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军三国将星系统谱

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现代人物
寿八公后裔--百战将星谢振华
谢振华将军的家乡族谱:
75枋得(叠山)-76刚中(定之)-77宗韶(超)-78寿八(伯瑾)-79禧新(景文)-80廷芳(复涛)-81国珠------84玉祥(崇义县上堡乡甲子村开居祖)
谢振华将军父亲谢世骙,儿女谢海林、谢海巢,全家捐助10万建甲子村小学,为三县一市谢氏族谱写序。
日上午9:50中央电视台一套现场直播了由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大活动,胡锦涛主席发表重要讲话。老将军谢振华就座主席台,代表老红军作主题发言。1916年9月出生的谢振华将军时年91虚岁,是惟一参加过我军历史上包括井岗山、长征、抗日、渡江、浦东、抗美援朝、反击越战等各个时期全部重大战事的将军。他14岁(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6岁(1932年)加入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委、抗美援朝自愿军21军军长,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总指挥。
谢振华(1916—— ),原名谢振伴,1916年9月出生在江西省崇义县上堡乡甲子村。世代贫穷,以耕种山地竹木为生。由于官家、地主残酷压榨,催租逼税,全家劳累一年,仍得不到温饱,刚满十岁的谢振华不得不去替地主家放牛。由于受地主的压迫和凌辱,激起谢振华的愤慨,他一怒之下把地主家柚子树上硕大橙黄的柚子扯落满地,又把地主家菜地里的瓜苗全给毁掉。&
1928年春天,朱德、陈毅和中共湘南特委领导发动的湘南暴动,声势浩大,鼓舞人心,直接影响到毗邻的崇义山区,为崇义革命的兴起,播下了火种。&
崇义山区,早在南昌八一起义前后,就有中共地下组织,谢振华的父亲那时就是秘密党员。湘南暴动失败后不久,一位身穿长衫,头戴礼帽的年轻人来到谢家。这位年轻人操湖南口音,彬彬有礼,和谢振华的父亲如兄弟,是湘南暴动中有声望的领导者之一,正被敌人通缉追捕的谢焕文。谢焕文住在谢振华家,组织农民,准备再次发动农民武装暴动。父辈们的革命活动,强烈地影响着激励着幼年的谢振华,使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等革命口号,牢牢地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中。&
1929年的夏天,谢振华的家乡成立了暴动队。他的父亲当上了上堡暴动队队长,率领农友们在上堡和附近的几个乡竖起暴动大旗,成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消灭乡政府反动民团、焚烧毒害人民群众的鸦片烟等革命活动。穷苦的劳动人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张贴革命标语,演文明戏,还十分威风地押着地主恶霸戴着高帽子游街。崇义和赣南地区的反动派,被这一革命形势所震惊,他们纠集反动势力,疯狂地进行反扑。&
年仅十二岁的谢振华,受暴动队和父亲的指派,也投入了革命武装斗争的行列。1929年7月,他第一次执行到古亭镇侦察敌人保安团动向的任务。古亭镇驻扎着赣州地区数百人枪的民团武装,由当地反动土匪头子胡凤章和地头蛇周文山直接掌握指挥,又有赣州军阀马昆的支持。
这支反动民团武装,实力雄厚,随时都能发动突然袭击,对暴动队威胁极大。谢振华以走亲戚为掩护,来到古亭,紧盯着敌保安团的一举一动,以便及时向父亲和暴动队通报情况。&
初夏的一个夜晚,谢振华从熟睡中突然惊醒,他听说反动的保安团出动了,这可把他给急坏了,他翻下床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就拼命地向上堡镇飞奔。古亭与上堡相距六十里,即使急步小跑,最少也得半天才能到达。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浑身汗湿,还没有赶到上堡,敌人却早已抢先赶到,对上堡进行血腥的镇压。母亲哭诉着告诉谢振华,暴动队被打散了,打死打伤了三十多人,父亲和暴动队政委郭树声已被捆绑着押送到县城。面对上堡镇遍地血泪,家乡重陷日月无光的惨景,他肝胆欲裂,牙齿咬得咯咯响,泪水止不住喷泉似的往外涌。
泪水伴随着自责的悔恨,使他更增强了革命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敌保安团为了斩草除根,借口收缴枪支,凶残地抄家搜家。为了保护谢振华这棵革命幼苗,在乡亲们的掩护下,接连好几个月,他在亲戚朋友家过着担惊受怕的难熬日子,终于避过了敌人的搜查追捕。他有时在夜深人静之时,或在浓雾弥漫的拂晓之前,悄悄溜回家,叩开母亲的门,打听父亲的近况。他千方百计地找暴动队的队员联系,商讨营救父亲和郭树声政委的办法。&
敌人疯狂的屠杀,并没有吓倒上堡的革命人民。就在上堡暴动队和农民协会遭到残酷镇压,他父亲和郭树声政委被关进牢房以后,在闽浙赣地区,在赣南地区的十多年县、区,农民暴动队一支接一支,有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纷纷建立起来,农民运动,农民武装起义,农民武装的游击活动更加活跃,如火如荼。崇义县游击大队传出“要以万人攻打县城,救出被关押的暴动队员”的消息,使敌人十分恐慌,不敢再死硬到底了,终于也放出口风:只要拿出二百块银元,就可赎回关押的共党要员。谢振华的母亲信以为真,到处求借,找遍了乡里的亲朋好友,好不容易凑足一百块银元,送到官府衙门。谁知白花花的银元换来的却是反动派对丈夫和郭树声政委的杀害。谢振华更从中看透了敌人欺骗、狠毒、凶残的反动本性。穷人要活命,要求解放,只有拿起刀枪和反动派拼杀到底,彻底把这些吃人的“野兽”埋葬!&
&&& 1930年4月,谢振华参加了家乡附近的麟潭游击队。七月,他经排长何伟介绍,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十月,在游击队和当地反动武装的一次激烈战斗中他负了伤,伤愈后被派到中共河西特委举办的工农干部青年班学习。经过学习,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他不仅对革命的性质和目标有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当时的形势和前途也有了明确的认识。毕业后,他被组织上分配到崇义县少共县委担任县少先队长。&
1931年夏秋之间,革命形势突飞猛进,上级党组织向各县、区、乡发出了扩红号召,暴动队员、游击队员被调去加入主力红军。谢振华遵照县委决定,带领一百多名少先队员也去参加主力红军。他把带去的少先队员交给了红三军团第七军后,手持介绍信到红三军团政治部报到,受到军团组织部长黄克诚的接待。黄克诚把他送到培训连队政治指导员的红三军团政工干部训练队去学习。学习期间,训练队政委周恒亲自给他们讲红军政治思想工作的原则、方针和任务,政治工作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还讲红军在苏区的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当时同班一起参加学习的还有苏振华、甘渭汉等同志。学习结束后,他被分配到军政治部青年部工作。军青年部长刘志坚分配他担任青年干事兼青年训练队队长。也就在这一年,谢振华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
1932年,红三军团攻打赣州失利后,到崇义县、上犹县的营前、挝铺地区进行休整。经过整训,部队奉命向赣江东岸中央苏区开去,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这时,红三军团又增加了大批新兵,谢振华被调到军团部新兵营任教导员。谢振华圆满完成了新兵营的集训任务,并负责把这批红军新战士补充到了各师、团。&
1933年,在红色首都瑞金,中央党校成立了红军干部政治班,组织上决定送谢振华去这个干部政治班学习。过了两个月,这个班改为红军大学上干政治第二队,培训各战斗部队选送来的营团政治干部,由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及中央军委顾问李德亲自给学员讲授军事课和政治课。谢振华作为上干政治队的学员,聆听了他们的教诲,深受教益,他感到自己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提高。&
1934年4月,谢振华从红大毕业后,根据红军总政治部的安排,他回到红三军团。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同他谈话,任命他为红五师第十四团政委。&
谢振华回到红三军团五师十四团任政委时,恰逢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处境极其艰险。由于临时中央的主要领导者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不顾敌我兵力悬殊,提出“寸土必争”、“御敌于国门之外”、“死守广昌”的错误方针,调集红军主力一、三、九军团及红五军团一个师,以主力对主力,堡垒对堡垒,于日至4月28日,与有飞机大炮支援的“围剿”中央苏区的五十万国民党军,在广昌决战。结果,不仅红军主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连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也丢失了。“围剿”的国民党军更加气焰器张,
分兵六路向中央苏区腹地横冲直闯,得意忘形地大喊大叫,要在八月一日以前拿下红色首都瑞金。形势的发展,使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处于极被动的地步,要在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已不可能,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
为掩护临时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撤至贯桥地区,还有红五军团的一个师,统归彭德怀、杨尚昆指挥,依托瑞金北面的重要屏障高虎脑,紧扼国民党军南进的咽喉要地,阻击南进石城的国民党军。&
红五师师长李天佑,师政委陈阿金向谢振华等传达了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坚守高虎脑进行阻击作战的指示。谢振华刚到红十四团任职,顾不上歇口气,受领任务后马上和团长王明昌、团参谋长陈连华一起研究全团作战部署,布置战前练兵及各项作战保障工作,他还亲自到野外看地形,参与讨论阵地配置、兵力使用、工事构筑等一系列问题。&
战斗开始前三天,李天佑师长陪同军团首长彭德怀和杨尚昆来到十四团,检查了前沿阵地的工事,赞扬十四团的战前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不料谢振华却意外地受到批评。原来,炊事员在饭桌上放了一碗炖鸡,表示对军团首长的欢迎。彭军团长不但不吃,反板着脸,声色俱厉地对谢振华发火:“部队这么艰苦,还吃鸡。吃得下去吗?我不吃!”谢振华虽然有点下不了台,但并没有因此感到委屈,反而非常感动,
更加敬重首长。他想,首长对部队这样关心,对自己要求这么严格,这是首长的真正爱护,作为团的领导,自己更应该以首长为楷模,时刻想着部队,想着前沿阵地,经常到前沿去了解下情,及时解决部队的困难,当时,前沿阵地上指导员们没日没夜赶工事掩体,多少天没
合过眼,吃不好饭,喝不上水,有的生疥疮,打摆子,中暑,但都咬牙坚持加修工事,多可贵呀!他感到坐立不安,于是他很快召开了一次有各营教导员和政治处干部参加的战时政治工作会议,研究领导干部树立爱兵爱部队的观念及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保持部队战斗力的措施。&
&&& 在抓部队工作的同时,谢振华主动协同当地苏维埃政府,宣传发动群众支前。在他的有力配合下,很快组织起赤卫队、运输队、妇女洗衣队、担架队,挑水运木,送菜送粮,运送伤员,有的人甚至把自己家的门板和床板都献出来,给红军构筑工事,设置障碍,从而有力地保证了高虎脑作战的需要。&
国民党“围剿”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凭借优良的装备和飞机大炮的支援,日夜不停地向高虎脑红军阵地猛烈轰击,轮番发动进攻,山头被炸平,土木工事大半被摧毁,几抱粗的圆木被炸成碎块,断裂的枪支,血染的绷带,破损的钢盔和水壶,以及敌尸和敌伤兵,遍布山野。
战斗间隙,谢振华顺着前沿战壕仔细检查了二营每一个工事,每一个射击孔,举起望远镜观察敌人的动静。他发现敌人正紧张地赶修公路,敌人的汽车等不得公路完全修好就一辆接一辆颠颠簸簸抢路往前开,看样子大概是在拉重炮。他判断敌人可能很快又要发起新的进攻,而且规模将会比以前更大。&
果然,是隔不久,嗡嗡的马达声由远而近,几架敌机掠空而过。接着,爆炸声震天撼地,引得山鸣谷应。对面山头上,敌人成排成排的炮弹接连不断地压过来。高虎脑刹时间硝烟滚滚,气浪灼热烫人,泥土冲天,很快又成了一片火海。刚赶修好的工事又被打塌了,碎土、断木散落在谢振华的身上。他赶紧来到五连,但由于电话线被炸断,无法把战斗的情况告诉新来的姚吉吉团长。进攻的敌人在炮火掩护下,以密集的营方队,多梯次漫山遍野地往上冲,谢振华和二营指战员用全部火力英勇地进行抗击,前面的敌人被一片片打倒了,后面的敌人又冲上来,很快冲到了外壕。激烈的战斗正进行间,突然二营的水机关枪不响了,原来是子弹打完了。战场形势出现了危急情况。谢振华冷静、沉着地应战。趁敌人重新组织进攻的间隙,他果断地命令部队,一面派人到敌人尸堆里去搜寻枪支弹药,一面把附近的石头捡拢来,堆在身边,紧急关头当武器用。
但毕竟二营的火力减弱了,敌人的敢死队踩着同伙的尸体继续向上猛冲。视死如归的二营战士们,同冲上来的敌人拼起手榴弹,可是许多自造的手榴弹没有爆炸,于是战士们又抓起堆在身边的石头向敌人砸去。战况太危急了。谢振华立即命令信号员打信号,调三营火速上来增援。这时,已有敌人跳进堑壕,快到谢振华的跟前。谢振华手疾眼快举起从敌尸中搜来的二十响驳壳枪打了个连发,把冲进堑壕的几个敌人打倒。二营五连的战士们紧跟着纷纷跃出工事,奋不顾身地跟敌人拼开了刺刀。肉搏战持续了十几分钟,背后忽然枪声大作,
杀声震天,三营的先头连终于及时赶到,投入战斗,把敌人赶出了堑壕,使阵地转危为安。&
经过半个月的生死激战,五师在四师等兄弟部队的协同下,顶住了六倍于己、装备优良的敌主力汤恩伯、樊嵩甫部的进攻,计歼敌万余人,圆满完成了高虎脑阻击任务,保障了红军主力和临时中央等领导机关安全地撤离中央苏区,踏上了长征的伟途。&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由于张国焘执行中央军委命令不积极,加之川军在赤水,土城一线疯狂阻击,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入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意图未能实现。为摆脱敌重兵在飞机、大炮配合下的围追堵截,红军改道经叙永、古蔺地区,进抵敌兵力薄弱的川黔交界地——云南扎西(即今威信)。&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红军损失惨重。有的军团实际兵力不到以前的一个师,一个师的兵力不到以前的一个团。面对的敌人,不仅数量十倍于己,而且装备优良。当时,长征的红军还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单位多,层次多,机关臃肿,后勤庞大,战斗部队人员缺乏,严重影响着部队的机动作战。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军委决定对红军部队进行缩编,精简机关,充实战斗部队,以提高红军的机动作战能力。这时的红三军团由三个师整编为四个团,取消了师的指挥机构,下辖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团。各级领导干部都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能上能下,自觉做到层层下放。原五师政委钟赤兵改任十二团政委。谢振华也由团政委下到十二团二营任教导员。他们的职务下降了,但心情是愉快的。&
敌各路重兵尾追红军不放,向川南、滇东北麇集,对扎西进行合围。乘黔北只剩王家烈少数“双枪兵”,战斗力不强,后方空虚,红军出敌不意,突然回师东进,巧钻敌重兵缝隙,二渡赤水河,再占桐梓。日,中央军委指出:夺取娄山关,是“开展战局的关键,对野战军顺利转移至为重要”。红三军团奉命担负“坚决消灭娄山关之敌,乘胜夺取遵义城”的重任。2月25日拂晓,红三军团前卫十三团在团长彭雪枫指挥下,向据守娄山关之敌发起突然进攻。十三团打得猛,冲得快,经过激烈争夺,很快抢占了山垭口两侧的制高点——点金山和大小尖山。与此同时,十团、十一团向左右两侧迂回,十二团继十三团占领娄山关垭口阵地之后,由二梯队变为主攻部队,从正面沿公路向山垭口以南发起攻击。
十二团三营最先投入战斗,刚冲过山垭口进到黑神庙,就遇到敌人一个团兵力的反击,被压回二百多米。谢振华见此情景,立即率二营的五、六连猛扑上去。刚冲过关口不远,在黑神庙半山坡一个凹处,担任前卫的二营四连指导员丁盛迎面向他报告:前面敌人火力很猛,三营受阻,随三营行动的钟赤兵政委负伤还未下来。谢振华当即指示丁盛:“你们四连,必须把敌人压下去,五连、六连马上支援你们。”他嘱咐丁盛:“要不惜一切代价把钟赤兵政委抢救下来,”说完,他同战士们一起,冲向敌人的反击部队。他冲到黑神庙附近的半山坡,只见处于昏迷状态的钟赤兵政委躺倒在路旁山洼的草地上,刚刚包扎的伤口,鲜血止不住往外流。谢振华急忙吩咐身边的六连指导员陈福太赶快派人把钟政委抬下战场。只见他举枪高呼:“同志们,坚决把反扑上来的敌人打下去!”在他的号召和率领下,战士们锐不可当,很快把敌人压了下去。接着沿公路穷追逃敌,杀得敌人狼狈不堪。这次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溃了敌人两个团。
2月26日,部队继续沿公路向遵义方向急追,追到板桥镇,彭德怀军团长、杨尚昆政委、邓萍参谋长紧随十一团正好从娄山关右侧向南迂回过来。军团首长鼓励他们:“你们打得好,追得快,要坚持下去,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谢振华边走边抓紧时间把军团首长的鼓励传达给各连,使部队的士气更高,追击速度更快。在高坪、董公寺一线又击溃了黔军的阻击部队两个团。2月27日下午,红三军团逼近遵义城,进至老城对面的凤凰山、小龙山下,抢占了新城的边沿村寨,控制了跳蹬河至洗马河一残,当晚即向遵义新老城发起猛攻,一举歼灭了守城之敌。从娄山关到遵义城共歼敌王家烈部六个团,赶在敌增援的中央军到达之前,先占领遵义城、老城。&
2月28日,红一、三军团及军委干部团在彭、杨首长统一指挥下,分别在忠庄铺、老鸦山,与援敌吴奇伟的中央军九十三师、五十九师及王家烈残部展开激战,歼灭、击溃敌国民党中央军两个师和黔军王家烈的八个团,缴枪两千多支,俘敌三千余人,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两渡乌江,佯攻贵阳,趁滇军东调驰援贵阳、云南兵力薄弱之机,渡过北盘江,兵临昆明,调动了金沙江守敌,红军再冷不防转兵西北,巧渡金沙江,围困会理城。这时,谢振华已由十二团调任军团部保卫局执行科长,出色地完成了接收会理城的任务。&
1935年9月,鉴于张国焘违抗中共中央的决定,分裂红军,毛泽东等率中央机关和红一、三军团继续北上,九月十八日进占甘肃哈达铺后,将中央纵队和红一、三军团整编为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罗瑞卿任保卫局长,谢振华调任支队保卫局二科科长。
1935年10月,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恢复红一方面军称号,谢振华任方面军保卫局二科科长。&
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山西吕梁山区大麦郊召开扩大会议,敌人调集兵力前来围攻。谢振华和司令部二科科长张经武共同负责大会保卫工作,他俩各带一个连出击,迷惑敌人,把敌人调开,保证了会议安全顺利地进行。1936年5月,红一方面军为实现全国抗战的大局,主动从山西撤回陕北。在中共的影响和推动之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逼蒋“联共”抗日。
这时谢振华调任红军大学二队政治委员。西安事变后,红军大学改为抗日军政大学,由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首长亲自任教,积极培训干部,准备迎接抗战高潮的到来。谢振华被调到抗大二队,和余秋里、张震、洪学智、张国华、谢富治等一起参加学习。1936年8月,谢振华从抗大毕业,被派往山西太原,任战地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部政工科长。在部长程子华、副部长唐天际领导下,他带领工作组赴汾阳孝义县扩军千余人。年底他将这支武装带到洪洞县牧马村八路军总部,与总部警卫营合并为特务团。由总部作战科长王鹤寿任团长,谢振华任政委。
1938年2月,谢振华调任八路军总部敌工部副部长。1939年初,在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和副主任邓小平、陆定一领导下工作。后,谢振华调回延安马列学院学习,与江青同编一个组,谢振华任组长。因江青表现不好,谢振华同本组的其他同学一起,对江青进行过批评帮助,不料竟结下怨恨。&
1940年,谢振华在马列学院毕业后,中央组织部决定由他带一百多名干部到苏北敌后去开展工作。离延安前,毛主席亲自找谢振华和田守尧谈话,再三嘱咐:“到敌后发动群众,要讲策略,发展统一战线,团结争取一切可能团结的爱国力量,共同坚持抗战。”日,谢振华一行离延安到西安。在西安他们化装成中央军校学员,穿国民党军服,谢振华佩带上校军衔,田守尧佩带少将军衔,这样,终于顺利通过了敌封锁四军六线,经开封、洛阳等地到达皖北。
在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的新支队住地,遇上黄克诚率八路军两个旅南下。黄部组成八路军第五纵队,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经电请中央组织部批准,将谢振华一行留在五纵队工作。谢振华被任命为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兼敌工部长。不久,黄克诚奉命东进,率第五纵队七、八、九旅进驻苏北,开辟新的根据地。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三师后,仍由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
十月,谢振华奉命率三师教导队去阜宁建立根据地,组建地方武装。他到阜宁不久,扩大新兵一千余人,组成阜宁大队,出任大队长兼政委,下辖三个营,阜宁县大队与原二十四团部分部队合并为新二十四团,他任团长。1942年团政委调走后,他又兼任团政委。&
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其占领区,1943年2月中旬,日军万余人,并纠集伪军九千余人,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多路全面对盐(城)阜(守)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妄图歼灭苏北新四军主力。谢振华率二十四团,配合当地武装在阜宁、阜东、盐东、滨海地区进行反“扫荡”斗争,以灵活的战术,使日、伪军合击扑空。在敌人实行分区“扫荡”时,他率部与敌周旋,伺机不断打击敌人,“扫荡”的敌人不得不被迫逐步撤退。&
三月下旬,新四军三师八旅兼盐阜军分区,乘在盐城、阜宁地区“扫荡”的日、伪军主力陆续撤退之机,发起了攻占阜宁城西陈集据点的战斗。当二十三团强攻时,谢振华指挥二十四团,与涟东县独立团、建阳总队、阜宁总队等部一起,负责阻击援敌,袭击周围据点,担任外围警戒,保证了陈集歼灭战取得毙日军中队长以下86人的胜利。&
3月29日,刚刚占领了东坎的日军,迫不及待地派出一个中队和二百多伪军在八滩安据点,妄图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扼死在这个地区活动的新四军部队。这时,二十四团正在东坎、八滩及滨海地区活动。下午接到师长黄克诚的电令,要求二十四团趁敌人立脚未稳,先下手为强,敲掉它。并派师特务营两个连前来支援。
当晚,谢振华率二十四团在夜色中从各个集结地出发,沿田间小道,一面奔袭八滩,一面分兵阻击东坎来援之敌。晚九点,完成对八滩守敌的包围之后,随着红色信号弹的升空,攻击战斗打响了,二营从南向北冲击,副营长王光汉率领突击队直逼日军中队部,砸坏了鬼子的报话机和电台装置。一营由西往东,攻打伪军,仅二十多分钟,就把二百多伪军消灭大部,其残部纷纷溃散。日军分住在三个大院里,顽强死守,攻击部队伤亡很大。这时,有十几个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勇猛地冲上一个院套的房顶,正要揭开瓦顶往下打手榴弹,院里的日军一阵机枪扫射,房顶上的战士全都应声倒下。二十几个日军趁机冲出了北面的包围圈,向二十四团指挥所扑来,叽哩哇啦地乱叫。情况危急,谢振华一面把手枪里的子弹顶上膛,一面喊司号员吹号,调一营的二梯队三连投入战斗。三连连长米富珍率领奋勇队立即杀过来,将扑向团指挥所的二十多名日军一个不剩全部消灭。午夜,进攻部队夺下日军据守的两个大院,把其余的日军全压到中队部所在的一个大套院里。义愤填膺的战士翻过围墙,跳进去同日军展开肉搏战,因寡不敌众,被逼出院。这时,二营副营长王光汉牺牲了,一营营长毛和发和几个连的干部也都负重伤。战场形势又发生险情。师部指示,要在早晨结束战斗,现在很快就要天亮了,再这样僵持下去只会对敌人有利。
谢振华强忍失去战友的悲痛,紧急叫来参谋长尹捷峰,共同商讨下一步的打法。只见尹捷峰头上缠一条白布,急匆匆跑回来。谢振华急忙问:“老尹,头怎么了!”尹捷峰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一点擦伤。”他们两人的心火烧一般,不约而同地伏在堤坝上,紧盯着前面受阻的攻击部队和日军机枪吐出的火舌。他俩经过商量,决定采用战斗方案的最后一着:火攻。引火物战前就准备好了,一接到火攻命令,部队马上把蘸了煤油的棉花绑在马尾手榴弹上,投进日军据守的大院里,接着又把蘸了煤油的棉花捆在长竹竿上,抛上大院的房顶。&
顿时,烈火在大院里熊熊燃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日军鬼哭狼嚎,妄图冲出大院,杀开一条血路。二营五连的两挺机枪早就紧紧地封锁了大门,日军露头一个即打倒一个,尸体很快堵塞了门洞。拂晓时,几架大肚子敌机,嘶叫着从头上掠过。这时,带领三营在新港子打援的副团长陈玉才派人送来报告:东坎的日军大队,昨晚两点钟分两路前来增援,现已同三营打响了。正在这时,西北角一阵混乱,十几个日本兵推倒了围墙,从二营和特务营的接合部突围,向东坎方向逃跑。谢振华急起向敌人逃跑的方向追去,跑着跑着,他的右肩仿佛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身子一软扑倒在地上,鲜血顺着袖筒流出来,很快浸透了他的半边军装。警卫员忙赶上前,一把扶起他,他站稳了身子又继续指挥部队追歼溃逃的残敌。战斗胜利结束后,计击毙日军山本中队长以下一百多人,歼灭一个伪军大队。八滩从此又获得解放。
9月20日至24日,在谢振华统一指挥下的二十四团和滨海、涟东、阜东、阜守总队等部,经多次奔袭战斗,攻克滨海县东北之小尖集、七套等大小据点21处,歼伪军大队副以下五百余人。2月18日,谢振华又带领二十四团及涟东、滨海县地方武装并肩战斗,突袭响水口、三岔口等据点,歼伪军一百二十余人。两次战斗,收复了涟东、滨海等地区东西约九十余里,南北约五十余里的抗日根据地。&
日夜,在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第八旅旅长张爱萍指挥下,谢振华率二十四团,同二十二团和第七旅十九团等兄弟部队,及涟东、阜守、滨海总队等地方武装配合,向灌河下游淮盐重镇陈家巷(今江苏响水县城东北)发起进攻。激战三小时,至三日解放陈家巷。除击毙驻守的日伪军一部外,俘伪中央税警总队第四大队大队长王西珠、第七大队大队长郭克以下425人,缴获迫击炮一门,掷弹筒三具,轻机枪四挺,长短枪416支,电台一部,弹药近四万发,食盐四十万吨,石油四十桶,伪币一百万元。&
阜守城是盐阜区的军事要地。伪军第二方面军第五军所属第四十一师、暂编第三十三师及军特务团共3400余人驻守在这里,城北还有掌庄、七灶、头灶、大小顾庄等据点。1945年3月,新四军第三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发起阜守战役。谢振华奉命率二十四团首先攻歼城北七灶、九灶之敌,尔后与兄弟部队一起共一万四千余人发起总攻,25日攻克城外据点,伪军第五军军部当晚率残部弃城南逃。26日战役胜利结束,俘伪军第三十三师副师长邓主东以下2000余人,毙伤伪军3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7挺,炮六门,长短枪1600余支,电台3部,弹药4万余发,解放了阜宁城及市镇22处。&
阜宁战役之后,谢振华奉调新四军军部高级班学习,由于日本侵略军投降,学习班提前结业。1945年8月,谢振华回到三师师部,被任命为淮海军分区副政委。&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一面打着假和平的旗号,发动“和平”攻势;一面利用日伪势力,抢占城市要道,加紧部署内战,企图消灭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革命力量。中共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出发,力争和平民主建国,同时不放松自卫战争的准备。根据内战危险和斗争形势的需要,黄克诚于日,率新四军三师第七、第八、第十旅和由皖中归建的独立旅及特务团共35000余人,离开苏北淮阴,开赴东北。
淮海区原军分区司令员刘震、政委康志祥和十旅一起,都随三师主力北上了,军分区司令员遂由吴信泉担任,政委由谢振华接替。1946年8月,淮海军分区改为华东第六军分区并组建华东新十旅,原军分区所属一、二、三团改为新十旅的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由覃健任分区司令兼旅长,谢振华兼旅政委。为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增强战斗力,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于十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军时事学习的指示》,组织广大指战员认真学习中共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关于淮阴撤退后时局与任务的指示》和《关于发动敌后广大游击战争的指示》,联系实际,进行对照检查,使广大指战员认清了斗争形势和坚持淮海区斗争的必要性与有利条件,破除了由于敌大军压境在部分干部和战士中产生的消极恐慌情绪,树立起长期坚持苏北根据地斗争的决心和必胜信心。
十月下旬,敌整编七十四师会同敌整编二十八师计五个旅猛犯涟水,力图占领淮海,切断苏鲁交通,围歼淮海区我军主力,彻底解决苏北问题。第六军分区所属部队,不畏强敌,由覃健、谢振华指挥,迅即投入战斗,顽强抗击敌人的进攻,协同兄弟部队,发起涟水城保卫战,歼敌整编七十四师8千余人,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并掩护了华中军区后方机关的转移。在反击国民党正规军进犯的同时,清剿了上方、高苴一带由国民党收编的伪军,收复了七月份以来被敌侵占之所有失地。11月上旬,第六军分区所属部队同兄弟部队并肩突袭灌云同兴地区之敌,攻占了哈蟆山,打击了板浦援敌,击溃敌一个营,歼敌近一个营,收复被敌侵占地区。&
&&& 华中军区主力北撤山东后,国民党军于1947年1月又重占沭阳、宿迁、灌云全境,淮海地区主要城镇及交通线均陷敌手,地区被分割,与山东解放区的通道也被切断。国民党军六个整编师在淮海地区齐头并进,全面“清剿”达三个月之久。还乡团等土杂反动武装也趁机跟进,捕杀解放区的干部和群众,破坏基层革命政权,建立反动政权,反攻倒算,使淮海区面临极严峻的局面。覃健和谢振华带领第六军分区部队,在中共第六地委领导下,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英勇地坚持敌后反“清剿”斗争,一月中旬,第六军分区三支队趁敌在陇海路集结,一举攻克河线之陆集、仰化集据点。二支队接着拔除淮涟之间重要据点古寨。一支队则在陇海路南侧袭击还乡团等地方反动武装。&
1947年2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华东全境部队整编,撤销华中野战军番号,成立华东野战军,所属部队统一编为十二个纵队。新十旅编入第十二纵队,改为三十五旅,覃健调任纵队副司令员,谢振华任纵队副政委并兼任三十五旅政委,汪乃贵任三十五旅旅长。为策应华中、中原战场上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作战,三十五旅于3月19日一举拔除了东(海)、灌(云)、沭(阳)三县边区敌占万匹中心据点,切断了敌重要补给线,重新打通了苏鲁通道,扭转了战局。为开展淮海区反“清剿”斗争,三十五旅在三十四旅两个团配合下,于五月发起淮沭攻势,连克胡集、钱集、徐溜等据点,歼敌六百余人,控制了北起沭阳十字桥、南至淮阴五里庄路段,迫使汤沟、沟间、西马屯据点之敌先后逃窜,收复了失地,保护了当地群众麦收。五月底至六月中旬,十二纵队又攻克灌河南岸重镇响水口和大新集,粉碎了敌人对盐阜区
北部的“清剿”。仅半年时间,十二纵队在淮海地区共作战3325次,歼敌7600人,缴获机枪40挺,小炮10门,枪2461支,攻克敌据点40余处,摧毁敌区、乡政府49个,恢复失地和扩大新区4549平方公里,争取回归分子一万余人。八月到十二月,十二纵队还先后进行了盐城、益林、李堡等战役,歼敌24000多人,恢复了苏北广大地区,改变了苏北地区的斗争形势。&
1948年3月,华东野战军以第二纵队、第十一纵队和第十二纵队组成苏北兵团,由韦国清任司令员,姬鹏飞任政委,覃健任参谋长。调整后的十二纵队由谢振华任司令员,李干辉任政委,率部进抵兖州担任阻击徐州之敌北上的任务,配合山东兵团取得了济南战役的胜利。&
济南战役胜利结束后,十月九日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曲阜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作战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目前形势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谢振华等率领十二纵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要歼灭的主要敌人是黄百韬兵团。黄兵团是蒋介石的嫡系,装备好,战斗力强,5个军11个师在徐州以东至海州沿线严密布防。华东野战军首长决心投入主力在碾庄圩围歼黄兵团指挥,自夏庄、赣榆地区南下,担负围歼黄兵团在阿湖、商潭沟地区的部队。战役一开始,山东兵团所属各部队,首先从北向南切断黄兵团西退后路。十二纵队受领任务从东北插入阿湖镇、新安镇地区,切断徐州至海州的铁路,阻击敌人向徐州靠拢,配合主力分割围歼黄兵团五个主力军。谢振华、李干辉立即对部队进行战斗动员,使广大指战员充分认识担负切断黄兵团西退后路任务的重要意义。为了检查战斗准备的落实情况,谢振华亲自跑到三十五旅所属各团察看,他还深入到连队指导战前的准备。11月6日夜,十二纵队和第二纵队、中原野战军十一纵队一起,在同一个方向上发起进攻。十二纵队三十五旅主攻红花埠,得手后向西再攻新安镇;三十六旅直取阿湖。三十五旅先头部队接敌不久,正在师指挥所的谢振华接到报告:当前之敌出现混乱状态。
谢振华当机立断,乘敌混乱之机,果断命令部队迅速占领阿湖、新安镇,控制铁路线。果然,战斗发展顺利,部队以迅猛的速度攻占了新安镇至阿湖地段的铁路。战斗进行了三天,敌人被华东野战军各进攻部队打得建制混乱,节节败退。九日以后,十二纵队控制了阿湖到新安镇地段,有效地实施了攻点打援的作战计划。黄兵团六十三军主力被逼向西撤退。这时,谢振华马上打电话要求三十五和三十六旅两个旅长:要利用有利时机,从阿湖与新安镇之间向敌两翼发展进攻,切断海州至碾庄之间的联系,阻敌六十三军西撤与黄兵团部靠拢。在十二纵两个旅的阻击下,敌六十三军被迫向西南方向溃退,被兄弟纵队围歼在窑湾地域。
11月19日,十二纵队随华东野战军主力,对碾庄圩的黄兵团主力再次发起进攻,至22日夜间,将其全歼,并击毙兵团司令黄百韬。围歼战的后期,野战军司令部命令十二纵队火速南下,经宿迁、睢宁、大三集、张集向徐州东南地区急进,胁迫徐州,并从南向北侧击由徐州东援之敌。根据野战军司令部和兵团部下达给十二纵队的任务,谢振华向各旅布置作战任务时,着重强调了打下徐州机场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徐州机场是杜聿明集团同南京蒋介石部联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打下徐州机场就能迫使徐州同南京的联系中断,把敌人从南京向徐州输送战争物资的线路破坏掉,切断敌空援通路,而且可以动摇敌人固守徐州的决心。
三十五旅受命突袭徐州机场的任务后,先以小分队展开袭击活动,打击机场的守备部队。1月26日,三十五旅一○五团在敌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隐蔽摸进了徐州郊区敌机场。&
&&& 敌机场空勤人员寥寥无几,主要指挥官逃离机场,徐州国民党军总司令刘峙已逃走,副总司令杜聿明下令突围。谢振华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战机,立即派出侦察分队确实弄清敌人的动向,并将敌情报告野战军司令部张震参谋长。与此同时,他不失时机地向部队发出了出击命令,
向突围之敌猛攻。当谢振华指挥部队进抵肖县和永城之间的公路两旁时,当面之敌恰是杜聿明总部的直属队。敌人不堪一击,眨眼间,被俘数百人,重炮、汽车等战备物资也被缴获。由于华东野战军多路纵队的包围和阻击,杜聿明三十多万军队突围成泡影。十二月二日,十二纵队迂回到大回村、五户张集一线,又遇敌李弥兵团的部队企图向西突围,谢振华指挥部队予以沉重打击,歼敌千余人,堵住了敌西逃永城的通路,为华东野战军主力继续围歼杜聿明集团创造了有利局势。
从日起到日的30多天,华东野战
军主力从四面八方向徐州突围之敌紧缩包围圈,十二纵队则从肖县以南转到青龙集、李石林、陈官庄以北地区,和兄弟纵队一起,把杜聿明集团全部合围于狭小的地域。这时,敌黄维兵团已被中原野战军歼灭,杜聿明集团成了“瓮中之鳖”。在广播毛泽东主席《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遭拒绝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主力于日下午,向杜聿明集团发动了总攻。十二纵队作为总攻部队之一,在夏岩、夏庄地区,对国民党五大主力军之一的邱清泉第二兵团主力新五军展开进攻。三十六旅从夏岩西北投入战斗,三十五旅配合华东野战军一纵队攻打夏庄。三十六旅执行命令非常坚决,不惜牺牲,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发扬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于一月七日晨前打下了夏岩,歼灭了新五军一个团。
在夏庄,三十五旅以一○三、一○四团配合一纵队于六日发起攻击,仅用一天时间,打了一个歼灭战,歼敌一千余人。这时,敌李弥兵团部向北突围,正好落入十二纵队布下的口袋,由李弥亲自带领的1100多人的军官教导团,除李弥逃跑外,其余全部被俘。华东野战军经过四昼夜激战,1月10日全歼了杜聿明集团。&
根据中央军委实行全军统一编制番号的指示,华东野战军于1949年2月初,在徐州东北的贾汪召开了纵队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军委的整编指示和南下作战的行动部署,会上宣布十二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军,谢振华任军长,李干辉任政委,饶守坤任副军长,夏光任参谋长,刘仲华任政治部主任。会后,谢振华等率领部队南进,准备渡江作战。&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百万雄师强渡长江的伟大战役。三十军在芜湖对岸以北突破长江天险后,由军政委李干辉和副军长饶守坤率两个师,随兵团主力向东追歼逃敌。谢振华奉命在芜湖市担任军管会主任,率军直属机关和一个师,负责清查残余敌人和芜湖市治安工作。不久,第二野战军第十军军长杜义德带领部队来芜湖市接替,谢振华率所部继续南进,到嘉兴平湖地区,与先行南进的两个师会合,积极进行解放上海的准备工作。&
遵照第三野战军首长的指示,在上海战役中,三十军担任向上海守敌侧后实施迂回的作战任务,截断上海守敌从浦东向海上逃窜的要道,为进攻市区部队全歼上海守敌创造有利条件。5月10日,兵团司令部发布作战令,三十军为迂回作战的第一梯队,5月16日24时前攻占川沙、白龙港地区。谢振华和李干辉马上召开各师师长、政委会议,决定八十八师、八十九师为军的第一梯队,由谢振华带精干指挥所随行指挥。
5月13日下午四时,第一梯队兵分两路,由平湖出发,沿公路、海堤向川沙、白龙港急进。时值梅雨季节,道路泥泞,部队行进艰难。谢振华弃马步行。军长和大家一样步行,广大指战员深受鼓舞,使他们更加坚定了胜利的信心,不顾疲劳,你追我赶,奋力前进。两天不到的时间,部队经金山,夺奉贤,取南汇,边走边打,扫除小股敌人的阻挠,行军二百多华里,终于比野战军司令部规定的期限提前一天赶到川沙以南的江家路镇。谢振华不顾劳累,迅速看守地形,他还从战俘口中了解到,敌五十一军已于前三天进驻川沙、白龙港地域,现正忙于作顽抗准备,川沙城里只有不足千人的敌军和地方土顽部队。经过深思熟虑,他乘守敌设防薄弱之机,当即命令八十九师先头部队二六五团直扑川沙。守敌猝不及防,惊疑飞兵天降,顿时陷于混乱,被歼700余人,仓皇放弃川沙县城。
攻占川沙县城后,谢振华命令八十八师两个团,冒雨插入敌后,向北迂回,拿下顾家路镇,截断敌五十一军和敌十二军的联系。与此同进,谢振华用五个团的兵力,向正面之敌五十一军发起进攻。午夜十二时许,敌五十一军及暂编第八师被压缩在东西四公里、南北五公里的狭窄地区。经一阵短兵相接之后,敌发觉三十军的重火器因道路难行,尚未赶到,便组织三个兵团的兵力,在重炮掩护下进行反扑,企图杀出重围,与十二军重新连接。
三十军二六三团经一天苦战,把敌反扑的三个团打垮。在抗击敌反扑的同时,谢振华已根据敌情的变化,调整好各师的部署,掉在后边的军炮兵团克服了河川及道路泥泞的困难赶了上来。当晚七时,谢振华指挥三十军发起总攻。二六七团直插敌军心脏,连续拿下清敦镇、林家码头,又猛扑敌军部所在地白龙港。敌人很快陷入混乱,首尾难以相顾。三十军只用一个多小时就攻占了敌军部,打乱了敌指挥系统,俘虏了敌五十一军中将军长王秉钺及其军部全体人员和一个山炮团,并把敌四十师及一一三师分割成两块。&
&&& 为了更有力地杀伤和摧毁敌人,三十军把军炮兵团和从敌山炮团缴来的18门火炮一起编组,向敌人猛轰。这一夜,炮声震天,杀声不断,战至17日拂晓,三十军全部歼灭了敌五十一军和敌暂编第八师,仅俘敌即八千人。攻下白龙港,截断了上海守敌经白龙港向海上逃跑的退路。
紧接着,在三十一军协同下,三十军发起了围歼高桥守敌第十二军的战斗。攻占高桥后,谢振华指挥三十军继续向黄浦江口追击,配合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完成对整个上海的全面合围。上海外围被摧,逃跑已断,龟缩在上海市区的国民党军,士气低落,军心动摇,已无抵抗能力。发起总攻后,三十军配合各兄弟部队,势如破竹,经过三天三夜激烈战斗,于5月27日上午9时,全歼守敌15万余人,迫使国民党军上海地区守备总司令汤恩伯仓皇逃遁,副总司令刘昌义投降,大上海宣告解放。&
1949年的年底,为加强人民解放军的海空军建设,将三十军的军部机关改为海军东海舰队的领导机构。九○师调空军,组建了空军第一师,三十军的八十八师和八十九师分别调归二十军和二十六军建制后参加了赴朝作战。谢振华调任由陈毅兼校长的华东军政大学一总队政委。
他和总队长聂凤智一起,负责培训军队选送来的优秀青年干部和从京、沪、杭招收的大、中学校参军的学生。1951年元月,以华东军政大学为基础,在南京创建解放军军事学院,谢振华又调任学院基本系主任兼党委书记,在刘伯承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培训全军的团、师干部。
1952年,谢振华进入该院培训军以上高级指挥员的战役系学习,毕业后调任正在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一军军长。1958年8月,作为第二批志愿军归国部队,谢振华率领二十一军团以上干部到平壤接受金日成首相的欢送,并以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致答谢词,祝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回国后,他率部进驻山西省。不久,二十一军奉调西北剿匪,谢振华改任六十九军军长。1962年2月,中央军委根据周总理的提议,先后在广州、北京召开全军整编及装备会议,各大军区各兵种各派一名团长、师长、军长参加,谢振华作为北京军区的军长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与研究了全军的编制装备方案和整编工作方案。&
文化大革命初期,山西的武斗不断升级,地方各级领导班子先后瘫痪。为稳定局势,六十九军奉命于1976年4月进入山西支“左”。
谢振华出任支“左”领导小组组长,统一指挥山西军区和驻山西的二十八、六十三、六十九军的支“左”工作。武汉“百万雄师”事件后,
山西掀起“揪军内一小撮”的风潮,在太原召开了“声讨山西军区走资派张日清罪行大会”。省军区的副司令员、副政委都被揪斗,许多军分区和各县武装部被砸,主要领导干部被揪斗,部队十几个连的枪支被造反派抢夺了,解放军战士被打伤数百人。
1967年12月,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解决山西问题的第三次会议,强调严禁打砸抢抄抓,立即刹住武斗歪风,拆除一切武斗工事,不准冲击军事机关,不准揪斗、围攻解放军人员。但是,山西的武斗事件有增无减,形势越来越严重。为此,中共中央于1969年7月,发布了解决山西问题的“七·二三”布告,任命谢振华为中共山西省核心小组组长。后经省党代表大会选为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委会主任,同时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山西军区司令员中共、山西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主持山西省全面工作。
谢振华根据“七·二三”布告精神,经中央军委批准,动用了二十多个团的部队,在全省收缴了各种武斗队的武器七万多件,拆除了武斗工事,解散了武斗队,制止了山西省长达两年之久的大规模武斗,初步恢复了社会秩序,稳定了局势。在此基础上,谢振华积极做两派群众组织的工作,促进了两派的大联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谢振华解放和起用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老干部,使山西成为全国落实干部政策最早最好的省份之一。
为整顿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谢振华报请中央批准,惩处了罪证确凿的杀人、放火和打砸抢的首恶分子。在此期间,谢振华凭自己的觉悟,顶住了批“唯生产力论”的黑风,坚持抓工农业生产,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他每年抽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两年内对山西省一百多个县进行了调查,并完成勘察定点修建太原新火车站和汾河大坝工程的任务,得到周总理的称赞。在他的努力之下,使山西1970年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百亿斤大关。工业生产,尤其山西的煤炭生产,也得到大幅度的恢复和发展。他还坚定地贯彻执行了周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的指示,在全省范围内发起批无政府主义和批极“左”思潮的活动,对消除极“左”流毒,扭转山西形势起了很大作用。
谢振华的这些作法,触怒了“四人帮”。 在学大寨的问题上,谢振华抵制了一些极“左”的做法。这更使“四人帮”及其在山西的代言人大为不满。1974年2月,山西省晋剧团带着江青直接控制的中央文化组派人选中的《三上桃峰》,到北京参加华北地区文艺汇演。3月8日晚,江青带着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陈永贵等突然来到剧场,宣布“《三上桃峰》是一株‘大毒草’,是为刘少奇翻案的黑戏。”“这是谢振华支持的。”江青还加重语气强调:“今天,我是特意穿上军装来‘炮轰’ 谢振华的,你们应该起来和他斗。”文化组的于会泳亲自坐镇,按照“四人帮”的指示,在北京西苑旅社召开了山西到京汇演的全体人员大会,对谢振华进行批斗。
同时,他们还在全国开动各种舆论工具,利用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对谢振华横加种种莫须有的罪名,进行政治诬陷。不久,王洪文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召开了山西省委常委到京汇报会,江青在会上指着谢振华大发雷霆:“你在延安时是我们大队长,那时你就凶得很,你就镇压群众,现在你是山西的土皇帝,新军阀!”“你再不认账,不好好检查,我一句话,就叫你这个省委第一书记成光杆司令!”果然,谢振华回到山西就靠边站了,连续被围攻、批斗60多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谢振华向毛主席写信报告情况,经毛主席亲自过问和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他才免遭继续迫害之苦。但是,他的全家却受到株连,在国防工办任秘书的妻子被停止工作,大儿、儿媳和小女儿被处理复员,在南开大学毕业的儿子被隔离审查,不给分配工作。&
1977年12月,中央军委命令免去谢振华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职务,调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谢振华在沈阳军区工作期间,中共中央部署清查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山西省委将所谓“谢振华路线”和“反大寨”两个问题作为山西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并作为清查工作的两项重要内容,而对曾经支持和同情谢振华的广大干部,对大寨极“左”思潮表示不满的干部和群众,进行清查,大抓所谓谢振华的帮派体系。省委组织部58名干部,有15名因与谢振华有牵连而被列为清查对象,各厅、局和地区也依照省委的作法抓各自的帮派体系。省委抓了全国工业劳模王体和全国农业劳模李顺达两位常委,太原市抓了市委书记张华亭等四位负责人,省公安厅抓了正副局长,许多县和基层单位也都照此办理,大抓帮派体系,使谢振华和山西的大批干部遭受不白之冤。&
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对山西问题十分关心,在新任省委第一书记霍士谦到山西任职前,邓小平找霍士谦谈话时曾说:“谢振华对‘四人帮’不‘感冒’,他执行的是周总理的指示,所以‘四人帮’就比较恨他。‘四人帮’支持陈永贵和王谦夺他的权。你到山西任第一书记,罗贵波同志任第二书记兼省长,到职后要重视解决这个问题。”中纪委还派出了以毛铎、刘家栋为负责人的工作组,协助霍士谦、罗贵波解决山西问题。在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自过问下,中共中央于1981年签发了第10号文件,为谢振华彻底平反,恢复名誉,被“四人帮”颠倒的是非终于颠倒过来了。使山西开始走上了安定团结的道路。&
1982牛,谢振华奉中央军委命令,调任昆明区政治委员,同时担任云南省军区党委书记。昆明军区情况复杂,文化大革命期间云南两派对立严重,昆明军区是受派性斗争影响的“重灾区”。谢振华到职后,军区内部形成的对立仍未消除,有些单位仍以派性代替党性,以派划线,任人唯亲,排除异已,结帮营私,严重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危害着军队的团结和建设,更不利于边防的对敌斗争。
中央军委对此情况很担心,在谢振华到昆明前,中央军委杨尚昆副主席,杨得志总参谋长和总政余秋里主任,均亲自向他交代,昆明军区地处越南、老挝、缅甸三国邻界,军内安定团结十分重要,当前要消除派性,增强党性,统一军内思想,作好对敌斗争的准备。遵照军委领导人的指示,谢振华在昆明任职期间,着重抓了带动全局的五件事:&
&&& 第一,结合整党,狠抓克服派性,增强党性,要求全军区干部战士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根本前提。他向指战员剖析派性危害时说:文革中的两派,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论哪一派,都是在“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指导下,产生于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也都是在“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活动的,所以都是错误的,根本不存在哪一派正确的问题。他要求少数闹派性的人不要把自己的一派打扮成正确的,争个我高你低。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彻底否定两派,才能彻底消除派性。他殷切地希望“文革”中参加过两派组织或倾向过两派的同志,各自看到自己的问题,严格要求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消除派性,增强党性。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和组织调整,昆明军区的局面有了明显好转,为后来的整党和取得“两山”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对此先后作了专题报道。又通过整党,昆明军区出现了一个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勇于创新、朝气蓬勃的新局面。&
第二,军队建设在革命化的前提下,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是在现代反侵略战争中取胜的重要保证。他根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的“军队的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最中心的问题就是领导班子年轻化”的指示精神,狠抓了团以上各级班子的年轻化,大胆地把优秀中青年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与此同时,他下大力抓了部队的科学文化学习,努力把干部战士培养成为军队、地方两用人才。他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团以上部队考核干部,半年时间深入部队103天,走遍了驻云南边防的所有团以上部队及80多个县的武装部,具体指导和帮助各级领导班子的选拔、调整和配备。他还深入到驻在南起阿佤山麓、西至玉龙雪山几千公里的沿线部队,1983年春节前夕,还到滇南驻军和中越边境前哨检查战备工作,迎风踏雪登上扣林山看望前线指导员。当他得知夜晚战士放哨寒冷时,亲自打电话给后勤部火速给哨所赶送棉大衣。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对军区的工作获得了主动权和发言权。他把40多岁的优秀师长何其宗,廖锡龙提升为军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全军区经过调整,野战师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2岁,团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2岁。当军委杨尚昆副主席和余秋里主任视察西南边陲时,很高兴的看到年轻化的一代指挥员经过战争的锻炼正在健康成长,并把何其宗推荐到总参任副总长,廖锡龙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第三,1984年春,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组织指挥了对侵占我西南边陲的老山、者阴山之敌发起自卫反击作战。经过2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收复了被敌侵占的全部地区,并在一个月内打退了敌人数十次从团到师级的疯狂反扑,歼入侵之敌一万四千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敌嚣张气焰。
昆明军区进行的这次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是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总参、总政、总后的具体指导下,在云、贵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取得的,也是谢振华和军区其他领导同志进行精心部署的结果,他多次亲临老山前沿指挥,在战斗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及时帮助部队解决遇到的困难。谢振华还亲自到各战斗部队进行战前思想动员,讲明这次反侵略战争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广大指战员胸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希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艰苦,不怕流血牺牲,以压倒一切敌人、征服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舍生忘死去战斗。
在老山、者阴山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庆功大会上,谢振华在开幕词中讲道:昆明军区圆满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战斗任务,取得了重大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为祖国争了光,为军旗增了辉,保卫了边疆人民的安宁,显示了人民军队新一代的战斗英姿和人民战争的无敌力量。他强调说:我们的干部战士,不愧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不愧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这次战斗所取得的经验,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是极其宝贵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给昆明军区颁布的嘉奖令中写道:“你们取得的胜利,对全国人民是巨大的鼓舞和教育;你们的功勋,人民永记不忘。你们创造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将永远载入我军的光辉史册。”军委杨尚昆副主席的题词是:“英勇善战,威震老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题词是:“国威军威看西南。”&
&&& 第四,在新的形势下认真抓好部队的政治思想教育。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部队建设的基础。他以积极的姿态,领导部队进行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清除精神污染,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提高干部战士防腐的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无私无畏的英勇精神。他运用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英雄事迹和现实生活中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好人、好事教育部队,以实现军队党风的好转。他要求从领导干部做起,从领导机关做起,要“动真”的,不搞两面派,言行一致,行动要兑现。他还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带头清查自己的不正之风。他提倡领导干部要有鲜明的原则性,要敢于斗争,绝不容忍任何人搞不正之风,更不能看着败坏党风的人和事不闻不问。&
第五,把开创新局面同对敌斗争、教育训练、边防建设、农副业生产、群众工作以及支援和参加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把每个边防连队和前哨建设成为对敌斗争的钢铁堡垒和干部战士生活的美丽家园。他要求部队要从实战出发,认真研究热带山岳丛林地的作战经验,针对作战对象和对敌斗争任务,大力搞好训练改革,练出过硬本领。他同时组织部队发挥驻守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山多地广的优势,发展农副业生产,改善生活,增强部队体质。他还注意加强军民联防,积极支援云、贵两省发展生产,繁荣民族经济,帮助培养民族干部,树立热爱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
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精简整编会议,把11个大军区改为7个大军区。在研究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合并后的定点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意见。当时昆明军区所担负的自卫反击作战任务还没有结束,总参的初步方案和昆明军区领导及与会军以上干部都主张把合并后的军区领导机关设在昆明。谢振华当然也有同感。但他考虑更多的是长远的利害关系,整体战略的利弊。他认为,云南虽地处三国交界,目前与缅、老关系尚好,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经反击作战打击后,已不敢轻举妄动,边境也较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大乱子;而成都方面则担负着保卫西藏和警惕印度方向的重任,将来会有麻烦。他还考虑到,成都是历代军事要地,交通发达,人口众多,天府之国,特产丰富,而云南则略显偏僻,交通不便的现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因此,他执意赞成成都军区提出的把合并后军区领导机关设在成都的意见。他的意见得到中央军委和成都军区的赞赏。经过会议充分讨论,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于日发布命令,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整编为成都军区,机关设在成都。按照中央军委的通知,昆明军区的领导班子和机关于日停止办公。&
1985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委托谢振华协助成都军区做好原昆明军区精简整编工作,特别是要纠正突击提职、分钱分物和违反规定处理退役汽车等不正之风。谢振华以磊落的胸怀,严肃认真地完成了军委委托的工作。日,驻昆明的各军、独立师、省军区的领导同志座谈半年工作小结时,大家一致认为:两军区机关顺利合并,谢振华和工作组做了连接工作,发挥了连接作用,半年时间卓有成效,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信任。&
半个多世纪以来,谢振华从一个步入人生的求知少年,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干部,久经革命战争和国内历次重大政治斗争的考验。他始终胸怀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他多次受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委派,到最艰苦困难的地区,到敌后开辟工作的新局面,从不计较职位的高低和个人的得失荣辱。他无私无畏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原则,公正清廉,不徇私情,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入干练的作风,赢得了广大干部战士的支持和信任,并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中央军委和上级领导的称赞。&
1955年10月,谢振华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大”代表。1972年8月他当选为中共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1982年9月,他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他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8月,他荣获一级红星勋章。
上一篇:下一篇:
文章出处:&&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本站部分文章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QQ:删除。
相关文章:
点击:68713
点击:6270
点击:6205
点击:5568
点击:4029
点击:4027
点击:3580
点击:3367
点击:3263
点击:313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园将星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