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姓的来源小说

姓爱姿势电影m/v,老太与小伙通奸小说15-3-11 17:28:27
<a href=".cn/bribe/117.html" title="做v换妻,虎门龙眼站街女,也被幕后黑手下毒了,只是自己没发现
<a href=".cn/bribe/159.html" title="ll<畋i_ml____lli圯\zy_\Y偕l_l_ml___oil__x[ol,玫瑰斗论坛网址 百度知道,吹起留海的发丝,不时跺动双脚,那是在驱冷
<a href=".cn/bribe/668.html" title="皇色带,女人私长处图片,
鬼医哈哈大笑
友情链接:当前位置:
|| | |
于 七 后 裔 在 胶 州
人气:2890 回复:55
注:本文是于家的斑斑血泪史 ,写作过程中饱含了于七起义史三位老专家的心血。我三月初接到栖霞市约稿,李恩浦先生帮我打好骨架;周杰三先生几次帮我修改。20天完稿打印成文,我先送给李恩浦先生,他已经住在海慈医院眼睛看不清楚了,他说你放这里,过几天回家再看。李恩浦老先生没有再回家,一个月去世了。栖霞市李元章先生又组织学者对全文进行了梳理润色,具体过问排版印刷,并在栖霞年刊第一菲页上附了大幅“于七画像彩色照片”。“于七后裔在胶州”稿,首先发表在“栖霞文史资料”2001年年刊上。后发表在“胶州文史”及“青岛文史”政府文献汇编中。去年8月11日,我分别使用 “孟禧裔孙”、“孟禧嫡孙” 户名发到“于七起义吧”及大众杂谈。2008年半岛都市报发表了付题“于七十代孙于桂明讲祖先逃亡崂山历史”,大标题“于七崂山创螳螂拳” 一个整版的报导和去年8月青岛信报发表了“于七给胶州子孙后代留下1800两黄金”、“于七崂山创螳螂拳”为题,对于七两次抗清起义先后15年和崂山创螳螂拳以及于七胶州后代作了两个整版的介绍和报导,附了于七彩色画像,赞于七是“高、富、帅”,全文发在青岛新闻网上。现在按2001年“栖霞市文史”原稿全文在青青岛社区和大众青岛论坛发表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 七 后 裔 在 胶 州& && &&&& && && &于 桂 明& && & 引& && & 子& & 于七的长儿媳,带着三个孩子(于七的长孙、长孙女和次孙),逃亡到胶州,已经340年了,现已繁衍到第十四代。&&我小的时候,就对于七和我们是于七的后代很感兴趣,愿意刨根问底。五六岁以后就知道我们的老家是栖霞县唐家泊子,锯齿牙山(牙山)是我们家的山;也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因为于七造反,遭清廷满门抄斩而逃亡到胶州的。&&1947年的秋天,我的家乡解放了。当时我11岁,一天,一位解放军的于姓指导员住在我家,他说他是文登县大水泊村人,当知道我们是栖霞县于七的后代时,与我父亲说话很投机。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于七老家的若干鲜为人知的故事:明朝年间,于七之祖父于进表是胶东武林名人,戚继光的挚友;栖霞巨商,经营金矿,为栖霞首富,登州府巨豪富;山东省萌芽的资本家(栖霞是全国产金大县之一)。于七蛇窝泊大庄园,被清兵焚毁(有文记、无物查);明末于七唐家泊大宅院“高门峨峨“(大于晚清栖霞牟二黑大地主庄园)。于七接官亭别墅群,是清初年全国最大最豪华的私人别墅群(有“石崇”、“金谷园”之比,被清兵先抢劫后焚毁。现桃村镇接官亭村,前河后山小平原佳境)。于七两次领导胶东农民起义,是胶东农民抗清起义的领袖,是民族大英雄。于七之父于克清,少年时就跟随登州府总兵戚继光。后来,戚继光成了明朝南征大元帅,于七之父也就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有“草上飞”之美名。戚继光看中了于七之父的天才和人品,将长女戚颜君许配给于七之父为妻。将小女戚韶君许配给福山县人士王道增(明朝户部尚书)为妻(王氏家谱记载:王道增与父两代进士、两代户部尚书)。& & 于七(名孟禧,字乐吾,乳名小喜。亲堂兄弟行七),的童年时期,正逢家道兴旺:昼读书,夜习武,13岁拜沧州亡命武师胡登选为师(李恩浦说7、8岁拜师)。因刻苦攻读,明末在他17岁这年考取了文秀才第一名,21岁时考取武秀才,22岁时(明崇祯三年)又考取了武举人。(阎崇年讲明史说:明武举严于文举,首先要具备文举资格。)于七的姨(戚韶君)只生王伦一子(明末双举人),后来王伦取于七三妹为妻,于家和王家亲上加亲。于七抗清起义时,王伦为谋士之一。又因与于七的特殊关系,清廷下令捉拿于七和王伦。胶东农民起义,被清廷几十万重兵残酷镇压后,于七“山前脱靴,山后夺路”,逃到崂山华严寺削发为僧。王伦逃到了东北。清兵没有捉拿到于七和王伦,因无法向清廷交待,则自圆其说曰:“钻天的于七,土遁的王伦。”于七逃到崂山华严寺,后为华严寺第三代方丈,法名照瞳,法号善观,享年93岁(见附图一:于七画像);圆寂后葬在华严寺塔院内,塔铭曰:庄严示寂弘教大士上善下观瞳公和尚墓塔。临终留言:“生不逢时,清不灭,目不瞑”,园寂之后,双目园瞪,望向自己的家乡栖霞。王伦夫妇逃到东北后又生一子。六十年后,于七三妹之孙(王伦之孙)王尔烈在雍正年间中了进士。乾隆年间因主考有功,乾隆帝赦其祖父王伦无罪。王尔烈是嘉庆帝(乾隆之子)的恩师(国师)。清朝最后状元王寿鹏,是于七三妹的第九代孙(于七三妹的长子和次子逃到潍坊。王氏两朝四进士,一状元,山东书香大户)。王状元是戚韶君(戚继光的小女儿和王道增)的第十代孙;是于七的第九代外甥,我父辈的远方姑表兄弟。王寿鹏状元是民国时期山东省教育厅长,创立山东大学。(潍县状元巷,20年曹、王两状元,是中国一奇。)这场由胶东农民自发起兵抗清,由于七领导的胶东农民抗清起运动,最后失败了。于家大小人口中,被清廷满门抄斩50多人;受牵连的家族亲友被关、杀超过三千人;清廷围胶东,攻牙山,杀戮胶东男女老幼和义军十几万人。“土地荒芜无人种,白骨堆山遍地磷”,这就是胶东广大农村被清兵戮掠后的真实情景。& && && && & &&追&&根&&思&&源&&& & & &&& 公元<font face="仿宋_GB年(清顺治十八年)四月十五日,是莱阳宝泉山庙会,十里八乡的莱阳、海阳和栖霞的百姓,都趁春暖花开的宜人之时,纷纷赶山逛市,赏花拜佛。于七之弟于九,也陪妻子衣氏去赶庙会,为衣氏之母所患的眼病上山求神烧香。& &&&于九之妻衣氏,是明门闺秀,绝丽隹人。当即被莱阳土豪、人称“恶太岁”的宋彝秉看见了,便对衣氏纠缠不休。于九知道此事后,将宋彝秉打了个鼻青眼肿。从此,为于七家惹下了灭顶之灾。宋彝秉被于九打伤后,四处寻机报复。他弄清了打他之人,就是栖霞唐家泊于七之弟时,便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于七。宋彝秉依仗他父亲在清廷兵部为官(明降清)之权势,直接进京诬告,说“于七在栖霞盖金鸾殿、绣龙袍,准备反清复明当皇帝”。清廷下旨,令登州府查抄。登州府急派镇将带兵役三百人,于7月20日中午来到唐家泊村,将于七家团团包围,说是奉旨查抄。当时于七不在家,于九和于十正睡午觉。于七之妻李俊梅急忙叫醒于九和于十。兄弟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登州兵役打了个鼻青眼肿,落花流水,狼狈逃回了登州府(蓬莱城)。为此,清廷决定发兵“征剿”于七。于七回家之后,知道惹下了灭顶天祸。于七曰:“清廷逼民造反,民不得不反;说我反清复明罪,是天赐我之荣誉。”为防不测,于七布置家小,能避就避,能逃就逃。公元日晚上,趁残月未升漆黑一团之时,于七之长子,护送其妻与子女,人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唐家泊村的于姓大门。于七长子一行,走了20多里,灰蒙蒙的残月才爬上山顶,便借着月光继续赶路。这样,经桃村、海阳、莱阳、即墨,在似火的骄阳暴晒之下,马不停蹄,人不歇息,经过一夜一天的奔走,傍晚来到了兰村镇。喂过马,吃过饭,略加歇息,趁天黑前,快马加鞭,通过了店口桥,过了大沽河,来到了店口村西头大庙前的土地庙旁,就这样离开了栖霞这是非地,到达了胶州这个保险区。于七的长子吩咐下人卸了马,到车马店(旅店)歇息去了在这店口村西头的大庙前的土地庙旁,借着惨淡灰暗的月光,于七的长子与妻子、儿女厮守了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相拥着哭的死去活来,他们清楚,只有狠心分别,才能给于家留下条根,才有死里逃生的一线希望。于七的长子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妻子儿女,快马加鞭赶回了唐家泊村,协助父亲在锯齿牙山上拼死与清军作战,终因寡不敌众,惨死在清兵的屠刀之下。于七的长儿媳,一个大户人家的少妇,年仅27岁的小脚女人,为了于家后代的逃生,从此,沦为吃苦受难之人。而宋彝秉却因告发于七“有功”,清廷给他官升四品,赏他入旗(汉八旗),并将于七的家产全赏赐给他。& && && && &
艰&&难&&岁&&月于七的长儿媳在店口西头与丈夫分手之后,雇了两辆独轮推车,推上两个小一点的孩子和从家中带出的物品。其长儿媳领着大一点的孩子跟在车后,从店口村沿着军粮道,往西步行二十多里路,来到胶州城北的周家庄,借了一间小房子住了下来,从此开始了她们娘儿四个漫长的讨饭生涯。一个多月后,于七的长儿媳看到从军粮道上浩浩荡荡地往东过清兵,听说是到胶东抄于七家的。为了安全起见,于七的长儿媳又带上三个孩子迁到胶州城东的偏僻小村——南临胶州湾海滩的李家河村定居下来。逃到胶州之后,便隐于改姓张,有名也不敢叫,说是没有名字,就这样于七的长孙就成了“张没名”,也就是我们胶州于姓家谱上的于一世(于没名)。(见附图二:家谱、碑记于家逃亡史)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小脚女人,要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计,真是难于上青天。那些年,正逢山东大旱灾,人人吃不饱,家家缺衣穿,拖儿带女四处要饭的人很多。所以,于七的长儿媳带上三个孩子要饭,并不显眼;但仅靠要饭想吃饱肚子是很困难的。因此,一家四口经常处在忍饥挨饿、受苦挨冻凄惨生活中。于七的后代,在极度险恶的情况下,匿迹在近靠胶东是非地的胶州东乡。在清兵眼皮子底下,能安然无恙地不被清兵发现,是胶州人对于姓的大恩大德。于七的长儿媳听传说,于家老少被清廷斩草除根了,她连续多日为于家老少悲痛伤心,暗地恸哭,还不敢让儿女知道。她庆幸为于家保住了三条命根子;除了穷困之外,又加上提心吊胆,每一天都像走在高空的钢丝上,睡在锋利的刀刃上。真是度日如年。两年之后,大孩子可以领着妹妹单独讨饭了,于七的长儿媳也略松了一口气。又过了两年,大孩子可以扛小活了,家中少了一张嘴,女儿也可以领着五岁的弟弟四处讨饭了,于七的长儿媳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四年下来,虽然才三十出头的女人,已经苍老的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后来女儿进城给富人家当了丫环,小儿子也能给富人扛小活了,于七的长儿媳给城里人家当了厨娘,逐渐地摆脱了忍饥挨饿、缺衣受冻的凄惨日子。小儿子在小麻湾村董财主家当长工,董财主的女儿是李戈庄的婆家,韩姓独门户,年轻时受寡,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出嫁,小女儿待嫁。董财主与女儿商量给小外孙女招个养老女婿。当时,十七岁的于七之次孙,已经是英俊的棒小伙子了。就这样小儿子就到了李戈庄给韩姓当了养老女婿。于七的长儿媳,巴不得能有这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这就是胶州于姓分两支的由来。于七的长孙,一直与母亲在李家河村居住,穷的娶不上媳妇,四十多岁时,才在弟弟的帮助下,娶了个穷家女子为妻,三辈单传,几乎到了绝苗断根的境地,这就是“穷大辈”之说的由来。& && && && & 胶 州 东 乡 大 户于姓到胶州一百零五年后(1766年)的春天,于没名(于一世)之孙于茂(于三世)夫妇,挑一担,抱一子,领一女,由李家河村东迁,来到当时不足十户人家的石家庄村定居下来。40多岁的于茂(于三世)来到石家庄时,正是乾隆年间。他在石家庄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就已经置买土地千亩,晚年又给三个孙子(于五世)盖起了青砖青瓦的三座独立大宅院。周杰三先生说:“你家的财产,相当七万多钢洋(银元),约两吨多重的银子”。这就是胶州东乡直到解放以后,仍很有知名度的“于家三大门”。石家庄于姓,当时成了胶州有名的大富户之一,胶州东乡第一大户。清咸丰元年(1851年)胶州知州张同声给于家(于五世,登仕郎于镐,我太祖父)赠赐了“礼隆尚齿”大巨匾(见附图三:于家巨匾;文革前一直悬挂在中大门门楼上,文革摘下,放露天盖鸡窝挡猪圈,彩色全脱落了。十年前被胶州市博物馆收藏)。并赏赐官阶正九品(县正局级), 贈赐黄马褂、红樱帽(县官不迎、州官不跪)。当时石家庄村的小河(韩信河、大沽河支流)的北岸,除了并排的三大宅院之外,自东向西并排的还有于家俑房、于家祠堂、于家讲武堂和练武场,于家大菜园、于家大场园及车马棚和于家大草园、于家花木果园、大粮仓、磨房、碾房、鞭炮作房、大戏台等等,东西长约半华里。目前石家庄全村共200多户,房宅主要建在这半华里的于姓地皮上。现在石家庄可耕地也基本上与当年于家千亩相差无几。于茂(于三世)为什么由李家河村东迁来到离大沽河不远,离店口村只有五华里的石家庄村呢?原来,于七的长子当年送妻子儿女过了大沽河,来到店口村西头大庙前的土地庙旁,艰难地熬过了生死离别的一夜。夜深人静之时,夫妇二人将离家时于七给的两个小木箱子埋在土地庙后边。相告,如果人能幸存下来,待机会再挖出来,置些家产,以养家糊口。于七的长儿媳,曾多次将于家藏宝地,讲给儿子(于一世)和孙子(于二世)听。于二世也曾带领儿子于茂(于三世)利用所谓赶店口集的机会,到店口村土地庙旁多次实地看过地形。当时所谓的乾隆盛世,就是民心比较安顿。于茂认为时机成熟了,便遵照祖父(于一世)和父亲(于二世)的嘱咐,将埋在地下百年的藏宝,连夜挖回了家。两个小木箱子打开了,里边是整整齐齐的八十个金元宝,每个二十两。于茂就是靠这1600两黄金,致了富,发了家,使石家庄于姓从此进入了鼎盛时期。李元章老先生说:“1600两黄金,当时对你们老于家而言,还不到一个小姆指头”。李恩浦说:“1600两黄金,只是于七身上一根汗毛,你们于家大部分财产,都用于抗清起义了。”多年之后,我对不到一个小姆指头和九牛一毛有了深刻的体会。于茂有两个儿子(于四世),三个孙子(于五世)四个曾孙子(于六世)和十一个玄孙(于七世,我的曾祖父),当时人称于家三大院里的十一只小老虎,可谓人财两旺。于家第二大院(中大院),直到二十世纪末仍保存完好,可惜在全村统一规划时被拆除了。& && && && && && & 胶&&州&&于&&姓&&现&&状我们于家逃到胶州至解放前290年间,于姓一直是低着头走路,夹着尾巴做人,生怕惹出是非来,又要遭受满门抄斩。至今340年以来,石家庄于姓,不偷、不盗、不赌、不骗、没出过坏人。虽然于姓也有过鼎盛时期,但富而不显,富而不恶,济贫是老当家的主要责任。我祖父的祖父(六世祖),老年时的任务,就是坐在大口打发要饭的。因为历史原因,当时于家的家训是:只学武,为防身,不习文,不给满清干事情。于家鼎盛时期,有偌大的讲武堂和练武场,唯独没有私塾和学堂。三大院里的于姓第七代,人称十一只小老虎,个个武艺高强,枪、刀、剑、戟,十八般武艺样样会,骑马、射箭百步穿杨,武秀才、武举人好几名。我家不习文,我的宗祖母是书香门第之女,富家闺秀,她的四个儿子(于八世,我的祖父)和十来个孙子(于九世,我的父辈)同样没有一个上学识字的。而我宗祖母娘家的侄子(我祖父的表哥,我的表爷)是文秀才;娘家孙子(我的表叔)是我的启蒙老师。直到解放前,石家庄于姓没有出过一个文化人。公元1868年(清同治7年),于家被清廷欺骗,十一只虎中,有五六名被强征、硬拉去当州兵,说是去“打土匪,保家园”。在胶州城东滩与“土匪”大混战中,几乎人人挂彩受伤,两名武举,一死一残。实行上这次与“土匪”混战,是清胶州乡兵与捻军(太平军)在山东最后的一战。于家受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精神和财产,都受到了严重摧残。从此,于家也不再练武了。于家的大练武场,直到解放前仍大门紧锁,荒芜了近百年。阴森森的大院子里杂草高过人,大树参天人不抱,草丛中到处皆是练武的器具。练武用的第二方方鼎巨石(第一大方鼎1947年砸碎作磨刀石了),现在仍在我侄子家街门旁(见附图四:练武石鼎)。于七逃亡到胶州的后代,分为大沽河西于和大沽河东于。大沽河西于,即胶州市胶东办事处石家庄于,是于七的长孙后代。大沽河东于,即李戈镇李戈庄于,是于七次孙的后代。两个村的户数相差不大,合计二百多户。石家庄于姓有很多于七的传说。这是因为于七的长孙在逃离栖霞时,已经是七岁的大孩子了,对唐家泊的一切记忆犹新,于七唐家泊大院的情况都历历在目。再加上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经常听到母亲的述说。后来,于茂搬到石家庄发了财之后,便将祖父(于一世)和父亲(于二世)的所见所闻的传说,亲口传到孙子(于五世)和曾孙(于六世,我祖父的祖父),就这样,于七的传说一代一代相传到今天。李戈庄于姓,对于七的传说,几乎一无所知。这是因为于七的次孙,逃离栖霞时,还是一个吃奶的孩子,又加上不与母亲住在一起,所以所知无几。大沽河两岸于姓是一家,石家庄于姓人人皆知。李戈庄于姓就不知道这段历史。只听传说:当年骑着高头大马,到胶州城东李家河上祖坟。石家庄村的地理位置:东临大沽河,北离店口村五华里,南贴胶济铁路;今年四月份,胶州市将店口乡合并到胶东镇(现胶东办事处)。现在的石家庄村,正是胶东办事处的中心点(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南大门)。石家庄于姓,目前一百多户,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青岛、济南、胶州城、大连、沈阳、大庆、烟台、抚顺等城市。青岛市区有几十户。& && && && && && && && &于&&姓&&得&&解&&放清廷将于七冠以“贼”、“寇”名。清朝年间,于七的后代怕杀头,胶东人民抬不起头。共和领袖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口号是“驱除鞑虏、还我中华”并推翻清王朝,民国初年就把反清义士尊称为抗清英雄,把反清农民尊称”抗清起义军”。共产党(抗日时期)胶东区委书记林浩(全国解放后,任国防大学付政委,中将军衔),早在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就在“大众报”上撰文和赋诗,赞颂于七为“牙山英雄”。胶东军区(抗日时期胶东军区司令许世友)某部政治干事张弓弩(建国后任德州军区付司令,现离休在德州军区干休所),写出了“牙山英雄于七”剧本。抗日战争时期,各种文艺形式和各种剧种的“牙山英雄于七”,唱红了胶东解放区于七是胶东农民抗清起义的英雄,胶东抗清起义的农民都是英雄。共产党推翻了压在于姓头上的“贼山”,胶东于姓和胶东农民起义军后代得到了彻底解放。于姓被侮辱、压迫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胶东地区和周边县,现今有说不清来历的的于姓,都可能是当年于七的亲近家族逃亡少年的后代,逃亡婴儿随亲戚改姓了)。于姓要好好感谢共产党,永远听共产党的话,永远跟共产党走。早在全国解放之前,我于姓“桂辈”的两位兄长就参加了解放军,有三位兄长参加了抗美援朝,于桂喜挂彩负伤,于桂林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石家庄村惟一革命烈士)。解放初期,石家庄村于姓四十来户,我“桂辈”兄弟们正是青少年时期。到目前为止,有自解放初就当村干部直到退休的兄长于桂枝等多人(见附图五、作者与子侄们);有于桂芳等一批退伍军人;有国家干部、部队营团级军官、教师、医生,更有不少的铁路和皮革业工人。这些人,在我桂辈兄弟中占了很大的数量。年轻的下一代中,有在政府任职的领导和其他机关任职的干部,也有在部队任职的军官和士兵,还有教育、工程技术、医务工作者等各类技术人员和已经毕业及正在上学的一批大学生。还有新一代的村干部和各类的企业人员。石家庄于姓,更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 && && && &   后& && &&&记到今天为止,终于弄清了于七后代的逃亡历史,解开了于七后代身世之谜。2000年夏,我给栖霞市政府去信,作了自我介绍,提出希望了解于七家谱情况。栖霞市志办牟其奎先生以栖霞老乡的口气,给我回了热情洋溢的信,婉惜的说:栖霞没有于七后代了。非常可贵的是,给我寄来了李恩浦先生所箸的“于七起义”一书。我如获至宝,流着热泪反复的看。我通过青岛出版社了解,得知李恩浦是青岛丝绸公司党委书记;丝绸公司给我提供了李恩浦先生的家庭地址。& &&&李恩浦根本不相信于七还有后代,更不相信后代在胶州。对我不冷不热,扯东拉西没头没脑的问。我去他家多次,他的意思,他认识很多于姓,没有谁敢说是于七后代的,我是在呼悠。一个月后,才将我介绍给周杰三先生。他们经过反复调查,特别是知道我家有大宗财产后(我开始没意识到财产的重要),他们才初步认可了我们是于七的后代。为了慎重起见,研究于七抗清起义史的专家们要去我老家考察。2000年12月,李恩浦、周杰三、李元章和周至元女儿周延顺等多人,一起乘车到达了我老家-——胶州市胶东镇(现胶东办事处)石家庄村。他们看见胶东镇平坦肥沃的田野(现青岛胶东国际飞机场),整齐美丽的石家庄村(见附照六:石家庄村);看到我兄长家房靓院洁宽敞,我众兄弟们礼周言逊,个高面秀;召开了于姓座谈会,印证了我说的情况完全属实:我的兄弟们说起石家庄于姓三大宅院时,眉飞色舞,淘淘不绝。专家们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并与我家众兄弟们合影留念(见附图七:专家们与作者合影)。回青的路上,专家们都非常兴奋。我成了焦点人物,满面包车上的人,都在向我提问,问这,问哪,问过没完,气氛达到了沸腾点。我首先要感谢几位当代研究“于七抗清起义史”的专家,他们是周至元、李恩浦、周杰三和李元章四位老先生。他们与于姓非亲非故,只是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而用毕生精力孜孜不倦的研究于七。如果没有他们的研究成果,胶州于姓就永远也弄不清这段逃亡史。四位老专家,尽可能的将于七的有关资料,都集中到我手上,并且很多次的帮助我推敲于姓逃亡的那段历史。王氏家谱和曹氏家谱(于七长女婆家)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有关研究和赞颂于七的文章、材料和资料很多,我读了非常感动。在此,我一并向以上这些著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只能说基本上弄清了胶州于姓的这段逃亡史。因为还有很多问题待研究。戚继光是于七的外公,于七之父是戚继光手下的大将军(王氏家谱),王氏家谱可信,但涉及的戚姓(疑心人说戚继光无女儿,去查福山王氏家谱, 并作个解释)和于姓太少,资料还应充实。从我家有两尊“御赐家俑”(文革中毁一尊)推断,于七的祖父之前,还有过在明朝做过大官的人,他们是何人?(要靠栖霞、莱阳县志发现。)于七有两个弟弟于九和于十(仲禧和季禧)及三妹,兄弟姊妹究竟几人?于七的伯父和叔父几人?知道于七有十堂兄弟,究竟亲堂兄弟多少人?于七有三子一女(胶州长子于守宰,大连次子于守经,一子死济南监狱,长女婆家曹姓),究竟有几个子女?(附图八:栖霞于七老宅)于七之妻李俊梅(死济南监狱),于七有几妻几妾?以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和研究。随着时间推移,难度越来越大。(当年注:于桂明,65岁,系于七第十代嫡孙,为青岛市某国企退休干部)。日& && &写于青岛作者简介:于桂明,中共党员,于七第十代嫡孙,79岁,大专毕业,海军转业军官,南海前哨站岗30载,无线电工程师,海信退休干部。 & && && &&&& && && && &
日& &校 对(青岛)附八张有关照片:(一)、于七画像:& &
于七在崂山华严寺第三代方丈九十岁时画像。藏于烟台市博物馆,李恩浦先生请摄影师馆内拍摄。底片由我妥善保存。(二)、家谱、碑记:胶州于姓逃亡史: & & 我先父母墓碑(高1.68米,宽0.62米)背面碑文和于氏家谱都记载:于七胶州后裔那段逃亡史。(三)、于姓巨匾: & && && &匾长1.66米,宽0.65米。(四)、练武方鼎:& &&&第二方鼎,重200多斤和举重石铃。(大号鼎300多斤。)(五)、作者与子侄们:&&& &1997年春节,在胶州城里大侄子家门前合影。(六)、作者家乡石家庄村:& & 胶州市胶东办事处石家庄村。(七)、专家们与作者合影留念:按字序左起:于桂明、李元章、李恩浦、周杰三,周至元之女周延顺。(八)、于七老宅:& &
作者与日栖霞唐家泊村拍摄。清末400多年不倒、不塌,证明建筑质量绝好。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推 荐 有 关 于 七 几 本 书 籍:(按时间早晚为序)& && && && && &(一)、《于七抗清记》:作者林竹岗(笔名燕尘),山东省栖霞人,民国初年为烟台某报社编辑,本书在“芝罘日报”上,发表连载,1932年汇集出版为单行本。(二)、《胶东英雄于七》剧本(抗日时期1942年),作者张弓弩(建国后任德州军区付司令,现离休在德州军区干休所),剧本(油印本)存“牟氏庄园展馆”,文革丢失。(三)、《于七抗清史略》,作者周至元(),山东即墨人,曾任中国社科院山东分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历史学会山东分会会员;著书颇丰,对崂山诗、书、画、文遗作甚多;住青岛城武,精通中医,病逝于山东省历史研究所(济南)。本文于1960年出单行本,后被收集在《周至元诗选》集内。(四)、《大刀于七》小说,1975年海阳县出版。作者王树国,海阳县离休老干部。我和李元章多次去信,没有取得联系。(五)《于七起义述略》(河南省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作者周杰三(),山东掖县人,抗日初期13岁加八路军,转战牙山多年。建国后调中央军委干部部一处任干事,离休在青岛某军队干休所,离休前为青岛警备区某师政委。并著有长篇小说《铁山十龙》,后改编成长篇电视连续剧,中央军委付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剧名为“血染聚笔峰”。(六)、《于七起义》(青岛出版社,1995年出版),作者李恩浦(),山东海阳县人,抗日早期参加革命,在牙山与日寇作战很多年,搜集了很多于七抗清素材资料。青岛市入城老干部,离休前为青岛市丝绸公司党委书记,住人民路。周杰三先生说:“李恩浦是研究于七的中国权威,是研究于七抗清史的活字典”;一生潜心研究于七,留下三箱好几百万字的原始史料及大量明、清史书。(七)、《胶东农民抗清起义领袖于七》,作者李元章,离休前为栖霞市文物管理处干部,山东省考古委员会委员,1985年被文化部授予“文物工作三十年”纪念章和表彰证书。发表论文十多篇。本文发表在烟台市年刊汇编二期《胶东屋脊栖霞》(1986年辑)中。今年92岁,身体健壮。(八)、《于七崂山创螳螂拳》,作者孙守信,原崂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崂山道教研究会会长。参看《青岛崂山》(1997年辑)。(九)、《螳螂拳祖师于七和发源地崂山》,作者孙德,烟台市王郎螳螂拳研究推广中心主任,螳螂拳八段拳师。《中华名人论文集》(2004年版)(精装大厚本,上下集,北京出版)。 & && && && && && && && && && && && &&&& && && &&&推荐人:于桂明(青岛)& && && && && && && & 二〇一四年九月四日
《于七起义》书作者李恩浦老先生简介:李恩浦先生巨著“于七起义”书和遗像。《于七起义》书发行于1995年10月第一次印刷,共275页+16页(照片资料扉页),22万多字,,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李恩浦先生,祖籍山东省海阳县人,老共产党员,老革命干部,离休前为青岛市丝绸公司党委书记。未续婚,在世时与小儿子一起住人民路某&#8729;号4单元502,享年八十岁()。2001年5月15日上午,李恩浦先生追悼会在青岛殡仪馆第一小礼堂隆重举行,随后,举行了向遗体告别仪式。李恩浦先生安祥的躺在玻璃棺内,身上复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李恩浦出生在于七起义的胶东大战场那块土地上,听着长辈们讲着各种于七的神话故事逐渐长大。李恩浦教学了,对学生讲的最多的故事就是于七起义造反和杀清兵的故事。抗日初期,李恩浦参加了八路军,先在连部当文书,从排长开始,走上了政治工作岗位。李恩浦所在的八路军胶东军区部队就在于七的栖霞牙山家乡打日寇和驻防,转游了很多年,听着部队领导宣传于七抗清起义的故事,看着“牙山英雄于七”戏剧和各种宣传农民杀清兵的材料振奋人心;看见于七家的旧居和牙山险要的战略地型,都是身临其境的沐浴在于七起义之中。李恩浦当领导后,用于七的英雄故事鼓舞战士和部队英勇杀日寇杀日本鬼子。&#8729;&#8729;&#8729;&#8729; 。打败了小日本,李恩浦从牙山带走了厚厚的十来本“于七起义故事”的手抄笔记本。1949年6月,李恩浦随大部队进了青岛市,军管和接管了青岛纺织行业。李恩浦脱掉了军装,换上了工装,在青岛纺织岗位上竞竞业业职守几十年。度过了“青岛纺织”誉为“中国上、青、天”美丽年华骄傲时代。李恩浦离休后,潜心研究于七,一生的心血留下了一本巨著《于七起义》。他走遍了山东省、市、多县图书馆、档案馆,……留下了三箱几千万字的笔记和手抄于七原始史料以及大批量的明末、清初年的有关史书书籍。因为清廷杀抄于七的那个特殊年代,没有史料和文字可查(战后清查牵连,被清廷野狗个人报复打死无数,无法统计;抓去济南一万多人,其中包括于七之妻和小儿子。每天在南郊杀百多人,济南棺材贵,坟场叫栖莱里,济南百姓帮买棺材收尸,附近掩埋)。300年后,共产党说:“于七是英雄”,要查清于七的年龄、姓名、籍贯,家庭出身,抗清起义过程、兵败逃亡何处,真是难于上青天。最后书中留下了“于七名字有待进一步考证”的遗憾(后来,我在于七儿女婆家,曹氏家谱中发现了于七名字“于孟禧”)。《于七起义》几十万字,向国人交待了一个明白的于七抗清起义史。周杰三先生说:“李恩浦是研究于七抗清起义的中国权威“。”李恩浦是于七抗清起义史的活字典”。李恩浦先生永垂千古!
楼主向光顾和支持本帖的朋友们道歉:本帖在青青岛社区发表以来,楼主只能看见回复数字,看不到内容。昨天楼主又发了“《于七起义》书作者李恩浦老先生简介”。也只看见回复数字,看不到文字内容。今天我发现,要点击“刷新生成此帖”后,才可以看见回复内容!我今天才发现多位朋友回复了本贴,楼主“无动于衷”,今天说声对起!!楼主将逐一回复和致谢光顾的朋友!请原谅!
首先谢谢朋友的光顾和支持!
谢谢光顾和支持!看完了!就是耐心!就是真诚!再次谢谢!
谢谢光顾和支持!谢谢收藏了!谢谢慢慢读!
谢谢光顾、支持和鼓励!
谢谢4楼光顾和支持!谢谢朋友细心,发现我发丢了一张照片。我后边补发上,谢谢!
谢谢光顾和关注!您是于七通!坐时再聊于七大刀,谢谢你!
谢谢五楼光顾1谢谢向民族英雄致敬!谢谢您的民族精神!
谢谢6楼朋友光顾和支持!
谢谢7楼的光顾和支持!
发于七第九代孙(楼主父辈)“全家福”照片一张:当时发帖,五次发不上,今天补发上。于桂枝、于桂明两兄弟全家福照。两年后我家五世同堂。我母亲是年83岁,抱着最小重孙子,大重孙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后排高个戴眼镜者。我母亲享年97岁。
回18楼:说说于七大刀。于七大刀,有四处描写:(一)、民国初年(1930年前)”百家姓”插图。每姓有一个代表人物,于姓是于七画像,立姿手握关公大刀。后来的于七大刀说,可能出自这里。(二)、1975年王树国出的小说“大刀于七”。说于七的大刀,是类似解放军杀日本鬼子的大刀。(三)、周杰三的“于七起义述略”书封面,也是杀鬼子的大刀。(四)、崂山华严寺民间传说:“于七大刀百多斤,藏在石阶下”。是对英雄的崇拜。(五)、历史记载:于七骑栆红大马,长矛挑清军总兵盔骂阵,清军不敢出。说的是于七用长矛。(六)、李恩浦在“于七起义”书中说:“于七出逃带百多斤大刀,是自找死”。故事、小说、历史,各有所重,供你参考。谢谢提问!
谢谢光顾和支持!中国近代史,是民族苦难史!
谢谢光顾、支持和鼓励!
“礼隆尚齿”匾析——目前全国发现的我家和云南两方巨匾(一)、胶州市胶东办事处石家庄村,我家的于姓“礼隆尚齿”巨匾:清胶州府(地区级)知州张同声,清咸丰元年(1851年)贈赐给胶县大地主大富户、胶县尊老睦邻礼仪第一家、我太祖父(五世)于镐(好)功勋巨匾“礼隆尚齿”。字阳刻金色,云边图。我家的巨匾,比云南匾宽10厘米,短5厘米。比云南匾早55年。胶州知州同时赐我太祖父官爵“登仕郎”,官阶“正九品”。并赐黄马褂和红樱帽。巨匾一直悬挂在于姓三大门楼的中间大门楼上。文革时摘下来(悬挂了116年),我堂兄准备劈碎烧火,劈了十多斧头,劈不破。一直放露天,盖鸡窝,挡猪圈,彩色全脱落了。我家的巨匾是白果木(银杏树)的,山东省白果树,高、粗、大、挺、直、无疤痕,纹细、质轻、不变型。35年以后,被胶州市博物馆收藏了。(二)、云南省镇沅县“礼隆尚齿”巨匾:清光绪32年(1906年),云南提督学院(文教厅)翰林院(老儒处)赠老民袁姓。五年后(1911年民国),清灭亡了。(匾保管完好)
《于七起义述略》书——作者周杰三老先生简介周杰三老先生遗像和《于七起义述略》书关& &&&键& && &词:十三参军& &两大战役& &围打济南& &解放青岛& &军委干部部& & 济南军区& & 于七起义& & 铁山十龙 《于七起义述略》 作者:周杰三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发行,全书87页约七万字。周杰三先生祖籍山东省莱州市(掖县)人,十三岁参加八路军,十七岁参加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为青岛警备区某师政治委员,家住济南军区青岛第四军休所(辛家庄小区)。1928年——2005年,享年78岁。兄弟五人排行四,大哥、二哥八路军抗日战士,大哥春节前抗日牺牲,节后正月十六,13岁的周杰三为给大哥报仇杀日本鬼子参加了八路军,给营长当通讯员,半年后送八路军中学读书,三年后下部队到栖霞牙山打日寇。在牙山积累了很多于七抗清起义的素材。周杰三先生说:听于七起义神话故事,就到牟平县,每个人都可以讲两三个于七故事,如:“于七骑白马,飞过大河”、“于七手一挥,清兵死一大片”。…….. 周杰三先生离休后,几次返回栖霞爬牙山,实地考察于七起义事迹。用两年多时间,跑了山东省很多图书馆、档案馆查历史资料,“车旅费花费了我多半年的退休金”。《于七起义述略》书,是新中国第一部正面歌颂于七抗清起义的书,除了考察于七名字、籍贯、年龄、经历、抗清战场、逃亡崂山外,书中还严词点名道姓批判了所谓“中国明清史专家”北京大学谢国桢和山东大学的赵丽生两名教授,批判他们站在清廷反人民立场上描写丑化于七,在“太岁头上动了土”。山东省怕“得罪太岁”不敢出书。书在河南省出版后,引起全国极大轰动,河南省、山东省各大报纸、中国农民报,解放军报,青岛电视台、广播电台都作了报导。周杰三先生戎马一生,杀日寇、攻打济南、解放青岛、打淮海、渡长江,驻北京,驻济南,驻青岛,离休后被聘请为青岛大学政治辅导员。周杰三先生,站在人民立场上,留给国人第一部歌颂于七抗清起义的历史史书。周杰三先生30万字的长篇小说“铁山十龙”,是于七牙山抗清战场的英雄写照。后改编成20集电视剧“血染聚笔峰”,中央军委付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了剧名。(因为经费不足停拍)2005年只差几天过春节了,周杰三先生突患脑遗血抢救无效去世。周杰三先生万古长青!
附:周杰三先生珍贵文字、图片:(一)、军功章和军功证:军功纪念章军功功劳证(二)、参加全国、全军模范会议受到中央领导和毛主席接见:珍贵历史照片。(三)、“铁山十龙”小说:周杰三先生所著《铁山十龙》小说和请中央军委付主席迟浩田题写的20集“血染聚笔峰”电视剧片名。《铁山十龙》小说,将于六、于七、于九、于十神龙化,于七成了群龙之首。十义兄弟个个武功绝顶,人人骁勇善战。牙山战旗迎风猎猎,繁华赛过梁山聚义厅;农民起义军雄壮威猛,据莱阳,守宁海,攻烟台,打掖县,杀的满清军丢盔卸甲,屁滚尿流,横尸遍野。于七起义军威震胶东大地。
回复:于七后裔在胶州
再 赞 周 杰 三 先 生李恩浦先生赞说:“你的大作《于七起义述略》拜读再四,收益良多……于七领导的胶东农民抗清起义,是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确被史学家们忽略了,少有人下大功夫去研究。你的研究和论述,是对这一历史阙文的填充。对于特别关心这件历史大事的广大胶东人民群众一定会感到很欣慰。”周杰三先生回忆录摘录:周杰三先生在回忆录中说:“我们多年努力寻找于七的后代,渺无音讯,我们恢心了,认为于七没有后代了。于七的后代胶州于桂明同志看到我们的书后,主动找上门来”。“我们分析,于七抗清起义前,将后代远送到胶州是可能的。于桂明同志写了一篇文章《于七后裔在胶州》,刊登在《栖霞文史资料》2001年第八期年辑上,我们认为文章分析是有根据的”。附:周杰三先生回忆录中找于七后代照片:周杰三先生在照片附录说明:于七抗清起义史专家们与于七第十代孙于桂明合影留念照片。右二是我,左一是于桂明同志。
《于七抗清史略》——作者周至元先生和史料简介《于七抗清史略》重印单行本和周至元先生遗像。周至元先生祖籍即墨县城里人,1910年出生。原住青岛市城武路。青年时期拜名医为师,从事中医专业,擅长妇科,名气颇大,著医书多卷。40岁前(青岛解放前),青岛富家贵妇闻名登门或邀入家门诊病络绎不绝,先生靠名从医养家有余。先生爱好颇多,爱一行专一行,可谓多门专家,行行状元。精通和酷爱文学、历史、书画和地理考察。从16岁开始考察崂山,徒步或乘船进出崂山40余次,在崂山里住十天、二十天是家常小事,几次住月余。是青岛市文人考察崂山风貌、地理、人文的先祖,为青岛人留下了若干难得和珍贵的崂山文化史料。先生被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聘请为兼职研究员和中国历史学会山东分会会员。1960年调省历史研究所任职,1962年在济南去世,享年52岁。周至元老前辈走的太早了,将满腹经论的崂山文化也带走了。如果再活30年或者更长,可能对崂山文化贡献更大,也可能是崂山文化的太斗和研究崂山的鼻祖。先生被即墨县新县志录为当代即墨文人(见1991即墨县志“周至元传略”)。周至元老前辈病重期间,交待子女保管好手稿,努力争取出版。其女周延顺老师,经过努力已经为周至元先生出版了20多万字的《崂山志》和《崂山书画》。青岛文化太斗鲁海老先生为书加了“序言”。尚有“崂山旅游指南”、“崂山名胜介绍”、“崂山小乘”、“天籁集”、“诗词集”等文稿待出版。周至元先生研究山东历史文化名人成果丰富,于七抗清起义是其中之一例。万事开头难。系统的研究于七起义和兵败逃亡崂山华严寺,都是中国历史开头的大难题。清廷骂于七骂了二百多年,污蔑于七起义和胶东农民为“盗贼”、“土寇”。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朝和帝制,将反清农民尊称农民起义军,将起义领袖尊称为国家英雄。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胶东区委书记林浩就歌颂于七农民起义,说:“于七是牙山英雄”。全国解放后十几年了,还没有文人走出来考察“胶东农民抗清”和坐下来写“于七起义”。周至元先生1959年出版的《于七抗清史略》单行本,一万五千多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赞颂和撰写“于七起义”的书卷。为研究于七起义开了头篇先河,打响了中国研究于七起义第一炮,是研究于七起义第一功臣。周至元先生上世纪50年代笔下的华严寺。
yuxianjun:您好!你提的两个问题:“我们这里于家口口代代相传老家山东大刀于老五后人啊,是同支吗、、、、、辽宁建平顺治沟于氏呀”......“以前老人也讲大刀于老五的故事呀‘等,是于七吗”?、、、我作浅解如下:辽宁建平顺治沟于氏,肯定是于七的同支!清廷下旨抄灭于七家族,是“顺治”皇帝,于家出逃是顺治时期,这是“顺治沟”的来历。于七有十亲堂兄弟,都在“满门抄斩”之内!你家祖上很可能是“山东大刀于老五的后人”。于七当年抗清起义时年方50岁,他的六个堂兄都可能参加了抗清起义。.......于七抗清起义半年后失败了,“顺治皇帝”也死了。于七起义失败时已经是“康熙年”了。孙中山的革命口号是“驱逐鞑虏,还我中华”。于老五杀鞑子,就是杀满清,恢复大明朝。至于是否能与胶州于姓续上家谱,非常复杂..........解释肤浅,请谅解!可以继续探讨!祝您快乐、健康和工作顺利!祝顺治沟于氏幸福!合家欢乐!
于书富:您好!谢谢你关心的“可否有关于于九,于十以及他们后人的去向的相关资料”?的问题,我作如下探讨:于七起义历史专家们,两条结论:1.于七没有后人了;2.因为清廷抄灭于七家族。于姓家谱很乱。胶东于姓,是明朝初年,由鲁西移来,三兄弟(各有儿孙),于老大落户文登县,老二落户莱阳县,老三落户海阳县。于七的高祖父从莱阳迁居栖霞县。这也是于七在莱阳县大设武馆传于氏拳,和于七抗清起义的中心设在莱阳城的原因。于姓家谱乱,主要是栖霞、莱阳两县(于老二的后代)。文登、海阳于姓家谱完整。清廷屠杀莱阳、栖霞百姓70%——80%.(百姓仅剩2、3成)&白骨堆山遍地磷&,“村村不闻鸡犬鸣”,这是当年莱阳、栖霞两县真实写照。八年前吉林省一于姓离休干部来青岛,说他祖上13岁于七造反潜逃,能否续上家谱?我说:“关键是他父亲、祖父要清楚”。没有老家谱接续不好续........栖霞、莱阳于姓成年人,除了战死,被杀之外,个别逃亡的,肯定改姓了。五年前,我给朋友写信说:“胶东和东北逃亡的于姓男孩,可能百多人。有的是母亲辛苦带大的,很多是姑姑、舅舅、姨姨养大的。小婴儿随亲戚改姓了”。于姓亲戚都很伟大........这些于姓男孩,大多是于七的孙子辈,也可能少数是于七的侄子或者重孙子辈。凡是于姓百多户,十来辈,说不清来历的于姓家族,都可能是于七满门抄斩时逃亡的于姓男孩的后代。今年“五.一”,大连市长兴岛来多人到崂山华严寺拜于七老祖。他们是于七二儿子的后代。他们有老祖于七、于孟禧和于七父亲于可清,于七祖父于进表的初年记载。具体说于九、于十的后代,至今没发现。于九、于十,是于七十堂兄弟中最小的。如果他们有后代的话,第一,可能是他们的孙子的后代。第二,也可能是他们小儿子们的后代。以上探讨浅薄,仅供参考!祝您健康、快乐、全家幸福!
回帖后跳转最后一页
看了该帖的人还喜欢看
青青岛社区在三伏天之前,为大家送去清凉,送去健 ...中联广场VIVICLUB给各位网友们送福利啦!价值480元...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论坛本周Top10
可选评语: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青岛社区客户端
用其他账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戚姓氏怎么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