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被不该忽略的一句问候,更不喜欢被代替。对联 求对下一句

答案:解析:
(1)D 解析:结合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内容,注意语意的连贯。
(2)①桃符 仙木 ②律诗 明 ③孟昶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解析:仔细研读上下文,从整体入手进行宏观分析,快速地筛选文章内的信息。
(3)真实可信
解析:说明方法的运用,能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把事理阐述明白,能把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4)B 解析:明确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偶也叫对仗,对对子,在律诗中对偶句一般出现在颔联和颈联。
(5)C 解析: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在律诗中颔联和颈联讲究对仗,古诗和绝句不讲究对仗。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1)文段写了哪些长妈妈懂得的许多“我所不耐烦”的规矩?
(2)找出选文第三段中对长妈妈的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3)橘子为什么称“福橘”?
(4)“伟大的神力”是什么意思?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山东胶南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末检测12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8分)①2010年,国家住建部曾对全国351个城市进行调研,发现年的3年间,62%的城市都发生过内涝事件。逢大雨必涝,已成为大城市的通病。②追根溯源,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期,原来的农田、水塘和湿地大量减少,地表“硬质化”——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满街都是水泥路面,这些都是无法自然渗水的。城市的公园、绿地又不够,导致90%的雨水进入排水系统,使其难堪重负,一旦城市遭到暴雨袭击,突然增多的雨水无处泄洪,于是,道路变成了“河流”,广场变成了“湖海”,低洼区域也成了一片泽国。③路面不透水,使得降雨时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完全被阻;雨水在地面汇集,引起交通阻塞,加重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雨水从地面流走或被蒸发,使得城市灰尘污染加重。④ 还有,硬路面吸收、储存并反射太阳热量,可使地面温度升高,增加城市夏季的炎热,加大为降温付出的能源消耗。此外,硬路面还会引起诸多环境和生态负效应,如使路面的空气交换和空气湿度减低,与日益加重的空气污染相结合,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植物和动物组成的地面生态系统和生物活动……⑤“硬化”路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部分雨水资源未经利用就通过污水排水管网白白放掉了,实在可惜。⑥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水利部预测,2030年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有1750立方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成了我国面临的三大水问题,把雨水尽量利用起来,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最好办法。【小题1】 第②段中的两个划线词语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2】选文第②段主要说明的是&&&&&&&&&&&&&&&&&&&&&&&&&&&&&&&&&&&&&&&&,第③~⑤段则是&&&&&&&&&&&&&&&&&&&&&&&&&&&&&&&&&&&&&&&&&&&&&&&&&&&&&&&&&&&&&&。(2分)【小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透水路面比硬化路面所具有的优点。(4分)【材料】德国在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的地面,选择有孔的混凝土砖,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便于杂草生长,从而使地面的40%具有绿化功能;在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这些地方,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会留出空隙。空隙中留有泥土,天然的草可在此处生长,这样地面可形成35%的绿化面积;城市街道的主要路面则用有孔砖加碎石来铺设,这种地面不生杂草,但可使雨水顺利渗透,其地面的热反射也大大低于全硬化地面。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山东胶南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末检测12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5分)中 国 铁周海亮①炉火熊熊,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②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③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喝口水,他说你好像心不在焉。④小铁匠没有搭话。⑤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⑥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⑦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⑧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⑨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⑩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11)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12)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刀,他盯着刀,问老铁匠,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13)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刀柄上还没有刻字。(14)刻字?(15)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16)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17)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18)老铁匠笑笑,没问题。&(19)别耍花样啊!(20)放心。(21)后天我来取刀!(22)请!(23)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们正在村后山上修筑工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24)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嗒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三十多人逃了出去。(25)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26)再后来,日本人投降了。(27)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们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28)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29)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30)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一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31)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32)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33)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有删节)【小题1】 阅读1~23段,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4分)【小题2】阅读27~33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以描写断墙里的白色骨架作为故事的结尾?(4分)【小题3】小野试刀的当天夜里,在老铁匠和小铁匠之间一定会有一个故事,或者精彩的对话,作者省略了。请你展开想象,补述出来。(7分)(不超过150字)(注:此处排150个方格)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山东胶南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末检测12语文试卷(解析版)(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8分)
让自己成为平民英雄
①人民论坛专栏8月16日刊文,称赞济南特大暴雨中涌现出来的那些平民英雄,他们奋不顾身,急人之难,帮助他人脱离险境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平民英雄还有很多很多,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平民英雄。
②比如,36岁的重庆汉子刘太权。8月2日,钱塘江大潮瞬间淹没了30多名在江堤丁字坝游玩的人。刘太权在大潮中救起了四个素不相识的人,其中两个孩子,两个大人,而自己15岁的儿子却被大潮吞噬。&&&&
③&从人的本能来说,面对危险,首先想到的是拯救自己的亲人;面对死亡威胁,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逃生。当灾难来临之时,刘太权也想到了自己儿子的安危,但他更不忍心看着眼前的人一个个卷入潮水。正是人类善良的本性,使他们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做出有益于他人的选择。
④他们的行为,也促使我们进行更多的社会思考和自我反省。作家雨果曾说:“天生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雨果的话不无道理。现在,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生活提高了,我们中有些人善良的本性却在扭曲、丧失,甚至完全泯灭。今年2月,一位名叫刘明明的辽宁民工在暴风雪中遭遇车祸,造成多处骨折。同行者为救他性命,曾12次向人下跪,却屡遭他人冷遇。
⑤&就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道德上都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我们尽管不会去做伤天害理的恶事坏事,但面对周围需要帮助、也能帮助的人和事,会不会伸出温暖的双手?是不是常常报以更多的麻木和冷漠?面对一些不良风气,我们都甚为不满,时常抱怨。可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我们不能从自己做起,该抱怨、该指责的,恐怕正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⑥&&现代文明社会,不仅是物质丰富,还应是精神文明同步增长的社会,是人性、人情受到尊重和重视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行政力量主导,更需要公民精神的自我完善。每个人都能心存善良,心存敬畏,心存感激,心存关爱,我们的世界才会真正充满爱,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有删改)
1. 第②段举刘太权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 阅读选文④⑤段,分别概括这两段所论述的内容。(2分)
第④段:&&&&&&&&&&&&&&&&&&&&&&&&&&&&&&&&&&&&&&&&&&&&&&&&&&&&&&&&&&&&&&&&
第⑤段:&&&&&&&&&&&&&&&&&&&&&&&&&&&&&&&&&&&&&&&&&&&&&&&&&&&&&&&&&&&&&&&&
3.分析选文的论证过程和方法,完成下面填空。(3分)
文章以&&&&&&&&&&&&&&&&&&&&&&&&&&&&&&&&&&&&&&&&&&&&&&作为引论,主要通过&&&&&&,层层推进,论述了&&&&&&&&&&&&&&&&&&&&&&&&&&&&&&&&&&&&&&&&&&&&&&&&与造就“平民英雄”的社会诉求。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小石潭记》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不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文题:钴鉧潭记,作者:柳宗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啮其涯&&&&&&&&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予之亟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3)芟山而更居&&&& 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之迥&&&&&&&&
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和本文都出自柳宗元的手笔,都是《永州八记》中的作品,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对联出句认证
&,到时查找方便。
此贴纯属&公益事业&,衷心希望各位热心网友参与点评!
出句者对出句的平仄,文意不确定的,可在此讨论。
  这个栏目设得好,有很多高层次的讨论,确实使对联栏目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看了凡尘子的论述,觉得很有水平,对楹联平仄问题有研究,我很感兴趣。此页按楼主的本意是作验证用的,却“一花引来万花开”,讨论什么问题的都有,我想楼主也是允许和喜欢这样的,因此我响应凡尘子的建议,免于评论栏的翻页麻烦,就直接写在正栏上了。
  我也想讨论讨论入声的平仄问题,但没有时间一口气说完,也断断续续地说。
  一、平仄的划分须按古四声,按现在普通话四声划分不成立
  “平仄”是一个历史沿用概念,一提到“平仄”,就必然是古“平、上、去、入”四声的归类,而不是现代“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归类。
  为什么叫“平”和“仄”?“平”就是平读,不升也不降;“仄”就是不平读,读音不是上扬就是下降,或者弯曲、短促。四声中只有“平声”是平读的,所以独自作一类,叫做“平”;其他上、去、入三声都不平读,故合并为一类,叫做“仄”。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是这样描写四声的:“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平声平道”就是平平地读,“莫低昂”就是念的时候不要降低,也不要上扬;上声就是往
  这个栏目设得好,有很多高层次的讨论,确实使对联栏目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看了凡尘子的论述,觉得很有水平,对楹联平仄问题有研究,我很感兴趣。此页按楼主的本意是作验证用的,却“一花引来万花开”,讨论什么问题的都有,我想楼主也是允许和喜欢这样的,因此我响应凡尘子的建议,免于评论栏的翻页麻烦,就直接写在正栏上了。
  我也想讨论讨论入声的平仄问题,但没有时间一口气说完,也断断续续地说。
  一、平仄的划分须按古四声,按现在普通话四声划分不成立
  “平仄”是一个历史沿用概念,一提到“平仄”,就必然是古“平、上、去、入”四声的归类,而不是现代“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归类。
  为什么叫“平”和“仄”?“平”就是平读,不升也不降;“仄”就是不平读,读音不是上扬就是下降,或者弯曲、短促。四声中只有“平声”是平读的,所以独自作一类,叫做“平”;其他上、去、入三声都不平读,故合并为一类,叫做“仄”。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是这样描写四声的:“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平声平道”就是平平地读,“莫低昂”就是念的时候不要降低,也不要上扬;上声就是往上扬的声调,所以要“高呼猛烈强”,相当于今天我们读阳平(第二声)的调子;去声是往下降的声调;入声短促,韵尾还有堵塞,不能拉长。
  根据他的描写,模仿普通话的标调方法,可以表示如下:
      平声
入声
       →  ↗  ↘  –
      (平)
  再比较现在普通话的声调情况:
      阳平
去声
       →  ↗  √  ↘
      (平)
  今天普通话的阴平是平读的;而阳平是往上扬的;上声是先降后升,是弯曲的;去声是下降的。如果按照声调的实际情况划分平仄,那么,现在普通话的阳平就应该归到仄声,因为它是个往上扬的调子,相当于古代上声的调子。
  这样一来,“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的说法还能成立吗?
  我们平时说的“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是运用现在普通话的四声来辨别平仄,而不是按它来划分平仄,这两个问题不能混淆。况且,以这种方法辨别平仄并不彻底,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9月21日 续:)
  二、自唐宋以后,实际读音的平仄,已逐渐演变为概念上的平仄
  上文说了,一提到“平仄”,就必然是古“平、上、去、入”四声的归类,而不是现代“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归类。这是指近体诗、楹联和词的平仄。
  南北朝齐梁时期,文学家沈约发现了汉字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将其进一步归纳为平仄两类应用于诗歌的创作上,于是产生了近体诗,也因此形成了近体诗的声律。近体诗中有对仗,因而又形成了对联的声律。唐宋时期产生了词,词应用了诗、联的平仄,便形成了词的声律。平仄声当时的确是按实际读音来分的。
  但是,语音是在不断地缓慢变化的,除了共同语(相当于现在所指的“普通话”)本身语音在变化之外,还分化出许多方言。因此,平、上、去、入四声自唐宋以后,其实际读音就未必是上述所描写的那种情况了。如平声本来是读平调的,可能变成了降调;上声本来是读升调的,可能变成了平调;去声本来是降调的,可能变成升调。如此等等。但不管四声的实际读音如何变化,其声调系统却没有变化或变化甚微,即无论共同语还是方言,声调仍然是那几类,每一类仍然是那些字。这时的平仄已经不是实际读音的平仄,而是概念上的平仄了。正因为如此,诗人不管生于何籍,用什么方言来创作,只要按照原来声调系统对平仄声的划分和已经定型的诗律、联律、词律来写,就能合律。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按原来实际读音来划分平仄,诗、联、词的声律是和谐的,语音改变以后如按概念的平仄写作诗、联、词,声律岂不是不和谐了?
  回答是:不必如此担心。
  原来实际读音的平仄,在应用于诗、联、词时,其实是造成一种声调高低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同和异交替,形成抑扬顿挫的变化。语音变化以后,按照原来的格律安排字词,便形成另一种高低变化、抑扬顿挫的规律。美感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一种习惯,如果说按照原来实际读音的平仄依律入诗、入联、入词能给人以音乐的美感,那么,在语音的渐变中,审美标准也在渐变,人们同样感到以概念平仄依律入诗、入联、入词也是美的。
(9月23日 续)
  三、入声作仄不仅有诗、联规则维系,还有一千五百多年的诗、联作品作支撑
  上述所谓“概念平仄”,就是按传统平上去入四声划分的平仄,而不是以某时某地声调的实际调值划分的平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的分法,同样是概念平仄,因为归入平声的阳平,其实际调值并不平。
  “平仄以平上去入四声划分,入声作仄声”,这已经成为一条规则紧紧地与近体诗、对联、词等文学体裁连结在一起,成为这些体裁的特征了,人们要么不写近体诗或联、词,要写就必须按照这些规则去写。反过来说,若不按这些规则去写,就不能成为这些体裁。
  诗律、联律、词律等,作为一种体裁的规则,经过一个朝代的酝酿阶段而形成,又经过若干朝代磨合、考验、完善而成熟,期间一千五百多年,是历史和社会的约定和俗成,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不可能轻易被更改和突破的。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因为现在普通话入声的消失而轻率地改变近体诗、对联和词格律。北京话入声的消失不是近代、现代才发生,至少在六、七百年前的元朝就已经发生了;动过不考虑入声、“让它在研究室中凉快去”的念头的人也不是现在才有,早在六百多年前元代杂剧家们就尝试过。那时的杂剧家撇开入声,用当时的大都话(北京话)创作词(为曲子配词),其原理与唐宋的词是一样的,然而由于在平仄和韵部上不按词的规则(平仄方面不考虑入声),后世并没有把这些作品词看作词,而是另外起一个名,称为“曲”,把它看作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宋代周邦彦的词《满庭芳》中有“黄芦苦竹”一句,“竹”为入声作仄;元代王实甫也写有《满庭芳》,其中有“险化做望夫石”句,把古入声字“石”作平声,但人们没有把这首《满庭芳》称作词,而是称为曲。尽管杂剧家用当时的口语来创作杂曲,但剧中人物吟诗作对时,也还是按诗、对的规则把入声归于仄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最大胆冲破旧文化,最大力提倡白话文的胡适之,作对联时还是把古入声作仄声:
      不眠忧战伐 (“伐”入声作仄)
      无边正乾坤
      文字收功,神州革命
      生平自许,中国新民 (“国”入声作仄)
  启功先生是数代地道北京人,又是现代人,写楹联还是把入声归仄声:
      能将忙事成闲事
      不薄今人爱古人 (“薄”入声作仄)
      花里帘栊晴放燕
      柳边楼阁晓闻莺 (“阁”入声作仄)
      名园绿水环修竹 (“竹”入声作仄)
      古调清风入碧松
  若问这是为什么,回答是:因为对联这种体裁的规则所规定。
  一种文学体裁的规则也是一种文化,它也是经过长期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一千五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不知多少人用这种对联的规则创作了卷帙浩繁的作品,这些作品为世世代代华夏子孙所学习、欣赏和传承,又不断创作出更多的楹联作品。因此,楹联规则有着极其丰富和深厚的作品作为载体,因而有着无比稳固的支撑,这又岂能是我们几个人在这个栏目喊几声就能改变的?如果相约三五个人或一二十人作些对联,并相约“让入声在研究室中凉快去”,那是可以的,但是倘若拿出去参加更广泛的对联评比或参展,人家就会让我们的对联一边凉快去了。来这里写对联玩玩取悦的人,可以不必费工夫去辨别入声,甚至不必费工夫去辨别什么平仄,因为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不是那么好辨别的。但是如果真心想学写对联,真心想欣赏对联,我认为还是不要怕麻烦,一点一点地,正正规规地学。
(9月24日 续)
  四、入声作仄的规则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学规则是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它的广泛性不仅仅表现在一个时期的涵盖面广,还表现在其历时的涵盖面广;它的长期性也不仅仅是几十年、百来年或者一两个朝代,而是动辄千年数个朝代;它的稳定性表现在它不受因改朝换代而引起的政治制度变更的影响,不受标准语变迁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这种文化得以延续而不灭。因此这种规则的形成并不是刻意的人为,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主张平仄不考虑入声而以普通话(实际是北京语音系统)四声为划分标准的人,其理由是:现在的北京语音是标准音,而北京语音分不出入声来。
  以北京话为标准语音是建国之初五十年代的事,至今仅仅五十年。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因为共和国建首都于此,它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但历史是前无头后无尾的,首都地址不是永远不变的,首都迁移了,其政治文化中心无疑也会随之转移,试想,国家的标准语音是否也会改变呢?
  中国历史上朝代迁都次数繁多,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历史:
      夏朝建都于河南登封东;
      商朝于河南商丘,盘庚东迁河南安阳;
      西周于西安;
      东周于河南洛阳;
      秦朝于陕西咸阳;
      西汉于西安;
      东汉于洛阳;
      三国魏于洛阳;
      三国蜀于四川成都;
      三国吴于江苏南京;
      西晋于河南洛阳;
      东晋于江苏南京;
      南北朝间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于江苏南京;
      北朝的北魏建都于山西大同,后又迁都河南洛阳;
      北朝东魏建都于河北临漳;
      西魏于陕西西安;
      北齐于河北临漳;
      北周于陕西西安;
      隋朝于陕西西安;
      唐朝于陕西西安;
      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建都于河南开封;
      五代后唐于河南洛阳;
      北宋建都于河南开封;
      南宋迁于浙江杭州;
      元朝建都于北京;
      明朝建都于江苏南京,后又迁往北京;
      清朝初期都于辽宁沈阳,后迁往今北京
  每次首都的更换,都以所在地的话为标准,假若中国的诗、联、词的平仄也以当地的实际语音来划分,规则就得改来改去,当时是痛快的,但以历史观之就不痛快了,后世的华夏子孙会因这种规则的混乱而痛苦不已。
  入声在北京话中的归并,自元朝以来就在不断地变更着。根据元代杂剧家周德清著的《中原音韵》看,当时入声并入其他声调是很有规律的:全浊声母的入声归阳平、次浊声母的入声归去声,清声母的入声归上声。那时的入声,多数归入上声,且没有归入阴平的。
  而现在北京话,许多原来归入上声的入声字变成了阴平,如“说脱发泼杀瞎刮漆戚昔惜息锡吃失湿击激吸黑扑秃哭窟屋忽粥出叔曲屈摘拍剥托捉戳郭钵泊割鸽削缺贴接”等;
  有的原来归上声的入声字今变为阳平,如“得德国福拂卒足则责隔格革驳阁觉爵?e竹烛泊察节折洁”等;
  有原来归去声的入声字今变为阴平的,如“约压押鸭刷”等;
  有原来归去声的入声字今变为阳平的如“额”;
  有原来归阳平的入声字今变去声的,如“复述术划缚鹤镬挞踏沓洽涉”等;
  有原来归阳平的入声字今变为上声的,如“蜀”。
  等等等等。可见在北京话中,古入声字读音一直是摇摆不定的,时而归入仄声,时而又归入平声。如果在元代就把归入平声的入声字定为平,把归入仄声的入声字归入仄,那么,到今天还要重新定其归属。
  并且直到今天,入声字在北京话中的读音还在摇摆不定。这里举些例子(以下所举例字都是古入声字):
  “迹、绩”,197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和1989年版《辞海》注音为jī(阴平),而1997年版《新华字典》注音为jì(去声)。
  “脊”,《新华字典》注音jǐ(上声),《现代汉语词典》注两个音jí(阳平)、jǐ(上声)。
  上述三部字典都是权威性的工具书,其注音的不统一,反映了古入声字在当今的北京话里,其读音还在游移不定。此外,没有反映在字典里而实际上在北京话对中古入声字读音有分歧的例子还较多,如“室、质”有上声和去声两读、“执”有阳平和去声两读等等。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举出很多例子证明这个问题:
  “答”,在“回答”中读阳平,而在“答应”中读阴平,两个“答”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回应的意思,不用别义,两个读音就是多余的了。
  “作”,在“作弊”中读去声,在“作弄”中读阴平,而在“作践”中又读阳平了。这三个“作”都是“为,干”的意思,用不着三个读音来别义。
  “节”,在“关节”中读阳平,在“节骨眼”中读阴平。
  “结”,在“开花结果”中读阴平,在“比赛结果”中读阳平。虽然两个读音有别义作用,但后一“结果”的意思是从前一“结果”的意思引申出来的,可以不必以音别义,很多多义词都无需以音别义的,真正的原因是“结”字游移于阴平和阳平两个读音之间。
  诸多证据证明,古入声字在北京话中的读音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我们如果按现在的北京话读音来处理古入声字的平仄,若干年以后,恐怕还要推倒重来,可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诸如以上的入声字例子很多,我们还可以举一些,如“一、八、不”等。“一”在元代《中原音韵》中既读上声又读去声,不读平声,到今天北京话,上声的读音没有了,却又多出了一个阴平和一个阳平来,在“第一”中读阴平,在“一个”中读阳平,可在“一行白鹭”中又读去声了。
  “八”在元代已由入声变为上声,到今天的北京话,其上声又消失了,变为阴平和阳平,“八路军八年抗战”前一个“八”读阳平而后一个“八”读阴平。
  “不”在元代已由入声变为上声,到今天的北京话,上声消失了,却又生出一个去声和一个阳平来,“不是不好”前一个读阳平后一个读去声。
  这些入声字在今天的北京话中往往具有平仄对立的几个读音,而这些分歧的读音都没有别义作用的,那么这些字到底是平声字还是仄声字?
  关于北京话,我们遇到的问题还不止这些,还有诸如连读变调、轻声等问题。
  先说连读变调。北京话若两个上声字连在一起读,则前一个要改读为阳平,如柳宗元人称“柳柳州”,念出来就成了“刘柳州”;如果三个上声字连在一起,前两个也改读为阳平,如“两伙草寇”读成“良活草寇”,这样一来,若按北京话划分,字面上的平仄便与读出来的平仄脱节了。如“两起火灾人不信”字面上的平仄是“仄仄 仄平 平仄 仄”,实际读“良齐火灾人醭信”平仄是“平平 仄平 平平 仄”,要害处第二、第六字由仄声变成平声了。
  再说轻声。北京话名为四个声调,实则五个,即还有一个轻声调。轻声调常在双音节词中的后一音节,哪些字该读轻声全凭习惯。轻声调除了念得轻之外,调值也不固定,应列入仄的范围吧,如此则“核桃、外边、秀才、烟筒、心思”等一大批词字面和实际读音平仄就不吻合了。
  这样看来,按照普通话实际读音来分平仄,也遇到不少像分不清入声字一样的难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易利索。
(9月26日 续)
  因此,一直以来作近体诗、对联、词其平仄都是按传统的四声平、上、去、入来划分的。这传统的四声系统,就是《切韵》《广韵》的四声系统。
  传统四声的确立,源于齐梁时期沈约的发现,到了隋朝,陆法言等精通音韵的语言学家分析研究并综合了古今南北各地方言,写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反映汉语综合语音系统的著作《切韵》,成为官方规定的作诗押韵调平仄的依据。到宋代,更由朝廷组织人员对《切韵》进行修订增广,命名为《广韵》,因此《广韵》的语音系统也就是《切韵》的语音系统。
  由于《切韵》是对古今南北各地方言进行综合归纳出来的,是一个综合语音系统,所以顺着《切韵》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它以前的古音,下推其后的各地方音(包括北京话,因为北京话也是汉语的一个方言),由于各方言语音与《切韵》存在着很规整的对应规律,尤其是声调,因此,直到现在,各种方言的分析研究都要与《切韵》语音系统进行比较,都可以在《切韵》系统中得到解释。下面只就平、上、去、入四声谈谈各方言与《切韵》四声的对应规律。
  《切韵》把所有的汉字都分别归拢在平、上、去、入这四个声调之下,分成四大部分。这四个声调在后来的各方言中可能有一分为二的现象,如果一个声调分化为两个声调,就在其前面加个“阴”字和“阳”字以示区别,如:
      平声:可能分化为 阴平——阳平
      上声:可能分化为 阴上——阳上
      去声:可能分化为 阴去——阳去
      入声:可能分化为 阴入——阳入
  各地方言的声调,有的可能只是平声分化,上、去、入三声不分化;也有的可能平声、上声分化,而去声、入声不分化,等等。没有分化的声调前面就不用加“阴”“阳”二字。各方言声调不管如何分化,都超不出上述八类(粤语例外,入声多分出一类来,成为九个声调),有的方言是四个声调,有的可能是五个、六个或七个。
  关于汉语方言,学术界公认分为七大方言:官话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
  这七大方言中,有六大方言的声调保留了入声。以下是七大方言的声调情况,请注意它们与古四声的对应关系:
  古 四 声: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官话方言(4):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   ‖
  湘方言(6个):阴平、阳平‖上声   ‖阴去、阳去‖入声
  赣方言(6个):阴平、阳平‖上声   ‖阴去、阳去‖入声
  吴方言(7个):阴平、阳平‖上声   ‖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闽方言(7个):阴平、阳平‖上声   ‖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客方言(6个):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   ‖阴入、阳入
  粤方言(9个):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阳入
  就是在官话方言中,也还有些具体的方言保留入声的,如晋语、徽语、南京话、扬州话等等。
  各类声调在各方言中的实际读音(实际的读音称为“调值”)不同,如阴平在北京话中实际读音是高而平的调,而在南昌话中是下降的调。不管各类声调在各方言中实际读什么调,该方言的阴平字和阳平字合起来就是《切韵》的平声字,其他声调也按此类推。
  因此,按照传统四声划分平仄具有普遍性,人们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方言来辨别字的平仄。在保留入声的方言中,只要知道一两个字是属于阴平和阳平的,就可以按自己熟悉的方言的实际读音来类推平仄,例如只需知道“东南”二字分别是阴平阳平,各人按照自己熟悉的方言语音,凡是调子和“东南”相同的字,都是平声字,调子不同于这两个字的都是仄声。这样,不管国家的标准语如何更换,平仄的辨别都不受影响,平仄的规则也不必改变,保持了规则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北京语音作为标准语音,它是用来交际用的,就是说用语音传达信息时如各自用自己的方音会有隔阂,必须用一种标准的语音进行交流,故统一用北京语音。但是这并不妨碍各方言的人用自己的方言去思维,去读书读报,事实上大多数人在思维和阅读书报时都是用自己的方言进行的。
  自然的北京语音也仅仅在北京城内,出了北京城,恐怕语音就有不同。北京坐落在河北省内,而河北省的大部分地方的语音都不同于北京语音。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写诗作联时,都会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方言进行构思,而不是首先用北京语音进行构思的。
  同样,吟诗也未必都用北京语音来吟,除了公开的、多少带有点作秀式的场合用北京语音朗读外,诗人、联人是会用自己的方言来吟诵的。
  就像中国的汉字不管用什么方音来念意思都相同一样,按传统四声的平仄而作的诗联,在各方言都是合律的(包括北京话,因为北京话也是一种方言),因为这种平仄规则是涵盖各方言的。
(9月29日 续)
  五、平仄的划分和辨别
  作楹联要讲平仄。平仄要按传统的平、上、去、入四声来划分,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但是我们不必细究平、上、去、入四声在古代各自的具体调值如何,只要能分辨出每个字属于原来的平声还是属于原来的仄声就可以了。
  辨别平仄可以而且总是利用普通话和任何一个自己熟悉的方言进行的。
  ㈠ 利用方言辨别平仄
  如果自己熟悉的方言是保留入声声调的,则利用该方言来辨别平仄是较准确而且简易的,只要稍加练习即可。方法如下:
  1.选一个阴平字和一个阳平字(可用普通话选,最好是有鼻韵尾的字),如“春、联”或“东、南”或“天、凉”或“心、情”等。选定两个字后,用该方言反复念几次(两个字最好不要连读,以免有变调),注意体会这两个字的方言声调,而忽略它们的声母和韵母。
  2.以选定的两个字的方言声调为标尺(权且称这两个字为“平声标尺字”),去量度一副对联的每一个字(用方言来读),凡是与“平声标尺字”调值相同的字都是平声字,否则是仄声字。
  熟悉该方言的人,最好进一步了解该方言中入声的读音特征。
  ㈡ 利用普通话辨别平仄
  若自己母方言的声调没有入声,则可用普通话来辨别平仄。方法是:
  1.凡是普通话读上声和去声的字,都可断定为仄声。
  2.用普通话读为阴平和阳平的字,暂时当作平声字,权且称为“准平声字”。准平声字中可能混有古入声字,有待进一步辨别,择出归仄声。
  3.在准平声字中,读音有鼻韵尾(包括前鼻音尾-n和后鼻音尾 -ng)的字可以确定为平声字,不会是入声字。如“干、关、兼、真、神、心、琴、昌、黄、良、东、雄、灯、逢、星、零”等等。
  4.利用普通话可以在准平声字中辨别出部分入声字:
  ①没有鼻韵尾的阳平字,如果声母是b、d、g、zh、z、j的,是入声字,如“搏夺国逐贼急”。我们即可用“搏夺国,逐贼急”这六个字作记忆:这六个字都是普通话的阳平字,即记住这个方法只适用于阳平的字;这六字都不是鼻韵母,即记住此方法只适用于没有鼻韵母的阳平字;这六字的声母分别是b、d、g、zh、z、j,即记住只限于这六个声母的非鼻韵母阳平字。(附例:拔伯薄白别达得读笛叠国格闸翟卓折直竹逐砸凿昨则足及节结)
  ②普通话üe 这个韵母是从古入声变来的,所以韵母是üe的字绝大多数是入声字,不管在普通话中读阴平还是阳平。如“厥绝决觉爵掘缺薛削学”等。
  但不要误认为用上述的几条方法就可以把入声字完全辨别出来,有些混在阴平阳平的入声字还需要别的方法辨认,比如记住一些常见的入声声符,根据它来辨别入声。如“各、白、甲、吉”等是入声字,用它们作声符的字也是入声字“格骼阁搁拍伯铂泊帛鸭押匣柙洁结桔拮”等。
  其实在楹联中需要辨别入声的地方并不多,像下面的情况不用辨别入声:
  ①已经用了普通话上声字和去声字的地方不用辨别入声字;
  ②鼻韵尾字不用辨入声,阴平阳平必是古平声,上声去声必是古去声;
  ③可平可仄的地方不用辨别入声字。
  这样一来,辨别入声字的难度就不大了。平时多留意一些入声字,逐渐积累就熟练了。等到自己能辨别出大多数入声字的时候,会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楼主介绍了一个显示平仄的网页:
  
  在这个网页查询框中输入句子查询,便知道每个字的平仄了。如果遇到某字在普通话中是阴平或阳平,而在查询框中显示为仄声的,该字便是古入声字。如“白日依山尽”显示为“仄仄平平仄”,“白”字普通话为阳平,而查询结果为“仄”,则“白”字是入声字。
  还有两个网页可供查询平仄:
  1.“汉字古四声平仄显示程序”网页:
    
  2.“中华诗韵速查表”网页:
    
  后一个网页不仅标明每个字的平仄,还具体标明哪个字是入声。不过此表须用繁体字输入。
里高人很多.重拾了个长联100分求对.想添个乐子.不知是我的联不好,还是此地无人.也许是我不讨喜.死皮赖脸那那么长时间.也没有几人.张口平仄,闭口韵脚.可笑.
不是针对楼主.只是借你这地发发牢骚.得罪了.勿恼.
遵守了联律,自然有人应对。
谢谢yngi兄的热心讨论,解开了我们在对联过程中遇到的不少困惑和难题。谢谢!
冬天的阳光
学术讨论好,
兄弟友情藏。
冬天要奋发,
来日阳光照。
冬天的阳光
感谢学长!这种对学问孜孜以求楔而不舍的精神,实在令小弟佩服!学长说的对,“不要因学术讨论影响友谊。” 学问第一,友谊万岁!小弟这里给来此地的所有朋友敬一杯酒,献一枝花。谢谢各位学长!
我修改我的发言是因为我发现了有错别字,顺便补充了“新声律评价法”的三个弊病。修改前的稿我还保留着,如果一品绝浪兄想说明什么,请你把我10月17日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发言摆出来比较一下。
一品绝浪兄又来纠缠于题外之事了,想利用我修改错别字来说明我批评你胡搅蛮缠是批评错了,而你的胡搅蛮缠是正确的,这是徒劳的。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yngi”学长已把17日续的话作了修改,改得似乎更讲理些了。不过这倒不必,要骂就接着骂好啦。我的回应都是针对当时原话的,只是怕您改来改去,弄得我真成为“逻辑混乱”的人了!
冬天的阳光
老婆回来啦,我得赶紧做饭去。哥几个有话好说啊!小弟先走一步,回见。
冬天的阳光
前两天翻一年前在爱问的答题,有许多当时自鸣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的回答,现在回头看,很多都是不成熟甚至是很可笑的。茫茫人海,爱问使我们相聚,相聚就是有缘,哥几个要珍惜我们彼此的缘分,……
冬天的阳光
人们对事物正确的认识,有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今天认识到的东西,明天也许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把这次讨论保留,过些时日再回过头来看,相信每个人对今天的讨论都会有新的看法。
冬天的阳光
半日,一品,凡君,y君几位学长好!问题讨论到这里我想可以告一段落了。很高兴在这里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学课,感谢诸位!学术上的问题允许有不同观点不同看法,特别是在时下看来也许是错误的东西。
妙哉!妙哉!“yngi”学长:尽情地骂吧!叫得再响,骂得再凶,真理可不定就会在您手上。我的确也是无知,但我可从没标榜自己如何有知识呀!或许您要说我已经“理屈词穷”,但说真的,我不会再回应您了。
明明是自己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却偏要说别人是“想当然”。---这句话就是“想当然”。
“yngi”学长:关于“实际读音”就不必强辩啦!甲方又对它作了严格界定。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您看问题总是离不开某某“概念”?明明是自己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却偏要说别人是“想当然”。
冬天的阳光
得,哥几个先聊着,我赶紧先哄哄老婆去,要不吃完饭她一准儿会让我刷碗的。
冬天的阳光
不过老婆(也是土生土长北京人)听了,说俺发音不准,说:“‘你是爱问网友吗?’的‘网’,也应读第三声wǎng!”小弟听了不同意,反击她:“你不是正根儿的北京人,说话咬文嚼字,拿腔拿调的。”嘿,她不理我了
冬天的阳光
1)你是爱问网友吗?
2)我是爱问网友。
“网”在这两个句子里发音好象不一样。第一个“网”读第二声wáng;第二个“网”读第三声wǎng。这是普通话根据句子的要求读音变调吧?
冬天的阳光
平仄之类的学术问题小弟目前还是门外汉,没有发言权。不过待些时日小弟学有所得,一定过来掺和掺和。那时,各位学长看到小弟说一些不妥甚至完全错误的话,请学长们打板子的同时,一定要手下留情呦。
冬天的阳光
平仄之类的学术问题小弟目前还是门外汉,没有发言权。不过待些时日小弟学有所得,一定过来掺和掺和。那时,各位学长看到小弟说一些不妥甚至完全错误的话,请学长们打板子的同时,一定要手下留情呦。
冬天的阳光
有些事缺一句话那就是少,加一句话那又可能是多。各位现在说的是不多不少正合好!赞成一品友的“不解释”!好,现在书归正转,继续咱们的正题——平仄讨论。各位请围绕平仄专题继续法言。谢谢!
对此我不好怎么解释,只好说这里的朋友的联想力确实比较丰富。您引我的评述中对您关于北京话说法的概括,的确不是您的原话,概括对否他人可辩。至少您现在都还说:北京其他地方的语音未必和北京城内的语音相同。
“yngi”学长:至于您前面的发言是否有失冷静,以及我是不是故意“挑拨离间”,这我都不会作任何辩解。我最后单独对您说的话,您不愿听就权当我没说。楼主已发言认为我这些话是“对他人的人品进行评论”,
冬天的阳光
y学长好!小弟没看完,该用膳了。时差2那里留了话,届时朋友们一定要赏光呦。得,这里先口头敬您一杯,回来再正式发帖子。
你前面又说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别人的话‘腰斩’”,我看你发言的第一段似乎就是针对我说的,不是的话,就算是我“自作多情”了。
我对它的归谬是:现在你我都不能根据工具书上标注的声母、韵母来拼读“入声”。连实际读音都不能规范的声调,如何说它有什么合理性?“入声”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了只能口传心领的东西了。
既然楼主似想认真讨论问题,那我就再回应你一下:关于谬误,不知你是否装糊涂?我在接下来的一段话就说了。其它两性我都不说,再说一下所谓的“合理性”。谁都没说古汉语不是包含“平上去入”四声,你的反驳白说了。
后来我问设了这么些奖项该怎么颁发呢,组织者想好了没有?你却说“所以我认为你欠考虑了”。明明我先想到了设奖的可行性问题,你却说我“欠考虑”。弄得我哭笑不得。你最后只好说我始终都是想说:此奖项操作起难度大
第二个问题,你则把谬误当真理了。---请君详谈,我愿洗耳恭听。
2005网友提议设“最遗憾奖”奖掖“屈居第二者”,我认为应奖掖没被采纳的“第一者”才叫遗憾,你问如何选第一?我说既有第二肯定应有第一。你只回说“我们应尊重楼主的选择”。这就是在回避我的话了。
为什么任何语言工具书上都不能标注“入声”?----你和我一样在这方面的知识上捉襟见肘的,我在yngi兄的论述里随便找一句就能反驳你:“《切韵》把所有的汉字都分别归拢在平、上、去、入这四个声调之下。”
我完整的原话是:来这个帖子里发表看法的人是真诚的正直的,不用担心砸鸡蛋(这是极端幼稚的做法),不宜对他人的人品进行评论。
一品兄在yngi3兄评论栏里的发言:“楼主已发言认为我这些话是"对他人的人品进行评论"”,这又是断章取义.请老兄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别人的话“腰斩”,
甲方不是已经在他的评论栏中与你把举“看”字例的意思解释清楚了吗?怎么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我说的你看明白了吗?
“明年春节征联活动规则”求修订的题目中与时差君的一番对话。---那个对话中,你提议说做若干烦琐的工作,我说行不通。并不是我的阅读能力的问题。
为什么任何语言工具书上都不能标注“入声”?合理性在哪?为什么入声只存在于某些方言中,还逐渐变调了,有何稳定性?现实不是已经用新四声代替了古四声吗?怎么还跑出了个“不可替代性”?
“入声字”在老概念中本来已归仄了,去哪里找个归平的“入声字”?甲方所论述的就是要证明把“古入声字”不问青红皂白全部归仄的不必要!想想你说事的逻辑性吧。
第二个问题,你则把谬误当真理了。
看了楼主谈的第一个问题,使我立即就想到在“明年春节征联活动规则”求修订的题目中与时差君的一番对话。甲方不是已经在他的评论栏中与你把举“看”字例的意思解释清楚了吗?怎么到现在还是不明白?
冬天的阳光
朋友们都是那里人士呀?小弟是北京人。今儿个正好是周末,北京西城礼士路有家老字号——《烤肉宛》,很不错。小弟请哥几个聚到一起一边吃着烤肉,一边喝着小酒,一边高谈阔论,怎样?哈~,小弟做东,各位能否赏光?
冬天的阳光
呵呵~~,大家90%的心思用来做学问,腾出10%的精力来点小小的交锋也是很好的。这样思想的火花也许更能被激放出来,不是吗?时差友不必担心。
冬天的阳光
“来这个帖子里发表看法的人是真诚的正直的,不用担心砸鸡蛋(这是极端幼稚的做法),不宜对他人的人品进行评论。”——嗯。
冬天的阳光
国人有三思而后行之传统,但我更推崇心直口快。很欣赏凡、y二位学长这种不加修饰的讨论风格,不太欣赏那种拐弯抹角温温吞吞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讨论。顺便说一下,您的发言我是相当的喜欢。
冬天的阳光
大家只要把注意力真正放在对问题的讨论上,偶尔来点小小不言的过头话,不伤大雅。当然不说过头话最好。但是我们行人做事都刻意去追求完美,会不会太累?
冬天的阳光
小粉丝出水换口气。一品友真乃高手也!我仔细看了多遍,也没理出个头绪。看了一品友的梳理,清楚了许多。不过一品友对凡学长和y学长的关系有点多滤了,小粉丝感觉二位发言都还是对事不对人的。
回时差半日: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外面还有更高的山,外面还有更强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强拿给别人
不知能明白不?
说真的,我倒会不时的关注一下自己的鸡蛋收入情况,是想掂量该发言在网友们心中的反对率。还好,比我预计的要好得多,至今鸡蛋数才略有上升。
别说是稍有根据的指责,就是如“作呕想吐”之类的漫骂,我都能泰然处之,一品君不必担心。至于认识的天平会倾向哪边,这并不重要,只要我的发言真能给这里的朋友们一点启示,那我就足矣。
感谢一品君的评述!
我已按您的建议把句子作了修改,顺便也向凡有可能因原句的表达而感到受了伤害的朋友道歉!
我的发言有可能遭到欲坚持入声的朋友的反对,这我早有思想准备,不会因此而生气。
要谨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要时刻牢记圣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建议以后的征联活动不要分成新手篇、学者篇,而是分成古曲篇、通俗篇!这样就可以把兴趣、擅长不同的两类人分开,也能避免一些无谓的争吵!就我等新手来说,在尽量完美自己的作品的同时还是不愿意过多地受平仄的限制
我也来插一句:社会是多样的,大家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却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意见。我们知道现代音乐既有严肃音乐,也有通俗音乐,各有各的精彩,谁也吃不了谁。喜欢严肃音乐的人也不能说通俗音乐是入不了堂的音乐。
多日不见,没想到这儿已经将学术讨论会开成了辩论赛了。可见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进化是多么地不易,我等后生就只管坐享其成了。我虽还未完全看完,却已深知这场辩论的唯一赢家也就只有象我这样的观众了!
欢迎兄台提出看法.
冬天的阳光
对也。我怎么晕成这样,一时糊涂!外行就是外行,学长们不要见笑。y学长也不用回了。谈到对联,合律应是充分且必要条件,不合律的不在对联之列,起码不应进入评选之列。这样说对了吧?
这不是量化的问题。失去平仄了还叫对联吗?。阳光兄的标准是行不通的。
冬天的阳光
好尖锐!学长论述完平仄之后,能否把平仄在对联中的地位给数量化一下?一个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是学长心目中的。如:韵律在对联中占的分量是20%或多少。这个我很想知道,因为在给联友们评分时,用的着。谢谢学长!
希望更多人看到.
冬天的阳光
时差兄,看到你题里这样精彩绝伦的问答,真是让人羡慕啊!俺这还有1800多分,真希望把它献给这里的联友,特别是凡尘子和yngi二位学长。得,俺又来俗的了,一会儿随大师看到,又该批评俺了。y学长节日快乐!
冬天的阳光
秘书朋友好!“一对二意三韵”基本可以这样理解。不过现在看,这三者的分量要三一三十一了。如果要称其为对联,三者是缺一不可。
而原来那些仄声字在普通话和各方言中的实际读音可能有些变得平了,但原来那些平声字今天还叫平声字,原来那些仄声字今天还叫仄声字。
4.所谓“实际读音的平仄,已逐渐演变为概念上的平仄”,是指平声字在古代的实际读音是平的,仄声字的实际读音是不平的,到了今天,那些平声字在普通话和各方言中的实际调值未必是平的,可能读为升调或降调了,
3.多音字的几个读音,按其意思所对应的读音定其平仄,如“间”,在“中间”中为平,在“间断”中为仄。
关于工具书,较简便的有北京大学张双棣教授和陈涛教授合编的《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凡是入声字都在字头注音旁标“△”,可供查用。
凡与这两组字调子相同的都是平声,不同的都是仄声。如你熟悉的方言没有入声,则暂时把阴平、阳平的字当作平声,上声、去声的字定为仄声,再在暂时当作平声的字中辨别有无古入声字。古入声字可按楼主介绍的方法辨别。
2.辨别平仄不一定都要细辨四声,可用任何一种自己熟悉的方言(包括普通话)来辨别。如果你熟悉的方言是保留入声的,则用该方言念一念“诗歌”和“楹联”四个字(“诗歌”是阴平,“楹联”是阳平,合起来都是平声),
  近体诗、楹联、词的平仄是按古四声来划分的,古平声字为平,古上声、去声、入声字合为仄,因此如果用北京话来辨别平仄时,要把混在北京话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字辨别出来归入仄声。
古 四 声:平声   
‖上声   
‖去声  
北京话四声:阴平、阳平    ‖上声  
 ‖去声   
小部分变成北京话的去声;古代的去声在北京话中仍是去声;古代的入声在北京话中全部消失,不规则地混入北京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
  1.现在北京话四声与古四声的关系:现在北京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是从古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变化而来。古代平声分化为北京话的阴平、阳平;古代的上声大部分成为北京话的上声,
海上逍遥生
支持~~~~~~~~~~~~~~~~~~~~~~~
冬天的阳光
大师旅游去了吧?好些日子不见了,什么时候回来呀?
冬天的阳光
一对二意三韵?嗯,俺正向“三韵”艰难跋涉。(等)
218.85.127.*
谢谢大师的精彩评述!
  东方学者说得对,“蛐”为入声字,更早的书证有宋代的《集韵》,该书第八卷“入声上”的“烛”韵下有“蛐”字,解释为“虫名”,与“曲、筁、?”等字同音。
“蛐(qū)”入声,《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十八韵中“十一鱼”列为入声。
enilaog2005
“蛐”字古字中没有,因为古代不叫蛐蛐,叫蟋蟀、促织,依据叫声叫“蛐蛐儿”大概是近代的事。所以我认为,既然是新生事物,就应该依据新的平仄规律,不应该从“曲”算入声,应该算平声。
蛐在古音中应该是入声字。我判断的依据是家乡的方言。
窃以为音韵固然重要,但在对联中更重视上下联的平仄相对。就一联自身来说,不必太过苛求。倘若以形害意就不值了
“纵横”应是仄平,同意时差半日学长的看法。
古之名联?
常见的q做声母的阳平调的有----七柒漆戚沏掐切曲~线屈缺麯
在这里姑且把蛐看做平声吧.
一尺枰,两色子,三军征伐,四方纵横---按照句意,‘纵横’是‘仄平’的.
冬天的阳光
我早上写的评论怎么没贴上来?奇怪!大概是系统出问题了。学长续的好!这样相互比较着看,收获翻番呀。至于您说的理儿,我还真要好好琢磨琢磨。时差、随风、三星、东风诸君你们以为如何?
原来我的问题1在此已有讲述.古四声,新四声学了.谢谢!
入声已废,弃之不错;古人用之,坚持亦可----那么最可行的是新四声和入声不要混用了。
如要迎合这种坚持,却又很可能失去了在声律上更好的实际效果。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所以很有必要统一各自的认识。
讲究平仄,是对联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实践中不论平仄的网友没有入声问题的存在,但有志提高联艺水平的网友就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看重平仄的人在对句时想寻求最佳的声律对仗,但又往往要被坚持入声者谓之“出律了”;
三星君言之在理!其实这里仅是我在谈对入声的看法,并没有形成争论。我讲“因人而异也可”基本是“顺其自然”的另一种说法。关键是如大家对入声问题没形成共识,以后在实际操作中恐怕又要出现各执一词的矛盾。
入声已废,弃之不错;古人用之,坚持亦可;顺其自然,勿争为好.
[创作对联时,所用字在联中按意是读阴平、阳平的,就是“平调”;在联中是读上声、去声的就是“仄调”]同感。
谢谢!爱益!!!
好!好!百家争鸣永远是文艺发展的促进动力,我叹服时差兄对信念的不懈追求,也敬佩凡尘子兄灵智的求新思维.从我来讲我赞同凡尘子兄,但我永远支持各位将各自的追求进行到底,圣人云:和则相生,同则不济.
冬天的阳光
在下对传统文化栏网友这种严肃认真讨论问题的态度,深表敬意!这使如我之新手,在参与问答中,能够得到真正的知识与快乐。再谢诸位!
冬天的阳光
(回凡兄):冬天自去年7月来爱问定下冬天的阳光这一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先后在恋爱栏、幽默栏、谜语栏、股票等栏目出没。最近因喜对联,常来传统文化栏学习。今在这里遇到各位,实乃幸事!心中自是早已献花。
冬天的阳光
不错,我是土生的北京人,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假如平仄真的都以北京普通话为标准注音,我该会偷着乐的。不过久居四川的李白,生在河南的杜甫,他们说方言还是普通话?那时有普通话吗?那时的注音以什么为标准?
这次恐怕要被欲坚持“入声”的朋友扔一大筐鸡蛋了!---呵呵,坚持入声的恰恰是少数.
既然楼主对“方言”还情有独钟,那我就再在上面续一下吧。
谢阳光君!“冬天的阳光”大概也不是君的原用名吧?我过去也曾隅尔到这儿来逛逛,有兴趣时也会插一两句言,自觉不很令人喜欢也并不十分讨人嫌。这次恐怕要被欲坚持“入声”的朋友扔一大筐鸡蛋了!
看来分歧在"主流语言"和方言上.
冬天的阳光
解喝!续的非常好。不过我是囫囵吞枣,要一点点慢慢消化。真希望此题保留的时间长点,大家有不同意见来此交流,省的我们新手四处请教。投赞扬一票!(咦,以前投过票了?凡尘子?好像是初次见面呀。)
我想我的观点已经表述得够明白了。
如何“古为今用”的问题----这正是我想请兄台来谈的东西。
“入声字”之为“仄”,应问个为什么?只强调“入声字”古为“仄”,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古为今用”的问题,大概应围绕这点来展开论述才不致走题。建议网友们别光在评论栏说,翻看挺麻烦
君言仅是重复我已阐明了的东西,并未说明什么问题。看来你还未把“入声”与“仄调”的概念分开。“入声”是韵尾收得比较短促的一种读音(现某些方言还有保留),“仄”则是对某些读音的一种相对于“平”而言的归类。
在重复一下:古为“入声”字均为仄声,古“入声”有所谓“阴平”、“阳平”之分,只不过是因为有现代四声之缘故。古“入声”字就是“入声”字,因为古四声只分“平、上、去、入”。
我作为一个对联爱好者,坚持入声的根本原因是:希望能较“原汁原味”地学习对联知识。
所以我希望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一些;别人指出我的疏忽,我自然会采纳的。
有位仁兄对我说:入声字别人不讲究,但作为有志于或有兴趣于诗、联格律研究的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能在讲究和不讲究入声的场合都能游刃有余。
法律上---书法作品还允许繁体字的存在呢。所以支流也要重视。
回楼主: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分子,什么是我们的主流语言,应该是不言而喻吧?
入声字之所以会作为仄调,就因为该类字在古时读音不“平”呀!现在字的读音变了,为什么归类就不可以随之而变呢?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或许棋韵君也要如楼主般片面领会我的叙述了。我并没把多音字与入声字混淆,只是为了说明读音是主导而举一个例子罢。君言“古诗词也是按照字句的具体读音而论平仄”倒真成了对我所述的最好注解!
那我们是不是可推而广之,把古入声字也按读音来重新划定其平仄呢?---标准是现代的普通话吗?
由于时间关系,我简短说句,古入声字与多音字有别,千万不能把两者误解,古诗词也是按照字句的具体读音而论平仄,与入声字的读音是两回事!
冬天的阳光
及时!我正在学习平仄方面的知识。平仄看似简单,学下来方知是有很深学问的。
我也反感“今世进士尽是近视”之类的东西!此毫无价值也无丁点美感,偶尔玩一下可以,但总循环不绝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对联应讲究平仄,这是我们的共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许还需要各位鼎力培植这种风气。
我也不赞成那些对句不管平仄之举!(当然这与讨论入声问题又属另一范畴的事了)字面的对仗和声调平仄是对联的两大要素,对联缺了平仄,就有如孔雀去了羽毛,必然少了美感,很难说这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联了。
看来我不再作解释,楼主又要进入理解误区。我举“看”字例,并不是说它为入声字,而是例证前人在用平仄时也非光看“字”,还是会以其读音来定的。那我们是不是可推而广之,把古入声字也按读音来重新划定其平仄呢?
我说的认证,不是我的本事多大。此帖主要面向新手的,大多毛病是没有平仄。其次是内容“冰比冰水冰”之类。
不理想,应该也是预料之中的。看了兄台的话,料想也应是“高手”中的一个了。欢迎常来。
做了一些前期准备的。我来爱问将近一年,也有幸受到“食古有化”老师的教诲,还有其他一些网友,感觉收益颇大。正因为如此,试图以螳螂之力“改造”爱问对联的一些风气(撇开入声字,有些网友连平仄也抛弃了),效果
兄台的举例“看”字,应该是多音字,而不是入声字吧?常用的入声字比较难处理的是今读阳平和阴平的字,为此我也曾发帖“入声字”表
所以,对平仄不熟悉的网友来说,也是没有困难的。
谢谢兄台的留言。首先,是我自己要坚持“入声字”的,所以有网友帮我指出错误时,我是感激他的。其次,我最近出句时都有附带介绍平仄查询工具
冬天的阳光
暂时又要离开一段时间。回来时,随风大师及众联友的心愿不知能否了却,那时回来,要是看到对联专栏真的独立成栏,该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各位回见。
冬天的阳光
时差友也同意“山药蛋”好些吗?不过您好像是从格律考虑的,而我只是从意思上考虑。这种小出小对,对初学者真的是不错的小练习。一对二意三韵,这“三韵”还真有点难度。谢谢时差友提示。
山神庙---水仙花,神字是出律的。山药蛋---水仙花,合律。大概出题者对平仄要求不严格。
此类对联是文字小游戏,有利于初学者更迅速地掌握平仄对仗知识吧?
冬天的阳光
enilaog?不知这是什么意思。看有朋友称您e兄,入乡随俗,我以后也称您e兄或e友吧,可否?
enilaog2005
其实我还是希望叫我昵称的前一部分,即enilaog,后头那个年份可以省略,因为那是注册时,单是前面这部分已有人注册了,我而不利己加的年份。
冬天的阳光
ok.联有高下雅俗、境界深浅之分。初入此道的朋友一时尚分辨不清。为了提携后人,还望盈联高手们对新手的问题不吝赐教。一支花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谢谢!
说实话,我对这种类型的出句不敢兴趣。
冬天的阳光
半日友好!我这里歪批三国,你帮我看看给他们的分是否公道?2005友后一个“四夕罗立竝罗衣,忆四夕立罗衣罗扇。”对句怎样?这个帮我评价一下,我有点吃不准。现在慢慢想来也挺有味道的。多谢!
冬天的阳光
一江为“汪”,可以;汪水为“冰”?好像也可以吧?汪是水,水为水,二水为冰,说的通。字面技巧也能对上。韵律我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这里略过不表。此对心中已打5分,留点余地先给4.5分吧。/4.5分/
冬天的阳光
“一江汪水冰汪涌,看一江水汪涌汪(望)月” 嗯,这个好。一个跋山涉水归心似箭,一个望穿秋水明月托思。好,非常好!意思完全出来了。一对恋人相互思恋之情跃然而出。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说明海潮与月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于当今科学解释。
一江汪水冰汪涌,看一江水汪涌汪(望)月;
千里重山出重庆,登千里山重庆重阳。
谢谢冬天的阳光学长的美意!
这几天穷忙,没有上网,感谢诸位惦记着我!
常对这样的对联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文字游戏。
对联应该和诗歌一样,从不同角度都有可欣赏的空间。
千里重山出重庆 登千里山重庆重阳
平仄平平仄* 仄 平* 仄平平仄平平
*处是出律的。
冬天的阳光
这个句子,我给楼主及东方友都去信请教了,不知他们能否也过来帮着看看。多谢吾(5)友!
冬天的阳光
嗯,这个比前一个意境好许多。但感觉码字的味道还是有点浓,不是很自然顺畅。给3.5分怎样?05友,我说的您可别当真。生活中我的昵称叫“歪批三国”,说话常跑调。以后有对不住的地方,还望海涵。
enilaog2005
感谢批评,永将他人的匡指当将砺我之石,感谢。改。
四夕罗立竝罗衣,忆四夕立罗衣罗扇。
罗,同样有倍增之意。竝,并字的异体。又想起了连续四晚与你同看流星雨,共穿一件衣,轻罗小扇扑流萤。请批。
冬天的阳光
哇塞!2005友,笑死人呀你?!人家波心学长远隔千山万水思念自己心爱的姑娘,您可好,给人家两把匕首,让人家对打,您这是安的什么心呀?得,您的这个回可实在不怎么样。只能凑合给您个及格。/3分/。
enilaog2005
千里重山出重庆,登千里山重庆重阳
又寸对匕比对打,掷又寸匕对打对手
又也是两的意思,拿着两把两寸的匕首,来比对打,又将匕首扔向了对手。智暂止于此,惭愧。
冬天的阳光
时太久,记忆差,抱歉!
菜已齐,酒斟满,请用。——谢谢!
谢谢东方提醒!我每天都来爱问,只是不常参加答题而已。
帖早发,菜未备,无酒!
车即临,人将至,闭门?
冬天的阳光
ok.“烟沿艳檐掩燕眼”——过。
半日、东方等友,能否帮着看看第二个联(见我的疑问二)?谢谢!
烟沿艳檐掩燕眼---没见过。
这种类型的对联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吧。
但我一般不喜欢这样类型的机巧联。
在北方方言中“沿”表示边时,是否读“厌”呢?如“河沿儿”。如果这样,则:
烟沿檐沿烟燕眼
算合律的。:)
此对平仄不调,只是随意续之,不好意思......
冬天的阳光,一个对女人肆意言语轻薄的小人。
冬天的阳光
哈哈~~,信手拈来,妙也!妙也!赞扬一个(17变18)。谢谢东方友!
出句:时差半日半日差; [冬天阳光]
对句:冬天阳光阳光天。 [东方棋韵]
即是,即是。
冬天的阳光
随风说的正是。冬天也是这样理解的。冬天如此说,只是想和学姐开个玩笑,让学姐不要忘了这里除了文人墨客,还有我这样的小学生呦。谢谢随风!
冬天的阳光:雅俗共赏,重在参与,治学与做人并行,学姐没别的意思.
的确很中肯,而且归纳概括得很到位,向您致敬!
冬天的阳光学长:请不要误解“唾弃庸俗”之意!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举杯邀月·饮
好!谢谢学姐。
冬天的阳光
学者要求过高了。像我等刚来之新人,雅俗尚不能分辨,怎样参与?按学者说法,如我初学之人,该不会成为学者“唾弃庸俗”的对象吧?当然,吾辈是不甘下里巴人的。给学者问好!望前辈多多提携!
说的很中肯,谢谢!
冬天的阳光
关于答案选择问题,同意东方友的:尽量不要选择“撤消”或“无满意回答”;不同意东方友的:绝对不选择投票的做法。支持20005友采用投票选择答案的做法。投票选答案是没办法的办法,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冬天的阳光
张大千——“ 纵观大千世界” 居然还能如此解释?嗯,好!说的通。中国文字实在是伟大!我等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着,自豪之余,看来更要加倍努力学习了。谢谢2005友!
冬天的阳光
很是精彩!看了各位发言受益匪浅,相见恨晚。可惜,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回来再细细品味。2005友这张赞扬票,怕是早晚要给了。
enilaog2005
不知朱笔学长是否有兴趣听我解释一遍本联意境。纵观大千世界,山河仿佛画中丹青可供临摹,效法七贤,行至林中,枕着山石伴着山风入梦,醒来见一块白石如虎卧,一场虚惊。悲鸿阵阵,直入月轮之中。请自问您对上了吗?
enilaog2005
另,朱笔学长有一点理解错了,张大千在此联中不是人名。张是望的意思,大千,大千世界。张大千,意为纵观大千世界。
enilaog2005
从提高对联者水平出发,我绝不会从对得不贴切的联中去选择。在所有我举行的投票中,都会在补充中写上“投票”二字,让回答者知道对任何一个回答我都是不满意的。知差距,然后才能进步,这对提高参与者水平是有益的。
enilaog2005
东方学姐的说法我无法认同,既不能选择投票,又不能撤消问题,否则就是不负责任?那么难道让我违心地从一个无优秀答案的问题中选择一个才是负责任?我认为对广大的对联爱好者那才是更大的不负责任。
评价”栏内阐述个人的意见。5、征联者在选择最佳答案时,请不要轻易选择“撤消”或“无满意回答”,一个有修养的楹联爱好者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尊重别人比自尊、自重更重要!
?就是有,等到投票时,可能票数已满,无法投票,这种情况常见。再说投票选择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至少对选佳联来说,是不应提倡的。4、建议在诸多应联中,征联者认为最优的应联仍然有瑕疵,可以在“对应答者的
而去选较劣的应联(除非联艺水平有限)放在一起成联,对应征者来说又有什么光彩呢?3、我本人择联绝对不选择投票,我希望联友们也不要选择投票择所谓的“最佳答案”,因为参与投票的网友有几位能去深入思考谁优谁劣
因为有些应联的意境、工整没有明显的优劣,这样征联者的意见起到决定的作用,这本来无可厚非,我的意见是既要尊重应联者,同时应联者也要尊重征联者的选择,这是相互的。我不相信征联这不选相对佳联,
我说以下个人的意见:1、征、应联活动目的是交流,提高联艺水平,适当的辩论是必要的,我认为点到为止,大家都是明白人,没有必要作其他意思上的争论。2、从应联中选择相对最佳答案是一件较难的事,
enilaog2005还是公允的。
enilaog2005
何以您认为您的答案是“最佳答案”,别人就也得那么认为呢?该题就是--至少我个人认为--没有满意答案,可说一个对上来的都没有。但为了给答题者一个得分的机会,就是这样的答案我还是进行了投票,自信无愧于人。
这正是对联不讲联律的弊病所在吧?
朱笔点绛唇
无满意答案
我觉得大家来此对联,一为学习,二为娱乐。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偏好不同,就造成了对答案选折的不同,这应该可以理解的:)
enilaog2005
说不上,那个联是因为没有满意答案才投票的。我就是对你们负责才选择了投票的方式,如果我选择点“无满意答案”的按钮,不知你会怎么想?
朱笔点绛唇
黑幕!呵呵
联子虽然是用来消遣的,但是希望那些为对联费尽心思的朋友也要认真对待。
enilaog2005
那个是投票投出来的,不是我选的。
朱笔点绛唇
我想问远楼主,不选我而选他的理由是什么,在此希望得到印证
朱笔点绛唇
谢灵运 郊岛致远 弘景沿杨万里 习知章复审言 叹庄词清照周文宾,
谢灵运出门郊游之时,看到沿途白杨的美丽景色,边观景边温书,此等雅致实在是精美文章应有的读客啊。下联勉强是这个意思。
朱笔点绛唇
观悲鸿逸飞关山月/应好问慎行江南春,应好问如何对得观悲鸿?而/叹庄词清照周文宾/除了周文宾(精美文章的看客)解释牵强一点外,其他也都能对上。在此不明白,为何那楼主会采纳上一联,而搁置我联?
朱笔点绛唇
看白石戴黄胄/居老舍听山涛,上联是并列短语,而下联是承接关系,老舍与山涛词性完全不同了,而/习知章复审言/却能对上
朱笔点绛唇
抱石伴林风眠/独秀于流沙河不仅没对上,而且上下脱节,不工不整了。/弘景沿杨万里,除了万里有出入外,前后都可以照顾到,自以为是可以的
朱笔点绛唇
丹青可染对冰心清照就已经有出入了,而郊岛致远在词性上要比冰心句合理了。此处嵌名该是没有刻意的细缝的。
朱笔点绛唇
张大千此处为人名,应该没有其他意思,所以对黄小配或是谢灵运只要不出律皆可。
在下发此帖,本意是想提供一个平台,让各位新手和高手交流,不想效果甚微。
兄学识高深而不耻下问,令人佩服。欢迎常来此帖评论,不吝赐教为盼!
可染--清照,抱石--独秀,林风眠--流沙河,关山月--周文宾
这几组人名对仗似乎欠妥。
另外,平仄方面就不说了。
张大千,丹青可染,抱石伴林风眠,看白石戴黄胄,观悲鸿逸飞关山月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首先,上联是出律的。
但制作嵌名联不容易,不必太计较瑕疵吧?
几次看见学长说,上下联的判断要看内容,这作何解?
希望看到学姐应联,那将是联坛盛事......
看到了,谢谢!
关于“流水对”,请看
我觉得对联的底线是平仄,不管名目何其繁多,或美名其曰马蹄韵,总不能出律的。马蹄韵是有趣的平仄现象而已。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联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