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氏家神龚字怎么写好看

泉州二十九座各姓祠堂、家庙、祖厝介绍、中华百家姓、中华万家姓!、天驷文化
千年学宫—宁远文庙
中华万家姓 & & &
继承家族优良传统 发扬先祖艰苦奋斗精神 振我家业 兴我中华
泉州二十九座各姓祠堂、家庙、祖厝介绍
& & & & & & & & &
& & & & & & && && 天驷文化 &
&泉 州 祠 堂(3—7划)
  3划:下西坑陈氏宗祠、山腰庄氏宗祠、乡贤祠
  4划:天旌孝子祠、不二祠、开闽三王祠
  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东门洪氏大宗祠、旧馆驿董杨大宗祠、旧馆驿汪氏宗祠、由义王氏大宗祠、古榕巷龚氏宗祠、龙山曾氏大宗祠、
  庄际昌状元祠、乐安孙氏家庙、百崎回族郭氏家庙、百崎尾厝厅、朱熹祠、西滨林氏宗祠、阳山凤阳堂、名宦祠、贞烈节孝祠、仰贤全兴堂
  宋皇室合族赵氏大小宗祠、延平郡王祠、陈埭丁氏宗祠、张坂黄氏家庙、花巷顾氏祖闾、延寿张氏家庙
&&&&&&& 下西坑陈氏宗祠
  位于永春县横口乡下西坑村。
  《义门陈氏族谱》载,下西坑村陈氏的祖先于南宋时从福清县迁入以来,从不分家,陈家100多人长期共灶,一起耕作一起吃饭,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到明·嘉靖年间已坚持了十二代,如此美德,远近闻名,被传为佳谈。明·万历年间,连皇上也知晓了,钦差提督冯挺等6名官员奉文行奖陈家,题写了“义门”木制匾额,挂于厅堂正面,长约2米,宽约0.7米;当时,将“义门”树为典范,倡导全社会讲美德,时人称陈家为“义门陈”。到清·雍正五十一年,永春知州郑一崧又题刻“笃行孝义”匾额悬挂于厅堂左面的壁上。“义门”、“笃行孝义”等匾额今尚存于陈氏宗祠中。
  经查阅《义门陈氏族谱》,发现陈家之所以能十二代不分家,和睦相处,原来是有14条严格的家规。谱中记载:桃源(今永春)风土人物唯西溪(今西坑)陈氏共十二世同居,旌表义门为最后,家范数条简而整俭……寇入境而不犯……家规共有14条,写于牌坊以警示全家人,内容丰富严谨又很有趣。家规中重点体现了要尊重长辈,如规定早上要早起,听从家长安排生活和农务;晚上,晚辈要侍候家长入睡而后才能睡;年少媳妇正月及每月初一、十五要依次敬奉茶汤给尊长喝等。家规也体现了陈家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有福同享的一面,如规定吃饭时,男女各分一堂,每食必候同席,少长有序;长幼各穿衣服并同一架,欲穿则随取而宜,不分你我。陈家妯娌依次轮流炊事,年长者可免,对于刚嫁入陈家的新媳妇,第一年可免于炊事,专一听候纺织。关于财产和财务管理,更是制定得严密周到,收入、支出规定十分明细,娶媳妇、嫁女儿的聘金和嫁妆,就连待客接物、寒暑买衣物、丧礼棺木等都有所规定。细看这14条家范,便可知田租是陈家一笔很大的收入。
  相传,陈家每添一个男丁,就要多建一间房子,四面展开,100多人共同生活在规模宏大的大厝里。如今,该大厝成为陈氏宗祠,仅存内厅结构;虽然“前落厝”和周边“护厝”已荡然无存,但是其规模宏大的地基依稀可见。
  《义门陈氏族谱》记载:顺治庚寅,马侯破寨,剿戮先族……当地的流传是,有一年,官府派兵到下西坑村附近的草坑剿匪,问路时问到一个草坑的人,那人告诉军队:“这里只有西坑,没有草坑。”官兵便来到下西坑村,看到陈家大厝聚集那么多人,误以为是匪徒,就下马“剿杀”,多数人当场被杀,只有几人被活抓去,后来陈家的母舅托人去赎回,陈家因此衰败。
&&&&&&& 山腰庄氏宗祠
  位于泉港区山腰镇锦山村,1998年,列为“泉州市肖厝管委会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沙格灵慈宫、峰尾东岳庙并称惠北“三大名构”。
  始建于明代初年,为留孙公开基前蔡卜居之地。清·嘉庆年间(年)拓筑重建,光绪六年(1880年)修葺。年久倾圮,1989年因循原制重建。
  宗祠坐东朝西,三开间、三进深构筑,分为顶厅、中厅、下厅,厅与厅之间隔以天井,左右两廊上下相接,大门外为庭院,连成一体。横宽12米,纵深54米,占地面积1185平方米。自庭院至顶厅分为4个阶层,以0.2至0.6米渐次增高,上下落差1.6米,整座建筑突显巍然矗立、高瞻远瞩之雄姿。祠内分布32对柱子,划分厅、廊、天井间隔。其中10对木柱红漆亮丽,7对石柱润白如玉,楹联镌书其上,尤为鲜艳耀眼。墙壁梁栋装饰人物故事、花鸟瑞兽,更是金碧辉煌。砌筑于顶厅天井边上的巨条岩石,长5.75米、宽0.74米、厚0.4米,实属古建筑中之罕见。屋顶橙色筒瓦铺盖,屋脊燕尾高翘,顶厅屋脊中央立五层小塔,两边塑二龙游拥,塔下左龙右凤,意为“龙凤呈祥”。中厅屋脊、下厅廊顶饰以双龙戏珠、葫芦飘带、鲤鱼跃龙门、飞凤麒麟、八仙过海,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在阳光下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下厅大门外左右厢墙上镶砌有石雕窗棂一对,八角框内透雕螭虎图案,外四角浮雕北宋·司马光“破缸救人”等历史典故,整个窗棂呈方形,边长1.5米,精美之作,堪称珍品。大门两边竖立雕刻有“双龙戏珠”、“二虎逞威”、“双凤朝阳”及人物的石鼓一对。左右墙垛上嵌入“双龙戏珠”、“麒麟呈祥”的浮雕。门前一对石狮盘踞两侧。庭院原有“旗杆夹”6对,系族人中举入仕,竖旗以示光宗耀祖而设。庭院现辟为花圃,种花植树。正门楣上方,红底金字“庄氏家庙”匾额,字迹苍劲。
  顶厅是宗祠的主体部分,厅堂中央设立神龛,供奉锦绣庄氏山腰宗族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历代有爵有功者附焉。堂内原高悬有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题赠的“祭酒”、“及第”、“解元”、“会元”、“会魁”、“明经”、“重游泮水”等匾额数十方。
&&& 乡贤祠
  参见《泉州寺庙·文庙·泉州府文庙·乡贤祠》。
&&& 开闽三王祠
  位于泉州承天寺西侧,始建于五代末,海内外王氏裔孙奉为宗祠。
  五代末,泉州刺史王延彬献地千顷与承天寺,僧人仰德,于承天寺法堂之东建祠祀奉,称“檀樾王公祠”。后毁于燹,明·万历间重建于今址,1999年又重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延彬》、《泉州寺庙·承天寺》)
  “开闽三王”
  “开闽三王”即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王氏三兄弟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邽、王审知》)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群雄并起。王氏三兄弟参加义军,并于光启元年(885年)率义军入闽。
  时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军民苦之,耆老张延鲁率泉州父老奉牛酒请兵解救。王潮乃引兵围泉,于光启二年(886年)八月攻克泉州。唐授王潮为泉州刺史,审邽、审知协理州事。
  唐·大顺二年(891年),福建观察使陈岩病重,派人召王潮赴福州,欲授以军政,为部将范晖拒阻。景福二年(893年),王潮派三弟审知、从弟彦复率军攻克福州。由此,声威远播,汀州、建州刺史奉户籍册归顺,山岭、海岛等地方武装闻风降服,潮尽有闽五州之地。唐授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后又加封威武军节度使,审知为副使,审邽为泉州刺史。
  王潮、王审邽因勤勉为政,心力交瘁,先后于唐·乾宁四年(897年),天佑元年(904年)逝世。王审知继承二兄未竟事业,总理全闽,功勋卓著。唐授审知为福建节度使,梁·开平三年(909年)晋封闽王,建立闽国。
  王氏三兄弟在世,治闽计40年( 885年一925年),广施德政,仁爱百姓,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商贸、海交的政策和措施,为当时及宋元时期福建、泉州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审时度势,“保境息民”,对内平息动乱,安定政局,对外尊奉唐、梁为中枢,交好邻道。王审知自称“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为闽国营造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其次,以恢复发展经济为施政纲领,减轻徭役,鼓励生产,安定民生。山区奖励垦荒,沿海围海造田,建立“百工院”,引进先进的手工业,促进丝绸、陶瓷、冶炼等商品经济的发育。
  第三,利用福州、泉州的天然良港,并开辟“甘棠港”,设立“榷货务”的商贸机构,“招徕海中蛮夷商贾”,发展海外交通贸易。时闽舶已往返贸易于朝鲜、日本、印度、波斯及东南亚诸国,泉州刺史王延彬被誉为“招宝侍郎”,泉州港发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
  第四,设立“招贤院”,招贤纳士,善待入闽衣冠士族,引进先进的中原文化。重教兴学,广设“义学”,进而兴办“四门学”,奖掖优秀,论才授职,养成良好学风文风,使“蛮荒海隅”蔚为“海滨邹鲁”。
  第五,廉洁自律,勤勉为政,任人唯贤,赏罚分明。王潮、王审邽以“省刑惜费”、“俭约爱民”而闻于世。王审知身居闽王,始终严以律己,谦以待人,“节俭自处,选任良吏,与民休息”,在位“三十年间,一境晏然”。
  “三王”为福建的开拓发展,立下丰功伟业,后人尊祟为“开闽三王”。“三王”及其部属裔孙繁衍于八闽大地,被誉为“八闽人祖”,并远播浙江、广东、海南、台港澳以及海外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开闽三王祠”1999年重建时按原式样,原坐字,古朴素雅,保留明、清闽南建筑风貌。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建筑 面积700余平方米,是一座悬山式、燕尾脊、穿斗架构的砖木建筑。主祠为上下落三开间,中有天井及两庑。附属建筑有垂花埕围大门、画廊、上下护厝,面向花厅等。
  主祠正门额以青石横刻篆书“开闽三王祠”,左右石柱楹联“太原望族源三晋,固始义师竭八闽”。门廊两边角牌保存明、清砖雕两幅。祠厅两边石柱雕刻颂扬三王开闽治泉功绩的联文三对。灯梁及松梁木雕狮子、梁柱木雕纹饰及斗拱花木,保存原建筑构件。厅堂中央雕花坐龛金碧辉煌,龛内供奉王潮、王审邽、王审知雕像。祠厅前梁悬挂前新加坡总理王鼎昌题赠“开闽第一”匾额,后梁悬挂宋·米芾手迹之一“一本三宗”匾额,整体设置庄重肃穆。
  主祠外石埕西侧画廊,嵌有青石影雕“五代闽国三王史画”12幅,以生动形象的画面,简洁明快的文字,再现三王历史功绩。石埕东侧有门通承天寺法堂,门额横刻“檀樾王公祠”,为重修承天寺所发现之原构件。
&&& 天旌孝子祠
  位于泉州古榕巷东段。
  占地约1亩,三开间三进。相传是明·宣德(1426年-1434年)间泉郡巨富李浚育建给早年守寡的大儿媳居住的。清·乾隆卅七年(1772年)为惠安张坂黄氏望族买断,作为黄氏宗祠。虽几经修缮,至今仍保留明代的建筑风格。
  宗祠大门上的匾额已佚失,一副铁架尚存。一进祠门,又有二重门,门内天井,二进为正祠,配有护厝。香案桌的木背墙上挂一“天旌孝子”的竖匾,故此宗祠也被称为“天旌孝子祠”。
  “天旌孝子”匾是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为表彰黄士珍之孝义,有司赠予,其事迹也载入史册,现匾额已失,但史迹和史料依存。
  位于泉州城东北小山一带,府城隍庙后殿北面约5-6丈,与府城隍庙建筑处在同一中轴线上,今泉州市第三医院院址。
  唐代里人欧阳詹在此读书,贞元八年高中甲科进士第二名,与韩愈为同科进士,人称“龙虎榜”,授国子监四门助教。后人在小山建欧阳家庙不二祠,始建无考,祀欧阳詹(参见《泉州人名录·欧阳詹》)。
  不二祠为硬山顶,面阔5间20米,进深4间19米,山墙高达12米,明间与次间相通,为抬梁土木结构,次间山墙为土墙,厚达2尺,边间山墙为外墙,厚达1.5尺。祠后有双护厝,中为不二堂。
  不二堂供奉欧阳詹塑像,高丈余,衣冠庄严。龛额上之“不二”木匾为后人特地搜集欧阳先生墨宝之“不”与“二”两个字镌刻制成。所谓“不二”是指专心不二的意思;另有欧阳詹系泉州人第一个登进士第,堪称独一无二的说法。因此,泉人将欧阳詹的祠堂尊称为“不二祠”。
  堂前悬有木刊联二:一为南宋·朱熹撰“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一为明·何乔远撰“不二题堂,银钩铁画,论当年合班颜、柳、欧、虞之列;无淫箴室,神窥天鉴,待后学直开吴、闽、濂、洛之先”。都对欧阳先生有极高的评价。
  “文革”期间,祠堂被毁,传说仅“不二”匾额幸免于难,被民间所收藏,木匾长四尺多,高一尺多,白底黑字,字迹苍劲。
&&&& 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
  位于泉州城区涂门街大人巷吴厝埕,1992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单位。为明代官邸和清代宗祠混合一体的富有特色的明清古建筑,其规模宏大,气宇不凡,四进五开间,保存基本完好,总建筑面积1177平方米,占地1600平方米。
  原为明·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进士、翰林庶吉士、监察御史吴龙徵的宅第,因其官任东观侍读、西台御史,故称“东观西台”,明、清沿袭为地名。清代状元吴鲁亦居此。
  晋代衣冠南渡,中原吴氏南来散居晋江一带很多,支脉繁多(据现在初步调查散居泉州境内吴氏人口达30多万人)。
  清·光绪年间,泉州各地吴氏宗亲共议兴建府级合族吴氏大宗祠,吴龙征的九世孙吴朝诠慨然将“东观西台”第宅前三进献出,留后一进自居。于是族人在1890年4月开始改建,由于清末民不聊生,筹建工作进展缓慢,历时5年。当建至第4年,晋江钱头村人吴鲁(字肃堂)以光绪庚寅一甲一名进士殿选状元,为闽南吴姓千百年来所未有,族人额手称庆,遂加速完成宗祠建筑,并于祠前竖起状元旗杆。由于吴鲁从翰林院修撰,典试陕西,后又督安徽学政,稽延5年,至1895年才衣锦还乡,于是状元大会族亲,并在大宗祠举行春祭典礼。而后吴状元亲自为大宗祠撰书《温陵合族吴氏祠堂记》,经刊刻后与原有由西埔村清光绪乙丑恩科举人吴拱震所作《温陵吴氏大祠堂记》、进士吴增作文吴拱震书写的《东观西台族史和吴氏大宗祠》三碑并立于大宗祠内。宗祠正厅有一匾额《状元宰相》系为南宋·状元吴潜所立。吴潜以四子分四溪后裔散居南安、晋江一带。吴潜是南宋大词人,著有《履斋集》等。卒后墓葬在南安境内,由此吴氏大宗祠为其立匾纪念。
  100多年来,这座名祠几经沧桑世变。民国初,地方不靖,沦为兵营。抗战胜利后,泉州吴氏宗族的名士贤达呼吁在宗祠建立文化教育机构,以避免兵燹之毁。当时黄龙族裔和磁灶吴裔积极响应,组成“泉州延陵吴氏家族联谊会”,借以培养人材,保护文物。后当局在吴氏大宗祠设立“双忠讲武国民学校”,该校解放后并入泉州第二中心小学,吴氏大宗祠又成为市总工会设立的工人俱乐部。百源泉州工人文化宫建成后,俱乐部迁出,又成为泉州高甲剧团团址。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成为红卫兵总部,又先后被海滨食品厂、皮革厂占用。1980年,由南音乐团使用。近年由海内外吴氏族裔出资重修。
&&& 东门洪氏大宗祠
  位于泉州东门草埔尾(现温陵路与湖心街交界处),原占地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建于清·同治七年(1869年),是泉州城中保存最完整的祠宇。泉州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4年立碑作简明介绍。
  祠前三面环墙,设一大边门,门额匾书“洪氏庙门”。进门为花岗岩铺砌石埕,面积约165平方米。宗祠朝东南向,沿中轴三进;一进祠门,二进正祠,三进住户,并配两翼护厝。后因筑路,尾部荡然,但主体建筑仍保持完整,具有典型的闽南传统祠堂特色。
  祠门硬山式筑于石台基上,中门楣上嵌“洪氏大宗”匾,门边石柱刻有清·咸丰己未(1859年)举人洪翟离“驷马高车地,忠臣理学家”对联。祠前“派别衍敦煌宗支百世,地灵钟衮绣庙貌千秋”的对联,相传是翰林院编修龚显曾笔迹。
  正祠悬山式木构架筑于石台基上,祠门木构,中间大门作几何棂窗,隔扇对称,两扇雕梅花,另两扇分别雕有鹿凤、龟鹤配翠竹。竹叶精心设计并雕刻联句:“洪皓我祖,节著冷山;忠贞贯日,感动天颜”;“缵承绞绫,荐任赤泉;甘棠遗爱,聚族瓜绵”。
  正祠4—5排柱心位设七层神龛,神龛雕工精美,闽南许多庙宇都纷纷前来仿造。
  神龛筑在石台上,石台正面篆刻“福禄寿”三字。正祠面积169平方米,建筑气势高昂而肃穆。
  神龛前上方是“忠贯日月”匾,承脊大柱对联是:“节著冷山十五年衔命抱符忠贞志远踰苏武,派分晋水廿余疏劾奸弭患铁石心迈迹琼崖。”以上都是为纪念洪氏先祖洪皓而书。
  史载,洪皓字光弼,谥忠宣。江西乐平人,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但一生仕途坎坷。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羁留十五年,流放冷山(今黑龙江省东北),艰苦备尝,威武不屈,最后遇赦归宋。宋高宗赵构赞曰:“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后与秦桧不和,被放于英山、袁州,最后在南雄州(今海口)病卒,时年68岁。
&&& 旧馆驿董杨大宗祠
  位于泉州城里古榕里旧馆驿南端。董、杨系出姬姓,一脉相承,迨至唐宋,两族交好,旧馆驿内的宗祠,是全国仅有的董、杨联宗史迹。 2001年列入泉州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先祖世兴公南宋时由浙江余杭入闽,徙居泉州。 世兴公本姓杨,至君选公以杨姓步入仕途,遂为董杨氏。此后宗祠即以“董杨大宗祠”称之。
  董杨大宗祠,坐东向西,占地约一亩。始建于明·天顺辛巳(1461年),原建筑为三开间拱照墙结构,祠宇虽代有修葺,但年久倾颓。 清·嘉庆年间(年),派下裔孙炳荣追念其先祖,准备重修,适杨滨海于戌辰(1808年)公车上京会试,高中进士。杨滨海归来,也怀此志,可惜上任不久便殁于官,夙愿未能实现。
  道光丙戌(1826年),其伯父杨梅生时任司训,适告假归里,族人复议重修事宜,但耗费甚大,力薄难支。为筹集资金,族人群策群力,提出倡议:凡同姓者如果愿意捐资者,可以进神主禄位于祠堂。 此一倡议首先得到晋江曾坑杨云祥宗人的响应,随之而来的有福、泉、漳、台各外房支系的同姓者,集腋成裘,共襄盛事。
  董杨大宗祠于清·同治癸酉(1873年)破土动工,原来主祠三厅改为五厅,下向重建五间,护厝一列,购地扩之,历经五载,迄光绪丁丑(1877年)告竣。内阁中书杨浚为宗祠作志,翰林院编修龚显曾书之。
  解放前,该宗祠一段时间成为国民政府部门的办公地点,后来由国民党军队325师进驻,惨遭破坏。 解放初,宗祠为新峰街政办公地点,部分为民兵队部,神龛被拆除,改为舞台,正祠改为会议厅。1960年后,作为鲤中街道办事处,正祠经修缮,基本保持原貌。 1996年鲤中街道办事处易址新建,宗祠转让给鲤中派出所,至此,宗祠全部拆除夷平。后来经过多方的协调,最后宗祠归还董杨宗人掌管。 1999年,全球董杨宗亲第五届恳亲会在泉州召开后,宗人慷慨解囊,在“提高、扩大、前进”的原则下着手重建,“修旧复旧”,保留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 旧馆驿汪氏宗祠
  位于泉州西街旧馆驿汪衙巷内,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清两朝均有修葺。解放初期逐渐塌圮,现仅存破烂不堪的正祠和抛荒他处的石匾“宗祠”二字。2001年列为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汪氏宗祠占地376平方米。一进祠门,门楣上嵌“汪氏宗祠”石匾额,天井两边有通廊连接正祠。正祠为悬山式三开间,小九架木结构。神龛奉祀先祖汪立信(见《泉州人名录· 汪立信》)及其列祖列宗的神主。
  宋·恭宗德佑乙亥(1275),汪立信为江淮招讨使,募兵抗元,因 时局急转,扼喉而卒殉国。1276年元兵攻占临安。立信子应麟、应鸿不肯降元,奉太夫人康氏从端宗及皇太后杨氏,崎岖走闽中栖于驻跸之地,先在闽之福安府。景炎初年(1276年),随舟泊于泉州惠安海港之象浦居焉,以避胡氛。后皇室从舟徙潮州,杨太后感恩于康氏,临行乃解锦霞玉佩赠之。故闽南汪姓大部分以“锦霞”为号。
  立信次孙汪旦(详见《泉州人名录· 汪立信》),自幼从惠安迁居泉州旧馆驿,曾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后因忤上司,拂袖返乡,在旧馆驿内筑官邸,并立宗祠,卒于家。日后通往汪旦官邸和宗祠的小巷称“汪衙巷”。
&&& 由义王氏大宗祠
  位于安溪县剑斗镇月星村。
  始祖王新六于宋代由长坑草苑宗祠分衍而来。初在离祠不远的王公岭建家祠,不久在本祠址建前堂后间及神主厅。王振吾主持议事,拆除前堂后间并建本宗祠,祠坐北向南。
  明季乱,族人离乡背井、避难逃生。十世王义愈,复回故土,并改原称(刘地)为“由义”。从此安居乐业,人丁兴旺。由于年湮世远,清·乾隆乙未(1775年),王祝三大令倡率修葺。1993年重修。
  宗祠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5平方米,木质结构,上下进、大厅、左右护厝均为古代建筑款式。大门楹联是:“由义居备偌大人之事业,辉星皓月焕天下之文明。”大门正上方的门额端写着“开闽传芳”。大门两侧各有一扇边门,祭事时可使用。正厅面积为140平方米,悬挂于祠厅正上方的“造福桑梓”牌匾,是国民党原福建省省长萨镇冰为我祠族贤王祝三任广东戒烟大巡有功及任南安县令廉洁奉公所书的纪念匾;大厅内上方高悬“由义王氏宗祠”金字祠匾,乃民国年间著名书法家曾振仲先生手笔。厅堂的两侧木柱朱红漆底镏金的对联:“系出太原自晋而南而安千年继述乾坤老,肇基由义从宋迄明迄清万古祀烟日月长。”
  左右护厝上前方书写“敦本”、“明伦”。玉带似的水渠曲绕方庭。正方形的门幄屹立于庭中。左顾一丘山,平地拔起,形圆如星。丘顶平坦,绿草如茵,设建圆鼓形的石椅桌一副,并在其上镌刻家训。人工凿雕的长方形板石称为“义勇石”,可供练武。丘腰有石刻“孤星伴月”的形状。“半亩方塘”在祠正前方,清澈见底,这与本祠月牵星构成一副自然的美画。
  历代先贤勋劳卓著。四世王范英任广东琼州府文昌县知县,轻徭薄赋;六世王基英升建昌同知执盐铁课务,廉洁奉公;七世王重炊任宣仪司,清正有为;八世王明琴授万州正学,功绩昭著;九世王正因官宣仪司特授宣仪司镇守福州、漳州,兴利除弊;二十五世王星恒任邵武府儒学正堂训导诰赐修职郎,勤奋务实;二十七世王学获例授修职郎南北围侯儒学,奉公为民;二十七世王秉恪任南安知县及广东戒烟大巡,造福桑梓……
  本宗现有人丁5万多人,分布大陆各省、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各地。
&&& 古榕巷龚氏宗祠
  古榕巷龚氏宗祠系属小宗,位于泉州城内古榕巷后街埕,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约两亩,坐南朝北。祠门画有一对门神,门上悬挂“世翰林第”匾额。
  自清·顺治至同治间,龚必第(字体升,号天阶)1652年选翰林院庶吉士,授南昌推官,1826年龚显曾入翰林院,散馆后授编修。龚氏三人先后被钦点翰林,其宗祠上悬挂“世翰林第”,当之无愧。 一进祠门过一天井是朝东的二重门,进入二重门后便是朝北的正祠,正祠下落为三开间,中间埕院,两翼护厝与正祠相连。正祠高耸宽敞,配有两厢,可以住人。厢前东西各置边门,西门通往书房。抗日战争胜利后,住书房的龚氏族人典卖给张家。
  正祠中高悬春溪公(翰林龚维林)神牌,神龛中奉祀龚氏列宗神主,整个正祠两旁悬挂明清时期的文魁、经魁、进士、恩贡、岁贡、副魁等牌匾,族人每年在此举行春冬二祭,是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十六岁以上男丁方可参加祭典。
  继明·万历年间南塘龚云致(湖广道监察御史)、龚廷宾(户部主事、员外郎中),清·顺治间龚必第(翰林、南昌推官)、龚九震(两署顺德、广平知府)、龚龙见(湖南衡州知府)、龚锡瑗(湖南宁远令)之后,南塘龚氏另一支系又再崛起,保持了“名门望族”的声誉。
  自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此支系人才辈出。继举人龚元之后,龚维琨、龚丕江、龚丕科、龚丕畴、龚显鹤、龚显鹏、龚显禧等八人先后乡试中举,龚维林、龚显曾祖孙钦点翰林。“一门八文魁、三代两翰林。”在泉州实为罕见。
  龚氏家祠代有修葺,80年代大门及下落濒临倒塌,只好改建,外表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遗憾的是“文革”初,主祠悬挂的匾额遭到毁灭性破坏,荡然无存。 今主祠仍然保持原貌。
&&& 龙山曾氏大宗祠
  泉州名祠,位于泉州城西龙头山。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时被拆改作油厂、仓库,2002年动工复建。
  曾氏的一大重要派系为“龙山衍派”,而“龙山曾氏大宗祠”是曾氏家族开拓南疆历史的发源地。宗祠面对群山,山势耸峙,旁临大江,碧波荡漾。祠之庭中有幞头(古代头巾)美石,宛如将军坐镇于此。祠之右有奇石笋峭如文笔;祠之左又有环石像砚池,林泉润泽,四时葱茏。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黄巢起义,一时烽火弥天,衣冠纷纷南下。唐·光启年间(885~887年),曾参的第三十六世裔孙曾延世,官为唐·团练使、光州刺使、开闽侯、赠金吾上将军晋光禄大夫,奉旨率家族与其内弟王潮、王审知等攻入福建,转战福、汀、漳、泉诸州郡。于唐·光启二年(886年)定居晋江泉州城西的龙头山一带。曾延世执行轻徭薄赋、扶农桑、重山海、护工商,整吏治、任贤才、兴儒业、振文化等一系列方略,使闽地得以安定,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繁荣时期,为福建的发展立下了功勋,遂成为曾氏龙山衍派一世祖。宋·端拱二年(989年),高中榜眼的曾会(八世祖)的故居建为“榜眼府”;其次子曾公亮拜相以后,仕官于河南,将此府改为曾氏家庙,即“曾氏大宗祠”,宋·元丰元年(1078年)闰正月十二日,宋·神宗皇帝为褒扬曾公亮卓越功勋而赐额“宣靖”,又称“宣靖祠”。现今“龙山”派曾姓的住宅大门上方,常见一石匾,上书“龙山衍派”、“三省传芳”、“鲁国传芳”以及“武城衍派”,以志不忘其祖。
  曾氏世代繁衍,人才辈出,史志称曾氏世家登宰辅,有“一门三元”、“四宰相”、“九位元辅大臣”、“封赠十一公”等荣耀。有宋一代,以曾会榜眼开先,曾从龙状元继美,所谓簪缨盈壁,玉笏满床,荣显门第,威望布于全国,有“曾半朝”的美誉。其中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科学家、学问家曾公亮以其治国安邦之才,名列一代名宰,膺获“两朝顾问,定策亚勋”之殊荣。元代之始,蒙古人入主中原,曾氏不屈,“宦不仕元”,隐姓埋名百年之久,此宗祠也被严重毁坏。至明朝曾氏复姓,二十五世祖、明进士、礼刑都谏曾仲魁才主持复建此宗祠。又经清代屡次修建,恢复原貌。
&&&& 庄际昌状元祠
  位于泉州城内泉州府学泮宫内。原名庄羹若祠,祀庄际昌,俗称状元祠。庄际昌,明·永春人,寓居晋江(今鲤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状元(参见《泉州人名录·庄际昌》)。
  庄际昌状元祠建于明朝末期,邑人念庄际昌之德,为扬其才,颂其功,于泉州文庙西侧蓝桥巷内建祠祀之。1998年3月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祠建筑风格简朴,颇具特色,是研究泉州祠宇的重要文物遗迹。
  该祠坐北朝南,大厅为三开间三进深,砖、石、木结构。总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其中有大门及前厅,主厅左右回廊及天井,后落有走廊及天井,祠堂大厅东侧有大门及大埕,并保留石狮一只。
  祠堂主厅有对联曰:“品比青阳梅树,玉洁冰坚,不愧大魁天下;学宗洙泗杏坛,升堂入室,证拟仞数宫墙。”以赞际昌为官严正,刚直不阿,才华出众。
  大门呈凹形结构,顶端横一石匾。正面镌刻“庄际昌状元祠”六大字,背面镌刻“万历己末科会试第一名廷试第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任奉政大夫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特赠詹事府詹事庄际昌”字样,此匾应为建祠时之原构件。
  大门两侧石柱镌刻对联:“玉笔发文光千丈,金瓯歌春华万里。”
&&&& 乐安孙氏家庙
  永春玉塘乐安孙氏家庙是由大宗、小宗两座组成的,坐落在五里街镇华岩村崇贤路畔,门对巍巍大鹏山,背傍滔滔桃溪水。
  家庙肇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历代有修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修葺一新,飞檐翘脊,富丽堂皇。由凹斗门、天井、祀厅组成,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有厅柱的石珠浮雕“牡丹”、“梅花”等图案多个。
  上皇敕赐“孙氏家庙”匾系明代遗物,“文魁”匾系清兵部侍郎吴士功为乾隆己卯举人孙芳时立,“选魁”匾系清兵部侍郎徐继畲为道光庚戌贡生孙承恩立。另有“文武科第”匾,褒扬孙芳时兄弟的“兄弟同榜”匾,褒扬孙士澜父子进士的“科第蝉联”匾,都在近几十年散佚。
  如今,家庙前的精美照墙已毁,多达数十孔的两排旗杆石仅存残部。原三进的两座家庙祠宇皆仅存两进,并绘有门神,门皆按“官门”尺寸设置,建筑面积一为235平方米,一为450平方米。
  据族谱载,惠安、永春乐安孙氏是战国时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赐姓孙氏,故以“乐安”为灯号。田书先世本是陈完,陈完先世本是胡公满,是舜帝之裔。孙书的后人有孙武、孙膑,都是著名军事家。传至孙权而主东吴,至孙平谕入闽居泉州,为入闽始祖。其二至五世为宣抚赐谥清敏、资政赐谥端献、班尉赐谥文毅、侍郎赐谥恭浊,皆宋室重臣。
  孙氏因宋亡而不仕元,始于五世侍郎讳嘉发字仲吉(1198年-1279年)。他是南宋进士,官礼部左侍郎,诰授通奉大夫,由晋江开基惠安埔塘(今张坂镇玉塘村),成惠安、永春孙氏始祖。故祠联曰:“东海表大儒,诗礼名家,旧望曾推唐谱牒;南朝崇硕辅,弟昆报国,新封犹溯宋衣冠。”
  从孙嘉安到入永春始祖的直线传衍是:嘉安、观喜、重贤、仁甫、一秀、济川、渠生(从惠安玉超杨宅分居惠安张坂埕边)、恭祖、怀珍、荣甫、凤翔、金州(郡试旅寓泉州文山徐家)、一申。
  十七世孙一申,字会文,号我瑞,赠武翼大夫,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卜宅永春,生子乌娘、贵娘,一申成为永春始祖。乌娘,讳夏彝,字天霖,号苍雨,受敕封修职佐郎;贵娘,讳夏瑚,字天咸,号醇宇,诰封武德将军,倡建玉塘祖祠,遗存至今。裔孙承前启后,诗礼传家,文物衣冠,荣褒忠臣名宦、孝子乡贤,成名;岁贡、拔贡、捐贡、加贡、出贡、例贡、副贡9名;太学生36名;庠生、廪生、增广生37名;吏员考授10名;诰授3名,诰赠6名,诰封6名;敕赠10名,敕授10名,敕封10名;例授5名,例赠6名,例封8名,例贝也赠、叠赠21名。所以有祠联曰:“派衍玉塘,祖德宗功,勿负书楼绵世泽;支分桃水,孙谋子燕,尚摩雪案振家声。”
  其中,十九世士济,讳潮,字祯侯,号宁庵,是清·康熙甲申(1704年)岁贡,敕授修职佐郎;士灏,讳台,字瀚侯,号静庵,是乾隆辛酉(1741年)岁贡,例授修职佐郎;士洙,讳满,字圣侯,号鲁斋,是康熙丙寅(1696)拔贡,敕授修职郎;士澜,讳周,字汜侯,号海若,是康熙丁卯(1687)武举人,戊辰(1688)武士,殿试三甲第19名,任浙江温州镇标游击署宁波参将,以征叛逆入缅甸有军功,诰授武德将军。二十三世孙人凤,讳朝阳,字中永,号共亭,敕赠宣德郎,同治八年(1869)奉旨旌表而建孝子坊。故祠联曰:“忠臣遗祀肃馨室,孝子流辉隆庙宇。”由于孙士澜父子皆是武进士,孙芳时兄弟同榜文举人,故祠联云:“科第庆蝉联,龙虎榜中儿继父;功名欣鹊起,贤良书上弟并昆。”
  孙氏历来被尊为五里街七境十三柱之首,称为龙柱。现永春孙氏有3000余人,近半分布五洲四海,自十九世起的昭穆辈序为:“侯伯子男永世显,易书诗礼传家长;文谟武烈成嘉会,尊祖敬宗启泰元。”它作为祠联刻在祀厅大柱。现在惠安、永春及台湾的孙氏族人都同此昭穆辈序,永春已传至三十一世“家”字辈。
  孙氏现存清·同治版族谱一部,还有十八世贵娘(1627年~1707年)、十九世坦斋(年)、二十世纯朴(1708年~1743年)、二十五世云师(年)等四方墓志铭。
&&&& 百崎回族郭氏家庙
  世称“宣慰府”(现正厅前上方尚悬挂着一块题有“宣慰府”的匾额,此乃缘于其入泉始祖郭德广主政宣慰使司而得名,故族人也称郭德广为“宣慰公”),位于在泉州湾北岸、与后渚港隔海相望的惠安县百崎回族乡。1992年被惠安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郭氏家庙创建于明·宣德七年(壬子,1432年)。时百奇二世郭仕初诸昆仲购地于本村李氏而经始,殚精竭虑,筚路蓝缕,爰得大功告成,初建时为三间张式大厝。自此云蒸霞蔚,地灵人杰,素有“东北凤麟钟甲弟;西南龙马壮江山”之雅称。赖族人悉心照护,刻意维修,历经五百春秋,祠宇风范不减当年。清·乾隆年间重修时,再向两侧拓展成为五间张;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再度修葺。迨及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遭回禄之灾,宗祠毁于一旦。先后于宣统年间、民国初年及1992年三度重建,得以恢复原貌。现存的厅前木柱础石,中间两礅雕有简洁明快的方框图案乃明代风格,而两侧阳雕动物图案的则为清代风格。
  郭氏家庙依山面海,构筑典丽、崇宏壮观,凸显明代建筑风格。全座长37.6米,宽17.6米,屋脊高达9米,为皇宫式木石结构。距围墙六十余步之西南隅,迄今尚存“午门”遗迹,门前两侧竖立雕有云月图案之花岗岩石礅。
  宗祠砖埕围墙之西侧水沟涵口处置有一盘形“分水石”,寓意宗支派衍,脉旺流长,且寄望远支族裔溯本追源,万水朝宗。
  去祠宇一里之遥,码头石崖上曩有石塔一座,据传旨在为宗祠锁龙而造,毁于70年代堵港围堤。
  百崎回民的先人,乃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定居于杭州富阳的郭家村。经数代繁衍,至混血后裔的伊本·库斯·德广贡,因罹于元朝“反色目”的排外风波,遂附胄于汾阳郭氏望族,改名郭德广,以求生存的空间及仕途上的发展。至今宗祠中尚题有一副楹联:“祖汾阳派富阳族螺阳三阳开泰,原晋水分法水聚奇水万水朝宗”为证。郭德广于“元季宣差微禄,奉命督糈来泉供应,于是时干戈扰攘,弗克还朝,即纳室于泉,卜居行春门外,后改迁法石,依例占籍”(《百崎郭氏族谱序》)。明·洪武九年(1376年)郭德广的次孙郭仲远携妻儿由法石迁徙来惠,“择于惠邑海滨百崎山下筑室居焉”(《百崎郭氏族谱序》)。从此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宗祠围墙大门镌勒“支分法石源流远,地卜奇山甲第兴”的阴雕楹联,则点明了百崎回民的渊源。
  百崎回族自郭仲远肇基本地以来,600多年已传二十三世,现有13000多人,遍布于白奇、里春、田吟、斗门头、后塘、后海、加坑、山兜、埭上、大山、岙厝、下埭、克圃等十三自然村,素称“九乡郭”,1989年省批准组建回族乡。百崎回民继承并发扬了阿拉伯先人的航海、经商的潜能,除农业外,海上贸易、运输和渔业是百崎回族的传统产业,清代是其全盛时期,航线通往国内外,人们纷纷出海经商,至今尚有2万多百崎回民裔胄,遍布于东南亚、台湾、香港及闽、浙各地沿海。
&&&& 百崎尾厝厅
   位于惠安县百崎回族乡里春村的东隅,乃百崎郭氏回民五房裔孙供奉祖先灵位的祖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而残破不堪,然无敢修者。此事与骆日升(参见《泉州人名录·骆日升》)有关。
  骆日升,明·惠安张坂镇埕边村人。母郭氏系百奇回族名流郭廉夫次女。时百奇岙厝村有一所历史悠久的书塾,校舍就设在该村的泗洲文佛庙里,向来皆以名儒执教而蜚声遐迩。万历(年)初年,稚年的骆日升就来此求学,平时即寄居在里春村外公外婆家里。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骆日升从江西提学副使任上辞职返回故里奉养老母。在此十余年间,得以与里春的表兄郭益翰有频繁的来往。他目睹当年自己寄寓的尾厝厅年久失修,风雨飘摇,遂从拮据的资金中挤出了一部分协助表兄重建了尾厝厅后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西南四川离乱,骆日升奉旨赴任四川布政司参政。与郭益翰惜别之际,再三承诺任满返乡后一定再来续建尾厝厅下落。讵料天启三年(1623年)四川土司脖拜叛乱,骆日升殉难,续建尾厝厅成为他的终生遗憾。
  此后,百崎郭氏五房裔孙几次自行鸠工重修,每每发生事故而中辍。族人迷信。称因早年骆日升这位大官承诺修建,而继起主持重修的族人却是平民百姓,当然无法负此重任,故不会顺利。自此以后,无人再敢提起重修之事。
&&& 朱熹祠
  位于南安水头。建于南宋,清·乾隆年间曾重修,并扩建东西两厅和后厅。
  因南宋·朱熹(参见《泉州人名录· 朱熹》)父朱松(参见《泉州人名录·朱松》)辞官后曾在泉州安海供职,故朱熹常在安海、水头一带讲学授徒,对水头的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1200年朱熹逝世后,水头民众率先在水头建朱熹祠。并在祠内创办观海书院(后改为观海学堂、观海小学),以弘扬朱学。
&&&& 西滨林氏宗祠
   位于晋江陈埭镇西滨村,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占地面积864平方米。祠坐东朝西,约五开间单檐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木构架。以门楼、厅堂、后堂、两厢房所组成。厅堂梢间还作通道直通后堂。大部分木构架均保留明代风格,是研究明代中叶古建筑的重要实物。
&&& 阳山凤阳堂
  位于德化县美湖乡阳山村,系当地陈姓祖宇。始建于南宋年间,明·嘉靖三年(1524年)和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两次遭兵毁,今建筑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依原形重建。
  凤阳堂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主体宫殿楼阁式结构,深18米,宽31米,高11.5米,建筑面积1316平方米。厅前帘雕刻图案,左右书院楼阁有如凤翼展翅,院楼前壁开放两圆窗,状如凤眼远瞻。底层前壁排列疏离栏杆,形若鸟笼候凤归窠。堂前分下三庭,庭外横层一排以示为案,堂后及左右两侧有花台。
  昔日正堂粉壁漆柱联板金字,今仅存一对:“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望贤有教,修身可以齐家。”
&&& &名宦祠
  参见《泉州寺庙·文庙·泉州府文庙·名宦祠》。
&&& 贞烈节孝祠
  《泉州府志》:“在文山铺旧社学地,原名二烈祠,祀陈、立二氏。明·嘉靖间(年),李银建,推官张元清记。国朝(清)方鼎倡捐,祠内子孙重修。”共供奉143位泉州当地符合礼教的妇女亡灵。
&&&& 仰贤全兴堂
  位于永春县仰贤村,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兴堂中最珍贵的,是一幅清·乾隆年间永春县著名画家郑书铭所作的彩墨工笔的壁画《洛阳胜景》。该大厝缘何有这幅洛阳桥壁画,现已无从稽考。
  壁画长约4米,高近2米。画面叙述的内容是,泉州在建洛阳桥之初,观音大士化作渔女为建桥集资,以及大桥竣工后,泉州太守蔡襄奉诏回京的情景。画面色彩亮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桥梁·洛阳桥》、《泉州人名录·蔡襄》)
&&& 宋皇室合族赵氏大、小宗祠
  位于南安市区东郊柳城路水头。这里居住着由泉州甲第巷分支而衍的赵宋皇室后裔一千七百多人。
  《南外赵氏天源族谱》载:迁居路水头赵氏皇室后裔系宋太祖之后,太祖长子赵德昭传惟吉、守廉、世奉,迨及令磅传子缪,建炎南渡子缪入泉(墓葬南安霞美橄榄安山),传伯遏、师沆,传希系、与蕃、孟伟、由腾、宜贤,后裔顺阳、普镄、纲亮,传鼎中、建鼎,迁居路水头。
  柳城路水头赵宋皇室后裔,出自时任福建转运使入泉的赵子缪之后。
  宋·景炎间(1278年),元灭宋,泉州南外宗正司的皇族受祸最惨,几乎全部男丁都被泉州市舶司提举阿拉伯人蒲寿庚屠杀,人数约为三千多人。个别因事外出或被元将抱救的孩童才幸而保住性命。南外宗正司的房屋文书,悉数被毁。所幸时任监税官的赵与蕃仕于外未遭剿杀,才繁衍路水头赵氏皇室余脉。赵与蕃在泉苗裔变姓咽涕装欢,谨慎避祸,学文练武概秘藏不露。事过二十年,天下大定,泉州幸存的赵氏子孙们已沦为平民。明·洪武,散居泉州的赵族复姓归宗。至明清,泉州的赵氏子孙出仕当官,代有名贤。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其在甲第巷宋皇室赵氏宗祠历久倾圯,宗子倡议合族建大宗祠,并重修原小宗祠,合祀始祖宋太师公,暨历代有德者之考妣,参其赵族支银同建者有泉州、安溪、永春、南安、晋江安海坑甲(生吴死赵)的宋太祖和魏王后裔。大、小宗祠规模宏大,祠前面大圆形如吸乳,后背大埔辛方金象,居小宗之左。大宗右小厅有赵(恒)特峰等四人塑像。云南姚安知府李贽题赠赵(恒)特峰《乡贤名宦》牌匾挂于大宗祠。安溪人时任四川叙州府隆昌县知县太祖裔孙进士赵守衷,字无慧,为大宗祠撰书《有宋赵氏大宗祠记》,宋太师尚书令晋封魏王二十六世孙赵嗣苏同勒石。
  自泉州甲第巷迁居路水头的赵宋皇室后裔慎遵太祖遗训,人才辈出,绵延至清代气运日隆。宋太祖二十七世孙赵宜爵创业有成,富甲武荣,同治壬戍选贡,光绪诰封五品衔,建有第宅数座,并仿泉州甲第巷宋皇室大、小宗祠设计原样,仍曰“犀牛望月”,在路水头建有宋皇室大、小宗祠,分祀历代考妣。大宗祠对联“温陵甲第衣冠旧,罗水门闾俎豆新”、“犀牛镇罗江,夹马居路水”。从这两幅对联,可以看到今天的路水头大、小宗祠,就是由泉州甲第巷大、小宗祠的原貌仿建而成。
&&& 延平郡王祠
  位于南安市石井镇鳌峰山麓,坐南朝北,与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相邻,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为郑氏宗祠,
  前身为郑氏大宗祠。明末清初,郑成功率众抗清,收复台湾后,清廷实行海禁,并烧毁郑氏大宗祠。郑克塽归清后受封汉军公、遵义侯,即叫人修复郑氏大宗祠,并于康熙末年竣工。清·同治元年(1802年)改为延平郡王祠。民国16年(1927年)曾重修,1949年毁于轰炸。1987年重修。
  延平郡王祠坐南向北,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与台南各地的郡王祠建筑结构相似,富有闽南特色。宗祠前立有竖旗杆之用的石夹板。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照墙、山门、天井、大殿。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两旁有庑廊。
  祠堂正中雕塑着一尊郑成功像。殿中前梁悬有康熙皇帝钦赐的三块匾额:一是“三世五爵”匾,右竖书“清·同治元年阳月谷旦”,左作三行竖书“明封延平郡王郑成功,嗣延平郡王郑经,监国郑克藏”;二是“忠臣”匾;三是“孝子”匾。后梁中悬民国二年福建提督许世英题“威风雄烈”匾一。墙柱镌历朝题赞楹联,其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父子迁葬时所亲笔题联一对:“诸王无寸土,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西镇多二心,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字体庄重、雄浑。
  祠堂内存有郑家的官阶总录,可了解郑氏家族豪世变迁。
&&& 陈埭丁氏宗祠
  坐落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之东南。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丁氏回族
  岸兜是丁氏迁居陈埭的肇基之地。目前丁氏回族集中分布于晋江陈埭镇的江头、岸兜、溪边、四境、花厅口、坪头、西坂7个行政村,有回民17000人。
  据厦门大学陈国强教授考证:“陈埭回族是泉州回族的一部份,他们是由中亚的阿拉伯穆斯林,从宋、元时代由苏州、杭州来到泉州市,在泉州居住几代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才融合成为回族”(《陈埭回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数百年来,陈埭丁氏回族与汉族人民一起生活在陈埭这片土地上,共建家园。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陈埭回族和汉族人民在文化上互相渗透。丁氏回族祠堂就是回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祠堂规格宏大,呈“回”字形,既有当地汉族祠堂的特色,又有回族文化的特征。
  陈埭丁氏宗祠始建何时?由于没有明确文字记载,因此历来说法不一,大部份考证者均依据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撰《重建陈埭丁氏宗祠碑记》,来判断宗祠建造年代及建造者。
  碑记云:“丁氏之先,自洛入闽,曰节斋公者,居郡城山里。三传至硕德公,徙居陈江,遗命诸子,即所居营祠焉。”(此碑现立于陈埭丁氏宗祠左侧)
  丁硕德(年),元代末年随先祖由苏州“植业于城南之陈江”(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丁氏谱牒),即举家迁居陈埭。丁硕德在去世前,遗命诸子要在所居地建立祠堂。他有四子,长子、三子早逝,四子为旁出,因此能遵父“遗命”而完成其宿愿的只有次子丁善。
  丁善(年),字彦仁,号仁庵,“为人倜傥志大,以才略雄于里中” (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丁氏谱牒)。其父去世时,丁善37岁,年富力强,且在陈埭已居住数十年,因此,他完全有能力着手创建宗祠。
  但是,丁善建祠的具体时间也不见有明确的记载。因为当时发生了“丁善坐诬”案,给宗祠建设带来影响。据《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仁庵府君传》(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载,大约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至洪武三十年(1397年),“时海内甫定,尚袭蒙古色目之旧。里社好为白莲会,摇惑众志,官虽厉禁犹弗戢。有司廉公行谊,使纠于乡。公发岸沟诸堂触禁,白请以官治之。新令方严,而犯纲者众,致狱岁久不决,奏下刑部,逮公与诸党至京,连及公之长子俱系狱。”因请官府治白莲会,丁善及长子妈保遭监禁入狱。后幸得“尚书检狱,察公冤,复讯再回”,才获释出狱。“公归,犹十数年,老于家,寿终七十八”。以此可见,丁善出狱还生活十数年,他营造宗祠当在这个时候。
  但也有人认为,丁善犯狱岁久,此时丁姓人丁又不多,他在这段时间建祠是不可能的。而丁善有三子:妈保、观保、福保。丁善去世时三子均在50岁上下,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因此民间广泛流传丁善第三子福保参加打擂台,得胜后即拆其擂台杉木回家建宗祠之传说,认为营造宗祠的是丁善之第三子丁福保。
  建宗祠是宗族中的一件大事,而族谱或重建碑记中均无片言只字提及丁福保建祠之事,却有丁善其父遗命诸子营祠之说。所以丁氏宗祠由丁善主持营建,而福保兄弟具体负责营建的说法比较可信。营建时间约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洪熙元年(1425年)。
  历史上,丁氏宗祠自明初始建后,曾于明·万历间(年)重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第一次重修,1984年又全面整修。
  建筑规制
  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廊院式组织,采用闽南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制和建筑技术,以砖、石、木构造,中轴线自南至北为泮池、门埕、前厅、前庭院、中堂(主殿)、后庭院、后殿,并有廊庑。除泮池外,南北长49.24米、东西宽21.38米,总占地面积1052.75平方米。
  红底金字“丁氏宗祠”匾额,高悬于前厅正门门楣上方,字迹苍劲,熠熠生辉。
  中堂是宗祠建筑群的中心建筑,为单檐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4间。神龛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这里举行。
  祠堂正中用花岗石砌筑成一座平台,平台上为祠堂的正厅,平台下四周环廊庑,形成一个“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后殿东北削角砌筑,使回字口部更与汉字书法转角顿笔象形,这也许是丁氏回族把强烈的民族意识融入宗祠建筑形式中的最好体现。平台地面高于四周廊庑约2.5尺。祠堂有中、左、右3个门和四周廊庑相连接,廊庑的前后左右,各有4个较小的门,以便出入。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墙的石雕有阿拉伯文组字装饰,特别是镶于正门门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组绘而成的鸟形图案木雕,传说是伊斯兰教“祈求真主赐予吉祥与安宁”的“吉祥鸟”。工艺精湛,木雕贴金箔,非常辉煌、壮观。
  丁氏宗祠内尚存柱础二件,为圆柱形柱础,圆径为31公分,高32公分。上浮雕攀枝莲花,线条粗犷而流畅,造型古朴逼真,是明·宣德(年)以前典型的石雕工艺,这种浮雕花纹仅有明·永乐(年)至宣德年间出现。正堂前壁上两堵石雕是阴刻山水、人物、兽图。东面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西面是“文物打虎,农夫规劝”图。这两幅图中的桥栏板和屋舍的画法,笔法简易,线条流畅,均系明代中叶的作风。其雕刻线条保留着明代木雕斜刀痕。因此,宗祠现存部份建筑件,也可以说明丁氏宗祠始建年代应是明代永乐期间。
  丁氏宗祠建筑的木作、砖作、石作、泥作,颇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雕饰技艺精湛,题材纹样丰富,彩绘艳丽多彩,以其营造有度的恢弘规制,装点适宜的平实修饰,彰显着它那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
  丁氏宗祠的建筑形式,倘若分开单体来看,基本上属于富有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的“宫殿式建筑”,体现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的特点,宗祠建筑装饰木雕、石雕、彩绘所构成的优美的图案,从工艺手法,到图案内容,无不散发着汉族文化的魅力,但是总体看宗祠建筑呈回字型,而宗祠中堂门上及两侧的木、石构件雕有阿拉伯文字,又深深刻上阿拉伯回族文化的烙印,是回汉文化融合共存的文化形态。
  宗祠里竖有匾额18方,石刻、漆书楹联近30对。匾额记述历代科第功名,褒奖先进,彰扬祖先的功绩;楹联除描绘宗祠风水、历史渊源和人物事件外,亦多为颂扬赞美先贤功绩之句,炫耀宗族的荣光。“人文蔚起,代有簪缨”,明、清两代登进士者12人、举人21人、贡生26人、秀才105人,正是陈埭丁氏宗族历史上的一大亮点。
&&&& 张坂黄氏家庙
   位于惠安县张坂镇后边村中,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民国20年(1931年)重修。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受破坏,清代的整体祠貌尚存。1989年重修。
  后边村黄氏于唐初由泉州分支入惠。五代闽王王审知之妃即此地黄氏女。宗祠之西美女峰有其入惠始祖封墓及墓道院遗迹,与宗祠合三为一体。
  祠坐北朝南,面积200多平方米,由门楼、两廊、祀厅组成,前有照墙、石埕。祠厅面阔,进深各三间,歇山层顶,抬梁结构,建筑雕饰有石雕、砖雕、土雕其工艺水平均属上乘,反映清代泉州建筑技艺特色。
&&& 花巷顾氏祖闾
  原为明·顾珀(参见《泉州人名录·顾珀》)的府第,位于泉州市区花巷北侧,大门在中山中路的承天巷斜对面。廿世纪20年代中山路改造时,府第大门左右已建成店面,只留下不足1米的通道可达。
  府第建于明·嘉靖年间,当年为五进五开间建筑,占地约两亩。一进五楹配有回廊,中间铺有石庭,石庭上的石今石由3块组成,长约20米。石今石之大,泉州少见,相传当时是由花巷的八卦沟运来。石庭对面的照墙,至今仍保持完整。
  二进的中厅原有顾珀的泥塑坐像,毁于文化革命。三进至五进大部分坍塌,其裔孙分别占地营建新厝。五进后有花园一座,后废为圹地。民国十年(1921年),菲律宾富侨,天主教徒陈光纯(南安人)购之,建一座“同”字形洋楼,创办泉州启明女校(今市金属公司宿舍)。
  顾家祖闾在他外任时曾遭火灾,后遂成丘墟,长满了蒿蓬荆棘。顾珀致仕归来见状,决心复建,因地湫隘,刚好邻居有丰富宅地出售,便给予买断。面积虽小,却使原来的祖闾开拓多了,后又选地一丘建顾氏祠堂。
  明·嘉靖甲辰(1544年)十月,祖闾及祠堂建成后,顾珀就在这里安度晚年。顾珀还亲自撰写“顾氏祠堂记”及“修祖闾得后记”,后由裔孙顾宗良勒石立在祖闾里。文化革命中,红卫兵到顾珀故居破“四旧”,把石碑推倒,碎成几块。后来族人又把它重新组合竖了起来,但碑文已残缺不全,只留下《修祖闾得后记》中“……地下掘得一……顾公……始知……是故物,今日何幸续前功,戒尔子孙须慎守,毋得放肆” 等字。
   《修祖闾得后记》中“故物”何指,有两说:一是指数十年前已被劈成两块中的一块石棺座。这块石棺座由辉绿岩雕成,上下分三层,底层四个座,中层刻有莲花瓣,工艺精湛。用辉绿岩雕成的基座,说明死者生前的身份较高。 二是指一件圆柱形的花岗岩石柱,刻有十字架,上下有莲花和云纹图案。顾家“得石记”,到底是得哪个,两石的发现,是属伊斯兰教或是古基督教遗物。如果是基督教遗物,那么此教在明·嘉靖(年)以前就传入泉州。如果是伊斯兰教遗物,那么顾宅的后花园是否有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墓葬。以上两种可能,至今无法定论。
&&& 延寿张氏家庙
  又称张岳家庙,位于惠安县净峰镇西头村,是富有明朝建筑特色的家庙之一。
  明代任江西萍乡知县的张纶任,其子张慎任广东英德县令,其孙张岳(参见《泉州人名录·张岳》)任嘉靖右都御史,就是这支张氏族人的裔孙。
  家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永乐十五年(1417见)扩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5年),时任两广巡抚的张岳乘回乡之机再次扩建为二进式建筑。此后于清·嘉庆年间曾予以重修,1986年全面整修,得以恢复当年风貌。
  家庙坐西向东,东西进深38米,南北面宽10.5米。庙前有占地300余平方米的上下两个砖埕。围墙外有碧波荡漾的莲花池,池侧有古井和“石敢当”。
   家庙由门厅、天井、两廊和祀厅组成。祀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式屋顶,雕梁画栋,流光溢彩,至今尚保存着始建时雕刻精致、栩栩如生的一对石狮和两幅花鸟浮雕。
  大门的门额上高悬着题有“延寿张氏家庙”六个镏金大字的匾额。两旁有一副气势磅礴的楹联:“文冠南闽八千士,学宗东鲁十三经”。下厅的匾额“寅宾堂”原为明·永乐四年状元莆田人林环所题,后为清末举人许宗澄重题。祀厅上面所题的匾额“理学名臣”四字,乃张岳门生、曾任中极殿大学士及宰相的赵志皋所题。厅前柱上也题有楹联:“泽遍桐城,万世宦名孚众望;派分锦里,一门人杰属地灵。”厅堂墙上还悬挂着“解元”、“理学”、“勤政爱民”、“祖孙一德”等匾额。堂中的灵龛里供奉着张岳等十三位先辈的牌位。张岳后裔引以为荣,遂把这座祖祠称作“张岳家庙”。
继承家族优良传统 发扬先祖艰苦奋斗精神 振我家业 兴中我中华&
版权所有,禁止复制
中华姓氏网、中华姓名网、中华百家姓、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QQ: &&
Copyright by 中华万家姓Powered by TSC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简历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