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红虫直接丢鱼缸里里会有箭虫?

>> 新闻中心 >> 萧山新闻 >>
家中水槽频现红线虫 居民谈虫色变
  瓶里装的是朱女士家水槽中的红线虫。
  “自来水台盆里怎么会有红色的虫子?是不是自来水里的?”这几天,家住美之园东区的朱女士心里一直犯嘀咕。这些长得像小型蚯蚓的红色虫子,看得朱女士心里发毛。昨天,她向本报求助。
  台盆里9条红虫遇水就游动起来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美之园东区朱女士的家中。朱女士家住一楼,楼下是车库。阳台上的陶瓷水槽里,粘附着一些红丝线似的东西。“这就是虫子。”朱女士说着,打开水龙头,水淹没了“红丝线”,只见它们纷纷游动起来,数一数,共有9条。放掉水槽里的水,红虫又一动不动地粘在台盆上。拿尺子一量,最长的虫6厘米左右,短的也有3厘米。
  “看得我心里发毛。我们家平时喝水都是烧自来水,这几天烧水的时候都要看几遍,就怕有虫。”朱女士说,在美之园小区住了近10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种红虫。最早发现是在上周五傍晚,她和家人外出几天后回来,她到阳台洗衣服,一打开水龙头,流出来的水里游动着两条红虫。
  当时,朱女士吓了一跳,转念一想,可能是因为几天没在家,虫子从别的地方爬进了水龙头。她清理掉红虫,打开水龙头放水。但第二天,水槽里又出现了几条红虫。使用卫生间的台盆水龙头时,也是刚一打开,就随着自来水流出来一条红虫。
  朱女士将阳台水槽下水孔的塞子堵紧。但就在前天,水槽里又出现一团红虫,打开水龙头一冲,全是活的,在水里散开游动。“真不知道是从水龙头里流下来的,还是从水槽下面爬上来的?”朱女士说。
  朱女士家自行安装的水管老化
  昨天,区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来到朱女士家查看。打开阳台的水龙头放水时,闻到一股较浓的氯气味,小张说:“这水的氯气味很浓,说明消毒到位了。氯气消毒杀菌的能力很强,红虫是没法存活的。”
  “如果使用水箱或二次供水设施,没有做好清洁工作,就有可能在水箱或二次供水设施里产生虫子。”小张说。而朱女士家住在一楼,使用的是直供水。朱女士这两天也询问过隔壁、楼上的邻居,别人家中都未发现红虫。小区的物管公司也表示,未接到其他居民关于红虫的反映。
  查看时发现,朱女士家的阳台水槽、卫生间台盆的连接水管都很旧了,其中阳台水槽的水管已明显生锈。朱女士说,这两处水管都是自家安装的,从搬进来使用到现在,已近10年了。
  水槽的污水易滋生红线虫
  那么,这种红虫到底是什么虫呢?记者将拍摄的红虫照片发给区渔政管理站,工作人员经过辨认后说:“这是水蚯蚓,学名叫红线虫,一般生活在污泥或是水面,浅水的地方容易繁殖。如果说在家里的水槽发现,也是有可能的。水槽、台盆经常洗东西,流下去的脏水富营养化,是红虫滋生的载体。”
  专家表示,红线虫不是寄生虫,吃了不会对人体有直接危害,但它携带的细菌及它的排泄物都能引起人的胃肠不适,导致人体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它也是水体不干净的“指示生物”。
  区自来水公司的小张用玻璃瓶带了几条红虫回去,经过鉴定后确定是红线虫。
  结合朱女士家的水管、楼层情况,自来水公司给出结论,朱女士家楼层低,相对潮湿,红线虫在老化的水管中滋生,沿着水槽爬进水龙头里,放水的时候被冲了出来。“我们建议朱女士,使用消毒剂或开水,将水槽冲洗几遍,应该会有效。以后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消毒冲洗,或者更换新的水管。”
作者:文/摄 记者 何文静  编辑:首席编辑冯紫薇
相关新闻:
【】【】【】【】【】【】【】【】
萧山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萧山网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104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浙)字第696号  厕所里出现的红虫有没有害?_百度知道
厕所里出现的红虫有没有害?
厕所里有时候出现的,红色的小小的虫跟蚯蚓一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对人身体没害。可以用来养鱼,但是身体外会有细菌什么的,吃进体内会导致腹泻呕吐等,但是如果厕所出现了红线虫就说明了你家的厕所比较潮湿红线虫
这种是红线虫,它会有皮肤中的伤口钻入体内,对人体有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红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观赏鱼箭虫病简介|水族常见病症-波奇网百科大全
观赏鱼箭虫病简介
观赏鱼箭虫病病原是锚头蚤(针虫、箭虫、生钉)(Anchorworm)这种疾病的易发病鱼类有龙鱼、金鱼、锦鲤及大部分鱼,多见于刚从野外或池塘转入的鱼体上。
  观赏鱼箭虫病病原是锚头蚤(针虫、箭虫、生钉)(Anchorworm)这种疾病的易发病鱼类有龙鱼、金鱼、锦鲤及大部分鱼,多见于刚从野外或池塘转入的鱼体上。  症状:鱼儿有狂躁不安情况出现,狂游或擦缸擦底。仔细观察可以在鱼儿背部、鳍基部或鳞片下,可发现有约5-8毫米长的细铁丝状物寄生,甚至有时也能在鱼儿嘴里或丝里发现。  治疗方法:使用“大鱼”鱼虱箭虫清(Flea & Anchor Worm Clear)两至三次即可有效对锚头蚤进行杀灭,配合使用“大鱼”AB杀菌灵(AB Bacteria Cure)可修复寄生虫对鱼体表的伤害,提高治愈速度。基于锚头蚤的生物特性,大禹水族建议您,杀灭锚头蚤等顽固性寄生虫,不但要选用效果较好的药,更加要坚持多次用药的原则,确保杀虫彻底,防止复发。
0 人喜欢这篇文章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果观赏鱼得了鱼眼病,不仅让它失去了观赏性,对于观赏鱼的正常视力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旦发现观赏...[]
虎鱼蒙眼症在立秋的时候是个高发时节,由于立秋时气温比较高,非常容易产生病菌。蒙眼症是观赏鱼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虎鱼是这...[]
鱼鳍充血是观赏鱼的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虽然外表看起来,鱼鳍充血是比较吓人的,但是在观赏鱼那么多的疾病中,鱼鳍充血其实算是...[]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波奇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用关爱与呵护谱写的养宠百科,全面的养宠知识满足所需,专业的宠物医生在线解答,为爱宠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波奇——全面关爱宠物生活!
所以对于狗狗来说不要一直吃鸡蛋关于清水池频繁出现红虫的问题怎么解决 - 市政给排水 -
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关于清水池频繁出现红虫的问题怎么解决
版主(总兵)
引用:原帖由 梦岩 于
19:46 发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版主(总兵)
梅林水厂絮凝沉淀池积泥问题的综合治理
& && && && && & 戴少艾& && && && & 刘小东
(深圳市水务集团梅林水厂,深圳518234)
摘要针对梅林水厂絮凝沉淀池在生产运行中出现池壁挂泥,池底积泥及红虫孳生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对回收水加药,改造排泥系统,优化排泥方式,在沉淀池放养鱼苗等多项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絮凝沉淀池积泥回收水红虫鱼苗
梅林水厂处理能力为60万m3/d,分两期建成,每期30万m3/d。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竖流式折板絮凝池,采用穿孔管排泥,平流沉淀池采用行车虹吸排泥。絮凝池与沉淀池中间以过渡区连接,过渡区采用穿孔管排泥,并设有石灰液投加点。
该絮凝沉淀池在生产运行中出现池壁挂泥和池底积泥现象,池底积泥主要集中在过渡区、沉淀池首端和尾端。我们分析了各主要积泥点的积泥原因,并对症下药采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池壁挂泥的治理
过渡区与沉淀池池壁常年挂有5~20mm(厚的粘性絮体,即使每天刷洗仍不能根除。除了感官较差外,在池壁的挂泥中还会有摇蚊的幼虫大量繁殖并筑巢。刮开池壁挂泥的表面,可以见到数量惊人的红虫,这可能导致自来水中出现红虫。
1.1 池壁挂泥原因分析
(1)原水存在微污染,含有大量藻类,有机物含量较高(见表1)。投加常规混凝剂(碱式聚合氯化铝)后形成的矾花结构松散,密度小,有机物含量高(见表2),粘附力强,不易下沉。
(2)该水厂将絮凝沉淀池排泥水与滤池反冲洗水一起回收,只做简单的自然沉淀即送回配水井重新参与制水过程。这样的回收水处理过于简单,回到配水井的上清液仍然很浑浊(见表3),含有大量松散絮体,加重了池壁挂泥的程度。
(3)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摇蚊虫卵,在沉淀池中发育为幼虫(红虫),红虫有一种本能的造巢行为。红虫造巢是利用体表分泌的黏液吸附水中的絮体和泥沙形成巢体,并附着于池壁。形成巢体后红虫会在巢体中伸出头部吃食有机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池壁挂泥中存在大量的红虫。
1.2治理措施
(1)针对微污染水质,投加相关助凝剂强化混凝。本集团其他水厂曾进行了以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的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投加0.1mg/L的PAM后,大大提高了絮凝体的密实度和沉降性能,沉淀池出水浊度由原来7.56NTU降至4.72NTU,沉淀池积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停池清洗周期时间延长约一倍。本厂由于某些原因尚未采取这一措施。
(2)对排泥回收水加药处理,改善回收水沉淀效果,提高回收水水质。试验表明对回收水投加2~4mg/L碱式氯化铝较为经济有效,具体数据见表4。
(3)向絮凝沉淀池中投养一定数量的鱼苗,吃食池壁上包裹着红虫的粘泥,利用食物链采用生物方法解决挂泥问题。该方法具体分以下, 个步骤:1研究确认鱼类活动是否会对水质产生影响。该项研究是生物方法是否可行的前提。通过用两组沉淀池进行生产性对比试验,试验池投养非洲鲫鱼,按流程从反应沉淀池的前、中、后各段及滤池出水取样检测嗅味、浊度、高锰酸盐指数、三氮、总溶解氧、磷、磷酸盐等指标。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认鱼类活动对上述水质指标未产生明显影响。2参照试验数据向絮凝沉淀池中投养鱼苗。实践表明投放数量可控制在30~40g/m3,,鱼苗尺寸以不超过10cm为宜(否则会加大水流扰动,影响沉淀效果)。当投放数量超出试验数量时应密切检测出水的上述各项水质指标。3在平流沉淀池出水三角堰上加装拦鱼格网,防止鱼类随沉淀池出水进入滤池。
自2002年10月开始在絮凝沉淀池中放养鱼苗,效果显著,不仅解决了过渡区及沉淀池池壁的挂泥问题,而且与高浓度加氯法相比,能更有效、经济、方便地抑制红虫的繁殖(见表5)。
2过渡区池底积泥治理
过渡区池底积泥严重时厚度超过2m,见图1。底部积泥发酵后成大块状上浮到水面,感官极差;并导致过渡区有效水深减小,配水花墙过水断面积减小,待沉水通过花墙的流速大幅提高,体积较大的矾花被打碎。当积泥达到一定高度时,会扩散到花墙的另一侧,从而导致平流沉淀池前端积泥。
2.1 积泥原因分析
过渡区通常已有大矾花开始沉淀,排泥负荷较大,加之此处有石灰投加,具有固结特性的石灰渣与矾花粘结沉降后形成粘附力较强的污泥。穿孔管排泥时往往只能排出孔口附近的一小部分泥,孔口外围的积泥因为粘滞性大而不易移动,从而形成一个从上至下一直穿过泥层到达穿孔管孔口的“水道”。每次排泥只能排出“水道”中的少部分积泥,有时甚至连“水道”一并堵死,形成一个镂空的空腔将孔口包住,使穿孔管彻底失去排泥作用。
2.2解决办法
采用压力水反冲。本厂原设计有絮凝池初始启动进水管,是接在穿孔管上的同等管径的压力水管道,用于在空池启用时从池底进水以防止从上部进水对池内折板造成冲击损坏。利用这条管道每周1至&2次开启压力水进行逆向反冲,水流从穿孔管以射流的方式喷出,借助该射流松动、冲散管口附近已经压实的底泥,进而使积泥顺利排除。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3平流沉淀池池底积泥治理
一期沉淀池排泥效果普遍不好,即使增加吸泥行车运行次数仍不能奏效。其中在沉淀池的首端与尾端积泥情况最为严重。一方面池底积泥发酵后成大块状上浮,感官极差;另一方面局部积泥较严重区域有效水深减小,加重了出水跑矾花现象,使出水浊度增高,见图2。
3.1积泥原因分析
(1)经过现场观察与验算发现:一期沉淀池的虹吸式排泥行车的吸泥管管径偏小,尤其是主干管的管径设计取值偏小,与各支管流量不相匹配,导致排泥总流量偏小,甚至造成部分吸泥支管堵塞,从而导致沉淀池池底积泥。
(2)沉淀池池底集泥槽的滑泥面坡度偏小,造成底泥在滑泥面上堆积。
(3)沉淀池首端积泥较多主要是受过渡区积泥过多影响。过渡区积泥达到一定高度后会穿过配水花墙向沉淀池一侧扩散,形成一个斜坡,见图1。由于此处积泥厚度较高,采用通常的Ⅱ型线路运行的行车无法将其完全排除。
(4)沉淀池尾端的积泥原因与尾端设置的出水导流面有关(见图2)。该导流面上的积泥不会自动滑落池底,导致排泥行车无法吸取,此处污泥长期堆积,厚度可达0.5~1.5m,使该处水深变浅,加上该处出水水流的抽吸作用造成了大量矾花被水流携带进入滤池。
3.2 治理措施
(1)对一期沉淀池的虹吸式排泥行车进行改造,扩大吸泥管管径,针对池底滑泥面设置相应的柔性刮板。行车各部分改造前后数据对比见表6。2003年’5月一期行车全部改造完毕,有效地解决了沉淀池池底积泥问题。但由于沉淀池排泥行车排泥管管径的增大,也带来了排泥水量与回收水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厂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加和用电量的上升)。通过按排泥水浊度控制排泥历时长短,对排泥行车运行方式进行改良,使这一矛盾得以解决。
(2)沉淀池首端积泥的治理:在改善过渡区积泥的基础上,改变排泥行车的运行方式,改Ⅱ型运行线路为M型运行线路,并在沉淀池首端积泥较多处进行定点延时排泥,强化排泥效果。
(3)沉淀池尾端积泥的治理:在出水导流面上设置压力水穿孔管,每日一次开启压力水对导流面进行扫洗,将该面上的污泥冲入集泥区由排泥行车吸出。该方法尚未实施。
感谢梅林水厂化验室所做的大量检测工作。
版主(总兵)
南黄海中华哲水蚤昼夜垂直分布
& && && && &&&张芳,孙松,张永山,张武昌
& &&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55267)
摘要:在南黄海定点研究了中华哲水蚤各个发育期的昼夜垂直分布,分析了该种2000年6月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雌体在后半夜上升到表层产卵,形成卵的高密集区;随后,卵在大约20h内边沉降边孵化成NⅠ期无节幼体,导致相应时间内卵的密度减少;NⅢ到CV期幼体的垂直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其密集群的平均深度主要分布在30m的温、盐跃层。讨论了温、盐跃层,叶绿素&,捕食者等因素对它们垂直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中华哲水蚤;垂直分布;跃层
中图分类号:4 4 文献标识码:=4 4 文章编号:7222 & ;205(/223)20 &
中华哲水蚤分布在中国近海和日本沿岸水域。就其巨大的丰度和较大的体长来讲,该种被认为是近海水域浮游动物桡足类中最重要的种类,在物质从初级生产向肉食性鱼类传递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垂直移动是浮游动物尤其是哲水蚤类的一种普遍行为,也是影响垂直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类型主要包括显著型和不显著型,但垂直移动的类型会随着发育期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和本身生物学因素、外界环境因子的变化分不开的。外界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光度、温度、盐度、食物因子等;本身生物学因素包括代谢率、激素、内部节率、生殖等。以往对有关中华哲水蚤在黄海垂直移动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如1991年刘晓丹对北黄海该种各发育期的昼夜垂直移动规律进行了探讨。同年Morilka研究了黄海在温跃层比较明显的情况下,中华哲水蚤昼夜垂直移动情况。2002年王克等研究了南黄海鳀鱼产卵场浮游动物8个优势种的昼夜垂直移动,他们都旨在获得与环境因子相关的垂直移动规律。由于较全面地获得同步环境与生物因子的数据比较困难,因此对垂直移动规律的推测或多或少都存在些欠缺。作者分析了2006年6月一个站位该种各个发育期的昼夜垂直分布情况,并与Huang等研究的该种在日本濑户内海季节垂直移动规律做比较,为更好地理解该种的自然生态习性、鱼类和浮游动物种群补充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的采集
所用的标本系2006年6月“ 北斗号”科学考察船在南黄海的A站(35.470N,122.470E,平均深度55m)采用大容量采水器( 天津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所制造,容积为59L)在24h(6月21日22:22—6月22日22:22)内每隔; 8h采水一次,每次分别在0,5,10,20,;55m 处分5层采水。温度、盐度的观测时间与大容量采水器同步。图7 给出A观测站的位置。
1.2数据的获得和处理
对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在解剖镜下鉴定计数。对中华哲水蚤的卵、无节幼体(文中)NI~NVI),分别代表无节幼体I到VI期幼体)、桡足幼体(文中CI CV分别代表桡足幼体I到V期幼体)成体的计数都采用个体计数法,并把所得数据转换成为个/m3,其中NI和NV的鉴定困难,鉴于它们都处于非摄食阶段,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计数。该种的垂直分布图均为密度分布图,单位均使用个/m3。
2.1水文条件
平均密度深度Dm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为第Ai采样i层的丰度;Di为第i采样层的深度(采样层数见1.1)
从图2可以看出,A站的温度在20~30m之间有明显的跃层,温度从8℃突跃到15℃以下为低温区,温度稳定在7~8℃;同样A站的盐度在20~30m之间有明显的跃层,盐度从31.95突跃到32.80,30m以下为高盐区域,盐度稳定在32.80左右,因此A站在30m以下是低温高盐区。
2.2昼夜垂直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1)卵在各深度层都有分布,但大都分布在0~20m层,在时间上高密度的卵主要集中在凌晨03.00和03.00 09.00次之,到21.00 00.00密度明显减少;同时,卵分布的平均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个别外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2)NI NⅡ期在10~30m内有分布,表层和底层几乎没有分布,在00.00时,有大量的出现,该NI NⅡ期所在的平均密度深度,从12m 到30m,变化范围较大。(3)从NⅢ到CV垂直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它们密集群的平均深度主要分布在30m,有个别发育期,在个别时间内平均密度深度向上或向下移动。(3)雌性成体在各深度层都有分布,凌晨03.00,06.00时,它们大量分布在0~10m另外,它的平均深度变化很大。
根据野外现场中华哲水蚤产卵节律的研究,发现它们在后半夜开始产卵,拂晓时几乎停止产卵。与中华哲水蚤的产卵节律相似,很多哲水蚤类都在夜间上升到表层产卵,这样卵就停留在表层,而孵化出来的幼体能保证在饵料浓度比较丰富的浅水层出现,这样能保证初摄食期)*** 幼体的开口摄食。因此不难解释在本次调查的结果2.2中(1)和(4)中的现象:0300 和06.00时表层都出现卵的高密度分布。相应地在此期间,雌体也大量出现在表层。对于雌体在产卵后离开表层这一现象,Uye认为因为中华哲水蚤雌体摄食自己的卵,如果雌体和卵在同一水
层出现,遭遇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在破晓之前雌体要离开表层向下层移动,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也是一种生态适应性的表现。
中华哲水蚤的卵是沉性的,而且沉降速率随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室内所测海水静止的情况下该种卵的沉降速率为50.8m( 盐度:29.85,温度:13~18℃),在本文的调查中,在A站现场环境下,根据卵的平均密度深度也可以估算出,卵在现场海水中沉降速率约为28m/d。可能因为现场条件下海水动荡、或水流、或盐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沉降速率减小。同时,雌体03.00产的卵在相应环境( 平均温度18.9℃)条件下,根据孵化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公式Dh=545(T+5.7)-2.09可以估算出,该站的卵孵化成无节幼体大约需要0.76d)。另外再根据现场该站所测得的卵的孵化率都为100%,作者推测:雌体03.00的卵大部分孵化成NI无节幼体了,所以21.00,00.00时卵的密度很小,推测是因为多数卵孵化成无节幼体所致。Uye有关该种昼夜垂直分布的研究
也有同样的结果。
从结果2.2中(3)可以知道,NⅢ CV倾向于集中在30m处,同样从结果2.1可以知道,30m处在A站的温度、盐度跃层。王克(此研究资料恰与本研究资料同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 所有桡足幼体的和)主要分布在20m以下,与本文结果吻合。Moaioka,在我国的北黄海也作过该种一些发育期的垂直分布与温跃层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CI Ⅱ CⅣ也倾向于聚集在温度跃层,恰恰叶绿素的高值就分布在跃层附近,并认为这种分布可能是摄食节律所驱使的。根据本次调查的叶绿素a的资料,叶绿素的垂直变化不大,最高值在表层。因此在本文中NⅢ CV在跃层停留的驱动因子是否摄食节律所驱使是值得探讨的。
逃避捕食是影响该种垂直移动行为的重要因素,捕食者又可以分为有视觉性捕食者和非视觉性捕食者,对中华哲水蚤来说,它的有视觉性捕食者包括各种鱼类,非视觉性捕食者包括接触式摄食的桡足类、磷虾类、毛颚类等。孟田湘在山东半岛南部鲥鱼产卵场鲥鱼仔、稚鱼摄食的研究中,在鲥鱼的消化道中尽管没有发现中华哲水蚤,但邓景耀等对渤海主要生物种间关系及食物网的探讨中,表明很多鱼类摄食中华哲水蚤,如:鲥鱼、青鳞鱼、黄鲫等。鉴于鲥鱼在黄海有很大的生物资源量,可以把鲥鱼作为一个重要的捕食因子。根据同步的鲥鱼仔、稚鱼昼夜垂直分布资料( 图4)可知,鲥鱼仔、稚鱼的密集分布09.00以后有向中层,或近底水域移动的趋势,夜间主要分散于0~10m。因受跃层的影响,鲥鱼常常分布于跃层之上,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它们一般不穿越跃层进入底层冷水区。同时根据本航次同步调查的毛颚类强壮箭虫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我们知道夜间其分布在上层,白天分布在中下层。因此可以推测:A站的中华哲水蚤的一些发育期( 如:CⅢ,CⅣ,CV)白天有向跃层以下移动的趋势,有可能是为了躲避正向下移动的捕食者。Huang等的研究也表明CV、雌成体白天下降的平均水深与捕食鱼类(鳀鱼和沙丁鱼的幼鱼)数量的自然对数有负相关的关系。
总之,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而又广泛的生态学现象,是各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还受浮游动物各种类本身生态习性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在室内就各个单因子对其垂直分布的影响进行一些专门的实验,验证一些争论和假设。
致谢 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黄大吉研究员提供了温度、盐度资料,黄海水产研究所万瑞景先生了提供鳀鱼仔、稚鱼分布资料,吉鹏、张光涛计数了部分浮游动物标本,谨致谢忱。
帖子520 积分769 威望700&&金钱693&&查看详细资料
版主(总兵)
生活饮用水“红虫&污染原因和预防措施
(吴江市卫生防疫站, 江苏吴江 215200)
【文献标识码】C 【中图分类号】R123.5 【文章编号】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红虫”污染;预防措施
据居民反映夏秋季饮用水中发现有“红虫”污染,而有关生活饮用水“红虫”污染的报道尚少。为了解生活饮用水“红虫”污染的原因,探索其预防措施,我们于1998年开始进行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8年~2000年市区反映生活饮用水中发现“红虫”污染的用户为观察对象,并同时选择另一生活区的用户为对照。
(1)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别调查:① 是否使用高层水箱;② 高层水箱是否每年清洗1次;③ 高层水箱溢流口是否有防护网,进入口是否密封。全部肯定者为合格,如有一项否定即为不合格。
(2)分别在“红虫”用户、对照用户、水厂清水池后各设一水样采集点。用灭菌瓶和10 L塑料桶,连续3天每天上午7:30及下午5:30采集水样。检测“红虫”、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余氯。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检测、评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余氯,“红虫”以10 L水中沉淀检出为阳性。
(3)“红虫”用户高层水箱清洗消毒投放持续消毒器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分别采样监测。
2.1 “红虫”污染的配对比较 3年中共报告生活饮用水“红虫”污染58起,经查实均为高层水箱的二次供水。为较全面地弄清情况,我们相应地进行了对照现场调查。从表1可见,“红虫”户高层水箱合格率为25.86% ,对照户高层水箱合格率为89.66% ,二二者经统计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x2=45.79,P<0.01)。分别采集“红虫”用户、对照用户和水厂出厂水各348份水样,经检测“红虫”户的“红虫”检出率为94.83% ,水样合格率为5.17% ;对照户未检出“红虫”,水样合格率为97.13% ,水样超标项目均为细菌总数和余氯,二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X2=596.O1,P<O.O1);而水厂出厂水无“红虫”发现,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余氯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2 水箱不同防护状况下“红虫”检出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当年未进行消毒的水箱12只,监测水样72份,检出“红虫”水样60份,检出率83.33 %;溢流口无防护网的水箱28只,监测水样168份,检出“红虫”水样165份,检出率98.21% ;进入口不密封的水箱18只,监测水样108份,检出“红虫”水样105份,检出率97.22% 。经统计分析,未消毒水箱与无防护网水箱和进入口不密封水箱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16.59和9.17, p均<0.01),而无防护网水箱与进入口不密封水箱间差异无显著性(X 2=0.02,P&O.05)。表明溢流口无防护网的水箱和进入口不密封的水箱均易出现“红虫”污染。
2.3 高层水箱清洗消毒投放持续消毒器后效果观察“红虫”户高层水箱经清洗消毒投放持续消毒器处理后,共监测水样812份,效果非常明显,仅在处理后第1天和第2天分别检出30份及8份“红虫”水样,其余均为阴性。
关于生活饮用水“红虫”的污染报道甚少。深圳市卫生防疫站黄锦生等对污染饮用水的“红虫”进行了虫种鉴定和生活史研究,认为是摇蚊产卵于高层水箱内孵化而成。我们经过连续3年的观察,发现“红虫”污染与自来水厂无直接关系,而与高层水箱状况关系密切。由于高层水箱溢流口无防护网、进入口不密封,又不进行清洗消毒投放持续消毒器,给昆虫进入水池产卵、孵化创造了条件。其中,高层水箱溢流口无防护网和进入口不密封是引起“红虫”污染的主要原因。
“红虫”检出率和水样检测合格率成负相关,“红虫”检出率上升,水样检测合格率下降,而且主要是细菌总数和余氯不达标。
高层水箱经清洗消毒投放持续消毒器后效果明显,处理后第1天、第2天的水样仅个别查出“红虫”,可能是管道里的残留,自第3天起到第15天均未检出“红虫”。
由此可见,做好高层水箱的防护工作是防止“红虫”污染的关键。首先,应由水厂建立和健全一支专业高层水箱清洗消毒队伍,每年认真开展1次高层水箱的清洗消毒工作。其次,为防止昆虫侵入水池,溢流管口应用小孔径纱网遮盖,不可直接通入下水道,进入口必须加盖密封上锁。第三,高层水箱每年清洗消毒1次,清洗消毒时间应在5~6月份为好,清洗消毒后的水箱还应投放持续消毒器,一般每季添加1次消毒剂,以彻底清除“红虫”的滋生条件。第四,加强宣传,使居民了解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知识,发现“红虫”污染及时向水厂清洗消毒部门反映,以期得到迅速处理。
版主(总兵)
洪虫主要靠过滤来解决
帖子59 积分266 威望247&&金钱187&&查看详细资料(转网易网友回答)
清洗消毒啊,红线虫生存能力较强,1.0的游离氯都杀死它。
版主(总兵)
引用:原帖由 hitsteven 于
09:09 发表
清洗消毒啊,红线虫生存能力较强,1.0的游离氯都杀死它。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版主(总兵)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剑水蚤的实验室培养检测及氧化灭活的初步研究
姓名:张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市政工程
指导教师: 崔福义
版主(总兵)
引用:原帖由 梦岩 于
08:28 发表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剑水蚤的实验室培养检测及氧化灭活的初步研究
姓名:张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市政工程
指导教师: 崔福义
2004年 很好的资料!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版主(总兵)
水中颤蚓灭活实验研究
黄廷林1,武海霞2,陈千娇1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 要:水源污染及水质恶化导致水体中生物群结构发生改变,部分水生物大量繁殖,由于目前不能被有效去除,致使在水厂乃至入户水中时有出现,这是给水处理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对水厂中新发现的水生物-颤蚓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几种常用氧化剂对其进行了灭活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投药量、pH值、接触时间下比较几种药剂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臭氧灭活效果最佳,2.5mg/L投加量下可达100%灭活;次氯酸钠、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在增大投药量和延长接触时间后也具有较好的效果;过氧化氢在实验条件下对颤蚓无杀灭作用.
关键词:颤蚓;灭活;氧化;饮用水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水处理构筑物中常出现水生动物,有时甚至污染了清水池和管网,发生多起用户投诉事件.饮用水中的水生动物不仅引起人体感官不适,病毒和细菌容易寄居其体内,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危害人体健康,这已成为目前城市供水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4年西安市某郊县自来水中曾出现过摇蚊幼虫,2005年1月该水厂处理构筑物内又发现大量线状红色小虫,体长1-2cm,体宽约0.1mm,在水中伸缩爬行.经初步鉴定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类、颤蚓目、颤蚓亚目.由于线虫体积小,伸缩能力强,不易被常规处理工艺去除,对安全供水构成新的威胁.
在水体富营养严重时常可发现大量颤蚓,因为该种类能耐受由于有机物大量被分解而造成的低氧甚至缺氧环境.颤蚓是淡水底栖动物群及严重污染区的优势种之一,因而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污染(富营养)指示生物,国内外学者常用其来划分、评价水体的营养类型.一般颤蚓的密度分布与水体营养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该郊县供水水源为灞河的地表水,发源于秦岭山区和骊山丘陵区,河流出秦岭山前水质尚好,但由于近年沿河一些企业和居民点任意排放污水、废渣、生活垃圾,河流水质恶化,以有机污染为特征,易产生寡毛类孳生现象.
供水系统中常出现的水生动物是水蚤和摇蚊幼虫,各地已相继开展研究并采取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颤蚓类动物研究尚不多.因此,本文对常见的几种水处理氧化剂-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氧、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对摇蚊幼虫的灭活效能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试验研究,做了一些初步探讨,为解决此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1 生物特性
颤蚓在水底软泥或沉积物中穴居,肉眼可见.其头部不明显,身体分节但不分区,体表具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性成熟时体表产生环带;卵生,直接发育(指幼体孵化后其形态与成体无大差异),集群生活.体细长,由于血浆中溶有血红蛋白而呈微红色,而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进行氧的传递,使得颤蚓能在缺氧甚至无氧的条件下生存一段时间.为了更易于获得氧,它们常将身体的后端伸入水中并不停摆动,以利于更有效地进行呼吸作用.
颤蚓中的典型种类-正颤蚓的生活史分蚓茧内发育、未成熟和成熟3个阶段.刚孵化不久的幼虫长约2-4mm,体宽不到0.2mm,实验室中观察到其漂浮在水面或沉在盘底,未筑巢,活动不剧烈,肉眼很难分辨.成熟虫体体长达15-50mm,体宽0.5mm左右,另外还出现环带,由相邻的几个体节体壁的上皮细胞膨大形成.未成熟和成熟颤蚓分别见图1、2. 温度对颤蚓影响很大,不仅直接影响体温和活动,也直接影响其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般说来,活动温度在5-30℃之间,最适温度为20-25℃,28-30℃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0℃以上生长停止,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导致死亡.
最适生长pH值为6.8-8.5.实验室中观察到颤蚓在pH&11与pH&3的蒸馏水中10min全部死亡,在pH=10、4、5的溶液中2h后部分死亡,其余活动较缓,20h后全部死亡.
2 化学氧化灭活实验
2.1 实验方法与材料
2.1.1 实验体
在水厂发现的颤蚓多为营浮游生活的幼虫,但由于体细小且活动不剧烈难于观察,故取体较长、体色和活动正常的虫体进行实验.
2.1.2 实验试剂
灭活实验所用的试剂为目前水处理中常用药剂,包括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实验室现场制备)、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臭氧(现场发生),各种药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
2.2 实验方法
取30条颤蚓(体长约5-6cm)体放于白搪瓷盘中,注入试验液约500mL.每个浓度设2个重复,同时做空白实验对照.在不同时段观察颤蚓的反应和状态,随时检出死亡个体,记录死亡数.
3 实验结果
3.1 以蒸馏水为试验水样的灭活结果
3.1.1 不同药剂投加量下颤蚓灭活效果
以pH=7的蒸馏水为试验水样,臭氧浓度为1、1.5、2.5mg/L,氧化剂投量在2.0-10mg/L之间设5个浓度梯度,接触时间为30min.试验结果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接触时间30min时,臭氧、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的灭活效果都较好.在中性条件下,各药剂的灭活性能顺序为:臭氧&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氯在8mg/%可以达到100%的灭活率,次氯酸钠在6mg/L便可以达到100%的灭活率,而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效果甚微,即使在高投加量下对颤蚓的灭活率也很低.
3.1.2 不同接触时间下颤蚓的灭活效果
中性条件下,5种药剂投加量均为2mg/L时,延长接触时间至3h,观察颤蚓对化学药剂的反应,实验结果见图4.
总体说来延长接触时间有助于提高化学氧化剂的灭活效果.次氯酸钠和臭氧起效很快,1h后就能达到100%的灭活率.另外,高锰酸钾在1h后灭活效果显著提高,在3h可达100%的灭活;二氧化氯效果不如次氯酸钠,在2.5h处才达100%灭活.过氧化氢对颤蚓活性基本无影响,实验中观察到颤蚓体色、活动均较正常.
3.1.3 不同pH值下颤蚓的灭活效果
为了考察化学氧化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颤蚓的杀灭效果,在pH 5-9范围内对灭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到过氧化氢效果很差,而臭氧在pH值5.6-9.8范围内氧化效力不受影响,故仅进行了其他3种试剂的灭活实验.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投量4mg/L,接触时间30min,高锰酸钾10mg/L,接触时间1h.实验结果见图5.
由图5可以看出,灭活效果基本随pH值增大而减小,但受pH值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高锰酸钾受pH值影响最大,因为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而在中性、碱性介质中其氧化性减弱;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对颤蚓的杀灭效能受pH值影响不大.
3.2 原水中颤蚓的灭活效果
以灞河源水为溶液底质,对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灭活颤蚓效能进行比较.药剂浓度在2.0-10mg/L之间,接触时间为30min,高锰酸钾延长至1h.原水水质条件如下:pH值7.89-8.02之间,浊度2.8NTU,CODMn=2.04.实验结果如图6.
3种氧化剂在天然源水中的灭活效果均不同程度的低于蒸馏水中的效果.30min时,高锰酸钾不论在何种试验水样中,基本无效果,延长接触时间则效果明显好转,10mg/L的投量下接触1h可达到100%的灭活率.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情况相似,在2mg/L和4mg/L时原水中的灭活效果明显低于蒸馏水中的灭活效果.
3.3 滤后水中颤蚓的灭活结果
以滤后水为底质,进行次氯酸钠、高锰酸钾、二氧化氯三种氧化剂在不同投加量下对颤蚓的灭活试验,接触时间30min,高锰酸钾延长至1h.滤后水水质:pH=7.68;浊度2.2NTU;CODMn=1.71.结果如图7.比较图7和图3、图6,发现3种氧化剂在滤后水中的灭活率也低于蒸馏水中的灭活率,但高于原水中的,因为原水中的杂质消耗了部分氧化剂.化学试剂投量为10mg/L时,均达100%灭活.
4 灭活机理探讨
几种氧化剂对颤蚓灭活效果存在显著差别,与虫体生物结构特点和化学氧化剂对生物体氧化性能有关.颤蚓属于环节动物门中的寡毛类,其体壁的结构由角质层、表皮细胞、环肌及纵肌组成,肌肉层内为体腔膜.表皮细胞中有发达的腺细胞.化学物质致毒机理可能是:化学试剂与机体接触后,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体内的蛋白酶遭到破坏,酶的活性丧失,进而使它不能参于氧化还原系统的活化,导致代谢机能发生障碍.生物体的死亡可能因某系统中毒直接所致,也可能是各组织受损的综合结果.&&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直接氧化细胞膜磷脂、蛋白质等产生有机自由基,也可直接氧化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而形成有毒的过氧化物.另外,臭氧还作用于酶系统,使酶失去活性.二氧化氯的灭活机理原则上和一般氧化剂相同,但是也有其独特之处,二氧化氯可以破坏生物的外部细胞膜,从而增大了细胞膜的渗透性.高锰酸钾在水溶液中遇到还原性物质释放出新生态氧,使生物组织遭到破坏.次氯酸钠是次氯酸通过细胞壁,与细胞的原生质化合,破坏细胞的代谢机能.
颤蚓灭活前后虫体变化见图8-图12.受各种氧化剂作用后死亡情况略有不同,臭氧作用最快(图10),实验开始10min后身体蜷曲、僵硬并有淡红色液体流出,活动变缓,部分虫开始死亡,之后身体逐渐溶解断裂,1h以后身体溶解加剧,最后仅剩透明絮状体,这说明臭氧氧化性很强,在投药量不高的情况下对生物的灭活作用就很显著.高锰酸钾作用时间一般在1h后,颤蚓死亡特征是身体舒展并僵硬,轻触无反应,部分体节略有溶解,体色变化不明显,见图9;在二氧化氯溶液中,颤蚓死亡特征是虫体完全伸展,死亡后身体逐渐溶解,体色呈灰黑色或褐色,见图11;颤蚓在次氯酸钠失去活性时身体略有蜷曲,体色稍有褪色,溶解现象较少,见图12.由颤蚓在各种溶液中的特征可以看出,几种药剂对颤蚓的作用强度和时间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各自的氧化性及对生物体的作用方式.
5 结论与建议
(1)原水中生物常在温暖的春夏季开始繁殖,但此次颤蚓出现在水温较低的冬季,建议对灞河水源水质和水体中包括颤蚓在内的生物群进行监测,对颤蚓生长史做进一步研究,以便能事先预测颤蚓的爆发时间,为安全供水做好充分准备.
(2)在几种常规水处理药剂中,臭氧在消毒中的常规投量和接触时间内,能杀死水中全部颤蚓;其余药剂在增大投药量和延长接触时间后,才能杀灭全部颤蚓;二氧化氯的效果同次氯酸钠相当,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原水中出现颤蚓时,建议采用臭氧氧化进行预处理.
(4)几种氧化剂对颤蚓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氧化性越强,灭活效果越好,作用时间越短不同
版主(总兵)
水环境中摇蚊幼虫微生物防治研究
潘晶1,陈永强2,郑桂友3,张金松4
(1.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辽宁沈阳.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辽宁沈阳.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烷,辽宁沈阳.深圳水务集团,深圳150090)
摘要:初步研究了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以下均用B.t.i简称)对水环境中出现的摇蚊幼虫的毒杀效果,并采用聚乙烯醇(PVA)加少量海藻酸钠及活性炭的方法固定B.t.i.结果表明,控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PVA、1%海藻酸钠和20%活性炭,采用4%CaCl2的饱和硼酸溶液(pH为6.7)作为交联剂且交联时间为24 h时,制得的凝胶颗粒机械强度好,操作简单.B.t.i以及固定化微球对摇蚊幼虫具有很高的毒力作用,微球缓慢释放B.t.i.
关键词:水环境;摇蚊幼虫;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
中图分类号:X 703.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在南方城市,由于气候具有常年温暖潮湿的特征,适于昆虫繁殖,随之产生了困扰国内外的红虫问题.红虫是分属昆虫双翅目摇蚊科的摇蚊的幼虫,由于身体内含有血红蛋白而成红色.现有的治理措施主要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经济成本高、见效慢等缺点,难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无法有效解决红虫问题.采用灭蚊微生物制剂防治水环境中的蚊幼虫,具有较好的效果.一方面,该方法比化学杀虫剂,生物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小,蚊虫不易对其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与物理方法相比,它经济、有效,易于实施.本研究选用的微生物是从生物制剂分离纯化的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以下均用B.t.i简称),B.t.i是苏云金杆菌中唯一已确知具有防治蚊虫显著活性菌株,而且对高等动物无毒害,具有应用可行性.B.t.i的主要杀虫活性物质为伴孢晶体蛋白和芽孢,伴孢晶体蛋白是B.t.i在形成芽孢时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害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和专一性.B.t.i被虫吞食后,在虫肠道碱性环境条件下,打开二硫键,形成原毒素,然后在肠道蛋白酶的作用下,激活为抗蛋白酶的毒素,破坏虫肠道上皮细胞,导致虫死亡.在水环境中,将微生物直接投入流动水体,需要投加的剂量较大,水中残余数量大,对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不宜采用,而以无毒材料为载体的菌体固定具有可行性.细胞固定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并使其保持活性,反复利用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固定化的主要方法有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聚乙烯醇包埋材料具有强度好、化学稳定性高、价格低廉等特点,是一种在水环境中具有实际应用可能包埋材料.本文主要研究了B.t.i对红虫的毒效,以及利用聚乙烯醇对B.t.i进行包埋时,添加1%的海藻酸钠作为助形剂,能增强PVA凝胶的成球能力,有效地克服附聚现象,凝胶成球好,操作简单.同时加入少量活性炭,可以达到吸附与包埋的双重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B.t.i从武汉生物制剂中分离得到.取一接种环斜面菌种于装有35 mL种子培养基的500 mL三角瓶中摇床培养8h,30℃,250r/,min.取以上培养液1 mL接种到装有50 mL发酵培养基的500 mL三角瓶中进行摇床发酵36 h,30℃,250 r/min,即得液剂.用平板计数法算出含菌量.
1.2种子培养基为
牛肉膏0.3%,蛋白胨1%,NaClO 5g 琼脂1.5%~2.0%,pH=7.2.发酵培养基为:玉米淀粉1%,鱼粉2%,棉子饼粉3%,黄豆饼粉1%,酵母粉0.3%,CaC03 1%,pH=7.2.
1.3发酵茵液对红虫毒杀实验
用无菌水将发酵液稀释成含有若干个菌的溶液各100 mL,对照组溶液为100 mL无菌水,分别放人敞口容器做毒力实验.放人30条3龄红虫,2滴牛奶,3滴泥沙,观察24 h红虫的死亡率,实验重复3次.
1.4菌种的固定化B.t.i的固定化按图1所示进行.
1.5菌的释放和毒杀红虫实验
1)微球的累积释放
5 mL混合液(质量百分比为10%PVA、1%海藻酸钠、20%活性炭和20%菌液)制作的微球放置于盛有150 mL无菌水的无菌培养皿中,加盖.共做6个,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中一个的细菌总数,确定微球释放菌和活芽孢的数目.然后从中倒出100 mL,对照组溶液为100 mL无菌水,分别放入敞口容器做毒力实验.放人30条3龄红虫,2滴牛奶,3滴泥沙,观察24 h红虫的死亡率,实验重复3次.
2)微球的缓慢释放
图1菌固定化流程图
5 mL混合液(质量百分比为10%PVA、1%海藻酸钠、20%活性炭和20%菌液)制作的微球放置于盛有150mL无菌水的无菌培养皿中,加盖,每24h测定细菌总数,换无菌水一次,倒出水取100 mL,对照组溶液为100 mL无菌水,分别放入敞口容器做毒力实验.放入30条3龄红虫,2滴牛奶,3滴泥沙,观察24 h红虫的死亡率,实验重复3次.
2结果与讨论
2.1发酵液中菌数与红虫死亡率关系
红虫的死亡率随着发酵液中菌数的增加而增加,即红虫的杀灭效果与发酵液菌数正相关,如图2所示,对照组红虫死亡率为0.
2.2释放曲线和毒力曲线
1)微球的累积释放和毒力曲线
微球累积释放B.t.i的曲线如图3所示,微球释放的菌数随着时问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到一时间后,细菌数几乎不再增加,原因是微球内部的细菌数和溶液中的细菌数相同,细菌的释放达到动态平衡.从毒力曲线(见图4)可以得出,固定化微球对
图2发酵液菌数与红虫死亡率关系红虫具有灭杀作用,且在静水环境这种毒杀作用持续的时间会更长,对照组红虫死亡率为O.
2)微球的缓慢释放和毒力曲线
微球缓慢释放B.t.i的曲线如图5所示,微球释放的菌数先增加后减少,最初微球内固定的菌逐渐释放出来,后来微球内的菌越来越少,所以释放出来菌也随之减少.从毒力曲线(如图6)可得微球中菌是缓慢释放的,开始毒力缓慢增强,后来毒力下降,与细菌数结果吻合,对照组红虫死亡率为O.加大其固定菌量可以延长其释放时间,同时可增强其毒力.
1)采用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PVA、1%海藻酸钠、20%活性炭,以4%CaCl2的饱和硼酸溶液(pH为6.7)作为交联剂、交联时问为24h时,制得的凝胶颗粒机械强度好,操作简单.
2)B.t.i发酵液对摇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毒性,且随着发酵液中菌数的增加,毒力增强.
3)B.t.i固定化微球对红虫具有较高的毒力,而且其释放是缓慢进行的,有利于发挥固定化材料的长效杀灭红虫的能力.释放的菌数与红虫的死亡率正相关.
4)采用PVA作为固定化载体,其优点是价廉、来源广,对微生物细胞无毒害作用,还能抗微生物分解.
5)添加少量海藻酸钠可克服两液滴粘连现象,有助于颗粒成型,添加少量活性炭能改变其通透性,有利于菌和伴孢晶体的释放.
6)通过菌体固定化,一方面可避免大量B.t.i进入制水工艺,另一方面使生物制剂易于回收与清除,又能减弱日光中的紫外线和水体中各种有毒物质对B.t.i毒力的影响.
7)利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蚊幼虫控制,是解决南方地区水环境中红虫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同时可取得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UID147779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1570 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查看详细资料
编辑 引用 报告 回复 TOP
版主(总兵)
水中摇蚊幼虫大量擎生的生态学因素
& & 作为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摇蚊幼虫等一些底栖生物是某些经济鱼类的饵料生物,而且其群落结构与水体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态因子通常分为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是指温度、相对湿度及光照等气候因素和食物、营养以及物理、化学条件等;而后者则是指在同一环境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种间关系。因此我国南方地区水源水中摇蚊幼虫大量孽生的原因可以从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2.1.1生物因子的影响在淡水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类。这三类生物种群在彼此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种间关系,主要包括种间的积极关系和消极关系。其中,以竞争与捕食关系最为普遍。竞争是指两种生物争夺某一生存条件的现象如食物和空间的争夺。正是通过竞争,一部分生物的生态位得以扩大以致发展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类,而有些则成为劣势种类被驱逐或消灭。捕食关系指生物群落中上级营养者对下级营养者通过食物链的摄取行为。从群落角度而言,捕食的结果降低了被捕食种群的增长率,这有利于防止该种群在群落中的过度繁殖。而当某一种群被捕食的压力减弱甚至消失时就有可能使其生态位得以扩展,进而发展成优势种属甚至出现大量的孽生现象。
& & 摇蚊幼虫在饮用水水源中大量孽生的原因,可以利用食物链关系进行分析。在水体中存在着两条典型的食物链关系[l3]:(l)牧食食物链: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一水体鱼类;(2)碎屑食物链:死亡有机物一细菌、底栖动物一浮游动物一水体鱼类。这两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进而形成食物网。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正是在这两条食物链及其所形成的食物网中进行着传递与循环,而水体中的动植物也正是靠彼此间的捕食关系与生存竞争压力来实现水体各物种间生物量、种群密度上的合理配比,从而达到水体宏观上的动态平衡与稳定。当处于水体中某一营养级上的物种由于人为的或某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异常时,就有可能使得水体中的食物链乃至食物网遭到破坏,进而打破水体中原有的生态平衡。根据生态学关系理论,摇蚊幼虫种群是初级消费者,次级生产力,在同一营养层次中占有很大份额。一般摇蚊幼虫的数量占淡水湖中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半数以上,其生物量约占底栖动物总量的70-80% ,在群落与环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的上下营养级的变动都可能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之出现异常。
& & 近年来,水体中外界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大量输入,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和有机物含量增加,即出现了下级营养过剩的情况。这为底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使得它们的摄食竞争压力大大降低,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水体富营养严重时常可发现大量的摇蚊幼虫,这主要归因于摇蚊幼虫能耐受由于有机物大量被分解而造成的低氧甚至缺氧环境,而其它底栖动物在这种环境下往往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使得摇蚊幼虫在竞争中占优势地位。随着富营养化日益加剧,太湖中一些不耐污染的种类消失,底栖动物的组成已主要是耐污的摇蚊幼虫;安徽太平湖水库底栖动物的种类数也在8年中由27种减少到20种左右,总的趋势是多样性减少,耐污种类增多,摇蚊幼虫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明显增加,增长率5 ~18倍不等 .湖北梁子湖水系中,在中营养型湖泊中中国长足摇蚊、异腹鳃摇蚊,只占底栖动物总数的9.3 %,而富营养型湖泊中大红德永摇蚊、中国长足摇蚊却占底栖动物总数量的85.7%。由此可见,城市水源水摇蚊幼虫污染的日益严重正是水体富营养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 & 长期以几来人类在肆意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时,对其再生与可持续发展未给予重视,造成了资源日益枯竭的恶性后果。在我国的许多水库、湖泊中,因人为的捕渔影响使得许多水体中出现了贫鱼、无鱼的情况,当上级营养者遭到破坏时,由于捕食关系的影响,摇蚊幼虫的生存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脱离了上级捕食者的制约在下级营养物质充足的条件下(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有机物含量高,为其提供丰富的营养),势必造成其大量繁殖,这一点已逐步为国内外学者所证实。以图1-1和图1-2所示为例,选取无鱼对照池1#,主养缝鱼池2#,主养罗非鱼池3#和主养草鱼池4#对池内底栖动物生物量进行对比试验。池塘内底栖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的主要组成是摇蚊幼虫,占总量比例多在95~99.8%,摇蚊幼虫密度和生物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1#&3#﹥2#﹥4#,无鱼对照池摇蚊幼虫丰度显著大于养鱼池,其平均生物量是养鱼池的13.6倍【16]。傅相明等对平原型水库的调查发现,水库无鱼的围栏区内7月中旬摇蚊幼虫达到 9.5g/m2,而有鱼的围栏区内摇蚊幼虫的生物量仅0. 5g/m2,显然鱼类的存在影响了底栖动物的现存量和群落结构。以上研究证明鱼类的减少乃至灭绝成为摇蚊幼虫迅猛增长的动力。
& & 由此可以说,正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底栖动物多样性的降低,使摇蚊幼虫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时传统的淡水渔业养殖模式使其生存压力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更加助长了摇蚊幼虫的生长繁殖势头。
1.2.1.2非生物因子的影响摇蚊幼虫的生长繁殖,不仅受到生物因子的影响,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也很重要。在非生物因子中,温度不仅影响水生昆虫的生长发育,而且也影响它的新陈代谢速度,因而温度是对水生昆虫影响最为显著的环境因子。一般认为,蚊类幼虫的适宜温区为10-35℃。研究表明,在食物和其它环境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可加快摇蚊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缩短周转率。Menzie等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培养林间环足摇蚊(Cricotopssy sylvestrs)时发现该种在15℃时完成幼虫发育需28d,而在22℃仅需l Od。其他的一些室内研究也有同样或相似的发现。在野外同样的情况也被发现,如Rosenberg等发现一些摇纹幼虫在夏季温暖的季节中生长非常迅速,有时可完成一代甚至更多,而到寒冷的月份完全停止生长。
& & 许多深水湖泊或其他遭受有机污染的水体中底质环境的溶氧常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这对于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底栖动物来说,溶氧明显成为它们的限制因子。研究表明,体色血红色的摇蚊幼虫比非红色幼虫耐缺氧,甚至在无氧条件下也能生存30~120d。这是因为幼虫体内营养物质不经氧化分解成乳酸或脂肪酸,以释放能量维持生命。Harni sch等发现羽摇蚊(Tendipesplumosus)在无氧情况下,其生活环境的水中,有机酸的种类数和总量大量士曾加[23]
& & 无论在湖泊还是河流,底质的特性与组成都是一个影响摇蚊幼虫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湖泊与水库等水体底质中的有机质含量决定了摇蚊幼虫的种类组成和数量[[24],武汉东湖腐泥底质中摇蚊幼虫密度和生物量大于沙泥等其他底质[[25]。底质有机物含量的年平均值与底栖动物生物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底质有机物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和污染水平。
& &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高温为水源水中摇蚊幼虫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合适的气候条件,而水体富营养化化程度的日益严重则为摇蚊幼虫的大量孽生创造了理想的水质环境。
版主(总兵)
顶一下!!!!!!!!!!!!!!!!!111111
版主(总兵)
生活饮用水中‘红虫’杀灭初步研究
陈旭 朱琳 赵巍 杨瑶 王启山 何文杰 韩宏大 张旭东
(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40)
摘要 我国一些城市的水源地以及给水厂水池中,甚至在用户端的水龙头中都曾经发现“红虫”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饮用水的水质。在天津市市区收集到3处用户水龙头放出的“红虫”,在对该种“红虫”进行了实验室条件下的初步生物学研究的基拙上分别研究了不同温度(10℃、 20℃、 30℃)条件下,对其成虫进行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杀灭试验研究。,不同余氯对“红虫”成虫的杀灭效果;并且初步研究了光照、基质等环境影响因子对杀灭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饮用水红虫杀灭余氯
人们习惯上称为“红虫”的底栖动物在我国一些城市的水源地和给水厂水池中常常被发现,有时甚至会出现在用户端的水龙头中,这种情况会对饮用水的水质造成非常大的不良影响。
资料表明 ,在我国南方某些城市二次储水池中及英国的艾塞克斯城(Essex)、美国的洛厄尔城(Lowell) 发现的“红虫”均为摇蚊幼虫。与之不同的是,本实验室收集到3处用户水龙头放出的“红虫”经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鉴定均为同一种,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近孔寡毛目、颤蝴科(Tubific idae)的淡水单孔。 (M onopylephorus
limosus)。 关于摇蚊幼虫污染饮用水的治理研究目前已有较多报道,而本试验研究的该种“红虫”作为生物污染物污染饮用水水质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本试验在成功进行了“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生物学研究以及“红虫”进一步扩大培养的基础上,为了解该种红虫对杀灭药物的耐受能力,选取成虫进行了杀灭试验的初步究。按照自来水处理工艺目前常用的氯消毒法,选用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配成不同的余氯浓度。在预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对“红虫”成虫杀灭情况的研究。测定经不同处理时间后对成虫的杀灭率、该时间段后的余氯变化以及成虫在高杀灭率余氯浓度下的存活时间,以期为自来水处理过程中的杀灭提供实验室的数据支持。同时进行了相同温度条件下,不同的光照、基质等环境影响因子对杀灭效果影响的初步研究。
I 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选用出现环带的性成熟“红虫”,其体长30一50 mm(平均37 mm),体重7一14 mg。用胶头滴管吸取成熟“红虫”于盛有曝气水的培养皿中待用。放人烧杯前再次用曝气水清洗其体表的有机物,以免有机物消耗溶液中的有效氯,影响试验
用次氯酸钠配制不同余氯(初始浓度)的杀灭溶液,将每种余氯作为一个浓度组,每组采用20条“红虫”,分别放人20个100 mL烧杯中,再分别加入40 mL杀灭溶液。同时采用5个100 mL烧杯,分别放人5条“红虫”,加人40 mL曝气水,作为对照组。每个小烧杯均用双层铝箔包裹,以创造无光照的杀灭条件,模拟自来水管道中的实际环境。将不同浓度组试验烧杯放人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由于本试验是采用一次性静态暴露的方法,烧杯中余氯随时间逐渐衰减。试验中定时记录杀灭时间,测定余氯变化。
成虫死亡标准:所有体节失去自主活动能力。
2.1 不同水质对杀灭试验的影响
(1) 直接用自来水进行杀灭试验证明,能够保持一定余氯值的自来水在30℃对“红虫”成虫有一定的杀灭率,可达35% ,但是在10℃及20℃下,相同余氯的自来水则只能给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不能导致虫体完全死亡。
(2) 经试验证明,相同条件下,采用去离子水配制的杀灭溶液所得到的杀灭率比采用曝气自来水配制的杀灭溶液所得到的杀灭率要高出很多(见图1)。在30℃,初始余氯为0.5 mg/L时,经过2 h,去离子水配制的杀灭溶液的杀灭率高达85% ,而采用曝气自来水配制的杀灭溶液的杀灭率仅为5%.
2.2 不同温度对杀灭试验的影响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选用次氯酸钠作
为消毒剂,配成不同的余氯浓度,在一定时间内对“红虫”成虫的杀灭情况;测定经一段时间后对成虫的杀灭率以及该时间段后的余氯变化。
试验发现杀灭初始余氯浓度在1.4m g/L以下,或不能在试验水体中维持0.5 mg/L的余氯1h以上,对成虫杀灭效果较差(&50%);维持余氯浓度1.5 mg/L以上2h,能对成虫有效杀灭(&90%)。
同样余氯 条件下,“红虫”成虫在低温(10℃)和高温(30℃)下对氯的耐受性比较差。在初始余氯为2 mg/L,120 min时测定,在温度为30℃时的杀灭率为45%,20℃时的杀灭率为15%,10℃时的杀灭率为55% 。在20℃的杀灭试验中,每一个浓度组120 min后的死亡率都低于其他两个温度同浓度下的死亡率(见图2和图3),同时引起虫体死亡的最低余氯的要求也最高。30℃时引起虫体死亡的最低余氯为0.7m g/L,10 ℃时为1.0m g/L,而20℃时则高达1.8 mg/L.
2.3 光照、基质等环境因子对杀灭效果的影响
2.3.1 光照(120 min持续光照)对杀灭效果的影响
试验证明 ,在相同条件下,光照可以显著提高成虫的杀灭效果。当温度为20℃,初始余氯为2 mg/L,120 min时测定,无光照条件下的成虫杀灭
率仅为15%,而光照条件下的杀灭率则高达100%
2.3.2 基质(烧杯中放人棉布基质)对杀灭效果的影响
试验证明 ,“红虫”成虫在有基质的条件下对氯有较高的耐受性。在温度为20℃,初始余氯为3.5 m g/L,120min时测定,无基质条件下的杀灭率达90%,而有基质条件下的杀灭率则仅为60%(见图5).
(1) “ 红虫 ”在无次氯酸钠的去离子水中可以正常存活至少120 min,这可能与其体表分泌的粘液有关。“红虫”能够耐受低渗水环境,资料表明体表粘液腺分泌的粘液可以降低体表的渗透性,维持体液相对平衡困。当水环境中的渗透压特别低时,“红
虫”可以通过分泌大量粘液将身体与外界较好地隔离,短期内适应环境。
经试验证明,相同条件下,采用去离子水配制的杀灭溶液所得到的杀灭率比采用曝气自来水配制的杀灭溶液所得到的杀灭率要高出很多。这可能是由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质比去离子水中多,消耗的氯就相应较多,所以曝气自来水配制溶液对虫体内外渗透压差较去离子水配制溶液小,而同时“红虫”体表的粘液被次氯酸钠分解,降低了抵御较大的虫体内外渗透压差的能力,所以导致在去离子水配制的杀灭溶液中“红虫”的死亡率较高。因此,以后试验我们采用了曝气水配制杀灭溶液,以模拟红虫的自然生长环境和实际栖息生境。
(2 ) 同样余氯条件下,“红虫”成虫在低温(10℃)和高温(30℃)下对氯的耐受性比较差。这可能是由于20℃是比较适宜“红虫”生活的温度条件,而在非最适温度条件不利于“红虫”的正常活动。在30℃条件下,虽然在较高温度下余氯的分解较快,但是高温条件下“红虫”的代谢快,能导致氯对“红虫”的伤害加剧。在10℃条件下,余氯的分解较高温要慢许多,所以对“红虫”的相对作用就会较高温时的大,故此杀灭效果就要比20℃时的要好。
(3) 在其他条件相同,而光照和基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对“红虫”的杀灭效果不同,可能是由于“红虫”的生活习性所致。在自然环境中,“红虫”为底栖生物,喜栖息于有机质丰富的淡水水底软泥或沉积物中,无光照条件和基质都是非常适宜该种“红虫”生长发育的。所以,“红虫”在此条件下的耐受性比其他条件下的耐受性要高。另外,由于基质的存在可能加快了溶液中氯的分解,所以“红虫”成虫在有基质存在的条件下杀灭率较低。
(1) 维持余氯1.5m g/L以上2h,能对该种“红虫”成虫有效杀灭(杀灭率&90%)。目前水厂的氯化消毒工艺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2) 同样余氯条件下,“红虫”成虫在低温(10℃)和高温(30℃)下对氯的耐受性比较差。考虑到该种“红虫”的繁殖高峰期主要在每年的8一9月,水温25℃左右,水中余氯分解较快。此时应是红虫控制的关键时段,保证供水管网中的余氯值至关重要。
(3) 由于管道中是一个无光照环境,而且锈蚀的管壁可以给该种“红虫”成虫提供生长的基质,并可能消耗较多的余氯。所以目前供水管网中余氯值的低限标准(0.05 mg/L)不能有效控制此种红虫的孽生,应该适当提高低限准。
版主(总兵)
摇蚊虫在水厂各个工艺环节的管理上可能存在疏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 由于水厂大部分建筑物均为敞开式,在繁殖季节,若卫生工作跟不上,摇蚊有可能在沉淀池、滤池等有水建筑物池壁产卵。
(二 ) 摇蚊 卵粒长约300u m .卵径约100u m,卵块长约10-25mm,宽度大于5-10mm,刚孵出的幼虫,长度约600-700u m ,宽约100u m。而滤池滤头上的滤缝宽为0.1- 0.2m m,理论上红虫及卵块(很难有单个卵独立存在)是穿不过滤料层及滤头的。但随着使用期延长,某些滤池滤板等地方破损就可能导致刚孵出的幼小红虫或虫卵在滤池反冲洗时穿过滤池进入滤后水再流进清水池。
〔三 ) 水 厂的清水池一般有透气孔、溢流孔,这些与外界相通的气孔若没管理好,很容易让摇蚊等昆虫侵入,使它们在清水池滋生繁殖。近年在某些水厂清水池己发现有摇蚊存在就是实例。事实上,北京,上海等地曾出现的自来水红虫问题,经当时专家研究证实,均为净水厂清水池等构筑物滋生摇蚊而导致的,而最根本原因是净水厂的水源水已严重污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冻红虫直接丢鱼缸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