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竺谭咏麟最佳十二寸景题咏

400 016 5186
杭州 中天竺寺
浙江杭州中天竺寺大门  地理位置  中天竺寺,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在天竺山和灵隐寺之间,有三座天竺寺。自灵隐寺山门向南直上,在白云峰北者,称上天竺寺。在稽留峰北者,称中天竺寺。在飞来峰之麓,称下天竺寺。三天竺寺皆以供奉观世音菩萨为本。天竺在历史上是杭州的佛国,天竺三寺香火极盛。  寺院简介  元天历()间,中天竺寺僧大忻博得元文宗图贴睦尔的欢心。寺名改为“天历永祚禅寺”,谁知“永祚”不“永”,在元末的战乱中,中天竺同样没有躲过寺毁僧散的灾难。中天竺距上天竺也约1里。初建寺于隋代,吴越时名崇寿院。它似乎特别受到历朝君主的垂青:北宋赐名为“天宁万寿永祚禅寺”。南宋高宗曾赐佛像,置于寺中的华严宝阁,并增扩殿宇,明代赐号“中天竺禅寺”。至南宋宁宗皇帝,又列为天下禅宗五山十刹之第一刹。此外在元代曾改名天历永祚禅寺,清代又改名法净寺。寺中原有藏经阁,在1947年毁于火灾。  寺院历史  中天竺是从下天竺分离出来独立成院的,那时上天竺已经后来居上,而中天竺却仍箫然孤立于上、下天竺之间,相形失色。为了能与上、下二天竺平起平坐,中天竺寺僧们倒是憋了一口气,想方设法寻找时机。终于,在摩利支天“显灵”之后,他们又争到了一次接待官方大员到本地祈雨的机会,而且很幸运,祈雨以“灵验”告终。从此,中天竺寺也被人刮目相看,当华严阁建成后,它的声望和地位就更加显赫,成了湖上巍然巨刹。明朝洪武()初寺重建后,赐名为“中天竺禅寺”。正德()间,寺又毁。嘉靖二十五年(1546),僧慧镛等募化重建,原后民殿改建为白衣观音殿。  中天竺在三天竺中是“老三”,规模上无法和上、下天竺相匹敌,但却有自己的特色。托名北宋诗僧慧嵩所作的《中竺十二景题咏》,就给后人留下了古刹内外的胜景风貌,如《千岁古意》写道:千岁岩头碧树森,昔年宝掌独知音。  寺院景观  天竺三寺从灵隐到天门山,周围数十里,统称为天竺山。从灵隐咫尺西天照壁沿天竺溪而上,依次为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有天竺香市和佛国胜地之称。下天竺寺,又名法镜寺。法镜寺在三竺寺中历史最为悠久,创建于东晋咸和五年(330),相传为印度慧理和尚所建。现寺内有天王殿、圆通宝殿、药师坛场三进殿堂。法镜寺现为杭州唯一的尼姑寺院,今尚在恢复扩建之中。中天竺寺位于稽留峰下,离法镜寺约500米,又名法净寺。现寺内有原天王殿、安养堂、三圣殿等建筑,盛行宗教活动,也是西湖一大寺观。  上天竺寺又名法喜寺,离中天竺约1千米。天竺三寺以法喜寺面积最大,建筑雄伟,布局庄严。寺内殿堂很多,除大殿外,有肃仪亭、夜讲堂、白云堂、两峰堂、雪坡轩等。寺四周有白云峰、白云泉、乳窦峰、乳窦泉等名胜。白云峰的白云茶曾是南宋岁贡的西湖名茶。宋元祐中,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曾数次来游,留下《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等诗篇。宋朱熹、吕祖谦、戴复古,元赵孟、倪瓒等均有游上天竺诗。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的《归赴行在过上天竺寺偶题》诗篇更是气壮山河。现寺中有大殿和斋、客堂等辅助用房。  徜徉天竺山,除到各寺游览,最为诱人的是欣赏四周的山峦秀色。从灵隐合涧桥旁循路而进,山色如列画屏,崖陡谷深,曲涧淙淙,山岚云影时而飘忽,能看到著名的山峰灵鹫峰、莲花峰、月桂峰、稽留峰、中印峰、乳窦峰、白云峰、天竺峰。天竺峰双峰削立,形同天门,故杭人又称它为天门山。峰高455米,有西湖第一高峰之称,为西湖群山的主峰。天竺道上有不少古树名木,如七叶树、枫香、紫楠、黄檀、榆树等。天竺山奇石更奇,特别是莲花峰一带的山石,晶莹清润,嵌空玲珑,俊美无比。  杭州著名的佛教圣地天竺三寺竺法镜寺后沿着天竺路走过一里许的第二座古刹中天竺法净寺,法净禅寺又称中天竺寺位于天竺山之稽留峰下四周群山环抱景色幽美历史上还有有“稽留旭日”“合涧沉钟”、“七星潭月”“永清竹浪”等为“中竺十二景”可见景之绝色中天竺始于隋乃中印度高僧宝掌禅师所创师生时左手握拳至七岁剃度时始展掌掌中现。  寺院传说  蒲团坐破僧何处,寂寂青山任古今。相传宝掌初来时,常坐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说法,后人称这块岩石为“千岁 岩”,岩在寺后。又如:“七星潭月”:水沼形联北斗名,来源脉引天河清。夜凉云去秋空净,冰魄亭亭万里平。七星潭位于中天竺寺内大殿前,七汪清泉相通,形似北斗七星排列。再如“永清竹浪”:琅(王+干)清荫碧于水,有时掠地狂风起。窗前卷起伏如扬,莫惊林下化龙鲤。“永清”即永清坞,就在中天竺寺对面。明清时,中天竺大殿里有一副柱联,文字通俗易懂,文意冷峻而又不乏嘲讽,联文是:我们中缔结福缘,岂唯在一炷清香,几声佛号;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地秋生桂实,春茁兰芽。如今,几经沧桑的中天竺寺佛门重开,恢复了宗教活动,除了以老年妇女为主的香客外,还常有慕名前来访古的游客光临寺中。
如果您有更好的文章和资讯,需要新闻发稿,请联系:
Email:&&QQ:&&QQ:
广告业务,洽谈合作,请联系:
Email:&&QQ:&&
本文关键字:
分享与收藏:&
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文字:  &&&&&
三评“西湖十景”――我最喜爱的西湖新景点评选活动参选景点名单
日 15:50:0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湖滨新景区
  1、圣塘景区
  面积约5公顷。2003年整治中按照景观优美、亲民亲水、生态休闲的设计原则,以西湖为背景,以文化为灵魂,在大面积的绿地和植物景色中间以少量的建筑和各具特色的雕塑,反映了杭州西湖的文化特色。
  2、湖滨公园
  濒湖六座公园的总称,公园长约1千米,由6块大小不一的园地连缀而成。2003年实施湖滨新景区建设,恢复了李泌引水、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志愿军雕像等历史文化景观,成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景观休闲公园。
  3、马可?波罗与杭州纪念雕塑
  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七百年前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把杭州誉为“世界上最宏大壮丽的天城”,引起世人关注。2003年在湖滨公园塑马可?波罗像,以此反映西湖的国际化影响,纪念七百年前就访问过杭州的这位伟大的意大利旅行家。塑像人物高2.2米,青铜铸造。
  4、风波亭(风波桥、孝女井)
  据史料记载,南宋民族英雄岳飞遇害处风波亭在今小车桥附近。原浣纱河上有纪念岳公的风波桥,庆春路西端原有为纪念岳飞之女银瓶而建的孝女井、亭。现遗迹无踪。为表达后人对岳飞的敬仰之情,2003年在原址附近按宋代风格恢复风波亭,重建风波桥、孝女井,以提起历史,保留文脉,丰富湖滨新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5、亭湾骑射
  史载,在湖滨一公园一带原有黑亭子(集贤亭),“沿湖而北,稍折而西,水流弯曲,故曰亭子湾。”清代浙江总督李卫重建射亭。“沿湖数百步,平沙浅草,供八旗子弟骑射练武之所”,故名“亭湾骑射”,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2003年在湖滨新景区建设中恢复这一景观。
  6、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
  1934年,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在抗日运动的鼓舞下,为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牺牲的将士创作了“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是我国第一座表现抗日战争的纪念碑。2003年在原址按原貌重新复建此碑。
  7、志愿军雕像
  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纪念物。另据调查,雕像周围的空地曾是近现代一些武术名家交流切磋武艺的场所,一些著名武术门派的渊源也与此地有关。2003年整修。
  8、惜别白公(送别白居易群雕)
  唐长庆四年(824)五月,白居易任满赴洛阳之际,出现了“杭老遮车辙”的动人送别场面。2003年在湖滨新景区建群雕,表现这位“老市长”在万众夹道相送中依依惜别的情景。
  9、唐李泌引水纪念标志
  杭州自隋唐建州以来,地下水咸苦不堪饮用。唐德宗时李泌任杭州刺史后,组织民工自涌金门至钱塘门分置水闸,掘地为沟,引西湖水至城内各地,并置六个出水口,俗称六井,以解杭人卤饮之苦。2003年在昔日入水口处设李泌引水装置和六井纪念标志。
  10、圣塘路别墅建筑群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官僚和资本家在位于杭州湖滨圣塘路临湖一隅,营建了各种西洋小楼别墅。现湖畔居周围尚存几幢历史建筑,如石函精舍、九芝小筑等,2003年进行整治改造。
  二、西湖南线景区
  11、澄庐
  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中国第一代官僚资产阶级领头人、实业巨子盛宣怀的第四子盛恩颐的别墅,后变卖。以后又作为蒋介石与宋美龄来杭州度蜜月的住所。现由杭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管理使用。2003年西湖南线整治时通过对该人文景观建筑的保护,恢复其原貌。
  12、西湖天地
  位于南山路、开元路口以西。占地约33000平方米,其设计理念主要是表现“回归自然”,将国际时尚元素与湖面、园林、历史建筑相融合,是具有杭州历史文化的休闲旅游景区和综合性时尚地标。2003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13、涌金池
  古时涌金池一带景致颇佳,且有“金牛出水”的传说流传于世。面积虽不大,却是西湖与民间传说的结合,反映杭城居民的良好愿望。2003年西湖南线整治时恢复“涌金池”景观,增加“涌金池”刻石。
  14、钱王祠
  旧名表忠观,供奉钱氏三世五代国王,由苏东坡撰《表忠观碑记》。明嘉靖年间将在柳浪闻莺的钱王故苑旧址建造的灵芝寺改为表忠观。2003年在保护原有遗迹的前提下,配合西湖水体景观复建而成,成为西湖南线集游览观赏、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于一体的园林景点和研究吴越文化的重要基地。
  15、西湖博物馆
  地处西湖柳浪闻莺公园旁,2005年国庆节建成开放,是我国第一座湖泊类博物馆,也是杭州西湖一处以博物馆展示功能为主,兼有游客服务中心、西湖学研究中心、文献资料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16、南宋御码头
  历代帝王游览西湖大多是从涌金门外埠头下湖。2002年依据古书和古画记载,复原帝王游湖的御码头及亭子,在柳浪闻莺公园重建御码头和翠光亭,为西湖南线增添了一处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17、清照亭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据记载,李清照曾在清波门一带居住过。2002年在清波门小溪边建清照亭,以志纪念。
  18、学士公园
  东靠南山路,西临西湖,南与长桥公园相连,北靠柳浪闻莺,面积12.7公顷。旧时有学士桥、学士港,相传宋有学士居此,故名。2002年南线整合时外迁少儿公园,改建为学士公园,形成草坡起伏、杉林片片、溪流清浅的公园。
  19、水南半隐
  是南宋画家郑起、郑思肖父子在长桥边的别墅。2002年在学士公园大草坪沿西湖处建掩土建筑,半隐于环境之中,营造“水南半隐”的意境。
  20、长桥公园
  长桥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长桥公园以桥命名。2002年南线整治时,疏理绿化,设林荫铺装,并以曲桥方亭挑于湖上,形成游路并增加景观层次。公园中部打开临湖栏杆,疏理植物,使南山路上行人视线可深入公园内部,扩大景域,成为一个开放式休闲公园。
  21、双投桥
  史载:长桥,宋代钱湖门外。先时水口甚阔,桥分三门,有亭临之,壮丽特甚。相传宋淳熙年间,钱塘王生与陶女名师儿者,月夜双双投桥下而死,故又名“双投桥”。2002年在此建双投桥、夕影亭,增添游兴。
  22、长桥溪生态公园
  长桥溪是西湖上游四大溪流(长桥溪、龙泓溪、赤山溪、金沙溪)之一,发源于莲花峰,自南向北流向西湖。2004年建成的长桥溪生态公园位于玉皇山北麓,占地44455平方米。整个公园以水景为特色,展示溪水的生态修复流程及生态园林景观,既解决水质改善问题,又为游客提供一处自然野趣的游憩场所。
  23、雷峰塔
  雷峰塔是公元972年吴越王钱m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修建。清末民初,因盛传雷峰塔塔砖有辟邪作用,盗挖塔砖的人众多。日,塔芯轰然倒塌,雷峰塔仅存遗址。日雷峰塔在原址上重建竣工,“一湖映双塔”和“雷峰夕照”景观在消失78年后重现,西湖中轴线上的五大著名景观因此不再残缺。
  24、万松书院
  初创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书院遗址于2000年7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01年9月依照明代格局复建,对体现杭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丰富西湖旅游景点、带动凤凰山景区的开发均有积极意义。
  25、紫来洞
  位于玉皇山腰,是清代福星观道长紫东用人工依势开辟而成,又名飞龙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深邃幽奇,湿润凉爽,是夏日消暑胜地。斜壁上写有"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巧妙地嵌入“紫来”二字,同时起洞名为紫来洞。洞口削壁上有仅容一人的石级,游人都喜横身通过,妙趣横生。2006年进行了整治。
  三、杨公堤景区
  26、杨公堤
  据文献记载,杨公堤位于西里湖的西面,沿山脚布置,具体位置大致相当于原有的西山路,堤上设六桥与苏堤六桥遥相呼应,俗称“里六桥”。2003年恢复杨公堤六桥。为满足游船通行与构景要求,恢复的杨公堤六桥均为拱桥。从花港缓步踏上杨公堤,一路水光山色,虫声鸟鸣,竹树映眼,令人应接不暇。
  27、蒋庄
  为无锡廉惠卿于民国初年所建,原名“小万柳堂”,后归蒋氏所有,更名“兰陔别墅”,通称“蒋庄”。著名学者马一浮先生曾在此居住。蒋庄是目前杭州保存比较完好的私家庭院之一,傍湖而筑,修竹婆娑,以其门对藏山阁,又名“掩水园”,园内主楼现为“马一浮纪念馆”。2003年整治修缮。
  28、魏庐
  又名惠庐,位于花港公园西侧,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砖木结构,局部二层,有大小客房10余间。2003年开始对魏庐进行整治,汲取中国传统园林布局手法,保持原来砖木结构的风格,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回廊迂回曲折,园林配置上还采用松、竹、梅加以点睛,辅之以观叶观色植物,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庭院园林建筑。
  29、红栎山庄
  清光绪三十三年建造,为邑人高云麟别墅,俗称高庄。抗日战争时期庄屋被毁,只剩“藏山阁”一处,原红栎山庄建筑无存。2003年结合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取山庄之园林意趣,在杨公堤畔花港公园原鱼乐园内易地恢复,成为湖西又一历史文化景观。
  30、浴鹄湾
  文献记载,赤山水曲为浴鹄湾。2003年整治修复的浴鹄湾景区,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湖面聚散开合,岸线曲折有致,经F源桥及花港公园内水港与小南湖贯通。景区内恢复了黄公望故居、先贤堂、黄篾楼水轩、武状元坊、霁虹桥、三台梦迹等故迹,恢复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
  31、高丽寺
  始建于吴越国钱武肃王(927)时期,至清光绪年间已无存。高丽寺复建选址在专家考证的原址外围,位于玉岑山、筲箕湾西北面,五老峰东南面,与俞曲园墓、陈夔龙墓、于谦祠等古迹相邻。建筑风格以仿宋式建筑为主,主要有天王殿、大雄殿、轮藏殿、华严经阁钟楼等,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占地15000平方米。日建成并对外开放。
  32、法相古樟
  俗称“唐樟”,在原法相寺旁,树龄1000多年。是杭州地区见诸记载树龄最大的古香樟。1986年起对该古樟进行了一级重点保护,设铁质栏杆围护,并于东侧主杈设支撑等。2004年整治修缮。法相古樟不仅是游览观赏和园林科研的重要资源,更是杭州悠久历史活的见证,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现在古樟边立碑,上刻陈三立《樟亭记》,以兹纪念。
  33、留余山居
  建于清代,原位于南高峰北麓,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帝到此游览,赐题“留馀山居”四字为额。山居旁另建有江亭、听泉亭。2004年在原址附近恢复原有观景建筑,沿用留余山居旧名。
  34、俞樾墓
  俞樾(),清学者,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著作有《春在堂全书》490卷。墓位于西湖区右台山麓,1978年后修复。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旁有右台仙馆,2004年在原址附近重建,与其北面的俞曲园墓相呼应,以纪念这位长眠于杭州的近代著名学者。
  35、陈夔龙墓
  陈夔龙(),清光绪进士。历任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48年8月去世,当年下葬杭州。陈夔龙墓位于俞樾墓南侧, 2004年恢复墓主体及墓道,并在墓前复原了牌坊,基本恢复了旧时景观。
  36、三台阁
  位于三台山顶,为游客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也是湖西地区唯一可俯瞰湖西全景的观景点。原阁早已不存。2004年恢复该景点,并修复完成了上山游步道,使该景点成为湖西景区“登山兼可看湖,游湖又可赏山”的一处游览空间节点。
  37、乌龟潭
  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空军杭州疗养院,南到八盘岭路。2003年建成,展示西湖地区历史上典型自然地貌和湿地生态景观。该景区通过拓展水面,设景观小岛,并以木曲桥与水岸相连,于水岸边筑茅草亭、茅草屋等能与湿地景观融为一体的景观建筑小品,四季皆能成景。主要有于谦祠及永福桥两处景点。
  38、景行古桥(杨公堤碑亭)
  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也是杨公堤诸桥中唯一尚存的古桥。2003年对景行古桥进行了整修,成为杨公堤六桥之一。桥畔有杨公堤碑亭。杨孟瑛在杭州知府任上浚湖筑堤,借鉴、继承了自唐李泌、白居易以来杭州地方官注重西湖保护的优良传统。现在杨公堤上建纪念亭及杨孟瑛雕塑,以示纪念。
  39、燕南寄庐(盖叫天故居)
  盖叫天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其在杭州的故居位于西湖金沙港。青瓦、白墙构成了典型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故居由门厅、正厅(百忍堂)、后厅(艺人之家)、左右厢房(盖叫天纪念馆)、佛堂等建筑组成。2003年故居重新修复后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将进一步丰富西湖历史文化内涵,并以其区位优势、文化优势提升整个金沙港景区的文化品位。
  40、盖叫天墓
  日盖叫天因受迫害在杭州含恨逝世。其墓址座落于丁家山麓,西山路边。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盖叫天墓,并将盖叫天的骨灰移葬此处。2003年对墓进行了修缮,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理。
  41、苏东坡大麦岭摩崖题记
  位于大麦岭东麓,为北宋元v五年(1090)苏东坡第二次来杭任知州时,与王瑜、杨杰、张寿同游天竺过麦岭时所题。摩崖高1.38米,长1.84米,字径0.1米,文右行,楷书。是杭州现存唯一的苏东坡题记。已被列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整治修缮。
  42、茅家埠
  东临杨公堤,南为丁家山、空军疗养院、浙江宾馆及五老峰,西至茅家埠村,北为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包括茅家埠、翁家桥以及大小麦岭一带。2003年整治修缮。该景点突出湖埠、香道及水滨民居的景观特色,着重体现茶文化、佛教文化及民俗文化,以再现西湖地区原生民居聚落及传统香市的景观风貌。内有茅乡古道、通利古桥、玉涧桥、五峰草堂、醉白楼、之谦纪念亭等景观。
  43、都锦生故居
  都锦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其故居位于西湖茅家埠。2003年整治修缮,由入口、祖屋、作坊(工厂雏形),及纪念室、陈列室等建筑组成,展示都锦生的生平和丝绸文化,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名人故居纪念馆。
  44、茅家埠村
  茅家埠水面之西即为茅家埠村,分为上茅家埠和下茅家埠。2003年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建设中,缩减下茅家埠村的规模,按照西湖传统水乡村落和古香道的格局进行整治调整,使其成为上香古道上重要的空间节点。如今,坐落在西湖西面群山之中的上茅家埠村已经成为杭州农家餐饮和农家茶楼的又一旺点,是不想远行的杭州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常去之处。
  45、龙泓涧
  位于茅家埠南侧,南临浙江宾馆,主要包括新恢复的龙泓涧湿地、普福岭湿地两块水面以及农家乐等周边区域。2004年整治修缮。新设置景观茅亭,保留原有茶园,湖中增设若干堤岛,整个水面曲折有致,一派休闲农庄风貌。景区内新恢复的饮马桥、玉钩桥两处古迹尤其引人注目。同时,通过扩大湿地和水面,种植大量植物,营造成环境幽静、风光旖旎的独特空间,成为湖西景区一处新增的游览亮点。
  46、郭庄
  位于杭州杨公堤畔。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丝绸商宋端友所筑,称“端友别墅”。后归汾阳郭氏,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江南园林志》称其“为武林池馆中最富古趣者”。1991年10月经全面整修后开放,成为西湖园林中最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私家宅园,已被列入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整治修缮。
  47、杭州花圃
  始建于1956年,位于杨公堤流金桥至卧龙桥段西面,占地28公顷。东临西湖,西倚西山,环境优美。2003年整治修缮,恢复天泽楼、小隐园、菰蒲水香、仰云楼、岩芳水秀等景点,布置精巧。是一处以“花景”为主题,以“水景”为特色,集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充满自然野趣的综合性公园。
  48、小隐园
  始建于宋代,初名适安园。2003年重建小隐园并沿用旧名,作为观赏菊花和展示菊花文化及承接金沙涧南来北往游人休闲的景点。
  49、赵公堤
  又名小新堤。为南宋时临安府知府所筑,“夹岸花柳一如苏堤”。民国期间修建马路后,堤断续难辨。2003年整治修缮。堤上的毓秀桥造型古朴,为整修后的赵公堤平添了几分悠悠古意。
  50、金沙港
  东隔杨公堤与曲院风荷公园相对,南临杭州花圃,西为浙江医院与龙井路,北靠灵隐路。2003年,根据史迹与现状环境条件,突出“港”的景观特点,以体现酒文化、京昆艺术及民俗民风文化为主,充分利用赵公堤、盖叫天故居等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
  51、环碧湖舍
  20世纪30年代上海闻人王晓籁在杨公堤第一桥环碧桥桥畔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别墅,取名“环碧湖舍”。因西山路旧时称仁寿路,故环碧湖舍又称“仁寿山庄”。2003年恢复该别墅旧观。
  52、荷香酒溢
  位于曲院风荷景区,2003年建成。主体建筑为二层仿古庭院式建筑。其陈设内容为风的故事,荷的风采;展示手法为壁面木制透雕、玻璃装饰、国画、书法小品,玻璃彩绘的荷之百态,并配以咏荷饮风为主题的楹联。荷香酒溢重新营造了酒香与荷香交融的美妙意境。
  53、风荷御酒坊
  南宋时杭州的酿酒之盛跃居全国之冠,当时在洪春桥附近金沙涧旁辟有皇家专用制酒曲的作坊。2003年在曲院风荷公园内重修古迹,御酒坊占地约一万三千平方米,园内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成为“芙蓉万斛香”的游览胜地。
  54、竹素园(湖山春社)
  在曲院风荷景区内,沿北山街一侧。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先后屡毁屡修。2003年对其进行了整治,仿“湖山春社”之布局,恢复竹素园。园内以竹类为主,园西以假山立峰为主,又名“江南名石园”,著名的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绉云峰”就陈列于此。
  55、于谦祠景区
  于谦(),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遭冤杀归葬杭州故乡。明孝宗时冤案昭雪,在墓旁建旌功祠,形成祠墓合一格局。现墓系1982年重修。1998年,在墓道两侧设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重修于谦祠。2004年对其建筑和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修缮,重新设置了牌坊,增设了游步道,调整了周边的园林布局,与整个乌龟潭景区融为一体。
  56、武状元坊
  南宋时,南高峰顶曾设比武露台。嘉定七年(1214),右榜武状元刘必方在南高峰麓赤山道口立武状元坊。2003年重建以志古迹。
  57、黄篾楼
  文献记载赤山埠水曲为浴鹄湾,元代著名文学家张雨构水轩于此,名曰“黄篾”。2003年在浴鹄湾畔复建一临水观景,用旧名“黄篾”命名。
  58、子久草堂
  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一峰道人。江苏常熟人,元代画坛著名的“元四家”之首。作品气韵流动,富于变化,传世的有《富春山居图》等,相传黄公望曾在杭州赤山之阴结庐隐居。2003年设黄公望故居陈列室供人追怀。59、赵之谦纪念亭
  赵之谦(),博古通今,怀才负奇,在书画方面有极高造诣。赵之谦墓在西湖丁家山麓,已毁。2003年建亭于墓址附近以资纪念。
  60、五峰草堂
  建于民国时期,曾作为“三较普善堂”堂址,后多次易主。建筑为二层楼房,平面呈曲尺形。廊柱间设雕饰草叶纹的栏杆和挂饰,朴素雅致。2003年修复。
  61、上香古道
  清中叶以前,茅家埠一带仍有大片西湖水面。香客常常乘船在茅家埠登岸,经上香古道去天竺诸寺进香。2003年恢复古道,作为游客寻幽访古和体验传统民俗的文化走廊。
  62、天泽楼
  名称取自天泽庙。天泽庙始建于宋以前,是古人求雨祈福的灵地。2003年复建之天泽楼,保留了原天泽庙祈雨文化的踪迹。
  四、北山街景区
  63、北山街
  2004年启动了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一期工程,恢复玛瑙寺等一大批历史文化景观。实施体现“水墨江南”特色的北山街夜景灯光工程,以及对北山街、葛岭路、栖霞岭路道路两侧建筑立面及周边绿化进行一系列整治,使北山街成为继西湖南线、新湖滨景区及杨公堤景区之后西湖的又一精品亮点。
  64、武松墓
  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言武松在杭州出家终老,葬于杭州。现址武松墓位于西泠桥畔,修建于1924年,1964年墓被平毁。为充分挖掘西湖的历代传统文化,在广大市民游客的要求以及专家学者的论证基础上,于2004年在原址恢复武松墓。
  65、苏小小墓
  苏小小,南朝齐(479-502)钱塘歌妓,才貌出众,传说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后人仰慕其文采,在此建苏小小墓。清乾隆时又在墓上筑亭一座,后几经毁建。1964年12月墓被平毁,1988年在墓亭原址上修建了六角攒尖顶亭,名慕才亭。2004年,为体现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重新修复苏小小墓亭。
  66、镜湖厅
  位于北山街新新饭店以西至西冷桥以东的滨湖地带,占地面积1.69公顷。2004年结合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保护工程,对所有建筑进行了修缮,清雅、和谐,成为北山地区又一处旅游亮点。
  67、菩提精舍
  建于1926年,原为民间居士檀越修行佛法的场所。整幢建筑精雕细琢,中西合璧,堪称精品。2003年,菩提精舍修葺后对外开放,成为了市民游客参观休闲的场所。
  68、抱青别墅
  为清末民初湖州南浔富商所建,1933年被改建为葛岭饭店,别墅为三层西式楼房,既具西洋建筑的典型特征,又保存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2004年进行了整修。
  69、玛瑙寺
  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原在孤山,旧名“宝胜院”。1152年迁至今址。曾经数次重建,现存建筑为1921年重建。2004年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中,对现有历史建筑予以维修加固,历史遗迹原状保护,其它园林部分参照《清代园林图录》玛瑙寺图,修复一亭、一阁、廊宇和后山门,以传递历史信息。
  70、静逸别墅(宝云寺遗构)
  民国时期浙江省主席张静江的别墅。位于北山路中段、葛岭路智果禅寺旁。主体建筑为两栋欧式风格的二层楼房,倚山面湖。另有附属用房数间。2005年进行全面整修,在保留原有环境和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完善相应设施。宝云寺遗构在静逸别墅西侧的葛岭山坡上,前身是五代吴越千光王寺,曾是西湖“宝云茶”产地,2005年整治。
  71、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
  1929年浙江省主席张静江主持举办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时,特意为博览会新建一部分展馆,工业馆即为其中之一。工业馆旧址梁架结构采用工业建筑形式,风格独特。其平面布局像一个巨大的“口”字,故又称口字厅。2003年整修后建成西湖博览会博物馆。
  72、黄源旧居
  位于北山街葛岭路13号,近代著名文学家黄源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起曾在此居住生活了半个世纪,留下了他的奋斗史迹和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2005年对黄源旧居进行了建筑修复及环境整治,恢复了其改建造前的历史建筑格局风貌。
  73、乐墅
  位于葛岭路18号,系民国建筑,共二进,院内花木扶疏,假山嶙峋。2005年对其建筑格局、建筑物、装修、附属物以及庭院环境中的假山、绿化、铺地等进行修缮,相应设施得到了完善。
  74、秋水山庄
  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为《申报》主人史量才旧居,以其妻沈秋水之名命名。1934年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沈秋水将山庄捐赠给社会。建筑格局保存完整,富有民族特色。2004年进行整修。
  75、穗庐
  又称“鲍庄”,1925年建成,位于北山街94号。它坐南朝北,依山面湖,颇有“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之畅意,可称为西湖北山街现存于世难得的私家园林。2005年整治修缮。
  76、韩美林艺术馆
  韩美林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实力派画家。韩美林艺术馆位于杭州植物园内,总建筑总面积4207.2平方米。2005年10月建成开放。艺术馆以江南地域文化、西湖柔美山水之韵味为基点,参照后现代艺术主流派之构思技巧,进行整合包装,吸纳传统民居建筑精华,进行构思创作,意在契合韩美林先生的创作特点。
  77、仁寿山公园
  位于植物园东南侧,占地25000平方米。公园内拥有张宪墓、林风眠故居两处历史古迹。2004年对仁寿山公园进行了全面整治,对原有历史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与修缮,对新发掘出的张宪墓进行了原位修复,同时以原木为主要材料,对周边景点进行了改造,形成自然与野趣相结合、人文与自然相成趣的独特公园。
  五、两堤三岛景区
  78、白堤
  全长987米、宽33米,把西湖划分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2005年整治修缮。修缮后的白堤,经过柳树、碧桃调整,突出了“间株杨柳间株桃”的原有特色,除去了原来与周围景色不协调的设施,重新统一设计了路灯、果壳箱、景点说明牌、护栏、座椅等,均古朴别致,为白堤增添了几分古韵。
  79、孤山
  位于西湖北,东以白堤,西以西泠桥与湖岸连接。2005年整治修缮,根据原有景点布局,进一步挖掘孤山的人文景观,并对植物、地形、道路进行整治,形成统一的环境景观。
  80、白苏二公祠
  2005年在两堤三岛景区建设中,根据原貌复建白苏二公祠。祠以纪念白居易为主,展示白苏二公祠的历史沿革以及白居易、苏东坡的楹联匾额和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名篇。原先保留的17块“白苏二公祠”相关的石碑,包括了4块苏东坡手迹的石碑及杭州遗存最早的碑刻―唐代龙兴寺经幢拓片,也都在祠内展出。
  81、林社(林启雕像)
  位于孤山北麓,是纪念清末杭州知府林启的场所。林启在杭任职期间,创办求是书院、蚕学馆和养正书塾,是浙江近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病逝后葬于西湖孤山。2004年在林启纪念馆南侧小绿地上设林启纪念像,并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
  82、湖心亭
  “湖中三岛”之一,2005年进行了整修,恢复“湖心平眺”景观。整治后的“太虚一点”显得更加富丽堂皇、端庄古朴;取消其内部过多的商业内容,代以湖心亭历史典故陈列。岛上还重立暗寓风月无边的“虫二”碑,并通过在旁边加文字小记说明此碑的由来及典故,充分发掘其的文化内涵,丰富湖心亭的历史人文景观。
  83、苏东坡纪念馆
  位于西湖苏堤南隅,于1988年建成。2004年进行全面改造,包括陈列改造、建筑整修、绿化调整等。同时考虑游客的集散功能,取消围墙,增设人性化服务设施,使馆区与西湖南线、西线景区相衔接,更显自然和通透。
  84、复旦光华牌坊
  位于孤山公园正对面,是康熙年间清朝行宫的牌坊。2005年根据市民提议复建,牌坊高7.2米,宽11.9米,四柱三间三楼式,整座牌坊端庄、凝重。
  六、灵隐景区
  85、头山门牌坊
  2003年江泽民同志专门为灵隐寺题写了寺名,这是我们党尊重佛教信仰、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名胜区对灵隐头山门牌坊进行了整修,并结合江泽民同志题寺匾额悬挂、周边环境整治等一同进行。
  86、御碑亭
  在灵隐主入口处。清康熙、乾隆曾多次南巡,必到灵竺,封赠甚厚。康熙二十八年(1689)三月,康熙首巡杭州,临幸灵隐寺,题有《灵隐寺》诗,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并为合涧桥旁飞来峰坊题“飞来峰”三字。2006重建御碑亭,展示《灵隐寺》诗的手迹。
  87、北峰茶韵
  在北高峰下留有一片龙井茶园。2006年通过对周边环境和道路的整治,突出了茶园纯朴自然的秀丽风光。区内有黄机墓碑,立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黄机为钱塘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是清代的清官。
  88、合涧沉钟
  古时慧理在飞来峰下建寺,先在龙泓洞侧建灵鹫寺,后建灵隐寺,下天竺梵经院。两院一涧相隔,同一山门出入,跨路而建,山门上题“佛国”。合涧桥位于灵隐、天竺诸山峰南北溪涧汇合之处,涧宽水深,大雨之后,水流急湍,怒涛飞涌,与下天竺寺悠远的铜梵钟声,合为一景,是原中天竺十二景之一。明末年间石桥倒塌,涧水也逐渐变小。民国重建为土板桥,2006年复建为拱型桥,造型古朴优美。
  89、玉液重泉
  位于飞来峰脚下,其四周挺立着参天古树,攀附有千载寿藤,郁郁葱葱,丹垣绿树,蓊郁空蒙,光影浮动,游人至此,如入净土,尘意顿消。2007年整治修缮。
  90、灵鹫飞来
  飞来峰一名灵鹫峰,位于灵隐寺前。四周古树参天,洞壑幽深,溪泉潺潺,静谥神密。景区内的飞来峰造像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五代、宋、元、明代造像115龛共计345尊。2006年整治修缮。91、冷泉猿啸
  包括冷泉亭、壑雷亭和呼猿洞。建于唐代,后由于山洪暴发被毁。明万历年间移建于今址。亭内原有匾额,“冷泉”为唐代白居易题写,“亭”字为宋代苏轼增写,惜今已不存。1980年修建重题。2007年整治修缮。
  92、灵隐寺
  又名云林禅寺。座落于西湖西北,北高峰南侧山脚下,由印度高僧慧理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创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江南著名的禅院,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的中国最大贴金木雕―释伽牟尼座像,高19.6米,由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抗日战争时期,遭到严重破坏。1951年大雄宝殿梁塌。1953年进行全面整修,大雄宝殿改为钢筋水泥建筑。1975年,又进行全面整修,殿内佛像重新贴金和彩绘。1988年后至今已作进一步扩建,相继建成药师殿、罗汉堂,华严殿等。
  93、法喜寺
  后晋天福四年(939),僧道翊在白云峰下结庐,为上天竺开山祖师。清乾隆时赐名“法喜寺”。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1985年、1991年进行了两次大修。现寺规模为三天竺之冠。2006年开始进行修缮整治。
  94、法净寺
  由宝掌禅师创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南巡时,为中天竺御题寺额为“法净寺”。明代改称法净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寺院遭遇火灾,损失巨大,现已恢复原样。2006年开始进行修缮整治。
  95、法镜寺
  位于西湖区灵隐天竺路旁,西傍飞来峰,东临月桂峰。清乾隆时改名法镜寺。清咸丰十一年(1861)在兵火中化为灰烬,光绪八年(1882)再次重建。现为西湖唯一之尼众寺院。2006年开始进行修缮整治。
  96、永福寺
  创自慧理法师,曾有上下永福寺。前莲花峰,后形胜山,左香林亭,右幽雅轩,中有雨华亭,金砂池诸胜。历代久废,国初,高僧宗讵建大雄宝殿,寻毁。2006年在原址重建后对外开放。
  97、中印寺
  在中印峰下,相传是由宝掌大师创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原先寺庙规模不大,与天竺各寺一样供奉观世音。有一井,清澈见底,人称甘露泉。后年久失修,香火渐衰。2006年进行了整治修缮。中印寺虽不大,但小巧精致,藏而不露,也不失为一处佛教宝地。
  98、白乐人家
  即白乐桥农居点,距灵隐寺仅400米之遥。白乐桥又名万佛桥,因村中原有万佛寺而名,又有传说为白居易所建,因之而名。桥下有南北两涧,一名后涧,一名金沙涧(碧溪)。2006年对白乐桥、天竺区块进行了农居综合整治,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功能,凸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重新散发出民风民俗纯朴的茶乡及近郊佛教文化古村的魅力。
  99、韬光观海
  位于灵隐寺西北约3里的巢枸坞,是唐代韬光禅师所建。寺后的平台上有一座四角亭,取名“观海亭”。此处原是唐宋时观赏日出的最佳地方,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南巡至韬光寺,曾题匾额“云澄日观”四字。2006年起整治修缮。
  100、法云古村
  原为法云弄居民区,留存有不少典型的山村民居。2006年整治工程中,对这些民居进行保护和修缮,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人文历史内涵和宗教氛围,并进行整体环境治理,成为一处山、水、茶、人、佛共融的旅游胜地。
  101、钱源探古
  钱源又称武林水,由发源于灵隐山西源峰长2.2公里的北涧和发源于天竺白云峰长3公里的流虹涧,汇聚于灵隐合涧桥下而成。是西湖最大天然之水源。自西向东流经桃源岭,过流金桥,入西湖。2007年整治恢复。
  102、香林佳茗
  香林茶产于下天竺香林洞。天竺生态环境优良,谷深林密,土质湿润,朝融夕微,适宜茶叶生长。2007年起整治恢复。
  103、三生石缘
  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系由三块天然石灰岩组成,每块巨石高约丈许,峭拔玲珑。上面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三生石畔的摩崖上,曾留下了大量唐、宋以来的题词石刻。2007年整治修缮。
  104、经台梦谢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中国著名山水诗人。幼时曾寄养于灵隐杜明禅师处,据《西湖游览志》载:灵隐山畔有梦谢亭,晋杜明禅师为谢灵运建。????其父之举,忧不宜畜,乃寄养于杜明。杜明夜梦东南有贤人相访,翌日,灵运至,遂建梦谢亭。2007年整治修缮。
  105、天竺香市
  原为西湖十八景之一。沿天竺山支脉而建上天竺、中天竺和下天竺合称为“三天竺”。北宋咸平元年(988)杭州知府张去华到天竺向观音祈雨“应验”后,人们纷纷来此祈求佑护和赐福,“三天竺”逐渐成为一项西湖传统盛事――“天竺香市”。2006年对天竺香市进行恢复建设,展现了天竺香市的历史和佛教文化艺术内涵。
  106、七星潭月
  为中天竺十二景之一。位于中天竺寺内大殿前,与一汪清泉相通,形似北斗七星排列。北宋诗僧契嵩所作《中竺十二景题咏――七星潭月》:水沼形联北斗名,来源脉引天河清。夜凉云去秋空净,冰魄ss万里平,形象地描写了当时的景色。2007年开始整治恢复。
  107、天香月桂
  中天竺十二景之一。月桂峰与下天竺寺隔涧相望,古时月桂峰上下遍植桂树,故自唐朝至元明诗人常在下天竺争诵“月中落桂子”。南宋高僧慈云大师曾建“月桂亭”,环亭遍植桂树25株。2007年开始整治恢复。
  108、永清竹浪
  为中天竺十二景之一。在永清坞植竹成林,引人观赏,原名“水清竹浪”,人们赞叹这里“万竹参霄,碧荫数里,寂然空谷,惟闻泉声”,令人有超凡脱俗之感。“永清竹浪”,遍植小竹,形成竹海,随风起波,碧浪滔滔,引人入胜。2007年开始整治恢复。
  109、琴岗竹月
  为上天竺八景之一。白云峰余脉有一山岗,其形如琴,故名琴岗。古时琴岗上岗下,修竹成林;琅轩清越,夜间上岗赏月,称“琴岗竹月”。2007年开始整治恢复。
  110、枫坞霜红
  在灵隐枫木坞,遍植枫树,秋风起早霜落,红林尽染,形成一景,特别美丽。2007年开始整治恢复。
  111、云堂清梵
  “上天竺八景”之一。“云堂”,即僧堂。清梵,僧人诵唱佛经的声音。佛学艺术研修苑位于法云古村,主要进行佛教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及禅茶研究,为杭州和周边城市的佛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清修的场所。计划2007年开始建设。
  112、禅茶苑
  唐代西湖产茶主要在天竺、灵隐一带,当时以香林茶、白云茶、宝云茶和垂云茶最为人称道,其年代早于龙井茶。寺庙僧人,傍寺开垦茶园,自采自制,或自用,或用于招待施主香客,称作佛茶。历代名流之士均喜与高僧吟诗品茗。2006年开辟佛茶苑,为风雅之士提供品茗谈禅的一处佳地。
  113、朱庄
  建于民国初年,庄主为贵州名绅、浙江兴业银行的创始人之一朱晓兰。建国后,朱庄作为杭州大华饭店的分部,主要作接待贵宾之用。日,朱德委员长途径朱庄休息之际,写有《登西湖北高峰》一诗。朱庄现为武林健身疗养院,接待四方宾客。
  114、蒋氏宗祠
  又名三径堂,位于灵隐法云弄。1922年蒋广昌绸庄主人蒋海筹在此买进墓地及旁边小莲庄,并加修葺,改名蒋庄。庐舍为合院式建筑,雕梁画栋,花繁叶茂,屋墙全以黄石叠基,青砖石砌,细腻精致。2007年开始整治修缮。
  115、瞿鸿S墓
  瞿鸿S(),字子玖,号止庵,晚号西岩老人,湖北善化(今长沙人)。曾两度外放浙江学政,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死后,冯煦为之撰《神道碑》,陈三立为之撰墓志铭。2006年整治修复。
  116、方令孺旧居
  方令孺是我国著名女作家、第一代文联主任,其故居位于灵隐白乐桥3号,建于上世纪40年代,属西式花园别墅,坐北朝南,依水而建,院外小溪潺潺,院内花木繁茂,风景优美。文坛泰斗巴金常来此探望方令孺,现为省作协所有。2006年整治修复。
  七、龙井茶文化景区
  117、龙井寺
  龙井寺景群集中了大量的人文遗存,如乾隆皇帝亲笔所题“龙井八景”。2005年,龙井寺按历史原貌修复,整治后的龙井寺再现山水之胜、林壑之美,集泉文化、茶文化、禅文化于一景。
  118、龙井茶文化村
  位于龙井寺以西,狮子山东麓。2005年对龙井村进行了全面整治,强调其山村本色,经过整治后的龙井村,焕发了茶乡风采,村内胡公庙、十八棵御茶、老龙井等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寻幽探胜。
  119、过溪亭
  又名“二老亭”。相传苏东坡上山拜访高僧辨才,两人一见如故,秉烛夜谈,次日辨才亲自送苏东坡下山,后人在二人送别处建亭,名“二老亭”,两侧有龙池、泻池。2006年根据地形条件扩大恢复龙池、泻池水面,对周边绿化、农居进行调整、改造,呈现西湖传统民居风格。
  120、风篁岭
  过溪亭边的石崖上有乾隆所书“风篁岭”三字。2006年整修石崖周边环境,修复了崖上石刻。在风篁岭摩崖石刻的崖脚,有一处水塘,据记载为“小水乐”,营造了“风篁夹道”的景观效果。
  121、涤心沼
  在风篁岭南面有一处方形水池,历史上为涤心沼。“涤心”即清澈之意,整治前的涤心沼已成为一潭死水,池塘中漂浮着腐烂的残枝枯叶,名不副实。2006年整治时,将其与龙泓涧水系贯通,营造跌宕起伏的水体景观,沿溪流铺设园路与风篁阁相通,在涤心沼西北岸复建小楼月林堂,形成转承启合的院落空间。
  122、方圆庵
  在浣花池西侧山凹。相传有米芾的题书及秦观的《龙井记》刻于庵旁石壁,为辨才居住的地方。明代闻启祥在庵遗址上置别业,名龙井山斋。又有王隐君山斋。今已不存。2006年整治复建了方圆庵。
  123、“龙井八咏”陈列室
  位于过溪亭的西南面。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遍游杭州上下天竺、龙井、云栖等地,四次到龙井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并在龙井寺御题“龙井八景”,还撰写龙井茶歌,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2006年通过整治工程对这所民国时期老宅进行了整修,开辟为“龙井八咏”陈列室。
  124、“龙井八咏”诗碑廊
  坐落于龙井过溪亭与荪壁山房之间,是2006年整治开放的“龙井八景”的重要景点之一。“诗碑廊”由100多米长的木制碑廊组成,分为4段,廊内青灰色的京砖上展示了乾隆四次到龙井巡游的32首御诗,或跃于宣纸上,或刻入京砖内,具皇家气度而不失清雅之风。其中17件是乾隆手书真迹或拓片。
  125、中国茶叶博物馆
  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龙井茶乡,是我国唯一的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199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重新进行了打造“杭为茶都”的整合设计,使馆区环境与周围青山绿水、满目茶园浑然一体,充分体现出一流茶专业生态休闲型博物馆的特色。
  126、龙井山园
  龙井山园地处翁家山,是一处环境清幽、游览内容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主题公园。2005年,针对龙井山园在硬件景观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龙井茶文化村的改造,对山园进行了环境整治,使之成为具有一流环境、一流游览内容、一流服务的主题游乐公园。
  127、荪壁山房
  在过溪亭下游东侧,此处曾为宋人金应桂隐居之所。金应桂,号荪壁,擅长书画,常以林和靖自比。2006年修复,主体建筑院落层次丰富,左可赏自然丛林、奇石裸岩,右可赏片片茶园,营造出访隐居之士、鼓琴看画的意境。
  128、樟荫品茗
  在鸡笼山西侧山谷,片片茶园,层层茶山形成独具魅力的茶乡风光,几株大香樟点缀于茶园中,形成清新可人的风景。2006年整治修缮,在大樟树设平台,人们可在茶园中体验采摘的快乐,在樟荫下品尝新茶的清香。
  129、精品茶宴
  原龙泓涧旁有一龙井草堂,由花圃改建而成。2006年整治工程根据原建筑的空间关系进行改造,成为一处环境幽雅,品尝精品茶宴的佳地。
  八、吴山景区
  130、伍公庙
  位于吴山东南角。春秋时因吴国大夫伍子胥以忠谏被谗而死,百姓立祠祭祀,至今已二千余年。历史上伍公庙屡毁屡建,目前所存伍公庙为清代遗存,为杭州市文保点。2006年整修后的伍公庙为民居式建筑,面积844平方米,形成神马门、御香殿、寝殿三进完整的建筑布局。
  131、东岳庙
  始建于北宋,几经沧桑,但始终是杭州人节俗文化的汇集点。2006年充实了内部陈设,中庭的古戏台是杭州唯一仅存的清代古戏台实物遗存。
  132、药王庙
  旧名惠应庙,俗称“皮场庙”。位于吴山太岁庙南侧。南宋建炎年间建庙,供奉张森,两侧绘二十四医仙。民国时期重建。解放后先后辟为茶室与书场。20世纪50年代中,改建蜡像馆――“先贤堂”,塑杭州名人。本世纪初重建,额药王庙。2006年吴山伍公山景区整治中对其文化陈设进行完善。
  133、阮公祠景区
  位于吴山城隍阁的东面,北与伍公庙景区遥相呼应,西与吴山城隍阁景区接壤,南被众多人文历史、自然文化景观环抱,如三茅观故居、白鹿亭“泼水观音”等。景区面积约3万平方米。历史上的阮公祠景区与伍公山、城隍山相连,繁华兴盛,四时八节,游人来往,摊肆买卖,山上香火,山下集市,犹如一幅杭州民俗风情图。计划07年建成。
  134、吴山民俗休闲区
  2006年整治中拆迁安置户居民,拆除搭建建筑,整修有五十年以上历史的民居,保护其原有传统建筑的特点,共保留、修建大碗茶、室外休闲,作为市民晨练、喝茶,遛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场地。
  135、州治纪念地
  原是一片林下空地,2006年整治中铺装了古朴的旧石板,设置了州治纪念石,刻“州治”二字及杭州建州文字说明,依山势修建戏台一座,周边配以秀丽的花草,清雅大方,既方便市民休闲锻炼,也是集举办活动、纪念等功能为一体的场所。同时,这里也是举办吴山庙会的主要区域。
  136、吴山庙会
  历史上的吴山庙会是西湖规模最大、举办时间最长的庙会,解放以后消失。1986年杭州第三届艺术周期间,吴山上曾举办庙会,1992年为丰富杭州旅游观光文化内涵,结合杭州经济活动,举办了西湖庙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庙会。2006年恢复吴山庙会活动,展现民间的绝技绝活和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及传统中医中药,再现历史上吴山庙会繁华景象。
  137、有美堂碑
  在茗香楼附近立《有美堂记》碑,正面为有美堂三个大字,背面为欧阳修为记的《有美堂记》。由于有美堂年代久远,遗迹早已堙没,相关资料缺乏,恢复困难,2006年立碑纪念。
  138、城隍阁
  2000年建成开放,是杭州标志性景观之一。为七层仿古建筑,高41.6米。登阁可以东观市景,南眺钱江,西览群峰,北望西湖。城隍阁右侧,建有周新祠。周新为杭州的城隍,祠的复建表达了杭州人民对这位古代清官的怀念。
  九、其它
  139、梅家坞茶文化村
  梅家坞是杭州最大的龙井茶生产基地,茶地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采茶季节,采茶女穿梭在碧绿的茶树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经过2003年的整治,梅家坞营造出“十里梅坞蕴茶香”的农家休闲旅游环境,成为杭州一个具有独特性品牌的旅游新亮点。区内有梅家坞周恩来纪念室、礼耕堂、郎当岭(入口)、十里梅坞、朱家里等历史文化景点。
  140、梅家坞周恩来纪念室
  位于梅家坞村。周恩来总理自1957年起曾先后五次来到梅家坞视察、指导工作,周恩来纪念室就是由当地村民捐款,将接待过总理的老楼改建而来的。2003年,修缮后的纪念馆采用古典和现代风格相结合的手法,并适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视觉效果和展厅氛围上比过去有较大的改观,使观众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141、理安寺
  位于九溪理安山麓。相传南宋时,宋理宗曾来寺进香祷祝国泰民安。明清时理安寺亦进入西湖著名佛寺之列。后毁。2003年实施理安寺景区整治修复工程,与九溪烟树景观有机融合,提升其“深山藏古寺”的幽僻意境,营造设施完善的休闲旅游区,满足游人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
  142、龚隹育墓
  位于六和塔东侧山坞内,是西湖风景区乃至杭州不可多得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士大夫墓葬实迹。2002年实施龚隹育墓环境整治工程,利用山石、水体、植物等载体,结合山林清泉等组景,巧妙布局,塑造和体现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濒临钱塘江畔的西湖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
  143、严官巷南宋遗址陈列馆
  2004年,在万松岭隧道东接线的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这一发现被列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通过在隧道两边建两个相互连通的展示厅的形式,建成了“南宋遗址陈列馆”。该馆作为我市考古遗址的第一个对外展示项目,为杭州地下考古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44、南宋官窑博物馆
  位于杭州八卦田东侧乌龟山麓。是一座展示南宋官窑遗址及出土文物,兼有其它古陶瓷文物和现代仿古瓷精品的陶瓷专题博物馆。2005年,南宋官窑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文物和丰富陶瓷文化内涵,2007年正在实施二期扩建,新建陶瓷文化展示厅、陶艺教育实践中心、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
  145、八卦田遗址
  八卦田遗址位于玉皇山南麓,涵盖了吴越、南宋两段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凤凰山景区内南宋、吴越文化的交融区,特别是以强烈的农耕文化为特色凸现在景区中。由于多年来一直未对八卦田及周边地区进行保护整治,整体环境比较差。2007年通过整治现有平面格局、调整绿化配置、整治周边环境,对遗址进行保护,进一步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 <span style="color:#07-05-26
? <span style="color:#07-06-18
? <span style="color:#07-05-25
? <span style="color:#06-09-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谭咏麟最佳十二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