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o2年是第几届2015年戏剧梅花奖奖2002年是第几届2015年戏剧梅花奖奖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广州闭幕&&陕西卫小莉、张涛“秦腔双梅”绽放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广州闭幕
陕西卫小莉、张涛“秦腔双梅”绽放
5月20日晚上8时,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广州大剧院圆满落幕。据悉,本届梅花奖共有32人获得“一度梅”,5人获得“二度梅”,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剧团的优秀演员卫小莉,以一部大型移植剧目《赵锦棠》荣获“梅花奖”。截至目前,省戏曲研究院已有“梅花奖”演员13位,其中“二度梅”2位,“梅花奖”得主人数居全国艺术院团第一。来自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秦腔当红小生张涛,以一部新编秦腔历史剧《曹植》成功斩获“梅花奖”,成为西安秦腔的第四朵“梅花”。
20日下午,本届梅花奖组委会特别举办了“红毯秀”,梅花奖演员分组依次步入红毯,签名,合影,印手模。晚8时,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颁奖典礼在广州大剧院举行,揭晓了本届梅花奖“一度梅”“二度梅”的获奖名单。本届颁奖典礼从导演、主持到节目演出,可以说是“全明星”阵容。本届梅花奖的“二度梅”得主们轮番上演拿手好戏,以创新形式为观众展现中国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曾获中国文华大奖导演奖的赵军芳担任典礼执行导演,现场主持也由著名主持人瞿弦和、张凯丽、吴京安、崔冰等担任。典礼上,由获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崔玉梅演唱序曲《梅花情》;全体一度梅获奖演员演唱《同圆中国梦》;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演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彩片段;由瞿弦和、张凯丽、吴京安、崔冰朗诵配乐诗《劳动人民的红线女》;全体二度梅获奖演员进行戏曲联唱;广州杂技艺术剧院、广州歌舞剧院和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进行尾声表演《梅花俏》。组委会还为广州、绍兴颁发了承办城市纪念匾。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被称为中国戏剧界的“奥斯卡”。
这个奖项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自1983年创办以来,每届“梅花”得主几乎都成为各自剧种甚至中国戏曲界的中坚力量。每两年一次的梅花奖现场竞演,也成为戏剧戏曲界的年度盛会,是中青年演员最向往的舞台。
据了解,本届梅花奖分别在浙江绍兴、广东广州两地举办。4月16日至25日,绍兴片区共有15名演员参加了“一度梅”的现场竞演;5月8日至18日,广州片区共有3名演员参加“二度梅”的现场竞演、16名演员参加“一度梅”的现场竞演。34个优秀的剧目为观众提供了一场丰盛的艺术盛宴,获得了观众和专家们的好评。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
“二度梅”获奖名单(共5名):
欧凯明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
韩再芬 安庆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
华 雯 上海宝山沪剧团
朱 衡 甘肃省话剧院
许荷英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一度梅”获奖名单(共32名):
吴非凡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
王 荔 武汉汉剧院
侯岩松 中国国家话剧院
施洁净 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
张馨月 北京京剧院
马 佳 黑龙江省京剧院
凌 珂 天津京剧院
杨霞云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
朱 福 云南省京剧院
刘 巍 北方昆曲剧院
万晓慧 湖北省京剧院
杜 欢 江西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符传杰 海南省琼剧院
刘 京 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
吴 熙 重庆市川剧院
吴 双 上海昆剧团
杨 俊 江西赣南采茶歌舞剧院
陈明矿 江苏省淮剧团
王君安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金喜全 上海京剧院
麦玉清 广东粤剧院
杜建萍 山西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
刘莉莉 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
郭广平 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何 云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窦凤霞 甘肃省陇剧院
邱瑞德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卫小莉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张 涛 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周雪峰 苏州昆剧院
唐 妍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卫小莉艺术简历
卫小莉,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先后在《水漫金山》、《闹社火》、《妒杀》、《五味十字》、《涝池岸边》、《千树万树梨花开》、《金琬钗》、《西京故事》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荣获陕西省“月季花”地方戏交流演出中饰演云雀获表演奖,荣获陕西省秦腔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表演一等奖,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优秀表演,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暨纪念振兴秦腔二十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优秀表演奖,中国首届戏曲“红梅奖”金奖,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张涛艺术简历
张涛,男,国家一级演员,生于1972年5月23日,陕西临潼人。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秦腔表演班,主攻小生。1991年毕业分配至西安市秦腔二团(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工作至今,现任三意社分公司党支部书记。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协会常务理事,西安市剧协常务理事,西安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
张涛勤奋好学,艺术素质较高。唱、做、念、舞基本功扎实规范。有一口天生的好嗓子,声音高亢、亮丽、清纯、圆润;唱腔注重韵味,悦耳动听;念白字正腔圆,顿挫分明;表演身段稳健、飘洒、优美、大方。多年来,他经常参加演出实践,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经常在剧中担任主演,所演剧目主要有《火焰驹》饰李彦贵、《三休樊梨花》饰薛丁山、《狸猫换太子》饰陈琳、《三滴血》饰李遇春、《状元打更》饰沈文素、《回荆州》饰赵云、《曲江烈马》饰薛平贵、《少帝轶事》饰赵显、《金沙滩》饰杨五郎、《造俑记》饰石秀、《天山民警》饰赵新民、《郑瑛娇》饰徐湘、《打柴劝弟》饰陈勋、《杀狗劝妻》饰曹庄、《杨贵妃》饰李隆基、《大明宫》饰李治、《七步诗》饰曹植、《杀嫂》饰武松、十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饰演陈琳、现代戏《花儿声声&饰眼镜、秦腔首部数字电影《十五贯》饰演熊友兰、数字电影《寒窑记》饰演薛平贵、数字电影《花儿声声》饰演眼镜。其中所演的《火焰驹》、《狸猫换太子》、《三滴血》、《曲江烈马》、《鬼怨杀生》、《少帝轶事》、《金沙滩》、《天山民警》、《打柴劝弟》、《晋信书断案》、《郑瑛娇》、《杀狗劝妻》,《寒窑记》、《十五贯》《七步诗》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新疆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录像和录音。
张涛继承了秦腔表演艺术家"苏派"艺术创始人苏哲民、苏育民先生的演唱和表演风格。是秦腔剧院乃至秦腔界不可多得的艺术尖子,通过多年的舞台演出锻炼,艺术上已趋于成熟,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大赛频频获奖,在观众中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1990年参加西安市第二届青年演员"石榴花奖"大赛在《小宴》中饰吕布,荣获"新苗"一等奖;
1992年参加西安市第三届戏曲青年演员"石榴花奖"大赛在《新别窑》中饰薛平贵,获"石榴花奖";
1993年参加陕西省戏曲流派大赛,荣获一等奖。同年被评为西安市文化系统"优秀团员"称号;
1994年参加全国杭州"小百花"越剧节调演,在《少帝轶事》中饰赵显,荣获表演银奖;
1994年参加陕西省"红桃杯"唱腔大赛,荣获优秀奖;
1995年参加陕西省"埸发杯"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在《新别窑》中饰薛平贵,荣获表演一等奖;
1996年被共青团西安市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96年参加西安市第四届青年演员"石榴花奖"大赛,在《打柴劝弟》中饰陈勋,荣获"石榴花奖";
1996年参加陕西省"月季花"现代戏调演,在《造俑记》中饰石秀,荣获表演一等奖;
1996年参加陕西省"西凤杯"唱腔大赛,演唱《新别窑》唱段,荣获一等奖;
1997年参加西安市传统剧展演和新剧目调演,在《火焰驹》中饰李彦贵,均获表演一等奖;
1997年参加陕西省年折子戏大赛,在《打柴劝弟》中饰陈勋,荣获表演一等奖;
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青年表演艺术家"提名奖;
1998年参加陕西省"新百名"秦腔演员唱腔大赛,荣获一等奖;
1998年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1998年度"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称号;
1999年被西安市文化局评为西安市文化系统"德艺双馨"先进个人称号;
1999年参加陕西省戏曲电视大赛,荣获戏曲"百佳"演员称号;
2000年参加陕西省优秀折子戏选拔赛,在《打柴劝弟》中饰陈勋,获表演一等奖;
2000年11月3日《打柴劝弟》获首届"中国秦腔节"优秀表演奖;
2002年7-9月被特邀到新疆乌鲁木齐参加自治区调演和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排练和演出,在《天山民警赵新民》中饰赵新民,荣获自治区调演优秀表演奖;
2002年12月又被特邀到新疆乌鲁木齐市,代表新疆参加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天山民警赵新民》中饰赵新民,获表演一等奖;
2003年参加第八届中国戏剧节,在《郑瑛娇》中饰徐湘,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4年6月份参加第中央电视台投资拍摄的秦腔10集戏曲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并于2005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正式播放,在该剧中饰男主角陈琳。
2005年4月份参加了"中国四大名旦"晋京汇报演出,与梅花奖获得者柳萍合演了《杀狗劝妻》,饰演曹庄一角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2007年参加了"曲江之夏和今晚曲江月更明及梦回长安"的演出,《打柴劝弟》、《郑瑛娇》、《千古一帝》等折子戏和唱段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2008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唱的《娄昭君》唱段受到了广大戏迷的好评。
2008年5月份参加了西安秦腔剧院"抗震救灾"青年演员专场演出,同时分别参加了陕西电视台和共青团宝鸡市委举办的抗震救灾的演出,起到了共产党员模范带头兵的作用。
2008年6月参加了首部秦腔数字电影《十五贯》的拍摄,我出演男主人公熊友兰一角,受到了导演的肯定和赞扬。
2008年八月参加了《杨贵妃》的排练和演出,出演李隆基,得到了导演以及广大戏迷的认可和好评。
2008年11月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在参演剧目《深山访贫》中饰演朱显发一角,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9年12月年参加由曲江投资拍摄的数字电影《寒窑记》饰演薛平贵,在各大影院播出后好评如潮。
2010年8月领衔主演的新创历史剧《七步诗》中曹植,荣获了中国第五节秦腔艺术节个人优秀表演奖。
2011年10月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七步诗》荣获优秀剧目大奖,我饰演的曹植荣获优秀表演奖。
2012年7月被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邀请出演《花儿声声》男主人公眼镜儿一角,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中国第五届秦腔艺术节个人优秀表演奖.
2013年10月《花儿声声》参加中国第十届艺术节我饰演的眼镜获"文华表演奖"。
2013年12月份参与演出的《花儿声声》荣获全国十大精品剧目榜首。
2014年9月参与演出的《花儿声声》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文字图片均辑自网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各省申报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名单(部分)
热度48票&&浏览327次
时间:日 21:07
关于各省申报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名单(部分)
河南:曲剧刘艳丽、豫剧刘雯卉、豫剧史茹安徽:黄梅戏孙娟、黄梅戏王琴、黄梅戏刘丽华湖北:汉剧王荔、楚剧詹春尧、京剧江峰、京剧刘子薇(二度)山西:蒲剧贾菊兰、晋剧荣爱梅陕西:秦腔赵阳武、京剧张强、秦腔李东桥(二度)四川:川剧王超、京剧刘露重庆: 京剧周利云南:滇剧陈亚萍湖南:湘剧王阳娟(二度)江苏:扬剧孙爱民、昆曲钱振荣宁夏:秦腔**、京剧刘京、秦腔柳萍(二度)河北:河北梆子邱瑞德、河北梆子董素坤、河北梆子彭蕙蘅(二度)、河北梆子许荷英(二度)、河北梆子刘丽莎(二度)、评剧张俊玲(二度)山东:吕剧吕淑娥浙江:越剧王滨梅、瓯剧方汝将、越剧郑国凤福建:京剧孙劲梅、梨园戏曾静萍(梅花大奖)&越剧王君安(出线)上海:沪剧茅善玉(二度)辽宁:评剧吴丹阳、评剧冯玉萍(梅花大奖)& &全国各地的梅花奖申报竞争都很激烈,比如浙江:越剧王滨梅、婺剧杨霞云、绍剧施洁净、越剧楼明迪、瓯剧方汝将、昆剧杨昆加上越剧郑国凤等实力派演员争夺仅有的两三个名额,绝对的难为评委!关注明年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关注梅花奖三十年!梅花香自苦寒来,祝福所有的演员们好运! 祝福中国戏剧: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注:以上名单来自于剧协、演员以及网络,如有变化请以各地剧协申报到中国剧协名单为准。再次声明:这里发的是个人所知道的一些,肯定有出入与遗漏,也请朋友们多多指教与补充。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15 (1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5.75 (12次打分)
【已经有15人表态】
[路过最多的]
[感动最多的]
[高兴最多的]
[同情最多的]
[难过最多的]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评奖细则,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评奖细则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以下简称“梅花奖”)是“中国戏剧奖”的子奖项之一,依照《中国戏剧奖章程》开展评奖工作。为使该项评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细则。
一、参评演员要求
梅花奖评选对象是:各专业剧团,包括国办、社会办的职业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中的中青年戏剧演员(含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音乐剧、舞剧等)。申请参评梅花奖的演员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含46周岁以前,自报名参赛年算起),并具有高级职称。有特殊情况的演员,需经中国剧协审核同意。参评剧目为一台新创作的大戏或一台折子戏专场,其中至少含一折新创作的小戏。昆剧、芭蕾舞剧可以演传统戏和古典作品。民间职业剧团的参评演员不规定演出新创作剧目。
已获得梅花奖的演员,凡年龄未超过55周岁者,可再次参评梅花奖(简称“二度梅”),但必须有新剧目、新创造,并在表演艺术水平上有明显的提高和进步。
已获得“二度梅”的演员,努力创作演出具有较大影响的新剧目,在表演艺术上形成独特风格,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年龄不超过65周岁者,可申报评选“中国戏剧梅花大奖”。
二、评奖标准
注重参评演员的表演艺术成就和艺术创造,同时重视思想作风,要求参评者有良好的人品、戏德,提倡德艺双馨。坚持择优评选的原则,坚持评奖的公正性、导向性、权威性。
三、评奖组织与奖项设置
1.评奖组织
评奖工作在中国戏剧奖组委会的领导下进行。梅花奖评奖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由戏剧界专家组成,评委每届一聘,实行定期轮换和回避制度,每届评委作一定数量的调整,名单由中国剧协提出,报中国文联审定。中国剧协设梅花奖办公室,负责评奖和颁奖的日常工作。
2.奖项设置
梅花奖(一度梅)每届评选30名左右。
二度梅每届评选4名左右。
梅花大奖为非常设奖项,视申报情况而定。
四、评奖程序与办法
评奖分为申报、初评、终评三个阶段。
参评演员向所在剧院(团)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剧协,由各地剧协向中国剧协梅花奖办公室推荐。中直单位由剧院(团)直接向梅花奖办公室推荐。部队统一由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向梅花奖办公室推荐。有特殊情况,有关单位可直接向中国剧协梅花奖办公室推荐。
每届推荐人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2名,中直院团1名,部队2名。有特殊情况超过推荐名额,需经中国剧协审核同意。
参评演员推荐材料包括:①剧院(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剧协推荐材料各1份(含艺德介绍);②艺术简历l份;③照片4张(便装照、剧照各2张);④身份证、职称证影印件各l份;⑤参评演员的参评剧目演出录像光盘1份:⑥演员在参评剧目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总结1份。上述各项材料需在申报时备齐。
由中国剧协组织有关专家认真观看各单位报送的光盘,经过讨论、表决,差额提出参加终评的演员建议人选。在中国戏剧节上获优秀剧目奖或优秀表演奖,获奖主演可优先入选终评。
终评以现场演出方式集中进行,评委必须观看所有参评剧目的现场演出,终评落选者具有一次直接进入下届终评的资格。
五、投票原则
评委会以差额方式进行投票,选出终评的获奖者。投票时须有三分之二以上评委参加方为有效。参评一度梅的演员,须得到参加投票评委二分之一以上票数方能当选。参评二度梅和梅花大奖的演员,须得到参加投票评委三分之二以上票数方能当选。可不选满预定名额。如获得有效票数的演员超过规定获奖人数时,票数多的演员获奖。如末位得票相同,则需对票数相同演员进行重新投票,票数多者当选。评委需到会参加讨论,亲自投票,不得委托他人代投。
六、评奖纪律
评委应认真观看演出或录像,严格遵守评奖规则和纪律,坚持回避制度,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一旦发现有违纪行为,立即取消评委资格。
七、评奖结果
评奖结果由中国戏剧奖组委会审核,由中国剧协报中国文联审批,报中宣部备案。
本细则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于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剧家协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中剧发[2012]27号
关于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申报的通知
各省市自治区戏剧家协会、中直院团、总政宣传部艺术局:
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为了把本届评奖工作做好,在总结上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希望各申报单位严格按照“评奖细则”程序,认真做好申报工作。
一、本届申报截止日期为日。
二、演员申报条件请参照“评奖细则”第一条有关规定。
三、关于“一度梅”申报演员年龄的说明:经组委会研究,本届申请参评梅花奖(一度梅)的演员年龄为日后出生者。
四、考虑到演员人才梯队的形成,鼓励青年演员成长,建议申报单位在规定名额中考虑一名35周岁以下的演员。
五、各地申报请严格按照“评奖细则”第四条第1项:参评演员向所在剧院(团)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剧协,由各地剧协向中国剧协梅花奖办公室推荐。
申报材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B座510室
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联络部
邮编:100083
联系人:李跃、穆小青
电话(传真):010-
闽剧没有啊
梅花奖全称为“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我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始创于1983年,每年一评,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戏剧界优秀中青年演员的最高奖项。
& &当时,经历了10年浩劫的中国戏剧舞台萧条沉寂,演员青黄不接。为了使戏剧表演艺术重新焕发青春,中国戏剧家协会《戏剧报》(即《中国戏剧》前身)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戏剧事业为宗旨的戏剧大奖——梅花奖,首届推出了包括刘长瑜、李维康、李雪健等人在内的15朵鲜艳的“梅花”,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截至到2007年,梅花奖已走过了23个春秋,共评出涵盖47个剧种、30个省、市、自治区(除青海、新疆以外)和香港、台湾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获奖演员523名551人次,其中28人二度梅,3人(尚长荣、茅威涛、宋国锋)梅花大奖(三度梅)。20年来荣获梅花奖的演员如彭丽媛、张国立、孙海英、杨洪基、赵葆秀、张火丁、奚美娟、宋丹丹、徐帆、何冰、康爱石、幺红、许娣等活跃在祖国各地,成为戏剧战线的主力军,为各剧种的继承与发展,为戏剧深入群众和走向世界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梅花奖自2005年后,每两年举行一次,2007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1997年)
  戏曲:唐元才、倪惠英、谢涛、成凤英、袁淑梅、翁国生、张艳玲、赵一青、胡新中、许娣、张建敏、窦凤琴、刘丹丽
  话剧:尹铸胜、扎西顿、刘美华、吴京安、齐丽华; 歌剧:车英、孙丽英、幺红; 舞剧:张丹丹
  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1998年)
  【二度梅:顾芗】 歌剧:李彩勤; 舞剧:刘晶、杨霞、金宝龙、山翀、赵青
  戏曲:董成、王平、许荷英、梁耀安、杨丽琼、曹秀琴、谢群英、贾粉桃、蒋淑梅、李海燕、李春华、卓佩丽、张春玲
  话剧:张腾、程桂兰、宁晓志、张立君、张页川、张金元
  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1999年)
  【二度梅:陈霖苍、黄孝慈】 话剧:李珊珊、杨春荣、李敬慧、何冰; 歌剧:王静; 戏曲:陶琪、姚志强、董翠娜、张保平、赵秀治、陈辉玲、曾昭娟、杨秀薇、张建琴、雷通霞、王振义、朱桂芹、李萍、赵秀君、周卫华、颜永江
  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2000年)
  【二度梅:沈铁梅、宋国锋、冯玉萍、丁嘉丽、朱世慧】 戏曲:张火丁、韩再芬、钱惠丽、王少媛、冯咏梅、吴国华、单仰萍、李雪梅、金不换、史红梅、蔡建庭、张绍荣、董柯娣、张克、王阳娟、侯红琴、梁维玲、王向阳; 民间职业剧团:杨红丽、武凌云、孟科娟; 话剧:倪大宏、吴军、孙红雷、孙海英、康爱石、王瑶、张治中、李岚、马小矛、萧 虹; 歌剧:孙毅、李海珍、陈淑敏
  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2001年)
  【二度梅:任跟心、李仙花、崔连润、梁冠华】 话剧:王虹、吴燕琳、殷延平、温丽琴、王卫国、张凯丽、冷佳华
  戏曲:李宏图、裴永杰、董圆圆、陈学希、赵永伟、胡嫦娥、李洁、柳萍、刘玉凤、凌燕、孙存蝶、彭艳琴、耿巧云、谭建勋、梁淑卿、李佩红、郑曼莉、舒锦霞、李娟、李鼎、苗文华
   京剧《贞观盛世》尚长荣饰魏征 剧照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2002年)
  【二度梅:霍俊萍、张静娴、濮存昕、刘秀荣、张 腾、冯刚毅】 歌剧:王辉; 音乐剧:郑强
  戏曲:宋昌林、吴亚玲、张建国、艾金梅、周东亮、章瑞虹、李莎、陈晓红、张树萍、赵海英、徐秀芳、曾慧、武利平、林 奋、韩剑光、汪荃珍、傅艺萍、柳萍、梁素梅、杨益琨、陈素琴、刘莉莎、张晓东、陈云霞
  话剧:陈希光、强音、田水、肖雄、丁霄汉、王羊、高侠、贾雨岚、张璐
  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2003年)
  【二度梅:王红丽、田蔓莎、刘玉玲】 话剧:杨立新、张丰毅、朱衡、曾拥军、姚居德; 歌剧:刘燕燕
  戏曲:贾文龙、王书龙、王珍如、王洪玲、赖琼霞、孙勇波、张彩萍、彭青莲、崔光丽、王锦文、刘惠欣、陈春、徐金仙、王桂荣、李新花、李丹瑜、杨帅学
  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2004年)
  【二度梅:何冰、陈智林】 话剧:萧雅、王晓英; 歌剧:戴玉强
  戏曲:赵志刚、张慧芳、陈澄、赵媛媛、石晓亮、吴晶晶、李淑勤、李政成、李小锋、杨红霞、李文、魏春荣、袁慧琴、赵立华、边肖、齐爱云、申小梅、黄美菊、吉有芳、王杭娟
  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2005年)
  【二度梅:王平、王芳】 话剧:冯远征、郝平、王晓玲、侯冰玉; 歌舞:孙健、刘丹丽、宋祖英; 戏曲:柯军、孙普协、陈飞、陈洪翔、常东、杜镇杰、彭玲、黄荣华、方素珍、张小君、王晓红、刘薇、李玉梅、张慧敏、陈媛、赵斌
  第二十二届获奖演员代表了14个剧种,获奖人数共25人,涵盖了15个省、市。
  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2007年)
  【二度梅:曾静萍、冯宪珍、陈美兰、林为林】 话剧:孙涛; 歌剧:吕继宏; 戏曲: 方亚芬、蒋建国、谷好好、于兰、张俊玲、王惠、苗洁、沈丰英、刘晓燕、任小蕾、王新仓、俞玖林、张小琴、曾菊、罗慧琴、魏佳宁、田敏、梁桂星、张晓琴、陈素珍、李敏、闫慧芳、张怡凰、邵志庆、何小菊、贾书层、周虹、杨丽萍、焦黎、刘谊、张军强
  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1](2009年)
  【二度梅:谢涛、曾昭娟、孟广禄、章兰】 话剧:艾平、刘晓翠; 歌剧:张礼慧
  戏曲:潘国梁、王英会、孔向东、田磊、倪茂才、张军、张蓓、苏燕蓉、李小雄、周源源、王润菁、陈雪萍、刘桂娟、张辉、赵靖、孔爱萍、陈新琴、黄静慧、徐俊霞、吴素英、刘凤岭、邢金沙、马少敏、惠敏莉、吕凤琴、郭英丽、屈巧哲
 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名单
  梅花大奖(2名) 顾 芗 苏州市滑稽剧团 沈铁梅  重庆市川剧院
  梅花奖二度获得者(二度梅)(5名,按得票多少排序)
  史佳华 山西梅花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李树建 河南省豫剧二团
  陈巧茹 成都市川剧院
  李 梅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吴凤花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
& & 梅花奖获得者(35名) 戏曲(34名,按得票多少排序):
  王  艳 天津京剧院
  安  平 上海京剧院
  李军梅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
  陈  琼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詹丽华  山西省朔州市歌舞团
  徐  铭 杭州越剧院
  吴桂云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王玉梅  成都市川剧院
  李鸿良  江苏省昆剧院
  王志萍  上海越剧院
  包  飞 北京京剧院
& & 王小蝉  湖北省京剧院
  赵玉华  石家庄市京剧团
  肖笑波  湖南省祁剧院
  闫  巍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王佩瑜 上海京剧院
  常秋月  北京京剧院
  华渭强  浙江越剧团
  李雪飞  黑龙江省龙江剧院
  蒋文端  广东粤剧院
  侯  艳 宁夏秦腔剧团
  谭继琼  重庆市三峡川剧团
  许亚玲  江苏省淮海剧团
  陈娟娟  泉州市高甲戏剧团
  李淑芳  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
  黎骏声 广州粤剧团
  夏青玲 武汉楚剧院
  周 丹 沈阳评剧院: : : : : : : :
2013年第26届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21/8537)
2013年第26届戏剧梅花奖获奖名单
  一度梅:34人 二度梅6人 梅花大奖:1人
  一度梅:34人
  姚百青(浙江省绍剧团)
  方汝将(温州市瓯剧团)
  王滨梅(浙江越剧团)
  郑国凤(杭州越剧院)
  吕 洋(天津京剧院)
  姜亦珊(北京京剧院)
  孙劲梅(福建京剧院)
  刘建杰(山东省京剧院)
  吕淑娥(山东省吕剧院)
  周 利(重庆市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黎 安(上海昆剧团)
  王 超(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刘 露(成都市京剧研究院)
  陈亚萍(云南省滇剧院)
  苏凤丽(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佟红梅(甘肃省陇剧院)
  赵杨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
  屈连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詹春尧(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楚剧)
  王 琴(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
  孙 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范乐新(南京市京剧团)
  董 红(张家港市艺术中心,锡剧)
  崔玉梅(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
  刘雯卉(河南省济源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
  王 红(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
  贾菊兰(山西省运城市蒲剧团)
  雷 玲(湖南省昆剧团)
  边点旺久(西藏自治区藏剧团)
  袁 泉(中国国家话剧院)
  张艳秋(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王 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马 力(中央戏剧学院)
  陈小朵(中国歌剧舞剧院)
  二度梅:6人
  李东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景雪变(山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
  柳 萍(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刘子微(武汉京剧院)
  茅善玉(上海沪剧院)
  张秋歌(中国国家话剧院)
  梅花大奖:
  冯玉萍(沈阳评剧院)
一键分享:
这“梅花大奖”和“梅花奖”是个什么关系。。。。。
二黄转西皮
梅花大奖是三度梅吧,梅花奖是一度梅
引用:原帖由 二黄转西皮 于
14:10 发表
这“梅花大奖”和“梅花奖”是个什么关系。。。。。
  所谓梅花大奖,亦即三度梅!
第三次得梅花奖,就称‘梅花大奖’。
“梅花奖”俗称“一度梅”,得了“梅花奖”才能去摘取“二度梅”,得了“二度梅”后才能去摘取“梅花大奖”。梅花大奖应该是最高的奖励,因为“事不过三”嘛。现在只有7位名家获得此殊荣。
中国戏剧梅花奖章程
& && & 十、梅花奖评选对象是各专业剧团(包括国办、社会办的职业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的中青年戏剧演员。申请参评梅花奖的演员,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满46周岁以前),并具有高级职称(有特殊情况的无高级职称的演员须经中国剧协审核同意)。
& && &十三、已获得梅花奖的演员,凡年龄未超过55周岁者(满56周岁以前),可再次参评梅花奖(简称“二度梅”)。条件是必须有新剧目、新创造,并在表演艺术水平上有明显的提高和进步。
& && &十四、已获得“二度梅”的演员,继续攀登艺术高峰,努力创作演出具有较大影响的新剧目,在表演艺术上形成独特风格,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可申报参评“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
梅花大奖是不是梅花奖的级别要高呀?与二度梅相比又如何呢?
黄梅戏的两朵:王 琴(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
 孙 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姜亦珊获得了一度梅,刘子薇获得了二度梅,替她们高兴。
谢谢楼主上传的梅花奖名单,祝贺获奖演员。
尚长荣先生曾三获梅花奖,这就是梅花大奖吧?
【马 力(中央戏剧学院)】
横向比比杨少彭和张建峰
何以服众???????
曾经是黄粱梦中人
武汉京剧院的刘子薇还是很有实力的京剧演员,获得“二度梅”更是理所当然。就是平时媒体
对她的宣传报道太少,可能在华中、湖北、武汉一带,对她的报道会多一些吧。希望今后高层
媒体多多对一些地方戏剧院团的出色的有突出表现的演员多做报道。
“二度梅”里的沪剧演员茅善玉和话剧演员张秋歌,我对他们倒是了解的更多一些。
希望在《空中剧院》看到三度梅得主冯玉萍的演出。
希望在《空中剧院》看到二度梅,三度梅得主的演出。
祝贺郑国凤 王滨梅获得梅花奖
郑国凤离开上越后终于获得梅花奖了,可喜可贺。看起来上越是人才济济了。
茅善玉老师终于获得二度梅了,祝贺
刘雯卉(河南省济源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河南豫剧又得一梅花,阎派又迎来一个梅花奖
CNTV中原龙乡
(238.64 KB)
恭喜姜亦珊,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7届梅花奖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