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节的意义在外面捡到了一个新的纸葫芦,好不好

端午节,纸葫芦高高挂起来——踏访哈市道外区纸葫芦制作销售一条街
本帖最后由 顾此失彼 于
14:38 编辑
& & & && && && && && && & 端午节,纸葫芦高高挂起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踏访哈市道外区纸葫芦一条街
(387.86 KB, 下载次数: 2)
10:45 上传
本帖评分记录小红花
总评分:&小红花 + 4&
1、序: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大街小巷卖纸葫芦的摊子多了起来。花花绿绿的纸葫芦吉祥喜庆,远远地望去,在车流马路街道之中,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与此同时,它也渲染着一个传统节日的气氛——端午节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514.81 KB, 下载次数: 2)
10:47 上传
(484.16 KB, 下载次数: 2)
10:47 上传
(405.04 KB, 下载次数: 2)
10:47 上传
(385.69 KB, 下载次数: 2)
10:47 上传
2、然而,不知你是否知道,市面上销售的这些纸葫芦,竟然来自道外区的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丰润街!它位于道外南七道街和八道街之间。有纸葫芦一条街之称。这里是东北三省最大的纸葫芦产地,每年的产值达上千万元呢。别看这些小葫芦不起眼的,随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回归,这种传统的工艺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接纳。这可是一门了不起的产业呢
(567.32 KB, 下载次数: 2)
10:49 上传
(574.26 KB, 下载次数: 2)
10:49 上传
(431.68 KB, 下载次数: 2)
10:49 上传
(519.3 KB, 下载次数: 2)
10:49 上传
(517.41 KB, 下载次数: 2)
10:49 上传
(517.72 KB, 下载次数: 2)
10:49 上传
3、走在街上,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店铺门前临街晾晒着许多半成品,这些半成品已经定型切割完毕,并且完成了染色工序,只需晾干沾合加上绳和底穗就行了。
(337.97 KB, 下载次数: 2)
10:54 上传
(502.27 KB, 下载次数: 2)
10:54 上传
(604.47 KB, 下载次数: 2)
10:53 上传
(567.28 KB, 下载次数: 2)
10:53 上传
(678.59 KB, 下载次数: 2)
10:53 上传
本帖最后由 顾此失彼 于
17:53 编辑
4、整条小街,临街的都是低矮破旧的小平房,年代都很久了。门前随便用个架子支起来,再在上面挂满各式各样的葫芦,即是招牌,也随挂随卖。穿过挂着的葫芦,进门就是制作葫芦的小作坊,空间不大,室内四周墙壁也同样挂满各种葫芦。整个一条小街基本上都是这种“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
(524.93 KB, 下载次数: 2)
10:58 上传
(578.38 KB, 下载次数: 2)
10:58 上传
(434.21 KB, 下载次数: 2)
10:57 上传
(532.13 KB, 下载次数: 2)
10:57 上传
5、这些纸葫芦,完全都是纯手工制作。压模、刷色、上浆、系绳,一个小小的纸葫芦需要十道工艺,首先要将拷贝纸一张挨一张错开粘贴到一起,按照各式各样的形状进行裁割,把调试好的染料涂染到拷贝纸上,最后经过工人们的折叠粘贴,纸葫芦才算制作完成。这看似简单的流程背后,却是耗时近10个月的复杂的准备工作。每年的端午节一过,原来的产品卖光之后,这些作坊就开始“备料”了,拷贝纸、染料、浆糊等物品备齐之后,就又开始制作明年销售的纸葫芦了。
(462.88 KB, 下载次数: 2)
10:59 上传
(408.97 KB, 下载次数: 2)
10:59 上传
(319.58 KB, 下载次数: 2)
10:59 上传
(389.93 KB, 下载次数: 2)
10:59 上传
本帖最后由 顾此失彼 于
17:55 编辑
6、制作纸葫芦的设备一般都很简陋。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工作台、几把椅子,这就是制作这些漂亮纸葫芦的全部“家当”,有时甚至就在门前的露天地,支起一张饭桌,几把凳子,就是生产 “车间”。可就是这样简陋的条件,却生产出闻名省内外的纸葫芦工艺品。据了解,这条街制作纸葫芦的习俗已有近百年历史。这门手艺最初出自手工画匠,以后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纸葫芦工艺品,品种也从最初的“老三样”发展到今天的50多个品种。随着生意越来越火,丰润街也渐渐成为了“纸葫芦一条街”。
(513.67 KB, 下载次数: 2)
11:00 上传
(443.83 KB, 下载次数: 2)
11:00 上传
(490.98 KB, 下载次数: 2)
11:00 上传
(520.13 KB, 下载次数: 2)
11:00 上传
——上传完毕。
精彩拍摄,好纪实,欣赏!
节日未到,,红火的气氛先到了,着心情就高兴,欣赏老师的佳作!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Powered by
Copyright &您现在的位置: >
快乐的端午节
来源:www. 作者:
时间: 16:03
快乐的端午节600字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粽子活动,大人们先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种调料,包成立体的三角形,再用细绳缠紧。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馅的,还有加蛋黄的等等  就连粽子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如:圆形,三角形&&让我看的眼花缭乱。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拿来蒸,过上半个钟头,妈妈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个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拨开它的竹叶,我又看到里面的糯米从肉色变到黄色,我情不自禁的尝了一口,啊!好吃的无法形容&&  忽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呐喊声,我连忙从窗口望出去,只见湖里的龙舟上一个人在擂鼓,还有八个人在划浆,而且比赛队员都整齐有规律地呐喊着,划动着,个个都生龙活虎,并且精神抖擞。看那一艘艘龙舟就像一支支发射出去的利箭一样向前冲去。在岸上的啦啦队员们也都大声的喊着;&加油&,&加油&!龙舟听到大家为它喊&加油&似乎变得更快了。  啊!端午节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趣味无穷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那就好了!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快乐的端午节100字
  今天是端午节,我妈妈对我说。  早上,我对妈妈说:&我们去买粽子吧。&妈妈说:&好。&然后,我们就出发了。&  在路上,我看见有很多人,就问妈妈说:&这些人是做什吗的?&妈妈说:&这些人和我们一样,也是来买粽子的。&  到了超市,我看见那里人山人海。我和妈妈从人群中挤过来,对妈妈说:&粽子在那里。&我们走了过去,看见只有不几个了,就拿走了。我们给了钱就回家了。  到了家,我问妈妈多少元一斤?妈妈说:&3元4角一斤。&我说:&这么贵。&后来我一吃说:&太好吃了,下一次我还要吃。&端午节英语作文:快乐的端午节100字
 Today is Dragon Boat Festival , I'm very happy , My parents took me to my grandparents' home , We had a big dinner together . After dinner , We walked by a river . How happy we are !快乐的端午节600字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快乐的端午节600字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快乐的端午节600字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350字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可以避免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六端午节450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我们难忘的事,我们想让它在大脑中烟消云散,可这件事却久久的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好像有什么东西使它留恋。当然,有一个节日,使我至今难忘。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记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霄节。白天呢?是各乡演的社火,有舞狮、唐三藏师徒四人、姑娘骑毛驴、&&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热闹非凡,鞭炮声、鼓声、小朋友的欢笑声,简直能淹没了整个芮城县。  随着秒针不停的转动,八点到了,广场外已经是人山人海,仿佛每个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场雨,这一天要在广场放各式各样的礼花:首先是几颗&星星&往天上飞,离地面大约有两米多的时候,便炸开了。然后是由定时礼花&占领了&整个广场。看的我是眼花缭乱,这可是原来没有的。看完烟花,我们随着人流开始观花灯,街上的灯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灯、如来佛灯、观音灯、猪八戒灯、米老鼠灯、脸谱灯、&&加上霓虹灯,把整个临泽城装扮得更加美丽。彩灯绽放着绚烂的色彩,好像在为国庆加油呢。  这一天,白天的热闹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记忆犹新,使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因为它代表这我们的中国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国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来迎接下一次的辉煌!有趣的端午节250字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另外的名字呢!如端阳节、诗人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了许许多多的着名诗篇,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政治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屈原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祭奠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的好吃的投到江里,目的是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那天,我问妈妈粽子是怎么做的,妈妈说:&粽子是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蜜枣包的,如果没有蜜枣的话,可以用豆子等代替。熟它,需要煮一个晚上。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可以看见洁白的糯米和枣团在里面,既好吃又甜,并且吃不腻。它既是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我又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过端午节真好!端午节的习俗650字
  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浙江温州平阳县中心小学六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www.,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为什么东北过端午节要挂葫芦?_乱炖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5贴子:
为什么东北过端午节要挂葫芦?
每年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在我们东北各地,家家户户都有挂纸葫芦和插艾束的习俗,在门旁挂上五颜六色的纸葫芦,在插房檐下插上。说是为了避难,以求吉利,保佑平安。据说这里边还有一段传说的故事。
挂葫芦的传说,据老人们讲,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的皇帝。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说要杀十万个人,用这十万个人的头祭天,就能长生不老。于是就派一个叫贾胜的大将,带领五千名去杀人。贾胜领旨,点齐兵士,三声炮响,冲出城去。一路上不管老、弱、妇、小,见人就杀,只杀得尸骨成堆,血流成河。可一点人头数,还是不够十万颗。
这天正是五月初四,贾胜率领士兵正走着,忽然看见一个农妇背上背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手里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显然她已经筋疲力尽了,跌坐在地上。贾胜追上去问道:“村妇,你为什么背着大孩子,却领着小孩子呢?”村妇哀求着说:“大的是我弟妹的孩子,这小的是我孩子呀!”说着说着跪在地上哭了起来。贾胜一听,觉得这个村妇的心地太善良了,就对她说:“我看你心眼儿挺好的,决定放你们回家去。”贾胜他又转念一想,不行!便对这个妇女说:“那么多人家,我们也不知道哪个是你们的家呀?”贾胜灵机一动说:“明天你在你家房檐下挂上一个葫芦,只要看见房檐上的葫芦,就知道是你的家。”村妇千恩万谢地走了。
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贾胜带领人马来到这个村子,一看,家家户户的房檐上都挂着葫芦。贾胜一看恍然大悟,知道是好心的村妇回村后把消息传开的。于是,贾胜就对士兵们说:“兄弟们,哪个村子的人不都像村妇那样善良呢?你们跟我都犯下了大罪!但是,这不怪我,也不怪你们,只怪那皇上,他,还想长生不老。从现在起,咱们不要再杀人了,我们都各奔前程吧!”士兵们原来也不愿意杀人,听贾胜这么一说,把兵器摔的摔,扔的扔,然后都各自回家去了。
插艾束的由来,据说,燕王打了几次败仗,气急了,发誓要把沿途村庄杀得鸡犬不留。老百姓都逃光了,燕王大怒,催马加鞭,终于追一个妇女背着个大孩子,牵着个小孩子,累得快走不动了。“这年头还偏心眼,为什么背大不背小?为什么吃穿不一样?”妇女说:“侄儿大,衣服穿新的,穿小了给儿子穿,只有一个,两人你推我让,最后,儿子抢到了窝头,把塞给哥哥……”,燕王说:“你不怕耽误了时间,被大军追上性命难保吗?”妇女说:“一个人只要心好,就是碰到了不幸,死了也不惧怕,请大王开恩饶我侄儿一命,也对得起死去的哥嫂了。”燕王拔下路边一束艾蒿说:“把它插在你家房檐下,大军过时就不会找你麻烦了。”这天正是五月端午,她们三人奔走相告,家家门前全部插艾束避灾。从这以后,一到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用各种色纸叠成葫芦,挂在门上,到山上采来艾束插在房檐,比喻来避过灾难,一直传流到今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心地善良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在故乡过端午节
在故乡过端午节&&&&&&&&&
文:耕读人家
漂泊在外,每临“端午节”,同样是我最想家的时候,总爱忆起和父亲母亲过端午的岁月。
一到五月初一,婶子姨姨,姐姐嫂子们就开始张罗过节的事了。小屯到处洋溢着“端午将临”的喜悦气氛,
母亲格外忙碌。叠纸葫芦、做香草荷包、用苘麻扎小笤帚、配五色线。还有泡黄米,泡上年夏天备下的高粱叶或者是新采的苇子叶,有时要会上邻居上山去采冬天平茬的柞树新发出来的大嫩叶,用它来包黄米粽子味道格外清香,而且柞树叶子十分光滑,不沾米。每个屯子都有人家宰猪,家家割了新肉,我们生产队有养猪场,保准宰杀两头猪,给社员们分肉。父亲会不失时机地去供销社买回两瓶“老白干”或许是二斤“小烧”。我和弟弟妹妹们整天掰着手指头查还有几天过节,上学的我有些不太安心本分了,恨不得马上就过节,为了玩,也为了吃。
乡亲们管端午节叫“五月节”,可能是为了好记好理解,都这么叫。有一天我问父亲:“学校墙报上写的叫端午节,你们咋叫五月节啊?”正在忙着给我补鞋的父亲大吼一声:“在五月里过的呗,小孩子粘什么牙?”吓得我赶忙跑了,原本想再问问屈原是谁,没敢问,要问非得有第二声“春雷”炸响不可。
初五是节日高潮,也最有意思。父亲在清晨3点钟就起来了,趁着太阳没出来扛上镐头上山去采艾蒿、山杏枝,还要挖些防风、白头翁、黄芪、桔梗等草药。父亲常用这些备下的草药为自家也为邻居治疗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父亲强调说:“这些草药(包括艾蒿)必须在这天日出之前采回家才好用。”父亲回到家里马上在屋檐上插艾蒿,在门窗上方插上拴有纸葫芦和苘麻小笤帚,纸葫芦还带着红绿白蓝黄色的小穗子,随风飘动很好看。母亲则在每个还在梦中的我们的脖子、手脖子、脚脖子上系好五色线,衣服上拴好香草荷包和小笤帚。当我们起来时,洗脸盆里的洗脸水飘着几片艾蒿叶,父亲看我们不愿意用那水洗脸,就过来监督我们把脸洗完。父亲还掐出几片艾叶,让我们夹在耳朵上,这时我才发现父亲母亲的耳朵上都夹了艾叶,感到好笑,一抬眼见父亲严肃起来,我马上不敢调皮了,乖乖的接过艾叶戴上。不过艾叶的那股清香加药香味挺好闻的。
来到院子里。看见作为家的房子被父亲母亲打扮一新,心里高兴极了。这才觉得盼望已久的“五月节”已经来到了。喜悦充满了全身。
早餐是母亲很费力气做的手擀面条加荷包蛋。吃过早饭,母亲就开始煮鸡蛋,煮得很多,整整一盆,等晾凉了,就分给我们,一边往兜里装一边叮嘱我们吃煮鸡蛋不要喝生水,不要弄脏了吃。这天,生产队是以侍弄自留地为名放假的,社员们很自由,做完家里活就凑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有一年,生产队留下了一个来自吉林的小剧团,二人转、拉场戏,给乡亲们的“五月节”增加了不小的快乐。记得二人转有一场是《杨八姐游春》,拉场戏是《回杯记》,都是父母亲最喜欢的内容。这个时候,公社的电影队也活跃在村屯里。但是为乡亲们放猪的猪倌(乡亲们家家都养几头猪)照常出牧,乡亲们打开猪圈往猪群里送猪时,都会给老猪倌带几个熟鸡蛋,有的还是黄米粽子,包子饺子什么的,表达对老猪倌辛苦的慰问。老猪倌一接一大堆,脸上笑成一朵花,出牧也更加用心尽责了。
午餐几乎家家吃饺子,我最喜欢吃母亲用“四叶菜”等野菜做馅的饺子了,那股清香味真能让人忘掉一切。父亲一定要喝上几盅的,然后给我们讲奶奶爷爷,讲自己的生活经历,我知道父亲又想老家了。此时我内心里充满了对父亲的同情和对他家庭认真负责的感激。
最高兴的当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了,汇上三五好友去登山野游是不可少的玩项。南边的大砬子山、南小河、东边的馒头山、东大川、西边的秃花岭、北边的小后山,到处是我们的游乐场。山路上我们一边走,一边显摆自己的香草荷包和兜里的吃食,然后互相交换品尝。山川里,红的百合、蓝的马莲、桔梗、黄的黄芪、粉的石竹、和尚头、白的粉的红的芍药,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最忙的是采山杏,还采一种叫“酸溜溜”的青叶子,它的叶子有点像菠菜,(我在瓦子沟南山、下达河小豆沟五福山庄的南果梨园里采到过)茎叶都能吃。还有一种叫“酸浆”的,也很好吃的,不过需要扒皮吃茎块,叶子不能吃。还可以挖一种叫“山葱”的野菜,带回家蘸酱吃。
我们玩够了,几乎每个人都有收获踏上回家的路。有满满两兜儿山杏的;有一大抱酸浆酸溜溜的;有还用衣服抱着山葱四叶菜蕨菜的。每个孩子的神情里都透着爱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的天性,纯朴而善良。童年的端午节已经离我极远,但回想起来觉得虽然物质不够丰富,感觉却很温馨。在那些似乎很简单的节日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快乐,还有乡情、亲情、友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