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music box)是哪种乐器弹的?matlab求解方程组啊QAQ

请记住本站
方便下次听
把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就是对本站最大的支持,不管是男是女都可以^_^!
音乐外链:(可用于音乐下载,QQ空间背景音乐等等)
注意设置qq空间背景音乐时,地址保存后,需要关闭浏览器重新打开就可正常播放音乐了,不要管连率,本站的连通率99.99%
/up/mp3/25081/EC2A049FD6BE86D.mp3
1.流光(Music Box Ver)外链到QQ空间背景音乐歌曲链接
2.流光(Music Box Ver)歌曲链接mp3下载和在线试听顺畅播放
3.流光(Music Box Ver)这首歌曲链接由网友上传提供分享
4.流光(Music Box Ver)推荐给你朋友,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强大
上传者IP:未能获取到上传者真实IP 上传时间: 9:42:26
音乐名称:
音乐大小:4.19MB
外链次数:18
外链地址:/up/mp3/25081/EC2A049FD6BE86D.mp3
《》在线视听
流光(Music Box Ver).mp3是里的一首。如果觉得歌曲好听,就将要听舞曲网告诉你的朋友,尽在要听dj网()要听舞曲网因你们而精彩。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至-已归档数据列表-百度网盘搜索,搜盘,专业的百度网盘搜索引擎//归档文件                                                                                                                                                                                                                                                                                                                                                                                                                                                                                                                                                                                                                                                                                                                                                                                                                                                                                                                                                                                                                                                                                                                                                                                                                                                                                                                                                                                                                                                                                                                                                                                                                                                                                                                                                                                                                                                                                                                                                                                                                                                                                                                                                                                                                                                                                                                                                                                                                                                                                                                                                                                                                                                                                                                                                                                                                                                                                                                                                                                                                                                                                                                                                                                                                                                                                                                                                                                                                                                                                                                                                                                                                                                                                                                                                                                                                                                                                                                                                                                                                                                                                                                                                                                                                                                                                                                                                                                                                                                                                                                                                                                                                                                                                                                                                                                                                                                                                                                                                                                                                                                                                                                                                                                                                                                                                                                                                                                                                                                                                                                                                                                                                                                                                                                                                                                                                                                                                                                                                                                                                                                                                                                                                                                                                                                                                                                                                                                                                                                                                                                                                                                                                                                                                                                                                                                                                                                                                                                                                                                                                                                                                                                                                                                                                                                                                                                                                                                                                                                                                                                                                                                                                                                                                                                                                                                                                                                                                                                                                                                                                                                                                          【流光 (Music Box Ver)】_曜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2贴子:
【流光 (Music Box Ver)】
现在这个时候听着这曲子背景的雨声,感觉就好像真的在下雨。在这个时候也不会悲伤还真是幸运。想起来很多东西。秋之回忆的雨滴之爱,挪威的森林,就像全世界的雨都下在这一片草地上。说不定还有什么。after rain,心然版的雨之印记。还有的吧。还有像是雨天夜里带着伞但是不想撑开的心情。结果湿漉漉回去了。那时候没有被责怪呢。那是哪一次的雨。在这种时间孤独一人的时候,就毫无预兆的想起来。那时候我也在想念什么的。虽然记得不是很清楚。我想连你的样子都快忘了,虽然你给了我照片,但是记忆还是隔着一层烟雾一样的东西。可是为什么是夏天的照片。那时候我并不在你身边吧。虽然现在也不在。那时候你和谁在一起,经历了什么样的过去,有什么样的回忆。现在你和谁在一起,正在经历什么样的现在,用什么样的心情。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只有一个夏天而已吗。对吧。就算对着空气发问也完全得不到回答的样子。就算对着你发问也完全得不到回答的样子。本来得知过去这种事情是悲哀的,因为没办法介入,但是接受的话心情又难以言喻。大概类似于不甘心一样的感情。单曲循环第九次了。这曲子开始的时候雨声会起来,结束的时候雨声就会消失。中间的空白让人无所适从。简直就是窒息的感觉。总之是怎么的一回事呢。我的嘴唇总是干裂的样子,用牙把脱掉的皮咬住扯下来,要是牵连到血管会特别疼。也许是想空气湿润一些总是好事的吧。抱歉。打扰到你了。你不知道这些真是太好了。
相关的贴子549810990相关的图贴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来自子话题:
没用手机上过图,试试看咯。&br&新手应该会发现,手指肚全部贴在弦上无论如何有几个音是闷的,主要是6弦。&br&&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76f314ed0eba5f443f3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76f314ed0eba5f443f3fd_r.jpg&&&br&痛定思痛改成九十度垂直的侧按。&br&&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4f2b327eecee3285fcb3f7fdcc6e8c3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4f2b327eecee3285fcb3f7fdcc6e8c30_r.jpg&&&br&发现指节贴近的那根弦总是闷闷的。。。废话因为指节是突出来的嘛。。。&br&&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fb34ffa9c1e151c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fb34ffa9c1e151c9_r.jpg&&&br&建议题主可以直接跨过前两步,改成与指板夹角30度的按法。&br&如果还不够直观,给你看茧子的位置,在手指上找准直接扣到指板上就好了!&br&&img data-rawheight=&2001& data-rawwidth=&1125& src=&/ecc11ecd29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5& data-original=&/ecc11ecd295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1& data-rawwidth=&1125& src=&/cc71bd8e6b1883096dba7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5& data-original=&/cc71bd8e6b1883096dba72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01& data-rawwidth=&1125& src=&/d5ccda5adc0d290cebac2b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5& data-original=&/d5ccda5adc0d290cebac2b0_r.jpg&&&br&祝练琴愉快,早有所成~
没用手机上过图,试试看咯。新手应该会发现,手指肚全部贴在弦上无论如何有几个音是闷的,主要是6弦。痛定思痛改成九十度垂直的侧按。发现指节贴近的那根弦总是闷闷的。。。废话因为指节是突出来的嘛。。。建议题主可以直接跨过前两步,改成与指板夹角30度…
&p&指肚正中一般肉多,容易把音按闷。而且和拇指不是正对相合,按的时间久了虎口就会酸。&/p&&p&而手心向下的时候,食指大概向虎口侧45度斜下的那个面,拿来按大横按最合适。&/p&&p&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是,觉得大横按是大力出奇迹的事情。实际上不是的。真正的大横按几乎不比小横按多耗费多少力量。你可以试着先把指侧按在六根弦上,稍微用点力按下去,力量是很轻的,而且你几乎不用感觉到虎口有多么受力。这个时候弦可能还没有触品,不用管,右手6-&1琶音。声音当然是闷的。然后稍微加一点力量,重复琶音。直到有一次,六个音全部清晰,不闷。记住这个力量和手指的感觉,然后这么练习就可以。&/p&&p&F不用单独拿出来强化,弹熟《爱的罗曼史》就差不多了。大横按算是入门阶段的一个门槛,但是它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即使一时半会练不好,也不用卡在上面,继续往下进行就可以。等到4~5弦的小横按熟练了,再回头扩展到6弦也没问题。关键在于每一个动作的标准。错误的大横按即使没有影响声音,对于整个曲子的接续也是不好的,况且多来几次产生的疲劳感会很影响发挥。&/p&&p&想想《爱的罗曼史》,这么温柔的曲子,怎么会让你带着苦大仇深的心态去弹呢。&/p&&p&所以大横按真的是很温柔的指法哦~&/p&
指肚正中一般肉多,容易把音按闷。而且和拇指不是正对相合,按的时间久了虎口就会酸。而手心向下的时候,食指大概向虎口侧45度斜下的那个面,拿来按大横按最合适。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是,觉得大横按是大力出奇迹的事情。实际上不是的。真正的大横按几乎不比…
来自子话题:
你觉得自己是这样的:&br&&img src=&/4be2e2522fcddb8c49692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4be2e2522fcddb8c49692_r.jpg&&&br&&br&然而实际上你是这样的:&br&&img src=&/bfc3f11515cd36ecf8f4d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fc3f11515cd36ecf8f4dc_r.jpg&&
你觉得自己是这样的:然而实际上你是这样的:
来自子话题:
羞~&br&水货一枚…&br&路过顺便说两句…&br&初三快毕业的时候接触木吉他然后买了一把两百块的烧火棍送了一本二十来块的入门书,从来没系统学过。好基友西西教我基本握琴姿势和Am和弦+。然后我就开始自己修炼了。&br&&br&刚开始就整天都是,不同的是和弦多了一个Em…&br&之后一个人看那本书学到了几个基本和弦和几种常用节奏型&br&高一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听到汪峰老师的飞得更高里吉他扫弦太带劲(稚气未脱昂…咳咳)碰巧书上也有谱就花一个晚上不停的扫…把扫弦节奏型拆开数…数一下扫一下酱紫…终于慢慢的我把数清楚了跟着歌乱扫一通…那时候基本就算学会了扫弦&br&&br&但是还是无聊…由于本人不会唱歌不知道吉他还能干嘛所以就冷落了吉他君。偶尔无聊又弹一会儿就这样不冷不热的过了高一上。&br&&br&也许是弹着弹着发现那吉他不行(-_-||早该发现了)高一下筹钱买了把五百块的忘了怎么拼写了…kramer还是神马的,吉普森旗下的山寨东东…&br&&br&到高二的时候那个带我入门的基友说我们组个乐队吧,我想想觉得好牛逼的感觉连忙答应…那时候之后看着谱弹…和弦太难按的都不会…甚至一个乐队由哪几部分组成都不了解…我还百度了乐队…怎么组乐队…乐队的几大件…等等问题…然后西西再找我的时候我一本正经的回应贝斯不好找鼓手也很少…笑…&br&&br&技术不过关是一回事…人从哪里找也是一回事。在我那个小县城里会这些的人毕竟少…&br&但是还是有会弹吉他的人…没鼓手怎么办?其实西西会打鼓…但是贝斯呢?╮(╯▽╰)╭鼓手他哥当时是大学乐队的贝斯手,然后给我们寄了一把Ibanez(淘宝一千块的那个…忘记型号了)…然后我就愉快的填了这个贝斯坑…行!就差俩吉他了…&br&然后我会弹吉他这茬就没人提了…&br&然后一直苦练贝斯(贝斯哈农(学钢琴的应该知道(-_-||))整天爬格子然后打开gtp弹beyond)&br&乐队这事一直到高三下才落实。主唱有了,鼓手有了,贝斯有了(经过差不多两年的爬格子我在那里还算比较能弹的了),吉他有了…然后我大路边乐队就成立了(优酷有一个AV画质的学校艺术节演出视频)&br&临近高考那短时间谁都忙,我们也忙…一中二中还有我们学校三中艺术节我们都去掺和了一下,而且我们的歌都有在雨中(上个链接有真相毕竟是高中生轻喷&a href=&/v_show/id_XNTc4MjE0OTU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方路边乐队 《在雨中》&i class=&icon-external&&&/i&&/a&),因为我觉得弹在雨中贝斯才有存在感哈哈哈哈哈哈哈(学校音乐老师来和我们一起玩他说这小伙子贝斯弹得不错(羞))&br&&br&上大学之后想继续当一个牛逼的贝斯手于是买了一把二手墨芬1800…然后学会了骚包的slap…基本的那种。练琴还是爬格子…贝斯哈农…好书啊…乐队也成立了。排练镜子中,公路之歌,枪花,还有一个我自己觉得牛逼的Metallica的Orion(&a href=&/v_show/id_XNjQ1MTgzNzY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rion By東主乐队&i class=&icon-external&&&/i&&/a&)…大学这只乐队没多久就散了&br&我的乐队生涯也就这样结束了。&br&&br&大一下的时候一个学古典吉他的小伙伴给我看了个视频。陈亮老师的lakewood定制琴试听…曲子是无题…当时就听得激动得尿裤子了…吉他怎么还可以这样玩?不行…贝斯slap不骚!吉他才骚!果断把贝斯卖了买了把三益全单。三千多就这样飞了…&br&买了新吉他激动必然是不可避免的的…整天就各种论坛贴吧看教程…毕竟我是要玩指弹的人…后来从头开始爬格子。优酷某教学视频说要很慢很慢…40bps…我熬过了半个多月然后开始弹黄昏…押尾桑的黄昏…&br&&br&也许是因为之前弹贝斯爬格子左手爬出力量了…拿着吉他上手很快。一个月之后放假回去就给以前乐队成员看我的新吉他还有我刚学会的黄昏和奇迹之山(那时候节奏吉他和主音吉他合伙开了个琴行,放暑假假常去那聚)&br&&br&后来就没怎么爬格子了…让我魂牵梦萦的无题啊…网上找谱来找am教程然后一个暑假就闭关修炼无题…整天打板…有一天午休醒来小指痛的受不了,戳了一早上能不疼么…&br&&br&终于…有一天我任督二脉被戳通了…冥冥中自有安排一样…命中注定我会学会无题…&br&大二也就是这学期我会弹无题了…&br&开学迎新晚会我去了…弹什么?无题!&br&班上心理玩会我去了…弹什么?无题!&br&回寝室无聊干嘛?弹无题!(&a href=&/v_show/id_XODQ3ODc1NTc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题 翻弹—在线播放&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现在冬天没怎么动了基本上在折腾电脑装系统…&br&&br&祝琴艺进步~
羞~水货一枚…路过顺便说两句…初三快毕业的时候接触木吉他然后买了一把两百块的烧火棍送了一本二十来块的入门书,从来没系统学过。好基友西西教我基本握琴姿势和Am和弦+。然后我就开始自己修炼了。刚开始就整天都是,不同的是和弦多了一个…
来自子话题:
得先找到听不出bass和扫弦的原因。&br&扫弦声音在高频段,是人耳比较敏感的区域,相对还容易些。&br&bass是比较不敏感的低频段,难些。&br&&br&听不清音轨,多是跟播放器材的「重现能力」,以及播放文件的「分辨率」有关。&br&跟木耳/金耳朵的关系不大。&br&&br&音乐要选「分辨率」高一点的文件,对分辨扫弦有帮助。&br&高压缩带来的损失,基本上是高频段。&br&当然重播器材也不能太差。&br&&br&bass更多考的是器材,而不是文件格式。尤其是耳放/放大器对于耳机/喇叭的控制能力。在播放器直插耳机时,考的就是播放器里面带的耳机放大线路的控制能力。&br&bass和鼓的声音,本该干脆利落。有很多廉价耳机/喇叭,因为受成本限制,故意把振膜的阻尼设计成比较小,低音的电信号结束后振膜还振动个不停,以求低音量感够「多」。这种设计非常恶劣。它不但让人听不清低音,多余的振动也影响了中高频的相位准确性和声音清晰度。bass/drum声音的「头部」在中频段,「身体」在低频段,那些阻尼不够的振膜,会使声音整体变浑浊拖沓,丧失了「结实」感,好像隔着毛玻璃看世界,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声像,看不真切。&br&放大器如果能瞬间输出大电流,并且有比较低的输出内阻,对振膜的控制力就比较强,令其该放就放该收就收,bass就变得清楚。&br&&br&所以要听扫弦,升级文件格式之余,器材只要及格就好,三两百块的铁三角听来也都不太差。&br&但如果要听bass,可能得要升级器材。耳朵也要练一练,找几张bass题材的唱片来多听听,听熟后就有了把bass和其他低频乐器分开的能力。&br&&br&一套耳机+耳放系统,要能够比较清楚地听到bass的音符和变化,特别是有些bass弱音,个人觉得至少得要3k才勉强能得到,还得要耳机和耳放搭配合适。&br&喇叭系统的代价则更高。
得先找到听不出bass和扫弦的原因。扫弦声音在高频段,是人耳比较敏感的区域,相对还容易些。bass是比较不敏感的低频段,难些。听不清音轨,多是跟播放器材的「重现能力」,以及播放文件的「分辨率」有关。跟木耳/金耳朵的关系不大。音乐要选「分辨率」高一…
来自子话题:
谢谢邀请,找老师可以看两点&br&一,老师是音乐学院毕业或在读,这类老师受的音乐教育之路漫长又正规,只要教学态度端正,做启蒙老师最好了,能让学生少走弯路,但是注意一点,伪装自己是音乐学院毕业的&b&特别特别特别多&/b&!以前我在一个琴行兼职时说还有一个吉他老师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我一看,就,,你谁啊,,,所以,即使是在某个培训中心或琴行担任教师,你也一定要鉴别一下。&br&二,如果当地没有音乐学院,也会有好老师,这些老师虽然自己因为在年轻时他们那个年代没有机会进入音乐学院深造,但却是音乐学院里的学生各自家乡的启蒙老师,这些伟大的老师在教学之路不断钻研,上下求索,有的还培养了一些助教,无论手形,弹奏方法,音色,都非常规范,收费还不贵。&br&题主的关于找古典吉他老师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棒。不管什么乐器我觉得都要严谨,尤其小孩子,因为他有可能以后搞这个专业。&br&我接手的孩子,有一些在其他地方学了点,然后到我这来:&br&&br&有的看六线谱(估计那个老师觉得省事儿或者自己也不识谱)&br&有的手形已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改不过来了(这种没学多久的要改只能靠打了,但我又不打学生。我为什么说改不过来,就算专业学生有的小时候落下的习惯,长大了自己也很无奈,手形不一样了就不会弹了,也只能带一辈子)&br&昨天教一个,跟我上第二堂课,之前在新加坡学的,考了古典吉他皇家五级还是六级,,结果横按老师没教过!不会!你说横按这个东西,你学了这么多年都没给学生个带横按的曲子弹弹?&br&有人喜欢自学,你说老师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最简单:同样一把六七千的琴,有的能弹出来500块钱的声,有的人能弹出德国琴的味道。为什么不同人弹出的声音不一样?老师教得不一样啊,一些老师教学生手指和琴弦呈90度勾弦弹琴,那个声音非常尖锐,就因为右手角度和发力不对,导致的音色不好,用多贵的琴都白搭。
谢谢邀请,找老师可以看两点一,老师是音乐学院毕业或在读,这类老师受的音乐教育之路漫长又正规,只要教学态度端正,做启蒙老师最好了,能让学生少走弯路,但是注意一点,伪装自己是音乐学院毕业的特别特别特别多!以前我在一个琴行兼职时说还有一个吉他老…
来自子话题:
1.这是基本C调和弦,学会这几个,走路天黑都不怕。&br&2.F是大横按,新手还是有难度,先练Fm吧。&br&3.知道为什么没有B或者Bm吗?因为那又是横按。&br&4.这几个和弦基本前三品搞定,不用数格子下移,哦耶。&br&5.这几个和弦指法简单,变换也容易。&br&6.练熟了这几个和弦可以弹《情非得已》到喜欢女孩楼下表白了,够用了,表白成功之后吉他用不上就送我吧。&br&&br&以上。
1.这是基本C调和弦,学会这几个,走路天黑都不怕。2.F是大横按,新手还是有难度,先练Fm吧。3.知道为什么没有B或者Bm吗?因为那又是横按。4.这几个和弦基本前三品搞定,不用数格子下移,哦耶。5.这几个和弦指法简单,变换也容易。6.练熟了这几个和弦可以弹…
来自子话题:
本屌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吉他,每天练三个小时。中午不午休一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周末的时候练八个小时。手指起泡了又练下去,练到手指麻木,对疼痛麻木,练到感觉世界除了你、琴和音乐已别无他物。如果你真的爱音乐,爱吉他,管他有没有人陪你玩?这是一场你和吉他的较量,这是一场你和音乐的对话。
本屌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吉他,每天练三个小时。中午不午休一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周末的时候练八个小时。手指起泡了又练下去,练到手指麻木,对疼痛麻木,练到感觉世界除了你、琴和音乐已别无他物。如果你真的爱音乐,爱吉他,管他有没有人陪你玩?这是一…
来自子话题:
希望对你没帮助。&br&&img data-rawheight=&709& data-rawwidth=&440& src=&/8a7fdcf288a93ebf41c01331b7bbba5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8a7fdcf288a93ebf41c01331b7bbba58_r.jpg&&
希望对你没帮助。
来自子话题:
对于一般人,特殊风格的音乐都叫爵士乐,对于一般人,比较激昂比较“冲”的音乐都叫摇滚乐。&br&刨除金属朋克硬摇等?那只能叫流行摇滚了,其实也就是流行乐的其中一丢丢。&br&&br&这么回答起来范围就大了,我这里先把你指的摇滚乐算成日系流行摇滚,这样思路就会明确许多。&br&日系流行摇滚是从传统演歌发展来的,再加上对西方的有样学样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基本上是有板有眼却毫无特点,老外都说日系摇滚都是“软蛋”(误),其实也是有“道理”的。&br&说到日系摇滚就得说起独有的视觉系,是受欧美华丽摇滚(GRock)和新浪漫的影响80年代末在日本创立的,以华丽夸张的化妆造型著称。其中Visual是表示用服饰和化妆等视觉系效果来表现音乐,视觉系摇滚乐队经常染不同的发色,穿不同寻常的服饰(从文艺复兴的优雅到后现代的前卫)。在乐队中往往还有一两位成员穿女性化的服饰。一般来说地下indies时期,乐队的装扮比较大胆,音乐更注重理念;而进入主流后,他们的服装和音乐一般会趋向大众化,作风也收敛了许多。&br&在歌曲的编写上,日本的乐队比较注重和声效果,这是大多数中国乐队缺少的,为什么日本乐队的一些摇滚歌曲听起来和声进行非常顺耳而且旋律性极强,那是因为在作曲之初就把和声进行考虑进去,这比国内一些“大小三和弦写完再编曲”乐队不知强到哪去了。还有就是技术上的,我不是说别人小日本就如何如何,敢问国内出过世界级吉他手贝斯手么?去看看日本的硬核才明白原来亚洲人也可以做得那么好,我曾经就见过一个日本鼓手站起来双踩=_=,对没错站起来,在国内反正我是没见过。&br&还有就是乐手素质,这也是我认为最大的差距,这里我指的是大部分,也就是大部分中上中等或者中下的乐手,因为国内不乏真正顶尖的乐手,有的方面做的比小日本更好。而这大部分乐手呢,基本就只专一样,玩金属玩硬核的你叫他即兴走段jazz,那他会很装逼的说“我不玩这个我玩XX&,也有的会皱着眉头走几个段子,但这也反映出了目前国内大部分乐手的音乐方向是很片面的。那他们平时都在研究什么呢?答案是研究设备,而且是异常的狂热,都说三个吉他手可以聊一天块,两个鼓手可以聊一天擦片,说的都是这些搞错方向的装逼佬(虽然我也是),也就是乐手素质的不全面,才往往造成了很多音乐上的局限性。&br&&br&说得有点偏,我们说说和弦走向,一个公认JP经典走向FM7
Am7,其实就是4536,这里就不科普和声上的原理了,大调上的还有这种一抓一大片的,小调更多,习惯就是旋律往高处走,长音往高处走,就差不多了。
对于一般人,特殊风格的音乐都叫爵士乐,对于一般人,比较激昂比较“冲”的音乐都叫摇滚乐。刨除金属朋克硬摇等?那只能叫流行摇滚了,其实也就是流行乐的其中一丢丢。这么回答起来范围就大了,我这里先把你指的摇滚乐算成日系流行摇滚,这样思路就会明确许…
来自子话题:
根据&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效果器分类,去除了类似于线路切换,buffer等长的像单块但是不是单块的东西。还有以下分类,我又加了一个箱琴模拟&br&&br&Boost Pedals - 翻译成增强吧。很多都可以算是boost,其中又分clean boost和non-clean boost。boost的用途很多,一言难尽。简单说用途之一是为了让音色可以在需要solo的时候从整体中突出来。&br&&br&Chorus Pedals - 合唱,水淋淋的声音。&br&Compression Pedals - 压缩,声音会变的硬,高低频会被限制,一些瑕疵会听不见,干琴的音量会更均匀。&br&&br&Delay Pedals - 这个pedal的作用是作用是作用是。。。。&br&Distortion Pedals - 让你的小clean音箱变得凶猛,邻居最恨。&br&Envelope Pedals - 设个阀值,自动哇哇。&br&Equalizer Pedals - 就是EQ,调各个音频段的增益/衰减&br&&del&Expression Pedals - 所有用脚踩的踏板的总称&/del&&br&Flanger Pedals - 一个声音从近飘到远飘到近,Van Halen最爱&br&Fuzz Pedals - 很脏的声音,但是不一定很重。 参考Jimi Hendrix&br&Looper Pedals - 就是录一段反复放。&br&Noise Reduction - 过滤杂音用的,失真很大或者因为接了太多pedal太杂的时候用,会损失音色。&br&Octave Pedals - 八度音踏板,很诡异的声音。。。参考n重奏。&br&Overdrive Pedals - 就是过载(音色干净-》音色脏的过程)啦,名堂太多了。。。基本上可以另开帖子讲。&br&&br&Phaser Pedals - 另一种从近到远到头上到脚下的变化的声音。&br&Reverb Pedals - 混响。想想你在地下通道听到的卖唱和ktv的演唱,就是混响太多了。&br&Synth Pedals - 合成器,电子乐的声音。&br&Tremolo Pedals - 这个~~声音~是~~~这~样~的~~~~&br&Vibrato Pedals - 这~个~声~音~是~这~样~的~(注意和上面的区别)&br&Volume Pedals - 音量控制,没什么好说的,脚踩。&br&Wah Pedals - 脚踩哇哇,就是 wu~a~wah的声音&br&Acoustic Simulator - 顾名思义,把电吉他模拟出钢丝弦民谣吉他的声音。。。
根据的效果器分类,去除了类似于线路切换,buffer等长的像单块但是不是单块的东西。还有以下分类,我又加了一个箱琴模拟Boost Pedals - 翻译成增强吧。很多都可以算是boost,其中又分clean boost和non-clean boost。boost的用途很多,…
来自子话题:
不懂的人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懂的人关心的不是你用没用变调夹。
不懂的人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懂的人关心的不是你用没用变调夹。
来自子话题:
作为一个集中被玩笑中箭的贝司角色,黄家强能唱,能写,能弹,现场还能蹦。居然还能挣钱,简直再好不过了。&br&&br&如果纯评价其贝司演奏技术水平,或许在亚洲或者华语乐坛,不算能排得上的。无名乐队中比他能弹的多得是。&br&但如果评价其作为乐队整体的贡献以及意识,就B安乐队的风格和对贝司的要求来讲,他很好的完成了既定任务,在乐队形象、舞台台风的配合、创作、歌曲编配上都做得很好。&br&因此,在我看来,他是一位优秀的贝司手。
作为一个集中被玩笑中箭的贝司角色,黄家强能唱,能写,能弹,现场还能蹦。居然还能挣钱,简直再好不过了。如果纯评价其贝司演奏技术水平,或许在亚洲或者华语乐坛,不算能排得上的。无名乐队中比他能弹的多得是。但如果评价其作为乐队整体的贡献以及意识,…
来自子话题:
&p&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主要从人员配置和技术器材两个方面回答。&/p&&p&前言:一位伟人说过,组band不是请客吃饭,&strong&组band是一个teamwork&/strong&。&/p&&p&========================================================================&/p&&p&在一些人眼中,组band大概是这个样子的:&/p&&img src=&/30fcedabe27ea86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30fcedabe27ea86_r.jpg&&&p&而实际上排练房里充斥的是鼓手总是迟到、吉他手和主唱坠入爱河、贝斯手在天气热的时候不小心蒸发掉等等一系列烂糟事,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人员放在前面说的原因,技术不够三角铁四重奏也可以玩得有滋有味,但是&strong&如果&/strong&&strong&乐队成员之间不合,说啥都是白搭&/strong&。&/p&&br&不合通常体现为以下三种:&strong&相处不合,品味不合,技术不合&/strong&。&br&&br&有同学要说了:我们搞摇滚的都是性♂情中人!带点摩♂擦很正常!当然当然,年轻人嘛,性情一点摩擦一点我是资瓷的,但是呢,乐队的组成多半意味着长时间的相处以及一定场合下的利益共同体,如果同一个单打独斗临场脱线怨气不断还自视甚高的队友打篮球会令你感到厌烦,那么和他组成乐队的感受应该也是差不离的。&br&&br&坊间流传,喜好摇滚乐的人群中有一个鄙视链大抵如下:碾核鄙视金属,金属鄙视硬摇,硬摇鄙视朋克,朋克说放你们的屁老子谁都不鸟!虽然只是个玩笑,但不可否认多数人认为音乐也是分一二三四等的,不然大家干嘛都要黑著名山地说唱核The legend of phoenix?品味上的差异使得乐队在copy曲目时容易产生分歧:究竟是排节奏鲜明粗犷的《套马杆》,还是具有先锋电子气息的《摩的大镖客》?往往争论排哪首的时间就够排上几首,当然,相互影响潜移默化最后广场舞曲伸手就来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这时又有同学要问:&strong&朋友,你听过fusion&/strong&&strong&吗&/strong&?能够组一个fusion band的乐手还会在这听我叨叨学挖掘机哪家强?&br&&br&技术上允许有差距,无非是多听多练一起进步,但是差距太大或者无心上进的话。。。&br&&br&&img src=&/df58ef5afc823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df58ef5afc823_r.jpg&&&br&&br&======================================================================&br&&br&在练好几首曲目后就可以准备上台事宜了,其实是个过来人都会告诉你完全不必为此紧张,因为&strong&观众基本不知道你们在弹什么,&/strong&音响不够好的话,可能连主唱介绍的乐队名字也听不清楚,so just keep calm & get some rock!弹错的时候不要停下来,更不要露出“喂主音我这里跟不上啦真的没问题吗你还能继续弹下去吗开水在炉子上忘了关火打完这场仗我就要回老家结婚啦”的表情,尽快跟上,然后用“这个不谐和的音符简直是灵感的强音!艾里巴迪,黑喂狗!”的表情持续到演出结束。如果觉得这个方法难以接受,那就&strong&全身放轻松,想象自己漂在乐队演奏的声响中,它推着你浮动。&/strong&&br&一个乐队的扮相通常与其风格息息相关,例如朋克与莫西干,金属与长毛,后核与烟花烫:P等等。台风和扮相展开来还有说头这里就不赘述了,对于仍处于摸索阶段的年轻乐队,我的建议是干干净净,头发不染不烫,上着乐队LOGO T,下穿牛仔帆布鞋,健康开朗大方,便足以让人喜欢。&br&&br&&p&&img src=&/cdb9f86a7c5_b.jpg& data-rawwidth=&234& data-rawheight=&2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4&&以上是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对题主有帮助,也欢迎大家前(si)来(xin)指(yue)正(pao)。&/p&&p&附上一个链接:&/p&&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对于基本没有现场演出(live)经验的人,调音师有什么建议和需要提醒的?&/a&
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主要从人员配置和技术器材两个方面回答。前言:一位伟人说过,组band不是请客吃饭,组band是一个teamwork。========================================================================在一些人眼中,组band大概是这个样子的:而实际上排练…
来自子话题:
我觉得属于入门非常简单,但想深入非常难的吧。&br&&br&我周围也有非常多的吉他老师和乐队的人,自己也学了将近五年了,所以体会颇多。你像最基础的东西,很快就能学会。(包括咪音阶啊,爬格子和基础和弦等等)甚至有那么半点天赋的人,一礼拜就能弹唱。(简单和弦C调,无压力)所以如果你要想单纯的耍耍帅,或者只是为了能在唱歌的时候有个伴奏自己的,吉他的确很简单。&br&&br&那么问题来了?真的是谁都能学会么?答案是肯定的,你绝对能学会。谁都能学好么?答案绝对是不是的,因为学好就要有一个东西在里面了,它叫天赋。吉他不像其他乐器。(比如楼上提到钢琴或是古筝之类的)本身就非常小,基础知识也不多(相对而言)甚至极端讲不会乐理的人都能学,所以门槛真的很低。但是想学好,就很难了。接着前面的说,咪音阶初级就能学会。可是音阶转换和和弦编配那就需要花大功夫了。爬格子是最基础练习,可是真正的吉他手可能会把它作为一生的功课(因为可以把位转换可以升降品等等)。和弦也是如此。各种大横按各种sus各种7,真的不是那几个和弦就足够的。当然有的人练十年也不能很好的扫弦,因为没有节奏感。&br&&br&当然,需要坚持,刻苦这就不提了。手练废是基本功。茧子和血是必须要有的。&br&&br&所以,吉他绝对是入门易,深入难的乐器。
我觉得属于入门非常简单,但想深入非常难的吧。我周围也有非常多的吉他老师和乐队的人,自己也学了将近五年了,所以体会颇多。你像最基础的东西,很快就能学会。(包括咪音阶啊,爬格子和基础和弦等等)甚至有那么半点天赋的人,一礼拜就能弹唱。(简单和弦…
来自子话题:
谢邀.彻夜赶工加班,简单答.&br&&br&1.弦油和擦指板的油不是一个东西.不可混用.指板油擦到弦上容易粘(特别是沾上灰尘之后),弦油接触指板容易声音变闷.&br&&br&2.弦油大概能起到一定隔绝水分和空气和润滑的作用.确实有效.个别特殊的型号也有,比如有一款bass专用的涂抹在拾音器上方的,确实能加快指弹速度.不过,应该在演奏结束之后,用略略湿(吸水速度强于干布,不信自己试试)的干净的布擦干琴弦,再用干布擦一遍,,再晾一会儿再上油.上油时应在琴弦下指板上做好防护,垫一块干布就可以.然后应该擦净多余的油-------放心,还是会形成油膜的,别怕擦光了,你就用那块布简单擦擦就行.&br&油不要太多.常见的一小瓶弦油应该能用上一年作用才对.比这个快,那就是你用太多了或者太频繁了.&br&&br&指板油应该在换弦的时候用.主要是清洁指板,以及对一些未上漆又含油量低的指板/琴颈加以保护防止开裂-------比如Music Mans那种枫木指板/琴颈.又爱脏又爱裂.当然,我在帝都,冬天一来暖气那个30左右的湿度是要命的.南方当我没说.指板油也许俗称&柠檬油&但其实是一种矿物油,可千万别用成植物提炼的精油了(估计也并不会).&br&Rosewood和Ebony之类的并不需要上油.&br&&br&除锈最好还是先过一遍WD40.不过这年头琴弦都白菜价,一周一套换不起,一个月还换不起么?勤换弦,省得拾掇,麻烦.&br&&br&3.琴身其实不太用油的.那种清洁剂,与其说是油,还不如说是蜡.十多年前物资匮乏,海淘不便淘宝也没有,大家都用碧丽珠凑合.我倒觉得这玩意有没有两可.&br&注意买擦地板和家具的,可千万别买成擦皮沙发的了.&br&&br&4.ernie ball出过一种便携装的,包装类似安全套,打开类似湿巾的东西.特别方便好用.&br&不过不是特别经济划算.海淘的话一个折合人民币五六块吧,不含邮费.&br&倒是推荐琴包里随手塞上几个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千万别被女朋友或者妹子看到,肯定会误会.&br&&br&擦指板的:&br&&img src=&/edea9d7a76e9e1d02fa1abd_b.jpg&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1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擦琴身的:&br&&img src=&/1a177b3d0ae95a11ca839_b.jpg&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1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br&擦琴弦的:&br&&img src=&/c4a6c80eda_b.jpg&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1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P.S.为什么说别被妹子看到,那真是有血的教训.
谢邀.彻夜赶工加班,简单答.1.弦油和擦指板的油不是一个东西.不可混用.指板油擦到弦上容易粘(特别是沾上灰尘之后),弦油接触指板容易声音变闷.2.弦油大概能起到一定隔绝水分和空气和润滑的作用.确实有效.个别特殊的型号也有,比如有一款bass专用的涂抹在拾音器…
来自子话题:
试试这样:先唱顺了,然后用扫或者拔拉的方式加上和弦或者只弹根音,这时弹唱的“架势”就有了。然后这样顺了之后,其他的和弦音或者装饰音往里面一个一个地往这个架势里面加,再给它练顺了。&br&心理上不要紧张,当你越努力去融合弹和唱,你其实越是在区分它们。要知道香蕉园的黑人们、烤羊肉串的新疆大叔们……那是拿起琴就开始唱的,有的还带跳舞,玩的就是“自然”,那是个境界,可以达到的。&br&
试试这样:先唱顺了,然后用扫或者拔拉的方式加上和弦或者只弹根音,这时弹唱的“架势”就有了。然后这样顺了之后,其他的和弦音或者装饰音往里面一个一个地往这个架势里面加,再给它练顺了。心理上不要紧张,当你越努力去融合弹和唱,你其实越是在区分它们…
来自子话题:
快板水平尚可,三弦實在聽不清,因為台口那邊有揚琴在同時演奏,把三弦聲蓋住了,那個年代的相聲演員多少都會點曲藝,從馮鞏手型來看應該會彈,不是對手型,不過吉他這個環節可就有問題了,郭東臨叫秘書拿吉他上來的時候,台口一直坐著的那位也把他的電吉他挎上了,在馮鞏試音的時候一直是台口那個吉他手在彈,而且馮鞏唱的那首歌是F大調145的走向,但他手型卻是A大調的145,郭東臨唱的時候就更扯了,光是右手在那掃,左手都沒換過把位,妥妥的假彈,音箱裡出來的聲音明顯是電吉他而不是木吉他的~~&br&中國的晚會級別現場少有真彈真唱,現場監聽條件也不行,一切都為了“穩妥又省事”滴播出,用節目編導的話說就是“這節目一年也就演一次,明年就換別的了,觀眾又不挑剔,怎麼省事怎麼來吧”~~
快板水平尚可,三弦實在聽不清,因為台口那邊有揚琴在同時演奏,把三弦聲蓋住了,那個年代的相聲演員多少都會點曲藝,從馮鞏手型來看應該會彈,不是對手型,不過吉他這個環節可就有問題了,郭東臨叫秘書拿吉他上來的時候,台口一直坐著的那位也把他的電吉他…
来自子话题:
LZ这个问题很好:P&br&Les Paul的中间档位在出厂时的确是不能独立控制音量的,当一个音量钮完全关闭的时候总音量也被关闭了(前几楼的兄弟看清LZ的问题再回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电路改造实现中间档位对音量的独立控制,具体电路改动参考这个页面中,标有【independent volume】的两种方案:&br&&a href=&/AshBassGuitar/WireLibrary-IndVol.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shBassGui&/span&&span class=&invisible&&tar/WireLibrary-IndVol.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但是这种看起来非常强大的改造其实是有一定副作用的,这也是为什么Gibson 50年以来都没有采用这种独立音量控制电路作为出厂配置,具体的原因解析可以参考我在GC上的一个帖子:&br&&a href=&/thread--1.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h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ad--1.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关于Les Paul的“独立音量控制”电路的种种……&/b&&br&大家都知道,经典的Les Paul在拾音器中间档位,当你用一支音量钮关闭一个拾音器的时候,两个拾音器的音量全部关闭了,许多朋友不喜欢这个特点,所以提出了独立音量控制的改造方式:&br&采用这种电路改造可以实现中间档位,两支音量旋钮分别控制两个拾音器音量的功能,看上去很美是吧?你在感叹Gibson出厂的时候为啥不用这种电路?工程师真是一帮保守的老顽固是吧?But!这种改造方式会带来以下问题:&br&当你在琴颈档位,将琴颈拾音器的音量关闭到0,而琴桥拾音器音量开到10的时候,你扔能听到一丝琴桥拾音器的输出信号存留在总输出中,当你把琴桥拾音器的音量也关闭到0的时候,才能实现完全静音……而且,当你关闭吉他音量以后会发现噪音比不关音量的时候还要大……&br&国外网友提到过同样的问题,链接如下:&br&&a href=&/forums/tonefreaks/129435-wiring-problem-switch-bleed-w-independent-volume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forums/to&/span&&span class=&invisible&&nefreaks/129435-wiring-problem-switch-bleed-w-independent-volume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关于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Lyle Caldwell大师进行过详细的论证:&br&Here's why I dislike the &independent volume& circuit:&br&&br&In a &regular& volume pot circuit in a Les Paul, here's what happens.&br&&br&For all this, assume a 500K audio taper pot.&br&&br&When the volume is on &10& there are 0-5 ohms between the output of the pickup and the wiper of the pot (signal sent to the switch) and about 500K ohms between the wiper and ground.&br&&br&With the volume on &5& there are about 450K ohms between the output of the pickup and the wiper (signal) and about 50K ohms between the wiper and ground.&br&&br&With the volume on &0& there are 500K ohms between the output of the pickup and the wiper (signal) and 0-5 ohms between the wiper and ground. So at &0& there is a huge amount of signal attenuation and the signal is essentially &grounded out& so the amp input is silenced.&br&&br&With &independent volume& wiring:&br&&br&When the volume is on &10& there are 0-5 ohms between the output of the pickup (wiper of the pot) and the signal sent to the switch (lug 1) and there are 500K ohms between the signal and ground. Keep an eye on this number.&br&&br&When the volume is on &5& there are about 450K ohms between the output of the pickup (wiper of the pot) and the signal sent to theswitch (lug 1) and there are STILL 500K ohms between the signal and ground. See, this number hasn't changed.&br&&br&When the volume is on &0& there are about 500K ohms between the output of the pickup (wiper of the pot) and the signal sent to theswitch (lug 1) and there are STILL 500K ohms between the signal and ground. The wiper is only 0-5 ohms from ground, so there is very little if any signal from the pickup heard, but...&br&&br&The input of the amplifier is still 500K from ground (a little bit less, as this 500K is in parallel with the typically 1M resistance to ground in the amp's input circuit). But the amp input is still about 500K away from ground yet has no signal going through it. The circuit now behaves almost like a cable plugged into the amp but not into a guitar - it acts as a noise antenna. Not quite as bad as an unplugged cable, but not great.&br&&br&This explanation is a little oversimplified, as I don't have time today to explain how pickups behave as inductors, and there are some other variables at play, but the core concept here is correct and applicable.&br&原帖链接:&a href=&/forums/tonefreaks/122705-more-grounding-misconceptions-3.html#post248544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forums/to&/span&&span class=&invisible&&nefreaks/122705-more-grounding-misconceptions-3.html#post248544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结论:Gibson原厂的工程师不是老顽固,更不是傻子,不采用“独立音量控制”电路是有道理的!如果你不能接受“独立音量控制电路”带来的这种Bug的话,老老实实用原厂的电路吧!
LZ这个问题很好:PLes Paul的中间档位在出厂时的确是不能独立控制音量的,当一个音量钮完全关闭的时候总音量也被关闭了(前几楼的兄弟看清LZ的问题再回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电路改造实现中间档位对音量的独立控制,具体电路改动参考这个页面中,标有【…
来自子话题:
练了17年摸过无数牌子的古筝,告诫你千万不要买扬州琴,敦煌牌(产自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音色最棒。低音音域宽广、高音细而不尖,定音以后很少跑音,21跟弦不管从低音划向高音还是从高音划向低音都犹如叮叮咚咚的泉水声一样动听。初学者推荐694DQ双鹤朝阳。我初学就是这架琴,用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都是我们团里音色最好的,好像就没有她不适合弹的曲子,陕西调式的《姜女泪》 河南调式的《汉江韵》以及专业级别的《春到湘江》《幻想曲》每一种不同的曲调都能驾驭的非常完美。专业级入门古筝694KK (蕉窗夜雨),最便宜的入门筝,我考特长的时候入手,比694DQ音色更棒一些,弹起来也是美到醉了。 &br&古筝的价格这个很难说,但是这两个型号的古筝北京新街口一个店铺一个价位。17年前买694DQ是1980,五年前买694KK是4300。现在的市值应该分别在3000+和5000+&br&因为敦煌太有名了,很多乐器店容易买到假琴,我曾经在一个乐器店当古筝老师,亲眼见老板从河南买敦煌,河南做假敦煌那叫一个绝啊! 连防伪都做的一样。所以题主如果真有心买古筝,建议你去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官网去买,自己掏个邮费,也贵不到哪儿去,说不定还能买回一台签字筝呢~【偷笑】
练了17年摸过无数牌子的古筝,告诫你千万不要买扬州琴,敦煌牌(产自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音色最棒。低音音域宽广、高音细而不尖,定音以后很少跑音,21跟弦不管从低音划向高音还是从高音划向低音都犹如叮叮咚咚的泉水声一样动听。初学者推荐694DQ双鹤朝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tlab求解方程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