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双声道歌曲酷狗有哪些和叠韵的历史人物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
话说众才女归席饮酒,谈起所和上官昭仪之诗,某首做的精,某句做的妙,议
论纷坛。兰芝道:“诸位姐姐且莫谈诗,妹子有一言奉陈:今日奉屈过来,虽是便
饭,必须尽欢畅饮,才觉有趣。拜恳诸位姐姐行一酒令,或将昨日未完之令接著顽
顽,借此既可多饮几杯,彼此也不致冷淡。”史幽探道:“昨日之令,又公又普,
又不费心,是最妙的。无如方才起令,就生出和韵岔头。今日宁可闲谈,断不可又
接前令,设或再有岔头,岂不更觉扫兴?”哀萃芳道:“酒令虽多,但要百人全能
行到,又不太促,又不过繁,何能如此凑巧?据妹子愚见,与其勉强行那俗令,倒
不如就借评论诗句,说说闲话,未尝不能下酒。”
紫芝道:“妹子今日叨在主人之列,意欲抛砖引玉,出个酒令。如大家务要清
谈,也不敢勉强。”师兰言道:“主人既有现成之令,无有不遵的。是何酒令?请
道其详。”紫芝分付丫环把签桶送交兰言道:“此桶之内,共牙签一百枝,就从姐
姐掣起,随便挨次掣去,待所剩未尾一签给我,以免猜疑。掣过,妹子自有道理。”
兰言点头。大家掣毕,看了并无一字;只见若花拿著牙签,只管细看。紫芝隔席叫
道:“若花姐姐可看明白了?请宣令罢。”众人听了,都不解何意。春辉道:“若
花姐姐何不念给我们听听呢?”若花道:“他这签上写的是:‘奉求姐姐出一酒令,
帝席无论宾主,各饮两杯。’旁边又赘几个小字,写著:‘此签倘我自己掣了,即
求自己出令,所谓求人不如求己,普席也饮双杯。’若照此签看来,这令自然要我
出了,岂非是个难题么。”闺臣道:“今日这签所投得人,一定该有好令,以补昨
日来尽之兴。姐姐只管慢慢细想,我们且饮两杯,再候出令。”
大家饮毕,若花道:“我虽想出‘双声、叠韵’一令,但恐过于冷淡,必须大
家公同斟酌,可行则行,如不可行,容妹子另想别令。”春辉道:“闻得时下文人
墨士最尚双声、叠韵之戏,以两字同归一母,谓之双声,如‘烟云’、‘游云’之
类;两字同归一韵,谓之叠韵,如‘东风’、‘融风’之类。姐姐可是此意?但怎
样行法?还要宣明才好。”若花道:“此令并无深微奥妙,只消牙签四五十枝,每
枝写上天文、地理、鸟兽、虫鱼、果木、花卉之类,旁边俱注两个小字,或双声,
或叠韵。假如掣得天文双声,就在天文内说一双声;加系天文叠韵,就在天文内说
一叠韵。说过之后,也照昨日再说一句经史子集之类,即用本字飞觞:或飞上一字,
或飞下一字,悉听其便。以字之落处,饮酒接令;挨次轮转,通席都可行到。不知
可合诸位之意?”众人道:“此令前人从未行过,不但新奇,并且又公又普,毫无
偏枯,就是此令甚好。”若花道:“既如此,就将刚才所用牙签写一令签,每人各
掣一枝,掣著令签之家,饮怀令酒,就从本人起令。”紫芝把令签写了,挨次掣去,
却被国瑞徵掣著。若花写了名目,放入桶内,道:“此签共二十余门,每门两枝。
这是妹子创始,其中设有不妥,或增或减,临时再为斟酌。”
兰芝说:“此令固妙,但内中怎样可以多销几杯,还求姐姐设法代为生发生发,
才觉热闹。”若花道:“即如此,我就添个销酒之法,此后凡流觞所飞之句,也要
一个双声或一个叠韵,错者罚一杯另说。如有两个双声或两个叠韵,仰或双声而兼
叠韵,接令之家,或说一笑话。或行一酒令,或唱一小曲,均无不可,普席各饮一
杯。如再多者,普席双杯。至于所飞之书以及古人名,俱用隋朝以前;误用本朝者,
罚一杯。其书名一切仍是本人自报,省得临时又费扳谈。掣签之后,宣过题目,即
将原签交给下家归桶,以杜取巧之弊,丫环接了,送交接令之家。如将原题记错,
罚一杯另说。不准旁人露意,违者罚十巨觥。凡接令之家,俱架一筹,以便轮转易
于区别。所有酒之分数,昨日已有旧例,无须再判。但昨日并无监令,今日妹子意
欲添两位监令;人数既多,并又离的远,必须再添两位监酒,庶不致错误。”众
人道:“如此更妙。就请姐姐预先派定,方无推诿。”若花道:“即承大家见委,
妹子斗胆,就烦春辉、题花二位姐姐监令,宝云、兰芝二位姐姐监酒。都请各饮令
酒一杯,妹子也奉陪一杯。”
国瑞徵把酒饮了,接过签筒,摇了两摇。道:“妹子有僭了。”掣了一鉴,高
声念道:“花卉双声。”玉芝道:“昨日题花姐姐起令,是‘举欣欣然有喜色’,
暗寓众人欢悦之意;今日姐姐足何用意呢?”瑞徵道:“我想五福寿为先,任凭怎
样吉例,总莫若多寿最妙,先把这个做了开场,自然无往不利了。适才想了‘长春’
二字,意欲飞一句《列子》,不知可好。说来请教:
长春《列子》荆之南有q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q灵’叠韵,敬瑞看姐姐一杯。”
柳瑞春掣了一签,是古人名叠韵。紫芝道:“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
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瑞春道:“姐姐要出类拔萃的,我想自古帝王
名讳,那是不敢乱用;至于大圣大贤名讳,也不敢行之酒令。除此之外,那个出类
拔萃呢?”春辉道:“我也吃个令杯:今日我们所说一百个,必须前后接连不断,
就如一线穿成,方觉紧凑。即如瑞徵姐姐才说了‘长春’二字,瑞春姐姐所说古人
名要与上文‘长春’二字或成双声,或成叠韵,方准令归下手,下面接令之家,也
照前例紧承上文,错者罚一杯。”众人都道“甚好”。瑞徵道:“我看你们出这许
多花样,只怕把令行完,还要多多吃些天王补心丹哩。好在我已想了一个古人,是
最能孝母的,俗语说的‘百行孝为先’,大约也可做得令中第一位领袖。待妹子说
王祥《张河间集》备致嘉祥。
‘备致’叠韵,敬祥q姐姐一杯。”师兰言听了点头道:“人生在世,最要紧
的莫过‘忠孝节义’四字,今瑞春姐姐于游戏之中,却请出一位孝子,为令中第一
位领袖,令人肃然起敬。况他当日为徐州别驾时,民间歌颂,都称他‘温如玉,冷
如冰’,后来得列名宦。如此之人,我们都该恭恭敬敬立饮一杯,才不失为钦仰之
意。”众人道:“此话极是。”于是都立饮一杯。
吕祥q掣了一签,仍是古人名叠韵,紫芝道:“姐姐这个古人必须与第一位相
配才好哩。”祥q道:“当日韦彪言:‘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上首既有孝子,
此时必须请出一位忠臣,方觉连贯。但要‘七阳’之韵始与上文相连,何能如此之
巧。”饮毕令杯道:“有了:
张良 屈原《九哥》吉日兮辰良。
‘吉日’叠韵,敬良箴姐姐一杯。”兰芝道:“按《史记》:张良五世相韩;
及韩亡,他欲为韩报仇,曾以铁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其仇虽未能报,
但如此孤忠,也可与王样苦孝相匹。诸位姐姐似乎也该饮一杯了。”兰言道:“张
良于韩国已亡之看,犹且丹心耿耿,志在报仇,彼时虽未遇害,但他一片不忘君恩
之心,也就是奋不顾身。如此忠良,自应也照前例为是。”于是都立饮一杯。
宋良箴掣了一签,是列女名双声。小春道:“这是点到我们众人本题了,或好
或丑,全仗姐姐飞的这句,不可弄出一群夜叉才好哩。”良箴道:“妹妹如吃一杯,
我就飞个绝好句子。”小春把酒饮了。良箴道:
“姬姜《鲍参军集》东都妙姬,南国丽人。
‘东都’双声,敬丽辉姐姐一杯。”小春道:“请教令官:诸如‘东都妙姬,
南国丽人’之类,还是飞一句好呢,两句好呢?”若花道:“若按正理,自应飞一
句为是。但眼前常见之书则可,若非常见之书,必须多赘一句,才能明白。与其令
人时刻请教上下文,何不随咀多带几字,岂不省了许多唇舌。”
兰芝道:“请教姐姐:即如上手用过之书,下手可准再用?”若花道:“主人
之意若何?”兰芝道:“据妹子愚见:凡上家用过之书,一概不准再用,误用的罚
两杯另飞。况花木、鸟兽、虫鱼等类,惟《诗经》、《尔雅》、《方言》、《释名》
最多,若都用此书,不但毫无趣味,并且这几部书句子最短,大约至多不过四五字,
何能有两个双声叠韵。 姐姐替我所定销酒之法, 岂非有名无实么?”花再芳道:
“若据主人所言,我们百人自然要百部书了。不瞒姐姐说:妹子腹中除了十几部经
书并《史记》、《汉书》及几部眼面前子书,还有几部文集,共总凑起来,不满三
十种。你要一百部,岂非苦人所难么?”闵兰荪道:“妹子腹中连二十种还不足。”
毕全贞道:“妹子不但并未读过百部,若认真看过百部,我也赌个誓。但书多寡不
等,如《左传》、《礼记》每部有一二十万言之多;如今连多带少,每部只算类如
《毛诗》一部,一年如能读得五部《毛诗》,也算极等聪明。若细细核算,这一百
部书也须二十年方能读完。妹子今年十六岁,即使过了三朝就去读书,还得再读四
年,大约过了二十岁就好奉陪行此酒令了。”兰芝道:“妹子恐大家都飞一样书未
免无趣,妄发此论,取其多飞几种书,既可多销几杯酒,又觉好看。今三位姐姐既
不情愿,何敢勉强。”
紫芝道:“你们三位可晓得这个才女的‘才’字怎讲?若一百人连百部书也凑
不起来,那还称得甚么才女!此时若不定了规例,设或所飞都在十数种书上,日后
传扬出去,岂不是个笑话么!况且各人所读之书不同,别人又焉能把你所读之书恰
恰都飞去呢?”再芳道:“姐姐不知:此中有五件难处。”紫芝道:“为何有五件
难处?”再芳道:“即如所报花鸟等名,要他生成双声叠韵,这是第一难,不必说
了。并且所飞之句,又要从那花鸟等名之内飞出一字,岂非第二难么?而所报花鸟
等名,又要紧承上文,或归一母,或在一韵,岂非第三难么?这些虽难,还可勉强
敷衍,就只最难招架的,所飞句内要有双声叠韵。你想,古人书上那里能象《诗经》
巧巧都有‘窈窕、辗转、参差、优游’之类?句内着无此等字面,随你想出一万句
也不中用。再要加上百部书,岂不难而又难么?”兰言道:“妹子有个调停之法:
此令主人既已定了,以后如有误用前书的,外罚两杯,即算交卷,小必另飞,何如?”
众人道:“如此甚妙。”
小春道:“既如此,必须一一登记才能了然。这个差使教谁办呢?”紫芝道:
“宝云姐姐的丫环玉儿,写的也好,记性也好,教他写罢。”兰芝把前面几句写了,
交给玉儿,就在席旁茶几设了笔砚。小春道:“你姓甚么?今年十几岁?”玉儿道:
“我姓王,十三岁了。”小春道:“宝云姐姐替丫环起名字也这样俭省。”宝云道:
“为何俭省?”小春道:“你把他的姓上只添了小小一点就算名字,还不省么?”
丽辉道:“我才掣了鸟名双声交卷了:
鸳鸯 师旷《禽经》鸳鸯元鸟爱其类。
本题双声,敬芳芝姐姐一杯。”
孟芳芝掣了天文叠韵。若花道:“这个题目甚宽。据我愚见:不但‘天田、常
陈’这些星名不可用,就是‘东风、夜月’那些浮泛的也都避了,才不过泛。”紫
芝道:“姐姐此话甚是。若用浮泛的,莫讲别的,单风月两门,就要写一大篇了。”
芳芝饮了令杯道:
“月窟《淮南子》是以月虚而鱼脑减。
‘是以’叠韵,‘似月’双声,敬玉英姐姐一杯,普席各饮一杯。”若花道:
“此令轮到主人,普席自然要发利市了。”
董青钿道:“此句如果说的不错,不但我们都有酒,并且玉英姐姐还要说笑话。
但细细推求:‘是’系去声,‘以’系上声。只伯芳芝姐姐说错,要罚一杯哩。”
春辉笑道:“多时未见妹妹说话,此刻才开口就有酒吃,倒也有趣。你说‘是以’
二字上去不分,固然讲的不差;无如沈约韵书‘是’字归在‘四纸’,恰恰是个叠
韵。若以今时语言而论,似乎上去不分;若照前人韵书,芳芝姐姐倒象说的不错。
只好奉屈妹妹饮了罚酒,再看韵书。”青钿道:“妹子如果错罚,自然该吃罚酒。
但这‘是’字要读成‘使’字,将来都不叫‘是非’,只好叫作‘使非’了。安有
此理!”紫芝道:“我劝大家行令罢,莫说骰傲恕!鼻囝涞溃骸罢飧觥鳌钟
是何意?”紫芝道:“古人读梦为鳎胰澳忝悄骰埃? 是莫说梦话。”小
春道:“凡说话全要直截了当,霜霜快快,今诸位姐姐所说之话,只图讲究古音,
总是转弯磨禄,令人茫然费解,何妨霜霜快快的说哩。”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
‘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
音, 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据我愚见:大家说的使古音也罢,不使古音也罢,且把
‘使’字查明再讲。”婉如道:“这是西方老先生到了。”青钿道:“即知锦云姐
姐所说‘使古音也罢,不便古音也罢’,他把‘是’字忽然改做‘使’字,请教诸
位姐姐:若非预先讲论‘是’字,谁又懂他这话呢?”春辉道:“此时说也无用,
少刻把书看过,自然明白。”说话间,宝云已向丫环把沈约《四声类谱》取来,青
钿展开细细看过,只得勉强饮了罚酒道:“只顾替玉英姐姐争论,那知倒罚一杯。
请说笑话罢,不要带累我了!”小春道:“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笑话,就如戏中的
‘加官’一样。玉樊姐姐先把加官跳了,我们好一出一出慢慢的唱。”钱玉英道:
“适因‘加官’二字,我倒想起一个笑话。”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
  古香斋 扫描校对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双声叠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大小:432.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谭老师谈诗”第24讲:双声叠韵
“谭老师谈诗”第24讲:
为什么许多古典诗词作品具有和谐抑扬的音调美呢?除了平仄之外,双声词、叠韵词的运用也是一条重要的原因。
双声词和叠韵词是由部分声音相同的字组成的词,声母相同的叫双声词,如玲珑、淋漓、犹豫等;韵母相同的叫叠韵词,如徘徊、依稀、彷徨等。还有极少数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词,如辗转(zhǎn
zhǎng)、缱绻(qiǎn
quǎn)等,这被称为双声兼叠韵词。
为什么双声词、叠韵词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呢?因为这些词的音节中某一个构成要素(声母或韵母)是有规律的重复出现,造成音素的回旋,形成听觉上的美感。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婉转。”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
双声叠韵的音乐效果是很突出的,如《诗经》中双声叠韵使用相当普遍,其中“栗烈”“参差”“踟躇”“玄黄”“荏苒”“邂逅”“流离”等都是见于《诗经》的双声词;而“仓庚”“窈窕”“绸缪”“栖迟”等都是见于《诗经》的叠韵词。在《楚辞》、汉赋及魏晋南北朝诗歌中,双声叠韵的运用更踵事增华、蔚然成风。
诗歌发展到格律严整的近体诗阶段,运用双声叠韵来锤炼字句已成为诗歌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了。清人周春在《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中指出:
双声叠韵,分而言之,三百篇所早有。延及西汉、魏晋,莫不皆然。但尔时音韵之学未兴,并无所谓双声叠韵名目,故散见而不必属对也。自沈约创四声切韵,有‘前浮声,后切响’之说,于是始尚对者,或各相对,或互相对,调高律谐,最称精细。唐初,律体盛行,而其法愈密,惟少陵尤熟于此。神明变化,遂为用双声叠韵之极。
诚如周春所言,杜甫的律诗喜欢在上下句之间对应使用双声和叠韵,使之臻于善境。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骆难。(《宿府》)
“荏苒”是双声,“萧条”是叠韵。
江间泼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之一》)
今人吴战垒分析说:“上句‘江’‘间’‘兼’三字双声,‘间’‘兼’‘天’三字叠韵,又多为舌齿音,读来连绵赓续,形成一种急速流转的节奏,有助于烘托江上后浪推前浪、滔滔滚滚的汹涌气象。”(《中国诗学》第166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晚唐李商隐在律诗语言形式上继承了杜甫精严工稳的特点,同时又青出于蓝,把双声叠韵同平仄、对偶相配合,极大地强化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音乐美。在整首诗中运用双声叠韵,更显示出李商隐驾驭音律达到精纯的境地。如《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今人叶君远分析说
:“首句‘屏风’和‘影’、‘云’和‘深’、‘母’和‘烛’叠韵,次句‘晓星’双声,三句‘应’和‘灵’叠韵,‘应’和‘药’双声,二三句之间,‘长’‘娥’同音,‘河’‘娥’叠韵,四句‘夜’字叠音,短短一首七绝,竟使用了如许多的双声叠韵,所构成的音律真是美妙绝伦了。”(《诗》第1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对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的双声叠韵运用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说:这首词的双声叠韵字,多为舌齿声。计用舌声的十五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二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夏先生分析道:
全词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写自己忧郁惝恍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
在这里应强调指出,由于古代语音系统与现代语音系统不同,有些古代双声叠韵关系而现代不是了。例如“憔悴”“滑稽”“容与”等在上古都属于双声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却不是双声了;又如“朦胧”“仓庚”等在上古都属于叠韵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却都不是叠韵了。有些现代为双声、叠韵关系而古代却不是。例如“珍珠”“威望”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双声词,而在上古汉语中它们都不是双声;又如“树木”“舒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叠韵词,而在上古汉语中却不是叠韵。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浅谈诗歌中双声叠韵的运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米老鼠。 于
18:19 编辑
& && & 诗歌中有双声叠韵的运用,何谓双声叠韵,“行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上句就是叠韵,下句就是双声;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就是双声,也就是同声母的字,就可以构成双声。
& && &&&借用现代语言解释,汉语拼音的韵母与用此韵母拼音所得的字,就是叠韵。也就是同韵母的字可以构成叠韵。例如杜甫的七言律诗《赠田九判官司梁丘》中的“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其中“嫖姚”二字,它们便构成了叠韵。
& && &&&这里应该留意一点的是古今音别,有些今读非双声、叠韵的,在古汉语中却是双声、叠韵,这里举例明月老师诗句中‘寂寞蟾宫添贵客,凄清碧宇增朋俦’的寂寞来说明,寂寞二字在今音读中可谓与双声叠韵风马牛不相干,但它们在古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它们有个共同点是音尾都带t,那么,它们就构成了叠韵,这样的入声韵还可以举汉朝李延年的诗来加强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延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 && && &上面的立、国、得,在现代汉语中你是读不出韵脚来的,但是懂点古音读的人都可以读出它的入声韵来,入声,对我们客家人来说是件很容易就能分辨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音尾带t/p/k的音读,这是客家话阅读和创作古诗词的语言语音优势的又一力证,略过;当然,凄清属双声是毫无疑义的。
& && &&&诗对中的双声叠韵的运用大约有以下几种
& && && && &&&1,双声对双声
 & &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这是白居易一首七律中的颔联。寥落liaoluo:稀疏,冷落,寂寞。流离liuli:流转离散。
& && && && &&&2,叠韵对叠韵 
 & && &皓月凝辉,竹影婆娑留画意; 明湖摇翠,桨声欸乃壮诗情。 这是湖北武昌东湖可竹轩对联。婆娑posuo:盘旋舞蹈的样子。欸乃ainai:象声词指摇橹声。
& && && && &&&3,双声对叠韵 
& &&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这是唐代杜甫七律《宿府》颈联。荏苒renran: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萧条xiaotiao:寂寞,冷落,荒凉,
零,不兴旺。
& && && && & 4,双声、叠韵对非双声、叠韵,略;
& && && && &&&使用双声叠韵的手法,能够使诗词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它不仅可让音韵和谐,而且对意思的表达也有积极作用,1,使声感更强;,2,状物,使物更加生动形象;,3,叙事,使事增加情致;,4,抒情,加重感情浓度,这些好处同样适用于叠字的运用;
& && && && &古诗评家曾高赞双声叠韵最是精妙,但也指出了双声叠韵的运用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双声叠韵字,要着意布置,有宜双不宜叠的,有宜叠不宜双的。重字则既双且叠,尤须仔细斟酌。如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的,绝不是偶然拈得的。
注--有的文本来自百度搜索,更多诗歌修辞知识请百度嘉应诗社网
签到天数: 19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常住居民III
诗词之市该推广这类文章!
签到天数: 857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本帖最后由 秋歌 于
17:11 编辑
谢谢好友热心推广诗教工作,让更多热爱古诗词的网友受益受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满园香茶行 发表于
诗词之市该推广这类文章!
梁生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只是文笔粗疏,勿怪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米老鼠。 于
18:20 编辑
秋歌 发表于
谢谢好友热心推广诗教工作,让更多热爱古诗词的网友受益受教. ...
秋歌客气了,推广诗学诗教是应该的,但俺更愿意弘扬我们的客家话,让大家认识到客家话的语言优势,这才是俺发在此版的本意所在
签到天数: 1123 天连续签到: 2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弘扬我们的客家话究竟要靠谁啊?我至今还是不明白就里。
该用户从未签到
统彤 发表于
  弘扬我们的客家话究竟要靠谁啊?我至今还是不明白就里。
靠我们自己呗,靠ZF恐怕不靠谱
签到天数: 1123 天连续签到: 2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我就是想问问是不是要靠政府才行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ZF一个行政令,连学校都强行推普,搞得小学生和家长都只能去适应它,能靠谱吗;大概、也许。。。客家话到了要申遗保护的时候,才能显现出ZF的强大的资源优势来吧,算了,不说了,伤不起。。。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浅说叠音词、双声词和叠韵词
叠音词、双声词和叠韵词,是双音节的三种特殊形式的词.课堂上"叠音词"与"叠韵词"混淆的情况时有发生,平时练习、单元检测和期末检测中也存在问题.这里就这三种词的区别及检测谈几点浅见,供老师们教学参考.
先说叠音词,指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构成的词.如:姥姥(名)、津津(形)、渐渐(副).双音节词一般是由单音节词发展而来的,因此对双音节的词,可以从每个词素本身的含义去理解.而叠音词是一种特殊形式,只能从整体上理解其含义.这类词的检测有喜有忧,试摘三例.
山东省莱州市教学研究室 2640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声道歌曲酷狗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