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北洋水师吧实力算是强大,为什么会失败

(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实说明。(2分)(2)明清时期,我国造船业在达到顶峰后迅速下滑。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水师还在使用木制帆船,与部分舰船已使用蒸汽动力的英国舰队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为追赶西方“船坚炮利”,自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创办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造船造炮的高峰时期。当时创办的造船企业主要有哪些?(2分)(4)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舰船水平基本相当,但战争中北洋水师却全军覆灭。战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分)(5)材料中有三处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简要介绍其中一个历史事件。(2分)(6)依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3分)-乐乐题库
& 洋务运动知识点 & “(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实说明。(2分)(2)明清时期,我国造船业在达到顶峰后迅速下滑。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水师还在使用木制帆船,与部分舰船已使用蒸汽动力的英国舰队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为追赶西方“船坚炮利”,自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创办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造船造炮的高峰时期。当时创办的造船企业主要有哪些?(2分)(4)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舰船水平基本相当,但战争中北洋水师却全军覆灭。战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分)(5)材料中有三处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简要介绍其中一个历史事件。(2分)(6)依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3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历史
分析与解答
习题“(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内容。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朝时期,从1405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有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曾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国同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密切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内容。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朝前期实行的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政府闭关锁国,使清政府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3)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内容。洋务运动是19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前后持续了近35年。按目标的不同,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创办的企业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局,天津机械制造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械织布局等。(4)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是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失败说明了:封建制度的没落,当时日本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则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例如清政府为了给慈禧太后做寿把大量军费用作给慈禧太后贺寿);军事指挥的失误(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拒不出战,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5)本题考查的是美日关系的相关知识内容。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舰队在日本东京港登陆,要求通商。从此日本的门户被打开。珍珠港事件:日,日军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日本投降: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6)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内容。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领先到落后再到振兴的过程。宋元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得到重要国家;明朝时期,我国的造船业更是领先于世界,郑和下西洋是的远洋船队曾经有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比新航路的开辟早了近半个世纪。近代以来,中国的船舶制造业日益衰落,列强多次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造船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制造各类舰艇、核潜艇和航空母舰等的技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主要考察你对“洋务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相似的题目:
洋务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自由平等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后期的主要活动有&&&&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②③①③③④①②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救亡图强的历史,各阶层人民都为探索救亡图强的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救国团体,其中为中国正式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务派维新派同盟会中国共产党
“(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实说明。(2分)(2)明清时期,我国造船业在达到顶峰后迅速下滑。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水师还在使用木制帆船,与部分舰船已使用蒸汽动力的英国舰队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为追赶西方“船坚炮利”,自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创办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造船造炮的高峰时期。当时创办的造船企业主要有哪些?(2分)(4)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舰船水平基本相当,但战争中北洋水师却全军覆灭。战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分)(5)材料中有三处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简要介绍其中一个历史事件。(2分)(6)依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3分)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实说明。(2分)(2)明清时期,我国造船业在达到顶峰后迅速下滑。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水师还在使用木制帆船,与部分舰船已使用蒸汽动力的英国舰队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为追赶西方“船坚炮利”,自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创办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造船造炮的高峰时期。当时创办的造船企业主要有哪些?(2分)(4)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舰船水平基本相当,但战争中北洋水师却全军覆灭。战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分)(5)材料中有三处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简要介绍其中一个历史事件。(2分)(6)依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3分)”相似的习题。(1)全军覆没。(2)华东军区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击落敌机三百多架;蒋道平;导弹部队。(3)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使旧中国国力衰弱等。(言之有理即可)新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建成了现代化的国防力量等。(言之有理即可)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6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1)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1分)材料二&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2)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请你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分)材料三& 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分)&& (4)对以上三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菏泽卷)历史(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987年,在谈到中日关系时邓小平说:干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第一个要数日本。……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
&&&&&&&& 1989年,邓小平讲到历史上中国在列强压迫下遭受损害的情况时说:“得利最大的是沙俄,以后延续到苏联。”
(1)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论证日本“欠中国的账最多”、俄国“得利最大”。(2分)
材料二& 下面是《复兴之路》展览基本陈列“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的几位人物图片:
图一 严复&& 图二 孙中山&& 图三& 陈独秀
(2)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请你向观众介绍其中一位历史人物的“中国梦”。(3分)
示例一:严复,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材料三&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第四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农民入社报名大会&& 图二 手工行业申请入社& 图三 天津盛锡福帽厂公私合营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的?(1分)
&&&&&&&& 材料四& 下列是《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第五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相关资料图片:
(4)1978年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什么?(2分)
(5)综上所述,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共同的中国梦是什么?(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材料四: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
(1)材料一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本诗的作者是从“荷夷”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民族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2分)
(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具体指什么事件?后来台湾又是怎样曾经回归祖国的?(4分)
(3)材料三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指什么局面?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一局面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
(4)结合材料四谈谈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一个?(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贵州省凯里市中考预测(一)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年间孙中山做了哪些努力?(6分)
(2)为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总结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简述这一条革命道路开辟的背景、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6分)
(3)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谁?为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在他的支持下,中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有何意义?(5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2届度山东省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材料中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当时具体是指什么事件?(2分)
&材料二: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2)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什么起义?(试举一例)(2分)
&材料三: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由哪些部队会师整编而成的?(4分)
&材料四:井冈山会师后,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
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4)材料述说了从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到全国十多块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形势。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态势。(2分)北洋水师为何会失败?亚洲第一的舰队啊!_百度知道
北洋水师为何会失败?亚洲第一的舰队啊!
提问者采纳
不过毕竟是个别的出访.虽然也出去访问.1.将熊熊一窝的道理)就是政府没有决心打.何况日本的海军是有备而来的:当时的海军亚洲第一确实不是虚的.在被动的情况下反击当然就会失败.保守.到现在都还在家里养着不出去见识一下.训练也有问题.我们就注定失败:那么大个舰队天天放在军港里不敢出去.不过有这么一句话叫(兵熊熊一个.质量没有达到标准主要两个原因.海外的商船都叫海盗劫持了.软弱.所以当时的海军在指挥上完全是被动的.2.战术都也到位.本人的看法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海军差不多和那个时候差不多了.早晚没有好下场.就知道在家门口转悠.一切都有计划.也不怎么训练.总体没有达到熟悉外面的环境.装备不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我个人认为:
北洋水师截止到甲午战前,已经不是亚洲第一舰队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总吨位,火炮数量(尤其是速射跑数量)都远胜于北洋水师。北洋水师能与之抗衡的,就只有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了。
失败的原因:
一、国家体制的问题,这是根本性原因。
日本处于明治维新后的上升期,全国向西方先进积极学习,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发展,国力日趋强大,对外扩张侵略野心逐渐增强;清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不仅主权渐失,国力日益衰竭,而且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内耗严重。整个封建制度苟延残喘,是无法与日益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的。所以李鸿章等人避敌保船的行为,更多的可以理解成他知道自己国家和舰队有几斤几两,威慑、对峙尚可,实不能一战。
从第一个原因,就可以比照...
亚洲第一是号称的,虽然我们有两艘亚洲第一的铁甲舰,但是整个舰队的平均技术性能依然不如日本,人员素质也不如对手。
那时候已经不是亚洲第一了。19世纪末是军舰技术发展最快的时代,10年前下水的军舰已经是老舰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
海权意识缺乏、缺乏训练、装备老化、无军纪、从上倒下的怯战
一、海权意识缺乏
满清组建海军而初衷就有问题,是扬我国威、保卫京畿说白了就是保卫紫禁城。而李鸿章组建北洋海军则更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筹码。
相比较日本自《海权论》问世后,其政府就意识到发展海军是使其跻身列强的唯一途径。而更早的远在明治维新前被称为日本海军之父的坂本龙马就已经组建了日本海军的先驱海援队从事对外贸易。
满清对海军的军费是年年递减、最后到挪用军费。
日本是年年递增,最后是天皇从自己的御用费用里给海军拨款。发行海军债券、发功全国华族、军人、平民为海军捐款。
其实在这个时候胜负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二、缺乏训练
北洋水师的训练大多是在内海巡视和出访周边国家很少...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海军武器上并无弱势,甚至有优势,甲午中日海战开战之初,日本国内也是忧心重重,并无绝对把握认为可以击败大清朝,但是这一仗将大清朝的虚弱暴露无遗,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也可以说从此开端。
主要问题是训练水平和指挥水平,用冷兵器时代的思维指挥热兵器战争,自然胜算很低。
1.从海军而言,大清朝从来不重视海军,明朝其实海军也一般,明朝与朝鲜合作对抗日本时,明海军战绩并不怎么好看,李舜臣成了人家民族英雄,最后死了两大将领也没能抓到人家主将。明末最有战斗力的海军是郑芝龙(郑成功他爹),还是海盗的底子(不过是很猛的海盗,这是另一个话题)。到了清朝,可以这么说,施琅之后再无海军,明朝底子吃完,清朝压根就不知道海军是怎么打仗的,甲午中日海战,可以说有了西方的装备,和一群根本不懂驾驭的将领。
2.从陆军而言,与洋人对敌时,基本上清朝已经处于不团结,不齐心的状态,大臣们心怀鬼胎,地方大员各留实力,和历朝历代快亡国的形势也差不多,如果当时军民一心,将领差不多给力,无论如何也不会输,参见清末在越南与法国人的作战;此外清朝不重火器,明朝火器已经非常发达,到了清朝却仰仗祖宗的骑兵大刀,八国联军来时还依赖拳勇,已经是胡闹了,像点样的抵抗来自于僧格林沁,但是用兵保守固执,骑兵被人家火器轰散,这仗就结束了;再往后更没人尽忠了,所以后来你看国内起义之后,一群新兵乱搞一下,大清朝土崩瓦解,几乎没有像样的战役就结束了。从当时看,大清朝已经基本没有效忠皇帝的军队了。
以大清国的国力,培养火器战斗力并不是很大问题,但是决策层保守落伍,后面就没什么可提的了。
各人浅见,仅供参考。
首先建议大家去看龙旗飘扬的舰队再次在这里转载一篇文章,请大家看看到底我们的实力对比如何——————————————————————————————————————————“北洋水师世界第九、亚洲第一”。    这句话从小就听到几乎人人这么说,这句话的真实性究竟如何,仔细探究之,原来,这是句不完整的话,却以讹传讹如此之久,使人提到北洋水师就嘲笑当年浴血奋战将士们的无能。  让我们回首当时的情况,仅从武器角度,负责任的来看看当时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究竟谁的实力更强。      一、吨位  甲午海战爆发前,中国海军由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舰队组成,共拥有大小舰船78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83,900吨。  日本海军编成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甲午海战时合编为联合舰队),共拥有舰船31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61,373吨。  论吨位和舰艇数量,当时的中国海军强于日本,位居当时世界第9位,日本位居第11位。但从主战舰艇的质量来说,日本则明显优于中国。  请注意,首先这句话中指出,当时从吨位上看,位居世界第9位的是整个中国海军(包括4支舰队),而不仅仅是北洋水师。而在甲午海战与北洋水师交手的则是日本联合舰队,即全日本海军的所有军力。  再者,这句话指出的是从吨位和舰艇数量上看,中国强过日本,而不是性能上。吨位大、数量多就意味着实力强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全欧洲(除了俄罗斯)所有国家空军的战斗机数量之和还不到中国空军战斗机数量的一半,中国空军有5、6000架第二代战斗机,你会就此认为中国空军强过全欧洲吗?  至于日本联合舰队在当时性能有多好,究竟强过北洋水师多少,请接着看。      二、性能  黄海海战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那场战役双方主力倾巢而出,其实就是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大决战。长久以来,人们对这次海战中北洋的0:5战败,心有不甘,在这里我就对此战中双方舰船性能做个比较。    1、吨位  黄海海战参战主力舰艇北洋水师12艘,日本联合舰队12艘,双方数量相同。  北洋水师参战舰艇吨位合计32,396  日本联合舰队参战舰艇吨位合计40,849   很明显,从吨位看,黄海海战中日本舰船总吨位占优。  其具体吨位和舰名如下:    ==============北洋水师==============  舰名-----------------------------吨位     定远(铁甲舰)------------------7335  镇远(铁甲舰)------------------7335  经远(装甲巡洋舰)--------------2900  来远(装甲巡洋舰)--------------2900  致远(巡洋舰)------------------2300  靖远(巡洋舰)------------------2300  济远(巡洋舰)------------------2300  平远(巡洋舰)------------------2100  超勇(巡洋舰)------------------1350  扬威(巡洋舰)------------------1350  广甲(巡洋舰)------------------1296  广丙(巡洋舰)------------------1030    北洋水师吨位合计:32,396      =============日本联合舰队==============  舰名---------------------------------吨位     吉野(巡洋舰)------------------4225  高千穗(巡洋舰)----------------3709  秋津洲(巡洋舰)----------------3150  浪速(巡洋舰)------------------3709  松岛(海防舰)------------------4278  千代田(巡洋舰)----------------2439  严岛(海防舰)------------------4278  桥立(海防舰)------------------4278  比睿(巡洋舰)------------------2284  扶桑(装甲巡洋舰)--------------3777  西京丸(巡洋舰)----------------4100  赤城(炮舰)---------------------622    日本联合舰队吨位合计:40,849    从以上的2张表格中对比可以发现,北洋水师除了“定远”和“镇远”2艘七千多吨的巨舰外,其余10艘舰船排水量全在3000吨以下。  反观日本联合舰队,除了“赤城”、“千代田”、“比睿”三艘战舰外,期余9艘战舰排水量全部大于3000吨。      2、动力与航速  北洋水师舰船速度慢,机动力不如日本联合舰队,已是公认的。  机动性差对于海战中排列阵型、抢占有利攻击位至关重要。同时,在战斗中欲追则可追之,欲退则可速退。    ==========================北洋水师========================  舰名--------------------------航速(节)---------------马力     定远(铁甲舰)------------------14.5------------------6000  镇远(铁甲舰)------------------14.5------------------6000  经远(装甲巡洋舰)--------------15.5------------------5000  来远(装甲巡洋舰)--------------15.5------------------5000  致远(巡洋舰)------------------18.0------------------5500  靖远(巡洋舰)------------------18.0------------------5500  济远(巡洋舰)------------------15.0------------------5500  平远(巡洋舰)------------------11.0------------------2300  超勇(巡洋舰)------------------15.0------------------2400  扬威(巡洋舰)------------------15.0------------------2400  广甲(巡洋舰)------------------14--------------------1600  广丙(巡洋舰)------------------15.0------------------1200      ===================日本联合舰队=================  舰名----------------航速(节)--------------------马力     吉野(巡洋舰)-----------------22.5----------------15968  高千穗(巡洋舰)---------------18.2----------------7604  秋津洲(巡洋舰)---------------19.0----------------8516  浪速(巡洋舰)-----------------18.0----------------7604  松岛(海防舰)-----------------16.0----------------5400  千代田(巡洋舰)---------------19.0----------------5678  严岛(海防舰)-----------------16.0----------------5400  桥立(海防舰)-----------------16.0----------------5400  比睿(巡洋舰)-----------------13.5----------------2515  扶桑(装甲巡洋舰)-------------13.0----------------3650  西京丸(巡洋舰)---------------15.0-----------------?  赤城(炮舰)-------------------10.3----------------1963    通过对比,毫无疑问日本联合舰队在航速和动力上占优。  航速在18节以上舰船对比,中日之比2:5。      3、主要武器与参战兵力  当时的海战,舰船装备的主要武器为火炮和鱼雷发射管,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口径火炮。而这也是北洋水师最致命的差距。    ==========================北洋水师==========================  舰名-------------------火炮--------鱼雷发射管-----------乘员人数     定远(铁甲舰)-------305mm*4,150mm*2-------3------------331  镇远(铁甲舰)-------305mm*4,150mm*2-------3------------331  经远(装甲巡洋舰)---210mm*2,150mm*2-------4------------202  来远(装甲巡洋舰)---210mm*2,150mm*2-------2------------202  致远(巡洋舰)-------210mm*3,150mm*2-------4------------202  靖远(巡洋舰)-------210mm*3,150mm*2-------4------------202  济远(巡洋舰)-------210mm*2,150mm*1-------4------------204  平远(巡洋舰)-------260mm*1,150mm*2-------1------------145  超勇(巡洋舰)-------250mm*2-----------------------------135  扬威(巡洋舰)-------250mm*2-----------------------------135  广甲(巡洋舰)-------150mm*2-----------------------------145  广丙(巡洋舰)-------120mm*3-----------------------------110      =======================日本联合舰==========================  舰名----------------火炮----------------鱼雷发射管-----乘员人数     吉野(巡洋舰)-----150mm速射*4,120mm速射*8-----5--------385  高千穗(巡洋舰)---260mm*2,150mm速射*6---------4--------352  秋津洲(巡洋舰)--150mm速射*4,120mm速射*6------4--------314  浪速(巡洋舰)------260mm*2,150mm速射*6--------4--------352  松岛(海防舰)-----320mm*1,120mm速射*12--------4--------355  千代田(巡洋舰)---------120mm速射*10-----------3--------306  严岛(海防舰)-----320mm*1,120mm速射*11--------4--------355  桥立(海防舰)-----320mm*1,120mm速射*12--------4--------355  比睿(巡洋舰)-----170mm*2,150mm速射*6---------2--------321  扶桑(装甲巡洋舰)---280mm*4,150mm速射*4-------2--------345  西京丸(巡洋舰)----------120mm速射*4--------------------?  赤城(炮舰)----------------120mm速射*4------------------126    在以上对比中可看出,双方参战兵力来看,日本多于北洋水师。  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数量比较(150mm口径以上),中日之比42:43,日本占优。  装备的速射炮数量比较(120mm口径以上),中日之比0:97,日本战压倒性优势。    对于速射炮究竟有多么强大的火力,我查了一下,在此供大家参考,作出自己的判断。  北洋水师普遍装备的是克虏伯150mm后膛炮和210mm后膛炮,射速为1发/分钟,“定远”和“镇远”的305mm主炮射速更慢,每3分钟才1发。  日本联合舰队装备的150mm和120mm速射炮射速为8~10发/分钟。火力之猛,可想而知。  北洋舰队的水兵就是在冒着这样猛的火力下坚持装弹射击的。  (对于北洋水师是否装备过速射炮有不同看法,据日本《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战史》上记载当时的“广丙”号上有3门120mm国产速射炮,如果事实的确如此,则大口径速射炮之比为3:97)      在这里也提一下弹药问题。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所携带的弹药只有半个基数,(丁汝昌曾经百般催迫,无奈就是没有)其余用减三装药的教练弹代替。  如果击中的炮弹全部爆炸(不但是海军,陆军炮弹中了不炸,在清军几乎成了正常,参见龟井兹明的《日清战争亲历记》),结果就完全不同。  对日本人最有威慑力的“定远”305mm主炮,当时居然只有3发榴弹,前后主炮各1发,剩下的1发靠猜拳决定归谁。这是北洋官兵的过错吗?  炮弹正中日舰,但就是没爆炸,这是北洋官兵的过错吗?  鱼雷正中日舰,但居然从舰底而过,这是北洋官兵的过错吗?  在那场海战中除了速射炮,北洋海军的命中率是20%,日本的是12%(注:这个数据我只是在别处看过,为经详细证实,供参考)。      结束语    北洋水师自从1887年“致远”、“靖远”、“来远”、“经远”到华后,直至甲午战争爆发,再未购置一舰一炮。而日本直到战争爆发前仍然则在一直购舰,“吉野”就是原本属于中国订购的战舰,但是由于没有经费被日本买去。  是北洋官兵不想够置新舰吗?是北洋官兵不知道日本舰队比自己实力强吗?  1891年中日舰队互访,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管带刘步蟾已发现日本战舰性能优越,建议从速购置新型战舰和速射炮,但结果怎样大家也都知道了。    如果你仔细看了上文,你就会发现,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说日本占据绝对优势也不是夸大事实。  成军近10年未更新装备,购置新舰,要知道军事技术是飞速发展的,怎能耽误这近十年时间。而北洋官兵们就是用性能上与日本相差了一、二十年的军舰去战,而且又有如此多战斗外的因素捆扰着他们。  舰船吨位、马力、参战兵力、火炮数量、速射炮数量、鱼雷发射管数量日本都是明显优势。  海战中的机动力、火力北洋水师都处于劣势,而且就连弹药也是严重不足,这种战斗,换了是谁去都是难以取胜的。甲午海战失利,败在整个国家的弊病,不能简单的责怪北洋水师的官兵,不能简单的以一、两个将领承担全部责任。    “军人可以打赢战争,但是有的战争,无论如何军人都是无法打赢的。”    本文仅从双方战舰的武器装备和舰船性能做比较,至于黄海海战中的指挥问题、阵型问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那绝对可以长篇大论的讨论。  仅以此文纪念110年前在大东沟那场海战中浴血奋战的北洋将士们。他们是在装备明显劣于对手的情况下作战,实际情况并不是某些人想当然认为的那样。    论实力,日本联合舰队才是那时的亚洲第一。
事实上,在近代, 中国(清)和列强的冲突中,前期中国军队和列强的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要了解中国为什么能打赢,就要先了解中国当时是怎么样一种状态。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以陆海军万余人围攻镇江,投入陆军7000余人攻城,清军镇江守军仅1500人。英军花了4天时间才占领。其中,有备而来的英军死伤165人(海军死3人,伤17人),仓促应战的清军死伤493人,刚好1:3,还低于抗战时期国军队日作战1:4的损失。在这个时期,清军还有些战斗力,虽然清朝武器发展停滞了数百年,但列强的军队武器实力还无法对清军形成压倒性优势。就算晚清衰败如此,整体国家实力依然不比列强差多少。晚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历次战争爆发期,都是在战和之间摇摆不盯,从未以举国之力背水一战,更没有一个条约,是在战争打出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后签署的。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在战争已经迫在眉睫时,高层依然犹豫彷徨,以致福建水师、马尾船厂在糊里糊涂中毁于一旦。即便最值得骄傲的收复新疆的战争,战前,仅“海防”、“塞防”问题就争论了一年,若非左宗棠坚持,也许新疆已经就此分离。晚晴规模稍大的对外战争,如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收复新疆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唯有收复新疆战争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国家之力保卫主权的战争,但军费、武器、粮草还是左宗棠自己筹措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往往找不到对手,因为八旗子弟要么不战而溃,要么胡乱应战。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军的精锐正在围剿太平天国。中法战争时,清军未做动员,陆军精锐没动一兵:八国联军清华时,清政府竟然做出向世界列强同时宣战的糊涂决定。要说既然全面宣战了,那就准备战争吧。但是,掌握精锐之师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等指为“乱命”,这些高层精英拒绝对列强开战,使之再次成为一场局部的、小规模的战争。重点来了,我们来说说本次主题,甲午战争:正如李鸿章所说,甲午战争不是中日两国交战,而是李鸿章的淮军与日本国在交战。慈禧有意造成全国派系林立的局面,让蓬勃兴起的“洋务运动”形成各自为政、自生自灭的地方性工作的局面。全国远强于日本的海军、陆军、军事工业,始终无法转化为国家的综合实力。知道甲午海战前,国家耗费巨资组建的海军、编制的新式陆军、创办的各种兵工厂,无不处在“军阀割据“的状态,隶属于各个总督,即没有一个能提调全国陆、海军的”陆军部“”海军部“,也没有一个能统筹管理军事工业的部门。
甲午战争爆发前,李鸿章就深知,战争如果爆发,就成了它和淮军的内部事务,其他重臣不背后放冷箭就谢天谢地了。结果真如他所料,在《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在海上,和日方作战的只有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南洋舰队以及驻在广东和附件的两支地方海军中队则守“中立”以图自保“,在陆地上,在日军进攻威海时,军港之外的清军未得到指令,面对中日交战,竟然作壁上观。当时,以北洋水师对付日本,至少可以打个平手,军事专家研究,双方各有所长,中方在战舰吨位、装甲防护力、舰炮口径上略有优势,日方则在舰炮射速和军舰速度上稍占上风,双方实力差不多。但因为清廷战和不定,北洋舰队出海时连炮弹都没有足额配备,交火不久,北洋舰队就没了弹药。海战失败还可以说技不如人,或者不购置新装备,但陆军就完全找不到理由。当时清朝陆军约90万人,普遍装备后膛枪炮,70%完成西式训练。日本陆军26万人,且一半以上为预备役,装备也逊色于清军,而且日军是越海作战,清军是以逸待劳,还有强有力的军事工业做后盾,和抗日战争比起来,是一个完全相反的比值。可以说,日军对清政府的进攻,完全是疯子般的行为,是拿国运在进行一场胜率极低的豪赌(正常判断情况下)。但是,清政府竟然在日军占领旅顺,威海等港口时,就求和认输,宁愿送上台湾,辽东半岛和一年的财政收入,坚决不打。难怪抗日时期的日本会认为,他们一旦占领了南京,中国就会举国投降。可以说,中国人不是输给列强,是输给满清这个政府和体制,就算把原子弹给满清政府,他们也能把裤子都给输掉,在慈禧这些人手中,再强的武器,也抵不过一根烧火棍。
数据控/历史控/考证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洋水师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