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讲堂社会主义核心解读成功激励讲座听后感感

珠海文化大讲堂--中国广播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珠海记者站联系电话及邮件地址: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使用使用分辨率为1024 * 76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珠海记者站地址:珠海市九洲大道东1115号珠海市文艺大厦2楼B区 制作单位:中广网珠海分网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E-mail:&&邮编:519070值班电话: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广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均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第二十五讲:“庖丁解牛”的哲学解读
主持人:启迪思想,传播智慧!亲爱的各位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第二十五期东林文化大讲堂的现场,今天做客我们东林文化大讲堂的这位嘉宾是第二次来我们这里,曾经在2010年的10月16号这位嘉宾以“从寓言看庄子的人生境界”做客我们第十三期文化大讲堂,并且从我们的东林师生一起探讨了庄子的人生境界,受到了我们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那么这位嘉宾就是我们的陈怡教授。陈怡教授曾任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高教所所长,并且曾担任东南大学电力系统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并且现在担任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兼任中国大学教学主编,教育部高教师,全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秘书长,全国高校研究中心大学文化研究系主任,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顾问专家。并且陈怡教授曾今获得国家级的教育成果二等奖五次。现在陈怡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今天陈怡教授来到我们东林文化大讲堂主要跟我们的同学探讨一下《庖丁解牛》的哲学解读,下面就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的主讲嘉宾陈怡教授。
陈怡: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周末好!上一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是第二次来我们东北林业大学。
上一次的讲座,讲的是从寓言看庄子的人生境界。如果说哪一次讲座是从总体上来了解庄子,那么今天我就要比较深入的以他的一篇文章以他的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故事来看庄子的哲学思想。题目叫《庖丁解牛》的哲学解读和养生。《庖丁解牛》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在中学都学过,但是对它的解读,实际上是有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有这样几个部分:第一有一个简短的序言。然后,和大家一起重新读一下《庖丁解牛》这个故事。然后重点讲一下《庖丁解牛》的几种不同的解读方法。然后再进一步讲一下《庖丁解牛》和养生之间的关系。最后,可以归结一下我们非常热门的养生这个话题,看看庄子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在序言里我们谈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分科的教育,所以不同的学科造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把它称为思维定式。这样一种教育的后果是,往往把人的眼界给缩小了,给专注了。当然,它也有它的优点,可以更加深入,但是就会损失掉很多的信息。比如说,我们现在分的有文科,理科,工科。那么东北林业大学的同学应该大多是工科的。这三种学科的学生的特点可以这样概括。如果给同一个题目让不同学科的学生来解答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特点。文科的同学对这个题目会大发议论,甚至会漫无边际,而理科的同学,不太发议论,他会了解这个问题的原理所在,把原理搞清楚了他也就不管了,而工科的同学,既不发议论,也不分析原理,我就看怎么做,我要把它做出来了,那我就达到目的了。实际上这个问题,这三方面都是需要的。而且,进一步来讲,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风格。我们到了社会上去,一般很容易判断这个学生是哪个学校的。以中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来说,两所大学的特点是很不一样的,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区分。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在我们学校做教务处长,经常参加全国性的会议,有一个通行的说法是“如果我们中央的领导人讲了个什么话,什么观点,那各个大学都会响应,但是清华大学的响应方式是‘不但…而且…’。而北京大学的响应方式是‘虽然…但是…’请大家体会一下这两种态度有什么差别。所以,我们认为一个理想的教育实际在基础层面都是相通的,不要过早地陷入到学科和专业这个狭隘的范围之内,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特别强调的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国外所讲的叫通实教育。第二个方面的序言要讲的是,我今天讲的是《庖丁解牛》这个“庖”字,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了,但是在中国古代这个“庖”字是很熟悉的词,中国人比较喜欢吃,吃那就自然就由这个“庖”加以制作,加工。“庖”一般指厨房,也可以指厨师,所以在古代和“庖”相关的成语也比较多。最典型的有这样两个成语,一个叫“越俎代庖”,这个我们可能比较熟悉。庄子在他的《逍遥游》里面这样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意思是厨师虽然不去做菜做饭,但是负责祭祀的司和卒也不会越过厨房的酒杯和砧板去代替庖人做饭,这就叫“越俎代庖”,就是说各有各的分工,各负其责。
第二个成语我们可能了解的就少一点,也非常著名,叫君子远庖厨。这是孟子在梁惠王里面,他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什么意思呢?就是作为君子应该离厨房远一点。为什么呢?因为厨房是做菜做饭的地方,经常会遇到拿动物去做菜的,而君子对动物的态度是希望看到它们活着,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如果听到它们的叫声,被杀时的叫声,就不忍心去吃它们的肉,所以就采取了一种远庖厨的态度。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眼不见为净。我没有看到它被杀死,也没有听到它的惨叫声,到时候吃起来多少会心安理得一点。当然这个成语看起来有点两面性。如果我们是要吃的,但是只要我们没有看到它被杀死,听到它的惨叫,这样心里就安逸一些。其实这就很早说不论禽,如何处理人和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今天讲的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实际上,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今天我们既将人权,其实也讲动物权,甚至有的国家还给动物制订了动物法。比如德国,就有一部很正规的动物法,有很多很详细的规定。比如运输的时候,要有相应的条件,不能过分拥挤。长途运输的时候,必须要隔一段时间让它们休息一下。然后杀的时候,必须用尽可能快的方法,马上把它杀死,杀的时候还不能让其它的同类看到它被杀死。这个事情我们看起来好像难以想象,但实际上它是有科学根据的。他们认为当它的同类看到它的同类被杀死,它会高度的恐惧,于是体内会分泌一些对它本身和吃它的人都有害的激素,所以这既是对动物的关怀也是对人自身的一种关怀。我想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在这方面一定会做得更好。因为我们现在认识到人和万物的关系,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协调的、统一的关系。我们应该感到天人合一,就是这个地球并仅仅属于人类,而人类倒是属于这个地球,我们和其他的物种一起共同享有这个地球,所以我们既要珍惜地球,同时又要珍惜其他的动物和生物。
接着我们讲第三点,我们讲庖丁解牛同时讲养生。那么解牛和养生有关系么?回答肯定是有关系。为什么讲有关系么?有两点理由。第一,庖丁解牛的故事里面最后一句话,就是文惠君讲的,“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我听了庖丁的话,就知道怎么养生了。所以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为了说明解牛和养生之间的关系。第二个理由是,这个故事他并不是单独的一篇文章,而是出于一篇叫《养生主》的文章。庄子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一共有33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内篇有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的7篇,第一篇是《逍遥游》,我们最熟悉了,第二篇是《齐物论》,第三篇就是《养生主》。所以要了解庄子如果你没有时间看他的全部的文章的话,我认为最少也应该把他的内篇里面的前三篇好好的读一读,了解一下。你把这三篇读了,那么庄子的哲学思想大体上你就了解了一些。因为我认为《逍遥游》是讲庄子的人生观的,一个人的一生到底追求什么。《齐物论》是讲他的世界观和认知论的,如何来看待这个世界,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而《养生主》是讲他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所以庖丁解牛就是为了充分的说明庄子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他的重点就是要讲养生,所以解牛和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有了这三点说明之后,我们就开始正文,重新读一读庖丁解牛。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对这个故事的情节本身很熟悉,但是对他的深刻的内涵不一定了解,即使是当年你们的同学老师在讲这课的时候也未必能够真正的了解他。那么今天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有一个新的思想和新的体会。“庖丁为文惠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首先讲一下庖丁,姓丁的厨师。当时的中国人不是每个人都有姓和名的,只有那些贵族和相当有地位的人才有姓有名有字,而姓、名和字这三者都有的那是上层社会的人。普通的人只有姓没有名,更没有字,通常是把他的职业放在前面再加上他的姓来称呼他。所以庖丁就是一个姓丁的厨师,为他的主人文惠君去解牛,就是宰牛,他作为厨师不仅仅要做饭,还要承担宰牛的任务。下面就是描写他解牛的动作,手、肩、足、膝,四个部位协调动作,整个解牛就像是在表演,既有音乐也有舞蹈。所以一开始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厨师,因此就引得他的主人——文惠君,发出了疑问和感叹,说:“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此处“盖”通“盍”,这句话意思是:“好啊,你的技术怎么到达了这样的地步了?”这时候“庖丁释刀对曰”,就是把刀放下来回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第一句话,便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主人问,你的技术怎么这样让我感叹,这么的纯熟,但是他却回答,我所喜欢的是道,道,是近乎技,是在技之上,高于技的东西,所以他一下就站在很高的水平来看待宰牛这样一项工作.庖丁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回顾了自己宰牛的整个过程:“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和普通人一样,看到的无非都是完整的牛.但是,“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三年之后,再也没看到过完整的牛了,而看到的是牛的一块一块的骨头,一个个肌肉,所以,他的注意力,已经从外表,深入到内部,但是现在再看到牛,又有不同的感受“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到了今天,我不是用眼睛去看牛,完全是用我的神来和牛打交道,我的感官知道,好像应该停止了,但是我的神还是一直和我继续往前走,这样,又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所以到现在已经十九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见到的是全牛;第二个阶段,未见全牛;第三个阶段,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时是一种什么样子的状态呢?下面进一步描述,"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这就是他讲的"臣以神遇而神欲行"的具体情况.因为我是依据牛的天然的肌理,所以不管是从它的缝隙里面,从它的穴位里面,根据固有的结构去进行解牛,去指挥我的刀.到了这样一个境界之后,效果就不同一般了."之未尝","技"通"枝",经络这种小的枝为末节,"肯綮"指肉和骨头筋连接的地方,都不会碰到,"而况大軱乎"何况大的骨头呢?所以我的刀根本不可能碰到.正因为这样,所以庖丁和一般的庖人就有了很大的区别."良庖岁更刀,割也",比较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是用刀子割牛,也就是说,不会碰到骨头,但是他不了解肌肉的纹理,所以他的刀一年要换一把;"族庖月更刀,折也",更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由于不了解牛的身体结构,直接用刀去砍,经常砍到骨头,刀就坏了,一个月就要换一把.而庖丁"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而我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解了几千头牛,但是它的刀刃就像刚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硎"即"磨刀石".为什么我的刀能包养的这么好,没有任何的损坏呢?因为在他看来"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牛的关节之间是有很大的间隙的,而这把刀的刀刃在我看来是没有厚度的,所以用一个没有厚度的刀刺入到有间隙的牛的骨头之间,关节之间,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成语游刃有余来自于此,所以他讲到"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另一方面也有需要非常小心的地方,他说"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当我看到一头牛需要解的时候都有他很难为的地方,所以我高度警惕,眼睛看的非常的准确,而我的行为非常的慢,刀是一点一点的进,这样的话,突然"謋然已解,如土委地"牛不知其死也,("牛不知其死也"是后来一篇文章加上去的),突然之间,整个的牛就解体了,好像一筐土塌到了地上,这时候牛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在前一秒种,牛还是活的,突然之间塌下来了,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庖丁才感到如释重负,所以他"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他把刀拿起来站立,向各个方向看了看,显示出自己踌躇满志的样子,然后把刀擦干净收好.这就是庖丁把他整个十九年解牛的过程做了一个系统的回顾,特别是把他解牛体会和整个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讲完之后,文惠君发出新的感慨:"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好哇,我听到庖丁的话就知道哲理了,故事就到这里结束了。但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一方面表现在文慧君他的体会上升了,原来只是感到窥觊他的技巧那么高,听完这段话后就上升到一种新的境界。但是他问什么听完庖丁解牛的故事后就知道怎么去养生啦,所以就给我留下啦一个问题,让我们去思考,对于这个故事从古到今都非常知趣,大家也都很感兴趣,但是到底该如何解读,大家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我粗略的统计啦一下大概有这样几种:第一个就是对技术的解读,强调啦熟能生巧,在中学的时候也都是这么解释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水平,会达到不同的层次,简单的说有三种形式,如庖,梁庖和他所以解牛的三种形式一种卓牛,格牛和牛解,表现的是他的硬件要高于前者,隔牛就是一种解剖,按照身体的结构来解剖,对这种解读,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任务,仿照庖丁解牛又写啦一个故事,有个陈尧之很会射箭,可谓是当世无双,他自己也很得意,有一天在自己的园子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翁看了很长时间还不走,对他只是微微的点头,表示还不错,这是他就很不服气,就问道:你也会射箭么?你觉得我射箭还不太精么?卖油翁就回答说:没什么原因,只不过是你收熟悉啦。于是说:你怎么敢这么轻视我的射箭呢?回答道:我从我卖油就能知道你射箭的事情啦,于是就取一葫芦放在地上将以铜钱置于瓶口,然后拿勺从钱孔里倒油,于是钱孔上一点都没有沾到油,于是对他说:我也没有什么本事,只不过是熟悉啦而已。于是他笑了笑。中学的课文到此为止,这个故事和庄子的庖丁解牛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么?庖丁解牛的故事我们已经讲过了。
另外一个卓文的故事我们看一看,叫做伦扁卓文,伦扁是一个名字,是一个做文字的一个工匠:桓公读书于堂上,伦扁卓文于堂下,敢问公之所浦者何言也?公悦甚然之言也。寡人读书,有说则可无说则死。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在堂上读书,其他的在堂下,结果呢他不作文字啦,放下啦工具然后到堂上去问齐桓公:敢问您看的是什么?回答说:是圣人之言
。又问:那圣人还活着么?“圣人已死”于是就说:你所读的东西是古人的糟粕!桓公听完很生气,说道寡人在这里读书,你一个做文字的人在这里说什么呢?如果你有个说法就放过你,要是没有就把你处死,于是就开始不慌不忙的开始说啦起来:我是用我做的事情来看的,做文字中很重要的一步是把做好的字安在车轴上面,字体的大小要和车轴的宽度配合的恰当好处才行,如果太松啦那么会变的不牢固对车就会造成损害,如果太紧啦就靠不进去,运转不灵便。所以要不松不紧,而且要把握好这个分寸,掐好他,这个是很难的,所以他叫“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我们前面讲过,得心应手,现在叫得手应心,要我们心里有数,手上要把握的正好。这样一种体会,这样一种度量,是嘴巴讲不出来的,什么叫恰好,恰到什么程度叫好,所以要心里面有数,而这个体会是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他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我不能把我的体会告诉我儿子,那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得到我的体会,所以叫行年七十而老斫轮,也就是我现在都七十岁了,我还要自己亲手劳作,所以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古人真正的体会也是没法体会的,随着他的死亡而离去,你所说的体会只能是古人的糟粕。这个人回答说服了恒公,没有杀他。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学习虽然可以把古人的很多经验,知识学到。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的,还没有变成你自己真正的体会,也就是讲还没变成你真正自己的智慧,这个需要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自己体会,把它转化变成自己的,这个故事都讲述这个道理,所以这都是我们的道,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很高的技巧,达到很高的境界,所以这就需要很长一段实践的过程。所以这类的解读我们都称为技术的解读。除了这种技术的解读是最普通的叫熟能生巧。第二种我们叫科学的解读,我们现在学的专业,大多数都是技术,理科所学的是科学,技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科学是基础,而技术更多的是实践,但是我们学技术的人都不能够脱离科学,所以我们要以科学为基础,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去实践,我们才能构造更好的效果,否则就是一般的工匠,工匠就是前面所讲的砍牛,或者说割牛,而达不到庖丁的解牛,解牛正好体现了这种科学,他正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技术的实践,这就是臣之所好者道也,道即如此,关于科学的解牛,是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庖丁解牛对科学教育的启迪,他在天津大学曾经报道过,他在强调我们科学教育要包含四个方面,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在这四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完整的体系系统,而我们现在的科学的教育本身也是不完整的,而且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科学的教育是不可等同的。而科学教育的本身又仅仅注重的是科学的知识,或者是科学的方法,而科学的思维特别是科学的精神,这方面注重的不够,这是很好的解读的方法,这就是上升到科学的评价。
第三种解读的方法就叫艺术,强调庖丁解牛的方法里面艺术的内涵,从他的故事的本身可以看到他是把解牛当做艺术的表演,即有舞蹈也有音乐,这就叫“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种解牛的代表人物是一个叫徐复观的,这徐复观后来是在台湾,曾经当过蒋介石的高参之类少将等参事等职,他是河北人,十岁的时候进入武昌中学,后来留学日本,回来之后蒋介石很赏识他,但是后来他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厌倦,便在抗战的时候,他就决定脱离了军界,重新做学问,所以当时在四川到峨眉山拜访了北京大学著名的教授,学者熊十力,熊十力说:“既然想做学问,就读《庄子》吧!”他说:“读过了!”熊十力说:“那你就再读一遍吧!”过了一段时间,熊十力当面考验徐复观,徐复观长篇大论,对庄子的许多的观点进行了批判,熊十力十分生气,说:“你这是做学问吗?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可以肆意的批驳古人的观点?真正的学问,你要真正的深入进去了解他的思想,站在当时的时代角度来做这件事情,真正的去了解去做这件事,不要以为今天的你很了不起,你可以这样瞧不起,这不是证明你有学问,恰恰证明你太浅薄无知!”从此之后徐博冠痛下决心好好认认真真的做学问,后来学问学的非常大,比一辈子做学问的人还要好,他的著名的代表作《中国艺术精神》《中国人性史论》《两汉思想史》等著名作品,一直到今天依然是优秀的作品。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徐复观特别强调了庖丁解牛。因为他认为当时的中国向西方人学习,认为西方人什么都好,科学也好,艺术也好,中国唯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问,伦理道德还不错。徐复观则认为西方在科学上确实优于中国,科学可能很好,但艺术方面不见得西方艺术好。所以才要认真地来整理一下中国从古到今的艺术精神,所以就写了这本书。而在中国艺术精神里面,特别是把庄子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开山大师,而庖丁解牛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故事。所以他评价说庖丁解牛是由技术进入艺术的创造过程,它的解牛成为无所细述的精神游戏,正是艺术精神在人生中呈现的奇迹,这个评价就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的。我们有个艺术栏目叫《艺术人生》,艺术人生当然是个狭义的概念,专门找些艺术电影来进行采访,其实人生的境界中,就有个“艺术人生”这个境界。我们普通的人啊,做着自己平凡的工作,但有少数人能够把他普通的工作上升到艺术的层次,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他确实是把庖丁这个最普通、甚至是低贱的一项工作变成了艺术,所以就超乎了一般的人。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解读还不够,所以我特别的介绍,是我认为的最终的哲学的解读。
哲学的解读其实就是“道”的理论,就是紧扣故事当中的那句话:“道,进乎技矣。”要真正体会这四个字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道。我们知道中国文化里主要是儒家、道家和世家,我们说“儒、道、世”,也可以说成是
“儒、世、道”,其实应该是“儒、道、世”,这样讲起来才更合适一点。儒家我们知道是孔子、孟子为代表,道家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而道家恰恰是特别重视到“道”,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道家学派,在庖丁解牛的故事里面,他把老子关于“道”的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发挥。老子是第一个把道所作为中国哲学最高的范畴加以论述的。道德经里面的第一章就讲到“道可道,非常道。”第一句话就讲到了“道”,所以“道”是道家也是中国哲学里的最高的范畴,而庄子就把老子的这个“道”进行了很形象的描述,强调“道”具有一系列的特性,因为老子讲道的时候讲完了八十一章后,我们很多人对“道”还是感到扑朔迷离,他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讲的道,学完这一段就感觉玄啊,玄啊,玄之又玄,就是这样的东西。但是庄子就把这个非常玄的东西通过庖丁解牛,把“道”非常形象地描述出来,强调了“道”一系列的特性。第一个“道”是重要的,老子讲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尽管他很玄,但是它是了解世界上所有奥妙的门径,而庄子就用“道进于技”这四个字,强调了“道”的重要性。第二个特性,“道”又不是一个玄乎其玄很空洞的东西,而是具有一种实质性,因为他把“道”用了两句非常具体的很容易理解的话加以表达:“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任何事情都有它理和他的固然,每种东西固有的肌理和它的肌质,就是“道”,所以它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原来说“道”是唯心的,但是从庄子的话来看,绝对不是唯心的,唯心的理由怎么会解释这么好,显然他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第三个特性,道具有辩证性,要掌握“道”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有一方面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同时呢,在战术上要重视困难。只要你掌握了“道”,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每一步都要高度的警惕。只有把这两者辩证结合起来,你才开始真正把握了“道”,缺了一个方面都不行。第四个特性,“道”具有长期性,真正把握“道”不是那么容易的,庖丁用了十九年的时间,解了几千头牛才达到了“道进于技”。而且他讲的很清楚,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实际上用哲学的观点看是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从“所见无非全牛”到“目无全牛”。开始看到的全是完整的牛,三年之后,再也没看到完整的牛,这是第一次飞跃。就从原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了解到了牛的物理结构,所以他所见就再无全牛了。第二次飞跃就是“目无全牛”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如果前面的目无全牛达到的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话,那么到了这一次,第二次飞跃后,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所以,要真正的把握“道”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而且有两次飞跃的过程,才能完成。第五个特性,“道”具有朴实性,“道”是普遍适用的东西,不是仅仅定于解牛才适用,对别的就不适用,正因为这样文惠君才发出感叹,他说:“闻庖丁之言,得养生之道。”我听了庖丁的话就知道养生了,为什么呢?因为养身之道和解牛之道是一样的,一样的什么?一样在“道”的本质,就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原理,不管你是解牛,不管你是养生,甚至可以推广到我们学习,学习之道是什么?学任何一门功课任何一个学科,都要掌握它的规律,了解它的道理,治国也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所以,所有的道都是相通的,这叫道的普世性,庄子曾大篇幅阐述这个道理,叫道通唯一,这四个字就体现了庄子的世界观,他认识到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整体,叫万物一体,他有句话叫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为什么天地万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呢?就是因为道,道使得天地万物相通而形成一个整体,道通唯一还有第二个意思,道,所有的道都是相通的,都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所以文惠君真正体会到道的这种普世性,才发出了这种感叹,我知道庖丁的话就知道怎么养生,我们在坐的每个同学,你今天学习是也好,将来到社会上找工作也好,都必须上升到道这个层次,然后才能上升更高的层次,而且所有的道本质上都是相通的,中国有句话叫做一经通,佛教有很多经典,太多太多,不可能全都看完,但只要把某一个经真正的精通了,所有的经就都会通了,佛教里面最简单的一个经,心经,260个字,是佛教里面最短的,你只要把这一部经真正的读通了,其他的经就会精通了,我们把它叫做一通百通,就是这样的道理。儒家强调的是举一反三,那还是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什么意思,说一个桌子有四个角,如果老师告诉你一个角怎么做,你就要知道剩下的三个角怎么做,桌子怎么做,如果老师告诉你一个角怎么做,你不知道剩下的三个角怎么做,桌子怎么做,这样的学生就不要教了,这就叫举一反三,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就是在这个方面突出,当年孔子问他另外的学生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哪一个更优秀,结果子贡就很谦虚的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啊?颜回是闻一知十,我呢,是闻一知二,所以我不如他,孔子听了这句话就说“弗如也,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不仅你不如他,我和你一样都不如他,孔子作为一个老师这么谦虚,在一个学生面前承认他不如另外一个学生,所以当学生最大的优点就是学会怎么把它贯通,从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到最后的一通百通,我们当学生就是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学习,学会学习,不管你将来学什么,做什么,只要真正的上升到道这个层次就一定能把它做好,而不要只想应付似的把它做好,那是做不好的。
道还有最后这个特性,一旦你达到道的高度之后你就感觉一种自由,感到一种成就,人生最大的快哉就是有成就,而且这种成就还带给你一种自由,庖丁解牛的成就感就体现在踌躇满志这四个字上,而他的自由感体现在游刃有余,所以我总结说庖丁把他这种很平凡,甚至很低贱的劳动变成了一种自由劳动,成为了一种艺术,成为了一种美的创造,成为了一种哲学,所以庖丁就进入了一种化境,成为了一种自由,这一点我觉得是庄子带给我最大的启示,著名的作家王蒙讲一段话叫我的人生哲学,他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进入一种化境,进入化境就进入了人生的自由王国,就达到了人生的艺术化,他讲到这也许很难但一样东西学好了做好了就进入了一种化境,只要肯学习只要肯实践,就犹如化境。我觉得这段话把它用在对庖丁解牛的理解上是非常好的。
下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自由劳动这个概念,这是马克思之说,就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使得猿猴变成了人,这就是人类的起源,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劳动并不是真正的劳动本质的体现,因为从这个本质上看,劳动是一件发自人本性的,让人感到愉快的一种工作,但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劳动,绝大多数都是一种被动的劳动而不是一种主动的,这称之为劳动的异化,异化这个词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意思是说一件事情本来是这样的结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走到它的反面去了,这叫异化,劳动本来的本质是自由的,是人的创造性的表现,可是现实中的劳动变成了夹在人身上的一种无法摆脱的很繁重的工作,只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劳动才会重新变成自由的劳动,我们常说我们的理想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什么叫共产主义,可能我们在坐的很多同学都没办法具体回答,在座的很多人是共产党员,包括我也是,包括我们很多党的干部,要让他们讲讲什么叫共产主义,恐怕也是说不很清楚。我们很多人想的共产主义是:物质的极大地丰富,我们是那种各取所需,各见所闻,这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在刚解放时候,希望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就是共产主义的内涵。实际上这就是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面讲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是一切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其它人自有发展的必要前提,这才是共产主义。这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人,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自由人,他们形成一个联合体,所以,他的工作,他的劳动都是一种自由的劳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劳动的异化。所以我觉得能不能够大达到自由,是衡量一个社会它的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但这个自由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解和内涵,不是我们随意改的,我们的一般理解就是什么呢,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就叫自由;你不要干预,这就叫自由。
康德德国的哲学家把自由归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它叫野性的自由。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自由。其实这种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你想做什么就这么做一定会干涉到别人的自由,反过来你也不可能自由;第二个层次的自由叫他律的自由,在法律所规定的限度之内,你可以享受有限的自由,但是这种制约约束是别人加于你的,这叫他律的自由,纪律的律;而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叫做自律自由,我自己从内心觉得,我应该这么做,而不是别人要求我这么做。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这就是自律的自由。这也就是真正的自由人的活动。而我进一步把自由理解为其实就是要做到真善美他们的根源。这就是自由,对人类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还要继续发展下去,最终的目的就是向着真善美辨证考虑的自由人,不断的前进。所以我们衡量一个国家,他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只要看他的这个国家的人民和每一个人所达到的自由的层次。我们要看一个学校的水平高低、,只要看看你所培养的学生他所达到的自由的层次。不用讲那些大的话,空话,我觉得这是我们用来衡量我们很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标准。这段话其实也不是我说的,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马尔逊,是一个印度籍的华人,但是美国人。他写一本书叫《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本书呢在世界上也很有影响,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我们现在强调发展,而发展就是目的,唯一的目的但大家认为这不对。必须要从自由的角度看发展,看发展带给你多少自由。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很重要的一个观点,而这样的一个观点,我认为在《庖丁解牛》其实都已经表现出来,关键是我们在以前读的时候并没有把这里的内涵发展出来,好,我们读完了《庖丁解牛》以及它的解读之后呢,还要进一步在讲,《庖丁解牛》的故事只是他原来的一篇文章《养生主》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接下来很简单的吧《养生主》文言文再看一遍,好在《养生主》的本身很短,它是庄子所有文章中最短的一篇。比如《逍遥游》他同意1580个字,而《养生主》呢,只有570个字,所以我们可以把他的全文呢一起来看一看。而且我认为我们很多的学者在读这个文章的时候呢,我觉得都没有很好的把它的正确的理解阐发出来。尽管2000多年来有无数的人读过这篇文章,也有无数的人呢对它进行过注视,但是我仍然你认为有的问题把它解释得很准确。另外我是一个学工科的老师,但是呢,我读了之后呢,按照我的想法,我对他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愿意和你共同的来欣赏一下这篇奇文。
这篇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呢是讲道理和他的观点,很短就是这一段,开始这句话我们也比较熟悉,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学无涯怠矣;已而为知者,怠而已矣。这段话我们经常会听到,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有这个音,这个知你就把它读成知,而我认为不应该读成智。如果读成知就是说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知识去追随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就非常危险。怠,很多人不会理解,在这里应该是危险,作为疲惫,就是很累。已而为知者,怠而矣。一般的解释说,你已经知道了这样,你还要去追求知识的话,所以就更加累了。这是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是这么来翻译这个句子的。但是我认为,这里面还会有问题,所以第一个知不是读成知而读成智。而智呢不是一般的智,是小智。因为在《逍遥游》里面有两句话非常特别。叫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就是小的聪明小的智慧不了解大的智慧,短的寿命不了解长的寿命。这是庄子特别强调的。在《齐物论》里面他同样也讲的是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的智慧非常悠闲,小的这种智慧小的聪明非常的钻牛角尖,挑毛病,这是道家历来有着重大的观点,它是提倡大智慧,大智慧就是道。反对小智慧,就是小聪明,因为我们人呢,就有这个毛病,总喜欢去耍小聪明。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这是一个人性弱点。道家中特别强调,我们不要陷到这种小聪明中去,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这种小聪明是无限的。所以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这种无限的小聪明的话,我们会非常累。那么这个“已”呢,也不能理解为“已经”,要理解为“停止”。古代这个“已”作为停止讲很普遍,现在我们有的地方还用这个意思,比如说”如此而已’,就是如此而止,就这样为止的意思。如果纯粹的去追求小聪明的话,那么,这种累,这种疲惫也就“岂止”了.我觉得这样才能够符合庄子它本身的含义。庄子本身是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人“其学无所不窥”没有真么学问他不知道的。而这样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人,反被别人去掌握知识,学习知识,这道理上说不通。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理解不符合庄子的意思。再往下看,“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一般的学者怎么翻译呢,说做好事不要去追求名声,这个解释基本上还说得过去。第二句话呢,说做坏事不要去犯法。这样一来就把庄子变成什么人了?变成一个老滑头了。第一句话说做好事不求名,这还不错,是吧。第二句话说做坏事没关系,只要不犯法,这样一来这个社会就完了。所以这种理解肯定也是不行的。但是从古到今,对这两句话就是这么解释的。明明自己都觉得解释的不太对头,但是无论怎么解释都不太对,导致各种解释方法。这时候学者想出一个办法,比如,这人是讲养生的,养生养的好呢不要夸大会养生的名气,养生养的不好呢也不要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变成残废了,对吧,这样解释好像也有问题。这句话我花了好几年来思考,已经悟出来可能这句话要反过来解释,他就是一个倒装句,中国古代已经讲倒装了。怎么倒装的呢?应该是“无近名为善,无近刑为恶”,这样一倒什么意思呢,不要把名都看成好的事情,不要把刑都看成是坏的事情。如果这样来解释,这和后面的故事就对上了。庄子里前面讲观点,后面讲故事,观点和故事是相互呼应的。所以,我们要把后面的故事理解透再来看观点,这样子就会比较好理解一点。下面的话讲“缘督以为经”,这句话同样是比较难理解的,关键的字在“督”,缘是延展的意思。在中国医学上,讲奇经八脉,最重要的是“任督二脉”,任脉是胸前垂直的这条脉,督脉是背后垂直的这条脉。顺便讲一下中国的中医。我以前有过了解。我们以前认为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和西医相对的,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中国的医学不是中医。中国古代认为,人生在世,有一个很高的理想,就是把国家治理好。谁能治理好国家呢,宰相能治理好。皇帝呢因为是世袭的,真正的治国靠宰相,所以古人呢就有这样一个人生的最高目标:要去做宰相,作为一个良相把国家治理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这是最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去当一个好宰相,所以就有些人只好去选择其他工作。做什么工作呢,做医生。所以有句话说:“不为良相,变为良医”。做不了好宰相,就做一个好医生,这个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所以中国古代出过很多名医,他们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但是,为什么把良相和良医并列起来说呢?因为他们认为“上医治国”,好的医生是治国的,“下医治病”,差一点的医生才是来治病的。但是中国的中医认为,“治病的”那是称呼下医的,所以他们自称中医,中医治人。中国的中医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辩证的去治的,不像西医那样,以病治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西医的做法,中医得辨证去治,也许头痛要去医脚,脚痛要去医头,这是中医辨证的思考方法。所以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所以中医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辩证的去治的。好,现在我们回到我们“督脉”的说法。如果说这样理解“督”呢,这个“督”的意思就很难理解了。“缘督以为经”,就是把后面的督脉看作是经。后来又钻出一个说“督”呢是代表一个在中间的,因为在人后背中间嘛,又是一个空虚的,作为“中正空虚”的原则来进行养生。这样一种说法可以理解。我们后面讲完了故事之后,看这个故事和这句话是怎么来对应的,再来更深的理解。前面这段话讲的是怎么去养生,而养生的目的是什么呢?下面讲“可以保生,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个是养生的目的。我认为保生和全生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保全的意思,可以合并为一句,所以只要一句就好了。可以养亲呢,不是说可以养你的亲人,你的父母。学者已经考证过了,这个“亲”呢,是身的意思,养亲就是养身,还有一个养神的意思。身和神有内在的联系,养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养神,即可以尽年,活得更加长久。
养生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身”,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第二个层次是养神,就是休养自己的精神。第三个层次是“尽年”,也就是延长你的生命,养生有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缘督以为经”。第二个层次是超越名和行,不要将二者的好坏看的过于片面。第三个层次则是超越“有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要想方设法的超越它,要尽可能的延长它,这就是所谓的“尽年”,也可以说是超越“有涯”。
就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庖丁解牛的故事,我们要以全面的眼光对应起来解读。也许你们要问,这个故事到底对应养生的哪一个原则、目的、方法呢?很显然,它对应着“全身”,即保全自己的生命。大家也许会问这个故事怎么会体现这个原则呢?其实是大家没有换一个角度体会。庖丁的刀,保全的如此完好,十九年如新,而其他厨师的刀很可能一年一换,这好比人的生命,有些人短命而有些人长寿,所有后世有人则称:“庖丁所保全刀的方法,就是‘养生’”。如刚才所说:“缘督以为经”,督者,导也;导者,道也,所以这句话也可以引申为“缘道以为经过”。以道为原则处事,庖丁解牛正是依据“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因此,他能保全他的刀,所以这个故事体现了养生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如何保全你的生命,使其不受到伤害,而保全的方法正是依据“道”。
下面讲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公文轩见右师》。故事是这么开始的: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公文轩是宋国人,而右师这个官职类似后世的副宰相,这个官职只有宋国有。为什么呢?周武王灭商后,将商朝的王公贵族由商朝的国都殷墟,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迁到了商丘,建立了宋国。因此宋保留了商时期的许多官职和习俗。原句中“介”是什么意思呢?“介”
其实就是“凸”的意思,即古时候遭受了刑罚,被砍掉了一条腿。公文轩为什么惊奇呢?因为在中国古代,稍有残疾的人便不能为官,而这位右师缺了一条腿却依然官居要职!我们知道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名武将,身高十尺,作战十分勇敢。但他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在生育孔子之前只有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为此他娶了一个妾。可惜的是,虽然几经祈愿,但是他和他的妾生下了一个瘸腿的男孩儿,瘸子是不能为官的,甚至不能参加祭祀。无奈,叔梁纥只好向徐府的颜氏求婚,因为颜氏有三个女儿,都没有出嫁。但这三个女儿都嫌叔梁纥年纪大,已经六十有六了,便不愿嫁给他。最后,颜父亲自劝说自己的女儿们:“你们不要嫌弃叔梁纥将军年纪大,但是他身形伟岸,作战勇敢,而且祖上显赫,他的后人一定极有出息。所以你们要眼光放远一点,不要看眼前。”做了半天工作老大老二还是不同意
结果老三反而同意了。
就这样一个六十六岁老人和一个十六岁的少女结婚了。这件事情司马迁把它叫做“野合而生孔子”。结婚之后孔子的母亲怀孕了就又去祷告,去祷告的山叫尼丘山。祷告完了回来的路上,他的母亲腹痛,马上就要生了,就到一个山洞里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的名字叫孔丘,字仲尼。尼丘山,这两个字都用到他的名和字里面去了。后来果然孔子很了不起。
接着说,古代把人的外表看得很重要,残疾人是不能当官的。在历史上甚至有的时候挑选官员一定要长得五官端正,长得不端正都不能当官,当然我们现在挑公务员肯定没有这么严格了。正因为这样,所以公文轩看到一个被砍掉一条腿,还当过右师的人,才会惊奇地问:“天与,其人与?”这是天生只有一天腿还是人为造成的结果。很多学者都同意这样的解释,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右师回答说:“天也,非人也。”是天生就这样,但是这个天偷换了概念。他讲“天之生是使独也
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这话讲的很矛盾让人很难理解。人生下来应该有两条腿,叫“人之貌有与也”,“与”就是两条腿。这个“天”不是天生只有一条腿,而是说我命中注定要经历这一次大的挫折,让我只剩下一条腿。所以我认为这是我的天命注定,不是我个人人为造成的。也就是说我被砍了腿不是我的错,是我命中注定。而实际上是宋王对他处以刑罚。他讲这话之后怕别人不理解,后来他自己有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泽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雉”就是指野鸡,“泽雉”就是在池塘边的野鸡。野鸡有两种,一种是山上的野鸡,一种是南方水田中的泽鸡,一种叫山鸡,一种叫泽雉。南方一般插秧的季节都可以看到这种泽雉,也把它叫做秧鸡,插秧的时候看到的野鸡。它走十步吃一口食,走一百步喝一口水,显得很艰苦,但是它不期望被关在笼子当中。为什么呢?如果把它关在笼子中,不愁吃不愁喝,多好啊。似乎神仙王(四声)之,得意的很,神仙都羡慕。但是它认为这并不好,为什么不好?尽管它不愁吃不愁喝,但是它缺少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自由。欧阳修曾经写过一首诗叫《画眉鸟》其中有两句大家应该都知道:始知锁相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把我关在这个进笼子里面,好像很高贵很神气,让别人听我鸣叫。但是回想起来,不如我在森林当中自在的啼叫。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养生很重要的就是养精神的自由。怎么去养精神自由呢?有一个原则:要看破名和刑。当年他当右师,这么大一个官,有名气吧。可是他就像关在笼中的鸟一样,没有自由。今天他虽然受到了刑罚,被砍掉了一条腿,生活特别艰辛,但是他拥有了自由。所以就说,不要把名都看成是好的,不要把刑都看成是坏的。一个人越有名他就越不自由,你想想看,奥巴马他敢随便在街上走么?胡
涛敢随便在街上走么?他不敢,他缺少这种自由。我们普通的人,虽然没有那样的低位,没有那样的待遇,但是我们有自由,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自由。受到了刑罚,受到了人生这么重大的挫折和打击,是不是什么都完了?不是,还有比脚更贵重的东西,就是你还可以得到自由。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碰到一个挫折,碰到一个打击,就认为天都塌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学会这种辩证的看问题。庄子用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如何来理解生命。我们肉体生命固然很重要,要保全它,像庖丁保全这把刀一样,尽可能多活一些时间。但是还有比肉体生命更有价值的,就是精神的自由
我们再看第三个故事,叫《秦佚吊丧》。“老聃死,秦佚吊之”,老聃就是老子。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佚去吊丧。他吊丧和别人不一样,叫“三号而出”。“号”就是干叫三次。怎么叫法我们不知道,估计就是“啊,啊,啊”然后走了。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老子的弟子就说:“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么?”,回答说:“然”,是啊。弟子就问他:“然则吊焉若此,可乎?”但是像你这样吊丧,行么?行啊,有什么不行的。然后就讲道理,为什么行,为什么不行。“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这句话历来的解释也有问题。开始我以为你是你们老师“其人也”,“而今非也”,看来不是。这句话是针对弟子要问他要责怪他而说的。原来我以为你们是你们老师的弟子,如果你们真的是你们老师的弟子就不应该责怪我。所以你们现在责怪了我,看来你们还不够格做你们老师的弟子,而今非也,为什么呢,将来还会讲,向小的哭哭他的母亲,他们以后就产生了疑问,真的是这样吗,。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他们之说以到这里来这个样子呢,一定有个人不想说话而要说话,不想哭而要哭,在这个场合我们可以理解认为,吊唁故意要说安慰的话,故意要哭,哭的越厉害就越悲伤,表示你对死者的感情,但是,请你想想,如果你不是真正想说而说出这些话,不是真正想哭而哭,这种做法是遁天匹敌,望其所售,古者为其遁天匹敌,是逃遁了天违背了情,忘记了你是怎么来的,所以古时候也把这种做法叫做遁天之行,违背了天气之灵之后受到的一种刑罚。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待人的生和死,你们的老师其实是有很正确的看法的。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乃就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们的老师就是随着这个时机而来的,时机到了就来了,适去,夫子顺也。现在就离开这个世界死了,也是适合这个时机,作为你们的老师也就顺着这个事情走了,说以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叫安时而处顺,哀乐不忍辱,你就安心的按着这个时机,顺着这个事实来去,说以不能让哀和乐影响到我们内心的平衡,不要因为生就高兴得忘乎所有,也不要因为死而痛苦的不能自医。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古时候把他称作天地给予道玄束缚的解脱。道玄就是我们对身世看法的不正确。都是乐生恶死,把生看成是好的,把死看成是坏的,痛苦的,这种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如果你正确的看待叫安时而处顺,哀乐不忍辱,就把这种道玄的哭解脱了,然后又讲了一段话,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也是我们著名的成语,薪尽火传的来历,这个子呢,从游子的子是一样的,指穷于为薪,薪是柴火,古代没有蜡烛。所以要砍树木做芯,芯有两种,一种是柴芯,一种是竹芯,材芯就是做饭的,一中是当火把用,竹芯,像蜡烛一样,有油脂的树,像松树才能做竹芯,那种树点起来用的时间长,但是总有一天油脂烧完了,他就不存在了,但是他的火会传下去、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尽燃,所以后来我们把他叫做薪尽火传,也可以叫,薪火相传。人类发明了火,火种就一直不会熄灭,所以我们奥运会就有圣火点燃的仪式,这是人类第一个重要的发明,人类自从有了火,就告别了吃生食,第二个重大发明就是做轮子,有了轮子的发明,就有了车子,
这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为什么要把这段话剪出来呢,为什么要把这段话讲出来呢,就是告诉你们,你们老师虽然死了,他的脂肪,好像是用于这种竹芯,一点点烧干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身体就像火一样,保留了下来,会永远传下去,如果你们认识到你们老师的价值,还用得着哭吗,像我这样大喊三声最恰当,又把所有意思都表达出来了。
反过来我们看看,他要表达我们养生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一个目的叫,近年,近年就是活的更长,人怎么样长寿,是不是活了一百岁,一百二十岁就是长寿,这固然是长寿,但这只是肉体上的长寿,而真正的养生不是养肉体上的生命,第二个故事讲还要养精神的自由,第三个故事讲要养他价值生命的长寿,一个人的一声有没有价值,你们的老师有这么高深的哲学思想,对生和死看的这么通顺,旷达,他的价值会永远的传下去,你们为什么要悲伤呢,他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长寿,还要像普通人那样哭呢,所以这个故事说明老子从更高的意义上说明老子的长寿,是超越了有限的肉体生命,而达到了永远的长寿,是一种不朽,儒家也有这种思想,儒家说有三件事情可以是不朽的,太上有德,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眼言,最高的层次是立德,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可以成为人类的楷模,人们会永远记得他,其次立功,立功的人为人类,为社会做点好事,人们会永远记得他,在其次立眼,有好的思想,写了好的书,我们还会读他,还会学习他,这同样是不朽,所以道家强调养生,应该讲是人有三哥生命,一个是肉体生命,要学会按照道,去尽量的保全他,不要随意的受到伤害,第二个生命是精神的生命,要争取人的精神上的自由,第三个生命是价值生命,人活一辈子要显示他的价值,要给人类留下不朽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长寿。所以说这里可以很好得看出来,庄子的养生,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的、那种狭义的养身。它讲的是一种大的养生、广度上的养生。所以说庄子提出的三个疑问,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我们没有看到它这正面的养生理论,但是我们从这三故事,加上他的观点可以体会出他有三个理论和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
从古到今,我认为没有一个学者把庄子的这种思想提炼出来。我们现在可以看看,人类社会不管如何,其实都在思考人生,因此聚集了很多理论。特别是宗教宗教何不是宗教的最大区别:不是宗教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当上神明。人活着就活着,死了就死了,我们称他为唯物主义者。信仰宗教的人认为人死后还可以存在、还可以维系,所以说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但是宗教确实认为人只是一个事例,比如西方基督教,认为人有两个事例,人死后是进天堂还是下地狱,这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佛教认为人有三个事例,叫前世、今生、来世,所有行为都由他前世的姻缘,产生今世的结果。所以一个宗教思想的深度与否,很大意义上跟他的,关于人的生命的疑问:有没有深度?如果中国没有这种宗教,道教还是有影响的,它追求长身不老,只有一个生命,只想和更长,所以他们炼丹,我对道家评价不是很好,他们打着道家的旗号,距道家思想是不太一致的,但是我们没注意到,我们道家、庄子其实有三个深意的思想,其实非常有深度。
如果说基督教、佛教他们是纵向探索,庄子的肉体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它是种人生的横向展开,所以我们只有把这种纵向和横向结合起来,才能对人生内涵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知道佛教只会说前世、今生、来世,可能这是个人迷信,不是的,实际上很有科学,我们在世的所有东西都受到我们前辈的、父辈的、祖父辈的和上几代人的的影响,我们现在的作为也一定会影响到我们子孙后代,所以从这方面讲,生命就不是一个现在单独的、自己的生命,而是有一个前后纵向延伸。在这上,庄子的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横向的三个方面,就使得我们对人的生命认识更深刻。所以我们养生,怎么去养,应该读这篇文章。
应该想到的问题,养生的根本,最重要的是养你的价值生命。活一辈子有没有价值,我们或者是经常问自己。一个人一身只要做到了:生而无悔、死而无憾,能够把你人身价值留在历史上,,那才是真正的养生。要后辈人还记得你,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把它做好了,后辈人就会记得你。你对人类以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我要说的是:养生非养形,重在养精神,薪尽火犹在,自为才寿人。这一个对我们的养生,当然我不是说肉体养生不重要,那是基础,同样精神生命也重要,只要你有足够、真正的资格,然后创造生命价值。这才是最关键的。第二点,养生要遵循养生之道,现在社会养生方法很多,五花八门:吃什么、用什么颜色,真的是有那么。。。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养生之道都应因地制宜。首先他的精神是否愉快,有没有一个乐观的人生观,有没有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再其次,养身的根本方面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是道家所强调的,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效法,最重要的是自然而然。所以这就是我今晚讲座讲的“《庖丁解牛》和养生”。谢谢大家!
主持人:“在刚刚过去的两小时里,陈怡教授带给我们深情并茂的回顾,回顾了我们这几个小故事,从这几个人小故事中,也是深入浅出的讲出了我们的道义,并且把这些道义上升到一个哲学角度,也延伸到哲学领域。我相信在座的同学已从陈怡教授讲授的道义中,吸收到自己能用到的养分,用到生活中、工作中及学习中,再次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陈怡教授对我们的教诲,同时,也希望陈怡教授在今后生活中,在次做客我们的东林文化大讲堂。好!感谢您!
观众答疑:
同学1:“老师您好!我是11级一名学生,我想问的是:您所说的生命有价值,是道家那种遍乎自然、超出名利,还是儒家那种入世,例如:人们做贡献,牺牲自己。两种中哪一种是你认为的有价值,生命的价值?”。
陈怡:“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儒家有它儒家的价值,道家有道家的价值,这两者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的。所以从古到今,中国的文人讲究的是儒道兼济,把道家的思想和儒家的思想结合起来,把个人的优点结合起来。所以不是简单的讲入世和出世,这个观点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经提出,他的观点就是:用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试验,这样做事情,你就站得高,看得远,同时认真的把事情做好。因为出世不在乎所谓功名利禄,做完的事情不见得对你有好处,这就是用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试验。当你做得事情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也不要灰心丧气,这时候,你就可以用道家的这种超越的理念来对付他,如果一个人只有儒家的思想,只是拼命去做事情,一旦
遇到挫折,就会灰心丧气,就会看破红尘,就会出家。如果只有道家的思想好像就出世了,好像就什么都不管了,这样你对社会的贡献又在哪里?所以我们应该把儒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紧密的结合起来,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实践他,这样你的人生会走的更远。”
同学:“谢谢老师!”(同学鼓掌)
同学2:“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您在庖丁解牛讲人生的目的这一段,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庖丁的目的是为了保住他的那把刀,可以从谋生的角度理解,从梁惠王的话中,他说他得道了,可以说他是为了保住他的工作或者谋求更好地收入么?
陈怡:“如果说他是为了保住那把刀,那也是一个低层次的目的,他说的,你掌握了道,自然有了好的技术,那么你的工作就越做越好,那么他把这种道变成了一种哲学,一种艺术,它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不能非常浅薄的理解。”
同学2:“谢谢老师!可以理解为刀保护得好是一种结果,而不是目的么?”
陈怡:“这种理解非常好,刀保护得好只能说那是一种必然结果,并不是一种目的。我们同学读书是为了取得分数,其实是为了学好知识,掌握规律。他是因为掌握了牛的结构,才达到了人刀合一的地步。
同学2:“谢谢老师!”
同学3:“我想问一下,庖丁解牛真的说的是养生么?因为他是一个厨子对国王说的一段话,然后国王是以一个职能,把‘养生’理解为管理人民。第二就是杀牛,从杀牛说养生挺矛盾,然后把它说成治理国家好像更好一些。”
陈怡:“首先确定一下文慧君是不是一个王学术界是有争论的,因为当时有一个梁惠王,大家考虑下来,这个文慧君不是梁惠王,所以这个文慧君呢只是一个文慧的君子,这个‘君’字呢,在中国古代是地位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象征,有封地的人才被称为君,所以讲君子,君王之子,所以文慧君不能肯定是国君。但是你后一句是对的,可以把它理解为治国,因为他既然能把它作为养生之道,那么一通百通,你懂得了解牛之道,你也懂得了治国之道,这是相通的。”
同学3:“谢谢老师!”(掌声四起)
同学4:“老师您好,我提的问题跟今天的庖丁解牛和养生联系不是特紧密,但是和庄子是,庄子的思想。我们知道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的一个思想的背后是一个时代,它这个时代我们是无法超越的。那么在庄子的那个时代又是一个可以说是旧社会正在瓦解,宗法制当时已经瓦解,物质文明在进步,然后这个生产和制造手段也在不断扩大。庄子提出了他的思想,追求人的本性和返璞归真,他是针对一来当时物欲已经把人的心已经跟他明化了。人已经被那种贪欲和痛苦,痛苦困难而包围。他提出了这种,庄子的思想里面有一个是忘掉和无名,就是说忘掉一切名利而达到自我,庄子当时所追求的就是说‘万物归一’那些.但是在我们这个现在的社会来说,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真的忘掉了物欲,没有任何的追求的话,那世界的物质发展如何向前迈进,然后就是庄子也说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思想就是说,如果真的这样来说的话每个人都没有追求名利,也没有一些,不在乎一切外在的名声,那么我们如何,那人类的文明如何向前推展?”
陈怡:“你的问题呢,应该说问的很好,但如果真的要完整的解答的话可能要要很长的时间,不过我简单的回答一下,第一个问题你是想问,我们时代不一样,如果还想按照庄子的想法去做的话呢,是不是会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发展?首先提出来,我们讲我们人类发展过程中,很多的思想并不会因为它所处的时代的消失而消失,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智慧,它是有延续性的。因为所有的这些经典它们探讨的问题,是从古到今,或者是古今中外都在不断永远在探讨的东西。今天我们认识到人文和科学的一个重大的区别,科学是不断发展,现代的科学要远远高于我们古代的科学,所以我们科学的角度不可能再去学习古代的人的那个方法。所以科学发展是单向的、不需要回头的,除非引用科学史。它是不需要可退的。但是人文的东西恰恰是需要不断地、一次再一次回到源头去思考的这样的一种时刻。为什么西方近几百年发展这么快呢?就是因为它积极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是两大运动。复兴的什么?复兴的就是古希腊当年的人文的精神。启蒙的是什么?启蒙的是人的理性。而这些问题都是要通过回到人类的最开始那个阶段去思考同样的问题,同时从我们那些先哲的身上再发现她们的这些智慧与价值,给我们以新的启发,让我们的路走得更加平稳。这就是人文和科学两个重要的差别。中国人对我们人文的财富不像西方人那么认同,一次又一次的回到过去。我们经常去批判我们的古人,动不动就要打倒孔家店,动不动就批判这个批判那个。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向西方学习。我们自己在文化方面有很多的智慧,我们没有把它好好利用起来,这些智慧是永恒的,所以它不会因为它时代的过去而消失。
&&&&第二点,这个谈到庄子的主要智慧影响我们社会的进步,比如说他提出的‘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我们以为‘圣人无名’是不要名不要功那就完全理解错了。这个‘无’字在古代通用叫忘,无就是忘。忘是什么?就是有了把他主动的忘掉。圣人,什么叫圣人?圣人是有了名气,但是他不做名的奴隶,要主动的把这些名忘掉,让自己从新回到一个普通人的样去生活、去工作、去努力、所以它不是简单地去不要,而是有了之后主动的忘掉。而这种态度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需要去学习的。我们现在的人,太重视名了、太重视物质东西。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比庄子那个时代恐怕更加的严峻。这个人类有三大矛盾,人和自然的矛盾、人和社会的矛盾、人和自我之间的矛盾都是因为我们人太看重外在的东西、太看重物质的东西,所以就成了庄子讲的“奴于物”。就是人成了物质的奴隶,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奴”,我们叫房奴、卡奴、车奴,我们学生是证书奴还有什么奴啊。就是把身外物看的太重,而在这方面庄子恰恰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发。最重要的一步在于我们要正确的、准确的理解庄子的思想然后再看它对我们有哪些启示?那就要请我们想当然以为庄子认为和我们思想不对,我们不需要去学习,所以这是我们还没有深入庄子、走近庄子所造成的一种误解,所以我建议你们还是先好好地学习一下庄子,再学习一下中国的其他的一些经典,包括西方的经典,然后我们一定会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
主持人:“谢谢陈怡教授的细心解答,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文化大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陈怡教授做客第25期东林文化大讲堂!”(掌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追梦赤子心听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