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风帆战舰少女 航速27的最大航速

海战起因:1793年1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将法王处死,英国以此为由驱逐法国驻英大使。2月法国对英宣战,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国组成反法联盟,双方在陆地和海洋展开了一系列的激战。中法国在大陆赢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由于大革命中驱逐了大量旧贵族军官,因此实力大为削弱,几次和英国海军的较量均告败北。日,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解散无能的督政府,成立执政府,拿破仑任第一执政官,一手掌握法国的军政大权。拿破仑执掌法国政权后,1800年6月战胜奥地利,俄国、土耳其等国家也接连与法国缔结和约,反法联盟彻底解体,英国为组织新的反法联盟、法国为赢得时间重建海军,两国于是签订了亚眠和约暂时休战。日,英法两国战火重燃,拿破仑的目标是避开英国海军,用其精锐的陆军直接登陆进攻英国本土,拿破仑的登陆计划一度遭到英国人的嘲笑,英国人认为这不过是拿破仑故意摆出的一种唬人的架势,可到了1803年底,特别是1804年初,英国人再也不敢嘲笑拿破仑的登陆计划了。英国政府不断收到有关拿破仑大规模扩军备战的令人胆寒的消息,英国人有点惊慌失措了。既然拿破仑在1798年能够率领一支强大的舰队和军队绕过在整个地中海上追赶他的英国海军,并能顺利地在埃及登陆,那么这个人实际上也可以利用在地中海上罕见的而在英吉利海峡很常见的浓雾成功地渡过英吉利海峡,在英国海岸登陆。英国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恐慌,开始了总动员,59万人应征入伍,预备役军舰全部转入现役,使现役战舰达到240艘,巡洋舰317艘。日,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英国以大量英镑开路联络奥地利和俄国,筹划组织第三次反法联盟。荷兰和西班牙则站在了法国一边,并将自己的海军交给拿破仑指挥。这使拿破仑手中的海军兵力有所加强。但由于英国海军强有力的封锁,三国舰队分别被困守在各自的港口里,发挥不了作用。为了把强大的英国海军从本土牵走,法国舰队在大海上和英国海军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但由于一系列战略、战术的失误,海军中将维尔纳夫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被封锁在加的斯港内,拿破仑对海军大为失望,放弃了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率经过数年时间集结起来的“英国军团”向奥地利发起战争。英国则派纳尔逊去彻底解决被封锁在加的斯港内的法、西联合舰队,而港内的法、西舰队司令维尔纳夫听到拿破仑将派人接替他的指挥时,愤而决定在新司令官到来前率舰队溜出加的斯港,而港外的英国舰队正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海战过程:10月17日,维尔纳夫发出准备启航的信号,由于有风,一直等到19日上午6时舰队才出发。两个半小时后,纳尔逊从其在岸边监视的巡洋舰上,获得敌军已出港的信号。他立即发出了“全面追逐”、“敌舰已在海上”等信号。10月20日天明时,纳尔逊正在直布罗陀附近。上午7时,发现了维尔纳夫的舰队正向直布罗陀海峡前进。在日落之前,纳尔逊命令他的巡洋舰在夜间应与敌人始终保持着视力上的接触。10月21日拂晓,当法西联合舰队驶抵特拉法尔加海域距英舰队只有12哩时,纳尔逊发出“成两个纵队前进”、“备战”的信号。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特拉法尔加海战开始了。此时,法西联合舰队有战列舰33艘,其中1艘为当时最大的四层甲板战列舰“三叉戟”号;3艘为三层甲板战列舰;其余29艘为两层甲板战列舰。此外,还有7艘巡洋舰。战列舰中有18艘为法国的,15艘为西班牙的。所装有“侧舷”火炮2626门,共载官兵21580人。英国舰队原来共有战列舰33艘,其中的6艘在战前奉命去护卫一支驶向马尔他的运输船队。余下的27艘战列舰中,7艘是三层甲板战列舰,其余20艘为两层甲板战列舰。此外还有4艘巡洋舰和2艘辅助船。合计“侧舷”火炮2148门,官兵16820人。维尔纳夫认清了因为风力的轻微,使他不可能避免会战时,于是在上午8时发出信号,命令全部舰队转向,这样好使加的斯港可以处于下风位置,以便被击毁的船只有一个避难之地。这个在最后一分钟又改变计划的行动,实在是十分的不幸,因为这不仅好像退却一样,足以影响到部队的士气,而且这样调一个头,需要两个多钟点的时间,结果所组成的战线凌乱不堪。当联合舰队正在调换方向之际,英国舰队分为两个纵队,在满帆之下赶了过来。上风的纵队由纳尔逊指挥,下风的则由柯林伍德指挥。由于担心维尔纳夫逃回加的斯港,纳尔逊不照原计划,不以敌方中央前段为目标,而改向其前卫的中央冲去。柯林伍德则向敌人后卫部分前段进攻。纳尔逊又发出了其著名的通令:“英格兰要求每人恪守职守!”上午11点30分,柯林伍德已经接近法西联合舰队的后段,维尔纳夫发出了“开火!”的命令。11时45分,法舰“弗高克斯”号射出了第一炮,这是以柯林伍德的旗舰“王权”号为目标的,这时双方相隔尚在四分之一哩以外。此时,双方好像是一致行动一样,都升起他们的国旗。在英、法、西三国的船上,鼓乐齐鸣,士兵举枪敬礼。于是会战展开。特拉法尔加大海战分为三个阶段:柯林伍德的攻击,纳尔逊的攻击和法将杜马罗尔反攻失败。当“弗高克斯”号向“王权”号开炮时,“王权”号仍继续保持航向不变,切进了法舰“弗高克斯”号和西班牙舰“圣安拉”号之间。“王权”号用左舷炮轰击“圣安拉”号的船尾,使之遭受重创。接着又对着“弗高克斯”号发射右舷的火炮,此后又驶近“圣安拉”号的右后段,再向它射击。柯林伍德不久发现他周围都是敌船,经过40分钟的猛烈轰击之后,“王权”号已变成了一个无法控制的空船壳,不久就由英巡洋舰“欧亚拉斯”号拖曳着行驶了。下午2时20分,西班牙舰“圣安拉”号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乘员死者104人,伤236人,开始下旗投降。于是,布莱克伍德上校跃过船去,把重伤垂危的阿尔发海军少校运过“欧亚拉斯”号上面来。在“王权”号出战8分钟后,英舰“贝里岛”号也从“弗高克斯”号的后面切入敌线。也和“王权”号一样,它立即为几艘敌舰所包围。“贝里岛”号主桅被炸断,有段时间连一炮都发射不出来。虽然如此,它却把军旗钉到后桅杆上,继续不屈地奋战。以后才被3艘英舰救出。在“贝里岛”号攻击之后一刻钟,“火星”号也投入了战斗。以后其它每一艘英国军都是以这种方式分别地切入敌线,向首尾两端的敌舰用两侧的舷炮猛击,使每艘敌舰都受到了连续的集中火力。等到柯林伍德的最后一艘战列舰“亲王”号投入攻击时,已经是下午3时。到战斗结束时,与柯林伍德交战的共有15艘法西两国军舰,其中10艘被俘,1艘被击沉。逃走的只有4艘,其中有1艘为西班牙旗舰“奥国王子”号,上面载着垂死的西班牙海军将领格拉维拉。在柯林伍德纵队开始作战25分钟后,纳尔逊纵队也投入战斗。与前者不同,它始终保持着不规则的鱼贯形队形。纳尔逊亲乘旗舰“胜利”号,率“提米莱尔”号、“海王星”号3艘三层甲板战列舰向联合舰队的前卫中央挺进。下午12点24分,“胜利”号的左舷炮开始射击。交火不久,“胜利”号和“提米莱尔”号即开始向右旋转,纳尔逊是在寻维尔纳夫的旗舰。虽然“胜利”号上的一切望远镜都在搜寻之中,想发现维尔纳夫的司令旗,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于是,“胜利”号遂趋前攻击“三叉戟”号,假定维尔纳夫可能是在这艘最大的四层甲板军舰上。当“胜利”号向“三叉戟”号前进时,即发现在该舰后方有一艘法国两层甲板战舰的前桅上,挂着总司令的将旗,它就是“布森陶尔”号。“胜利”号冒着敌火,不久即钻到了“布森陶尔”号的后方,用其船头上的短炮(68磅)和侧舷的火炮,向“布森陶尔”号的舷窗中猛射'使它受到了极大的损毁。当英舰“海王星”号和“征服者”号接近了“布森陶尔”号。之后,“胜利”号遂向右一转,与法舰“敬畏”号平靠着。“胜利”号和“敬畏”号立即纠缠在一起,双方乘员都准备跃上对方甲板,但是法国人的企图为英方的火力所制止,伤亡颇多。差不多又过了一个小时,两舰还是绞在一起,当纳尔逊正在后甲板上与舰长哈迪一同行走时,从“敬畏”号船桅上射来一颗枪弹,子弹打在他左肩的肩章上,透入了其胸部,落在他的脊椎骨上。他扑倒在甲板上,但他爬起来之后就说:“他们终于把我解决了。哈迪...我的背脊骨已经被射穿了。”他被抬入了船舱,到了下午4时30分,纳尔逊得知会战已胜利的消息后说:“我感到满意。”他亲吻了哈迪舰长:“感谢上帝,我总算尽了我的职责。”然后心脏停止了跳动。当“胜利”号正在与“敬畏”号交战时,英舰“提米莱尔”号驶向前去,向“三叉戟”号开炮,接着又向“敬畏”号射击。不久以后,法舰“弗高克斯”号在同英舰“贝里岛”号交战之后后,又转过来协助“敬畏”号,却为英舰“提米莱尔”号所抓住厮杀。英舰“海王星”号先开始向法舰“布森陶尔”号射击,然后再去进攻“三叉戟”号,一个半小时后,“三叉戟”号乘员战死245人,负伤173人,这艘巨型的四层甲板战舰遂开始下旗投降了。对于在这艘船上的景象,英舰“海王星”号上的船员巴德柯克说“我踏上这艘大船去收容俘虏,其死伤人数在三四百之间,到处都是血肉,后甲板上堆满伤兵,有的没有脚,有的没有手。”英舰“不列颠”号接着也跟上来了,其后面是“巨人”号和“征服者”号。后述两舰夹击“布森陶尔”号,下午2时5分,维尔纳夫终于坚持不住,下令“布森陶尔”号降旗投降,维尔纳夫成了英国人的俘虏。在其舰上的惨状,“征服者”号上的英军上尉记载:“到处都是死尸,景象非常之凄惨。死伤总数在四百人以上,多数尸体没有脑袋。”在“胜利”号开始作战40分钟后,英舰“阿贾克斯”号才开始作战,而“阿加门农”号还要更迟。“非洲”号、“奥利安”号在与舰队失去联络后,也都相继赶到参战。当维尔纳夫降旗投降时,纳尔逊纵队中的最后两艘船,“米罗陶尔”号和“斯巴尔特”都还不曾参加战斗。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最后阶段是联军将领杜马罗尔的反攻,这不过是勉强的如此定名而已。杜马罗尔的支队处于联军舰队的前卫。当下午12时30分,纳尔逊钻入了联军的中心之后,维尔纳夫即发出了一个通令,要所有尚未参加作战的船只,都一律自动地投入战斗。杜马罗尔对维尔纳夫的通令并无反应,此后维尔纳夫即再没有注意他。半点钟之后,杜马罗尔仍向北航行,结果遂使前卫与中央之间产生了一个空隙。此时他仍不知发挥其主动精神,反而要求命令。维尔纳夫直到下午1时50分才命令杜马罗尔赶来支援其正受着强烈压迫的中央部分。但是,风力非常微弱,转变航向十分困难。等杜马罗尔好不容易调过头来南下时,维尔纳夫已降。但杜马罗尔还是作了最后的反击,他把10艘军舰分为两部分先后投入战斗。结果,第一批5艘军舰中有4艘被迫向英舰投降,另1艘逃往加的斯。第二批5艘军舰有1艘被迫投降,其余4艘向南逃逸,其中包括杜马罗尔的旗舰“恐怖”号。10月21日下午4时30分,炮声终于停了下来,但弥漫的硝烟、浓厚的火药味仍笼罩在战场上空。鲜血染红了海面,有的军舰还在燃烧。整个会战,英军死449人,伤1214人。法军死3373人,伤1155人。西班牙军死1022人,伤1383人。总计联合舰队被俘三四千人之间。伤、毙、俘加在一起,共有1.4万人。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33艘战列舰中,有12艘被俘,7艘完全丧失战斗力,1艘正在起火燃烧,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当夜幕将垂时,风暴大作,一连就是四天,多数负伤船只都自动沉没,包括所有的英军战利品在内,只有4艘例外。而在整个会战中和风暴之中,英国都未损失一艘船。10月27日,柯林伍德派拉皮罗提尔中尉所指挥的小船“皮克尔”号回国报捷。11月4日,拉皮罗提尔在法尔茅斯上岸后,在那里只停留了半点钟,即出发前往伦敦。他一路调换了19次马,于11月6日清晨1时赶到海军部。拉皮罗提尔见到英国海军部长的第一句话是:“报告!我们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但是却丧失了纳尔逊勋爵!”海战结果及其影响:特拉法尔加海战英国取得巨大胜利,法国海军精锐尽丧,海战中英方死亡449人,伤1214人,军舰无一艘损失;法西联合舰队则死亡4395人(法国3373人,西班牙1022人),受伤2538人(法国1155人,西班牙1383人),被俘约7000人,战舰被俘15艘、损毁8艘。特拉法尔加海战是风帆战舰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海战,在巩固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同时,它再次向传统的线式战术提出挑战,从此世界各国海军开始重视和发展海上机动战术,此后不久,随着蒸汽动力战舰的出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与风一起战斗”&——&透过《怒海争锋》看风帆战舰时代皇家海军战舰上的生活和战斗
来自《战舰》013期
又是一个金字塔——军舰上的等级制度
如果把海军比作金字塔,那金字塔的顶端毫无疑问就是坐在海军部办公室的海军大臣了;相应的,一只舰队的司令仅地位次于海军大臣;而这个舰队司令手下又有众多的舰长(就像一个大公司无数的地区经理一样)。
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作战单位,在独立执行任务时一艘战舰的舰长是这座海上小城的最高长官,他管理着船上的一切,同时也对船上发生的一切负责。舰长在他的战舰上有着绝对的权威。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质疑舰长的权威,任何胆敢质疑舰长权威的人无论他是军官还是水手都会受到最严重的惩罚。
在舰长下面的是一名副舰长,也叫舰务官,通常由一名上尉担任。当舰长挂掉、受伤或者因故不能指挥战舰的时候,舰务官就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接替舰长来指挥这艘军舰。片中杰克是舰长,与他形影不离,脸上有道疤,长得像个西班牙人的是舰副(或称大副)汤姆。
排在舰副后面的,分别是几个尉级军官,比如说航海官(类似于领航员,通常都是航海经验丰富但因故升不上船长的老军官担任)和枪炮军官(负责在战斗时候指挥炮兵和水手进行作战)
皇家海军的未来——海军生(见习军官)作为当时世界第一的海军来说,皇家海军的成功与军官培养制度分不开的。要想成为一名海军军官首先要当一名海军实习生(也就是见习军官)一些成为海军生的小孩子会离开学校父母和富裕的生活,随着军舰上跑到地球的另一端与敌人厮杀,而这个时候他们有些人不过还是10来岁的小孩子。
“丛林法则”在海上同样适用——这些海军生会在海上经受无数的考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被淘汰——
个人能力不足、忍受不了海上的生活和战斗、伤病甚至在战斗中阵亡……最后能依靠自己毅力和运气存活下来的海军生,最终会成为皇家海军的中坚力量而走向各个指挥岗位!
作为一只古老而传统的军种,现在的海军几乎完整的继承了那时海军的制度——士兵和军官之间永远是两个阶级。如果你想当一名海军军官,那首先你的出身要好——有钱有地位缺一不可。因为最起码你要出生在一个可以支付高昂学费的中产阶级家庭,之外还要有海军背景的大人物(最起码也是船长级别的)向海军部推荐你这样才可以当上一名海军生。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你几乎永远也不可能当上海军军官。
片中有正在学习使用六分仪的海军生的镜头,这是一种古老的测量仪器。开小差的那个小威,像他这样12,3岁就当海军生的在皇家海军不在少数。
其次,就是各级士官长和士官。与现在军舰一样,这些士官长大都是一些技术士官。比如负责整理储藏风帆和索具的帆缆士官长;负责刀枪火器管理维护的枪炮士官长和补给官等;负责维修军舰的木匠(相当于3级知识分子)如果在小一些的战舰上他们也可能只是一些士官,而最低级的士官跟普通水手的待遇强不了多少。
医生在那时候的军舰上是一个特殊的职位,因为有时候随舰医生并不是军人而是海军民间雇员的身份。与在医生在那时候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一样,他们在船上是有一定地位的。当然如果医生是军身那也最最起码也是个士官长的身份(通常来说一个好医生是不屑在海军当医生的,但是在那个时候英国的科技发展的相当迅速,自然科学和博物学也一样。所以很多医生还是愿意拿着海军的薪水随军舰满世界逛逛的)。
虽然随舰医生的水平之间差距很大,但考虑到那时候医生的稀有程度,所以即使一个水平还算凑合医生也可以理直气壮对一些军官地说——“给你们瞧病是看得起你,别TM不识抬举!”
当然,对舰长是不敢这么说的~&
除此之外,船上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就是带领随舰海军陆战队的陆战队队长。军舰上的陆战队这个角色,有点类似与船上的宪兵。除了咱战斗中要用步枪和刺刀与敌人战斗外,那时候各国随舰陆战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和自己的水手哗变。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稍后就会明白了~
穿红色制服的海军陆战队。他们与水手的比例通常不会超过1:4,因为身穿红色制服,被时人戏称为“龙虾兵”。
免更人员:船上的“手艺人”专业士官的助手们。比如修补风帆的补帆工、补给官的助手等。他们的待遇虽然比水手强不了多少,但最大好处就是他们不用执勤,可以睡个安稳觉。
而剩下的,就是军舰上,也是整个皇家海军金字塔的最底层了——人数最多的水手们。他们的人数占了一艘战舰的大部分,他们也是一艘战舰能保持运转的基石。他们通常分为甲板组和火炮组。
甲板组顾名思义就是在甲板上面干活的,在漫长的航行中负责照顾船上那巨大的风帆和无数的索具,在“跳帮战”(后面会细说)时也要士兵那样冲杀在前。他们的头是水手长~&
水手长这个职务几乎是他们能升到的最高的“军衔”了。
火炮组就是在甲板下面的火炮舱里操纵各型火炮攻击敌舰的。但不打仗的时候居多,他们通常会分组在甲板上面和舱内跟普通水手一样干活。
虽然舰上军官不必从水手做起,但是作为舰长要了解他军舰上的每一个部位和工作程序,所以一般水手的技能还是都能掌握的。
军舰上等级森严,每一位水手在经过军官时都要向军官行礼,即使他是作为见习军官的海军实习生也一样~
某位强悍的哥们没有向见习军官行礼,反而撞了他,这种以下犯上的行为是军队的大忌,甚至是可以当作水手哗变的先兆而采取严惩的。当杰克船长看到这一幕后立即采取措施以维护军官们的尊严!
对犯错水手的刑法很多,最常见的是鞭刑。行刑用的刑具是把一股缆绳解开蘸水,由于解开后是9股小绳,所以就是我们常说的“九尾猫鞭”(跟《水煮清王朝》说的不同,暂没有发现往鞭子里缠钉子的)
永不停息的机器——船上的日常勤务
如果你不幸穿越到那个时候的普通水手身上,舰上作息时间绝对会让你发狂的。
  第一早班:午夜——早上04:00
  第二早班:04:00——08:00
  上午班:08:00——12:00
  下午班:12:00——16:00
  第一狗班:16:00——18:00
  第二狗班:18:00——20:00
  第一班:20:00——午夜
快到早上4点钟的时候,值班军官把下一班轮值的军官候补生、士官和军官唤醒。然后帆缆长站在舱口吹“全体注意”哨,把下班的人叫到甲板上点名。点名后换班,更换了望哨,测量船速,把这个班的工作记在记事板上。下班的水手回到下层甲板去睡觉。
  4点过后不久,木匠和帆缆长开始修理工作,厨师煮燕麦粥当早餐。
  5点,当班的水手开始洗甲板,并且用“圣经石”来把甲板磨得洁白光亮,然后用拖把把甲板弄干,同时也把舱面上所有金属(通常是铜)表面擦得发亮,有任何多余的缆绳都要整理好盘成圈待用。
7点,这些工作差不多完成,舰副来到甲板上监督。
在7点30分时,帆缆士官吹哨,“收吊床”。所有在低层甲板的水手把吊床收起,如果天晴的话都到甲板上来把吊床绑在船舷上。收好吊床的粗细有严格的规定,因为如果有战斗的话,这些扎紧装载船舷铁栅栏上的帆布吊床是可以挡子弹的。
  8点钟时,船长来到甲板上,视察过后,下令开始早餐,水手用餐时间约半个小时,之后换班。上午班的水手把需要清理的袋子和箱子从底层甲板搬上来清理,准备午餐食物,协助航海长重排储存舱里物品的位置以改善船的航行重心、修理大炮等等。没有值班的水手可以睡觉、聊天或整理个人仪容。
  11点钟(钟敲六响)时,船长检查轮班的军官生的记事后,逐一听取枪炮长、帆缆长、木匠、军官的报告。(注:以上作息取自百度)
看明白了吗? 水手分两班,4个小时一班。也就是说你每一次睡觉都不会超过4个小时。
片中计时用的是沙钟,沙漏里的沙正好在30分钟流完时会翻过来继续使用。其实那个时候钟表已经发明出来了,甚至连怀表都已经有了。之所以在船上用沙钟是因为那时候的钟表都是有“摆锤”的(家里有装饰用的仿古钟表就可以看到下面那个来回荡悠的那个就是了)而在海上,摇晃的船身会影响摆锤的正常工作。后来英国有一表匠发明了航海钟,得到了政府的一大笔奖金。
桅桁上工作的水手——辛苦而危险的工作。用圣经石清洗甲板,因为这种浮石正好像一本圣经大小,所以水手们都叫“圣经石”&
用这个把甲板擦的光亮是水手每天的主要例行工作之一。
相比辛苦的水手,船长的作息时间就“悠闲”多了,船长一般是不用值夜班的。当然如果有恶劣的天气或濒临兵事,船长还是要亲自坐镇的。
晚上,在船长私人寝室里,杰克船长在和医生一起“陶冶情操”
不过这不是一个普遍现象,船长大可不必搭理别人。但实际上船长和医生都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和“有地位的人”
所以相比其他官兵,他们一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共鸣,二来没有职务上的利害关系。当年达尔文登上了英国军舰贝格尔号的原因,船长想找一个博学的绅士来陪他聊天也是一个原因。实际上《怒海争锋》的医生也正是以达尔文为原型而创造的,不过按照此片的背景时间达尔文还没有出生。
与蛆共舞——战舰上的伙食
说实话,远洋舰上水手的伙食实在是让俺这养尊处优的80后感到恐怖。
早餐,是永远不变的燕麦粥;午餐、晚餐要么是水煮腌牛肉+饼干,要么是水煮腌猪肉+饼干。偶尔会加你几块小奶油和发臭的乳酪,除此之外水手们就是依靠最受欢迎的豌豆汤来摄取那点可怜巴巴的维生素了。
除此之外·····除此之外就没别的啥东西吃了。
因为时间的原因,船上饮用的淡水会很快变臭,所以船上的饮用水都会煮开然后用木桶一桶桶的存放(也就是凉白开)。即使这样在出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木桶里的水就会变的又臭又绿,所以远洋船上就携带了各种更便于长时间保存的酒。
在出海的前期,每个水手每天会配发大约4.5升左右的啤酒来当水解渴。等到一个多月的时候啤酒快馊了,也差不多喝光了。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喝水,此时满是绿藻的饮用淡水已经变的又臭又粘难以下口,所以不得已只能在水里掺入朗姆酒。每天配给的朗姆酒往往会掺入饮用水中来掩盖那股臭味和绿油油的颜色。所以水手即使每天都有酒喝,但通常都喝不醉——除非你能忍受喝臭水而把朗姆酒留下来单独一次喝光。一般来说配发的朗姆酒和饮用水的比例大约在1:4
(不固定)
虽说水手们离了酒不行,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胆敢私下带酒上船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条军规古今中外的军舰都是通用的。即使是军官如果醉酒上岗或者值班饮酒的话也会受到处罚,海军实习生的话有可能会被直接踢出海军。
虽然水手吃的很差,但这些东西基本比水手们以前在家乡吃的好多了。因为那时候正儿八经的“良民”是很少干水手的,远洋水手大多是些失地农民、无业游民等无产阶级。特别是到了战争期间远洋水手招募困难,有些战舰往往就是刚刚靠码头,舰副就迫不及待的带着水手长和陆战队去港口附近的警察局去把那些关在里面作奸犯科的地痞流氓、强盗小偷、王八蛋流浪汉什么的统统带走“发配加勒比与龙虾兵为奴”
靠岸补充补给,即使不靠码头当地的商人也会纷纷划船来做生意。每一位要想保住士兵水手们健康和战斗力的船长在靠近码头的第一件事就是补充新鲜的淡水和向当地的商人购买大量新鲜蔬果和各种食物酒水。这种工作通常由补给官来完成。
在船上,酒绝对是好东西。两个水手因为制作了敌舰的模型而受到杰克船长奖励,军官常常用酒来打赏有功劳的小兵。比别人多一份朗姆酒是会让水手高兴半天的,也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酒是海上最好的奖励手段。
相对“下三滥”的水手来说,有单独伙食的船长和舰上军官的食物相对来说就好多了。此外军官们的薪水让他们可以自己掏腰包购买一些食物,给自己改善生活。比如说合伙买羊、牛和母鸡什么的,来保证自己有新鲜的肉和鸡蛋可以吃。通常那些牛会关在船舱里的畜栏里和水手们睡一块,羊通常会拴在甲板上的角落,下蛋的母鸡养在救生艇的笼子里。
“伙食平等”在那时候是根本没有那一说的。而作为日常饮料,军官们会喝茶或者更不容易醉的葡萄酒。
除此之外有时作为“公司经理”的舰长还会在自己的船舱宴请下面的“主任们”来联络感情或者饮酒作乐陪他解闷(我觉得可能后者可能性比较高一点)当然如果不这么做下面军官们也不会说什么,毕竟作为最高长官舰长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威严,不能与下面的人掺杂太多私人感情。所以就像上头说的,没有太多厉害关系的医生通常就是船长的“好朋友”,医生只要治好病就行了,不会对船长的工作造成不方便。
被称作“海军面包”的饼干上的象鼻虫。上到船长,下到初级水手,船上每个人都是对这小东西无视的。因为这玩意实在太多了!有水手甚至会说:“黑头蛆吃起来凉凉的、肥肥的,不像象鼻虫吃起来那么苦”
军官们在集体用餐坐在“上岗”的是船长(中外都一样啊),船长两手边的是舰副和医生,这在西方长餐桌代表着是和主人最亲密的人(就好像中国的“主宾、副宾”位置,我山东人,不知道你们那有没这些穷讲究)其次的就是航海官、尉官、陆战队长(随舰陆战队的头儿)和海军实习生们这些“准军官”了。
军官聚餐的时候身后都会一个抽调的水手来充当侍者。要注意的是船长的侍者是他自己带上船的仆人,海军是不给开工资。而作为陆战队队长,为他服务的是自己陆战队士兵而不是水手。
与风一起战斗——海上的战争
说实话这帖子本来打算起个“风语者”“与风共舞”之类的恶俗题目(自己吐一个先)至于为什么整个帖子会用风命名,那是因为在没有内燃机没有蒸汽机的风帆舰时代,海战除了坚船利炮外,决定胜负的就是对风的把握。风是帆船唯一的动力。没有风,就没有那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没有风,就不会有激动人心的海上战争。没有风,今天的世界格局也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可以说,没有“贸易风”就不会有“日不落帝国”(甚至不会有美国)
OK,酸话少说,先谈影片:在影片开头,坐在船桁桅上充当“雷达”的了望哨听到了另一艘船上传来的钟声(水手换班时敲钟)所以立即向值班军官报告了这一情况。当时值班的是海军生哈伦(就是上面提到被水手欺负的那位)哈伦迟迟不敢下“击鼓备战”的决定,而同为海军生的卡门当机立断代替值班军官下令“击鼓备战”
而海军生哈伦软弱的性格和优柔寡断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种子(哈伦最终因为忍受不了水手们的敌视而跳海自杀)所以身为一个军官,在这种情况即使是随便一个命令也是一个好命令。
陆战队员在舱口敲击备战鼓当备战鼓敲响时,无论是当值还是休息的人员都要以最快的时间赶到自己的在战斗位置,即使后勤人员也要参加搬运火药等工作,而木匠则要准备好工具,准备带着自己的助手冒着炮火到处视察战舰的水线下部位有没有被击穿。
幸运的杰克船长看到了敌人火炮第一轮齐射时发出的闪光,避免了甲板上的人被全歼的命运。
实心弹只是“线杀伤” 而炮弹打穿船舷带出的木屑可就不是这样了。在甲板和船舱四处飞舞的木刺和碎块会毫不留情的夺走你的小命!
18磅炮是各国军舰的主力炮之一。虽然没有提到幸运号上的火炮,但我认为因为幸运号打不到敌舰,所以可能装备的是12磅海军炮。考虑到船身的重心分布,战舰上通常是大口径炮在下,小口径炮在上。根据战舰的大小和位置不同,火炮的口径也会不同。敌舰“地狱号”可能是一艘双层火炮甲板的“巡洋舰”(实际上级别划分的不是很严格)而幸运号只是最多有24门炮的“护卫舰”
以战列舰“胜利号”为例(特拉法尔加海战,英军舰队司令纳尔逊的旗舰),他有着近4000吨的排水量和120门不同口径的火炮。它的火炮分布是32磅炮在最下层,24磅炮在中层,18磅炮在上层。胜利号可以说是木质风帆舰巅峰的代表,而此后海战逐渐走进了铁甲/蒸汽动力时代。
在那个时候,与陆地上的“排队枪毙”一样,战舰也要等敌人进入射程后进行齐射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如果你提前打出炮弹,而敌人趁你再装添弹药的时候在近距离对你进行的一次齐射,甚至一轮齐射就能干掉你一半的水手。
敌舰的第二轮齐射让炮兵舱里死伤惨重,军官们在极力的安抚紧张的水手们。个人认为这是整片最让人激动的桥段之一。军官们是皇家海军的中坚力量,没有他们很难保证炮兵们不会像面对辫子骑兵的神机营小兵那样,在对手还没有进入射程前就一股脑的把炮弹打出去然后“躺下挨捶”。
当时医生正在抢救伤员,因为木质甲板在淌上很多血后会变得很光滑,所以医务室都备有一些海沙撒到地板上来防止手术的时候“下盘不稳”,不走运的小威廉在战斗中被飞溅的木刺伤到了手臂。
在这次对射中惊奇号没有给对手以有效的杀伤,因为炮弹都被厚厚的橡木板挡住了。和2战时的军舰一样,吨位越大的船装甲往往越厚。由老橡木和柚木建造的“胜利号”,船舷上的“装甲”足足有40公分厚。这个厚度足以在一般距离上抵御18磅炮了。
处在下风侧的惊奇号“转战千里”可以看见残破的风帆。在影片中双方都没有使用链弹一类的炮弹,如果“地狱号”用链弹“奇迹号”就不会这么幸运了。
这里要说下那时军舰上主力的弹种:
实心弹:实心铁弹一个,也有铅弹的。这个射程最远,穿透力最强。
链弹:大家都看过窃明吧~
这便是传说中的“扯蛋”了。在海战上,链弹可以割断或缠住船只的缆绳,可以在风帆上撕开一个大口子。而一艘失去船帆的战船在海上就相当于一条任人宰割的肥羊。
榴散弹: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明明就是“爆炸弹”嘛~&
那个时候榴散弹也已经出现在战场上了,之所以海军不用榴散弹而用实心弹一是因为实心弹更重,射程更远穿透力也更强。二来榴散弹的引信在那时候还不可靠。所以有可能在战斗中用实心弹的一方已经在对手船舷上开洞撂倒水兵无数,而一方的榴散弹还打不到对手。
散弹:大号散弹枪,炮兵把总邓肯是玩这个的高手
葡萄弹:散弹的放大版,每一枚子弹大约像鸡蛋那么大小。数量比散弹少,但射程比散弹远。本来是陆战中对付步兵工事的,在海战中可以在比散弹射程更远的距离上放倒对方甲板上的散兵。
勇敢的小威,在随后医生给他做了截肢手术(独臂屋大维啊)皇家海军正是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军官才最终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海上霸业。
战后开军官会议时,医生问“什么是上风?”上风-风吹来的那个方向。我们今天说的“**队在比赛中占据上风”就是来自海军俚语“占上风”(没想到吧)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把这帖子的标题定为“与风一起战斗”的原因。
在那时候的海战,处在上风侧往往就抢占了先机,可以更方便的发起进攻。而那时候在两艘相同级别战舰之间的战斗,皇家海军充满了进攻主义精神往往会抢占上风侧。一来方便发起进攻二来方便追击敌人。而法国军舰往往会主动把上风侧让给英军,自己先溜到下风侧,因为这样可以方便逃跑。有意思的是占上风侧的英国船往往会干净利落的干掉对手,而占据下风侧方便逃跑的法国船往往跑也跑不掉。这除了“进攻精神”外,也是法国、西班牙战舰在“单挑”英国船时“10战9败”的一大原因。
截肢后的小威对看望他的杰克船长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此刻我在杰克船长的眼睛里看到了父亲一样爱惜的眼神。在此我推断这片的背景时间应该是在1805年稍前,因为他们提到了1797年尼罗河战役,但此时的纳尔逊应该还没有死说明还没到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老纳的“大限之日”
。纳尔逊是那时候各国海军都在传诵的传奇人物,同时也是那些小海军生的偶像。有意思的是,纳尔逊也跟小威一样在战斗中失去了右臂。
再次今天各国海军水兵帽后的飘带就是英国海军为了纪念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战死的纳尔逊而特设的,后来被各国海军采用——独独除了法国,因为当年就是一位法国的狙击手要了纳尔逊的老命,而纳尔逊率领皇家海军在特拉法尔角加大败法西联合舰队也让拿破仑的海军精锐损失殆尽再无与皇家海军一战之力,从而把制海权拱手让给了英国。所以法国海军实在没理由纪念这个死对头,所以到今天法国海军也是独树一帜的“水兵顶个球”——在水兵帽上顶个小绒球。
杰克船长得知,敌舰是在美国造的。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有50艘商船改造军舰,等独立战争结束时,这50艘船除了一艘幸运儿外统统都被皇家海军击沉和俘虏——整个一“全军尽没”
后来美国的经济和造船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保护海上贸易线美国在短时间内建造了6艘巡洋舰。年轻的美国海军就是以这6艘巡洋舰为主力在第二次独立战争中和英国海军打了个旗鼓相当,让牛牛们“大吃一斤”
第二次“上风”双层意思:一个是杰克又让人占了便宜,另一个是“真的占上风”——又被对手抢占了上风侧。船长背后的是1磅鹰炮(应该是1磅的吧)主要是用来在跳帮战中发射散弹扫对方甲板上小兵的。没见他们用过,倒是在最后一战中地狱号用这个一炮轰死了3个幸运号的陆战队员。
船员们在进行演习,一侧船舷的火炮齐射。那时候已经装备了“打火器”
就像是遂发枪上那样的装置,不必像《加勒比海盗》里那样用火把或者烧红的铁钩引燃炮膛里的火药了。开炮时所有的水手都要推到火炮后座距离以外,鉴于那时候火炮没有减后座力的装置——任何胆敢挡住大炮退路的人都免不了被撞断腿的下场!
还是战斗时火炮舱是不会存有太多的待用火药的,最多只留一份装在铁罐里的待发火药。因为开炮时火星四溅,只要一个不小心让火星落到黑色火药的药包上就会在炮舱引发一场灾难。发射药包通常在战斗中会由一些小水手、缝帆工等“闲杂人员”装在密封的铁桶里从处在水线以下的弹药库通过小吊车或直接提到炮舱。干这活的一般都称为“火药猴子”可能干这活的小水手比较多吧~
最后一战前夕,小威主动请战。船长让他在船上指挥火炮进行火力支援——他干的很出色。虽说这只是一部电影,但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牛牛会称霸海洋数百年了
作战前的部署,一个老水手(好像是船上的木匠)拿小威开涮,小威立即毫不留情的警告这个父亲辈的下属——跟跳海自杀的哈伦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也许只有这种人才能在残酷的海军中“生存”下来。
瘸腿的厨子&
木假肢是海员们的经典形象之一(就是没见独眼龙和钩子船长)厨师是船上少数能让残疾的水手胜任的工作之一。
射击地狱号的主桅杆,主桅杆被毁是任何风帆舰只都不能忍受,即使你能在跳帮战中打败对手,那你也有可能因为失去主桅而导致航速大大降低,最终有可能会让整船的人在食物和饮水消尽前赶不回港口而活活渴死。幸运号对敌舰完成了两轮堪称完美的齐射。
由于那时候普遍没有装备无烟火药,所以在进行齐射后会形成所谓的“战场迷雾”
双方谁也看不到谁。而此时处在上风侧的舰只受到烟雾的影响会差一些,这又是一个“上风优势”
跳帮战:在双方接触前一方会用钩绳钩住敌舰,防止自己人跳到敌舰上后却被敌人开船“拉走卖掉”
因为很难对敌舰水线下面进行打击(角度太低往往会跳弹)即使打的敌船漏水也要打好一会才会沉,而军舰的火药库在水线以下又被厚厚的木板包裹。所以没有榴散弹的时候很难在战斗中直接击沉对手的。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用实心弹和散弹大量撂倒对方的水手再进行跳帮。(杰克船长是因为自己的船火力防护比不上对方才耍“阴招”的)这个时候船上包括后勤人员在内的所有有能力参加战斗的都要拿起武器冲上前去。
之所以叫“跳帮” 是因为在与敌人短兵相接前首先要越过自己和敌人军舰的船帮,所以航海俚语管近战叫“跳帮战”
与大海一起永恒——水手的归宿
战斗结束了,杰克船长和他的幸运号取得的最后的胜利。但水手们也是伤亡惨重,更是有几名军官在战斗中阵亡。第二天,杰克船长和全体船员在甲板上为阵亡的官兵举行了海葬。
杰克船长朗读阵亡水手的名单。为阵亡官兵举行葬礼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所有不在重要岗位上的人都要在甲板上集合。此时的军官们必须身着正式的军官制服,水手们也会尽可能穿得庄严一些。如果船上有牧师或神父一类的神职人员,就由他来主持海上葬礼。如果没有就会由船长代劳,船长通常会读圣经上的一段话(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再说那句“尘归尘土归土”)然后说一些“水手难免海上死,船长肯定船上亡”一类纪念死人激励活人的一番话。最后船长会说出每一个在战斗中牺牲的官兵的名字,然后是他的职务。这个传统在第二次大战还保存着,不知今天还是不是这样。
阵亡官兵的遗体通常会被封入合适大小的船帆里,与之一起缝入的通常还有几发炮弹以让遗体能沉到海底。“下葬”的时候会有两名水手把遗体抬上翻板兵盖上国旗。两名水手向上抬翻板让遗体滑入水中(不带一人抬头一人抬腿往海里扔的)然后把国旗叠好和遗物一起交给烈士家属(就是不知道普通水手发国旗不)
幸存3名海军生, 他们本来船上共有5个他们这样的海军生,一个自杀、一个阵亡,一个伤残——死亡率近50%。
干掉大BOSS经验涨的就是快!论功行赏,汤姆副舰长被“指派”为被缴获的地狱号的舰长。之所以“指派”加引号是因为一个舰长是不能正式任命他的副手为正式船长的。此时是杰克需要人来指挥地狱号,所以指任汤姆为“代舰长”
正式的任命会由海军部或舰队司令代表海军部进行任命。杰克船长给汤姆的是向上司推荐他为正式舰长的推荐信。
继续漫长的旅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帆战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