期即赚了8%左右。尝到甜头的刘先生并没有落袋为安。而是坚信牛市的存在,特别是周三的V型反转,让刘先生看到了长期牛市的希望。  周四、周五的暴跌,使得刘先生不但吐回去了此前赚来的近5000元盈利,还搭上了自己的本钱。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刘先生感叹:股市风云变幻,一日千里,真不是人人能玩儿的。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金证券》记者在采访股民黄先生的时候,他正在哼唱刘欢的这首歌。  他告诉记者,自己对股市还是心存希望的。  “毕竟经济在好转为牛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先生同时表示,近几日的大跌,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股市的风险。  本周A股连续重挫,一家财经网站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1%的网友认为“牛市刚到半山腰”;在针对操盘策略的调查中,有34.82%网友选择“大胆抄底”,35.14%的网友表示“将逢高出货”,剩下的网友则持观望态度。  在对后期走势的调查中,46%的网友表示长期看好股市,但短期仍然看空,19.48%的网友表示一直看好后市。  券商人士:股民应去除赌性  一券商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目前,全国约有21315.6万户A股账户,如果算每个人同时开沪深股票账户算,那全国至少有1.0658亿股民。如果按昨日一天市值蒸发4万亿算,平均每个股民市值蒸发3.75万元。  “事实上,大部分人市值蒸发的远远不止这么多。”该券商人士表示,没有加杠杆做股票的股民还好,加杠杆的股民本周可惨了。  该券商人士感叹,“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其实很多股民在炒股时赌性偏重,且有相当大比重的股民其本身不懂股市投资,只是盲目跟风。”  他说,许多股民都是看着股票上涨就盲目追涨,又或者看着股票下跌就盲目割肉,丝毫不留意经济环境、权威政策言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缺乏对行情趋势的把握。  该人士说,“大跌对于股民来说,也是一次教训,股民应该吸取教训,对行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来源:金陵晚报)[PAGE@默认页3]    周一暴跌103点,周二暴跌175点,周三反弹80点后周四再度暴跌182点,周五继续暴跌306点,沪指在本周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从上周收盘的5166点,到昨天收盘的4478点,沪指连续跌破7个整数关口,全周沪指大跌13.32%,创出7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深成指跌幅也达到了13.11%,创业板指数的跌幅最大,达到了14.99%,也创出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纪录。  “见过连续下跌的,也见过当日暴跌几百点的,但一周有4天跌幅超过百点的还是第一次见!”昨天收盘后,一位在2009年入市的股民在QQ上对记者感慨说,这样的下跌实在是太可怕了,可以说是他炒股以来遇到的最猛烈的下跌了。  在股吧里不少股民更是将本周形容为“最黑暗”的一周。不少股民都说,牛市里的暴风雨比熊市还恐怖,看来今后炒股要悠着点了。  金融股也大跌老股民有点想不通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句歌词来形容本周的股市再恰当不过了!面对一天又一天的暴跌,股民老郭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丝无奈。“我持有的都是大金融股票,这类股票在今年都没怎么涨过,按照道理下跌时应该也抗跌啊,但事实上它们的跌幅同样很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老郭说,作为一位有着10多年炒股经历的老股民,他对本周的暴跌十分不解。  “我手上拿着中国太保,到昨天为止还下跌了10%,而农业银行,今年的股价也是下跌的!”老郭说,这让他都怀疑究竟是不是牛市了。“前面很多人都在说,小盘股涨多了,该调整了,市场风格可能会转到大盘股上,我就将大部分资金转到了金融股上面,结果小盘股是跌了,但大盘股跌幅也不小啊!”记者注意到,昨天中国太保下跌了6.17%,农业银行下跌了4.81%,已经双双跌破了年线的支撑,表现远远落后于沪深股指。  “这样的大跌真让人吃不消啊!”老郭说,他今年一直重仓着大盘股,本以为小盘股调整时自己的大盘股会有一定的表现,可事实上大盘股的跌幅一点不比小盘股少。“周围几个朋友的股票也跌了,可是人家亏的都是利润,而我亏的却是本金!”老郭说,再这样下去,他今年为数不多的利润都要亏光了。“在牛市里亏钱,说出去我都觉得丢人呢!”  大盘“洗洗更健康” 半仓应对暴跌行情  同样是老股民,李晓明昨天却很开心。“其实我在上周末就只有半仓了,本周初一度减低到二成,在这两天的暴跌中又加回到了半仓!”他说,虽然暴跌让他的市值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他牛市里的利润已经大部分被取出去了。“我基本上就只做中小板股票,今年做了三只,都是盈利超过50%的!”他告诉记者,在大盘站上5000点之后,他就将年初的本金全部撤出了。“现在股市里的资金都是我的利润,而且比年初的本金还要多呢!”  针对本周的暴跌行情,李晓明其实早有预期。“在大盘攻击5000点的时候,我就对周围的朋友说肯定会出现一次千点左右的调整,一定要降低仓位!”本周的暴跌让他在周围的股民朋友圈里获得了一片赞扬声。“我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大盘要有1000点左右的调整,估计在4200点左右才会见底!”他从技术角度给记者分析说,本周大盘已经出现了两个向下的跳空缺口,下周一旦低开就是第三个,这往往意味着做空力量即将衰竭。“大盘反弹后可能会围绕4500点震荡,极端情况后市会考验4200点的支撑。”  谈到后市,他依旧乐观。“牛市肯定要超过前期高点的,6124点肯定会过去的,但不一定是在今年。”他认为,必须要有一波像样的调整,大盘才会出现更有力度的上升。“因此我建议周围的股民不要割肉,真跌多了还可以补仓!”李晓明自己这两天在暴跌中也在不断补仓,对前期跑掉的股票逢低接回。“这些股票我准备长期做的,因此在暴跌中都可以逢低买回!”大盘在充分地洗盘后肯定会有更好的表现,他建议大家坚定牛市信心,在面前的暴跌行情中坚持半仓应对。  入市一周就亏损超过20% 新股民感觉自己像“新韭菜”  王新这一周觉得自己的脸都是绿的,才入市,就被狠狠的“割了一把”。  “我是绝对的新股民,上周才入市。我有个朋友去年到现在,收益超过了50%,我看股市这么热,所以也想去炒一把。我问我朋友现在还能不能入市,我朋友说,还能入,但是得少买点,控制仓位。所以我上周就开了户。”  作为一棵新“韭菜”,王新对股市完全没有概念,根本不知道要买什么,只能求助于朋友。“我先问朋友,中国中车能不能去抄底,朋友说,这个股票都已经炒烂了,没意思,不一定会涨了,还是买没有涨的股票吧。朋友最后推荐了一个他自己买的股票,他是个还靠谱的人,所以,我也挺相信他的,而且他炒股好几年了,是个老股民。”  上周五,新股民王新正式入市了,听了朋友的话,花了一半的钱去买了朋友推荐的股票(具体什么股票他还不肯说,怕说了就不涨了).  “买了当天涨了2个点,我挺开心的。周一早上还涨了2个点,但是到下午就不行了,开始下跌,收盘的时候跌了4个多点。周二又跌了7个多点,亏损了。我有点坐不住,问朋友,为什么跌了,朋友说,正常的回调,没有关系,再跌就可以补一点。周三早上,果真又跌了,我就听朋友的话,补进去了,上午补的,下午就涨了,我很开心。”  “周四早上也还是涨的,我补了的那些也都赚到钱了,我就安心出去办事了。但是没想到下午又跌了3个点。朋友说,可以再补,我想跌了那么多,就把剩下的钱全补了,朋友和我说了,补的那些可以做T 0,第二天反弹就把补的那些卖了。结果,昨天早上开出来就跌了,根本没有给我做高抛低吸的机会,到了下午就跌停了,而且这次跌停,我也没有钱补仓了。”  王新觉得自己是最悲剧的新股民,刚入市就吃了个满仓跌停。“希望能尽快反弹。”  成功“变身”接盘侠半年工资给跌没了  林俊也是今年刚入市的新股民。这一周大跌,把他半年的工资都跌没了。  “我今年年初入市的,看大家炒股炒得热火朝天,也想进来玩一玩。在5月之前,我的收益还不错,大概赚了30%。到了5月之后,频繁地震荡,我的市值几乎就没有增加过。到了6月,利润就开始回吐了,这个星期,更是跌去了我半年的工资。”  林俊说,他手上两个股票,一个停牌了,还有一个是6月9日才买的中国中铁。“那个时候买中铁,是觉得它跌得也不少了, 10日线、20日线、30日线都跌到了,应该要反弹了,所以,我就买进去了。结果,没想到它后面还是继续下跌,完全没有反弹的意思。周三涨了6个多点,我以为这次要反弹了,没想到周四、周五继续跌,我真的无语了。我买的还不少,这个星期大跌,直接跌去了我半年的工资,我的助理说我这个星期脸都是黑的。”  林俊告诉记者,他要买中国中铁的时候,朋友还劝过他,让他不要买,说中国中车现在走不好了,中铁也没戏了。“我当时觉得中车是利好出尽了,但是中国中铁还是有题材可以炒的。看来还是太嫩了,不晓得中车成了破车以后,所有的车都翻车了。”  林俊说,他现在祈祷股市能尽快上涨,特别是创业板。“我的停牌股是创业板的股票,已经停了差不多3个月了,错过了创业板最疯涨的时候,千万不要在创业板最低迷的时候开出来,这个股我可是重仓,如果现在开出来,肯定要跌的。”  ■记者手记  炒股要量力而行  别让股市影响你的生活  今年以来,股票成为人们口中常常念叨的话题,无论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见面聊天少不了议论股票——炒股吗?涨了吗?赚了多少?……茶馆、餐馆里讨论的都是股市,甚至在公交车上、卫生间里都有人乐此不疲。于是,大学生毕业不就业改成职业炒股了,老人把积攒了大半辈子的养老金拿来一掷千金了,资金少的纷纷都借钱炒股了。  前两天,记者去医院看病。排在前面看病的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一直电话不断,就连在看病的时候,也有电话进来商量借钱的利息,从他谈话的内容可以听出,说的是股市。该男子对电话那头的人说:“最近跌得真厉害,我就是没有钱了,否则就抄底去了。”……“什么?那你也帮我弄个1000万来抄底呗,利息高点也无所谓,只要你能帮我借到。”  借1000万元来抄底股市,这让记者听了惊心不已。借钱炒股,就好比高空踩钢丝,“刀架在脖子上跳舞”。如果行情好,由于杠杆效应,投资者能很快赚大钱。但行情一旦发生转折,投资者上百万、上千万的资金可能转眼间就会化为乌有。那不仅会毁掉你的投资,而且会毁掉你的生活甚至整个人生。  在牛市中,即使大盘一天有几百点的下跌,个股中有几个跌停板的暴跌,但由于是牛市,我们也有时间等着市场回升。只要不乱操作,亏损是会赚回来的。而借钱炒股,一旦平仓,则是一无所有。所以,再次提醒投资者,炒股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借钱炒股。拿自己的钱炒股,是你在操控股票,借钱炒股,就是股票在主宰着你的人生了!(来源:今日早报)[PAGE@默认页4]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宠心尖盲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