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荷花什么时候开被抢时光绪在干嘛

火烧圆明园是谁干的 _星空游戏网
你的位置:&
火烧圆明园是谁干的
火烧圆明园是谁干的
来自:游戏爱好者&&&&&更新日期:
咸丰十年(1860)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补充下: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引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元凶之一……
八国联军、
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英法联军干的坏事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 英法联军 耻辱啊 耻辱!
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
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英法联军干的坏事
回答:额尔金当时的联军总指挥。是英国人,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支持下,下令烧的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人事在人为
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英法联军干的坏事
八国联军~~~
英法联军 很多人以为是八国联军 但是是英法联军烧的 在1860年
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
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考试刚考。
八国联军侵华是在1900年6月初`而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也就是1860年左右`然后签定了《北京条约》是英法所为`与其他国家无关`
咸丰十年(1860)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这些混蛋!!!!
英法联军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圆明园呢?其实说到底就是磕头外交这样的小事引起的。当时英法要求和满清谈判,双方要谈判的是什么呢?就是“北京驻使,内地旅行,长江通商,”也就是说,人家要来和你建立外交关系,互设使领馆.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旅游,以及和中国通商。其实这不是好事吗?按照现在的情况,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如果你认为你吃了亏,你也可以到他们国家去旅游吗,也可以把生意做到他们国家去吗。满清统治中国后,采取的是对外闭关锁国,对内采取愚民政策,终于使中国积贫积弱,与世界拉大了距离。从明朝的航海和科学技术大国,落到了只有耕牛加锄头的纯农业国。当时,英法要求就以上三点和中国谈判,按照现在的认识,中英双方出现的种种争端,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中是十分正常的,应该通过双边协商谈判来加以解决。但是满清的咸丰皇帝,无才无德,好色成性不说,还夜郎自大,没有能够象林则徐那样放眼向洋看世界,就象个井底之蛙,只看到中国这么大的一片天。不知天高地厚地认为中国自古就是世界的中心,皇帝为天下共主,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所有人见到皇帝都必须磕头表示臣服。但这一观念必须得到夷狄们的认同才行呀。满清的传统外交主题就是让夷狄们前来磕头,并由此建立了一套被费正清称为“朝贡体系”的完整外交模式,现在的麻烦在于,夷狄拒绝磕头,而且他们还要长驻北京。公使驻京必然导致觐见皇上,而对皇上不行跪拜之礼将在事实上促使“天下一统”观念的破产,英法联军当时要求和满清谈判,要谈判就要见皇帝,见皇帝,按照传统外国使节就要在见皇帝时下跪,但是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磕头不磕头的小事。
八国联军!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在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议,自己带着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因弱小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等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让清政府签中法北京和约和中英北京和约,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干的, 非常可恶啊
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英法联军干的
是英、法两国军队,狗杂种的洋鬼子
圆明园的焚毁与残败 圆明园的毁败始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的大规模纵火抢劫。圆明园被焚后经清室整修,尚有部分建筑幸存。1900年,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圆明园在混乱中遭到附近驻军和匪民的劫掠,残存建筑大部被毁。清朝灭亡后,圆明园遗址无人看护。残存的石料大多被掠去,残存的建筑和园墙也因人口的大量迁入大多遭到平毁。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于日攻抵北京德胜门、安定门等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纷纷退至圆明园一带,英法联军遂追至圆明园。联军士兵起初尚相劝戒,勿进入园中,恐中国日后以失物索赔,但不久于黄昏间即有数千名法军士兵冲入圆明园,守园的官兵寡不敌众。见法军展开抢劫,英军司令格兰特遂批准英军入园。联军士兵大肆劫掠园中的珍宝和陈设物。根据英国官员事后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宝(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陈设等)价值达600万英镑之多,因不识其价值或因搬运不便而被毁坏的珍本图书、佛塔、瓷器、家具等价值与此相仿。由于此前清廷谈判代表曾拘捕英国军使巴夏礼一行,并曾将其囚禁于圆明园中,英军在园中发现《泰晤士报》随军记者被肢解的尸体,英军统帅詹姆斯·布鲁斯,第八代额尔金伯爵遂以“对外交人员实施虐待”为由,于10月18日下令放火烧园,以作为对清廷的惩罚。英军第一军团一部于10月18日起在园中各处纵火,同时派出分队焚毁附近的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畅春园等皇家园林。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两天,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全权大使:额尔金、司令格兰特。法。大使葛罗、司令:孟托邦所指挥的英法联军
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的八国联合军队。
回答:实际上是英法联军火烧的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
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火烧圆明园英国佬和法国佬干的。虽然后来八国联军也欺负了我们,但我们冤有头,债有主。这笔账就只记在英法联军身上。
当然是英法联军咯
:答:咸丰十年(1860)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
:答:这两个侵略战争都侵占了北京,洗劫了北京,所以容易混淆,认为两个战役是差不多的。这个一定要弄明白才行
:答:八国联军侵华是在1900年6月初` 而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也就是1860年左右`然后签定了《北京条约》 是英法所为`与...
:答:圆明园因规模较大,共被抢了2次, 第1次是法国和英国 第2此是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咸丰十年(1860)8月,英法联军攻...
:答:历史上有两次火烧圆明园!正好一次是A一次是B,祥见以下资料: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
:答:日本 英国 德意志帝国 美国 沙皇俄国 法国 意大利 奥匈帝国 是八国联军干的,他们真的是猪狗不如,简直没人性!
:答:要回当然不会给的,因为它们既然抢了,就证明它们挺无赖,白给的只是极少数 另外在私人手里的,他们也是高价买的,如果要的话,他们就赔大了
:答:不烧就可以直接知道他们拿走了我们多少东西,烧了就没法说拿走了多少,可以说东西都烧了,而不是都拿走了
:答:《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然而我们更加要好好学习,把书读好,把中国的各个事业在近一大高峰,让其他国家不再小看我国,不会再侵略我国。 今...
: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咸丰帝在逃跑的路上 咸丰七年,就是1857年,英国军队攻占了广州,咸丰八年,就是1858年... 咸丰十年九月初三(...
文摘内容来自网友交流,仅供参考,不表示本站同意或赞成其观点,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不作任何的担保。
联系方式请用电邮
Copyright & 2014&>>&&>>& >>
圆明园被抢文物有多少 圆明园文物流失情况 圆明园遗失的珍贵文物图片
日 08:50&来源:深港在线综合&&
【圆明园被抢文物有多少 圆明园文物流失情况 圆明园遗失的珍贵文物图片】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圆明园被抢文物有多少 圆明园文物流失情况 圆明园遗失的珍贵文物图片
  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今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只能看到半废的山水和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盛时的圆明园,有著名景群上百处,清朝数代帝王在150余年时间里精心经营这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评价圆明园说:&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这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
  据杨先生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他搜集了不少证据: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达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为例,据清内务府穿戴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闰月),乾隆去热河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66天,去曲阜54天,居宫内(故宫)105天,居圆明园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达274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所以,圆明园内的陈设应不比故宫逊色多少。
  圆明园园林建筑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余平方米。除去不会有什么陈设的亭轩的面积,用于园居、祭祀、读书、游乐、存储库房等的建筑面积在19万平方米左右。这些建筑内按一般陈设和库房存储计算文物数量的话,也应不少于故宫内陈设的文物数量。而据推算,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至少应在150万件左右。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网友有话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深港在线综合"的所有作品,均由本网编辑搜集整理,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观点、配图等内容,版权均属于深港在线,未经本网许可,禁止转载,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圆明园被抢了哪些东西_百度知道
圆明园被抢了哪些东西
知道几样说几样,谢谢大家
提问者采纳
cn/chinaabc/chapter14/chapter140403,并得以终身 享用.html" target="_blank">http。他的书成了侵 略者抢劫,奔向宫殿://gb.com/question/2332596,还被践踏和破坏.htmlhttp、 被破坏财产是无法统计的。当抢劫 完毕、亿万 金之积贮,恬不知耻地详细讲述了他所掠夺到的重要宝物和抢劫经过://zhidao、雍正,被劫掠。目睹这一毁园的场面,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也被毁于一旦。在撤离圆明园时、道光五世所悉心营建的“数百载之精华,但八国联 军之役则终被毁为废墟,回 国后发了横财,原是建在湖中双层汉白玉石圆 坛上的,给中国人民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在英法联军之役幸免于难,荡为墟矣,可见一斑://gb。长春园中的“海岳开襟”,流入民间,而得了一个绰号———“中国 詹姆”清咸丰十年.com/question/2332596,同样也毁于八国联军之役.baidu。圆明园 当时遭洗劫的惨相是难以想象的://www、裳衣。 万春园中的“庄严法界”和“蔚藻堂”也在此时被毁,所有宫殿,也是满载而归,侵略军涌向园内的各个 角落,他们所干的“是一件不文明的行为”.cn/html/612、挂钟以及象牙雕刻艺术品等,经康熙。他回到英国后,化 为劫灰了.cqzg,一座金碧辉煌,还要彻底毁灭圆明 园, 英国远征队的上千辆车子和驮马连起来有二公里长。事隔半个世纪以后、珍贵衣料,即1860年,仅一小部分被侵略军掠去拍卖,英法联军联合出兵,也就是1912年,侵略军由圆明园向北京开拔时,已无法统计.cqzg,除被抢劫外。福海中央之“蓬岛瑶台”,以及宗器,浓烟迷雾,不惜把许多精 美的时钟、玉器,连同其建筑物一起化为了灰烬。但是,成为我国近代历史上一页难忘的痛史。大火一连3天.htm" target="_blank">http。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之后.cn/chinaabc/chapter14/chapter140403。 当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填到车辆要经过的车沟里、奔向宝塔。 英国陆军军官赫利斯。 ”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圆明园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重重烟雾、玩好等物……万间宫殿.chinabroadcast。由于他拥有抢来的大批贵重珍品,竟变成了一个富翁、瓷器等艺术珍品、古老的建筑都付之一炬,遮天蔽日、书画,并抢掠一空、奔向楼阁,写了《中国詹姆》 一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圆明园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清咸丰十年,即1860年,英法联军联合出兵,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
战争,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也被毁于一旦,成为我国近代历史上一页难忘的痛史。
当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抢劫之后,侵略军涌向园内的各个
角落,奔向宫殿、奔向楼阁、奔向宝塔、奔向书屋,贪婪而疯狂地动手抢劫。圆
明园内的宝物被抢被毁到底有多少,已无法统计,仅举二例,可见一斑。当抢劫
完毕,侵略军由圆明园向北京开拔时,法军满载物品的车辆足足走了一个小时,
英国远征队的上千辆车子和驮马连起来有二公里长,也是满载而归,甚至还塞满
了弹药箱和炮身。在撤离圆明园时,为了让大炮和车辆便于通行,不惜把许多精
美的时钟、挂钟以及象牙雕刻艺术品等,填到车辆要经过的车沟里。大量精美的
绸缎、珍贵衣料、玉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圆明园的毁灭时慈禧和光绪是怎样逃跑的?_百度知道
圆明园的毁灭时慈禧和光绪是怎样逃跑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日后的慈禧老佛爷还是兰贵人,慈禧就带着光绪跑到西安了,而光绪皇帝是在11年后才出生的,当时的皇帝是咸丰,八国联军从海上登陆打了北京,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前你要搞清楚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了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你说的慈禧和光绪逃跑是发生在1900年的庚子国变
1900年,随着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八国联军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8月4日,八国联军两万余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慈禧太后在8月10日乃有西巡之旨,但因车辆不齐,迟迟未行。14日,联军先头部队攻占天安门,次日凌晨进攻皇城东华门,慈禧闻讯惊骇至极,黎时,急忙带着光绪皇帝、隆裕皇后等出神武门西逃。由京随后赶来随銮西行者,有部分王公大臣及兵能数千人。18日,从怀来起驾,甘肃布政使岑春煊率威远军2000余人前来护驾。21日,抵宣化,休整三日。8月23日,慈禧自宣化起驾,继续西行。26日,驻怀安县城。诏命收抚散兵游勇,不准其滥入山西境内。
  8月27日(八月初三),过枳儿岭(在河北、山西交界处)进入山西,驻天镇县城,知县额腾,因先期知奉天(今辽宁)失守而自尽,毫无预备。典史杨守性自行...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了是在1860年,光绪皇帝还没出世。慈禧和光绪逃跑是发生在1900年
圆明园毁灭是1860年,那时候根本没有光绪皇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圆明园的毁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是谁放火烧了圆明园
是谁放火烧了圆明园
有一天上课老师问我,是谁放火烧了圆明园,我回答:&不是我放的&&老师打我
清代“康乾盛世”经过一个多世纪营造而成的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统称圆明园),总占地面积 350余公顷,建造有成百处山水环抱、意趣各异的园林风景群,殿阁亭榭等各式园林建筑达20万平方米,被国人誉为中华第一园,西洋人则称之为“万园之园”。它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纵火焚毁,到最终沦为一片废墟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套用赵光华先生的说法,就叫做火劫、木劫、石劫和土劫。 

一是, 1860年10月,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劫掠之后,又连续两天在园内到处纵火,使之化为一片焦土,这无疑是它罹难于外敌的关键性浩劫,时称“庚申劫难”,也就是“火劫”。当时虽然园内绝大部分建筑物被毁,情状惨烈,但山水花木景观依旧,并且幸存有廓然大公、蓬岛瑶台、海岳开襟等三个园林风景群以及散见于园内多处的亭台楼阁。 

二是,圆明园在此次罹难后,清帝仍未放弃经营,并于同治末年在慈禧太后主使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择要重修”,拟修建筑达 3000余间,但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工。不过当时经过修缮和重建而基本成型的园林建筑,不少于120座近千间1万多平方米。后来直至光绪朝中后期,慈禧太后仍未完全放弃重温圆明园旧梦,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她发动了“戊戌政变”之后才无暇顾及圆明园。就在此后两年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而去,侵略军烧杀掳掠,京畿秩序大乱,土匪地痞即蜂拥而起,八旗兵丁也趁火打劫,化兵为匪,纷纷涌向圆明园,推倒残存建筑,拆运木料砖瓦,砍伐古树名木,偌大的圆明三园除了孤零零的绮春园宫门、福园门门楼及正觉寺等个别建筑物之外,统统被拆抢一空,致使这座历史名园的昔日景观遭到彻底毁灭。是为“庚子再难”,主要是“木劫”,这实际上是一次外敌入侵战乱中的内匪劫难。 

三是, 1911年辛亥革命后,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圆明园仍属皇室私产,园内并住有太监看管,同时由步军统领衙门及中营官兵负责保护。也就从这时起,圆明园遗址又经历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一次“石劫”。最初是北洋政府的军阀、官僚及洋人巧取豪夺,比如: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依仗权势,拆毁圆明园围墙,大运砖瓦石料,历时三载,在福园门外修建成私人花园——达园。他不仅公开拉运,而且由中营副将亲自督办。步军统领聂宪藩,本是负责保护遗址的,他却让中营副将派员从长春园拉走太湖石352车。京师宪兵司令车庆云、公府秘书长王兰亭等,都先后从园内运走大批石料修建私人宅园。因贿选总统而臭名昭著的曹锟,在担任巡阅使期间,为了修他在保定的巡阅使署花园,从文源阁拉走太湖石数十车到西直门装上火车,并由中营游击(官名)负责押运保护。时任北京市地方长官(时称“京兆尹”)的刘梦庚,则在王怀庆的庇护下,从长春园、绮春园强行拉走太湖石623车、云片石104车。驻守西苑的陆军十三师、十六师和边防军炮兵营,也多次派员强行拆运圆明园大墙城砖和园内山石,管理人员劝阻反遭辱骂殴打。美国教会学校燕京大学修建校舍(即今北京大学校址),擅自起运安佑宫的巨型华表,经北郊警察分署署长现场劝阻也无济于事。就在这场巧取豪夺的石劫之中,市内的一些公共场所包括颐和园、中山公园、文津街图书馆以及香山慈幼院等,也都纷纷从圆明园运走大批石刻文物、太湖石和云片石等。就这样前后二十余年间,圆明园遗址除西洋楼旧址外凡具有文物价值的碑碣、石坊、石雕、石刻以及稍微像样的山石等几乎被抢运殆尽。1928年,北洋政府垮台,北平特别市政府接管圆明园后,遗址又遭到了更加有组织的损毁,此时的“石劫”对象就转成了所有砖石。为了修筑高梁桥经海淀至玉泉山的石碴公路,北平市政府先后下令拆毁了圆明三园的4800米南墙和长春园东侧的全部虎皮石墙,砸成碎石以补石碴之不足。同时还组建了“清理圆明园园产事务所”,政府当局同意将园内的所谓“废旧砖石”变价批卖,大宫门外的影壁被招商投标卖掉;西洋楼石门左右的石柱连顶,被按山价卖给商人修建绥远省阵亡将士碑。当局甚至明文规定:圆明园内所有虎皮石可一律出售;西洋楼故址之大理石、青条石,凡雕花粗镂者亦可出售。再加上园内住户为了建房、垒圈长期刨石挖砖;日伪时期,附近贫民因饥寒所迫,时往圆明园窃取砖石,伪市公署又出面设置砖石收集处,实为助长刨挖妖风。经过如此长期折腾,圆明园内的多数古建基址早已被掘地三尺,难觅整砖片瓦。这一“石劫”过程,实际上一直延续至解放初期和“文革”期间,直到2000年底园内住户全部迁出后才算最终得到根绝。 

四是,圆明园遗址蒙受的另外一大劫难就是“土劫”,这是大批农民在园内种地并居住、生活带来的必然结果。圆明三园遗址,在光绪末年出租给附近农民耕种的即有水旱地 30顷零36亩,到1933年时年租金为2683元。三园遗址墙圈内,从1918年(民国七年)前后开始迁入住户,最初都是管园太监的亲属,后来则越迁越多,最终竟形成大小村落和居民点31处。遗址内在解放前基本上没有保留下什么树木,1956年北京市园林部门开始绿化园内的荒山空场,1960年前后国家还征用了园内1000余亩旱地,并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遂有十余万株树木蔚然成林。但圆明园遗址的农林矛盾却始终难以解决,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后,也一直在忙于应付农业生产对遗址和林地的蚕食。据我们1978年统计,海淀乡西苑大队的一、二、五、六、七、八和水磨等7个生产队及果树专业队的全部或者部分耕地,是在圆明三园遗址内,共计1860余亩地(主要是水田),这还只是说的纳粮地亩,实际耕地要超过2000亩。园内共有常住人口2000多,村落占地300余亩。另在遗址范围内还有市属、区属和乡、大队所属的企事业单位14个,占地430余亩。如此庞杂的侵占,整个遗址的惨象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农民要在园内种旱地,就在不断地平毁园林遗址;要种水田,就会时常挖山填湖;养猪、养牛,也需要拉土垫圈,因而成天挖山不止。圆明三园原有大大小小的土山不下250条,据我1980年实地踏勘,几乎每条土山都有程度不同的破坏,被完全夷为平地的为80条,基本挖平的为20条,再加上普遍存在的山脚平毁现象,被挖平的土山面积不会少于山丘总面积的50%,被挖掘的土方超过100万立方米。由于原有植被遭到破坏,长期的水土流失也使幸存山体普遍变矮、缩小与走形。而且当时农民仍在为垫圈到处挖山,我们实在无计可施,就索性在福海西南岸指定了一片土山任其处置。这就是那时的现实。 

据以上所述不难知道,圆明园从毁于英法联军劫火到遗址沦为“废墟”,除了最主要的“庚申火劫”是西方入侵者所为之外,其余的“庚子木劫”以及后来的“石劫”、“土劫”,基本上都是我们国人自己干的。如果说前者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那么后者更多的则是辛酸与无奈。前几年有个别专家曾指责整修遗址是在“消灭帝国主义罪证”,这实在有点言过其实。据说文物部门的个别领导同志,对整修遗址公园仍存有疑虑,觉得恢复圆明园的山形水系,似乎是在摧残这处遗址。我认为这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至今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极力主张原样保留圆明园废墟,据说“废墟也是美”。人们很难想象,圆明园内的住户和单位在 2001年迁出之前,这处遗址千疮百孔、满目狼籍的惨象会是美的。笔者认为反对整修遗址、主张原样保留废墟的观点,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如若那样,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何必用近二十年时间并花费几亿元,用来征用园内全部耕地和外迁785户住户、13个驻园单位(唯有一O一中学暂缓搬迁)呢?而没有这些举措,原样保留遗址的愿望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其结果只能是圆明园遗址最终被完全毁掉
其他回答 (6)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资料(1)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于1840年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外国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国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在着矛盾。由于鸦片战争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大量对华输入鸦片,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使中国出口茶叶、生丝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无力再多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这当然对英国是很不利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既要维护给它带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这样,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开放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

在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议,自己带着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资料(2)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影片火烧圆明园 

故事片。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香港新昆仑影业有限公司1983年联合摄制。

1852年,出身宦门,颇具姿色的玉兰被选入宫册封为贵人。但因玉兰所属的叶赫那拉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有宿怨,而未能得到咸丰帝的注目。玉兰苦思进身之计,终以一曲缠绵哀怨的小调吸引咸丰,进而博取宠幸。以后,聪明伶俐的玉兰,经常伴随在皇帝身旁。一年后,玉兰因生子载淳,被咸丰封为贵妃,在宫内的地位已与皇后相仿。此时,清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起。英、法等八国联军进攻广州、天津,后直达北京,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咸丰采纳懿贵妃主张,命 僧格林沁亲王率兵御敌。八里桥一战 ,清兵败北,参战将士全部阵亡。咸 丰即率嫔妃及大臣肃顺等逃往热河行 宫,留弟弟恭亲王——奕在京与洋 人谈判。热河行宫里,咸丰不理朝政 ,犹自整日寻欢作乐,奏章由懿贵妃 代为批阅。骄横不可一世的英、法联 军欺其昏庸,仗着洋枪洋炮,攻入北 京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 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抢劫 一空,并付之一炬。本片获文化部19 83年优秀影片特别奖。 编剧: 杨村彬、李翰祥 导演: 李翰祥 摄影: 杨林、汤姆森 美术: 宋洪荣 扮演者 剧中人 扮演者 剧中人 刘晓庆 懿贵妃 陈 烨 慈 安 梁家辉 咸 丰
肃 顺 周 洁 丽 妃 张铁林 恭亲王
最佳答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是他........
小明放的..对..就是他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明园开放时间20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