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十几年前看过的一本趣味游戏大全书。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早期阅读就是玩转书本的趣味游戏
这是我一场关于早期阅读的讲座,将内容整理出来贴在这里供大家讨论。
早期阅读就是玩转图书的趣味游戏
各位朋友,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有关早期阅读的话题。
一、早期阅读带给孩子的4个好处
提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可能会有人反问:“我小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早期阅读,不是一样发展得很好吗?”或者还会有人问:“是不是谁早期阅读搞得好,将来就一定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甚至将来找到好工作,干得比别人出色呢?”
确实,我们小时候根本就没人提什么早期阅读,也找不到适合早期阅读的图书,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孩子们有那么多优秀的读物可看,我们也看到他们懂得也比我们小时候多多了,看起来比我们小时候聪明伶俐多了。其实,这都跟早期环境给予他们的刺激有很大关系。至于像考学、工作这种硬指标,谁也没法打包票,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早期阅读至少可以增大这种可能性,让孩子起点更高,学的更轻松,父母也因此免去了很多烦恼。比如,如果孩子能尽早就自主阅读,父母可能就不再需要每天陪着他写一两个小时的作业,或者给他请家教,报各种学习班来帮助他巩固所学的知识等等。早期阅读究竟能带给孩子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以下4个。
1.有助于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为什么说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呢?这是由大脑发育的特性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宝宝出生的时候,对于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你问他妈妈是谁,他不知道,爸爸是谁,他也不知道。可是,这个一出生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家伙,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居然学会那么多的东西,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令人费解的奇迹呢?这是由人类大脑发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人类大脑大约有1000亿神经细胞,出生时基本上如数就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些神经细胞都是死的。为什么说他们是死的呢,因为他们之间缺乏连结,因为缺乏连结,神经细胞之间就无法进行信息交流,这些神经细胞自然也就发挥不了正常的作用。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什么来实现呢?是突触。婴儿出生时突触比较少,到6个月的时候增加到出生时的7倍多,2岁达到最高峰,并且一直维持这种水平到孩子10~11岁,以后逐渐削减。这个削减的原则是这样的,脑细胞被利用的多,它就会维持他原有的活性,并且变得越来越活跃。相反,脑细胞被利用的少,他的活性就会慢慢失去,直至最后消亡。
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个脑细胞变得越来越活跃呢?脑科学的研究发现,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一半归功于遗传基因,另一半则归功于环境刺激。遗传基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是由父母决定的,你是谁的孩子,你就会遗传什么样的一些特性。而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你可以选择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给予孩子脑细胞什么样的刺激,那么孩子就会在这个环境影响下,获得什么样的发展。
环境对智力的发展,尤其在发育关键期内对智力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看两个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例子,它们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是狼孩成长的经历。因为狼孩最初几年跟狼生活在一起,在他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他缺少了人类社会这个环境给予他的各种有益刺激,他接受的是狼性的教育,所以,即便他后来回到人类社会,有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他也一样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他还是会保持他3岁前学的那些狼的习性,比如他会像狼一样吼叫,像狼一样呲牙咧嘴,像狼一样生吃各种肉类等等。
第二个是出生时大脑受到损伤的孩子,如果尽早进行早期干预,他大脑受损部位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得到恢复。这些都说明,三岁前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所以有“三岁决定一生”的说法。
环境刺激可以包含很多方面,而早期阅读是一种非常丰富而有趣的环境刺激之一,为宝宝提供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的刺激,促进他大脑神经元突触的连通,比如,翻书时书页发出的响声,妈妈给宝宝读书、讲故事的声音都会给他带来听觉上的刺激,图书画面的色彩、构图与形象会带给他一种来自视觉上的刺激,宝宝翻书或者啃书、摔书、打书、撕书时,他的小手、小嘴会接触到书本,图书就会带给他一种来自触觉上的刺激,书本发出的味道则会带给他一种嗅觉上的刺激,如果加上一些延伸阅读的游戏,早期阅读的功能就会更加全面,它带给孩子的刺激就会更加丰富。所以说早期阅读是非常全面非常有趣的一种环境刺激,能有效地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2.可以扩充宝宝的知识面
图书可以让孩子看到他现实生活中的世界,让他觉得很亲切,很熟悉,图书也可以让他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带给他一种新奇感。通过图书,他可以了解到很多知识,让他的小脑瓜变得更加充实而丰富。
3.有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一项研究发现,人的很多习惯都是在3岁前形成的。一旦三岁前形成了习惯,他就会沿袭这种习惯,并且不容易被改变。因此,早期的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应该是在0-6岁,尤其是0-3岁。让孩子越早接触图书,他就能越早发现图书带给他的乐趣,并将这种阅读习惯一直延续下去。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将来就会尽早学会自主阅读,自主学习,降低他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对父母的依赖感。
一般来说,在孩子早期的时候,给予他什么对他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因为他接触的东西还相对比较少,父母给他施加的影响会比较容易被他接受,但是随着他一点点长大,他关注的事情越来越多,他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比如孩子稍微大一点,他就可能会对动画片、电脑游戏、电子游戏机等发生兴趣,这时候,一旦他已经对这些东西产生了兴趣,父母再要给他施加影响就会难度比较大,你就很难再吸引他去爱上读书。同时你也不用担心他对书本产生兴趣了,对别的东西就没兴趣了,他一样会对别的东西产生兴趣。
有的父母可能就要说了,我孩子都已经5岁了,错过了早期阅读的关键期,那我该怎么办呢?那好办啊,你已经耽误了他5年的功夫,现在赶紧弥补吧。总比你到现在还不行动要强多了吧?
4.有助于提升宝宝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提到早期阅读,很多人反对的一个理由就是,给孩子学多了,就会限制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或者孩子现在学多了,将来上学什么都懂,没有新奇感,他就可能厌学。我认为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首先,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不会凭空产生的,它必须依赖我们大脑储存的现有的知识。
谈到想象力与创造力,就好比我们要修建一座大厦,假定我们的建筑材料只有砖头,单单用砖头要磊起一座大厦是不可能的。一座大厦的建成,需要大量的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越丰富,那么这座大厦才能建得越有特色,也才会有越多的建筑方案。错误的学习方式不是给予孩子大量丰富的建筑材料,而是非要给予他一个固定的建筑模式,来约束他的思维。早期阅读也好,其他学习的方式也好,其实都是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建筑材料的一个过程。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想象力、创造力与掌握的知识量的关系:假定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圆形,然后我们问宝宝,这个东西像什么?吃过圆形饼干的宝宝可能会说他像一块饼干,玩过呼啦圈的宝宝可能会说他像一只呼啦圈,而一个什么都没见过的孩子,他脑子里一片空白,见了这个圆形,他自然什么都想象不出来。因此,你给予孩子的机会越多,他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才会有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自然也就会发展的更好。
二、识字与阅读的区别与联系
1.早期识字和阅读可以互相促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孩子早期识字,认为早期识字会扼杀宝宝的想象力、创造力,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导致他将来厌学等等。但是我对这个问题持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只要孩子感兴趣,早期识字对他并没有什么害处。相反,识字可以促进宝宝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培养他阅读与自学的能力非常有帮助。错误的不是教宝宝识字,而是教他的方式不适合他,或者不喜欢这个活动的时候,父母非要逼他识字。识字也是游戏,而不是灌输。如果是游戏,宝宝就会很享受这种游戏,相反,如果是灌输,那么宝宝就会不堪负重,继而导致他将来厌学。
可以肯定地说,识字对阅读是有帮助的,所以,那些识字越早的孩子,他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就越早得到培养,他的自学能力也因此建立起来。另外,识字也是阅读附加的成果之一,早期阅读多了,即便你没有教孩子识字,他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认识很多的字。这个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有体会,比如,某一天你可能突然发现孩子居然认识了自己根本就没有教过他的字。所以说,阅读和识字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识字≠阅读
既然识字有助于阅读,那么是不是识字就是阅读呢?当然不是。下面我给大家念一段《不能没有你》的片段,就两句话,很简单,你们听听看,有什么感觉:“比尔和爸-爸玩得非-常开心游-泳的时-候比-尔趴在爸-爸的背-上爸爸还-用沙-土为他建-了一城堡.”大家都听懂了吗?
没听懂?那就对了。现在我把这段话给大家读一遍:“比尔和爸爸玩得非常开心.游泳的时候,比尔趴在爸爸的背上,爸爸还用沙土为他建了一座城堡.”很简单的一句话吧!为什么一段三四岁的孩子都能听懂的话,我像刚才这样念出来,大家就都听不明白呢?那是因为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仅仅是在识字,而不是阅读,第二次读的时候,我才是在阅读。这就是阅读和识字的区别。
为什么不少孩子上了小学,认识很多字了,但是做家庭作业的时候还非要父母在一边辅导呢?其实不是他们不会做题,而是他们读不懂题意,所以不知道那道题究竟要他们干什么。如果早点让孩子学会阅读,他就会摆脱这种困境,家长自然也不需要每天守在旁边陪他做家庭作业了。
3.不识字也能阅读
孩子识字了,我们引导他去阅读,这个事情好理解,但是如果孩子连字都不识,他怎么可能阅读呢?这是很多父母都会有的疑问。如果从我们惯常理解的阅读的概念来说,孩子确实不可能在不识字之前就学会阅读。但是,他可以学会早期阅读。因为,早期阅读跟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还是有些区别的,早期阅读需要更多地依赖亲子共读和读图。也就是说,早期阅读需要父母的参与,需要通过父母来帮助宝宝理解书本的内容。同时,早期阅读也可以脱离开文字,完全依赖图画来阅读。图画是孩子可以读懂的,甚至,他会从图画里面读出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内容。等到孩子能比较流利地说话的时候,给他一本图画书,他就可能自己读得有声有色,令人惊诧。不过他读出来的内容有可能跟图书原来的故事内容相差甚远,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也是他们自己阅读的一种方式,他会从这种阅读方式中获得很多乐趣。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早期阅读获得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乐趣,宝宝就会厌倦阅读,父母带给他的就是一种负面的影响,这样的早期阅读还不如没有的好。
三、早期阅读的原则
早期阅读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没有这些原则规范,早期阅读就可能走偏,不仅不能带给宝宝好处,相反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让宝宝从小就厌倦图书。早期阅读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快乐为本,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
对孩子来说,玩是他全部生活的重心。早期阅读也应该以玩作为基础。一旦孩子觉得不好玩,那就要立刻停止。孩子觉得不好玩,那不是他的问题,肯定是父母引导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孩子天性好奇,对书本也是一样,他有着一种强烈的想要去探究书本奥秘的欲望。但是,对于书本,孩子有他自己的探究方式,所以我们不要强求他一定非要按照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来阅读。比如,如果孩子撕书,打书,不要去压制他,他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向父母传递一个令人欣慰的信息:这个玩具很有意思哦,我很喜欢!这是他爱上阅读必定要走的一步。很快,在你的引导下,他就会明白书还有很多别的玩法:比如,书里面有文字,可以读出很多有趣的事情。书里面有很多很美丽的图画,这些图画可能画了很多他熟悉的场景,也可能画了很多他不熟悉的场景,带给他很多的享受。因此,书就像一个奇妙的迷宫,只要走进去,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2..不要强求孩子集中注意力
谈到这个集中注意力的话题,我想起前几天的一件事情。我去听了一个关于心理解压的课程,看了一段录像。录像的画面是6个人在传球,其中3个人穿着白色衣服,另3个人穿着黑色衣服。他们传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把球抛过去,对方接住,另一种呢是把球砸到地上,球反弹以后,对方再接住。测试人员要求大家数白方通过地面反射传球的次数。大家都很认真地在那数啊,数啊,最后一部分人数出来是3次,一部分人数出来是4次,正确答案是4次。数过之后,工作人员再放一遍录像,这次要求大家什么都不想,只看录像。还没看完,有的人就笑了,其他人还在莫名其妙地看录像。你知道怎么了吗?原来呀,画面中间有一头大黑熊一直在穿过来穿过去,特别搞笑的样子。但是第一次看录像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看到这头黑熊。第二次,那些数错数的人不服气,他们还在继续数数,所以他们还是没看到这头熊。于是,测试人员又放了一遍,这次大家都看到了大黑熊。为什么那么大的一头熊在这些人之间穿来穿去,大家都看不到呢?那是因为大家的心思都在数数上,结果就忽视了别的东西。这可能跟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接受到的训练还有我们内心的欲望有关系。从小,我们就被家长还有老师灌输,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做事情,所以我们慢慢就养成了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习惯,或者即便我们不能完全专注于一件事情,但是我们接受到的任务带给我们一种压力,因此,在这种压力作用下,我们还是会忽视周围很多别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会做出来很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
3岁前孩子学习的方式跟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在瞬间吸收他感受到的一切,因此,他能同时感受到很多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会同步地进入他的大脑。他可以芝麻西瓜一起捡。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再举一个发生在我儿子身上的故事。那时候,他1岁半。一个周日,我正好在家,心想给他听听我买的儿歌磁带吧,于是,我就把录音机打开了,放录音给他听。我儿子呢,他自己抱了一堆玩具在玩。他玩的很专心,心无旁骛的样子。看他没有认真听,奶奶就把电视机打开了。电视机和录音机都在同时开着,开了有两三分钟。然后我看他根本就没有听,玩玩具玩的很专心哪,我就跑去把录音机关了,心想,老人想看电视,那就让他好好看电视吧,结果我儿子不干了,非要闹着再把录音机打开。奶奶看他不许关录音机,就主动把电视机给关了,结果小家伙又不干了,非要把电视机也打开。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他哪个都不让关。那天我们就开着电视机,也开着录音机,他在一边玩着玩具,就这样过了很长时间。后来我就逗他,你看电视看到了些什么呀?你听录音机听到了些什么呀?没想到,小家伙居然电视节目和录音机播放的内容都没拉掉,全都进了他的小耳朵了,而且还没耽误他玩玩具。
孩子确实是有这种特殊的能力的,所以蒙台梭利提出孩子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吸收性的心智。所谓吸收性心智,说白了,就是他的大脑就像一架照相机,周围环境给他的一切刺激,他都会照单全收,不需要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数传球一样集中注意力去关注什么。环境中的一切,他都在同步地关注。所以我们在早期阅读的时候没有必要强求孩子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如果非要他集中注意力,最终的结果肯定就是他也会像我们那些参加测试的人员一样忽视那头大黑熊,甚至忽视更多的东西。而且,这种集中注意力的要求会带给他一种压力,因为有压力,他阅读的乐趣就会降低。孩子总是在看似无所用心中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所以,我们要尊重他的这种方式。如果我们尊重他的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带给他更多。
3.阅读要持之以恒
每天都要抽出些时间来开展这项活动,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就没法看到成效。比如,我们每天都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那么阅读就成了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一项活动,就好像吃饭睡觉一样,他就会习惯这个活动。而一旦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他就会沿着这种习惯一直继续下去。很多父母可能都会抱怨:我实在太忙了,根本就没有时间跟他一起阅读。我相信,大家都很忙,但是每天10分钟、5分钟的时间能抽出来不?如果你坚持每天抽出来10分钟5分钟,你就肯定能看到成效。相反,如果你舍不得现在挤出这10分钟5分钟,将来就有可能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每天两三个小时,一天不拉地去辅导孩子功课。你更喜欢哪种方式呢?
4.如果宝宝兴趣点转移,不要强迫他坚持
宝宝阅读的兴趣可能是一阵一阵的,有时候满腔热情,有时候又不感兴趣,有时候喜欢某本书,有时候又特别讨厌某本书。有时候喜欢自己阅读,有时候又特别依赖妈妈来读给他听。这都很正常。他喜欢没完没了地阅读某本书,那是他想要一再地体验这本书带给他的乐趣。他现在不喜欢某本书,并不代表他将来也不喜欢某本书。另外,孩子比较小,他的兴趣点也很容易被转移,这是由他心智发育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宝宝感兴趣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桌子上放了某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他想把他拿下来看一看,摔一摔,砸一砸,那边有个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的小孔会吸引他,他很想搞清楚小洞里会有些什么,所以他想要去摸一摸、抠一抠……宝宝这些行为并不说明他对阅读就没有了兴趣。妈妈可以根据他的情况调整阅读的时间或者方式,比如换一个时间,或者就让他玩,你自己在一旁大声地朗读。即便他看似无所用心,你读书的声音一样会进入他的大脑,带给他很多与这本书有关的信息。
5.不要强迫孩子回答你的问题
有的父母在带孩子阅读的时候特别喜欢提问,因为他们急于确认宝宝是否真的读懂了书的内容。结果孩子回答一两个问题,兴趣就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或者根本就不理会你的提问,转而干别的事情去了。提问有时候会打扰孩子,导致他阅读的兴趣中断。孩子都喜欢阅读,但是很多孩子不喜欢被强迫回答问题,父母强迫孩子回答有关阅读内容的问题就好比在组织一场考试,会带给宝宝压力,让他觉得很无趣,降低他对图书本身的关注度,减弱他阅读的乐趣。成人其实也是这样的。我不知道你们的感觉怎么样,反正我是特别不喜欢被考试的,本来很感兴趣的一门功课,学的时候觉得充满了乐趣,但是一旦要考试,这个乐趣就被压力取代了,烦恼就跟着来了。因此,享受阅读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了,如果孩子喜欢你提问,那也不妨适时地给他提些问题,但是一定不要勉强。
四、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1.每天为孩子朗读
朗读是非常好的一种阅读方式,很多国家都很流行。像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等很多国家的人外出的时候都有随身带一本书的习惯,在机场等候的时候随时拿出来看看,但是中国人就很少有这样的习惯,他们可能更多的会拿出手机来发短信,玩游戏等。这可能就跟这些国家的父母都有从小就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有关吧。
朗读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开始,延续到他上小学,甚至到他更大的年龄。每天选择一个孩子情绪比较好的时间,这个时间最好相对比较固定,比如选在临睡前,早上醒来准备起床时,或者其他你认为合适的时候。拿一本书,这本书可以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著名童话故事、儿歌、童谣、古诗词,然后由妈妈深情并茂地念给孩子听。半岁之前的孩子,他不在乎你朗读的内容,因此你给他读什么都行。半岁之后就可以根据他的喜好,给他选择一些适合他的内容念给他听了。当然,妈妈的语调、语速、音量都可以随时变化,这会让宝宝觉得更有趣。甚至你可以用说悄悄话的形式念给他听,因为只有变化,他才会觉得有趣,才会更加愿意享受这个关于声音的游戏。对宝宝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妈妈的声音更美妙的音乐了。到宝宝自己也开始对讲故事产生兴趣之后,妈妈就不用再唱独角戏了。你可以鼓励他来讲给你听,或者跟他玩轮流朗读的游戏。这种参与感会帮助他更投入地融入到早期阅读游戏中去。
2.开展延伸阅读游戏
和宝宝一起阅读之后,根据阅读内容设置一些相关的延伸阅读游戏可以增加阅读的乐趣,也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这些延伸阅读游戏可以很简单,仅仅是一些重复的动作。比如给宝宝看了小白兔的故事或者图片以后,妈妈就可以给宝宝设置一个将手指竖起来扮演小白兔蹦蹦跳的游戏。如果宝宝比较小,妈妈可以称当表演的主角,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觉得很有趣。宝宝比较大了,就可以让他自己来表演。这些延伸阅读的游戏也可以比较复杂,甚至带有情节。比如看了《如果你给老鼠吃饼干》这本书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故事,准备饼干桶、牛奶盒、吸管、画笔等道具,完整地表演有关老鼠吃饼干的故事。也可以准备一些跟这个故事没有关系的道具,利用这个故事的结构和情节,仿照着改编故事,设置一系列相关的游戏。
3.将阅读内容融合到现实生活中
和宝宝一起看过某本书之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相似的情景中,将这些故事融合进去,让宝宝体会到更多与这个故事相关的趣味。还是以《如果你给老鼠吃饼干》为例,看过这本书之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早上喝牛奶的时候,或者看到宝宝用吸管喝饮料、吃饼干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将故事情节融合进来,比如,你可以假装很惊奇地问宝宝:“小老鼠,你在吃饼干呢?你现在口渴了吧,想喝点牛奶吗?哦,没有吸管啊?那我们找一根吸管吧……”像这样,让阅读内容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宝宝会觉得非常有趣。而且,这些故事还可以帮助宝宝改变他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宝宝不喜欢喝牛奶,那就可以通过表演这个故事,很顺利地把牛奶骗进他的小肚子。
4.让宝宝称当故事的主人公
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把故事的主人公换成宝宝自己,这会让他觉得非常有趣,他也会因此更加喜欢这个跟自己有关的故事。当然不一定非要是个完整的故事,一个简单的情景也可以。比如,翻开《我的动物书》,小鸭子那页写的是“嘎嘎,游泳去!”我们就可以在要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说:“宝宝是只小鸭子,嘎嘎,游泳去!”如果正好赶上要宝宝去吃饭,而宝宝又特别喜欢小猫,那就可以改编一下这个句子:“我们家的小猫要吃饭喽。喵喵,吃饭去。”
5.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调整早期阅读方式
0-3个月——
新生儿只能看到光线的明暗以及物体馍糊的轮廓,注视一样物体的时间也非常短暂,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是在他清醒的时候,他还是会非常努力地想要看清楚周围的事物。让新生儿看字,看画,可以刺激他的视力发育。3个月前的宝宝,妈妈可以给他看一些黑白对比强烈,色彩不复杂的卡片、挂图和图画书,给他看的同时,妈妈可以用温和亲切而有趣的语调给他一些简单的解释:“小猫!喵喵!小狗!汪汪!”
3-6个月——
3个月之后,宝宝的视力发育得比较好了,可以给他看一些色彩鲜艳的卡片、挂图、图画书等。6个月前的早期阅读,妈妈处在主导地位。妈妈的角色就像一个出色的演员,宝宝对游戏感兴趣与否,全在妈妈的演技。选择宝宝奶足饭饱,情绪良好的时候,拿张卡片、一本简单的图画书,随便向他展示一张卡片,或者翻开图画书的一页,然后夸张地跟他说:“宝贝快看,这是什么呀?小猫!喵呜!”
“看看,宝宝手里拿着什么呢?哦,是小狗。汪汪,小狗叫了。”
需要特别提醒一点的是,在这个年龄段跟宝宝一起看书的时候,没有必要一定要按照顺序翻看图书,随便翻就可以了,翻到哪一页就给宝宝解释哪一页,解释要简单有趣,能吸引宝宝注意力。
6个月-1岁——
这个月龄的宝宝一拿到书,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啃书、摔书,打书、甚至撕书。书对他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玩具。妈妈可以给他一些不太容易撕坏的书,还可以给他配一些废弃的杂志,专门满足他撕书的欲望。当宝宝以这样的方式虐待他的图书的时候,千万不要呵斥他,或者心疼地将书从他的手里抢走,这些做法都会带给他非常不愉快的阅读体验,导致他以后对书产生厌恶感。让他撕坏一两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当提前交了学费了。一两本书能值多少银子?总比你将来花大量的银子去请家教,给孩子报那种价格昂贵的课外辅导班要实惠多了吧?毕竟,这是宝宝爱上阅读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因此,一定不要在这个时刻给他不良刺激。容易撕坏又不想给他撕的书可以先不给他,或者由妈妈拿在手里表演给他看,通过这种方式来防止他把书撕坏。妈妈可以通过游戏示范,用比较夸张的语气与动作来吸引宝宝。妈妈翻书,一边翻一边说:“看看里面有什么呀?呀,是一只小猫。小猫说,我要藏起来,让你看不见我。(再翻一页)小猫不见了,藏起来了,看看,现在谁出来了,小狗出来了,汪汪。”如果妈妈这样去引导他,他就会发现,噢,原来书里面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呀。慢慢的,他就会由撕书过度到“阅读”了。
1岁-1岁半——
孩子喜欢自己翻书,如果妈妈给他读书,他会很固执地抢过妈妈手里的书自己翻。这时候不要打消他的积极性,就让他自己翻好了。宝宝自己翻书的时候,妈妈并不是就没事儿可作了。妈妈可以积极参与,在旁边根据宝宝的情况调整参与的方式,比如可以跟他一起翻,或者轮流翻,看看每个人都翻到了一些什么。如果他不愿意妈妈翻,那就让他自己翻,他自己翻的过程中,妈妈还可以根据画面以及他翻的速度随便说点什么。宝宝翻得快,说的也快,内容也简短,宝宝翻得慢,妈妈就可以说的慢一点,或者说的多一点。如果宝宝对某个画面有特殊的兴趣,妈妈就可以根据这个画面多编一些内容讲给他听,甚至可以根据这个画面编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讲给宝宝听。总而言之,妈妈要配合宝宝的情况随时调整。
喜欢模仿是宝宝的天性,因此,妈妈不一定非要逼着宝宝读书。也可以不理睬他,自己抱一本书,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得特别开心的样子,这也可以让宝宝好奇地发现,哦,原来读书这么有趣啊!于是,他也会对书产生兴趣,并模仿妈妈的做法,自己也尝试去阅读。
1岁半-2岁半——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表现得越来越自主,他不那么听话了,凡事都喜欢按照自己的好恶去做。他很固执,总喜欢说不,喜欢跟妈妈对着干。对待这个令人头痛的小毛头,父母可不要针尖对麦芒,跟他来硬的。最好是尊重他的意愿,从他喜好的事物入手,给他更多自主的权力,比如让他自己确定要看哪本书。当然,对待这个固执的小家伙,父母也不是一点招都没有。比如,父母可以根据他喜欢阅读的图书设计一些有趣的延伸阅读游戏,这些游戏会对调动他阅读的积极性有帮助,同时也可以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图书的内容,是非常好的方式之一。
2岁半-4岁——
2岁半以后,宝宝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父母要尊重他的需求,而不要牵着他的鼻子走。最好带他一起去挑书,或者根据他的喜好给他挑选一些他可能感兴趣的图书。比如这个年龄的男孩可能会非常喜欢汽车,那就给他挑选一些与汽车有关的图书。女孩可能会喜欢小仙女之类的,那就给他挑选一些有漂亮小女孩的图书给他看,投其所好,宝宝阅读的积极性就能保持下去。
另外,这个年龄的孩子想象力开始萌芽,可以给他看一些无字书,或者抛开图画书的文字,引导他自己根据画面去想象,去描述他观察到的事物。他甚至可以自己编故事或者续编故事了。当然,他编的故事可能跟图书本来要表达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便这样,父母还是要多鼓励他,毕竟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创作。如果识字比较早的孩子,可以开始让他自己阅读了。但是一定不要逼他,父母仍然是他早期阅读的忠实伙伴,不过,父母可以逐渐退居二线,让宝宝成为阅读的主导者了。
这个年龄的宝宝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也越来越准确,可以给他选择一些故事情节相对比较复杂的图书,引导他自己阅读。当然,妈妈仍然是他早期阅读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妈妈的参与会更好地调动他阅读的积极性,给他带来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更多愉快的体验。
6.选用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开展阅读
早期阅读不是单纯为了读懂一个故事,而是要让宝宝享受阅读这个游戏的乐趣,因此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阅读。比如识字卡片、商场的产品宣传资料、报刊杂志上一些图片等等。
我主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识字,让识字成为阅读的一个部分。但是一开始的时候,识字不要和阅读同步,而要分开进行。比如,我们可以用识字卡片来教孩子识字,而用图书来教他阅读。因为阅读是需要依赖语言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过分强调识字,阅读就会变得很机械,就会忽略语言的整体性,而孩子呢也会混淆阅读和识字的关系,出现我们前面提到的读不懂的问题。
很重要的一点是,识字一定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并且最好与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识字卡片,里面有他们请我写的五篇关于识字的文章。这五篇文章分别讲述了宝宝识字的奥秘,以及怎样通过识字促进宝宝体能、发展宝宝语言能力、扩充宝宝知识面,启发宝宝悟性等内容。这些内容卡片上都有,我就不重复了,大家要感兴趣可以看看。
五、早期阅读应该选择哪些图书
(1)识字认物卡片、挂图和卡书&
识字认物卡片有图,有文字,可以给宝宝视觉上的刺激,也可以让宝宝拿着当玩具玩,还可以利用这些卡片设计很多游戏,帮助宝宝识字、认物等等,具有很多的功能。挂图可以用来装饰宝宝的环境,给予他视觉上的刺激。卡书可以给比较小的宝宝翻着玩,又比较结实,不容易被损坏。
(2)玩具书
玩具书很多,可以给宝宝挑选一两本,比如翻翻书、布书、立体书、洞洞书等。翻翻书、洞洞书可以满足宝宝好奇的天性,也正好就适合宝宝喜欢这里抠抠,那么翻翻的特性,让他尝试在书里寻找到某些东西,缺点是比较容易撕坏。布书颜色比较鲜艳,手感也不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设计,比如有拉锁啊、可以捏响的东西啊,可以学系鞋带的绳子啊,可以翻开、拉伸的小片片啊,很多很多,可以让宝宝很小的时候拿着玩,长大了还可以通过这些小设计训练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不容易坏。立体书很好玩,容易吸引宝宝的眼球,对他爱上图书是个非常好的刺激。
绘本的特点就是文字和图画平行来叙述故事,能带给宝宝更多想象的余地,同时现在流行的那些绘本大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国外做绘本的都是一些知名的画家,所以这些图画和文字能给宝宝很好的艺术与文学方面的熏陶。这些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能带给他们比较高雅的艺术享受,并且进入宝宝的潜意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都会产生非常好的影响。这类书适合亲子共读,也适合宝宝3-4岁的时候独立阅读。
(4)童话和故事
童话故事建议选择那些比较经典的,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些比较经典的寓言故事也不错,这些书孩子看着难度比较大,主要是给父母看,然后由父母讲给宝宝听。这些故事在宝宝小的时候,可以在他睡前作为催眠故事按原文讲给他听,平时讲给他听则需要根据他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进行改编后再讲给他听。
(5)儿歌和诗词
儿歌琅琅上口,而且跟宝宝的生活与游戏息息相关,可以给宝宝一些非常好的语言的刺激。诗词不要试图让宝宝理解,就当它是一种声音素材,通过他们给予宝宝一些声音的刺激,诗词有一种韵律感,很好听,就好比听音乐一样,并且这些东西也会在他的记忆里留下印象,即便他过几年忘了,到他将来上学的时候,他小时候接触的这些东西还是会带给他印象,在他内心留下印痕,到他大了,他的生活阅历增加了,某一天他可能会突然理解这些诗词的含义,并且随着他人生阅历的增长,他会有更多更深刻的感触。
(6)科普益智类图书
科普益智类图书对拓宽宝宝的知识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心智很有帮助。可以给他选择适合小小孩看的百科全书、智能训练的图书、科普小读物、还有一些可以用来动手、玩一些有趣的小实验的图书。
特别提醒:
现在图书市场上这类书很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而选择质量不太好的那些图书。因为,图书的绘画、文字、构思、思想内涵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一本好的图画书可以从很多方面对宝宝进行熏陶,即便他价格贵一点,那也是物有所值。如果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可能给宝宝买特别多的图书,那就不同门类的图书都选择一两本比较经典的,宁精勿滥。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有一句名言:“大脑和胃一样,无法忍受饥饿。”我很欣赏这句话,最后将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忍受大脑的饥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趣味数学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