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txt;睁眼戏,闭眼戏,睡一晚如同看了一晚的人生话剧;情节跌岩起伏,毫无章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闲话-
  我是个很喜欢去影院看剧情片的人。一般上映的片子都不会错过,多嘴推荐下前阵子刚看完的The help,很感人的片子。人在海外,近两年看到越来越多华语片能在这边上映,总是高兴的。年初舒淇和刘烨那部“不再让你孤单”也去了影院支持。“建党伟业”也是在影院观看的。两部都贡献了金钱和眼泪。而当看到中国店贴出《大武生》会在这边上映的海报时候,即使是不太常去的影院,也有了去观看的冲动。老实说,本来是冲着两个帅哥去的。这个班子,我想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其实是期待不高的(粉丝勿拍)。看了预告片。有一些片花的印象后,稍稍有了些小期待,似乎不至于太烂片。很难得的这边比国内居然早上映了一天,刚好无事的下午,就去了。
  
  色彩&场景-
  开场的第一幕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因为色彩非常的好看,很难得,不是灰蒙蒙,也不是张艺谋式的浓妆艳色,而是满屏的青砖黛瓦,浅灰重彩,低调又格外大气。而后在开头背景交代里出现的廊檐高墙中的围炉热气蒸腾, 墨色夜空里的烟花冷焰,远山断壁间的飞絮漫雪,有那么点“天地氤氲,万物化淳”的意思。到再后场景转至大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似锦却并不是以灯红酒绿接入。而是连樯接舶,一片帆海的黄埔埠口与西式建筑林立的外滩,暮色苍茫似有雾气弥漫令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冷峻气息立现。再到戏班后台,冲茶倒水沐浴更衣上妆,各式人等,穿梭其间,众生相不一而足。漫漫夜色中油灯晕黄,电车轨迹纵横。光是低调质感色调和浑然大气场景的运用就让我不得承认我对这部片子制作班底的不了解和低估。
  
  配乐&服装
  不要责备我是个感官动物,满足了视觉,自然对听觉也有要求,配乐也是非常让我惊讶的。结束的时候特地看了下,谭伊哲。名字有些熟悉,回家后搜索,恍然大悟,《唐山大地震》的编曲。也许是从小学钢琴可又常常听妈妈讲戏剧故事让我对东西方音乐都有情结,没有明显的偏好。于是这部戏的配曲让我很是满足。从最民族的鼓、锣、嚓、琵琶到完全西方的大提琴、萨克斯等等。片子的背景从开头的清朝末期到主要篇幅所在动荡的民国初期,中西乐器的混搭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中西文化冲突最严重的民国时期大上海的复杂多元。在戏曲中,特别是武生戏中,锣鼓是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了,在把握节奏,营造气氛,表现情绪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无音色的伴奏,巧妙地加入了西式的弦乐,甚至不乏一些摇滚元素,很神奇的搭配,效果却是惊人的,这些非民乐元素大大充实了配乐的丰满度和表现力。西方乐器在共鸣上的优势和民乐器独特文化气质的结合让整部片子的情节变化和剧情展开都增色不少。而另一个在视觉上给人耳目一新感觉的就是全片的服装。摒弃了一般京剧戏主角棉袍马褂的一贯做法,此片的服装很是精致漂亮。民国时期的大上海,最有名的角儿,最光鲜亮丽的穿着似乎也是必然。而一龙二奎兄弟两的穿着的变化也小小响应了两人的地位、心理的变化。这点在聊角色时再细细说吧。对于希望看到完全京剧戏,老梨园行的人来说,这样的安排可能有些讶异,不过对于此片的主要目标观众是年轻一代来说,这样的服装确实很吸引人。不得不说,国内真是卧虎藏龙,这点上来看,导演高晓松数十年艺术圈子混迹的人脉和底子真的是没有半点浪费,从上段说的色彩到这段说的配乐都算高品质,大大高于一般同类型国产片。
  
  编剧&台词&剪辑&角色
  想了又想还是决定把这四点放一起说,因为难以区分,各有牵扯。
  看片前唯一对片子的了解就是预告片中的短短片花了。当时记忆最深的也让我对这部片子有了些期待的是台词。预告片中有句“那也不能霸王死了就跟韩信吧”让我觉得很是有趣。看完片子不得不说编剧功力深厚,经典语句比比皆是。片名《大武生》,自然是和京剧脱不开关系了,不管这个元素在其中占了多大比例,几场曲目和扮相总是不可或缺的。从岳江天的楚霸王,到一龙二奎木兰合演的“安天会”。编剧都巧妙地把扮相,典故,曲目结合在了一起。岳江天在剧中作为一个枭雄的存在,似乎不太对得上楚霸王的形象,可是岳江天的杀气重、自大冲动、负气自傲恰恰对上楚霸王怒埋20万秦兵(这里只分析戏文中楚霸王形象,史实上真假和原因争论此处不作考虑)、巨鹿之战孤注一掷的战略,最后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尾。当年项羽的“竖子不足以谋”与岳江天夺匾后对幼时一龙二奎师兄弟“来上海找我”的放话;后来项羽“无颜以见江东父老”和岳江天比武斗输撅枪自刎的相同结局都似是不谋而合。乃至木兰“我相信虞姬也是恨霸王的”暗示了女人对男人“爱美人更爱江山”的愤怒。这部戏里其实京剧除了武戏部分,真正唱词只有开头小二奎的一句而已。对于京剧票友来说可能会大失所望,但是相对更多观众来说,这部戏中的京剧元素更多的是在戏曲剧目和人物命运的类似及台词中的暗喻,都大大满足了我这样一个剧情片台词控。“安天会”作为大闹天宫的最终章和剧中此剧目上演时正是二奎复仇将至终结又是最高潮处不谋而合。剧中像这样的名台词和前后暗示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详析了。
  说到整部片子的故事,编剧的功力的另一边深厚之处体现了出来:此片从前到后大小伏笔比比皆是,却又不至让人太过生疑,知道结局一切真相大白之时才能各种串联,恍然大悟。为防止剧透就不一一说明了,回来看了下其他影评发现很多说跳跃过多的,我只能说,剪辑是最大原因(看片尾制作表,英文名让我顿时有难怪如此的释怀,回来还略搜了下,也是“投名状”的剪辑师,不过题材的不同,恰恰使得他在这部片子中反而稍显不足)倒不是很多东西被剪掉,恰恰是很多东西都留下了,我想是西方剪辑师对剧本的不够了解使得这些都只是交代,却忘了留下些许让观众有串联前后再感悟的时间。恰如国画中的留白,对油画更熟悉的西方人想来还是无法理解透彻东方文化的精髓,其实只要在恰当时候多增加几个拉长镜头,给于一些定格,方法虽老套,但对于伏笔很多、主线副线齐进、每个人物都有戏的此剧来说,说不定会是最有效的办法(不过对于反应超快的聪明人来说,这点想来会影响较小)。看片子开头的切镜,舒缓自然,后面却镜头切换频繁,大胆猜测是否与高晓松导演出事儿有关,若真是如此,不禁假设如果导演没出事儿,这部片子想来会更出彩。
  看此片时常常想感叹编剧和导演的文字功力,片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乃至是戏班中没名字的“墙头草”3人,在身负一家老小要养的现实和对老班主忠心的尽责中的摇摆;亦或是一龙的姘头-师长姨太太“小玉”这样一个似是不光彩的角色却也在乱世中有为爱情献身的毅然都能拓展出丰富的故事。也正印证了那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这样的故事如果以后有机会拍成电视剧集想来也可以很精彩(只是前提是编剧要功力深厚,制作班底精良,粗制滥造只能浪费好本子,宁缺毋滥)。这是我难得会期待有原剧本或者小说出版的电影。文字有时候比画面更有表现力。
  再说角色。光影,交锋,挣扎,牺牲,仇恨。诱惑。。。。。似乎这部片子充满了狗血。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主角三人是年轻的,又是性格迥异的。开篇一龙二奎师傅那句“你两性格各不相同。。。”的语重心长倒真是一语成谶。通过一龙,二奎,木兰,我看到的却是年轻一代在脱离师长自己接触复杂社会后面对流言蜚语,诱惑新奇,最本性的流露和心态变化。一龙二奎,一个从小是孤儿,一个是幼年被满门抄斩。相伴成长在深山的岁月可能是他们最单纯无忧的日子。当师傅自焚,背负师仇家恨的他们下山进入了繁杂社会。而当他们师仇得报,一夜成名后,两人的生活轨迹开始出现岔路。此后的一龙张扬潇洒、放荡不羁,面对花花世界,他正符合了朱光潜《艺文杂谈o谈读书》中的一句:“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幸而他还有爱护师弟之心,还有不至迷失的真善本心。其他两角在后面演员的讨论中再结合细谈吧,不过最能看出三个角色人物的性格特征莫过于两场戏:一是岳家班留去,二是苏州河泛舟。两段都不长,可是各角色性格之差显而易见。
  
  武戏
  前面的长篇大论其实可能多半是剧情片爱好者的执着和偏心而得来的。换种说法也可以是:爱装13扮小资的伪文艺青年的胡言乱语。那么绝对值回票价和吸引眼球的当属4段武戏了。洪金宝最佳动作射击双奖得主殊荣当然不是空有虚名的。即使是对动作戏不是很有兴趣的我,当年看叶问那场“圆桌斗”也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啊。《大武生》这部片中,最主要的有4段武戏,最能联想到“圆桌斗”的莫过于开场的元彪于荣光“火锅围炉”的精彩对垒。然而让我最大呼过瘾的却是一龙二奎挑战岳江天这场。因为对这部片子色彩和配乐的偏好,让我看完第一遍后忍不住又看了一场。结果反而被武戏的细节迷住。第一遍时只记得打得精彩看的过瘾,到第二遍时才留意到很多打斗招式的细节,不但不觉得腻,反而更喜欢了,很是有看不够的感觉。而后师兄弟反目成仇比武部分的近身肉搏和最后二奎木兰酒窖爱恨情仇爆发的对峙也都在水准之上,为了怕我叙述太长后啰嗦而又辞不达意反而不美,还是推荐各位去电影院亲自观看吧,就这几场戏就绝对值回票价了。
  
  演员&配音
  元彪,于荣光。老戏骨的表现自然不用多说了。只能用一句一字,一眼一撇都是戏来形容。一龙二奎挑战岳江天那场中,花脸覆面,楚霸王扮相的于荣光硬是用一双眼睛将岳江天的霸气、疲惫,慌张,不屈,示意和决然展现。如果说岳江天的角色是有棱有角,霸气外露。余胜英这个角色就显得内敛其中,更圆更柔了些。这种圆和柔恰恰是余胜英这个角色比起岳江天的自我更有责任感,和多为他人考虑的为人出事儿之道,比武为救小徒而落败却只字未提,敢作敢当。可是正是这种柔和圆反而可能让观众有些误会他是软弱的,直到一龙二奎出师下山,熊熊大火烧出了忍辱15年的失意和伤痛。只可惜未烧掉两兄弟的复仇之心。元彪的演技自然也是不可多挑的,只是唯一美中不足,未配音的稍带南方口音的台词配着这个北方武生的角色稍稍有些不够。
  戏中参演的台湾演员都用了配音。配音阵容的强大是我没想到的,也是这部片子能精彩的大功臣。徐铮配的卢局长和李冠霖配的席木兰两角色,契合度非常之高。让“票房毒药”大S和“玩票性质”的刘谦两人的演技给我的感觉都不止超出预期,还颇有些惊艳之处。另一个也算初次涉影的韩庚给我的最初印象真的只有偶像歌手。不知道是不是期望不高反而容易出彩。他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像是一个新人。3场打戏,基本高难度动作都在他身上,翻腾跳跃,穿梭步伐。如果不是替身的话,那么可是下了苦功了。除了武戏,文戏中的眼神也非常有灵气。确实很有些亦正亦邪的味道。比起一龙的全片帅气和意气风发。反是二奎这个角色的嬉笑怒骂更为生动,隐忍、嘲讽、爆发或者撒娇都让我喜欢上二奎这个人物。韩庚也是这部片子年轻演员中唯一没有配音的人,台词功力比起科班来说还稍显稚嫩,不过配上二奎这个角色却是刚刚合适。也算是他选了个好角色吧。比起这三位的表演,吴尊的一龙就稍微平淡了些。黄磊的配音非常之强大。我好奇的曾中途闭眼只听对白,黄磊和李冠霖的对白张弛有度,只听声音就仿佛一场话剧在眼前上演,画面表现力极强。只是没太明白究竟出错在哪儿,和吴尊的表演扮相配起来总是缺少了一些契合度,算是一个遗憾。不过还好吴尊够帅。加上片中服装很是精致,也算不失偶像剧男主的风采。
  
  补漏
  絮絮叨叨4千余字,只能算是一家之言。若是有不合大家或者粉丝想法的,请千万高抬贵手。
  
  就在电影院还见识到了演员的人气魅力。男主从幼时长大出现的瞬间,女生们的惊呼虽很小声还是不可忽视,不过那种刻意压抑后的小HC,也很是可爱。(老实承认其实我看第一遍也难免会有小HC得地方,也没这个立场说人家啦。)不过用真心推荐给大家的这部片子,是真的值得静心看的,片子不算长,很有些再去看的冲动,总觉得还有很多细节可以挖掘。希望我这篇处女影评能多多少少让大家找到些共鸣。
  
  妹子你写的好多。。TAT..真的很用心呀。。
  可能最近伤秋悲月?昨天看完一时感慨良多,我也不知道脑子哪儿抽筋儿了,回来就好想大写一通,可惜中文退步,功力不行啊,往往辞不达意。也就凑合看看吧。然后就是高晓松的片尾曲让我觉得有种重回幼时校园歌曲风靡的时代。呵呵,我有点念旧来着。
  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决定晚上去电影院看大武生了
  妹子 你写的好多好细致啊
  从色彩&场景、配乐 演员等等 都分析得如此到位!
  姑娘写得太好了。我是韩庚的粉丝,站在粉丝的角度可能无法全面地看待整部电影,但是看到姑娘的文字,想到幸好还有别的人也喜欢,还是很欣慰的。姑娘的文字很真实很大气,承认自己看之前对影片的低估,不像有些先入为主的人,一看到演员表就为影片评了低分,不去求证。昨天看到另外一个姑娘写的一篇影评,也很精彩,结尾的时候写到高晓松写的歌,不管是现在的如梦令还是以前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种牵扯着恩怨情仇的兄弟情感他好像真的很喜欢,当然让我们这些离开了学校和朋友分隔两地的人也非常怀念。最后谢谢姑娘的影评,真的非常精彩。
  分析的好专业啊~~~不过总结下来就是值得一看
  不错,刚刚看完,大武生值得推荐! 韩庚的表演也很有张力!
  好期待这部电影,无关演员本身,而且故事情节吸引了我~
  一龙二奎挑战岳江天那场的打戏确实精彩,特别是二奎那段攻下盘的打法,觉得很有京剧短打武生的那种打法啊,不是京剧票友不知道是不是,晚上约了朋友再去看一遍
  今天去感受感受,目前观望都说配乐和打戏,还有二奎的眼神不错,嗯嗯,待会认真看看
  打算下午去看
  今天就去看。
  ( ⊙o⊙ )哇,明天去看,太期待了!!!
  电影的剪辑很西式,很多交代点到即止,难免让人觉得情节跳跃较大,但也因此让人始终沉浸在并不复杂、玄虚的剧情中。一场电影,尿意全无。
  文采真好,写的也中肯
  就是提醒一句,那个配音的MM叫季冠霖不是李冠霖,哈哈
  【《大武生》这部片中,最主要的有4段武戏,最能联想到“圆桌斗”的莫过于开场的元彪于荣光“火锅围炉”的精彩对垒。然而让我最大呼过瘾的却是一龙二奎挑战岳江天这场。因为对这部片子色彩和配乐的偏好,让我看完第一遍后忍不住又看了一场。结果反而被武戏的细节迷住。第一遍时只记得打得精彩看的过瘾,到第二遍时才留意到很多打斗招式的细节,不但不觉得腻,反而更喜欢了,很是有看不够的感觉。而后师兄弟反目成仇比武部分的近身肉搏和最后二奎木兰酒窖爱恨情仇爆发的对峙也都在水准之上,为了怕我叙述太长后啰嗦而又辞不达意反而不美,还是推荐各位去电影院亲自观看吧,就这几场戏就绝对值回票价了。 】完全写出了我的心声,不爱看武打戏的我,也深深的被这些巧妙的动作设计、人物情感的纠结所吸引,很值!
  
  打算晚上再去看一遍,细细体会一下
  韩庚的武戏部分基本都是自己完成的,他从12岁开始在中央名族大学学习民族舞和武术,还是有一定功底的。
  第一场~选择不去花痴~自己和妈妈看~想得到最真实直接的感受……
  这部片子的剧情远比我想像的要好,有很多以为狗血却很出人意料的部分。有机会的话想一个人安静地再去看一遍,以一个路人的身份而非粉丝来体会它
  写得非常好。今天上班,明天晚上会去电影院安静地看完
  我看电影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爽”,画面很美,是那种安静、含蓄的美。剧情不落俗套,演员虽然年轻,但不会让你有太假的感觉。
  打戏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非常好看,这应该是洪大哥和几位演员共同的功劳
  至于台词部分,有些台词确实在看的时候曾经打动过我,但过后便忘了,今天看起楼主的这篇影评才想起来,值得回味。
  所以准备再去看一遍。
  仅仅是为你影评,我绝对去看啊~~~~
  看完后就一句,大武生值得去看,不错
  另外,整部片子看下来,个人认为,韩庚的演技最成熟的是,在二奎成角儿之后独资喝闷酒,与卢局长对话的那一场。
  个人觉得很棒,很自然,能让我入戏
  谢谢粉丝的支持和指出错误,然后提个小小建议哈。因为我观影过程中也遇到的粉丝的小尖叫,不是指责的,听得出来有刻意压抑的,不过就像我要是去看陈道明的话剧也会忍不住抽气一样都能理解的。只是因为对这部片子的偏爱所以希望去的粉丝能照顾下路人,再注意下,毕竟再小的抽气也会容易影响到其他人的注意力的,我承认我有些苛求了,希望不要怪罪。
  明天要去看~
  下午约了朋友一起去看,希望不会失望。
  楼主说得有理,下次去看的时候希望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仔细认真欣赏
  制作班子有看头,看到挺多人推荐的,挺喜欢韩庚的,看过预告片,制作挺精美,明天跟朋友一起去看看。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回来,满脑子都是快速翻转的画面以及跳跃的情节,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二奎的眼神,看了这篇评论总觉得我遗漏了好多东西,不行我还要再看一遍去。
  楼主写得精妙,高胖子有知音如此在狱中也了无遗憾了(喂)
  这电影确实有同名小说,在卓越看到广告,估计不久就出来了;韩庚的武打从放出的花絮看来确实大部分是他自己完成,民舞出身虽说基本功扎实,但舞武不尽同,且毕业多年能到这程度难得。
  最欣赏的是这电影高胖子的用心诚意至极。
  明天看,准备看两场,一场和同事,一场和家人,正值中秋,家庭聚会,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今晚去看,看了预告片画面感很好呢,期待
  刚看完两场回来的影迷,真心觉得你写的真好,用心在写。
  这部戏真的不错,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主演韩庚在戏里的表演还是稍微有些稚嫩
  但对于第一次拍电影的新人来说 已经相当不错
  让人会去期待他之后的每部戏 让他的潜力一点一点的爆发
  还有大S 真心让我觉得她演戏真不差 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对她有偏见
  或许看完这部电影 不仅让路人对韩庚有重新的认识
  对大S也会有新的好感
  最后一句 《大武生》真的是一部好作品
  为什么所有想看的人的评论都是【统一地说去电影院看看呢】?至少也应该弄几个马甲说【等网上有免费下载我一定要看!】,这样,才真实,才有说服力。小小意见,仅供参考。
  看了楼主的影评,这部影片看来我至少得进影院看四遍了
  恩 我确实打算等高清出来了 下载来看的。。。。。
  楼主文笔很好啊,写出了我心中所感
  看过点映 还不错
  说的我这心里更痒痒了,不知道下班能不能看上
  在那戏中,我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一段,就是二奎和一龙在车轨上的对话,那时二奎时说“我要灭了死王爷的根”。那眼神,表情,语气。。都特别的到位。。很有感觉。。。
  妹子写的太好了,看到《the help》差点被你骗了,看到《建国大业》,偶就幡然醒悟了。
  很详尽,虽然期望不大,但是作为粉打算去看……
  在没看之前说什么都是装……
  哇。。。影评写得很好。。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电影。。特别喜欢里面那句“人生入戏,戏如人生”
  大武生里的角色我都很喜欢,木兰一袭黑衣扁舟远去,带着武生泰斗的匾对师傅从一而终的时候,二奎悲痛欲绝打碎镜子的时候,一龙用血给二奎和自己的额头描红的时候,好想哭啊
  楼主写的真详细,话说我在影院的时候就在酝酿影评,可是文采不行啊~
  大武生的画面和情节给人的冲击很强烈,
  刚一开场看到孟家300口被斩就落泪了,
  整个影片都是悬着一个心在看,很过瘾。
  已经看了两遍大武生,突然发现,每多看一次,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部戏的细节部分真的很不错,配乐也很棒!武戏是我最爱的部分~~~~第一遍漏掉的,第二遍能追回。。。
  是季冠霖,不是“李”。
  托们让我感动了,我决定等电影频道放的时候看看。
  这片子的确有点地方我还没想明白,不过反正,明天已经打算好要再看一遍了,在四线小城,希望能安静点,看了楼主的文觉得很受启发,你提到的地方我会特别注意的,真的希望以后能发个导演未剪辑的DVD。大家都是写,咋就差距那么大呢?等我有新领悟了,再来写,对了,口音问题的确是有点那啥,要是京片子味和上海腔浓一点会不会更有味道
  之前看预告片时,就觉得二奎的眼神很有戏,今晚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大武生,特别注意他的眼神,惊艳,离不开眼了。故事情节有意思,值得去看。意犹未尽,还想去看…
  关于剧情其实也有很多想写的,只是当时写这篇想着国内还没公映就没提。情节上有交代不清的地方有人称之硬伤也不为过。但也有妙笔生花的地方,真的又可以好好写上一篇好好讨论呢。其实如果有高清DVD,我肯定是要收藏的,再好好和朋友一起看看议论什么的。这就是在家看和在电影院看的区别了,在电影院我希望看的是氛围和感觉,在家会偏好和家人朋友讨论剧情啊,甚至对从角色到人物方方面面评头论足一番。
  有那么好看么????
  为你影评,我要请家人一起去看。
  看了,只能用屎来形容这部片子
  我真的觉得很替你悲哀,因为你的心态。即使我喜欢这部戏,我从没觉得它是一定会被大众所喜欢的,而且就成戏的剪辑来说,毕竟没那么多人像我偏爱剧情片偏爱色彩偏爱中国风,所以看了两遍,所以吐槽笑点,吐槽逻辑性缺失,吐槽演员演技,都没问题,我一不是剧组工作人员,二不是各家粉丝。这些我真无所谓。可是看你的评论后我真的只能说,文如其人。即使我看过再烂的片,我也最多说说哪儿不好,哪儿很烂。或者说不具可看性什么的。这样的片子,即使有吐槽点,或者因为观影氛围让人觉得是搞笑的,但放到国产片大环境下,不能算一流之作也决定对是对的起观众的诚意之作。唉,用这么多篇幅来和明显是不是正常看戏的你较真,我也实在是矫情了。真是中了这戏的毒了。
  楼主淡定,昨天13:30的场,票价是值了,二奎的眼神很有戏,第一部大荧幕作品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其他不评价。
  写得好啊,HC的神马最有爱了
  庚哥本来就学过武术,柔韧性也好啊~
  其实这部电影比我想象中好很多,真的
  这片给我最大的惊喜有两个,一是配音阵容之强大,完全让我入戏,另一个是本以为是偶像的韩庚,在表演方面很有表现力,印象十分深刻。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但很遗憾的,我这里看到的是广东配音版,更遗憾的电影播到一半,竟然转化成中文配音。。。我的天啊
  关于 我要灭了那个死王爷全家
这句台词,看了两遍都觉得有点后背发凉,那个眼神,还有那个语气,真心的觉得很赞......
  写了好多~写得真好~其实这片子还真是有可看性~但总觉得可以拍得更好~应该是个好故事~
  个人认为岳应该用曹操 的扮相。。。。
  刚看完 因为之前有期望 因为想看京剧的部分 所有有点小失望
我是超粉韩庚跟吴尊的 也很喜欢大S
也很崇拜高晓松的才气 但不得不承认 这部片子还是有些糙 有些不尽之处
韩庚跟吴尊的表演还是稚嫩了些 当然在片场也花痴的小尖叫了 呵呵
  楼主写的太好了。我今天本是为了花掉快到期的团购券才去的影院。老实说,开始对这部戏并不看好。认为是偶像的商业片,纯粹是通过炒作,要票房。但看到前面字幕里编剧的名字是邹静之,心里一下对这部戏有了些许期许,觉得会有那么点看头。果然编剧功力深厚啊,剧情充实饱满,情节跌宕起伏,好似连环计,一环扣一环,铺陈紧密,让人多少忽略了两位男主演技。韩庚的表演的确让人眼前一亮,把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的变化都能一一表现出来,而且比较准确到位。希望他能好好演下去。整体讲,故事还是比较感人的。看完后会引人思考一些东西,感叹世事变化,人生如棋局,我们何尝不是别人的一枚棋子?
  楼主,谢谢你能这么细心的写一篇这个,是,我是庚饭,我那天是去看的首映,可能是心情不大相同,所以决定带上朋友再去看一遍,以一个真正的只是为了大武生才去看的影迷去看。也许我看懂了剧情,可是高晓松的文艺情节我还是没能完全体会,而且看了第一遍之后,总感觉心里空空的,要理解的还不够,所以,是一定要去再看一遍的。。还有真心的赞扬韩庚,真的演得很好,可能在资深的电影人面前他还不够完美,可是我们有看到他的突破。另外,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最后的黑底白字的叙述有点像看一本书,一本故事书最常见的交代方式,可是,我就是觉得这就是高晓松或者其他人的高明之处,用最简单,最常见,最朴实的方式给我们一个结局,回归最开始的地方,然后,《如梦令》响起,告诉我们,一龙,二奎,他们只是作了个浮华又痛的梦,失去的还是失去的,得到的还是得到了。两个人来,两个人回。
  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什么...
  真的是有名字有头像有水平,还看过多达11部电影...
  
  托越是佯装诚恳,越是倒人胃口呢。
  楼上看过了?
  你要是认定了我是托,我说啥都没用不是。烦劳您点叉就好。那天晚场看完电影回家用一个通宵写这么多,我以为豆瓣是个能有很多共鸣的地方。应该会有不少人不是看狗血情节不是看搞笑吐槽。能看出那么些背后的东西。可惜的是,回复的居然反而是粉丝比较多。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理解我说的,还是只是因为我支持了她们偶像拍的电影而给我鼓励,我都挺感谢的。也很羡慕,能有那么单纯的热情,已经很难得了。写了这么多却让你觉得是在佯装诚恳,也只能怪我文字功力不够,难以表达我心中的感想了。
  推荐下这个评论,算是很中肯的。
  居然专门注册豆瓣来写影评,我觉得这种粉丝文化要把豆瓣搞死了,幸好豆瓣的观影群体大部分都很正常,一个在豆瓣得5.6分的电影,基本就属于垃圾一类。
  《大武生》,娘娘腔复仇记
  妞写的太好了,本来看了几次想试着写影评的,看了这篇文,我觉得真写不出来。写的太好了,分享的太透彻了
  我吐血了,豆瓣也被托占领了,这戏你还能跨编剧?我来教教你怎么做托,最重要的就是扬长避短,避实就虚,这本子烂的无以复加,逻辑不通,转折生硬,剧情狗血,还有武生比武蕨枪自杀等科幻桥段。自然你不可以在本子上托,演员表演生硬,吴尊一直等这个硕大的眼睛演戏,韩庚一直紧锁着眉头,衬托着大S好似一个表演艺术家,自然也不可能从表演上托。一定要从有开创精神的实验性的来托。这是一部神奇的电影,你想知道逻辑,但是导演根本不屑与逻辑,你想知道表演,演员压根无所谓表演,你想知道剧情,这是一部披着京剧外衣的魔幻黑色幽默剧,看不懂吧,这就是艺术!
  本来看前面谈画面说配乐觉得LZ在认真的写影评,谁知后面出来个 “票房毒药”大S,顿时漏了气。原来也是玩票的托。——演员的演技可以见仁见智,票房可是有据可查,容不得捏造。LZ跟着八卦网民后面人云亦云,太不用功了。要读者对你“千万高抬贵手”,你却如此不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影评本就是一个人对电影的评价,很主观的东西,我想说的清楚,自然就要说明所有感想,不藏私不隐瞒,我已经尽量避免提及演员,就知道会惹来争议。但是坦白直言是我的个性,想来大部分观众都会在最初对这个片子的演员卡司保留一些意见吧,我也都实实在在讲了。其实基本都超出我的预期啊,证明我以前的一些算是“偏见”吧。不知道你是不是大S得粉丝,如果是的话吗,你应该看出我那4个字打了引号的,只是想说那是舆论给的称号,我也在后面给了部分肯定啊。毕竟片子在那儿,总不能让我夸成影后级吧,那这篇估计更会被打成托写的了,左也难右也难。我写影评本也只是为了抒发下观影感受,若是为了迎合所有人的口味,那实在是太高难度了,我是庸人一个,就不尝试了。
  票房高了作为粉丝你们也拿不到钱,何必这样不计报酬的来宣传呢?这样只会让人更反感,我现在连在网上下载来看的欲望都没有了。看来韩庚已经加入了大s,吴尊等垃圾片代表的行列了,恭喜广大粉丝!
  你说你们这些托,那么多钱都花了,为啥不去买个早一点注册的豆瓣账号来夸,一个个2011年9月以后注册的,按照百度贴吧里教你们写影评的方式,随便加点电影,不给五星给四星,跑来长篇大论就当真自己不是个粉丝电影托而是个影评人了?楼主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日看了大武生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专门上豆瓣注册后洋洋洒洒写上四千字讲述大武生是一部多么牛B的电影,此等闲情雅致,让我等凡夫俗子难以望其项背啊
  还有那些嚷着要去电影院看4,5遍的家伙,这帖里粉丝多着,没准人还真认识你,你要是少看了一遍,少花了一毛钱,别说那些粉丝了,我都不放你下台,让你丫看完后半生生活不能自理去
  明显是个托拉。。看你的注册日期 加入
  码这么多字,看着都累,五毛赚的真不容易
  楼主可能只是天真,粉丝是真恶心。
  这部电影不错,楼主应该是托,不过说得还算贴切。
  本片剧本很赞,色彩很喜欢,配乐与服饰只能说一般。两位男主演的不好,大s元彪于荣光还是挺出彩的,刘谦演的不好,配音倒真是很赞
  故事剪切有点平铺直述,很多地方我能看出来伏笔,但不大容易被一般观众接受或注意到,导致给人故事不连贯沉闷跳跃之感
  不过这样一个好剧本,能拍好的导演,国内没几个,高晓松算不错啦
  五毛你辛苦了!
  非常同意lz对配音的评价。如果不是配音,我肯定把甩饼的戏都直接跳过;现在只是最小化不看屏幕而已。
  编剧还是多么用心的!至少对剧情没有多么的失望~~也可能是抱的希望小吧~韩庚虽然是第一次~但是表现的蛮好~
  五毛你好 五毛你辛苦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很好看.. 同感一下,可悲刚上映的时候,朋友都不陪我去看,都说肯定不好玩,但是当我一个人抱着忐忑的心情去看的时候,一开始精湛的演绎就打动了我,尤其是到两主角以打斗的场景出镜时,我各种的脑海中冒出:值值值值~~~~
  就这还值,你和楼主简直就是一茶几了。
   13:04:37 若雪
    ( ⊙o⊙ )哇,明天去看,太期待了!!!
  
  这个最幽默了。
  lz是托儿吧~
  楼主文采太好了,我觉得我快成哑巴了
  楼主写的很好,去电影院看了三场依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韩庚表现精彩,武戏文戏都有亮点,而大S则给人惊艳的感觉(配音加分不少)。
  LS那个马甲也太不敬业了吧 学学LZ 好歹添加几部看过的电影什么的啊
  支持楼主,我坚决支持,写的太好了。我看完了电影后的感觉,也没有看完您评论的感觉深。厉害。
  小提一点。吴尊演的还是很好的。相对于他以前的。毕竟一龙这个人物没什么好发挥的。最后兄弟情仇时还是很有感情的。我顶一下。配音不错,但总是感觉和吴尊不配,嗓音太沉厚,不够响亮,没有朝气,年龄上不搭,看了好久我才适应。看到最后我很心疼一龙的,他那么为他师弟,师弟竟然伤害他。唉!
  看看吧。挺好的电影。我看完了。顶顶顶!
  楼主是学文学或影视的吧?你的评论好理性!
剧情 / 动作 / 爱情
吴尊 / 韩庚 / 徐熙媛 / 元彪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