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嘉定县第一任一个县长的独白是谁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博山第一任县委书记张敬焘
辉煌人生 彪炳史册
&——记博山第一任县委书记张敬焘
1938年6月,中共博山县委在南博山镇刘家台村正式建立,对外称八路军四支队驻博办事处,张敬焘任第一任县委书记。县委建立后,张敬焘深入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党的组织,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博山抗日工作新局面。同时,也输送出大量人才,许多人后来成长为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可以说张老是博山抗战时期党组织最重要的缔造者之一。
日,应中共博山区委、区政府之邀,张老重新回到当年中共博山县委的诞生地——刘家台村,为新修复的原中共博山县委旧址纪念馆揭幕。
经过了60余年的时间,张老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面对当年刘家台村尚存的几位老人和众多的乡亲,回想当年的战斗经历,感慨万千,心情万分激动,作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话仍然意犹未尽。没想到这一次竞成永诀,未及月余,张老溘然长逝。张老作为博山抗战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很有必要让家乡人了解他的革命历程和光荣业绩,这对于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会大有益处。
踏上革命征程
张敬焘,1914年出生于博山大街南头一户殷实人家,父亲张耀泰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商人,当时任博山县商会副会长和银行工会会长,是博山上层社会中一位极有影响的人物。1930年,为了使其子承父业,刚满17岁的张敬焘,只在颜山中学办的师范班读了一年书,就被父亲强令进了一家银号当学徒。此时,由于受当时博山大革命时期余留下来的革命气氛和学校中一些进步教师的影响,他对封建家庭的生活环境早就抱有抵触,学徒生活使他更多地体会到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增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这期间,敬焘与在报恩寺当教员的中学同学蒋方宇结成了知心朋友。由于两家相距较近,他们时常在一起交换书刊,交流思想,研究社会,探索真理。通过阅读当时具有进步思想的《申报》、《益世报》和系统学习梅林的《马克思传》、李达的《唯物辩证法大纲》等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等,接触到鲁迅、李公朴、艾思奇的文章,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935年9月,张敬焘毅然摆脱封建枷锁的桎梏,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了短期小学教员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到博山小辛庄第三短期小学担任教员。工作之余,他利用教员的身份,开始了抗日救国的活动。先后以访问学生家庭、开办工人夜校、组织短期小学教员读书会等方式进行抗日宣传。同时,还以其父亲开设的公记银号为联络点,组织联系农村短期小学教员进行抗日活动。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迅速影响到了博山教育界。1936年暑假,经张敬焘在北平读大学的中学同学王克常介绍,张敬焘和蒋方宇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两人积极慎重地推动下,博山的民先队伍迅速扩大,至年底已发展到20余人。1937年初,经民先总部批准,建立了民先博山县队部,直属民先总部领导,蒋方宇任队长,张敬焘任组织部长,李钊任宣传部长,乔同恩任训练部长。随后,在民先总部的帮助下,他们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同年6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派鹿省三来到博山,在城外李家林秘密发展乔同恩、蒋方宇、张敬焘三人为中共党员,并建立了中共博山特支,由乔同恩任书记,蒋方宇任组织委员,张敬焘任宣传委员。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张敬焘等人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要求,先后在博山城区组织了广泛的抗日宣传,并举办抗日游击训练班。在农村,发展党的组织,在博山东部的淄河流域建立了小口头支部,为上山开展游击战争打下了基础。12月25日,就在日军占领周村尚未南进之时,国民党县政府的要员们即仓皇逃窜。张敬焘等遂将城里动员组织起来准备上山打游击的50多人集中,分两批向淄河流域山区转移。从此,张敬焘告别了小学教员的职业,开始了一个职业革命者的艰苦生涯。
投身民族解放事业
在抗日战争初期,张敬焘等人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主要开展了两次抗日武装起义的工作。第一次武装起义,是组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由于缺乏掌握部队的经验,党组织未能在部队中扎根,武装起义宣告失败。第二次武装起义获得了成功,组建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方面军总队最终编入八路军第四支队,完成了山东省委交给博山党组织抗日武装起义的任务。
1938年6月底,张敬焘在省委的指示下,又从部队调出回到博山任县委书记,当时所谓的县委只有一个人。而此时,博山已完全陷入了战乱的灾难之中。日军扫荡、土匪横行,国民党反动派也乘机抢占地盘,为祸百姓。不但广大群众苦不堪言,甚至一些上层人物也难于生存。为了打开党领导抗日的局面,在最初的一段工作中,张敬焘主要抓了三项工作:
首先,根据省委的要求抓了党的建设这一核心工作。为了尽快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张敬焘动员翟翕武、李东鲁、于诚等8名青年知识分子参加了省委随军干校的学习。学业结束后,1938年8月,中共博山县委领导班子正式建立起来,由省委派来的边首之担任县委组织部长,于诚担任县委民运部长兼统战部长,调时任博山七区下台村党支部书记刘华南担任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力量加强后,博山工作很快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张敬焘的领导下,基层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四区、五区、七区和二区动员委员会。四个分区委建立后,均对所属的村镇开展了抗日宣传和党的组织发展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党在博山大部分农村的工作。
其次,为了更广泛地争取群众参加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在抓好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因地制宜,集中力量,成功对各道会门进行了争取改造工作。先后将当时在博山人数众多,影响颇大的“堂天道”改编为“山东人民抗日自卫团博山第一团”;将“罡风道”改编为“博莱抗日自卫团”,并在该团设立了政治部,派中共党员进入建立了党的组织,在该团的脱产武装营中,派共产党员王玉臣担任教导员兼支部委员,后该营改编升级为四支队的一个主力营。同时,对其他道会门也进行了整编教育,为主力部队输送了优生力量。县委通过成功地改造各道会门,将他们改编成为我党领导下的抗日群众组织,此项工作取得了中共清河地委书记霍士廉和当时在博莱地区转战的四支队首长,特别是被群众赞誉为“菩萨司令”的廖容标的赞誉和支持。博山县委成功改造道会门的工作成为我党统战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
三是,按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开展了对国民党博山县政府的统战工作,以国民党的名义吸收博山四区、五区的部分小学教员参加了民运指导员训练班,从中又发展了一批党员。这部分人结业后,以国民党的名义委任为村民指导员和小学教员。使他们能以合法的身份,在所任教的学校、村镇开展抗日宣传、组织群众和发展党的组织。再加上各分区委和道会门骨干人员训练班发展的党员,很快使博山农村的大部分村庄建立了党的支部,有些大村的党支部竟发展到30多或40多名党员,使博山的党组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还通过争取国民党博山县政府县长孙克明,使其委任翟翕武为四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其后又相继成立了五、七两区抗日民主政权。在这些政权的基础上,于1939年9月,成立了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张敬焘被选为县长。博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张敬焘先后担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六军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连政治指导员,中共博山县委书记、县长,益临工委书记、鲁山地委副书记、中共淄博特委书记兼警备区政委,泰山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等职,始终转战在鲁中大地,为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舍身取义。
&&&&&&&&&&&&&&&&&&&&&&&&&&&&&&&&&&&&&&&
(中共博山县委旧址(现博山区南博山镇刘家台村))
建国后的工作历程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胜利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变。
1950年5月,泰山地委和泰安地委合并为泰安地委,张敬焘先后被任命为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51年末,华东局为加强上海工业方面的领导,指定从山东调两名熟悉工业工作的地委书记,因此,张敬焘被调到上海工作。
在上海,张敬焘工作了将近9年,先后担任沪西产业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普陀区委书记、上海市委委员兼市委副秘书长等职务。期间,参与了沪西工业区的国营中小企业开展的“三反”运动,普陀区的公私合营及上海市“一五”、“二五”计划时期的有关工作。张敬焘在对被毛主席赞为“爱国的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的申新九厂民主改革中,获得了成功,毛主席亲自来上海进行了视察,张敬焘前往陪同并多次回答了毛主席提出的有关询问。
1960年10月,华东局书记处书记陈丕显亲自从济南给张敬焘打电话,指定他回山东任青岛市委第一书记,后又增补其为省委常委。当时青岛的当务之急是,带领青岛市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迅速展开生产救灾,扭转“五风”造成的群众生活严重困难的局面。到任后,张敬焘带领市委一班人,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三年的调整中,扭转了全市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局面,逐步走出困境。在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张敬焘几遭劫难,并被下放到青岛、济南、烟台等地农村和工厂进行劳动锻炼,曾先后被安排为济南市革委副主任、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市委副书记、书记,烟台地区革委副主任等职。
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历任省革委重点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工交办副主任、省建委主任和省革委副主任等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召开的山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当选为山东省副省长,主要分管全省的经济计划工作。任职期间,为扭转“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和两年徘徊造成的被动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3年,张敬焘从副省长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先后被聘为省政府顾问、特邀顾问,《八路军山东纵队史》编审委员会和《中共山东地方史》编审委员会特邀顾问,省老龄委常务副主任、省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1997年办理了离休手续。
张老从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气息的富商家庭子弟,勇于脱离封建家庭的束缚,为寻求革命真理,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事业中,并逐步成长为我党的一名高级干部,深刻表达了他对旧的封建制度的憎恶和忧国忧民,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强烈愿望和革命气概。对于今天,他那种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激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嘉定区党政主官擢升情况分析
嘉定区党政主官擢升情况分析
嘉定区是上海西北部,南宋嘉定十年(1217)十二月初九日(日)获准,以年号为名,称嘉定县。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嘉定县划归上海市,1992年10月
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嘉定县,设立嘉定区.65年来历18任区委书记,21任区长 除现任区委书记马春雷、区长杲云外,
哪些党政主官擢升了?&&
书记&& 1人擢升副国职
1人擢升正省职& 1人擢升副省职
~1951.4王雨洛&
山东省胶高县县委书记,嘉定县委书记&&
中共中央华东局办公厅副主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54.3潘林儒&& 松江县委组织部长,
嘉定县委书记, 徐州专署专员徐州地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 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扬州地委副书记 苏州市委副书记,
苏州市委常委、副书记,苏州市革委会副主任, 苏州市政协主席兼任中共苏州市委政法委书记
57.9;67.1牟敦高&&
嘉定县娄塘区委书记、中共嘉定县委组织部长、嘉定县委副书记。 嘉定县委书记。
上海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气象局党委书记
&59.12邵晋藩&
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共嘉定县委和中共奉贤县委第一书记,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
70.9.26& 李勇&
嘉定县第一召集人& 中共嘉定县核心小组组长嘉定县委书记
~1976.3李钧& 嘉定县委书记&
嘉定县县长
77.11陈明其& 嘉定县委书记&
嘉定县县长
81.10李学广 嘉定县委书记& 嘉定县县长
嘉定县委书记&&
85.3黄富荣&
嘉定县委书记&&
上海市闵行区区委书记& 市农委副主任
90.2.17; 97.1王忠明&
嘉定县委书记& 嘉定县县长 嘉定区区长& 嘉定区委书记
~1991.3孟建柱&
上海市川沙县委书记& 上海市嘉定县委书记&
上海市农村工作党委书记,市政府副秘书长 上海市副市长&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 上海市委副书记&
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
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93.2 .13冯国勤& 奉贤县委书记
嘉定县委书记& 嘉定区委书记&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上海市政府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兼市级机关工作党委书记; 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兼市郊区工作党委书记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兼上海行政学院院长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上海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第三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
--1995.5金久余& 嘉定区委书记
00.9潘志纯&
市供销合作总社(上海供销综合商社)党委书记、副主任、副总经理;嘉定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区长;嘉定区委书记&
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市经济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经济党校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经济党校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 上海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06.9& 陈先国&
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 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 上海市松江区政协主席
13.6.7金建忠&
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代书记、嘉定区委书记&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县长& 1人擢升副省职
~1951.3王元昌嘉定县县长
51.7苏君彦嘉定县县长
53.9; ~1958.8仇泊& 嘉定县南翔区委书记。
嘉定县委城工部书记、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书记。嘉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嘉定县县长兼任中共嘉定县委副书记、第一副书记。南汇县委第一副书记兼南汇县县长,江苏省委办公厅、交通工作部处长。嘉定县长。上海市农委任处长。上海电讯器材厂委员会副书记
~刘文鲁嘉定县县长
~胡有祥& 嘉定县县长因病辞职
~宋养序& 嘉定县县长
~1967.1徐田村& 嘉定县县长
~1970.3刘东明嘉定县召集人
71.8李勇嘉定县第一召集人 嘉定县委书记
76.3李钧嘉定县委书记& 嘉定县县长
77.11陈明其嘉定县委书记& 嘉定县县长
81.7.29李学广& 嘉定县委书记&
嘉定县县长
&~逄树春 嘉定县县长&
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20世纪80年代,逄树春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三大差别”的理论,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对上海郊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990.4李宝林& 川沙县物资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嘉定县县长、中共嘉定县委副书记。 上海市农村党委副局级巡视员, 上海市嘉定区副局级巡视员
95.5.22& 王忠明嘉定县委书记&
嘉定县县长 嘉定区区长& 嘉定区委书记
—1997.1潘志纯&
市供销合作总社(上海供销综合商社)党委书记、副主任、副总经理;嘉定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区长;嘉定区委书记&
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市经济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经济党校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经济党校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
上海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99.6王荣华& 嘉定区区长
06.9金建忠&
奉贤县委副书记、县长,嘉定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区长、区委代书记、嘉定区委书记&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11.8.31 孙继伟&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上海市嘉定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 区长; 上海市徐汇区委书记。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代理区长& 区长
—马春雷&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办主任;
上海市嘉定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理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 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 上海嘉定区主持区委工作。 上海嘉定区委书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寨第一任县长是你们河南的!”
他叫白涛,有诗赞曰:  “宁愿断头死,绝不屈膝降……  血染金家寨,浩气贯长江……”
  金寨第一任县长白涛(资料图)&&&&&&□特派记者&王鲁峰&路红&郑松波&&“金寨第一任县长白涛是你们河南的!‘金寨’这个县名,就是他给起的!”昨天,在安徽金寨县,一听说记者是从河南来的,熟知金寨历史的人都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昨天,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内,记者两次寻找到“金寨县民主政府县长白涛”的介绍,从介绍中可以看出,白涛(),原名袁怀义,河南内乡人。1947年秋,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9月任金寨县县长,11月任金东县县委书记兼县长。1948年5月,他率领县大队在胡家山与国民党军作战时被捕,同年7月3日,英勇就义于金家寨。&&“金寨县名,就是他和当时的县委书记张延积商议后改的。因为‘立煌县’是国民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围剿鄂豫皖苏区时以国民党将领卫立煌名字命名的。”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解说员说。&&昨天下午,记者又辗转联系上白涛的侄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袁凯声。&&袁凯声告诉记者:“日,我伯父与几位同志去解放区时,为防止沿途军警的盘查,改换姓名,以后便以此名名世。”白涛是如今西峡县丹水镇袁沟村人,弟兄三个,他是老大。二弟袁怀志(袁凯声的父亲),三弟袁怀瑞。袁怀瑞也是烈士,解放前牺牲了。&&袁凯声告诉记者,解放初期安徽省的小学语文课本有《白涛县长》一文,全日制学校语文第八册中的《梅山脚下》讲的也是白涛烈士。&&白涛牺牲后,当时有诗赞曰:“宁愿断头死,绝不屈膝降。法庭与敌辩,临行骂贼党。心坚如金刚,气节松柏长。血染金家寨,浩气贯长江。烈士为民死,父老皆敬仰。金寨白县长,名垂青史扬。”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四川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解放后笫一任顺德县县长.书记是谁‘_百度知道
解放后笫一任顺德县县长.书记是谁‘
属于师级干部顺德首任县长、东江人民抗日自卫队总队长:郑群1950年3月,是广东一位资深的老干部、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原部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支队司令员,抗战时期曾任中共后东特委武装部长,为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广东五华人,29岁的他任顺德县长,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郑群(1921、政委.8-)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姜 茗() 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
&&& 姜 茗() 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原名姜果。山东省栖霞市臧家庄镇草格庄村人。早年就读于烟台山东省立第八中学。在校期间,曾参加过进步学生发起成立的&大路歌咏队&和戏剧演出活动。一二九运动后,成为烟台省立八中最早的&民先&队员之一。1936年4月,由林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6月,与同学李辰等于毓璜顶西租赁一处平房,作为与校外同志的秘密联络点,进行地下革命活动。七七事变后,参加中共烟台市委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救亡文艺团体,到处演唱抗日歌曲,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1937年12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成立后,积极引荐、联络进步青年、学生奔赴胶东特委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参加第三军。1939年5月,先后任第三军政治处宣传队长和政治部宣传科长。同年,调任中共胶东区委青年宣传部部长。1940年,奉命到栖霞开辟牙山根据地。4月,被选为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1941年10月,奉命去鲁南学习。在一次反&扫荡&中同敌人遭遇,因寡不敌众,战至弹尽而被捕。11月被杀害于烟台,年仅23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嘉定县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