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有只为今日少年明日老之无而有,今日少年明日老之无只为明日之有而无

首页默认展示:
推荐 最新 伙伴
状态:正常
特长:装可怜,握手,跟随,大胃王,睡觉打鼾,跳高,坐立等待,睡觉翻白眼~
今天无意间翻出了这张红枣生皮肤病时候的照片,现在看到了还依然是很心疼。那个时候它几乎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他时间都在挠自己,挠得浑身都是血也停不下来。那时候家里到处都是它掉下来的皮屑和毛,房间里充斥着刺鼻的腥臭味,因为它没有人会到家里来玩,就算是这样我们都坚持不开窗户怕弱小的它会着凉。即使是坚持每天洗床单洗被罩,依旧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我们也不幸被传染了一身的红疹子,在给它看病的同时自己也得不停得吃药打针。那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吵架,为了给它抹药的方法而吵,为了依然看不到希望的病情而吵,为了每天繁琐的消毒工作而吵……但是最后我们和红枣还是都坚持了下来。今天看到这张照片,想起来拍照的时候我们有多乐观,一边笑着红枣像一只拔了毛的鸡,一边说赶紧拍下来留个纪念。但是现在看到,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
爱Ta就赞Ta,每日赞最多的前5名直接进入评选的周100强
评论、打赏点吧(+1经验喔~)!中国石化后市如何?
问问理财师就知道!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热门股票
查看自选股请先
中国石化(600028.SH)
涨停:@up_limit@
跌停:@down_limit@
@turnover@
@totalShare@
@preClose@
流通市值:
市盈率TTM:
信息地雷:
走势对比:
同时被关注:
委比 --&&&委差 --
金额(万元)
@retailIn@
@retailOut@
@mainOutP@
@retailInP@
@retailOutP@
净流入(万元)
占流通盘比例
@r3_p_svs@
@r2_p_svs@
@r1_p_svs@
@r0_p_svs@
占换手率比例
@r3_p_turnover@
@r2_p_turnover@
@r1_p_turnover@
@r0_p_turnover@
19753007-10 17:00
11080007-10 17:00
31916007-08 09:11
91080007-08 02:07
3651591207-08 06:42
592007-11 16:16
490007-11 16:16
631007-11 16:16
618007-11 16:16
735007-11 16:16
2625207-11 16:16
24595607-11 16:16
28246407-11 16:16
3675207-11 16:16
1124007-11 16:16
1121007-11 16:16
综合评测:中国石化评分为95,压力位8.31,支撑位7.56
:短期趋势上升J,中期趋势震荡→;短期压力位7.78元,支撑位6.49元,量价配合度65.38,处于价量齐升的状态;个股综合评级★★★☆,技术趋势较为强势。
:主力短期强势,持股待涨
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利润增长率
股东权益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
研究机构投资评级
最近60天内有个研究报告发布中国石化(sh600028)评级,综合评级如下:
财务安全评级
<img alt="" src="/stock/message/upchina/pingjianquan/.png" onerror="this.parentNode.innerHTML ='暂无数据'" />
资金流入额
资金流入率
公司名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
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采、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成立日期:
上市日期:
法人代表:王玉普
总 经 理:李春光
注册资本:万元
发行价格:元
最新总股本:6万股
最新流通股:
所属板块:
每股净资产
每股经营现金流净额
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未分配利润
每股资本公积金
10派2元送2股转1股
2014-12 2014-09
中国石油化工集...
香港(中央结算...
国泰君安证券股...
卡塔尔控股有限...
中国证券金融股...
南方东英资产管...
中国工商银行-...
国元证券(香港...
流通股东持股比例
记录登录状态一个月
还不是新浪会员?小题1:第④段“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3分)如果用第⑥段“对生活多些感恩,多些知足”(得2分)小题2:大度、豁达、从容、坚强、阳光、优秀小题3:只要我们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人生才会快乐满足,才会充满活力和有意义。小题4:略,举例正确,理解清楚即可。小题1:试题分析:“怎样才能获得正能量、用原文回答可知,我们要到原文去寻找答案,文中出现最多的语句是“凡事都往开处想”,另外结尾段中还有“对生活多些感恩,多些知足”由此可知,我们可用这些语句作为切题的答案。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范围,要范围内从前向后精读,并从中提取出正确答案。小题2:试题分析:第五段中的“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你惆怅,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你嫉妒,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告诉我们,正能量是大度、豁达、从容、坚强、阳光、优秀。从语段中提取即可。点评: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的范围,然后从前向后读相关语段,从中提取切题的语句。小题3:试题分析:“你的世界,有了自己心灵的那束阳光才真的明媚温暖”出自第六段,根据第六段中的“ 一辈子,很累,真的不需要去苛求自己,什么都要完美,你的生活,有……你的世界就已经完美了。对生活多些感恩,多些知足,用那些正能量去驱散人生的迷雾和阴……”可知,“自己心灵的那束阳光”是指内心的知足、感恩,“明媚温暖”是指生活的美好。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我们内心快乐、满足,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活力,人生才有意义。点评:语句的理解要寻找到关键的信息,把不易理解的词语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理解语句时,一定要注意精读语句上下文内容,即结合语境加以理解。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小题4:试题分析: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品质等都是正能量,如热情、大方、友爱等,“举一例谈谈你对此能量的理解”也是关键的审题点,比如我们可以举对陌生人热情,最后成为朋友的例子。对有困难的人伸手相助,最后爱心得到传递的例子等。点评:要根据文章内容,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出切题的答案。另外平时也要养成多看多想多思的好习惯,对于身边的事要多关心,多与同学交流,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小题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4分)&&&&&&&&&&&&&&&&&&&&&&&&&&&&&&&&&&&&&&&&&&&&&&&&&&&&&&&&&&&&&&&&&&&&&&&&&&小题2: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小题3: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4分)&&&&&&&&&&&&&&&&&&&&&&&&&&&&&&&&&&&&&&&&&&&&&&&&&&&&&&&&&&&&&&&&&&&&&&&&&&小题4:结合文艺,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凡事皆有度  ①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②人生活在“度”中。我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  ③例如说话的分寸。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拉格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那么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④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⑤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娇惯子女不是真爱,救济贫困的人当然值得赞扬,但不如激人自立,教人自强,助人脱贫。行善有范围,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⑥“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  ⑦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如果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尽信书不如无书”。  ⑧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遵循“度”呢?  (原文有删改)小题1:请选出下列成语中与本文思想主旨相符的一项()(2分)A.恰如其分度日如年B.适可而止过犹不及C.患得患失左右逢源D.审时度势相得益彰小题2:段⑦中的画横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小题3:段②中的画浪线句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小题4:参照下面示例,自选内容仿写一段话。(3分)示例: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仿句:有人认为&&&生智慧。不错,&&&&&&&&&&&&&&&&&&&&&&&&&,&&&&&&&&&&&&&&&&&&&,这是不争的事实。小题5:《芦花荡》中老头子因过度自信自尊而导致大菱受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这类现象,请为本文再补充一个事例论据(教科书及生活中的均可,但不能照搬文段中的例子)。(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学会盘活自己》,完成第问题。(共8分)①古人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些甚至是先天性缺陷,但我们也应看到自己潜在的优势和长处,全方位地盘活自己。②盘活自己实际上是要清醒地发现自身的短板和不足,正确运用优势和强项。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努力去补齐短板更为重要。我们耳熟能详的田忌赛马,就是一个扬长避短的典型案例。齐国将军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孙膑发现对手的每一匹马都有相对的绝对优势,于是采取了以长击短的策略,果断调整了赛马顺序: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下等马对上等马,最终帮田忌赢得了赛马。可见,当自身固有资源难以改变时,只有盘活自己,盘活自己才能形成优势,形成优势必须扬长避短。扬长避短首先要知长察短,切实梳理自身的相对优势和强项;扬长避短关键是固长缩短,注重巩固自己的相对强项,努力形成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最终要取长补短,借助自身形成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短板和不足。③扬长避短固然重要,但当我们无长可扬呢?海伦·凯勒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盲聋哑等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不仅学会了读书说话,而且最终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21个聋哑演员经过艰苦漫长的训练,使舞蹈《千手观音》在央视春晚上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和视觉的享受。可见,面对只有短的困境,我们只有劣中生优,才能盘活自己。劣中生优,就不能怨天尤人,自我矮化,要树立【甲】的自信,具有【乙】的决心,激发【丙】的斗志;劣中生优,就应该艰苦奋斗,勤学苦练;劣中生优,就必须无中生有,敢于创新。④苏东坡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句话包含了催人奋进的励志情怀和人生哲理。它要求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地凝智慧、积跬步、筑根基。我们也许惊叹达·芬奇绘画的独特神韵,仰慕王羲之书法的精湛传奇,但更应知道达·芬奇是从学画鸡蛋入门的,王羲之洗砚的池塘被染成了黑色,可见卓越的成就必定是从基础做起。只有打牢基础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盘活自己。那些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⑤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难免会有劣势和短处,唯有盘活自己,才能书写精彩人生!小题1:第①段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2分)答:&&&&&&&&&&&&&&&&&&&&&&&&&&&&&&&&&&&&&&&&&&&&&&&&&&&&&&&&&&&&&&&&&&小题2:结合田忌赛马的事例,分析怎样扬长避短,才能盘活自己?(3分)答:&&&&&&&&&&&&&&&&&&&&&&&&&&&&&&&&&&&&&&&&&&&&&&&&&&&&&&&&&&&&&&&&&&&&&&&&&&&&&&&&&&&&&&&&&&&&&&&&&&&&&&&&&&&&&&&&&&&&&&&&&&&&&&&&&&&&&&&&&&小题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①“敢教日月换新天”②“欲与天公试比高”③“天生我材必有用”【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11分)有一种雅量叫容人①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它喜与宽厚结伴,乐与谦和为伍。我们立身处事需有容人的雅量。②容人要有用人之长的慧眼。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网罗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推动事业发展。刘邦出身低微,文才武略平平,却能一统天下,原因何在?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夫运筹策帏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用人之长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因珠玉在侧,可能使自己相形见绌,需要我们有更宽的胸怀和更高的境界。③容人要有谅人之短的胆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般来看,越是在一个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人,往往在另一个方面的缺点也更明显。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嗜酒贪杯的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诫他,此人嗜酒贪杯,恐难担大任。林肯却不以为然。他何尝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清楚在诸将领中,唯格兰特是决胜千里的帅才。后来事实证明格兰特的受命正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林肯在用人时能够扬人之长、谅人之短,颇受后人称颂。【然而谅人之短并不是无原则的,所谓能容忍的“短”,必须是小节,是不影响大局的。如果是涉及根本原则、妨碍大局的短处,就不能谅解了。】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能宽容有过错的人,激励他改过自新,他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一心一意作贡献。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善待徐向前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37年,党内一致声讨惨败而归的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惟毛泽东对其大加抚慰,并力排众议予以重用。最终在1948年,徐向前率领一支由地方武装改编而成的不足六万人的队伍,一个月内歼敌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对待他人所犯的错误我们要公正看待,不以偏盖全,不苛责求全,而应宽其过、恕其失、抚其痛、安其心,让那些有发展潜质的人才不至于被一个缺点影响、被一个错误困住、被一个污点束缚。⑤容人要有释人之怨的胸襟。不计前嫌,化敌为友,这是容人的极致。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三代都被骂得狗血喷头。曹操看了檄文之后竟连声称赞道:“陈琳的文章写得真不赖,骂得痛快。”官渡之战后,陈琳落人曹操之手。陈琳心想:当初我把曹操的祖宗都骂了,这下子非死不可了。然而,曹操不仅没有杀陈琳,还委任他做了自己的文书。陈琳深为曹操的宽宏大量所感动,竭尽全力辅佐曹操,使曹操颇为受益。⑥“良匠无弃木,明主无弃士”。天空包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容人的雅量,何愁人与人之间不能理解,何愁世界不变得更加美好?小题1:全文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从论证结构来看,本文第②-⑤段属&&&&&&&&(2分,填序号)A.总分式B.并列式C.层进式D.对照式小题2:(1)第③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2分)(2)第③段方括号内的文字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小题3:请根据第④段论述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出填上合适的句子。(2分)小题4:下列事实论据中适合用来论证第⑤段分论点的一项是&&&&&(2分)A.三国时期的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B.徐特立将教育部长之职让给瞿秋白,自己甘当他的手下。C.钢琴演奏家李斯特推荐当时身怀绝技但家境贫寒的肖邦促其成名。D.齐桓公并没有因为管仲射杀过自己而对他抱有成见,任用他为大夫管理国政。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现代文,按要求答题。敬业与乐业(节选)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了?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来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自豪感:“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力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小题1: 本段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题2: 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2分)小题3: 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2分)小题4: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卢新宁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①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就像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是我那难以再回去的昨天”。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但我的先生和朋友都力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但他们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②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时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打酱油”;那时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③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的条件、更&&的见识,更&&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④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时,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在学生时代就很敬重北大,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⑤20多年的社会生活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因为坚强,(&)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⑥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⑦谢谢大家!【卢新宁,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本文是她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词。(文章有删改)】小题1:依次填入第③段横线上的词语应是&&&(3分)A.优越广博成熟B.成熟广博优越C.优越成熟广博D.广博优越成熟小题2:第⑤段括号中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3分)A.虽然但是B.不仅更C.不是就是D.既又小题3:第④段所说的“社会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指的是&&&&&&&&&&&&&&&。(3分)小题4:作者认为“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是因为(1)&&&&&&(2)&&&&&&(6分) 小题5:作为一篇演讲词,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试比较下列两句的表达效果。(5分)A.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B.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8分) 敬业与乐业(节选)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小题1: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中,作者主要论证一个什么观点?(2分)答:&&&&&&&&&&&&&&&&&&&&&&&&&&&&&&&&&&&&&&&&&&&&&&&&&&&&&&&&&&&&&&&&&&&&&&&&&小题2:选文第③段在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从论证思路角度说说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小题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二)世界读书日,中国的寂寞呼唤(17分)①没有任何意外,翻了许多报纸和逛了几个知名网站,除了少数几个媒体,传媒世界似乎根本就不知道4月23日是什么日子。我也是迟至去年,才从热心于推动中小学阅读的朋友那里记住了4月23日。12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我们引进了许多节日,但这个节日却备受冷遇。有调查表明,我国知道这个节日的人仅有6%。②知不知道“世界读书日”并不重要。在没有这个节日之前,全世界的书虫说不定比今天还多。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个正快速前进的民族来说,社会上有多少人真诚地热爱书籍,有多少人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望,有多少人身上熏染了书香?③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数据: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18~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居然“不习惯”读书。④我以为这些依然还是比较乐观的数据。在我所见过的家庭里,可以有高清晰度的电视、高档的家具,但很可能看不到书架,找不见书影。而一些农村,除了中小学课本,绝大多数家庭没有收藏任何书籍——那里是书的荒漠。⑤此外,我们还把阅读极力功利化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几乎尽人皆知。从上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孩子就被告知:读书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挣得一个好的前程。几乎没有家长、老师会说:读书也可以只是为了心灵的快乐,只是为了寻求生活的意义。于是读书的功用就被窄化为追求“黄金屋”、“颜如玉”,一旦目标达到,就弃书籍如敝屣。⑥书香酿造文明。西方哲人说:“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其为真理而求知的态度令人敬畏。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孜孜不倦地求知并用知识改变实践,本身就是幸福。文明之所以不坠并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读书分子前赴后继。遗憾的是,每当检讨我们悠久的历史,一些人就只看到专制或者是称霸世界的经济规模、四大发明,而不注意古代士人对于民族精神血脉接续的关键作用;探寻别国崛起的根源,就只对政治、经济的因素兴奋莫名,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视而不见。⑦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再不能忽略心灵、精神,就再不能仅仅崇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逻辑。⑧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必然需要“熏”出新一代的读书分子,更准确地说,是需要培育出新的一代文化心灵:他们将给予书籍必要的敬意,他们对知识和生活怀有同样的热情,他们经常与历史、现实中最优秀的心灵对话,他们将浇灌出我们时代伟大的书业——有伟大的书业,才有伟大的时代。⑨4月23日,或许需要这样寂寞的呼唤。小题1:文章主要采用了&&&&&&&&&&&&&&&&和&&&&&&&&&&&&&&&&的论证方法,阐明了&&&&&&&&&&&&&&&&&&&&&&&&&&&&&&&&&&&&&&&&&&&&&&&&&&&&&&&&&&&&&&&&&观点。(4分)小题2:作者指出我国在读书方面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二是&&&&&&&&&&&&&&&&&&&&&&&&&&&&&&&&&&&&&&&&&&&&&&&&&&&&&&&&&&&&&&。(4分)小题3:阅读第⑤⑥两段,说说作者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4分)小题4: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5分)资料链接:孩子是最应读书的,但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普遍存在问题,由动画片改编的“电视书”最受孩子追捧。此外,如漫画、鬼怪类书籍等,在孩子们中间也很有市场。一位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作家感叹道:现在的学生只有时间去看“作文辅导”、“习题解答”,或者只看那些轻松浅薄的读物,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那些对他们的心灵有着养育作用的经典名著。&(节选自《半月谈》)&&&&&&&&&&&&&&&&&&&&&&&&&&&&&&&&&&&&&&&&&&&&&&&&&&&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上述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为学生阅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昨日歌 今日歌 明日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