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最帅君主

伦敦苏富比稀世瑰宝珍上拍罕罗马帝国爱神雕像1亿人民币成交(组图),伦敦苏富比莫奈的睡莲,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地图,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伦敦苏富比稀世瑰宝珍上拍罕罗马帝国爱神雕像1亿人民币成交(组图)
时间:日17:41 来源:盛世收藏网
原标题:伦敦苏富比稀世瑰宝珍上拍罕罗马帝国爱神雕像1亿人民币成交(组图)
罗马帝国阿芙罗狄蒂大理石雕像罗马帝国阿芙罗狄蒂大理石雕像  在当地时间7月9日下午举行的伦敦苏富比“稀世瑰宝:诺森伯兰公爵家族及其他西洋贵族珍藏”专场上,一尊约诞生于公元一世纪初的罗马帝国阿芙罗狄蒂大理石雕像以300万英镑起拍,并最终以830万英镑落槌,成交价为9,378,500英镑,约合人民币1亿元。这座2米多高、拍前估价为400万—600万英镑的珍罕雕像,创下了欧洲古典雕刻艺术拍卖的新纪录。  这尊庄严而优雅的雕像是公元前430—公元前420年古希腊原作的复制品。雕像中的阿芙罗狄蒂身着古希腊的宽大长袍,披风从其左肩垂下,椭圆形的脸上伴着大大的眼睛和略微张开的嘴唇,波浪般的头发上佩戴着编织的头饰,后面的头发则梳成了辫子,自然垂落在勃颈上。该雕像曾经过一系列细微的大理石修复。  有关该作的首次记载见于16世纪末,它被枢机主教保罗·艾米利奥·徹西及费德里克·徹西收藏于罗贾尼科洛山的徹西枢机主教行宫花园内,是当时罗马最重要的藏品之一。1773年,诺森伯兰第一代公爵休·佩西购入此作,并将其置于塞恩别墅。  据悉,本次专场拍卖共成交23,593,850英镑。此次诺森伯兰公爵家族出售他们的藏品,是为筹集资金修复遭2012年纽伯恩洪水摧毁的房产。
本文相关推荐
14-07-1014-07-0914-07-0914-07-0914-07-0914-07-08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地位_百度知道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地位
题,一直是我想问的问题,他要比别的国家的君主地位高么。,我不知到对不对?再怎么说,神罗皇帝的地位在欧洲到底如何,他可是罗马皇帝诶。我以前一直以为欧洲各国国王见到他应该向他行礼的
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皇帝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是中世纪的国家,只是他管辖的领土比较辽阔。不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由教皇加冕方才称帝的,意大利三国的雏形在欧洲的地位可以用伏尔泰的一句话,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也不罗马,所以不存在比其他君主地位高,一个是古代国家;一个仅局限于欧洲,法兰西:既不神圣。影响最多就是奠定了德意志,更非帝国,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国家国王只对教皇行礼(有少数非政教合一的国家可以无视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罗马帝国受传统宗教礼仪的束缚,罗马皇帝实际上是由罗马教庭教皇任命的,当然没有中国皇帝权力大了,他们是受到教皇打压的帝王
公元五世纪古罗马东、西分裂以后,东罗马帝国奉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正宗,并演变成日后的东正教;而保留在原首都罗马的教廷,则成为了分裂后西罗马帝国的正宗(天主教)。但是当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皇帝成了基督教世界唯一的最高世俗统治者,这让罗马教廷心有不甘,于是就有了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突然加冕法兰克国王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一事件,这一方面是为了报答查理帮助平叛之恩,另一方面是为了与东罗马帝国和东部教会相抗衡,争夺基督教世界的正统地位。于是“法兰克王国”变成了“查理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查理国王”变成了“查理曼”,“曼”就是大帝的意思。查理加冕标志着西欧文明不再是属于拜占庭的附庸,罗马教皇在西欧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从一开始就受命于教皇的“神圣罗马皇...
没有教皇高
神圣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箫郧写作资料,欧洲中世纪王室世系及君主 - 官术网
&历史军事&&
欧洲中世纪王室世系及君主
&&&&(一,法兰克王国)&&&&一。墨洛温王朝&&&&1.克洛迪奥(在位时以下同428-447或449):传说中的撒利部落法兰克人的第一任首领.&&&&2.墨洛维斯(约447-458):传说中的撒利部落法兰克人首据说是克洛迪奥之也可能是部落选举出的首领.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Dynasty)即得名于墨洛维斯(Meroveus)&&&&3.奇尔德里克一世(458-481):撒利部落法兰克人首墨洛维斯之463奇尔德里克一世和罗马帝国将军阿吉迪乌斯在奥尔良结共同抵抗入侵西罗马帝国的西哥特人.阿吉迪乌斯死奇尔德里克一世率领高卢的罗马人和法兰克人打败了西哥特把法兰克人的活动区域推进到了卢瓦尔河流域.法兰克人正式进入了世界历史舞台.&&&&4.克洛维一世(481-511):撒利部落法兰克人的首奇尔德里克一世之被认为是法兰克王国的创建者和第一任国王.486克洛维打败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最后一任总督西格里乌独占整个北高这一年被认为是法兰克王国的开国之曰.占领北高卢克洛维皈依了罗马天主教.(他可能是曰尔曼蛮族中放弃异教的第一人.)克洛维死按照曰尔曼人的传统习将自己的领地分给了四个儿子.形成了第一次分裂时期.&&&&5.第一次分裂时期(511-558)&&&&5.1巴黎国&&&&5.1.1奇尔德伯特一世(511-558)法兰克国克洛维一世三子,534年征服了勃艮第王国。&&&&5.2斯瓦松国&&&&5.2.1罗泰尔一世(511-561法兰克国克洛维一世四524年他策划暗杀了奥尔良国国王奇洛多莫的儿并吞了奥尔良.555朗斯(奥斯特拉西亚)国王西奥多巴德死合并了朗558巴黎的奇尔德伯特一世死罗泰尔一世合并了巴黎和勃艮重新统一了法兰克王国.&&&&5.3奥尔良国&&&&5.3.1奇洛多莫(511-524法兰克国克洛维一世次子.524年5月1他的两个儿子被暗此后他出征勃艮同年战死。&&&&5.4朗斯国&&&&5.4.1西奥多里克一世(511-534朗斯国克洛维一世长子&&&&5.4.2西奥多伯特一世(534-548奥斯特拉西亚(原朗斯)国西奥多里克一世之子.&&&&5.4.3西奥多巴德(548-555奥斯特拉西亚国西奥多伯特一世之子.&&&&6.第二次分裂时期&&&&558年-561斯瓦松的罗泰尔一世统一了法兰克王罗泰尔死将王国重新分给了三个儿分别是奥斯特拉西亚(原朗斯在东部纽斯特里亚(西部勃艮第(东南)。&&&&6.1奥斯特拉西亚国&&&&6.1.1西格伯特一世(561-575)奥斯特拉西亚国罗泰尔一世次罗泰尔死继承了东部的奥斯特拉西亚.568为了躲避阿瓦尔人(传说是被突厥击灭的柔然西迁的部落)的入将都城由朗斯迁到了梅斯.562年和568两度击败阿瓦尔人的入是墨洛温王朝为数不多的几个有建树的君主之一.&&&&6.1.2奇尔德伯特二世(575-595奥斯特拉西亚国勃艮第国王。西格伯特一世之592年合并了勃艮第国.&&&&.1.3西奥多伯特二世(595-612奥斯特拉西亚国奇尔德伯特二世长子.&&&&6.1.4西奥多里克二世(612-613奥斯特拉西亚国奥尔良国王和勃艮第国奇尔德伯特二世次西奥多伯特二世之弟.595年奇尔德伯特二世去世继承了勃艮第王国和奥尔良王其兄西奥多伯特二世战死获得了奥斯特拉西亚.&&&&6.1.5西格伯特二世(613勃艮第和奥斯特拉西亚国图特里克二世的私生子。其宫相将年幼的西格伯特二世交给纽斯特里亚国王罗泰尔二世保护,但罗泰尔二世很快将西格伯特杀掉,并合并了奥斯特拉西亚。&&&&6.2纽斯特里亚国&&&&6.2.1查理伯特一世(561-567),纽斯特里亚国王,罗泰尔一世长子,罗泰尔死后,查理伯特分得了以巴黎为首都,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之间的领地。是墨洛温王朝著名的放荡君主。其挥霍和**行为很著名。&&&&6.2.2奇尔佩里克一世(567-584),纽斯特里亚国王,罗泰尔一世之子,罗泰尔死后,分得了斯瓦松的领地.其兄查理伯特一世死后,他的纽斯特利亚领地被他的三个弟弟奥斯特拉西亚的西格伯特一世,斯瓦松的奇尔佩里克一世和勃艮第的甘特拉姆所瓜分,奇尔佩里克则得到了纽斯特里亚国王头衔。在位期间和其奥斯特拉西亚的西格伯特一世长期混战。&&&&6.3勃艮第国&&&&6.3.1甘特拉姆(561-592),勃艮第和奥尔良国王,罗泰尔一世之子,在奇尔佩里克和西格伯特的混战中,充当调停人。奇尔佩里克和西格伯特死后,他成为他们的儿子罗泰尔二世和奇尔德伯特二世的保护人。甘特拉姆死后无嗣,其领地被奥斯特拉西亚的奇尔德伯特二世合并。&&&&7.罗泰尔二世(584-629)。法兰克国王,纽斯特里亚国王奇尔佩里克一世的遗腹子,597年,其母去世后亲政,613年暗杀了奥斯特拉西亚国王西格伯特二世后,合并了奥斯特拉西亚和勃艮第,成为了自561年其祖父罗泰尔一世去世后第一个所有法兰克人的国王。&&&&8.达格伯特一世(629-639)。法拉克国罗泰尔二世的儿子。是当时西欧权势最大的人物。一生结过5次婚。他是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君主,此后的奥斯特拉西亚和纽斯特利亚的墨洛温王室国王,均是各自宫相的傀儡,权力全部归于宫相。639年,达格伯特一世死后,其王国分别被两个儿子继承。&&&&9.第三次分裂时期&&&&9.1奥斯特拉西亚国&&&&9.1.1西格伯特三世(639-656)。奥斯特拉西亚国王,达格伯特长子。640年,他试图征服图林根,但战败,此后,政权转到了宫相手里。&&&&9.1.2伪王奇尔德伯特(656)。西格伯特三世死后,其宫相格里莫尔德将西格伯特之子达格伯特二世剪了头发,藏到了爱尔兰的修道院,然后宣布自己的儿子奇尔德伯特为奥斯特拉西亚国王。但父子俩迅速被纽斯特里亚国王克洛维二世抓住杀掉。&&&&9.1.3奇尔德里克二世(662-675),奥斯特拉西亚国王。纽斯特利亚国王克洛维二世之子。克洛维二世在656年合并了奥斯特拉西亚,克罗维二世死后,其子奇尔德里克二世,继承了奥斯特拉西亚。673纽斯特里亚的罗泰尔三世去世获得了纽斯特利亚和勃艮第.再次统一了法兰克王国.&&&&9.2纽斯特里亚国&&&&9.2.1克洛维二世(639-658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国达格伯特一世之子.656年平定奥斯特拉西亚宫相作获得了奥斯特拉西亚.&&&&9.2.2罗泰尔三世(658-673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国克洛维二世之658-662年拥有奥斯特拉西亚.&&&&10.达格伯特二世(676-679法兰克国西格伯特三世之子曾被其父的宫相藏到了爱尔兰的修道院奇尔德里克二世去世作为墨洛温王朝的唯一继承675年被找676即位为整个法兰克的国679被其宫相”胖子”丕平所谋杀.&&&&11.西奥多里克一世(679-691)法兰克国埃伯林公爵”胖子”丕平的傀儡.&&&&12.克洛维三世(691-695法兰克国西奥多里克一世之傀儡.&&&&13奇尔德伯特二世(695-711法兰克国克洛维三世之傀儡.&&&&14达格伯特三世(711-715法兰克国奇尔德伯特二世之宫相的傀儡.714年宫相赫斯托的丕平死丕平的继承人查理*马特和纽斯特里亚贵族为宫相位发生激烈冲突.结果查理*马特获胜.&&&&15奇尔佩里克二世(715-720法兰克国奇尔德伯特二世之宫相查理*马特的傀儡.&&&&1西奥多里克二世(720-737法兰克国奇尔德伯特二世之傀儡.&&&&1奇尔德里克三世(742-751墨洛温王朝的最后一位国737到742是墨洛温王朝的空位时法兰克王国先后由宫相卡洛曼和”矮子”丕平掌742他们选择了墨洛温家族的奇尔德里克继任法兰克国但奇尔德里克是谁的儿竟无从得知.751奇尔德里克三世接受了著名的罗马教皇7条敕放弃了王位.将王位交给了卡洛林家族的矮子丕平.法兰克王国王室世系更迭.墨洛温王朝结&&&&二。卡洛林王朝&&&&卡洛林王朝是由曾是墨洛温王室的世袭宫相的卡洛林家族所建立在矮子丕平登基称王其家族的历任宫相分别是:&&&&a兰登的丕丕平一或称大丕623-640年任罗泰尔二达格伯特一世和西格伯特二世的宫相.&&&&赫斯托的丕丕平二或称小丕他是大丕平的孙从680年到714年任奥斯特拉西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的宫相.&&&&c,查理*马丕平二世的私生714-741年任墨洛温王室的宫732年他指挥抵抗摩尔人入侵的普瓦捷战令其名垂史册.&&&&d卡洛查理马特的儿741-747年任墨洛温王室的宫卡洛林王朝的家族名称Carolingians得名于他(Carloman)&&&&1.矮子丕平(747-751年任宫751-768法兰克国王)。或称"矮子"丕查理马特之子,747年,其同父异母兄长卡洛曼受伤退休,将宫相位置交给了丕平。丕平在位期间,开始了法兰克王国自克洛维一世之后最大规模的征服行动,他征服了伦巴第人,并把亚平宁中部以罗马为中心的土地献给了教皇,这就是著名的"丕平献土".751年,教皇斯蒂芬二世亲自来到巴黎,在圣丹尼斯教堂为丕平涂油加冕。丕平称开创了卡洛林王朝。&&&&2.卡洛曼(768-771)法兰克奥斯特拉西亚国王,丕平的次子。754年,教皇斯蒂芬三世为他和其兄查理曼涂油,丕平死后,卡洛曼继承了东部的奥斯特拉西亚。卡洛曼死后,其领地和纽斯特里亚的查理曼的领地合并。&&&&3.查理曼(771-814)法兰克国王,伦巴第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矮子丕平的长子。中世纪最伟大的征服者,一生先后进行五十多次扩张远征:772至804年全部征服萨克森;774年进攻伦巴第王国,吞并意大利北部;778年和801年两次出征西班牙;向东吞并巴伐利亚和卡林提亚,使疆域东至易北河和波希米亚,南迄意大利中部,西临大西洋,北抵北海。成为了征服整个曰耳曼尼亚的第一完成了罗马帝国的未竟事业.799年进军罗马,帮助教皇列奥三世恢复权位;800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其加冕为“罗马人皇帝”。查理曼成了自公元476年的罗慕洛斯*奥古斯都被废黜后西方世界的第一位皇帝.&&&&4.虔诚者路易(814-840),或称路易一世,法兰克国王,神圣罗马皇帝。(查理曼之卡洛林王室一直享有神圣罗马皇帝称但只是尊还没有诞生邦联xìng质的神圣罗马帝神圣罗马帝国的创建者是德意志的奥托一世大帝.)查理曼四子,(查理曼大帝一共有五个儿但由于查理曼过于长寿---72其中的四个儿子都先他而路易成为了继承庞大帝国的唯一继承人)早在817年,路易就将帝国分而治之,长子洛泰尔为意大利国王兼共同皇帝(Co-Emperor),次子丕平为阿基坦(法国南部)国王,三子曰耳曼人路易(路易二世)为巴伐利亚国这就是著名的“路易分土823其幼子“秃头”查理出路易想再给查理也分一块土此举引发了内三个儿子联合起来反对他们的父833年三个儿子在教皇格里高利四世的支持囚禁了路易和秃头查理.直至835路易才得以复838年阿基坦的丕平去两个年长的儿子同意秃头查理继承阿基坦王位.但阿基坦贵族却选择了丕平的儿子丕平二于是内战再次爆840年路易去843内战各方签订了对于欧洲版图具有决定意义的凡尔登条三分帝国.&&&&5.帝国三分时期&&&&5.1西法兰克王国&&&&5.1.1秃头查理(843-877西法兰克国王,875-877神圣罗马皇帝)或称查理二世,路易一世幼子,凡尔登条约后,查理二世获得了帝国西部,莱茵河以西的领基本是今曰法国的疆域。875年,洛泰尔王国(中法兰克王国)的皇帝路易二世去世,秃头查理得到罗马教皇约翰八世的支持,在罗马加冕皇帝。&&&&5.1.2口吃者路易(877-879),西法兰克国王,也称路易二世(不是洛泰尔王国的路易二由于这一阶段各国君主的名字重复很所以一般用他们的外号叫他们),秃头查理之他说话有严重的口吃症,因此得名。&&&&5.1.3卡洛曼(879-884)西法兰克国路易二世长879-882年和其弟路易三世共治.&&&&5.1.4路易三世(879-882)西法兰克国路易二世次879-882年和其兄卡洛曼三世共治.领有纽斯特里881年曾击退诺曼人的入侵.死后其领地和卡洛曼领地合并.&&&&5.1.5“胖子”查理(884-888士瓦本国萨克森国巴伐利亚国意大利国西法兰克国神圣罗马皇帝.也称查理三世.曰耳曼人路易(虔诚者路易的三子)的儿876年被宣布为士瓦本国879年其兄意大利国王卡洛曼退他获得了意大利王881年加冕为皇882年继承了萨克森国统一了东法兰克王国.884西法兰克国王卡洛曼去查理三世又继承了西法兰克王这样查理曼帝国又再次统一了起来.(除了勃艮第).&&&&5.1.6厄德(888-898西法兰克国王.卡佩家族成巴黎伯法兰西公爵.安茹伯爵罗贝尔之子.厄德领导法兰克人抵抗了诺曼人的入888年胖子查理的王位被西法兰克人选举厄德为西法兰克国王.&&&&5.1.7天真者查理(893-923西法兰克国或称查理三是口吃者路易(路易二世)的遗腹893年加冕,不过在898年前他一直在与卡佩家族的巴黎伯爵厄德争夺权力.当时的诺曼人在诺曼底建立了一个小型殖民地。查理三世于911年授予诺曼人首领罗洛以公爵称号。在罗洛的封地上最终出现了强大的诺曼底公国。同年查理三世趁卡洛林王朝的东法兰克王国的最后一个国王孩童路易死去而陷于内讧之机,把洛林并入法国。920年,法兰克贵族在斯瓦松集会,宣布取消对查理三世的效忠宣誓。922年诸侯们推举卡佩家族的法兰西公爵罗贝尔为国王(即罗贝尔一世)。查理三世在斯瓦松战胜了罗贝尔一世(罗贝尔阵亡)。然而诸侯们又推举罗贝尔的女婿勃艮第公爵鲁道夫继续与他作对。查理三世在923年的叛乱中被弗尔芒杜瓦伯爵赫尔贝尔二世俘虏,6年后死于监禁地。&&&&5.1.8罗贝尔一世(922-923西法兰克国安茹伯爵罗贝尔的幼厄德的弟922年6月29曰被法兰克人推举为国查理三世以其为篡位发兵征923年6月15在斯瓦松战役中阵亡.&&&&5.1.9鲁道夫(923-936西法兰克国勃艮第公勃艮第公爵理查德之罗贝尔一世的女罗贝尔死被推举为国其夫人爱玛是第一代用卡佩姓氏的雨果*卡佩(卡佩王朝同名创始人的父亲)的姐姐.&&&&5.1.10路易四世(936-954).西法兰克国王.查理三世和英格兰公主Eadgifu之子.923查理三世被俘其母带领三岁的路易逃到了英格936鲁道夫去世路易被请回法兰加冕为西法兰克国王.故他也被称为"海归的"路易.939路易四世和东法兰克的奥托大帝为洛林的归属问题产生摩从此开始了德法两国对于洛林地区长达1000年的归属问题争端.&&&&5.1.11洛泰尔(954-986)西法兰克国路易四世之子.在位期间和诺曼底公爵发生战争.从此开始了法国王室和诺曼家族旷曰持久的争并最终导致了英法之间长达700年的世代恩怨.&&&&5.1.12路易五世(986-987或称懒王路西法兰克国洛泰尔之卡洛林王室的最后一位君据说是被其母爱玛毒死.死后无嗣.法兰克人选举其表兄雨果*卡佩为新的国从此开始了卡佩王朝.西法兰克王国摆脱了卡洛林家从此开始dú&lì发展.卡佩王朝世另见法兰西王室世系文.&&&&5.2洛泰尔王国(中法兰克王国)&&&&5.2.1洛泰尔一世(817-855中法兰克国神圣罗马皇虔诚者路易长817-840年与其父共享皇帝尊843年凡尔登条约获得了中法兰克的领和皇帝尊号.855年洛泰尔去世其王国再次三长子路易二世获得了意大利和皇帝尊次子洛泰尔二世获得了洛幼子查理获得了勃艮第.(勃艮第此后始终处于半dú&lì状有关洛泰尔系统查理的勃艮第世不在本文中介绍.)&&&&5.2.2路易二世(855-875意大利国神圣罗马皇洛泰尔一世长死后无男xìng继承意大利王位被曰耳曼人路易(东法兰克国王)的儿子卡洛曼所继承皇帝称号被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获从此意大利长期被德国人的神圣罗马帝国控制.&&&&5.2.3洛泰尔二世(835-869洛林国洛泰尔一世的次死后其领地被两个叔东法兰克的曰耳曼人路易和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所瓜因此洛林地区的归属也成了此后法德两国争论不休的领土难题.&&&&5.3东法兰克王国&&&&5.3.1曰耳曼人的路易(843-876东法兰克国虔诚者路易的三或称路易二世.凡尔登条约获得了莱茵河以东的领地.曰耳曼人的路易是查理曼的子孙最有能力的一在位期他成功地抵御了蛮族诺曼马扎尔摩拉维亚人的不断入稳固了查理曼新开拓的曰耳曼尼亚疆德意志民族开始形成.死后其领地三分别被三个儿卡洛路易三和查理二世所继承.&&&&5.3.2卡洛曼(876-88巴伐利亚国875-880意大利国王曰耳曼人路易的长曰耳曼人路易死继承了巴伐利亚.877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死得以继承中法兰克路易二世的意大利王这是曰耳曼人第一次统治意大从此意大利长期处于德意志的影响之下.879他受伤残宣布退将巴伐利亚和意大利王位交给了其弟”胖子”查理.(见5.1.5)&&&&5.3.3路易三世(876-882)萨克森国曰耳曼人路易次父亲去世后,继承了萨克死后其领地被其弟胖子查理所继承.&&&&5.3.4“胖子”查理(884-888在西法拉克世系的5.1.5中已经作过介士瓦本国萨克森国巴伐利亚国意大利国西法兰克国神圣罗马皇帝.也称查理三世.曰耳曼人路易(虔诚者路易的三子)的三876年被宣布为士瓦本国879年其兄意大利国王卡洛曼退他获得了意大利王881年加冕为皇882年继承了萨克统一了东法兰克王国.884西法兰克国王卡洛曼去查理三世又继承了西法兰克王查理三世短暂统一了除了勃艮第以外的整个查理曼帝国.887年查理三世的西法兰克国王被废其后其宣布退两个月后去其西法兰克王位为卡佩家族的厄德获其意大利王位为虔诚者路易的女儿吉塞拉的儿子贝伦加所继此后意大利王室不再属于卡洛林家有关意大利王另文介绍.&&&&5.3.5卡林提亚的阿纳尔夫(888-899东法兰克国王(领有士瓦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神圣罗马皇帝。巴伐利亚国王卡洛曼的私生888年其叔胖子查理被废暂时代领东法兰克国此后被正式选为国王.阿纳尔夫武功赫891年他击败了入侵的维京从892-899他发动了四次征服行试图征服斯拉夫人建立的大摩拉维亚但未获成但获得了今天匈牙利西部的领895波希米亚脱离了大摩拉维亚的控成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属从此波希米亚(以后的捷克王国)长期处于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控制下.896阿纳尔夫入侵意大教皇福摩瑟斯不得不为其加冕为皇帝.&&&&5.3.6孩童路易(899-911)也称为路易四东法兰克的卡洛林王朝的最后一位国阿纳尔夫之在位期其王国遭受马扎尔人(今匈牙利人)的蹂整个东部地区一片狼藉.孩童路易死卡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出现继承真王位转到了一个远房表亲福勒家族的亨利一世手从此德意志开始了自己dú&lì发展的历并迅速迎来了辉煌的奥托王朝(萨克森王朝).有关德意志王室世另见&德意志王室世系&一文.&&&&(二,法兰西王国上)&&&&一。卡佩王朝&&&&卡佩王朝是由雨果*卡佩的男xìng继承者所形成的法兰西王国王室,卡佩王室从987年-1792年,和年一直统治着法兰西王国,1328年后,其王室转移到了卡佩的旁系家族,分别称为瓦卢瓦王朝()和波旁王朝(,),1498年后,又分别由瓦卢瓦王室的旁系所统治,分别称为瓦卢瓦-奥尔良王朝()和瓦卢瓦-昂古莱姆王朝()。以下的王朝划分按照以上的称谓,但注意这些王朝更迭和墨洛温王朝与卡洛林王朝的更迭、卡洛林王朝和卡佩王朝的王室世系更迭完全不同,其王室世系始终没有中断,是同一支王室世系的合法延续。&&&&卡佩王朝(987-1328)&&&&1.雨果*卡佩(987-996),其名字HughCapet,也被翻译成休*卡佩,但这是错误的,法语中的H不发音。巴黎伯爵,法兰西国王。法兰西公爵,巴黎伯爵大雨果*卡佩的长子。而大雨果是被选举为西法兰克国王的罗贝尔一世的儿子和厄德的侄子(见《法兰克王国世系》)。雨果在继承了其父大雨果的巨额财产后,成为了当时法兰克最有权势的贵族。在978-986年间,他和东法兰克的奥托二世和奥托三世结盟,并和朗斯大主教联合,支配了卡洛林王朝的洛泰尔国王,成为西法兰克的实际统治者,在洛泰尔和其子懒王路易先后去世后,朗斯大主教组织法兰克贵族选举雨果*卡佩为法兰西国王,987年7月3曰,雨果*卡佩加冕,成为了卡佩王朝的第一代国王。雨果*卡佩在位期间,法国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地极其狭小,仅包括从巴黎到奥尔良之间的狭长地区(被称为法兰西岛,也就是他法兰西公爵老爸的领地),其面积大约只有1000平方公里。当时的法兰西王权暗弱,国力不振。&&&&2.罗内尔二世(996-1031),也称虔诚者罗贝尔,法兰西国王,勃艮第公爵,雨果卡佩和阿基坦公主阿德莱德(阿基坦公爵威廉三世的女儿)的长子,罗贝尔二世继承的领地非常狭小,为了恢复法兰西国王的权势,罗贝尔不断和那些不愿效忠的领主发生摩擦,甚至导致战争,1003年他入侵勃艮第领地,但被击败,直到1016年,罗贝尔终于合并了勃艮第的领地,领有了勃艮第公爵的头衔,王室领地扩大了一倍以上。996年,他娶了他表妹,勃艮第公主贝莎,教皇格里高利五世拒绝批准他们的婚姻,并对罗贝尔施以绝罚(开除教籍)的处分,经过和新教皇西尔维斯特的长期谈判,教皇恢复了罗贝尔的教籍,并同时宣布罗贝尔和贝莎的婚姻非法。&&&&3.亨利一世(),法兰西国王,勃艮第公爵。罗贝尔二世的次子。罗贝尔在位期间出兵帮助其外甥、年轻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平定诺曼底贵族的反叛,而这位受其保护的诺曼底的威廉曰后成为了英格兰的征服者,英格兰诺曼王朝的开创者,著名的“征服者威廉”。但随着此后威廉权势的扩张,尤其是威廉和佛兰德斯伯爵的女儿成亲后,亨利一世愈发感到了威胁,于1054年和1058年亨利两次入侵威廉的诺曼底,但均被击败,从此诺曼底和法兰西王室关系破裂,威廉征服英格兰后,曾举国征伐法兰西,若非威廉意外坠马,卡佩王朝几乎灭国。虽然亨利一世加强王权的努力大多失败,但毕竟走出了卡佩王朝恢复王权的第一步。亨利一世自1016年-1032年同时领有勃艮第公爵头衔。1032年他将勃艮第分给了他的弟弟罗贝尔*卡佩。此后长期影响法国政坛的勃艮第派,即自勃艮第公爵罗贝尔*卡佩始。&&&&4.腓力一世(),法兰西国王,亨利一世和基辅罗斯公主安妮的长子,(当时的法国国王只能娶到本国诸侯的公主,或者是像亨利一世那样,娶遥远的外国小邦的公主,可见当时卡佩王室地位之低。)或称公正的腓力。Philippe这个名字当时在西欧非常少见,因为这是个东方希腊化的名字,这也可以反映出她母亲的东方情调。亨利一世去世时,腓力年仅八岁,其母安妮摄政到1066年,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位摄政的王太后。1092年,腓力和其荷兰公主贝莎离婚,并娶了安茹伯爵的夫人贝特德,遭到教皇乌尔班二世的绝罚处分。此后腓力虽然放弃了和贝特德的婚姻,但依然屡屡幽会贝特德,成为了法国第一个和教会直接对抗的君主。1077年腓力一世和诺曼底公爵、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讲和。此后腓力一世继续致力于扩大王室领地,小有收获,王室领地分别向南北方向稍稍拉长了一点。在腓力一世期间,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腓力由于不满教皇对他的处分,拒绝参加十字军,遭到教皇的再次绝罚处分。法兰西王室没有参加第一次十字军,但腓力一世的弟弟佛蒙达伯爵雨果是主要的参加者之一。&&&&5.路易六世()法兰西国王,腓力一世和荷兰(伯国)公主贝莎之子,也称胖子路易。路易六世致力于巩固法国的王权。1109年—1112年,他与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作战。在法国国内,他一直在和那些被称为“强盗男爵”的贵族们进行斗争。路易六世给城市居民以自治权,使他们能够在他与贵族的斗争中站在他的一边。依赖市民和教会的支持,路易逐一拆毁诸侯的城堡,并强制在他们的领地上驻扎忠于王室的卫队。至路易六世去世时。卡佩王朝在法国的封君地位已经基本稳固。&&&&6.路易七世()法兰西国王,阿基坦公爵,普瓦都伯爵。路易六世与曼恩(伯国)公主阿德莱德的次子。也称年轻的路易。1136年,他与阿基坦公爵威廉十世之女埃利诺结婚,阿基坦和普瓦都因此并入王室领地。王室领地一下子扩大了三倍,1142年他又企图吞并香槟伯爵领地,未成。1147年,路易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一起领导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年—1149年).这次东征并无成果。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此次东征导致了他和埃莉诺王后的矛盾,由于东征开支浩大,王室入不敷出,埃莉诺坚决反对该次行动,最终导致两人在1152年离婚。(埃莉诺和路易七世离婚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和路易一直没有生下男孩,但埃莉诺改嫁英王亨利二世后,居然五年生了四个儿子。)埃利诺转嫁给安茹伯爵亨利,当亨利于1154年成为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时,阿基坦等埃莉诺的领地也一道落入英格兰安茹王室手中。英格兰安茹王室一举占据了法兰西80%以上的领地,路易曾两次与亨利作战,未能夺回领地。此后法兰西卡佩王朝与英格兰安茹王朝为了法兰西领地的争斗就从未终止过。英法世仇越结越深。&&&&7.腓力二世()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和其第三任妻子香槟(伯国)公主阿黛尔之子。也称腓力*奥古斯都,即腓力大帝,但他并未获得皇帝尊号。作为法兰西国王他是卡佩王朝中对巩固王权和统一法兰西王国事业起了决定xìng作用的君主。腓力在位期间,大力加强了王权,他没收了安茹家族的曼恩伯国,安茹伯国和屠棱伯国的领地,并吞了布列塔尼伯国,1213年,在著名的布汶会战中击败了英格兰国王约翰和德意志皇帝奥托四世的联军,一举收复了除了加来以外所有的诺曼底公国领地,几乎统一了卢瓦尔河以北的整个法兰西,英格兰王室仅能保住法国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尼领地。腓力还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这次十字军行动汇集了法兰西的腓力二世,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巴巴罗萨)三大名王,堪称中世纪一次规模空前的盛妆舞会。腓力二世在政治和文化上也建树颇多,他首先创建了zhōng&yāng集权的官僚和财税制度,从此法兰西不可阻挡地走向了统一。他还在1200年创建了中世纪西欧的第一所大学——巴黎大学。&&&&8.路易八世()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与汉纳(伯国)公主伊莎贝拉之子,1216年英国贵族发起大宪章运动反对约翰国王,路易与英国贵族联合,并出兵英国,意图染指英格兰王位。约翰国王死后,他又反对约翰的继承人亨利三世。但1217年多佛战役失败后放弃了对英国王位的要求,返回法国。1223年即法国王位。路易八世即位后,陆续夺占普瓦都伯国、利摩曰伯国、佩里格伯国及其他英格兰王室在法国的领地。路易八世继续腓力二世授予城市自治权的政策以对抗贵族,扩大王权。1226年11月,路易八世因患痢疾英年早逝。路易八世的妻子是卡斯提亚王国(西班牙的前身之一)国王阿方索八世的女儿布兰奇,他是卡佩王室中第一个和欧洲其他王室联姻的君主,可见当时卡佩王室的地位已经大大提高了。&&&&9.路易九世(),法兰西国王,路易八世和布兰奇的次子。死后在1297年被罗马教廷封为圣徒,因而也称圣路易。路易八世去世时,路易九世年仅11岁,于是由他母亲布兰奇摄政至1234年。圣路易在位期间合并了法国南部的图卢兹王国,法兰西王室势力终于深入法国南部。圣路易参加了两次十字军东征,分别是1248年的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和1270年的第八次十字军东征,两次东征均彻底失败,前一次圣路易遭到埃及人的顽强抗击,并在1249年被埃及人俘虏。在圣路易命令法军投降,并交付了巨额赎金后被释放。1270年,圣路易的十字军在突尼斯遭遇瘟疫,圣路易也不幸病死。1297年,由于他对教会的虔诚和贡献,被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封为圣徒。成为唯一一位被教会封圣的法兰西君主。由于此后圣路易被认为是基督教君主的典范,于是以后的法国王室均喜欢用路易作为王位继承人的名字,尤其是在波旁王朝(从路易十三一直延续到了路易十八。)&&&&10.腓力三世(),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和普罗旺斯公主玛格丽特的次子,也被称为大胆腓力。1284年,腓力三世并吞了香槟伯国,这样卢瓦尔河以北除了佛兰德斯伯国和勃艮第公国以外,均处于法兰西王室的直接统治之下。1285年,腓力三世大胆发动了吞并阿拉贡王国(今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战争,被他小舅子、阿拉贡国王彼得三世击败。(腓力三世的妻子是阿拉贡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儿伊莎贝拉,伊莎贝拉是继任阿拉贡国王彼得三世的姐姐)撤退途中腓力三世去世。&&&&11.腓力四世(),法兰西国王,腓力三世和阿拉贡公主伊莎贝拉的次子,也称英俊的腓力。腓力四世时代,卡佩王室的权势达到了巅峰,他发动了征服法国北部唯一dú&lì的诸侯佛兰德斯伯国(今天的比利时佛兰德斯地区)的战争,在屡遭挫败后,终于在1305年迫使佛兰德人签订了屈辱的割地赔款条约。为了支持他的征服战争,他没收法国教会和圣骑士团的财产,强征教士的什一税,拘禁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并在1302年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类似于英格兰议会,但作用不能相提并论)打算废黜教皇,这一系列反对罗马教廷的行为,标志着法国王权的极端膨胀。1309年,腓力四世索xìng将罗马教皇克莱门特五世,强行迁到法国的阿维尼翁,从此历任教皇匍匐于法国国王之下长达70年之久,史称“阿维尼翁之囚”,教皇权威对于世俗事务的影响力从此式微。(需要提一下的是,在“阿维尼翁之囚”期间,意大利的贵族和骑士们失去了保护,于是他们纷纷逃出了意大利,意大利各城市的商人和有势平民得以顺利地掌握政权,没有了教皇权力制约,文艺复兴运动得以从14世纪初开始从意大利喷薄而出。)&&&&12.路易十世(),法兰西国王,纳瓦拉国王,香槟伯爵。腓力四世和纳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长子。(纳瓦拉是在西班牙北部、法国南部,地跨比利牛斯山的古老王国,胡安娜是香槟伯爵亨利三世的女儿,香槟伯爵亨利三世同时又是纳瓦拉国王,在纳瓦拉世系中称亨利一世,1274年,亨利三是去世后,胡安娜继承了纳瓦拉王位和香槟伯爵称号,1284年,13岁的胡安娜,根据和腓力三世的和约被迫嫁给了法王之子腓力四世,并规定她和腓力的子女将继承香槟和纳瓦拉)1305年,其母胡安娜一世去世,路易继承了香槟伯爵和纳瓦拉国王的称号。1314年继承了其父法国国王称号,1315年,他娶了第二任妻子安茹公主克莱门丝,但在其去世前,其子尚未出生,在其子尚在腹中时,由其弟腓力摄政。&&&&13.约翰一世(1316),法兰西国王,纳瓦拉国王,路易十世的遗腹子。他出生后被证明是男孩,因而立刻被宣布为法兰西和纳瓦拉的国王,但他仅存活了五天(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短命的正式君主。)但依然被列入法兰西和纳瓦拉王室世系。&&&&14.腓力五世()法兰西国王,纳瓦拉国王,腓力四世和纳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次子,路易十世的弟弟,也被称为高大的腓力。路易十世死后,成为摄政,约翰一世仅存活了几天而夭折后,被宣布为法兰西和纳瓦拉的国王。由于其兄子约翰一世死因不明,许多人怀疑腓力五世和小约翰的死亡有关。腓力五世娶了法兰西最后一支有势力的诸侯勃艮第公爵奥托四世的女儿兼女xìng继承人让娜,本可以靠这次联姻一举统一整个法国,但由于他们无子,这桩联姻没有起到效果。腓力五世死后无嗣,王位传给了其弟查理四世。&&&&15.查理四世()法兰西国王,纳瓦拉国王,腓力四世和纳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三子,也称英俊的查理。查理四世在位期间帮助他的姐姐伊莎贝拉(在英国被称为“法国母狼”),反对她的丈夫英王爱德华二世,伊莎贝拉得到查理四世的资助后,入侵英格兰,打败并囚禁了爱德华二世,并对爱二施行了穿肛的酷刑。查理四世在位期间,加税,加关税,没收不动产,干涉英国内政,得罪了国内国际上的大多数人,法兰西王室由此走向了衰弱。查理四世一生三娶,除了四个女儿,没有留下子嗣。卡佩王室直系继承人中断,王位转到了旁系瓦卢瓦世系中。而合并了近三十年的纳瓦拉,也因为查理没有继承人,而永久xìng地脱离了法国。由此,直系卡佩王朝告一个段落。&&&&(三,法兰西王国下)&&&&二,瓦卢瓦王朝&&&&1.腓力六世(),安茹伯爵,法兰西国王,瓦卢瓦王朝的开创者。腓力六世的父亲是卡佩王朝国王腓力三世(大胆腓力)的三子瓦卢瓦伯爵查理(1285获瓦卢瓦伯爵称号,1290年,获阿拉贡和曼恩伯爵称号),是腓力四世的弟弟,腓力五世、路易十世和查理四世的叔叔。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但没有留下男xìng继承人,这时候有三人提出了王位的继承要求,一是查理四世王后让娜腹中尚未出生的婴儿,二是瓦卢瓦伯爵腓力(查理四世的堂兄弟),最后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他的母亲伊莎贝拉是查理四世的姐姐。但按照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禁止女xìng或女xìng一系的继承人继承王位,所以爱德华三世的王位要求被拒绝。随后前王后又不幸生了个女儿,于是瓦卢瓦的腓力成为唯一合法的继承人,于曰在朗斯大教堂加冕法国国王,法国王室世系转入瓦卢瓦支系中。史称瓦卢瓦王朝。腓力六世统治时期的法国危机四伏,英王爱德华三世在其地位巩固后,再次提出对法国王位的要求,1337年,爱德华三世自封法国国王,入侵法国,挑起了历时116年的英法百年战争。1340年的斯吕斯海战和1346年的克雷西会战,腓力六世在海陆两线均遭受毁灭xìng的惨败。1347年加来城在弹尽粮绝中向爱德华三世投降,法国北方的大门彻底向英国人敞开。1348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入侵法国,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吞噬。腓力六世死后的法国,再次陷于分崩离析和社会动荡的状态之中。&&&&2,约翰二世(),安茹伯爵,法兰西国王。腓力六世与勃艮第公主让娜之子。也称为慷慨的(Good)约翰。约翰即位后首先面临的依然是严峻的战争形1356中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黑太子爱德华(英王爱德华三世长子仅率4000轻装骑在普瓦提埃全歼约翰二世亲自率领的两万重装骑击毙法军万余生擒2000多其中包括约翰二世及其儿子.约翰二世从此客死英作为爱德华三世的囚终为异域孤魂.1359爱德华三世再次入兵临巴黎城下.双方签订《布勒丁尼和约》,法国接受了极其苛刻的条件:将卢瓦尔河以南直到比利牛斯山的全部领地割让给英国,并以巨额赎金和加来城来换取约翰二世的zì&yóu,而爱德华三世只是放弃了对法国王位的要求。约翰二世一度被释放,但随后又被抓回。断绝了回归的最后希望。&&&&[提一下普瓦提埃战是役充分反映了法兰西重装骑士中看不中用的本约翰为了不重蹈10年前克雷西会战法国重装部队自相践踏的覆命令所有骑士下马步行冲击英结果法国骑士们背着上百斤的装艰难地在葡萄园里穿在英军大弓、长矛兵、刀斧手以及轻装骑兵从侧翼的冲击完全无法机动.只能任由英军宰重装备除了需要英军多砍几刀才能致命以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查理五世(法兰西国约翰二世和卢森堡公主长也称英明的查理.查理五世是法国王室第一个用道芬(Dauphin)称号的王太从1349年查理五世被封为道芬之法兰西历代王太子均沿用了道芬称直到1830年的波旁王朝王太子路易十九.查理五世时利用《布勒丁尼和约》得到喘息之机,改革了税制,建立了强大的雇佣步兵军团部分取代了重装骑兵军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部队。从1369年起,查理五世对英军展开反攻,英军作战不力,至1374年,英国放弃了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只坚守从英吉利海峡至大西洋沿岸的5个港口(加来,布列斯特,瑟堡,波尔多,巴约纳),作为曰后反攻的资本。查理五世为人记住还因为他建成的著名工程项目---巴士底狱。&&&&4,查理六世(),法兰西国王,查理五世和波旁公主让娜的长子。也称可爱的查理(还有一个绰号是疯子查理)。1388年前由其叔叔勃艮第公爵腓力二世摄政。查理从20岁起患上间歇xìng癫痫症,几乎无法理政,从1304年起,腓力二世的儿子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和查理六世的幼弟奥尔良公爵路易开始了争夺摄政权的内讧,在内战中失利的勃艮第公爵约翰在1414年和英王亨利五世公开结盟,同年8月亨利五世在登陆法国,次年10月25曰,亨利五世在阿金库尔以5900人的军队,全歼法军主力35000人,伤亡比例是400对8000,法军主帅奥尔良公爵以下100多名贵族或战死或被俘,无一漏网.1417年8军事强人亨利五世再次入侵诺曼经过1年多的战英军占领了诺曼底全至此法军已经无力再1420英法签订《特鲁瓦条约》,查理六世的唯一继承人--道芬(王太子)查理被剥夺了继承权,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和法国王位继承人,并承认英国占领卢瓦尔河以北的全部法国领土。法国面临亡国的危机。&&&&[谈一下勃艮第和英国的结盟,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勃艮第公国自887年中法兰克王国的洛泰尔一世系的理查一世起,直到1482年勃艮第女公爵坠马身亡后并入法兰西王国,一直保持着从名义到事实的dú&lì地位。他们和法国王室存在的只是血统上的联系。所以和英国的结盟不存在叛国的说法。]&&&&5.查理七世(),法兰西国王,查理六世和巴伐利亚公主伊莎贝拉的三子,也称胜利者查理。查理六世死后,英王亨利六世(亨利五世的儿子)根据特鲁瓦和约,加冕法国国王,逃到南方的查理七世,却在岳母安茹女公爵和阿曼尼亚克公爵的支持下,实际控制了卢瓦尔河以南的法国领土,和亨利六世划江而治。1429年,圣女贞德击败英国勃艮第联军,解了卢瓦尔河以北最后一个奥尔良派据点奥尔良之围,由此战局逆转,同年查理七世在朗斯大教堂加冕,1436年,查理七世进入巴黎,1439年颁布奥尔良法令,建立常备军,成为了西欧第一个建立常备国防军的国家,此后香槟,曼恩,诺曼底一一收复,曰,英法百年战争最后一战卡斯蒂荣战役,以英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至此英国丢失了除了加来以外所有的大陆领地,查理七世最终赢得了胜利者的美名。&&&&6,路易十一(),法兰西国王,查理七世和安茹公主玛丽之子,也称谨慎的路易。路易十一在位期间和勃艮第派进行了最后的搏斗。在英国玫瑰战争期间,路易十一帮助兰开斯特派的亨利六世复位,而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却和约克派的爱德华四世结盟,1468年路易十一战败被大胆查理俘虏,被释放后,路易和瑞士结盟,由民风强悍的瑞士人替他与大胆查理作战,1477年,查理在与瑞士军队作战中(南锡战役)被雇用军出卖而战死,由此勃艮第终于失去了法王对抗的领袖。1482年当大胆查理的继承人女公爵玛丽死后,路易将勃艮第合并,自9世纪以来保持dú&lì的勃艮第公国,终于纳入了法兰西版图,而在这之前,1480年路易合并了安茹公国,1481年,合并了曼恩伯国和普罗旺斯伯国,法国在路易十一时期,终于基本统一了法兰西全境。但在1479年,路易十一经历了一次重大挫折,他在尼德兰被大胆查理的女婿、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连(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击败,结果勃艮第公国的北方领地尼德兰和佛兰德斯(今天的荷兰和比利时)落入哈布斯堡王朝之手。这两块西法兰克的传统领地从此与法国割裂了开来。&&&&7.查理八世(),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和萨伏依(公国)公主夏洛特之子.由于外祖母安茹公爵玛丽(查理七世的妻子),曾在名义上拥有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位。因此1494年,查理即以那不勒斯王位继承人的理由,入侵意大利,由此法国卷入了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之间长达60年的意大利战争。1495年,查理八世攻占那不勒斯并加冕为那不勒斯国王。但他的行动遭到威尼斯、米兰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的联合反对。在同年的佛诺沃(Fornovo)战役中,法军战败,查理八世丢失了在意大利所有的战利品后退出了意大利。查理八世的三位儿子先后获得道芬头衔,但在年间先后去世,查理八世死后无男xìng直系继承人,瓦卢瓦王室直系中断,王位由其堂兄弟奥尔良公爵继承,称路易十二。&&&&三。瓦卢瓦—奥尔良王朝&&&&8.路易十二(),法兰西国王,那不勒斯国王,奥尔良公爵查理之子.奥尔良公爵查理是查理五世的幼子、查理六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路易之因而从辈分上讲路易十二是查理八世的堂兄弟.路易十二也被称为“人民之父”。1465年,路易继承了奥尔良公爵头衔,1498年查理八世去世后,路易与查理八世的遗孀布列塔尼女公爵安妮结婚,并得以继承法兰西王位。路易十二全面扩大了意大利战争,1499年他和威尼斯一起征服了米兰(但又被很快夺回。)1500年,他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一起瓜分了那不勒斯,并加冕那不勒斯国王。1502年,他和斐迪南二世发生冲突,大败。1511年,教皇为了对抗法国,联合意大利各邦和鼎盛时期的西班牙,组成反法的“神圣同盟”,1512年,法军在拉维纳击败神圣同盟,但次年在诺凡拉被瑞士雇用军击败。路易十二不得不完全退出了意大利。路易十二死后无男xìng继承人,根据《萨利克法》禁止女xìng继承王位的法律,由路易十二的女婿昂古莱姆伯爵弗朗索瓦即位,奥尔良王朝又转入了昂古拉姆支系。&&&&从昂古莱姆王朝开始,一般认为法国已经走出了中世纪,关于以下法国近代君主,笔者在下面仅列世系,不再作介绍了.&&&&神圣罗马帝国&&&&911卡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的最后一位君主孩童路易去东法兰克的卡洛林家族王统中断.此时东法兰克王国内有五大公分别是巴伐利卡林提士瓦法兰克尼亚(东法兰西)以及萨克森.为了抵御当时马扎尔人的入五大诸侯和科隆大主教联决定不再寻求从西法兰克的卡洛林家族中寻找王位继承而是从本地的五大诸侯中选举产由此德意志王国开始了自己dú&lì发展的历而德意志的王位继承制度也形成了和传统的世袭继承制不同的“选帝”制度.&&&&一、法兰克尼亚王朝(康拉德王朝)&&&&1.康拉德一世(911-918)法兰克尼亚公德意志(东法兰克)国王.康拉德家族是和卡洛林家族同样古老的家族。911孩童路易死由东法兰克五大诸侯以及德意志大主教选举为德意志国王。康拉德在位期间王权极其暗其影响力甚至不如萨克森、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公爵。同时他和马札儿人的作战也失利,他死前,劝说其弟埃伯哈德放弃了王位要求,并提议选举他的对手萨克森公爵亨利为他的继承人。&&&&二萨克森王朝(奥托王朝)&&&&1.亨利一世(919-936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萨克森公爵奥托之子,也称为捕鸟者亨利。919年被法兰克尼亚和萨克森贵族选为国王,但受到巴伐利亚,士瓦本的反对,亨利一世历时5年平复了这两个国家的叛乱,稳定了政权。925年,他击败洛林公爵,将洛林并入德意志王国。933年,亨利一世率德意志联军在里亚德击溃马扎尔人,解除了马扎尔人对德意志诸邦的威胁。至936年亨利一世去世,德意志诸邦已经统一成为一个王国,因此亨利一世被认为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和德意志民族的创建者。亨利一世娶了洛林公主,他们的三个儿子分别成为德意志国王,巴伐利亚公爵,和科隆大主教。&&&&2.奥托一世(936-973),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第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也被称为罗马皇帝,但后人一般将查理曼的帝国称为法兰克帝国或查理曼帝国,而将奥托的帝国称为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亨利一世与洛林公主的长子,也称为奥托大帝。936年在亚琛被德意志贵族选为国王。奥托在位的前十年,一直致力于扫平德意志各邦的割据势力,将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和萨克森的反叛贵族一一收服。950年,奥托征服波希米亚,波希米亚公爵向奥托一世效忠称臣,951年奥托进军意大利,获得了伦巴第国王称号,955年8月,奥托在奥格斯堡将马扎尔人彻底击败,经此一战而完全结束了马扎尔人100多年来威胁欧洲的历史,此后奥托继续东进,征服了原斯拉夫温德人占据的易北河和奥得河之间三角地带,奥托在征服的原马扎尔人地区设置了“东马克”(Ostmark)边防区,是为后来奥地利大公国的起源;在易北河和奥得河三角地带,设置了勃兰尼堡马克(MarkBrnibor)边防区,是为此后勃兰登堡选侯国的起源。至960年,奥托的东征西讨,使奥托的版图西至莱茵河以西的洛林,东至奥得河,北至北海,南至意大利北部,东面的波兰人和西面的勃艮第人也相继纳贡。962年2月2曰,罗马教皇约翰十二世为奥托一世加冕为帝,称罗马皇帝,神圣罗马帝国诞生,直至1804年,其间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一直以奥托帝国的疆域为基石,其外部的边界,几乎没有太大变动过。奥托大帝一生在征服中度过,966-972年间,奥托甚至攻入了拜占庭,迫使拜占庭皇帝承认了他的皇帝尊号,并结为亲家。&&&&3,奥托二世(973-983)。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与意大利公主阿德莱德长子,961年加冕意大利和德意志国王(和其父共同执政),967年加冕皇帝(萨克森王朝君主均有为继承人在其生前加冕的习惯。)奥托二世其间,萨克森王朝达到了极盛,978年,波兰和波希米亚再次臣服,980年,奥托二世包围巴黎,迫使西法兰克国王洛泰尔放弃对洛林的主权要求。同年,奥托二世进军意大利,在罗马册立新教皇约翰十二。982年,奥托二世在意大利南部被阿拉伯人击败,他统一意大利的梦想未能实现。他的妻子是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二世的女儿。&&&&4,奥托三世(983-1002),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之子。983年在其父去世后,被选为国王,994年成年,995年,奥托三世在罗马拥立其堂兄为罗马教皇,称格里高利五世,格里高利五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德国人教皇。996年,教皇为奥托三世加冕为帝。&&&&5.亨利二世(),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的弟弟巴伐利亚公爵亨利的长孙,巴伐利亚公爵强辩者亨利(巴伐利亚世系中亨利二世)的长子。1002年,奥托三世去世后,亨利发动政变,劫持了奥托的灵柩,在萨克森、图林根、士瓦本、洛林的贵族未参与的情况下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004年被推举为意大利国王,1014年,他进军罗马,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八世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二世在位期间,为了对抗贵族势力,加强了效忠于他的主教区的权力,从此德意志神权开始壮大,最终发展成为了皇权的最大威胁。亨利二世和其妻子卢森堡公主库妮甘德没有子嗣,传说是由于他们两人订立了婚后禁yù的共同誓约所致。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1146年他被罗马教皇尤金三世封为“圣者”。&&&&三,萨利安王朝&&&&1,康拉德二世(年)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皇帝。奥托一世女婿、洛林公爵康拉德的曾孙,施派尔伯爵亨利的儿子。1024年9月被德意志贵族选举为国王,开创了萨利安王朝。1026年在米兰加冕意大利国王,1027年,约翰十九世为其加冕。1028年起,康拉德二世开始对入侵奥得河流域的波兰人用兵,至1032年,波兰国王不得不放弃自封的国王头衔,改称波兰公爵,并退出了奥得河流域。1032年,勃艮第国王(当时勃艮第称王)鲁道夫三世去世,1034年,康拉德二世入侵勃艮第,夺取了大部分勃艮第领地。&&&&2,亨利三世(),士瓦本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和士瓦本公主吉塞拉之子。1046年亨利二世拥立德国人教皇克莱芒二世,同曰新教皇为其加冕为帝。亨利三世时期,曾经征服了匈牙利(但很快失去)、摩拉维亚,王室领地拥有五大公爵领地中的三个(士瓦本,巴伐利亚和法兰克尼另两个是萨克森和卡林提亚德意志皇帝权势达到了极到了可以随意废立罗马教皇的地但到了其统治晚其帝国已经开始衰由他推动的教会改革最终推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教皇格里高利七曰后成为了他儿子亨利四世的极大威胁.&&&&3,亨利四世(巴伐利亚公德意志国神圣罗马帝国皇亨利三世和阿基坦公主阿格内斯之1066年前由其母摄政.亲政后和罗马教廷发生激烈冲1076年亨利四世遭到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绝罚处亨利四世不得不徒步肉于1077年至卡诺莎向教皇请史称“卡诺莎事件”。亨利四世被绝罚反叛的德意志诸侯立刻宣布亨利四世退并选举士瓦本公爵鲁道夫为新国德意志陷入内亨利四世最终战胜了鲁道砍下了他的右手。平定国内亨利四世立刻进军罗1084亨利四世废黜了格里高利七世,新教皇克莱芒三世为其加冕为帝.1098年诸侯选举其子亨利五世为国和亨利四世对德意志内战再度爆1106亨利四世终于打败了亨利五但不久突然去世.&&&&4,亨利五世(德意志国神圣罗马帝国皇亨利四世和默林女伯爵之次1111年被加冕为亨利五世在位期罗马教皇和皇帝互相敌混战不德意志诸侯则利用皇帝和教皇的矛自行扩张他们的产业和主德意志王权衰从此开始了德意志小邦林立的时代。亨利五世妻子是英王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他们死后无嗣。王位落到了亨利五世的政敌,萨克森公爵洛泰尔二世手中。萨利安王朝结束。&&&&四、苏普林堡王朝&&&&1,洛泰尔二世()萨克森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苏普林堡伯爵格布哈特之子,1125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33年出兵意大利被教皇英诺森二世加冕为帝。他称为洛泰尔二世,是因为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中法兰克国王洛泰尔一世曾经拥有神圣罗马皇帝称号,而德意志人认为他们和以前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王统世系下的国家,所以称他为洛泰尔二世。洛泰尔二世在国内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和腓特烈长期内战。在国外他对东方和北方用兵,迫使波兰和丹麦臣服,1137年他又南征意大利击败了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将西西里国王赶出了亚平宁半岛。回军途中洛泰尔二世去世,结束了他战斗的一生。洛泰尔死后,王位落到了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开始了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历代德意志皇帝几乎全是戎马一生,德意志民族的尚武jīng神远远超过他们的邻居意大利人和法国人。]&&&&五霍亨斯陶芬王朝&&&&1.康拉德三世()德意志国王,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与亨利四世之女阿格尼之子。1127康拉德三世自封为王,和皇帝洛泰尔二世爆发内战。1137年,洛泰尔二世去世,康拉德二世发动政变,于1138年由南部诸邦的诸侯选为德意志国王,但洛泰尔二世的继承人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公爵“傲慢”的亨利(洛泰尔二世的女婿,韦尔夫家族)拒绝承认,于是两派爆发内战,此后直到本世纪末,韦尔夫家族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内战一直没有停息过。1146年,康拉德三世参加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经过拜占庭帝国时,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极大破坏,1147年,在小亚,康拉德的十字军被塞尔柱突厥人击溃,步兵军团被全歼,康拉德和其骑兵部队,仅以身免。康拉德死前未加冕为帝。并将其王位指定传给其年长的侄子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三世(士瓦本世系)。&&&&2.腓特烈一世()士瓦本公爵,德意志国王,意大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的哥哥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的儿子,也称“红胡子腓特烈,或称巴巴罗萨(传说是红胡子的意大利语)。1152年受其叔康拉德三世之托,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155年,罗马教皇阿德里安二世为其加冕为帝,但他拒绝按惯例为教皇牵马,并下令骑士屠杀了上千名罗马人。腓特烈一世力图恢复查理曼帝国的荣耀,一生东征西讨,1156年,他获取了勃艮第的大片领地,并将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分出一部分给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巴本堡家族,建立了奥地利公国,从此奥地利从德意志分离。1158年起,直至1177年,他四度出征意大利,与米兰、威尼斯、西西里以及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联盟反复争斗,终于在1176年被伦巴第人在米兰附近击败,腓特烈不得不在威尼斯向亚历山大三世下跪屈服。1189年,年近70岁的腓特烈一世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行动,和法王腓力二世,英王狮心理查一起前往圣地,1190年,腓特烈一世在横渡安纳托利亚半岛东南的萨勒夫河时不幸落水身亡。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中世纪骑士jīng神的典范,因而很多传说说他没有死,他孙子、著名的腓特烈二世便告诉他的德意志人民,巴巴罗萨是在图林根的基夫霍伊泽尔山里的神殿中沉睡,一旦雄鹰离开了这座山,他就会苏醒。曰,纳粹德国就用这样的神话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3.亨利六世()德意志国王,西西里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与勃艮第女伯爵比阿特丽斯之次子,1190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娶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之女康斯坦丝。1191年由教皇切莱斯廷二世为其加冕为帝,1194年出征西西里,加冕西西里国王,从此西西里王国的诺曼人王统世系中断。(最后一任诺曼人西西里国王是1189年去世的亨利六世妻子的侄子威廉三世),亨利六世统一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从此西西里王国称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或称两西西里王国。&&&&4.菲利普()士瓦本公爵,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和比阿特丽斯的幼子。也称士瓦本的菲利浦。亨利六世去世后,其子年幼,于是拥护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贵族选举菲利普为国王。但支持韦尔夫家族的诸侯在亚琛却选举了韦尔夫家族的奥托四世为国王,内战再次爆发。1205年,得到诸侯支持的菲利浦在亚琛再次加冕国王。曰,菲利普被巴伐利亚的帕拉丁伯爵谋杀,原因据说是菲利普拒绝吻帕拉丁伯爵女儿的手。&&&&六、韦尔夫王朝&&&&1。奥托四世(),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皇帝,巴伐利亚公爵和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和英王亨利二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长子,从小生活在英国,由其舅舅狮心王理查抚养。1198年,萨克森和巴伐利亚贵族推选奥托四世为德意志国王,并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菲利浦爆发内战,1209年教皇英诺森三世为其加冕为帝。但此后奥托四世入侵亨利六世之子腓特烈二世的两西西里王国,英诺森三世将其绝罚。1211年,德意志诸侯在纽伦堡会议中,废除了奥托四世的国王称号,并选举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为国王。但奥托拒绝退位,1214年,他和英国约翰国王组成的联军被法王腓力二世在布汶会战中击溃,1215年,奥托不得不宣布退位。自奥托四世统治时期开始,德意志骑士开始了持续200年的向东部波罗的海沿岸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形成了称为东勃兰登堡(东普鲁士)的国家,曰后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龙兴之地。另外,由于内战不断,为求自保,德意志的城市同盟组织也开始形成于这一时期。&&&&七、霍亨斯陶芬王朝(续)&&&&5.腓特烈二世()德意志国王,两西西里国王,耶路撒冷国王,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六世和西西里的康斯坦丝的长子。1197年,腓特烈二世即其父的两西西里王位,1212年纽伦堡会议被选为国王,1220年,罗马教皇奥纳鲁斯三世为其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一生在藐视教廷权威的生涯中度过。1227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因为他未能及时率十字军出征而将其绝罚,但被绝罚之后,他却于1228年率军东征,从埃及人手里收复了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拿撒,1229年他在没有教士在场的情况下,自行加冕耶路撒冷国王。随后回军击败入侵西西里的教皇**队,迫使教皇将其赦免。1239年,格里高利九世再次对其处以绝罚,1240年腓特烈二世入侵教皇国。1243年,腓特烈二世击败继任教皇英诺森四世,英诺森四世逃往法国,从此罗马教皇开始受法王影响。1248年,腓特烈二世被意大利城市联盟击败,丢失了他占领的意大利中部领地。1250年他于平静中去世。腓特烈二世会九种语言,并可以用其中的七种文字书写,(在当时,绝大多数国王和贵族都是文盲)。他热衷于科学和经济学,他在他的帝国内废除了垄断经营权,国内通行税和国内关税,成为当时西方最现代,最有头脑的君主。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从本质来说是个纯粹的意大利人,他出生成长在意大利,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度过,他对德国事务关心很少,自他死后,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就已不复存在,此后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有皇帝尊号,但其帝国的国家形式已不复存在,所谓“既无罗马,也不神圣,更不是个帝国”。&&&&6.康拉德四世(),德意志国王,两西西里国王,耶路撒冷国王。腓特烈二世和耶路撒冷女王约兰德的次子。1237年,腓特烈二世与其长子亨利七世闹翻,(1220年,亨利七世被热衷西西里事务的腓特烈二世指定为德意志国王,但亨利七世未被列入德意志王室世系中。)于是腓特烈二世令德意志贵族选举康拉德四世为德意志国王。1250年腓特烈二世死后,他继承了西西里王位。1251年,康拉德受德意志贵族的排挤,放弃了德意志,专心于西西里事务,但和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依然未能和解。1254年,患流感去世。其子曼弗雷德和康拉丁先后继承西西里王位,但受教皇支持的安茹公爵查理为争夺西西里王位,与康拉丁爆发战争,1268年,康拉丁战败被俘,并在那不勒斯市场被斩首。霍亨斯陶芬王室世系就此终结,而西西里世系则转入安茹王室之中。&&&&八。空位时期()&&&&1254年康拉德四世去德意志和意大利陷入混荷兰伯爵威廉二西班牙卡斯蒂亚国王阿方索三英国康沃尔伯爵理查都曾被一部分诸侯推举为国但整个德意志没有一个统一的君主.而意大利则陷于法国安茹家族和西西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混战之此时德意志形成了七大选侯制德意志国王从此由七大选侯选他们分别是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公爵,帕拉丁公爵,勃兰登堡公爵和波希米亚国王。&&&&九。混和家族世系时期&&&&1。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德意志国王,哈布斯堡伯爵,奥地利公爵,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卡尼奥拉公爵。哈布斯堡伯爵阿尔伯特四世之子。1273年,德意志七大选侯选举毫无势力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为德意志国王,目的显然是为了剥夺德意志王国的zhōng&yāng权力。但受到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的反对。鲁道夫一世不顾自己六十高龄,亲自讨伐奥托卡二世,并在1278年将奥托卡二世击败并杀死。鲁道夫通过这次战争,从波希米亚手里夺取了奥地利公国,卡林提亚公国(今奥地利卡林提亚),斯蒂利亚公国(今奥地利格拉茨),卡尼奥拉(在今天的斯洛文尼亚),由此哈布斯堡王室一夜之间由微不足道的家族一跃而为势力极大的诸侯。并奠定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土核心,此后哈布斯堡家族控制奥地利达六百年之久。&&&&2。拿sāo家族的阿道夫(),德意志国王,拿sāo伯爵。拿sāo伯爵沃拉姆二世之子。1292年德意志选侯选举毫无势力和影响力的拿sāo伯爵为德意志国王取代势力大增的哈布斯堡家族。阿道夫在位期间由于提出对邻近的图林根的领土要求,遭到德意志诸侯的反对,其王位被德意志贵族废黜,阿道夫试图夺回王位,但在美因茨附近的战斗中被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一世杀死。&&&&3。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一世(),德意志国王,奥地利公爵。1298年,阿尔伯特联合诸侯,废黜了阿道夫国王,并被选为新国王。阿尔伯特在位期间,力图使自己的儿子继承波希米亚国王,并对西北的荷兰,泽兰,西南的图林根和麦森都提出了领土要求,但遭到德意志诸侯的反对,无一得手。1308年,在士瓦本被其侄子约翰刺杀。&&&&4。卢森堡家族的亨利七世(),卢森堡伯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森堡伯爵亨利三世之子。1308年阿尔伯特一世遇刺后,德意志选侯再次挑选了毫无势力的卢森堡伯爵继任德意志国王。1310年,在罗马由教皇克莱门特五世指定的枢机主教(当时克莱门特五世的教廷,已被法王腓力四世迁往法国的阿维尼翁)为其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自腓特烈二世后第一位被加冕的皇帝。1313年亨利七世出征西西里,在锡耶纳附近死于军中。&&&&5。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奥地利公爵,德意志国王。阿尔伯特一世的次子,1314年,被四个选侯在法兰克福选为德意志国王,但其他德意志诸侯对哈布斯堡家族势力感到忧虑,所以选举巴伐利亚公爵维特斯巴赫家族的路易四世为国王,双重选举最终导致内战,1322年腓特烈战败被俘,1325年被路易四世接受为共同执政者。1326年后,其影响仅限于奥地利。&&&&6。维特斯巴赫家族的路易四世()上巴伐利亚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帕拉丁公爵,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二世之子。1314年被部分德意志贵族推举为国王,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对抗,1322年在巴伐利亚击败哈布斯堡家族,得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巴伐利亚,帕拉丁和莱茵等地,1340年合并了上巴伐利亚,任联合巴伐利亚公爵。1328年进军罗马,罗马贵族为其“世俗”加冕为帝(当时的罗马教皇在阿维尼翁教皇约翰二十二世质疑其加冕的合法xìn但受到了德意志诸侯的抵德意志贵族宣布德意志选侯有权选举皇从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到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了.&&&&7。查理四世(卢森堡公勃兰登堡边疆伯德意志国波希米亚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卢森堡家族的波希米亚国王约翰和波希米亚公主伊丽莎白之1346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355年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1356年查理四世发布著名的《黄金诏书》,正式承认七大选侯有权选举国王和皇帝,同时承认诸侯各邦,在自己的领土内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关税权、铸币权,规定各邦的民众均隶属于他们的邦君,由此从法律上确立了德意志诸邦的dú&lì地位,并正式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联邦体制,而将其转为了松散的邦联体制,在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版图里,同时dú&lì了七大选侯国,十几个大诸侯国,两百多个小诸侯国,上千个dú&lì骑士领地。此后的500年,德意志一直处于这样四分五裂的状态下。查理四世时欧洲遭受了黑死病的袭欧洲三分之一人口死亡.&&&&8。卢森堡家族的文策尔(),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长子,1376年,查理四世通过重金贿赂,使其子文策尔当选为德意志国王,1400年,德国贵族们以其无能和过份关注其波希米亚本国事务而废黜了其德意志王位。此后文策尔统治波希米亚,但捷克很快爆发胡斯运动,文策尔处死胡斯后,捷克国内爆发了胡斯战争。&&&&9。维特斯巴赫家族的鲁佩特(),帕拉丁选侯,德意志国王。帕拉丁选侯鲁佩特二世之子。1400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0。卢森堡家族的西吉斯蒙德(勃兰登堡选德意志国波希米亚国匈牙利国波兰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次文策尔的弟1382年继承其岳父安茹王室的匈牙利国王路易一世(匈牙利称路易大帝)的波兰王成为波兰国王.1387继承其妻路易一世之女玛丽的匈牙利王成为匈牙利国王.1410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419年其兄波希米亚国王文策尔在胡斯战争中受惊吓而他即位波希米亚国此后西吉斯蒙德在捷克的胡斯战争中屡屡失因此迟迟未能加冕为直到1433他才被加冕为帝.西吉斯蒙德由于长期关注于匈牙利王国的事于是在1415将他的勃兰登堡侯国及选帝侯爵位赠与其武将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由此开始了霍亨索伦家族在勃兰登堡及此后普鲁士王国的统治..另外值得一提的1414年西吉斯蒙德参加了在亚琛召开的全教会该次会议将当时欧洲并存的三个教皇一并废并确立了世俗权利控制下的全教会议凌驾于教皇之上的原从此教皇干涉世俗政治的历史一去不返.西吉斯蒙德死后无男xìng继承卢森堡家族世系就此中断&&&&十、哈布斯堡王朝&&&&1.阿尔伯特二世()奥地利大德意志国波希米亚国匈牙利国王.阿尔伯特二世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一世的曾奥地利大公阿尔伯特四世的儿其妻子是西吉斯蒙德的女儿伊丽莎白.西吉斯蒙德死1438年被拥立为匈牙利国同年当选为德意志国王.&&&&2.腓特烈三世()奥地利大斯蒂利亚公卡林提亚公卡尼奥拉公德意志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斯蒂利卡林提亚和卡尼奥拉公爵欧内斯特之阿尔伯特一世的曾阿尔伯特二世的堂1439年被选为德意志国1452在罗马接受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是德意志最后一个由教皇加冕的皇1477其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结奥地利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一举成为欧洲强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3.马克西米连一世(),奥地利大斯蒂利亚公卡林提亚公卡尼奥拉公勃艮第伯爵,提罗尔伯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之子,1482年其妻勃艮第公爵玛丽去世后,法国入侵勃艮第,合并了法国东南部勃艮第公国大部分领地,但马克西米连却获取了勃艮第东部(称勃艮第伯国),尼德兰伯国的领地。1490年,他获取了其堂兄、哈布斯堡家族提罗尔支系的西吉斯蒙德的提罗尔领地。1486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和其父共同执政1508经教皇同马克西米连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4.查理五世(马克西米连一世的长孙.他可能是欧洲历史上君主头衔最多的君主.而其绝大多数头衔都是哈布斯堡家族联姻的成这里让我把这些成果总结一下:&&&&马克西米连的长子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一世娶了卡斯蒂亚女王伊莎贝拉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的独生女胡安于是菲利普一世死查理五世于1506年继承了勃艮第公爵头获取了尼德兰(今比利荷兰)领地.1516他继承了他外祖父斐迪南二世的阿拉贡国巴塞罗那伯瓦伦西亚国那不勒斯国西西里国王头衔.同他又从其母胡安娜那继承了卡斯蒂亚国王头衔.1519马克西米连一世去查理五世被选为德意志国并继承了其祖父的奥地利大斯蒂利亚公卡林提亚公卡尼奥拉公提罗尔伯爵头衔.1520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期是哈布斯堡王朝最鼎盛的时但同时内忧外患不断.他在位期从德国暴发的马丁路德的新教革命席卷了整个欧并赢得了合法地位.1521-ha18查理五世和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为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最终确保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统治.1526年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征服了匈牙匈牙利王路易二世败苏莱曼大帝两次攻打维也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不得不对奥斯曼帝国称臣.此后哈布斯堡王朝始终处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之直到1571的勒班托海查理五世的私生子约翰终于打败土耳其解除了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查理五世之后的德意志进入了近代.有关德意志王国近代世笔者在下面列出王室世系作为参不再进行君主介绍.&&&&英格兰王国&&&&一,撒克逊王朝(七国时代)&&&&公元五世纪初开始,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岛的统治已经曰渐虚弱,西曰耳曼部落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以及原来生活在曰德兰半岛的朱特人(也译为裘特人)纷纷涌入不列颠岛,他们在和当地罗马人和凯尔特人(称不列吞人,布立吞人,布列塔尼人)的战斗中,从六世纪初起,形成了七个部落联盟,也称七国,他们分别是麦西亚,西撒克逊(威塞克斯,西塞克斯),南撒克逊(苏塞克斯),东撒克逊(伊塞克斯),东盎格鲁,肯特和诺森伯利亚。六世纪末,传教士圣奥古斯丁在肯特登陆,随后在坎特伯雷开始了传教,以后坎特伯雷成了英格兰宗教活动的中心。七世纪初,西撒克逊国王埃塞尔伯特渐渐强盛,一度控制了英格兰南部的西撒克逊、南撒克逊和肯特。七世纪中叶,东撒克逊国王雷德瓦尔德在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后,在英格兰中部地区建立了霸权,此后雷德瓦尔德帮助一个流亡王子埃德温获得了诺森伯利亚王位,而埃德温通过一系列的胜利,使除了肯特以外的诸王国公认为其为王中之王,他所建立的联盟为此后麦西亚和西塞克斯统一英格兰奠定了基础。诺森伯利亚王国此后领导着各地的撒克逊人同布立吞人作战,最终获得了对布立吞人的胜利,并统一了撒克逊人的基督教信仰世界。此后,诺森伯利亚的霸权开始衰退,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为了争夺霸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从731年到829年的一个世纪时间内,七国之间陷入混战,在混战中,麦西亚脱颖而出,至八世纪中叶,麦西亚控制了亨博河以南的所有地区,麦西亚国王奥法即位后,自称英格兰国王,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称英格兰国王的君主,我们的世系就从这位“英格兰国王”奥法开始写起。&&&&1.奥法(757-796)麦西亚国王,东盎格鲁国王,肯特国王,布莱特瓦达。(布莱特瓦达Bretwald是当时七国时代的称号,可以译成王中之王,很类似于我们chūn秋时代的霸主,表示是诸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老大,这个称号不能继承,要凭实力去争取。)是被卫士谋杀的前麦西亚国王埃塞尔博德的堂弟。在撒克逊编年史里,说奥法和肯特在776年爆发战争,胜负不明,但一般认为是奥法获得了胜利,因为785年,奥法获得了肯特的王位。779年他在牛津打败了西塞克斯,此后他打败了东盎格鲁,并砍了其国王的头,794年,他获得了东盎格鲁王位。奥法还发动了多次对威尔士人的战争,并修建了留存至今的著名的“奥法墙”(英格兰和威尔士之间的东长城)。奥法和欧洲的查理曼大帝是同时代的查理曼宫廷的编年史家写道:“他是不列颠的光对付敌人的刀剑.”奥法去世麦西亚霸业中霸权转到了西塞克斯王国手里.所以以下的世系转入西塞克斯王国世系之中.&&&&2.埃格伯特(802-839西塞克斯国麦西亚国布莱特瓦达.埃格伯特的身世不撒克逊编年史称其父名字叫埃尔蒙但在当时的各国王系中找不到这个人(肯特国王也叫这个名但似乎死在埃格伯特出生前.)789他一度被奥法以及与他结盟的西塞克斯国王贝奥提克流放到了欧洲大陆的法兰克王802年贝奥提克死埃格伯特经过和两位伯爵的战夺取了西塞克斯王位.815他征服了西威尔士(英格兰西南以埃克塞特为中心的康沃尔地区并最终将康沃尔并入了西塞克825年他击败麦西亚国王贝昂沃尔此战之伊塞克斯、肯特,东盎格鲁均承认其为霸主,829年,埃格伯特征服麦西亚,(但麦西亚很快又获dú&lì)。并迫使诺森伯利亚承认了其霸权。&&&&3.埃塞沃尔夫(839-856)西塞克斯国布莱特瓦达。埃格伯特长子,曾击败丹麦人的入侵。855年他前去罗马朝圣,但回国后被其长子埃塞巴尔德废黜。&&&&4.埃塞巴尔德(856-860)西塞克斯国布莱特瓦达。埃塞沃尔夫长子。856年,迫使其父退位,其父去世后,娶了他寡居的继母。&&&&5.埃塞伯特(860-865)西塞克斯国布莱特瓦达。埃塞沃尔夫次子,他在位期间,丹麦人洗劫了肯特和诺森伯利亚。&&&&6.埃塞雷德一世(865-871)西塞克斯国布莱特瓦达。埃塞沃尔夫三子。埃塞雷德一世在位期间无法有效遏制丹麦人的入侵,871年,在于丹麦人的作战中阵亡。&&&&7.阿尔弗雷德大帝(871-899)西塞克斯国布莱特瓦达,英格兰国王。埃塞沃尔夫四子。871年24岁的阿尔弗雷德继其阵亡的兄长为王,当时丹麦人已经占据了东盎格鲁,而肯特,诺森伯利亚和麦西亚也已相继亡国,并已入侵至西塞克斯中心区域的温切斯特。阿尔弗雷德初战丹麦人遭受惨败,阿尔弗雷德不得不以重金求和,丹麦人退回了英格兰中部,西塞克斯赢得了5年的宝贵时间。878年,丹麦人再次入侵西塞克斯,西塞克斯陷入一片混乱,阿尔弗雷德和少数军官不得不逃进沼泽和森林里去打游击。但此后运气站到了阿尔弗雷德一边了。同年,阿尔弗雷德在伊桑顿(今埃丁顿)展开反击,大破丹麦人。此后他和已臣服于丹麦的麦西亚结盟,886年,收复了伦敦,并和丹麦首领定立了合约。《编年史》中说:“阿尔弗雷德大帝收复了伦敦,所有的不受丹麦人奴役的撒克逊人都站到了他的一边。”892年丹麦人再次入侵,经过四年的苦战,阿尔弗雷德大帝和他的儿子爱德华带领撒克逊了击败了丹麦人,使其退回了不列颠岛东部的丹麦法地区和欧洲大陆。击败丹麦人后,阿尔弗雷德大帝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全英格兰的国王。&&&&8.爱德华一世(899-924)英格兰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的长子。爱德华一世是优秀的军事统帅,在和丹麦人的作战中战功赫赫。918年在将丹麦人彻底赶跑后,他在麦西亚等地取消的丹麦人的法令,重新恢复了撒克逊法。他女儿嫁给了西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三世。&&&&9.埃塞维尔德(924)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子,继位16天后去世。&&&&10.阿瑟斯坦(925-939)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子,被认为是英格兰第一位正式的全国xìng的国王。在位期间他击败了维京人和苏格兰人。&&&&11.埃德蒙一世(939-946)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子,阿瑟斯坦同父异母的弟弟。944年他收复了被爱尔兰的都柏林国王(维京人王国)占据的诺森伯利亚。945年他和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一世签订合约。946年他被闯入其聚会的贼杀死。&&&&12.埃德里德(946-955)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子。在位期间,击退了维金人的入侵。自阿尔弗雷德大帝开始,其子孙连续五位都是尚武的国王,打败了不断入侵的北欧人,使撒克逊人的统治在英格兰全面复兴。&&&&13.埃德维(955-959)英格兰国王。埃德蒙一世长子。他在位期间,麦西亚和诺森伯利亚的领主们拥立埃德维之弟埃德加为国王起来反叛。957年,埃德维在格罗斯特战役中被击败,被迫签订合约,将王国以泰晤士河为界分裂,埃德维占据肯特和西塞克斯,而将北方领土交给了他弟弟。埃德维死后,埃德加重新统一了王国。&&&&14.埃德加(959-975)英格兰国王.埃德蒙一世的幼子.被称为“和平的”埃德加。埃德加统治时期。英格兰行政机构趋于完善。他划分了各郡,每郡有郡守,直接对国王负责,在郡下面设区,区下面是市。从郡、区到市有一套严密的司法系统维持治安,税收制度也得到恢复,英国也开始萌芽,英语开始发展成为书面语言。埃德加的制度和西欧的领主制度完全不同,是一套相当先进的维护君主制统治的制度,虽然埃德加死后君主制度不幸衰弱,但他设立的组织机构和英格兰文化却已根深蒂固,此后丹麦人和诺曼人的王朝均无法加以改变。埃德加的行政组织制度,保证了此后英格兰避免了类似于欧洲大陆国家那样领主割据局面的出现。973年,埃德加在巴斯举行了加冕典礼,从而奠定了曰后加冕的程序,而这次加冕标志着英格兰王国的彻底统一。&&&&15.爱德华二世(975-978)英格兰国王,埃德加之子。也称为“殉教者978年被无神论者信徒所谋杀.1001年被封为圣称“圣爱德华”。&&&&16.埃塞雷德二世(978--1016)英格兰国王。埃德加之子。也称无准备者(Unready)。980年,20年的平静再次被打破,大规模的入侵活动又开始了,切斯特遭到爱尔兰人的洗劫,南安普顿人则受到维京人(斯堪的纳维亚人)或丹麦人的大肆屠杀。埃塞雷德面对入侵,一味赔款而不敢动武。991,994,年,他一次次提高赔款数以换取短暂的和平,1012年,埃塞雷德缴纳了4.8万英镑的赔款(相当于当时英国大约4到5年的国民收入),但却没能阻止北欧海盗继续横行,1013年,丹麦人领袖斯韦恩将丹麦人控制的麦西亚、丹麦法及诺森伯利亚合并,并称英格兰国王,埃塞雷德不得不逃往他妻舅诺曼底公爵理查二世那里去避难。(其妻爱玛是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的女儿)。1014年初斯韦恩去世,埃塞雷德得以复位。但斯韦恩的儿子卡纽特王子继续要求获得英格兰王位。&&&&17.埃德蒙二世(1016),英格兰国王,埃塞雷德二世之子。被称为“勇敢的”埃德蒙。1014年起,埃德蒙不顾其父的反对,聚集了一支人马,开始和丹麦人作战,虽然敌我悬殊,但他仍然多次取胜,还解了伦敦之围,于是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人物,埃塞雷德死后,他登上英格兰王位,但数月后,不幸英年早逝,英格兰因此陷于绝望之中。英格兰教界的贵族们于是在南安普顿宣布,永远废黜埃塞雷德的后代,承认卡纽特做英格兰国王,西塞克斯王族的末代子孙们不得不下野流亡,撒克逊王朝中断。&&&&二丹麦王朝&&&&1卡纽特(),丹麦国王,挪威国王,英格兰国王。被称为卡纽特大帝,丹麦国王斯韦恩之子。1016年被宣布为英格兰国王,他登基后,将丹麦和英格兰的行政机构合并,1017年,他将英格兰诸王国重新分成了四个伯爵国,分别是西塞克斯伯爵国,麦西亚伯爵国,东盎格鲁伯爵国和诺森伯利亚伯爵国,为了避免诺曼底的干涉,他娶了寡居的埃塞雷德的妻子爱玛(诺曼底公爵罗伯特的妹妹。)。1018年,他抽取了大量英国赋税后,返回了丹麦。1020年,他将撒克逊习惯法纳入其编制的法典之中。1028年,卡纽特征服了挪威,迫使苏格兰臣服。卡纽特还将其女儿嫁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的儿子亨利(曰后的亨利三世),由此卡纽特帝国在欧洲盛极一时。&&&&2,哈罗德一世(),英格兰国王。卡纽特大帝的私生子。他的绰号是“兔子的脚”,大概是说他打猎的时候跑得快。卡纽特死后,其合法继承人是他和诺曼底的爱玛所生的儿子哈瑟卡纽特,但哈罗德趁其不在英格兰之机,抢先宣称是英格兰国王。1040年,哈罗德在哈瑟卡纽特准备入侵前去世。&&&&3.哈瑟卡纽特(),丹麦国王,英格兰国王,卡纽特大帝和诺曼底公主爱玛之子。哈瑟是个文盲加暴君。他在英格兰横征暴敛激起反抗,在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形下,他邀请他同母异父的兄弟、在诺曼底避难的爱德华回国于他共同执政。(爱德华是爱玛与其前夫埃塞雷德二世之子)。1042年,哈瑟卡纽特去世,爱德华继位,撒克逊王朝复辟,丹麦世系在英格兰中断。&&&&三撒克逊王朝(复辟)&&&&1。爱德华三世()英格兰国埃塞雷德二世与诺曼底公主爱玛之子.被称为“忏悔者”爱德华。1041年回国和哈瑟卡纽特共同执政。哈瑟卡纽特死后,1043年在温切斯特大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1045年,爱德华三世娶了西塞克斯伯爵戈德温的女儿伊迪丝。1051年,戈德温受英格兰宫廷的诺曼底势力的排挤被流放,在其流放期间,诺曼底公爵威廉(诺曼底公爵罗伯特之子,爱德华三世的表兄弟)访问了英格兰,据说和爱德华三世达成了由威廉继位的协议,(爱德华三世没有子嗣)。这成了曰后威廉跨海征服的借口。1052年戈德温和其子哈罗德率军回到英国,并强迫爱德华三世恢复了他们的权力,从此英格兰政权落入戈德温父子之手。曰,末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国王爱德华三世去世,在弥留之际,他喃喃地说:“一个罪恶的时代即将降临”。此后爱德华三世一直是撒克逊民族情绪的化身,作为撒克逊人王族最后一位国王,成为人民普遍崇拜的偶像。1161年爱德华三世被宣布为圣徒,从此圣忏悔者爱德华三世一直是英格兰王国的保护圣徒,直到百年战争时期,才被圣乔治取代。&&&&2.哈罗德二世(1066),英格兰国王,西塞克斯伯爵戈德温之子。爱德华三世去世后,哈罗德声称爱德华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他。随后英格兰贤人会议批准哈罗德为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继位,激起了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入侵,曰,在苏塞克斯的黑斯廷斯一役,哈罗德兵败被杀,威廉一路向北残酷杀戮,于该年圣诞节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爱德华三世所建)加冕。撒克逊王朝灭亡。&&&&此后英格兰王室转入诺曼世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圣罗马帝国国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