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的经济思想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哪一历史时期

(1)条件: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2)差异:古希醋重视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中国只重视对人的研究。
(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问从材料一的第一段看出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段讲述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第三段讲述的是各城邦或诸侯国的分裂割据。
第(2)问从材料二的泰勒斯的水到苏格拉底的人自己可以看出古希腊重视对自然和人的研究,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国只重视对人的研究。
第(3)问从“轴心”这个词看出中国、印度、希腊的文化影响之深远,形成了各拘特色的东西方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思想耀千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他认为,“世界历史的轴心似乎是在公元前800年至200年之间发生的精神历程之中。那时出现了时至今日我们与之共同生活的人。……非凡的事都集中在这一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希腊等地出现。”其创建性的见解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重要的思想资源,“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创造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烧起火焰。”
&——选自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
(1)列举“轴心时代”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希腊等地出现的至今仍影响我们精神生活的人各一位。
(2)在轴心时代,中国产生的什么“见解”最有影响力?请概述其主要影响。
(3)你是怎样理人类“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轴心时代,并被它重新烧起火焰的”?请列举史实说明。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著名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分析“希腊的奇迹”时提出了两点解释:希腊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易于吸收东方文化的成果;城邦的出现并持久地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要素。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更明确地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柏雷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中说:“希腊最幸运的,就是没有《圣经》。没有《圣经》这件事,就是他们自由的表现,也是他们能得到自由的重要条件。”
——张广智《民主政治、理性观念与中庸之道——试析古希腊人的“思想自由”说》
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三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四&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先哲精神觉醒的历史条件。(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6分)
(3)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4分)
(4)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8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3届江西省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著名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分析“希腊的奇迹”时提出了两点解释:希腊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易于吸收东方文化的成果;城邦的出现并持久地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要素。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更明确地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柏雷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中说:“希腊最幸运的,就是没有《圣经》。没有《圣经》这件事,就是他们自由的表现,也是他们能得到自由的重要条件。”
——张广智《民主政治、理性观念与中庸之道——试析古希腊人的“思想自由”说》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诞生的历史条件。(4分)
材料二& “人文精神”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一是“文”。在“人”的方面,它把“人”视为终极关怀的目标,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人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在“文”的方面,它承认人的理性,追求完善的道德和理想的人格,重视教化的作用,重视“自由艺术”的功能以提高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至于&科学精神&,我认为,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是它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说,近代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一是以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二是文艺复兴时期证实的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的重要结论。可以说,逻辑原则和实验原则是近代科学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一种思维是否具备科学性,关键在于它是否具备这两个特点。……在近代以前,“人义精神”与“科学精神”本为一而二、二而一不分彼此的同胞体。科学思维与
“人文精神”关系的历史可以为证。
——张绪山《西方人文精神传统与近代科学思维》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的本质特征和相互关系。(4分)
材料三 “凡为一个人的理性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即使受到当权者或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一切都要放到理性的审判台前加以考察。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苏格拉底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的内涵。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看法。(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樊市高二上学期四校联考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文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的》一书中认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在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正是人类的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淬砺发展到一个辉煌高峰的同时,又孕育着大一统文化的到来。王国维在《近几年之学术界》一书中说“自周之衰……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近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光焰。”
材料三&董仲舒的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汇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汉朝初期,儒学成了正统,而其他九家则成了“孤魂野鬼”。
材料四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的思想局面的原因。(6分)
(2)结合西方思想文化史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 (4分)
(3)董仲舒的哪些主张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你认为汉初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新中国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百家争鸣政策的?(4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1)相同点: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不同点:中国: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只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修补。法国: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政治构想)。
原因:背景:经济上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内容:黄宗羲等思想家没提出新的社会方案。
(2)客观评价孔子(基本肯定),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3)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儒家思想压抑人的精神,要反封建,必反儒学;
伏尔泰利用儒家思想来反对欧洲君主专制和基督教(神学)专制;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理性、博爱等启蒙思想。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模拟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都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材料二 使用奴隶和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自由和平等。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材料四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文池《思想的灵光》材料五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相悖之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材料三中卢梭的说法,阐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思想成果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年11月江苏九校联考高三调研25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 材料一& 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述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
&&&&&&&&&&&&&&&&&&&&&&&&&&&&&&&&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 材料二& 使用奴隶和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
——《亚里斯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
&&&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自由和平等。
&&&&&&&&&&&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
&&& 材料四&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
&&&&&&&&&&&&&&&&&&&&&&&&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五&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相悖之处是什么?(2分)
(2)运用材料三中卢梭的说法,阐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因。(2分)
(3)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思想成果有哪些?(3分)
(4)材料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中西思想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历史的发展方向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据材料一分析中法启蒙思想的主张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能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材料二& 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
“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孔墨都不满于现状,要加以改革。”
《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路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儒学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儒学)“是着眼于历代封建帝王赖以维护其统治的儒家的传统一一精神‘麻痹术'”
《坟·春末闲谈》
&&&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鲁迅
对儒学所持态度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做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做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也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1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哲人们”指的是哪些人(至少写出三位思想家)?(3分)这些“哲人们”发现了哪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4分)(3)据材料三,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2分)
(1)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3分)(2)人物:康德、卢梭、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运动思想家。(3分)法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法律至上。(4分)(3)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1)侧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1分)“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1分)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1分)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1分)辛亥革命;(1分)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的内容或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1分)民主、科学。(1分)
(2)政府主导,全方位对外开放,吸收、利用外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4分)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党中央规定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材料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材料一中的内容可用“一化三改”来简要概括。其中“一化”指的是什么?(2分)“三改”指的是什么?(2分)(2)你如何看待材料二所述的总路线?(3分)(3)材料三的内容可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各是什么?(4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徐州卷)历史(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1)李鸿章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是什么?李鸿章的“富强梦”破灭的标志是什么?(3分)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3分)
材料三&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3)“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始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作为突出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4)邓小平曾说过:“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下图四个经济特区,哪个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填写代号,1分)
(5)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出了怎样的重大政治决定?(1分)
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
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新华时政》日
(6)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3届浙江省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是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2)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近两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2年4月初,我渔民在我国南海海域黄岩岛附近正常作业时,菲律宾军舰却欲抓扣中国渔民,中国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我国最为先进的310海监船实施保护,随后中国外交部发布严厉外交声明,坚决维护我国南海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A&&&&&&&&&&&&&&&&
B&&&&&&&&&&&&&&&&&&&
C&&&&&&&&&&&&&&&&&&&&
D
材料二 “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材料三&& 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清·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材料五& 《人民日报》北京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胡锦涛强调,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向前迈进,不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创新局,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人物是&&&&&&&&&________(只填字母)。明朝中后期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只填字母)。(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是什么历史事件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到元朝时期,这个“民族大家庭”又新添了哪一个成员?(2分)
(3)材料三中 “余”的最大贡献是什么?(1分)
(4据材料四回答,清朝时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我国哪一地区,从而维护了国家主权?(1分)
(5)据材料五回答,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4届度贵州省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分)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2分)
(2)你怎样评价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2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诗歌思想感情鉴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