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桃花被风吹落吹落的桃花飘过小桥花落翩翩,作一首押韵的情诗

求一首爱情诗词
求一首爱情诗词
最好是几乎没人知道的,或者是原创,爱情诗词,古诗,现代诗,等等都可以,要唯美一些,描写爱情这种的
  不知道伤感的算不算:  《月华清之吟箫泪》(原创)  箫断清河  风吹花落  恨离几知尘错  凄雾常来  梦过千山痴醉  念芳华  嫩似春芽  心却冷  难解疑出  空昧  醒痴人说梦  观云笑骂  只论枉度秋风  歌后世前生  恩怨难算  朱唇薄言  冷将心肠万断  任漂泊  湖边倒影  色憔悴  箫声又起  落泪  淡笑岸上草  卑名贱誉  这是对爱人思念的:  《桃花谢》(原创)  一缕清风吹闲愁,  樱落馨泥化水流。  随风浮沉把酒忧,  遥望长河唉乃休。  窗扉夜烛声常静,  林荡莺啼百鸟颦。  昨夜听雨入微处,  隐现桃花坠玉桌。  这首单相思的:  《诉衷情之殇离凄调》(原创)  轻挽霓裳试清波  素手把箫歌  此生患得患失  未曾将离恨过  《水龙吟》  《流水曲》  《东风破》  碧溪羞鱼  长亭别乐  雁迹已过  下面是一篇我作的一个场景,关于邂逅的:  臆想之【两情难悦】 (原创)但其中有诗有词,不知可否:  情难终,情难悦,飘来梅花雪烨烨。踏雪无痕梅花覆,此生亏欠化梅魂。把魂借去点海棠,梨蕊白,此情来......  【女】:西湖观鱼羞,孤舟若湖丘。素手抚沄乐,娥眉蹙颦忧。时悠悠,诉幽幽。暗情红杏未,(有剑过九州。)  【男】:迎风把诗吟,瞒珊至湖西。正欲观鱼乐,忽闻《迷仙引》。止足倚亭壁,沉浸仙乐中:  【女歌】: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舜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  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男】:听罢心摇曳,干戈许难尽。自愧为须眉,婉怜男儿贵。为平此歌怨,指剑惑苍天。自谱《凤栖梧》,劝女情不孤:  【男歌】: 船迹难除人萎竹  期迈青霜,却未成花泪  云见此图残存患  缘回泣漫别已惯  来把羞鱼同嬉戏  笑乐聊喧,晴易失欢过  曲罢未吟人恰遇  欲观丽色共舟坐  【女】:悸动惊难平,停奏许婢迎。舟回湖西岸,静待少侠前。心盼盼,意切切,颈赤人未觉。霎时扶来凉风意,(不刻人至风也靡)  【男】:此年儿立时,伯牙觅子期。知音诉苦心,小生情不禁。(絮纷纷,波阵阵,)在此多扰惊。只求倾谈此生梦,卿释愁郁我冰融。  【女】:生未逢时将弱冠,情为有依怅重重。只觉孤身心寂寞,以歌诉命情难握。忽得少侠知音曲,愁楚顿消心境阔。但愿此时长留舟中往,卑颜薄面不求随君意。共话巴山雨,烛谈秋池泪。诉说心中苦,同语断肠恨。  【男】:本是茫然游西湖,(哪知偶遇含怨株。)倘有郁结自难解,不才愿将知心言。但求佳人不嫌弃,使尽解数也画圆。  【旁白】:耳语共戚戚,情生人不知。待到情深时,已是千里迟。知音尚难寻,兴许匆匆客。只愿天下有心人,缘至莫弃望珍惜。  再下面是一篇诗歌散文的,也是我写的,描写梦中爱情的:  残水病流几世秋  年华已逝梦已休......  曾几何时,独立舟头;风来作赋,雨来吟诗。临长河以抒情,望两岸而愁楚;思昨苦,淡今忧;梦前生意气轩昂,忆此世款龛多舛;流水不尽,伴惆怅登岸。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明。携向往而漫步,不见阡陌,未闻交通。翠溪淌,碧草生;琴未睹,声先闻。一曲幽来勾魂,仙歌传情夺魄。驻步藏花后,侧耳细细听:  郎在天涯路,妾闺独相思  一去廿载兮问泪,日日琴瑟兮盼归  曲名《落花》兮有意,君奏《流水》兮无情  呓语孤泣兮梦魇,魑魅魍魉兮相缠  纷乱缱绻兮此生,终成眷属兮来世  可等来世,怎等来世?  漫漫长河,如何等之  凄楚耐凄凉,花魂浸花香  郎在天涯路,妾闺独相思  桃木纷落兮寒窗,柳枝缀露兮荆门  叶落木琴兮髻白,梦君泪横兮鬓霜  执子之手兮诺言,与子携老兮幻灭  欲哭无泪兮奈何,顾月轻笑兮此生  梦逝此生,泪逝此生  婆娑缠绵,已逝此生  琴声伴琴意,冷月葬花魂  一曲终尽,思绪回转。花枝半掩,远望吟歌人。只见声来之处,桃花木,桃花树下桃花覆。层层花瓣成花垫,垫上人,紫青丝衫,玉白秀履,细眉颦蹙,朱唇轻启;颈绿香巾,腰羽束带,青丝坠肩,髻发金钗。奈何人近黄昏,花易落,水目沧桑,神态惆怅。不忍搅扰,叹自回舟。  人生如尺牍,在世不知数。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随。生亦何如?死亦何堪?俗尘往事,恰似那相思别梦,“郎在天涯路”,孤留妾在闺,独相思。  忽岸遥而舟沉,陷深渊兀梦醒.....  这个梦奇怪的很,此情此景,如此真实。梦中歌谣,文中临时相加,只因梦荒诞而陆离,歌大致忘记。一梦醒来,窗台人影忽现,杨花飞进,彻悟情殇何在。我的感悟,定不是什么至理,却能抚慰心中,那些许的,遥不可及的期望,洗把脸想想,不过自欺耳。  以上皆是不才闲暇拙作,兄可取其一二。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请以陈露露作一首藏头情诗_百度知道
请以陈露露作一首藏头情诗
为想雄豪壮柏梁。露湿晴花宫殿香,露湿青芜时欲晚陈寔由来是好儿
其他类似问题
情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哪位能教我押韵啊?急要!作业要根据&静女&写现代爱情诗歌哇,要押韵啊!
哪位能教我押韵啊?急要!作业要根据&静女&写现代爱情诗歌哇,要押韵啊! 5
教我押韵~~~~举多点例子!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一句的“光”第二句的“霜”第四句的“乡”发音都有“ang”所以说它们押韵。
第三句《举头望明月》不要押韵吗
押韵并不是每句都要的。现代诗对押韵的格式不是很讲究。
提问者 的感言:谢谢~~~~ 满意答案
押韵就是韵母都差不多
比如ba& ma& pa
他们的韵母都是a
所以他们押韵
欢迎加入本团队
能不能给我些例子?我要写的是现代诗歌,里面要押韵~~~~~如果你自己写的几句也行,举个例子。
1.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2.押韵是指在特定的文体里,在某些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同韵的字。押韵的文体称韵文,诗歌是最常见的韵文。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3.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如果您满意,请采纳,谢谢支持  一般认识: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 g是声母,ōng 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准确认识:韵”与“韵母”不同,韵指韵母中不包括韵头的部分,古代的时候韵还包括声调的成分,同韵的字必须同声调。韵头是指复韵母中韵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当,发音不响亮。普通话中有i、u 、ü[y]三个韵头。 韵腹是指复韵母中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如ua[uA]中的a、ei[ei]中的e、iou[iou]中的o。 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 韵尾指复韵母中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普通话中有n[n]、ng[?]两个辅音韵尾和i、u两个元音韵尾。如ei[ei]中的i、iao[iɑu]中的u、an[an]中的n、ing[ing]中的ng。   4.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押韵的位置一般在句子的末一字),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一个例子: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tái),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绕字不押韵,因为“绕”字拼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 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象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 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 a、ia、ua。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练习:春眠不觉晓,(xiǎo) 处处闻啼鸟。(niǎo)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shǎo) 分析:晓、鸟、少字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ǎo”,而第二句中“声”字没有押韵。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  4.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山 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去深处有人家(ji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xiá(s 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江面曲 [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ī)。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在这首诗里,“朝”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的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象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仿照韵书押韵,也是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三、现代诗歌古人的诗都是依照韵书来写的。但由于岁月久远,今古语音变化较大,再按古人的韵书来写诗,就变得不再合适了,而且弄不好,会造成别扭的感觉。所以我们今天写诗只要按照普通话的韵脚来使用就可以了。  现代押韵一般不考虑声母、声调和韵头,也不要求韵腹、韵尾完全相同,在韵的归并上,相同、相近的韵母经常可以一起押韵,可归为一个韵。例如:像园中的韭菜,不要割,(e)/让它绿绿地长着 (e)/像谷底的泉水,不要断,/让它淡淡地淌着 (e)/像枝头的青果,不要摘,/让它静静地挂着 (e)/也许,人总有那么一点,/想忘又不能忘,想说又不能说 (uo)/像怯光的蝙蝠,/扇翅于黄昏的角落。 (uo)  e同uo发音相近,可以押韵。  四、十三辙与十八韵  辙也是韵的意思,将同韵的字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一个一个的韵,宋代的《广韵》分为206韵,明清以来的白话讲唱文学则分为“十三辙”,现代人使用的十八韵则是根据黎锦熙等编的《中华新韵》,现在做诗押韵一般根据现代语音,按十三辙或十八韵押韵,而作旧体诗则要根据古代的韵书来押韵。
提问者 的感言:辛苦了~~~~~ 相关知识
其他回答 (2)
为楼上添加…………
其中压i韵时,当z.c.s.zh.ch.sh.r为声母与b.n.l.j.g.p.q.t.y.x.d作声母读出来的韵是不一样的……
现代诗押韵要求不严格,只要每句末字韵母相同就行.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有画,绘形绘色(或: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或:以声衬静),情景交融.(2)闲适恬静.(意思对即可)诗词欣赏:《田园乐·王维》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1.这首诗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诗词欣赏:《田园乐·王维》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1.这首诗
诗词欣赏:《田园乐·王维》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作者:周啸天 日期: 来源:唐诗鉴赏大辞典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绝《春晓》.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后入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的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近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中国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花被风吹落吹落的桃花飘过小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