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老帅对徐向前简历和西路军耿耿于怀

耿耿于怀:徐向前元帅晚年为何闭口不谈西路军(2)_3G门户军事--3g新闻-中国军事网-军事新闻尽在3G军事网 - 在线wap浏览器
耿耿于怀:徐向前元帅晚年为何闭口不谈西路军(2)_3G门户军事--3g新闻-中国军事网-军事新闻尽在3G军事网
耿耿于怀:徐向前元帅晚年为何闭口不谈西路军(2)_3G门户军事--3g新闻-中国军事网-军事新闻尽在3G军事网
耿耿于怀:徐向前元帅晚年为何闭口不谈西路军(2)
耿耿于怀:徐向前元帅晚年为何闭口不谈西路军(2)
  李而炳回忆,在讲述西路军历程时,徐帅一如既往地平静,关键环节讲得很清楚。不过,&有时他也会有愧疚之情,他经常说,我当时不走(注:指与陈昌浩返回延安汇报情况),跟大家死活都在一起就好了&。  1937年,在得知西路军完全失败后,中共中央立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从3月27日起集中5天批判张国焘路线。毛泽东在会上说:&&&左路军和右路军的时候,叶剑英把秘密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以后,中共党史一直沿用张国焘有&密电&给陈昌浩、徐向前,要&武力解决之&。  1982年徐向前郑重地对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们说:&1935年9月接到张国焘要我们南下的电报后,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同意南下。至于张国焘是否发过要&武力解决中央&的电报,我负责任地对你们说,我是没有看到过的。毛主席在延安时讲过张国焘的危害,至于怎样危害,我们也不好问。我们执行过张国焘的路线,我们也不便怎么说。&&  西路军甚至红四方面军的很多干部后来长期笼罩在&张国焘路线&的阴影下。即便是徐向前本人,在西路军之后也经历了一段很微妙的&考察期&。抗战初期,黄埔一期毕业的徐向前在129师当了一段副师长后,又被派到冀南搞平原游击战争;一年后,又奉命赴山东,任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第1纵队司令员,相继在两地打开了抗日局面。&直到这时候,中央北方局才有一个电报,说&徐向前是可以信任的&。&&  回到延安后,李先念连降六级,由军政委成了营教导员,最终还是因为毛泽东的干涉而幸免。
( 12:57   /  浏览数:次)
相关阅读:
人气热门文章推荐
一周军事排行榜
一周社会排行榜
版权所有 3G军事    
Copyright ©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西路军失败成徐向前永远痛&晚年仍不断自责
西路军失败成徐向前永远痛 晚年仍不断自责
10:18:46&人民日报&
  贺捷生
  苍山如海。站在他早年生活的院落,我仰起头,像仰望父亲那样仰望他。春阳洒在他深色的皮肤上,泛出凝重而幽美的光芒,这使他更显得坚毅,沉勇,历经沧桑,仿佛通体都是用意志铸造的。那清癯的脸,高耸的额头,深邃明亮如星星镶嵌在夜空的眼睛,一如从前,让我怀疑这不是一尊铜像,而是那个活生生的人。憋在嗓子眼里的呼唤,差点就要当众喊出来。
  共和国十大元帅,九位是南方人,只有徐向前一个生在北方。来到山西,我不能不到五台山下他的故乡去看他,去看曾经哺育他的山川、河流、田野和村庄,看他住过的被松明火和桐油灯熏黑的屋子。临行前,我在太原的花店精心挑选了一只花篮。我知道他也爱花,就像他终生热爱那支他亲手参与缔造的军队,热爱这片美丽却饱经沧桑的大地,热爱在这片国土上生活着的每个人。我希望通过这只花篮,那些花朵送出的幽香,穿越时空,表达我对他深深的崇敬和怀念。
  我是十大元帅其中一位的女儿。除了害死我父亲的林彪,我把其他的都视为父亲,把他们从战火中带过来那支队伍里的每个人,都当成父辈。虽然我和他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可我精神血脉中的血,每一滴,都是从他们身上汩汩流过来的。他们也不仅把我当成贺龙的女儿,也当成自己的女儿,军队的女儿。
  就像徐帅,我每次见到他,他都叫我闺女。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叫。他说闺女,让你受苦了,回到爸爸身边,再吃点苦攒把劲吧,把过去欠下的学业补回来。他又说闺女,你太瘦弱了,怎么老不见长啊?是不是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还沉痛地说,闺女,我们无能为力,没有保护好你爸爸,让他过早地在冤屈中离世……记得我已年近花甲,也是个将军了,他还叫我闺女。
  记忆最深的那次是在他家里。当时我和老伴李振军在军事科学院负责《叶剑英传》的编写工作,确定选题后,被告知徐叶两位老帅对长征途中张国焘的那封密电有不同看法。他们相约当面交换了一次意见,最终达成协议:此“公案”宜粗不宜细。幸运的是,这次交换意见的整个过程,我们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实际操作者,始终在现场,不禁为两位元勋的赤诚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折服。叶帅离开后,徐帅留下我,拉住我的手说:“闺女啊,我们的话你都记住了吗?”我说,我都记住了。他又说:“我和叶帅都是经历过的人,这些历史我们在世的时候要搞不清楚,后人就更搞不清楚了。我们搞清历史,不是为了去追究哪些人的责任,而是要总结经验教训,警醒后人。”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徐帅,最后一次和他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他摩挲着我的手,闺女闺女地叫着,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有一种回到父亲怀抱的感觉。那时他已年过80,身体明显消瘦了,走路需要用手杖支撑,说话的声音也没有过去洪亮。但说到历史,说到我们党和我们这支军队走过的那段苦难历程,他还是那样的严峻,那样的殷切,语气中更带着一股浓情,仿佛他交待的每句话,都是临终嘱托。
  在徐帅的铜像前恭恭敬敬地放下花篮,摆正绸带,我慢慢走进他被群山和田野环绕的故居。在我心目中,他从未离去,只是选择了他最喜欢的方式,回到他阔别几十年的故乡安度晚年,此刻正在某间屋子里读书,或凝望墙上的地图,回溯他参加过的某场战役。
  徐帅的父亲是个晚清秀才,在村里的学堂教书。1901年出生的徐帅,当时叫徐象谦,还没有开始他改名后那徐徐向前、百折不挠的革命生涯。和那时很多乡村孩子一样,在少年时,他也要做些捡粪、拾柴、挖野菜之类的活,同时跟着父亲识字、练字。稍大些,上了几年私塾。20岁那年,由父母包办,娶文雅贤惠的乡村姑娘朱香婵为妻。不过,这时他已子承父业,正在阎锡山办的一所学校教书,月薪20块大洋,挑起了养家的担子。两年后女儿松枝出世,可孩子刚满周岁,妻子朱香婵便不幸病逝,偏在这时候他又丢掉了那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内外交困中,得知黄埔军校招生,他毫不犹豫南下报考,谁料从此一去未返。
  当地的同志告诉我,徐帅的故居,是1990年他逝世后,由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修缮的,基本恢复了原貌。2001年为纪念徐帅诞辰100周年,在前院正中安放了2.1米高的半身铜像。
  那么在1990年之前呢?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冒出这样一个疑问。当然,我没有说出来,只是心里陡然翻起一阵酸楚。
  我比更多人知道,徐帅前半生的大多数日子,都是在令人心酸的境况中度过的。他年轻时身体瘦弱,脸色忧郁,锋芒内敛,绝没有那种让人猛一见就惊愕的英武之气。算命先生说,他长了副苦相,是个骑着毛驴举着拖布追老虎的命。到广州黄埔军校,主考官左看右看,说他像个“抽大烟的”,差点被拒之门外。蒋介石曾召见过他一次,也没有眼睛一亮,对他寄予厚望。在这位校长心里,他似乎不能与同入黄埔一期的胡宗南、桂永清、郑洞国、杜聿明和宋希濂这些日后成为他爱将的学生相比。几年后,他参加广州起义,站在了共产党的队伍中,让后来的蒋委员长追悔莫及,深痛自己看走了眼。
  1929年,徐帅受命开创鄂豫边区根据地,满腹韬略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很快露出了让他的黄埔同学心惊胆战的军事指挥才能。这期间,他与程训宣结婚,两人恩恩爱爱,在红色阵营里大展才华,比翼齐飞,把那个黑暗的角落搅得天翻地覆。但程训宣大胆泼辣,快言快语,敢说敢为,曾当面怒斥那些不懂军事的头面人物瞎指挥,1932年在张国焘制造的“白雀园肃反”中遇害,年仅21岁。徐帅听到消息,泪流满面,为自己身居要职却救不下爱妻一命而痛心疾首。但是,为了红军的团结,为了积蓄推翻旧世界的战斗力量,他只得痛苦地吞咽这枚苦果。从此程训宣成了他心里总在流血的伤疤,再不愿和别人谈论感情了。1935年,他带领声势浩大的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手下有个上千人的女子团,不少官兵主动向他示爱,他却冷峭地封闭自己的心灵。到1946年,他才找到终身伴侣,与也是老资格的黄杰阿姨结婚。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决定由红四方面军一部组成西路军,渡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命他任总指挥,于1936年11月率部西征。当部队深入人烟稀少的祁连山下、河西走廊,遭到装备精良、善于骑射、兵力数倍于我的马步芳、马鸿逵部队的围追堵截、残酷杀戮。在4个月惨烈的搏杀中,西路军虽歼敌2.5万人,给敌人以重创,但那支浩然西去的队伍也几乎全军覆没。真是血流成河,尸骨遍野啊!作为西路军总指挥,徐帅伤心欲绝,凭着一幅贴身藏着的地图,孤身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日,他蓬头垢面,满脸胡须,披着一件脏兮兮的西北放羊人的羊皮袄,在一个名叫小屯的村庄,被中央派去接应的红军第四军参谋长耿飚发现。他悲唤一声“耿飚”,眼泪便流了下来。耿飚后来回忆,他看到落难的徐帅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到他比实际年龄整整老了20岁!几天后,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约见他,安慰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但是,作为西路军的总指挥,徐帅怎么甘心丢了一整座青山,只留下他这根独立的干柴呢?虽然宁夏战役的决策是中央做出的;当时他那支刚在长征中三过草地的队伍,又疲惫至极,根本不适宜执行渡河西征那样的重大军事行动,何况是明摆着的以卵击石。可他还是痛彻肺腑,感到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脸上无光。最让他伤心的是,留在那片苍凉大地上的冤魂,那些淋淋漓漓的血和累累白骨,是他带去的队伍,他情同手足的官兵。正因为这样,虽然徐帅以后重振山河,打了许多著名的大仗和胜仗,但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却成了他心里永远的苦,永远的疼。也正因为这样,当他到了垂暮之年,还在不断地反躬自责,说西路军的失败,使他长期愧悔交加,余痛在心。
  从这个角度看,徐帅的一生确实命苦,简直苦不堪言。但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谁不命苦呢?谁不是九死一生,命悬一线?因为他们参加革命,几乎每时每刻都面临生死,几乎每个人都在拼命、赌命、追命、夺命。古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你看那些活下来的将帅,在他们的身上,哪个不是伤痕累累?在他们心里,哪个没有那种永远痛失战友,痛失亲人,痛失兄弟姐妹的愧疚?而他们如此付出,都为了我们这些后辈,为了日后像树木和青草那样一茬茬长出来的儿女,能活得像个人样,活出自己的尊严!
  因此,他们活着或死去,都有资格成为我们光荣的父辈,我们伟大的父亲。我们真应该为有这样的父亲和父辈,感到骄傲。
  徐帅感动我们的,不仅有他饱受苦难而变得无比隐忍的父亲般的胸怀,还有他像父亲那样朴素的情操,像父亲那样甘于贫寒、克勤克俭的品德。即使天下太平了,他成了人人敬仰的元帅,仍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普通的父亲,不需要包括儿女在内的任何人感恩戴德,让他享受荣华富贵。你只有站在他面前,站在所有这些老前辈老革命面前,才能懂得,为什么“艰苦”和“朴素”总是连在一起,组成一个他们常挂在嘴上的词,一个我们说过千万遍也并不见得明白其深意的词。
  在徐帅故居同时也是他生平事迹展览馆,面对他晚年的一张照片,讲解员指着他上衣领子上的一块补丁说,徐帅这件衣服的衣领早就穿破了,可他舍不得扔,自己一次次缝缝补补,又穿在身上。怕人们不相信,小姑娘从陈列柜里拿出这件衣服,翻开衣领递给大家看。人们自然大为惊奇:元帅自己缝补衣服,这本来就是件稀罕的事,想不到徐帅的针针线线,竟缝得那么均匀,那么密实。
  如果人们深入一些,想到更久远发生的事情,就不止是啧啧称奇了。想想吧,徐帅的爱妻程训宣早在鄂豫皖苏区肃反时,就被张国焘残酷杀害了,后来他经历的长征和八年抗战,都是单身过来的,什么时候衣服破了不是自己补,干粮袋漏了不是自己缝?那时候,与他同级别的领袖和将领,差不多都有妻子,虽说因环境所迫,不能常相守,常关照,但相互惦念,相互牵挂,还是可以做到的。唯有他形单影只,既做千军万马的统帅,又得自己缝补浆洗。他还用他那双指挥千军万马的手,学会了织毛衣。在战争年代,他身上穿的毛衣,都是亲手织的。
  一个方面军的总指挥,一个有资格成为共和国元帅的人,在敌人围剿的山林里,在雪山草地,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守着一盏油灯,一针一线地补衣服、织毛衣,你看见哪国的军队有过?
  当然,这在徐帅看来,绝不是一件凄苦的事,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而是他的一种习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在艰苦环境中自我生存的能力,最终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品质和精神。古人又说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徐帅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人。
  其实徐帅那一代人,都是这样。比如我父亲,他年少时跟着我爷爷学过裁缝,有不错的缝纫手艺,需要缝补的时候常自己动手。在战争年代,这些后来成为元帅的人,披肝沥胆,出生入死,艰苦朴素,视金钱为身外之物。革命胜利了,哪怕手中有了支配金山银山的权力,也依然保持当年的本色。说到底,他们这样做,不是不会享受,也不是喜欢过从前那种苦日子,是因为他们从骨子里忠诚自己的信仰,忠诚自己选择的事业。你想,他们在苦难中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江山,自己能不珍惜吗?
  从徐帅故居出来,一群乡亲忽然涌上来,把我团团围住。每张脸都在开心地笑着,像迎接亲人。有几个白发苍苍的大娘,拉住我的手,久久不放,用很重的方言不断地在说着什么……我眼含泪花,急忙和他们合影留念。但我没有说破我不是徐帅的亲生女儿。我想,多年以来,徐帅本来就把我当他的闺女看待,我为什么要说破呢?
已投稿到:[转载]十大元帅中最被低估的元帅:徐向前的18个第一
&&徐帅其实是被低估了的元帅。解放军55年以前十大经典战役,徐帅一个人就打了4个。其中川陕反六路围攻,徐帅智中以勇胜,歼敌近10万人。和三国的姜维独据五路口战役一直被军事家们推举为经典的反多路围攻战役。
45年,主政东北的人选有三人,陈毅,林,徐。而徐此时在养病。国民党5军(军长邱清泉)打的陈毅自动请辞华东主帅,军委会和党内会议已经批准徐向前主政华东,只不过临行前,徐再一次病倒,失去一次大展身手的绝好机会。48年到49年,徐以6万地方部队(地方部队战斗力还比不过解放军杂牌部队)起家,解放山西,共歼敌30万人。这支部队诞生了著名的皮定均旅,以及现阶段被称为天下第一旅的“光荣的临汾旅”。徐帅在华北任副司令员兼任1兵团司令和政委,解放后被毛任命为总参谋长,而华北司令员兼政委聂帅被任命为副参谋长。50年,徐帅还是志愿军司令彭帅的替补!
  至于西路军全军覆灭,徐帅自己解释为3点原因:1,西征目的不明确,半年内中央3次改变作战目的。2,中央对西路军统的过死,限制了指挥。3,河西走廊的特殊地形,使西路军前后行军300多里,一字长蛇,不便集中优势兵力作战。
  其实西路军惨败还有很多原因:1敌我兵力悬殊。2为配合彭林作战,造成2000多伤员,这些伤员未能及时转移到陕北,西路军带着2000多伤员与马家军作战。3打通国际交通线属于和马家军抢底盘,而长征只是通过,地方军阀不会尽力围剿。
&&&&&即便是这些种种不利的因素,徐帅还是还是消灭了马家军精锐的4万多骑兵部队,也使得马家军元气大伤。马家军是当时国民党突袭和机动能力最强的部队。  
  尽管西征失败了,但是西路军为中央立足陕北赢得了宝贵的军事空间。  
  下面是徐帅创造我军的18个第一:  
  一、红军时期,在国共两军的黄埔学生中,徐是第一个当上方面军军事主官的。国军中的黄埔生最大的也就胡宗南,当时不过是第一师师长,陈庚只是个师长,林彪不过是军团长。
  二、徐是红军时期方面军指挥员中最年轻的,年仅30岁就成为方面军总指挥。同时期国共两军的方面军/战区一级指挥员也就数他最年轻。  
  三、红军第一次歼灭国民党一个整师,就是徐指挥的双桥镇战役,活捉了岳维峻。当时徐虽只是参谋长,但是军长旷继勋当时初来乍到且水平不行,作战计划和前线指挥主要都是依靠徐向前。  
  四、徐指挥的苏家阜大捷是红军时期最成功的围点打援的第一光辉范例。  
  五、反六路围攻是红军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徐以八万人对川军二十余万,最后击溃川军二十万,歼灭十万。  
  六、在所有红军将领中,徐向前是指挥过的部队数量是最多的,指挥红四方面军八万雄师。同一时期,彭德怀、林彪不过是个指挥一两万人的军团长,刘伯承是总参谋长基本上没有直接带过兵,粟裕不过是一个军团参谋长。贺龙的二方面军人数及影响力都远不及徐的四方面军。聂荣臻是军团政委,罗荣桓只是军团政治部主任。  
  后来的华北19兵团司令杨成武当时不过是个团政委,还有许多后来的解放战争中的兵团司令,开国后的上将,当时不过是团级干部,如黄永胜、韩先楚等。而徐向前手下的团长团政委,恐怕最少有上百个。
  七、徐是第一个指挥过飞机的解放军高级将领。  
  八、徐在反六路围攻中用的“收紧阵地”战法,在中国战争史上是徐第一次发明并成功实践。  
  九、抗战中,徐指挥的响堂铺战斗是当时八路军一次战斗击毁日军汽车最多的。
  十、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时期,徐是八路军中指挥的部队人数最多,地位最高的相当于方面军一级的军事主官(同时指挥山东、苏北、淮北各路共军,包括山东纵队和115师)。
  十一、临汾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使用坑道爆破战术攻克城市的范例 
  十二、晋中战役,徐用六万人一个月歼敌十万,是整个解放战争中最成功地运用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术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之一。  
  十三、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攻克的敌人设防最严密、阵地最坚固、难度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同时,也是解放战争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军兵力少于?军(K:解放军约10万:
国军13万),而且火力也远远不如敌军,却敢于主动攻城且能够实现长期围城的大型战役。其他所有的城市攻坚战,我军无不是兵力火力皆占据绝对优势下才敢攻城。  
  十四、徐向前用一年半的时间,用六万地方部队做本钱起家,全歼山西敌军近三十万。这种投入产出比、“资本收益率”,在解放战争中应该算是最高的。
  十五、徐在解放军历史上恐怕是唯一一个把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兼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第一副主席这三个最高军职全部当遍了的军人。这个记录至今还没有人能破 
  十六、徐在军中培养的门生弟子数量最多,势力最为庞大(当然他从来不搞帮派)。他指挥过的山头包括了二野(四方面军总指挥、129师副师长)、一野(陕甘宁联防军副司令)、四野(担任第一纵队司令员指挥过115师主力)、三野(指挥过山东纵队,后来成为山东野战军,再成为华东野战军主要来源之一,许世友、聂凤智、王建安,华东9纵-27军等等,都是山东部队),北野(18兵团司令员兼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  
  可见,解放军五个大山头,徐统统指挥过,说门生部属遍全军实在不为过分。而且,他手下还出过一个国家主席(李先念)、一个总书记(胡耀邦),以及陈锡联(76毛爷爷钦定的军事一把手),后来的秦基伟(国防部长),刘华清(14届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这样的经历,其他将帅谁有过?
  十七、临汾旅是全军唯一一个被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师级单位。  
  十八、徐是解放军历史上的经历最为丰富,长期屹立不倒的四朝元老,张国焘、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时代,许多老帅要不是在政治运动中倒下,要不就是身体不行长期休养,只有徐一直都担任重要军职。只有聂荣臻差不多可以与他相比。
其他最新文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徐帅的面相一望便知,在十大元帅里是最苦的,根据“东博神相”,是个骑着毛驴举着拖布追老虎的命。他当年报考黄埔军校时,差点被怀疑是“抽大烟的”给拒之门外。蒋介石召见过他一次,也没看出他的本事,后来追悔莫及。徐帅的仗打得艰难,婚姻也十分坎坷。其实徐向前在军史上拥有多项第一,比如他是唯一把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兼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第一副主席这三个最高军职全部当遍了的——相当于体坛的“大满贯”。他是黄埔一期的共产党里最高的将领,国民党悬赏他的人头是10万到20万大洋,跟朱德毛泽东一个价。他是红军时期最年轻的方面军总指挥,是指挥部队人数最多的红军将领,也是门生弟子遍布四个野战军的老帅,手下出过一个国家主席李先念和一个总书记胡耀邦,同时还是历经张国焘、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江泽民等几个时代都巍然不倒的老帅。他指挥的反六路围攻,8万人抵挡20万,消灭10万;晋中战役,6万人歼敌10万;太原战役,10万人攻破13万人坚守的古城。如此惊人的战绩,林彪粟裕刘伯承也要佩服的。可惜宣传不够,人们多以为他仅仅是靠着黄埔军校和四方面军的老资格评上元帅的。所以千万不要被徐帅表面的“苦相”给迷惑了,他心中自有一份雄韬伟略,更有一份浩荡的“春意”也。  徐帅1901年生于山西五台,跟陈毅同岁,本名徐象谦,乳名银存。父亲是个晚清秀才,在村里教学堂。20岁那年,由父母包办,他在老家娶了文雅勤快的朱香婵为妻,那时徐象谦在阎锡山办的学校里担任教员,月薪20块大洋,小康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两年后生一女孩,取名松枝。孩子周岁,朱香婵不幸病逝。此时,徐向前失了业,离家投考黄埔军校,随即孤身转战,四海为家。松枝由爷爷奶奶抚养成人后,被聂荣臻接到延安,培养为一名军医。  1929年,已经学成一身韬略的徐向前来到鄂豫皖苏区,大展军事才华,很快成为令国军胆寒的名将。一次战斗中,他跳崖摔伤了腿。养伤期间,经人介绍,与湖北黄安的18岁女红军程训萱于年底结婚,两人非常恩爱。程训宣是金寨县委书记,3个哥哥1个弟弟都参加了革命。她大胆泼辣,说话爽直,徐向前曾经说她“嘴边没个站岗的”,劝她谨慎。  1932年,程训宣在张国焘的“白雀园肃反”中被处死,年仅21岁,徐向前心痛欲绝,但革命意志丝毫没有动摇。后来西路军全军覆没,徐向前化装成小贩,几乎是一路乞讨,只身逃回延安,遇见耿飚前来接应,他叫了声“耿飚”,眼泪就下来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九死一生的徐向前见了八路军副总彭德怀,从身上掏出10多个金戒指,说:“这是组织分给我作路费用的,那段路已走完了,派不上什么用场了,全部交公。”这就是那时候的共产党人,即使经受了再大的冤屈乃至迫害,也对革命痴心不改,借用一句诗来形容:“敲碎了,我片片都是忠诚!”毛泽东对徐总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不过在婚恋问题上,徐总却长期心灰意冷。他怀念冤死的妻子程训宣,对亡妻的母亲汪秀芝终生尽孝,照顾到老。直到建国后,他也不忍把程训宣的死讯告诉老人,经常对汪秀芝说,训宣的工作又调动了,所以不能见您。从北京调到陕西,又调到青海,再调到新疆,最后调到了苏联。善良的老人始终相信这个朴实的女婿,直到1972年,汪秀芝以96岁高龄辞世。临终前,老人看着徐帅给她剥开的桔子,微笑着流下了眼泪。她拉着徐帅的手说:“向前,你是个好心人。训宣跟着你,我死也放心了!”孔老师看到这段材料时,差点掉泪。  其实一直有不少红军女官兵喜欢徐向前,而且他手下还曾经有一个“妇女独立团”,一千多个活泼健壮的姑娘,葱茏青翠,可徐帅就是始终提不起情绪。听说有的干部没事去妇女团瞎转悠,他对妇女团政委张琴秋(陈昌浩夫人)大发雷霆说:“你那团是战斗队,不是老婆预备队。妇女团应作个规定,不准谈情说爱,不准男同志去团里乱串,不准结婚,不准……”结果妇女团都说徐总是个“怪人”,是“封建脑瓜”,“看见妇女就苦苦个脸”。  直到1940年,徐总到山东工作时,才经劝说与女干部王婧结了婚,生有一女,取名徐鲁溪——建国后到中科院物理所读研究生,曾任国家信息中心主任。三年后徐王二人因感情不合分了手(一说因为王不想再要孩子)。徐向前从山东调回延安,先是落马负伤,后是身染疾病,变得更加落落寡欢。据东博书院心理二所专家分析,徐帅属于老成持重型,不喜欢那些啥也不懂啥也不会就知道疯跑疯玩的黄毛丫头。  直到1946年的“五四”青年节,经一些“老大姐”说合,45岁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副司令兼参谋长徐向前,与36岁的延安保育院院长黄杰喜结良缘。婚礼的仪式很另类,先是打扑克——当时延安最高级的游戏,接着杀了一只鸭子大吃一顿(孔老师对这个最感兴趣),然后就共入洞房了。黄杰,湖北江陵人,也是资深老革命。少女时代为逃婚而离家出走,是徐向前20年代在武汉军校的学生,跟著名女烈士赵一曼同学。她1928年入党,十几年出生入死,是一位拥有传奇经历的女英雄,在上海跟着周恩来干地下工作时曾被捕入狱,经宋庆龄援手免于重判。被捕前,黄杰与中共重要领袖曾中生结婚,不久曾中生被聂荣臻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特委书记,与徐向前成为战友,可不幸于1935年也在张国焘的肃反中被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相似的痛苦经历,使徐向前和黄杰成为肝胆相照的终生夫妻。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徐小岩和徐小涛。徐帅很喜欢孩子,有时候给他们拉胡琴。每当此时,徐鲁溪就嚷道:“爸爸又在杀鸡哩!”徐帅听了,开怀大笑。黄杰建国后在纺织部管人事,2007年以97岁高龄去世,遵其遗嘱,徐帅后人将部分徐帅骨灰与黄杰的一道,撒入长江。  徐帅前半生颠沛流离,不过名字改得好,从“徐象谦”改为“徐向前”,“慢慢向前”。到了后半生,就越走越平坦,真如毛泽东说的“有鸡就有蛋”了。徐帅的五台老乡、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对徐向前是十分器重的。1937年国共合作,他遇见徐帅,十分亲热地说:“向前,你可以回家看看,我对你家人怎样,我可不是蒋介石,六亲不认,我阎某人是对得起乡亲的!”孔老师去过五台,也去过阎锡山抗战时苦心选择的驻地“克难坡”——万一顶不住日军,过了黄河就是陕北——深切感受到阎老西对家乡的一片丹心。阎锡山曾经慨叹曰:“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这个阎老西也是死脑筋,那你咋就不会也跑到共产党这边来捏?  其实徐向前文才也不错,兴趣广泛,他爱唱戏,懂摄影,喜读书,会乐器,能缝补,善手工,还喜欢练书法,长征路上还养过一只猴子,并且是十大元帅里唯一会织毛衣的,简直跟上海男人有一拼了!老人家80多岁写的《忆响堂铺之战》很有气魄:“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扑天火龙吞残虏,动地军歌唱凯旋。弹指一去四十载,长看春意在人间。”这股精神,不禁令人想起一句著名的戏词儿,恰好用来结束此文:“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写得很好  
  冷清呀!
  感激涕零,谢谢楼主的好贴
  泪下  
  楼主讲的好,其实徐帅更厉害  
  徐帅临终前要求把骨灰撒到河西走廊  
  杀害抗日功臣,罪无可恕。
  一段传奇 ,徐向前元帅
一生充满谜团
  徐帅战斗过的大别山是我的家乡,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重建时还请徐帅提了字  
  好  
  好  
  《中国民兵史》  当时的国际形势还是很紧张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向前的子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