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 班超出班超使西域 行到鄯善,后重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五年级下册新疆地方课教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有关班超出使西域的成语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 ]出使西域,恢复了对西域的管辖,与其有关的成语有[ ]成语不要【不入虎穴】【投笔从戎】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有关班超出使西域的成语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 ]出使西域,恢复了对西域的管辖,与其有关的成语有[ ]成语不要【不入虎穴】【投笔从戎】
有关班超出使西域的成语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 ]出使西域,恢复了对西域的管辖,与其有关的成语有[ ]成语不要【不入虎穴】【投笔从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力不从心
见《后汉书·班超传》: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水清无鱼
见《后汉书.班超传》: 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中国民族报电子版
第05版:理论周刊
&&&&&&&&&&
班超出使西域 重开丝绸之路
班超出使西域图。资料图片
  秦汉时期,匈奴一直是中原以北地区的霸主,与中原政权摩擦不断,双方势力在西域的冲突此起彼伏,匈奴往往以西域为跳板进入河西地区掠夺汉朝边境。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中原骚乱,汉王朝无暇西顾,匈奴乘机统治西域,各族人民不堪敛税重苛的虐待。至东汉初年,西域十八国先后三次向光武帝请求内属中原,并表示愿以本国王子作为人质派往汉廷。然而,此时的东汉政权还不太稳定,加之国力有限,平定、统一西域的意愿还不是很强烈,所以并未派兵西征。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附东汉朝廷,西域自此主要由北匈奴控制。北匈奴得到西域的人力、物力后,实力大增,屡次进犯河西诸郡,使得边地人民不堪其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壮大,汉军实力大增,至汉明帝初年,明帝决定效仿汉武帝出击北匈奴。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班超随军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生于东汉初年。其父亲班彪、长兄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年轻时心有大志,为人孝敬恭谨,善于审查事理,且博览群书,同样具有成为史学家的潜质,但他最终却“投笔从戎”,在军中任职。班超一到军旅中,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才能。他率兵进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与北匈奴交战。在清点战果的时候,唯独班超所率领的部队俘获较多,受到将军窦固与汉明帝的赏识,此时朝廷正好迫切需要一位有勇有谋的外交人员去联合西域诸国夹击北匈奴,班超自然成为最佳人选。  班超和从事郭恂一起,带领部下36人前往西域诸国。他们最先来到罗布泊西南的鄯善国(位于今新疆东南部)争取国王的支持,当时北匈奴也在极力争取鄯善王。班超一行刚到鄯善国时,国王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他们,但几日后突然冷淡下来。班超意识到“必有匈奴使者来”,从而导致鄯善王改变了态度,随后便用计得到了确实消息。他与同伴商议:“我等在绝域,欲立大功;而匈奴使者仅来了几天,国王就开始冷淡我们。若将我们送与匈奴,将难于活命。”并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趁夜杀掉匈奴使者”,大伙一致同意。当夜,班超带领手下突袭匈奴使者营帐。班超亲手格杀3人,其部下斩杀30多人,其余百余敌人均被烧死。班超次日向鄯善王展示匈奴使者首级,此举震撼了鄯善国人,鄯善国遂归顺汉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名句也得到千古流传。  此后,汉明帝和将军窦固对班超的智勇更加欣赏,派他继续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窦固要给班超增加人手,为班超所谢绝。在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时,班超特别善于以少胜多,“以夷制夷”。在先后平定西域50多个国家的过程中,西域各国派出的部队逐渐成为班超大军中的主力,而汉族军人实际上并不是太多。30年的时间里,西域与汉朝断绝65年的关系逐渐恢复。直到公元102年,班超才从西域返回洛阳。  班超在西域30年,为巩固汉朝西部疆域、促进民族融合、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班超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其规模与影响力不亚于张骞出使西域。  政治方面,班超联合西域诸国,成功瓦解并驱逐了北匈奴势力,切断了匈奴“右臂”,西域诸国配合汉军主力迫使北匈奴主力西迁中亚,加速了匈奴余部与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公元91年,汉军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中亚。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日渐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五六十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东汉末年,周边各民族纷纷涌入中原。其中以匈奴人最多,史称“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居半,匈汉杂居”。  经济生活方面,班超出使西域期间,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帝国),虽然没有成功,但为以后打通欧亚交通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域的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豌豆等)、胡瓜(黄瓜)、胡葱(大葱)、胡萝卜等植物和骆驼、驴、马等优良畜种传入中原,内地的丝绸织品和铁器等工艺品、生产品则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东西方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地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生活。西域的人口数量也得到大幅度增长。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从西汉时的0.33万户、1.93万人增至3.2万户、8.3万人,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从西汉时的0.4万户、3.21万人增至1.5万户、5.2万人,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也从0.151万户增至2.1万户。  文化方面,班超出使西域后,恢复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汉语、汉文字在西域少数民族中得到进一步传播,许多西域国王还取了汉文名字,如焉耆王广、尉犁王泛等。楼兰(西域古国名,国都楼兰城遗址位于今新疆罗布泊西北岸)等国的官府文书也基本上用汉文书写,各种公文的用语、程式开始参照汉朝的规章。至东汉末年,《战国策》、《九九术》等汉文典籍也传到了西域诸国。可以说,班超出使西域后,汉族人将自己的语言、文字、思想、生产技术、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再次带到了西域,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西域文化,汉文化成为西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超治西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