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宗时候江南上元邓家村小学现在在什么地方,叫什么?谢谢

您现在的位置: >>
沈阳市苏家屯区城郊乡大树堡村邓氏家族宗亲谱牒
时间: 8:53:36 点击:
  核心提示:祖先远由山东莱州府掖县(现在山东省莱州市)西游(现为西游镇)迁来盛京(现为沈阳市)城西南二十五里下沙坨子村(于洪区杨士乡)落户占田为生,至今已传宗十二代人...沈阳市苏家屯区城郊乡大树堡村
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
辽阳市灯塔地区五星镇黑沟台村
邓氏家族宗亲谱牒
主&&编&&侯育明&&邓庆士
编&&辑&&邓德宽&&邓庆启&&邓德伟&&邓庆芳&&邓庆祝&邓庆龙&
& & & & 邓庆杰&&邓庆波&&邓德奎&&邓淑云 &邓沛然&邓成奎&&邓成丰
&设计打印&邓庆士&&邓庆启&&邓沛然
&公元二零零四年五月四日初稿
&公元二零零八年四月修改稿
&公元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定稿于沈阳市
晋& 川& 鲁& 辽& 冀
小 云 南 人 后 裔 之 脉
邓氏家族宗亲谱牒
& & 主&& 编&&&侯育明&& 邓庆士
& & 编&& 辑&&&邓德宽&& 邓庆启&& 邓德伟&& 邓庆芳& 邓庆祝
& & & & & & &&邓庆龙&& 邓庆杰&& 邓庆波&& 邓德奎& 邓淑云
& & & & & & &&邓沛然&& 邓成奎&& 邓成丰
& & 设计打印&&邓庆士&& 邓庆启&& 邓沛然
据说,邓氏是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春夏之交,为保证辽东房屋及地方安宁,并保障盛京地域军供民需,清世祖(福临)顺治喻示开拓辽沈一代广袤的荒原沃野,由人口稠密的山东省莱州府掖县,九甲十社西游邓家瓦房五月初十动身移民关外山东半岛,人口稠密,向辽东半岛地广人稀的关外移民,屯田戊边。其中:也有从海上经大连渡过,从盖县一带登陆后沿途经海城等地,到达沈阳西南。离沈城二十五里,下沙坨子村定居至今。
我祖先远由山东莱州府掖县(现在山东省莱州市)西游(现为西游镇)迁来盛京(现为沈阳市)城西南二十五里下沙坨子村(于洪区杨士乡)落户占田为生,至今已传宗十二代人,加上山东掖县十代人共二十二代人(不含后人青少年)。
为流传定居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邓氏家族几百年的业绩,以为后人知晓。
邓氏家族从清朝顺治八年由山东省莱州府掖县西游,邓家移民盛京(沈阳市)落居城南二十五里。据老人传说,当时此地方位于浑河北岸,地广人稀,没有人烟,跑马占荒,手指划方,分给每户耕种,定居之后,其村为名――下沙坨子村。
邓氏家族辈分排列表
从邓氏家族第七世祖以后,玉字起用为贰拾字。记述:
玉殿春常庆&& 德成万世荣& 祥发维有福& 恩广正显明&
清朝顺治八年由山东省莱州府掖县西游邓家移民。老大邓久山、老二邓久林、老三邓久玉弟兄三人,老大落户苏家屯大树卜,繁衍至今;老二邓久林走散失踪(另说当时落户本溪牛心台,并引来相继落户的族人);老三邓久玉落户沈阳市杨士乡下沙坨村繁衍至今。
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树卜辈分排列:
士名元守福&& 毓常万年荣&& 可佩成起业&& 永受恩泽同
山东四人行有感
&& 有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3年到明成祖朱棣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共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当时移民主要迁至河南、山东、安徽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移民几乎遍布整个中原地区。时至今日,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华人都在寻根认祖,华夏大地特别是中原地区成了亿万华人永远魂牵梦绕的老家。
2011年9月19日我们沈阳邓氏一行四人,乘车船来到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镇后邓村。一到这里,我们就被深深折服!这里山川秀美,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别具一番历史韵味。真可谓是东北大半部文明史在莱州浓缩起来了!在这里,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的液汁,难怪发生在莱州这个神圣之邦的故事,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一、掖县码头----顺治年间关外移民扯不断的故土情
据沈阳市于洪区杨士屯村志记载,清顺治八年(公元一六五一年)春夏之交,为保障辽东防务、地方安宁并保证盛京地域军供民需,清世祖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即顺治皇帝)降诏开拓辽沈一带广袤的荒原沃野,颁旨从山东半岛的人口稠密的地方向辽东半岛的地广人稀的关外移民,屯田戎边。其中有海上渡来者,从盖县一带登陆后沿途于熊岳、海城、鞍山、辽阳、沈南定居,繁衍至今。
其中吾祖正是响应顺治皇帝移民诏书于清顺治八年由山东来到了今天的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屯定居并繁衍至今。
离开了故乡和亲人,却割舍不了浓浓的乡情。当年,许多苦难的移民含着热泪告别家乡,离开了丰沃厚重的黄天厚土,离开了富足安康的山东大地,再也看不到海水岸畔的渡船,再也听不到萦绕家园的禽鸣,背井离乡的他们把对故乡的追忆,编织成一代代人期盼的梦,永远镌刻在山东后裔深深的记忆中。
自那时的第一天起,移民后裔对故乡的思念就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故乡的一草一木,均深深镌刻进他们的心田。当他们恋恋依依、一步一回首,三步一徘徊,渐远乡井的时候,其情、其景可想而知。最后看到的是那渐渐远离的掖县码头......于是,掖县码头便成了迁徙者们诀别故乡时最后的标志,也是后裔们寻根问祖的标志。
当时的移民把对家乡的情感,对亲人的留恋,都倾注在这小小的码头上。为了表示对故土的思念,有朝一日使他们的后裔能旧地重游,他们到了新的居住地,安居之后,便在新居住地精心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每当逢年过节,有的人还献上供品,烧香、叩拜,祈求先祖保佑全家平安。
现在虽已时过境迁了,但是人们仍忘不掉。现在,在东北的许多地方,都保留着这种传统习惯。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当第一代迁徙者归根无望之时,面对故乡明月,他们谱不出逐水曲,唱不出游牧歌,脱口而出的是人世间的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数百年来,慰藉过多少故乡后裔的创伤,激动过多少故乡后裔的心房,唤起过多少故乡后裔的向往。
今天,我们站在先祖离开的码头遗址上,一座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的山东寻根祭祖园码头拔地而起,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渤海湾岸畔,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的一级最大的莱州市商业码头成为海内外移民后裔寻根访祖的圣地。
二、后邓村----人善物丰鱼儿美鲜
&后邓村,在莱州市顿显其壮阔汗漫,它像一匹铺地蓝缎,温柔多情。山有水而媚,土得水而沃莱州湾民阜财丰。形胜开千载,舆图壮一方。真是“鼠肥偏喜食,鱼美鲜求尝”。在文人笔下竟连肥鼠都挑拣食吃。而今天的我们山东、辽宁两地邓姓族人,则用他们的亲览亲睇、亲聆亲闻、亲历亲察,为我们写真出一幅21世纪人与自然的和谐图。
后邓村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800米,全村被五横五纵的街路分割,村落中间东西走向的主路为四车道柏油马路,路边自然形成的集贸市场经营粮油、蔬菜、水果、服装、布匹、鞋帽、文具、纸张;日用百货、五金电器、农资杂货、水泥建材、肉鱼禽蛋等。该村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糜谷、豆类、棉麻、花生、地瓜、芝麻等。瓜果有西瓜、甜瓜、角瓜、窝瓜,苹果、梨、桃、杏、枣等。周边矿产有褐煤、菱镁石、花岗岩、黄金等。附近名胜古迹有道士谷、峰山摩崖石刻等;海产品鱼、虾、蟹、螺别具特色。
三、抚古追今---后邓村民宅古屋介绍
全村现有人口1000余户近3500人,村里百年以上民宅古屋比比皆是:鲁式风格四合院、歇山花脊门楼、黑边白地的影壁(皂壁)、双开木门、镇门石雕等。当你走进大街小巷会情不自禁地被那些精巧的青砖红瓦、挑脊翘檐、扇门拱窗、插格窗棱、磨砖雕石所吸引,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坠入了梦幻中的历史长河。全村现有600余户住宅具有超过百年的历史,约占总量的60-70%;其中二、三百年老宅也有不下百栋之多。好奇之余,我特别用数码相机拍下多处典型房宅以作纪念。
村中的四合院院落为正宗鲁式民宅,正南门为歇山斗拱花脊门楼,翘角飞檐,黑漆木门,黄铜把手,门脚下放有青石,门后影壁边沿为磨砖对缝,雕石刻花镶嵌,中间底子为白色:上绘鹤、鹿、蝠、松柏、竹兰、梅菊等图案,喻意为松鹤延年,福禄双全,寿比南山,吉祥如意等等。院内是正房,东西各有厢房,院中十字路与各房檐廊相通。庭院内遍植花草树木等。院内仓库、厕所、浴室一应俱全,布局合理,全院整洁而清新。
正房客厅墙上多幅地方名家书画、条幅、对联等。还有多幅横、竖山水画轴陈列四壁;在中堂红木案几上摆放着经典古籍及陶瓷古玩等。
西游邓家村繁衍至今人才辈出,历代都不乏历史名人。如现任全国人大委员、农业科学家的李登海便是本村人。其中本村邓姓,21-22世嗣孙正当年,也有一些已经繁衍到了23-24代。
四、时过境迁,多变的历史----后邓村历史沿革
据我们走访过的老人回忆:现在的后邓村明清时期曾称为山东省邺(掖)县西游(由)镇邓家村。民国年间又改为山东招远县西由邓家或后邓。由于该村地势低洼易涝,早年别名邓家洼子。故西游镇即今天西由镇的前身(后邓村委会办公室电话0)。至今还有少少的60岁以上老人尚知此传说,当然年轻人已大多不知有此一说了。
本村最早的房舍为今村中路北的几十栋民宅。据老人们回忆说,在1953年前,后邓村邓氏宗祠坐落在村中路南外围,当时尚有家庙,碑记、祖龛等,但在合作社及文革期间陆续被拆毁。
沟邓村和后邓村是邓氏家族聚居村,解放前半数以上姓邓。后来,不断有邓氏族人外迁,形成新的邓氏村落。
近年,全国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寻根游、差旅游、国内游、国外游也随之方兴未艾。
在此,我们也衷心希望下沙坨、黑沟台、大淑堡、东花岭(本溪之西石桥子之北张其寨之东)等邓氏后人有机会到鲁北后邓村体会一回这里淳朴的民风;品尝品尝这里的特产与美食,同时来最重要的是到这里来寻根祭祖!穿越时空去体会先祖们创业之巨。
三百年来邓氏迁徙不断,后人遍布辽沈大地;寻根考籍缘何急?莫明祖地与族系。追本朔源疾奋笔,撰修家史续踪迹;万户宗历亦廓清,古今中外堪称奇。
我们四人此次山东之行,踏着祖先的踪迹,做了一回是先祖远离故土的见证者和目击者。真所谓是过去增之一分则嫌长,而今则减之一厘则嫌短!
五、后邓祭祖----共叙“两地水土情”
2011年9月19日午后十五时,我们来到村委会祭祖。呈现在眼前的是村委会大门前左前方十余米处所立的卧式村碑,大青石碑体(1.2M×0.8M&)用汉白玉基座,,正面为隶书“后邓”二字,碑文背面为楷书,文字内容是:
“明洪武二年,邓姓父子由四川迁此分别立村,其父定居此村取名为后邓。”许就是将来我们或我们的后人再见的风标了。
一座村碑上的大字,将多少代人的辛酸、委屈、悱恻、凄切与思念都凝固在这里。
今天山东、辽宁两地邓氏宗亲,鞭炮齐鸣、喜气洋洋,一同为先祖上香祭祖,共述“两地水土情”! 宽敞的大院墙外,数棵大树象先祖们一样,迎风而立,述说千百年来的不朽灵魂!落在枝头上喳喳叫的喜鹊们,也好似在一起为我们祭祖之喜欢歌笑语!
这正是承蒙历史之神的诏谕,共驱探求寻觅先祖们大迁徙的确证,爬罗剔抉先祖们求生存的真实。
六、把盏话移民----对当年大移民的历史追思
&& 关于大移民的原由,历史告诉我们,虽有劳作之苦,但不乏桑麻之乐。此时的流动与迁移,早就不是逐水曲,狩猎歌歌,游牧吟,而成了农民悲剧的代名词。鸟恋旧林,鱼思故渊,狗记八百里,猫认三千途,老马识归道,狐死必首丘……中国古老文化以动物习性创造的这些依恋故园的词汇,实际上是安土重迁的中国农民心理的折光。
历史的经经纬纬里,通常交织着神秘的丝线。先祖们就要告别那碧波盈盈灿若锦缎般的山东了,大批扶老携幼的迁徙者怎能不五内俱焚、寸心如割!乡土的一涧一溪,一寺一庙,一坟一松,一谷一黍,一房一木,一莲一蓬,一鲫一鲤,一草一卉,一鸟一虫,早已化为迁徙者生命的血肉,像纹身的花纹附着在躯体之上。迁徙者们怎能不恋恋依依,声泪俱下!当他们一步一回首,三步一徘徊,一寸寸、一尺尺、一丈丈,挪挪蹭蹭,渐远乡井给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但比这一时的经济繁荣更为珍贵的是,它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的空间,移民与当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习俗上经过长期的掺和、交糅、渗透,地域文明必然会相互关照,培育着新的文明的种子。统治者为国家大局而实施的强权措施,往往能推动历史大步前进。文明要付出代价,文明有时会来自野蛮。文明的分娩,常常要挣脱粗暴的捆绑,残忍的枷锁,要洒很多很多的泪,流很多很多的血……
& 但实际情况是,当时来到迁徙地,肥田沃野,一片连着一片,谁有本事把地开垦出来就算谁的。这一下子移民们可就慌了手脚。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有土地就意味着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于是盆地兴起了占地热潮。有的人家,牵牛犁沟占地,围着大块地犁上一圈,这块地就算他家的了;有的人家在地里载上木桩,写上姓名,就算他名下的土地了;有的人家先在一块地周边种,里边的土地待以后再去开垦;还有的是“跑马圈地”,就是骑着马在规定时辰内能圈多少,这块地就是谁的。我们的始祖、先祖们就是一代一代这么走过来的。 
七、邓氏家族----当年的四大“占山户”之一
邓氏家族来东北,仍沿袭着跑马占荒、圈地建村,即为骑手指定方位,放开马蹄奔跑,所留蹄印挖坑埋桩划线,常年为其所有,任凭拓垦耕种,由当地官员赏赐划定范围,这就是所谓的“占山户”:据说下沙坨子的邓、高、曹、李四大户都是占山户。下沙坨子土壤肥沃,水量丰沛,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适于各种粮食、蔬菜、瓜果树木生长。据说,下沙坨子邓氏于清初入旗……满族外圈,传盛京城西镶黄旗界,比不在旗的民人享有减免土地、房屋、人杂赋税等特权,并优惠入仕……
如今的沙坨子村同全国的乡村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传在沈阳市整体规划中,沙坨子村将会变得更美好。
祝邓姓族人及全村的人们幸福健康!
邓庆士&&&敬撰
2013年元月13日终稿
& & 相关报道:
沈阳邓氏宗亲一行四人回山东莱州寻根祭拜邓氏先祖
作者:邓庆士
2011年9月19―21日,沈阳邓氏宗亲侯育明、邓庆启、邓庆士、邓德宽一行四人,不辞劳苦、海路行程千里回到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后邓村、沟邓村、前邓村祭拜先祖、探亲联谊。该村邓连超夫妇及其亲属邓金永热情接待了一行四人。
20日上午,一行四人在村干部徐殿杰、邓茂基、邓英江、邓亭等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观看了老街道、老门Z、老院宅,观看了本家的祖楹,听取了辈份排列。用餐后,于午后三点整沈阳、山东两地宗亲共同来到后邓村委员会大院祭拜先祖。
祭祖仪式在鞭炮声中隆重开始。辽宁邓氏,根在此。早在三百五十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离开这里,历尽千辛万苦迁居辽宁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邓氏族人已遍布大江南北各地,并孕育了无数的先贤英哲。但身处各地的邓氏后裔无论走到哪里,后邓村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终于回到家乡祭拜先祖,圆了我们十几代人的梦。同时我们对故里后邓村宗亲的款待表示感谢,盛邀后邓村的父老乡亲到辽宁、沈阳作客,并表示要更全心关注邓氏族亲的繁荣与发展,为族亲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沈阳、山东两地宗亲一道在《寻根祭祖仪式旗》旗帜下合影留念。并依次向邓氏先祖敬香并致鞠躬和磕头礼拜。
在祭祖仪式上,两地宗亲分别互赠了两地的水土,意谓“源远流长”、“祖德传万代,根系后邓村。
祭拜邓氏先祖仪式结束后,在邓茂基、邓滨涛等人员的陪同下一行四人瞻仰先祖离祖迁徙的登海之地(现为:莱州市最大的渔业港),并合影留念。
此次山东寻根之行,受到了当地宗亲的热情欢迎及高礼仪规格的款待,共同表达了支持邓姓文化研究及邓氏族人发展诸项事业的愿境。
在后邓村期间,邓茂基、邓滨涛等人解清楚了沈阳邓氏宗亲候育明、邓庆启、邓庆士、邓德宽一行的来意后,一同驱车到了沟邓村、前邓村,由邓玉昌沟邓村长向大家回顾了早年邓姓宗亲的拜祖感人场景,并展述了相关历史传说。邓茂基还向前来认祖的宗亲们详细介绍了多年来家乡的变化,还陪同参观了邓氏外戚----全国人大常委、农业科学专家李登海的种子试验基地。&
邓氏名人略状
& & 1、邓古儒():
字铁梅,辽宁省本溪县磨石峪村人,1892年出生于士绅家庭,抗日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祖父邓荣昌、其父邓继新、其六叔邓继述。
邓古儒15岁时目睹家破人亡的惨状,开始拜师习武。先后在辽宁的凤城、沈阳、锦州、岫岩、黑龙江的牡丹江等地当警察,曾任班长、大队长、局长等职。1917年,进入旧警界,逐步晋升至风城县公安局长。&1929年,因不预与上司同流合污遭革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暴发,国家危亡,邓古儒和好友云海清由锦州经沈阳回凤城、岫岩小汤沟顾家堡子顾家大院召开大会,召集民众抗日,成立了东北民众自卫军并任自卫军司令。&12月26日夜,指挥东北民众自卫军向凤城发起猛攻。12时,自卫军在凤城火车站打响第一枪,并将车站和城内的守敌分割包围。自卫军捣毁县衙、公安局,砸开监狱,将被日伪逮捕的爱国人士尽行放出。
夜袭凤城是“九•一八”事变以来,辽东三角地区人民群众对日军进行的第一次重大武装反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经过这次战斗,东北民众自卫军军威大振,声誉传遍辽东。后来,邓古儒和云海清又率领自卫军爱国将士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于凤城、岫岩、安东(今丹东)、庄河等地,威震辽东地区,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 1932年邓古儒被东北民众抗日北平救国会委任为东北民众义勇军第28军司令;同年又任辽宁民众自卫军第13路军司令。
1932年春,邓铁梅率部频繁出击,先后收缴了庄河、大孤山伪维持会武器,智取卡巴岭三义庙警察所,紧接着又连续挫败了日伪军的多次围剿,将司令部移往龙王庙。部队总人数达1.5万余人,成为东北抗日武装中的一支劲旅,成为辽东著名抗战区。
在抗区内制定了财政、税收、粮食政策,设置了医院、被服厂、印刷厂、税捐局等机构,并提出了“不投敌、不妥协、抗战到底;不扰民、不贪财、不调戏妇女;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等口号,受到抗区群众的拥护。队伍一天比一天壮大。敌人见进剿不成,便采取诱降手法,邓则将计就计,虚与周旋,最后将日伪当局的所谓谈判代表,日本参事官反田俊章等6人诱至夙城县刁窝堡处决,人心大快。日伪当局恼羞成怒,遂调集日伪军1万多人,对抗区发动了大围剿,由于义军缺乏战斗经验,一开始便采取了处处设防、分头迎击对策,致分散了兵力,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损失严重,只剩下1000多人。紧接着日伪军又连续发动两次大讨伐,部队不得不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活动。
1934年5月,邓古儒由于长期奔波,身患重病,不能随军活动;便秘密来到夙城县小蔡沟张家堡子亲属家中养病,不料为特务侦知,于1934年5月30日被捕,并立即解往奉天(今沈阳),监禁在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日伪高级官员,曾以高官厚禄诱降,均不为所动。在敌人法庭上,慷慨陈词,历数日本侵略者侵华罪行,并开始绝食。有一天,一个日本军官来到狱中,伪装斯文地说了些佩服、敬仰之类的话,然后请在其折扇上题字。邓当即挥笔疾书了14个字:“五尺身驱何足惜,四省失地几时收”。表明了誓死的决心。日伪内部通报也称:“邓铁梅已抛弃生死之念,求死更重于求生。”在看守所中,慷慨悲歌岳飞的《满江红》,并书写文天祥的《正气歌》,以示自己效仿古人的民族气节和至死不降的决心。
&& 同年9月28日夜被日寇秘密杀害于奉天伪陆军监狱,壮烈牺牲。时年42岁。
邓古儒所立下的抗日不朽功勋,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充分肯定,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中(即《八一宣言》)称为“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另据由本溪市小市镇三官阁90岁老人邓忠国口诉:邓铁梅三弟留有后人)&
& & 2、&邓文山(8.5):
原名邓海峰,辽宁省凌南(今建昌)县二道湾子乡大北沟村人。抗日民族英雄,革命烈士。
1929年随父移居黑龙江省德都县红化碛屯。因同恶霸打官司败诉,被逼迫投身绿林。1931年夏被奉军收编任副营长。“九•一八”事变后,参加马占山部抗日,任义勇军团长。1932年5月,在马家船口一线阻敌,因部队伤亡过大而溃散。1934年3月组织100余人,报号“平康德”举旗抗日。首战德都龙河警察署,缴获长短枪12支。4至10月,带队在海城窝铺、谷家楼、通南、南镇等地同讷河县警察队作战6次,歼灭日军官7人,伪军80余人,署长催根宣、分队长史明华等被击毙。1935年末,义军已发展到1000余人,许多抗日队伍归附,形成了龙江西半部到处都有“平康德”抗日的局面。
1936年2月,邓文山应邀赴苏联考察。4月和副首领杨老五(平日军),刘景和(复中华)从苏联回来后,立即调动部队到中苏边境进行活动。部队进入北山后,遭到日伪军包围,在两个多月战斗中部队伤亡很大,不得不分散突围,9月带100余人进入深山密林。时近寒冬衣单腹空,义军难以生存,再次化整为零,分散行动。
1936年邓文山带20余人,到家乡北部山林潜伏起来。日军找不到邓文山,便将文母、外甥等投入大牢,并烧毁了他家的房屋财产,扬言交不出邓文山,就把红化碛屯的百姓斩尽杀绝。12月初邓文山跑回辽宁老家,不久就拉起30余人的抗日队伍。1937年春与县讨伐队交火时,曾两枪击毙两名机枪手,夺过机枪,打退了敌人。秋末的一天,药王庙警察署长杨志凌闯入大北沟,邓文山一枪击毙其乘马。吓得杨某跪地求饶。因此,邓文山在建昌地区很有名气,许多人前来投靠。不久就扩展到100余人的队伍。
1938年5月28日晨,邓文山在棒槌山下被包围,头部负伤。傍晚,被邓连贵等背到长脖子沟隐蔽。敌人几次搜寻不得,就杀害了邓文山亲人邓文忠等四人。由于缺医少药,伤口恶化身亡,时年33岁。
3、邓文风(2.7):
辽宁省凌南(今建昌)县鸽子洞乡高杖子村人。抗日民族英雄,革命烈士。
早年曾入奉军任连长。1926年在汤玉麟部下任连长,因不满汤军腐败,乃弃职还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带头组织抗日武装,投入郑桂林麾下,历任营长、团长、统带、副司令等职。其部为48路义勇军之劲旅,在辽西抗战中,率部出征,骁勇善战,深入敌后,出奇制胜,每战皆捷,威名大震。曾攻取车站、毁敌坦克、击落日机等显赫战功。1932年5月10日,在绥中县范家乡,郑桂林、邓文风率领的第48路抗日义勇军1500余人在范家乡三山与300余名企图向九门口进犯的日军遭遇,向来不惧怕日军的“天狗司令”郑桂林果断命令副司令邓文风率部迎战,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几次发生肉搏。日军自恃武器先进,派出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助战,以壮大声势,义勇军将士怒不可遏,在飞机低空飞翔时将其击落。不久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编为第17路抗日义勇军,任副司令。敌人派重兵围剿,邓文风率义勇军顽强迎战,在绥中县前所与敌遭遇,两次战斗共歼敌110余人。
1932年7月间,国际调查团到达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召集东北各路抗日义勇军将领到北平开会。会上邓文风慷慨陈词,痛陈时弊,愤怒控诉了日军侵华罪行,还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不抵抗和排挤、迫害义勇军带来的严重后果。与会者都十分钦佩他的爱国责任感,但引起国民党亲日派特务的极瑞仇恨,竟采取在西瓜中投毒的卑鄙手段,使邓文风食后中毒,抢救无效而死,时年32岁。&
锦西抗日英雄纪念碑
& & 1991年(7月16动工,9月3日竣工)中共建昌县委、县政府为慰祭抗日救国英雄郑桂林用群众捐款在葫芦市建昌县城南,地处辽西名山――大黑山脚下,大凌河畔修筑锦西抗日英雄纪念碑
& & 碑高17米。碑的骨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用当地名贵建材大黑山花岗岩石镶嵌而成。碑园占地面积1369平方米,即37×37米,寓意1937年“七•七”事变。
& & 碑的主体由平台、碑坐、碑身三部分组成。碑台阶的两个缓平台分为三段,象征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碑的平台为12米×12米的正方形,双12意为全面抗战;平台高3米,寓意三位英雄为一个目标而结成一体;平台围栏高815公分,象征“八•一五”祖国光复;碑身高14米,象征东北人民英勇抗战14年。
& & 碑的总体为方形,意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勇军战士汇聚而成的坚强战斗整体。碑身由一只利剑、两把单刀组成,体现抗日歌曲《保卫黄河》、《大刀进行曲》的主题――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碑身主体表面是黑白相间的花岗岩石板。碑平台地面为红色,平台的墙壁为豆绿色,雨后呈深绿色,平台围栏为雪白色。
& & 碑的正面和两侧的题词由原冀热辽区第18地委书记、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王国权题写,正面是:“抗日英雄郑桂林将军永垂不朽”;左侧是:“邓文风烈士业绩铸丰碑”;右侧是:“邓文山烈士英名载史册”。碑的背面题词“抗日救国,功昭千秋”由原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热河省主席、国家司法部副部长、现任中顾委委员李运昌题写。碑文记载了三位英雄的生平,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内容详见《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郑桂林烈士》邓文风、邓文山(见上)烈士,.cn/dispbbs.asp?boardid=112&id=68237&第5楼)
邓庆士选稿
沈阳市、辽阳市、本溪市邓氏字辈考证表
1、※&符号为单字&;两字以上无顿号的为辈同字异。
2、一世祖是指现在我邓氏所在村落的第一代开基始祖。已经辞世的统一在始祖名讳之后以“公”字以示区别。
3、宗谱字辈按现在已知的如实陈述说明。
4、祖地为我邓氏现在居住地的上一个迁出地。
5、原籍就是祖籍地之前的原始迁出地。
目前关于原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公元前1500年的都城即今天的安徽毫州;另一说法是洪武二年由三棵树(即今天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出,具体有待考证。
一、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邓氏
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邓久玉公从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后邓村,迁居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并卜居此地繁衍至今,尊邓久玉公为开基一世祖。
共&&&& 年繁衍&& 代&&&& 人
邓久玉公的嫡孙邓虞忠公又分迁卜居于辽阳灯塔地区五星镇黑沟台村
共&&&& 年繁衍&& 代&&&& 人
此两地宗谱字辈统一沿用至今。
1、一世祖 邓久玉公& 妣&& 氏,生子&
公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祖妣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公卜居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
2、宗谱字辈:久守忠永(环、喜)文起& 玉殿春常庆德成
&&&&& 沛万世荣祥发文&&&&&&&&& 有福恩广振显明
3、祖地: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后邓村
4、迁入时间是: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
5、原籍:公元前1500年都城,即今天的安徽毫州
& & 二、沈阳市苏家屯区城郊乡大树堡村邓氏
沈阳市苏家屯区城郊乡大树堡村邓氏于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从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后邓村迁居于此,并卜居此地繁衍至今,尊邓久山公为开基一世祖
共&&&& 年繁衍&& 代&&&& 人
1、一世祖 邓久山公& 妣&& 氏,生子&
公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祖妣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2、宗谱字辈:满国廷※士名元守福& 毓常万年荣
&&&&&&&&&&&& 可佩成起业共&&&&&&& 永受恩泽同
3、祖地: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后邓村
4、迁入时间: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
5、原籍:公元前1500年都城今安徽毫州&&&
& & 三、本溪邓氏
本溪邓氏于公元前1788年(乾隆53年)由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迁入,卜居此地繁衍至今,共&&&& 年繁衍&& 代&&&& 人
目前本溪邓氏主要分布于本溪市张其寨、东西花岭和本溪市偏岭区高官镇七家子(七队)。皆认为是邓大化公次子之重孙邓朝忠公、邓朝元公、邓智忠公的后人。
(1)本溪市张其寨、东西花岭邓氏
1、一世祖: &&&&&妣&& 氏,生子&
公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祖妣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2、宗谱字辈:喜& 立恩万文宝 春忠
3、祖地: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
4、迁入时间:乾隆53年(1788年)
(2)本溪市偏岭区高官镇七家子(七队)邓氏
1、一世祖:邓朝元& 妣&& 氏,生子&
公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祖妣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2、宗谱字辈:朝※※有文※永※&& 国德藏天成&
昌元殿廷继麟&& 儒玉、宗守正一心
从先基如克建&& 万载树春松
&&&& 3、祖地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
4、迁入时间:
5、原籍:公元前1500年都城今安徽毫州
(3)本溪市牛心台邓氏
1、一世祖 邓朝忠公(邓老)妣&& 氏,生子&
公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祖妣生于&&& 年& 月&&& 殁于&&& 年& 月&& 葬于
2、宗谱字辈:有金银& 功隘所库※& 才富
3、祖地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
4、迁入时间:
5、原籍:公元前1500年都城今安徽毫州&
本支祖系表
邓九玉(山、林、玉)―邓守义―(仁、义、礼、智、信、贵)―邓恒忠(海、恒、禹、志、时)―邓永弼(芙、隆、兰、弼、喜)―邓四(四、佩、先)―邓文宣(宣、景、远、照)―邓臣(臣、增)―邓玉坤(坤、连、殷、玲)
祖太爷邓玉坤:
邓殿峰及后人:邓来春― 邓常恒
&&&&&&&&&&&&&&&&&&&&&&&&&&&邓常增
&&&&&&&&&&&&&&&&&&&&&&&&&&&邓常厚
&&&&&&&&&&&&&&&&&&&&&&&&&&&邓常印―邓庆柱―邓&&宇
邓庆岩―邓德虎
邓庆伟― 邓德峰
&&&&&&&&&&&&&&&&&&&邓发春―邓常顺―邓庆洪――邓德成
邓庆泰――邓&&丹
邓庆玉――邓&&绰
&&&&&&&&&&&&&&&&&&&&&&&&&& 邓常满―邓桂兰
邓庆伟――邓艾琳
邓旺春――邓常胜――邓庆芳――邓&&韬―邓雨辰
邓庆士―邓&&鹏―邓思懿
&&&&&&&&&&&&&&& 邓丽英
&&&&&&&&&&&&&&& 邓丽梅
邓庆平―邓娇依
&&&&&&&&&&&&&&&&&&&邓巨春―邓常洪―邓庆杰―邓&&轶
&&&&&&&&&&&&&&&&&&&&&&&&&&&&&&&&&&&&&&&&&&&邓淑芳&
&&&&&&&&&&&&&&&&&&&&&&&&&&&&&&&&&& 邓庆波―邓&&浩
&&&&&&&&&&&&&&&&&&&&&&&&&&&&&&&&&&&&&&&&&&&邓淑云
&&&&&&&&&&&&&&&&&&&&&&&&&&&&&&&&&&&&&&&&&&&邓淑琴
&&&&&&&&&&&&&&&&&&&&&&&&&&&&&&&&&&&邓常亮―邓&&军
&&&&&&&&&&&&&&&&&&&&&&&&&&&&&&&&&&&&&&&&&&&邓&&辉
& &邓殿庆及后人(邓旺春过继之)
& &邓殿余及后人:邓增春――邓常金(无后)
&&&&&&&&&&&&&&&& & & & & &&邓常良―邓庆玉
& & & & & & & & & & & & & &邓常柱―邓庆利
本支祖系表
邓九玉(山、林、玉)―邓守义―(仁、义、礼、智、信、贵)―邓恒忠(海、恒、禹、志、时)―邓永弼(芙、隆、兰、弼、喜)―邓四(四、佩、先)―邓文宣(宣、景、远、照)―邓臣(臣、增)―邓玉坤(坤、连、殷、玲)―――――――――――――――――
& & 祖太爷邓玉坤:邓殿峰及后人:邓来春―邓常恒
& & & & & & & & & & & & & & & & & &邓常增
& & & & & & & & & & & & & & & & & &邓常厚
& & & & & & & & & & & & & & & & & &邓常印―邓庆柱―邓&&宇
& & & & & & & & & & & & & & & & & & & & & &邓庆岩―邓德虎
& & 邓丽娟
邓庆伟―邓德峰
邓发春―邓常顺―邓庆洪―邓德成
邓庆泰―邓&&丹
邓庆玉―邓&&绰
邓常满―邓桂兰
邓庆伟―邓艾琳
邓旺春―邓常胜―邓庆芳―邓&韬―邓&韬―邓雨辰
&&&&&&&&&&&&&&&&&&&&&&&&&&&&&&&&&&&&&& 邓淑美
邓庆士―邓&&鹏―邓思懿
&&&&&&&&&&&&&&&&&&&&&&&&&&&&&&&&&&&&&&&&&&&&&&& 邓丽华
&&&&&&&&&&&&&&&&&&&&&&&&&&&&&& 邓庆平―邓娇依
邓巨春―邓常洪―邓庆杰―邓&&轶
&&&&&&&&&&&&&&&&&&&&&&&&&&&&&&&&&&&&&&&&&&&& 邓淑芳
&&&&&&&&&&&&&&&&&&&&&&&&&&&&&&&&&&&&&&&&&&&& 邓&&诮
&&&&&&&&&&&&&&&&&&&&&&&&&&&&&&&&&&&&&&&&&&&& 邓淑贤
邓庆波――邓&&浩
邓常亮―邓&&军
&&&&&&&&&&&& 邓&&辉
& &邓殿庆及后人(邓旺春过继之)
& &邓殿余及后人:邓增春―邓常金(无后)
& & & & & & & & & & & & &邓常良―邓庆玉
邓常柱―邓庆利
水源木本承先锋
供奉花姐童子之位
春露秋霜启后昆
供奉花姐童子之位&
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从清代祖传下来的家训书,上面写到“:第一代人,邓久玉始祖,山东莱州府掖县西由,顺治八年五月迁”。终于见到先人留下的证据了!随后,顺藤摸瓜,多次到灯塔市五星镇黑沟台村、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淑堡村。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户农户家中,终于发现了《邓氏家族宗亲谱牒》,红纸上详实记录了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及灯塔市五星镇黑沟台村自一世祖邓久山、邓久林、邓久玉兄弟三人至十一世祖邓常财、邓常凌、邓常敬等已故四百余位列祖列宗并妻室的姓名等。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淑堡村,又发现了一本著于民国期间,记录一世祖邓久山及其后人族谱的折子册。根据三份材料上的内容,终于揭开了沈阳及辽阳一带邓氏家族的来历。
结论:邓氏家族来自山东
清顺治八年(公元一六五一年)农历五月初十,为保障辽东防务及地方安宁,并为保证盛京地域军供民需,清顺治帝喻示开拓辽沈一带广袤的荒原沃野,密令从山东半岛向辽东半岛移民,屯田戍边。
移民中有来自山东掖县邓家兄弟三人,老大邓久山落户今苏家屯区大淑堡村;老二邓久林走失或定居外地(疑为本溪);老三邓久玉来到今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落户,繁衍至今。而其孙子邓虞忠在一次驾船打鱼时,沿浑河顺流而下,来到今灯塔市五星镇黑沟台村,发现此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于是携全家来此定居。
现在黑沟台有千户人家,其中约半数为邓氏后裔。而邓氏后裔中,仅邓久玉后裔就分:久守忠永忠――文――起。之后的二十辈分为玉殿春常庆& 德成万世荣& 祥法维友福& 恩广振显明等共十五代,历经353年,共万余人,分布于下沙坨、黑沟台、石桥子(本溪)、佟罗堡、安达市(黑龙江)及沈阳市的铁西、皇姑、沈河、大东等区和于洪、苏家屯、新城子、东陵等郊区及辽中、新民等地。
家谱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浩大工程。对于这一课题的系统研究,本人工作伊始至今,目前尚感见之不多。研究并开发家谱理论与实践,揭示家谱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真实,借以优化家谱,是我们多年追求的目标。虽然家谱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一观点已为世人所公认,并且在此方面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然而,家谱编著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却寥若晨星。
现在我们终于把这本《邓氏家族宗亲谱牒》奉献给大家,就是希望能为我们现在的宗亲和我们的后人做件好事、实事。这是我们多年来执着、努力的梦想与追求,当然也自感包含了我们多年努力的成就感。在此过程中,那些多少年来一直辛勤奔波在第一线的编著人员的难能可贵的钻研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们。在此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侯育明先生。
我们自认为这本《邓氏家族宗亲谱牒》是一本很有创意的谱牒。我们坚持传统性科学性、艺术性隔为一体,以实在的精神&、广阔的视角、艺术的观点和凭借多年编撰的独特见解,比较系统、全面而又具体地阐述了该领域里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该领域许多观点恰当、无误地引入了这本《邓氏家族宗亲谱牒》,比较明确提出了理想的家谱应该是传统再现与现代表现完美统一的思想结晶,这无疑对家谱的发展研究、对家谱的认识的深化、对传统的宗亲修养的提高、对传统教育中实践问题的解决等都是颇有禅益的,是值得可保留的。
家谱的编撰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探讨艺术。它主要是指体现家谱的传统性和价值性的完美形态艺术形式。就家谱而言,它包括了寻根认祖的情感、查史寻谱并综合考证、分析研讨、走访长辈和高龄及记忆犹新之人并记录流传至今的口传资料、拜阅、参考各地祖龛与家谱、编写汇总、讨论和初稿形成等等。而家谱编写与家谱研究又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家谱编撰实践中善于积累经验,深入研究家谱教学内涵,掌握家谱编撰常识,才能编著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家谱。这本《邓氏家族宗亲谱牒》内容包括:始祖像、前言(序)、家教与家训、邓氏家族辈分排列表、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宗亲谱牒、附例、一份珍惜的族谱、自己家应不应当有家谱等。精心的编撰能带来宗亲的有效响应,形成良好的宗亲网络;激情四射的《邓氏家族宗亲谱牒》能促进宗亲之间的情感交流;精湛的编撰能有效加深宗亲之间的互动交流;魅力无穷的《邓氏家族宗亲谱牒》能有效提高思亲祖、敬祖、报恩之心,最终达到敦宗睦族的目的。可以预见《邓氏家族宗亲谱牒》的面世,必会促动宗亲对家族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必将吸引更多族亲对祖史的论证和考究。假若我们每位宗亲都能潜心把零散的宗亲史料收集成功加以完善并升华到完美无缺的境地,那么,我们的《邓氏家族宗亲谱牒》将会更加绚丽多姿!
当然,我们深知《邓氏家族宗亲谱牒》还不够尽善尽美,也无法恳请族亲一下子就把《邓氏家族宗亲谱牒》相关的问题都说清楚、收集完整、讲述透彻,我们真诚地期望后来者能写出更全、更新、更好的续谱。
& 邓庆士 敬撰&&
二00九年于沈阳
& & 公元二00四年五月四日稿
& & 公元二00八年四月二十四日修改稿
& & 公元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定稿於沈阳市&
作者:邓庆士 来源:中华邓氏族谱网
上一篇:下一篇:
共有评论 6 条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中华邓氏族谱网() &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投放客服QQ:;邓氏族谱网总群:群号;邓氏族谱网福建群:群号;龙岩邓氏联谊群:群号。本网站为非盈利性民间公益网站,所有(原创、转载)文章、影像作品资料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网妥当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邓家村污水处理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